计算机技术基础说课稿【推荐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说课稿【推荐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计算机技术基础说课稿【第一篇】

论文摘要:实施针对艺术类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我院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概述。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基本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继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院计算机课程设置采用三层次原则,即第一学年开设《计算机基础》大公共课必修课程;从第二学年起开设计算机小公共课程按学科进行分类和分层教学,例如《非线性编辑》在我院不同系均有开设;以必修课、院级选修课不同形式开设《计算机音乐技术》、《数据库管理》等计算机专业课程。

作为计算机大公共课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知识点设置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广度,涵盖更多的计算机领域,同时考虑作为其它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先导课程,知识点设置时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针对计算机中的常用编码,多媒体技术,二进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同专业应具有不同的培养类型,例如,我院舞蹈系的学生受集训、排练、文艺活动的影响,课后时间相对紧张,要求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在课堂内被消化并相对减少课后作业的数量。

我院自20开始组织学生参加cct考试以来,由于首次参加规范考试的陌生性,加之教师、教材、大纲、备考辅导等方面准备不足,因而初考结果不尽理想,总结前几届考试组织及教学复习指导的正反经验,以级本科学生为主参加cct考试成绩获得显著提高,及格率较上届提高了48个百分点,通过近几年的努力,cct考试成绩总体逐年呈上升趋势,部分院系本科学生的cct过级率已达到了96%-98%。以下就该门课程教学结合cct考试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我院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具体安排,从培养目标出发,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部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考试大纲,讲授教学内容时强调基本性,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避免简单性,由于教学内容涵盖范围较大,如果面面俱到,看似什么都教了,实际什么都没学会;讲授内容应有侧重点,根据不同专业,求同存异;坚持系统性和动态性,由于计算机知识不断发展,后续课程知识点可能需要调整。这就要求后续课程知识点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必须有效衔接,动态调整,不断迭代优化。

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初步、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教学时数为72课时(即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36学时)。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开展。为了促进学生计算机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师生的互动,从而使学生参与教学,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目的。

本课程教学(讲授,实验)过程均在实验室完成,通过投影教学,学生实践来完成相应教学内容,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能力,强调自力,思路创新,应用为本”的原则,从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始,做足课堂100分钟有限时间的“文章”,教师“精”于引导,学生“勤”于实践。学生有事可“做”,自然兴趣注意便会由“负”转“正”,课堂学习氛围及学习效果因此大为好转。同时集中所有软硬件资源,力争在有限学时内实施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针对性教学。

(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来,由任课教师自行开发软件、并配套建立的各类客观试题,无纸化民、汉界面实践训练试题,任课教师利用教学资源指导教学,行课答疑,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些基础性积累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产生了十分具体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教学反馈系统,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在注重课堂教学时,更应重视教学反馈的重要作用。

针对目前本科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建立教学反馈系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等基本情况,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教学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建立教学反馈系统有助于教师在授课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系统还可以对收集学生意见、形成常见问题、对改进教学效果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例如:我们分别对本科一年级的开课班级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一次网上调查,可以看到学生上大学之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占到42%,课堂希望有更多师生互动,例如问答,同学讨论,报告等占到36%,建议增加团队合作课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51%,喜欢比较简单而且要求明确的实验题目占到76%,对于本学期所完成的实验练习中,觉得练习的难易程度还可以占到84%,认为该门课程实用占到81%,认为该门课程实用,喜欢学占到60%,认为教材中网络和windowsxp章节需要修改和补充占到34%,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能够认可,同时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四、结束语。

针对艺术类学生实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个工作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努力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术。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还有很多可探讨的地方。因此,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晓强,祝恩,柳靖,何鸿君.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8):1.

计算机技术基础说课稿【第二篇】

在求职中你是怎样写这份计算机软件技术求职简历范文。写个人简历要记得不要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简历那以简洁为主,在写简历的同时要知道怎样写好个人简历的技巧,以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相关阅读这份计算机软件技术个人简历范文参考。姓名:个人简历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6岁(1990年8月24日)居住地:厦门电话:138*******(手机)最近工作[6个月]公司:xx有限公司行业:计算机软件职位:技术支持最高学历学历:本科专业:工业工程学校:厦门大学求职意向到岗时间:可随时到岗工作性质:全职希望行业:计算机软件目标地点:厦门期望月薪:面议/月目标职能:技术支持工作经验2014/12–2016/6:xx有限公司[6个月]所属行业:计算机软件工程部技术支持1.定期与总部工程及采购部门讨论供应商改善情况并确定进一步推进措施;2.追踪供应商生产计划,确保供应商分配足够产能给scc,按照要求交货;3.定期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生产流程进行评价,按照要求进行iso9001及iso14001审核;2013/6–2014/11:xx有限公司[1年5个月]所属行业:计算机软件(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小篇为大家收集)工程部技术支持1.对供应商进行scc相关技术文件的培训;2.帮助供应商进行生产流程的改善;3.对供应商主管及经理进行生产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经历2009/8—2013/6厦门大学工业工程本科证书2010/12大学英语四级语言能力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自我评价本人综合素质佳,能够吃苦耐劳,忠诚稳重,坚守诚信正直原则,勇于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善于学习,勤奋务实,刻苦钻研,具备广泛的兴趣和很丰富的知识,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融入一个新的领域,适应它并且把它做好。

计算机技术基础说课稿【第三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中的“第六章信息交流与信息集成中的开发设计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是高中基本能力中的一个分支,高中基本能力被称为:“传奇的高考科目”,当然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这个“传奇的高考科目”将会注定成为高考的记忆,现阶段它包括: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技术、艺术、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6个模块,其中技术模块又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2个模块。信息技术又包括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选修模块是在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5个模块中选修1个模块。

我今天说课的流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说课标、说教材和说建议。说课标包括课程标准和内容标准两个方面;说教材包括编者意图、体例安排、内容结构和逻辑关系四个方面;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资源的利用开发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我将就说建议来重点展开。

第一方面说课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在课程结构的层面上从计算机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课标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和用信息科学观点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技术课程领域一部分,有义务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中创新,把握技术技能要素,体验信息文化,提升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课标要求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主,其中知识与技能主要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以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本教材必须模块安排的内容标准就是以围绕信息技术这一概念来展开(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并将这一概念贯穿于整个教程的始终。主要包括信息处理与交流和信息技术与社会两个大方面环节,信息处理与交流包含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和信息资源管理三个环节。

第二方面说教材: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主要以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进行展开,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信息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如何遵循客观认知规律。遵循规律既包括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包括教师的教学规律;同时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学科为工具类学科,是继语文、数学和外语之后的第四个工具类学科,它将是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以及同时提到的信息技术与其它各个学科的整合等问题。正确处理关系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学科与社会的关系,着眼长远发展,提高能力,能正确分辨各种信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

本套教材的内容结构和体例安排:所谓体例是指“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本套教材的内容结构和体例安排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撰写,采用“内容标准”“例子”“活动建议”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内容标准是主体,例子是对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活动建议是对教学活动方式的建议和引导。内容标准的撰写,首先坚持灵活性,既给出每一部分的基本要求,又给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工具的选用等留有多样化的发挥空间;其次注重时效性,以保证在本标准实施期间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持续的指导意义。例子是对内容标准的提示,是对内容标准的进一步解释和具体说明,考虑到课程标准灵活性与时效性的要求,有些内容标准的描述比较概括,所以通过例子对其进行提示和解释。但例子仅仅是提示,不是内容标准的具体规定。另外,例子中内容的时效性往往较差,但例子中的思想和方法可以举一反三,长期生效。活动建议用于启发和引导教学活动的实施。

必修教材的逻辑关系:知识纵向逻辑结构,从具体情境到一般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实际问题贯穿始终。本套教材加大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中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加以理解贯通,并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利用。加强知识横向联系注重知识的整合,不通方向的技术却又融合在一起。作为工具类学科就是为其他学科服务的,在横向联系中加大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随着信息素养的增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过程中加以利用这一技术。

第三说建议:首先是教学建议,

1、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同时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2、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

3、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再设计问题时,要以学生喜闻乐见和当前热点时事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方面,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要合理安排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4、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从当前来看,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光靠学校的有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从未来来看,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因此,培养高中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认识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进建议,养成主动地适应发展变化的习惯。

二、评价建议: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是一定要体现分层次的进行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体现各个层次学生的进步,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评价,并且可以与学生的学分认定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必要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要配备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配备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具备上网条件。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资源包括两类,其一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其二是非数字化资源,如图书、报刊、录像等。

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便于交流与共享;应充分利用网上共享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

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开发,让学生在参与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学习。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关网站的开发、应用与管理,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丰富、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要树立以下五大理念: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3、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以上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和认识,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计算机技术基础说课稿【第四篇】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法,主要是完善教学内容、实行分模块教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改进考核方式、加强师资培训等.

作者:杨波许海成作者单位:红河学院云南蒙自661100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计算机技术基础说课稿【第五篇】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身高:176cm。

诚信徽章:未申请体重:

人才测评: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实习可到职日期:三个月

月薪要求:1500--2000希望工作地区:江苏,,。

工作经历。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一:计算机应用专业二: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粤语水平: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详细个人自传。

正直、坦率、诚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人际关系好,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我对计算机硬件方面很感兴趣!组装电脑维修电脑有点基础!我的个人信条:“大浪淘沙,是沙自流,是金自存”。

48 3351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