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古诗 效古诗古诗词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七步诗古诗 效古诗古诗词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七步诗古诗篇1

作者:陶渊明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七步诗古诗篇2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七步诗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理解词句的意思。

朗诵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一首诗,七步诗,大家先大声的朗读一遍。

七步诗

曹 植

煮 豆 燃 豆 萁,豆 在 釜 中 泣。

本 是 同 根 生,相 煎 何 太 急?

大家也看到了,七步诗是曹植所写的,老师就先给大家讲讲曹植这个人。曹植大家不熟悉,那大家都听说过曹操吧?曹植是曹操的儿子,要说是曹操的儿子,也不足为奇,因为曹操有25个儿子,皇后生的有文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曹植就是其中的一个。

下面来一句一句的看一下。

煮 豆 燃 豆 萁,豆棲是豆秆的意思。板书:萁,豆秆。问:谁来翻译一下这句?非常好!

豆 在 釜 中 泣。问:谁来猜测下釜字是什么意思?很聪明,板书:釜,锅(讲: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釜在古代很常用,破釜沉舟(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都是锅的意思,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本 是 同 根 生,板书:本,原本,本来,整句的意思是:原本是同跟所生。

相 煎 何 太 急?板书:煎:煎熬、迫害。***你来翻译一下整句。相互迫害何必这么急,这里是暗指,你怎么这么急着迫害我。

现在大家知道整首诗的意思了,请大家来大声的朗读一遍。好了,大家来归纳一下这首诗的中心思想,讨论一下。***,***,***你来说一下。

板书:中心思想,以豆和豆萁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哥哥对他的迫害的悲伤与痛苦,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曹植的“七步诗”其意义已不只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向别人讲述这首诗的意思和有关它的故事。

七步诗古诗篇3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4个生字。

2、了解《七步诗》的由来,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3、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诗人的感情,教育学生要相互关爱。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欢迎来到名师课堂,同学们听过“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吗?它是形容一个人特别有才华,这个成语最早是用来形容曹植的。说的是天下的才华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

1、ppt1出示曹植像,师:我们来认识一下曹植,画像上的人就是曹植。曹植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七步成诗。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七步诗》。

2、ppt2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节课在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5个生字。

2、了解《七步诗》故事的由来,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5、ppt 5 出示:曹丕迫害曹植的视频。

(煮豆 /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念到这里,刚好走了七步。曹丕听了,顿时觉得羞愧难当,于是把曹植放了。正是因为这首诗在七步之内做成,所以叫《七步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ppt6 影片看完了,相信大家对这个故事有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走进古诗,一起来看一下本首诗中的重点字词。要注意煮豆 /持作/羹的羹,它的结构,为上下结构,上面是羊羔的羔,下面是美术的美,读作geng。漉菽/以为/汁这句诗中的漉和菽的读音,分别是lu shu。萁在/釜下/燃中萁的部首是草字头,因为豆子是草本植物,所以用的是草字头。这句中还需要注意的是釜,为上下结构,上面为父亲的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下面不是金子的金,没有金上面的人字头。同学们一定要牢记这几点,下面老师来示范朗诵一遍。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诵,并在朗诵的过程中,注意停顿、展开想象、身入其中。

三、反复朗诵、理解诗意

对,我们就是通过先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词的意思串成一句话,并结合诗的写作背景来理解古诗,体会诗意。

2、ppt7 我们一起来借助课本上的注释来看一下这句:煮豆 /持作/羹,漉菽/以为/汁。持的意思是用来。羹呢是指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是指过滤。菽原本是指豆。在这句诗中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这句诗的意思是锅里煮着豆子,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用来做羹。

ppt8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萁是指豆秸,也就是豆子的茎秆。燃:燃烧。釜就是我们说的锅。泣:小声哭泣。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四、深入朗读、体会情感

刚才我们了解了诗的意思,这还不够,因为读诗不仅要弄懂意思,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几个问题。

1、品“泣“字,体悟情感

ppt10我们再来看这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这句中的萁指谁?豆又指谁呢?萁和都就如同曹植曹丕两兄弟。曹植把哥哥曹丕比作萁,把自己比作豆。这种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的写作手法就是---借物喻人。

这句中“泣”是什么意思?(哭泣)那豆子为什么会哭泣呢?我们生活中煮豆时不会哭泣,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萁在釜下燃,或者说因为曹丕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就杀了他,诗人曹植通过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他内心的悲伤与痛苦。师:是啊,所以诗人说: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示)

2、品“煎“字,体悟情感

一个 “煎”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曹植在大殿上就像豆子一样被摧残被逼迫,暗示了兄弟相残,讽刺了曹丕的无情无义,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3、有感情朗读古诗

五、德育渗透

1、ppt13《七步诗》终于唤回了哥哥未泯的良心,曹植虽逃过一劫,后半生却落魄潦倒。但这首诗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劝诫人们避免兄弟反目成仇、自相残杀的警世用语。

千百年后的我们,从《七步诗》中也应当学会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疑,而应当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2、课后请同学们将今天学习的七步诗,讲给你的家长或同学听听。ppt13 谢谢!下课!

-->

-->

七步诗古诗篇4

陈: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釜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釜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是同根一体,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曹丕兄弟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惭愧,也就不再加害自己的弟弟了。

陈: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们一起读一读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师:今天我们三年级四班的孩子想把这首诗唱给大家听。全班齐唱

同学们虽然我们有亲兄弟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在学校里我们全校同学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也应该相互帮助,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互相争吵。我希望所有的孩子在发生矛盾时想象这句话,能在学校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七步诗古诗篇5

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汉人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效古”为题,倒转时空,把自身带入了六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

诗之开篇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寒沙四面平”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平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千里飞雪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一个“惊”字,表现诗人的主观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塞外景象,正如《楚辞·招魂》所述:“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令人心骇而骨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恍已置身于顶盔贯甲的汉卒之中,正冒着风雪,向茫茫阴山、皑皑交河进发。“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内兴安岭。山上本来草木葱茏,而今在狂烈的寒风袭击下,时时可见高大树枝的摧折;“交河城”则远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正是车师前王的治所。此刻在雾气缥缈之中,它竟像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阴山到交河城,空间相距远不止千里。诗中却以“风断”、“雾失”两句,使之近若比邻。如此巨大的空间转换,不仅表现了塞外瀚漠的辽阔,更为活跃在这一背景上的士卒征战生涯,增添了几多壮色和扑朔迷离之感。

以上四句重在写景,豪情万丈的出塞健儿,似还只在背景中若现若隐。自“朝驱左贤阵”以下,他们终于大显身手了。“朝驱左贤阵”一句,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亲自指挥的一场激战。据《史记》记载,当时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平,迎战匈奴左贤王十倍于己的骑兵。李广布圆阵拒敌,“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吏士皆失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执大黄弩射杀匈奴偏将数人,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突围而出。“夜薄(迫近)休屠营”抒写的,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次胜利远征。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一时名震遐迩。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相隔五、六年。诗中却以“朝驱”、“夜薄”使之紧相承按,大大增添了塞外征战的紧张态势,将出征健儿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表现得痛快淋漓!接着“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二句,又回射上文,抒写主人公先后追随前将军李广、嫖姚校尉霍去病屡建奇功的经历。语气沉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身为名将部属的深切自豪感。

以上一节描述出塞千里、接战强虏的英勇业绩,读来令人神旺。不过,军戎生涯除了长驱直进的胜利外,也难免有意外的失误和挫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功业显赫的名将,也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失道刑既重”,说的正是李广晚年的不幸遭遇:李广率师出征,因为无人向导而迷失道路;大将军卫青追究罪责,李广终于含愤自杀。“迟留法未轻”,则指博望侯张骞,随李广出塞,迟留后期,按法“当斩”,只是由于出钱,方才“赎为庶人”。这样的失误,虽然难免,但军法如山,不可宽贷。这又使充满英勇气概的军戎生活,蒙上了一重悲壮的色彩。唯其如此,它才更加可歌可泣;在诗人眼中,也更富于浪漫气息和奇异的吸引力。汉代的边塞征战,正是这样,以它辉煌的业绩和悲壮的色彩,写在了汗青史上。何况,这些业绩,又是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不开的'。倘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汉代则不能有此美善旺盛(休明)的壮举。所以,诗之结尾,诗人不禁发出了“所赖今天子(汉武帝),汉道日休明”的热烈赞叹。倘若联系诗人生活的齐梁时代,朝廷积弱,只能坐看北方异族铁骑纵横,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结句又包含了无限感慨和不尽之意。

“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范云身为齐梁诗人,写的虽为汉代古事,但因为用了第一人称,在时序上又故意倒“古”为“今”(“今逐”、“今天子”),便在诗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效果。出现在诗中的主人公,看似汉代士卒,却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恍惚之中,似乎不是诗人回到了汉代,倒似当年的李广、霍去病,穿过六百年的时空,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朝,正率领着诗人,仰对瀚漠的朔雪、狂风,转战于阴山、交河。而读者呢,也恍惚与诗人一起,参加了“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的战役,为胜利的突围而欢呼,为“失道”名将的陨身而堕泪。这是一种错觉,但它的奇特效果,正是由范云这首《效古诗》的独特表现方式所造成的。

-->

48 686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