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景点导游词样例【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江西大景点导游词样例【精选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江西大景点导游词【第一篇】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西津渡街。在大家参观之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下这条古街。“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长江。”长江和古街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历史上古西津渡街枕于长江之上,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券门上刻有“枕江”二字。随着长江北岸坍江,南岸淤积,主航道不断北移,长江向东延伸。现在长江南岸已经北移了数公里。从清代就开始,这里便成了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在“枕江”二字下面是53坡,大家猜一下,一共有多少级台阶?恩,张小姐说对了,一共53级。53坡的名称源自于佛教53参图的来历,关于53参图的传说我在金山寺已和大家详细介绍过了,53坡只是古西津渡街的一个开始,让我们一起去开启它那耐人寻味的历史画卷吧!

“1890”这个数字是中国屈辱史的见证,将它高高的挂在楼顶是为了警戒善良的人们,历史不能忘记。目前馆内珍藏有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文物3万余件,其中还有国家一级文物。现在镇江博物馆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顺着古街向东望去,我们隐约看到一个石塔,这就是昭关石塔,该塔建于元代,是一座过街石塔,高5米,分塔座,塔身,塔颈,塔顶几部分。呈亚字形,上刻有佛八宝。镇江的昭关石塔是我国江南唯一的一座喇嘛式过街石塔,只要你穿过一次石塔,表示你诚心诚意拜一次佛。

在石塔的旁边是救生会。救生会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有钱人成立的善事机构,当时长江经常有险情,为了鼓励人们积极主动的救护船只和渡江人,每救一人救生会奖励救人者一两白金。无主安葬的人救生会买棺木安葬。

这条街充满着宗教色彩,在前面券门上可以看到“同登觉路,共渡慈航”这八个字。穿过券门和石塔就是观音洞,继续前进,就是唐代金陵渡。由此我们想起唐代大诗人张祜吟颂的千古绝唱《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江西大景点导游词【第二篇】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大余旅游观光。中国有句古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今天我们在大余的第一站游览的景点是一座海拔不高,但却蜚声海内外的名山——大余梅岭。

梅岭位于大余县城南10公里处,又称为大庚岭,是江西省同广东省两省的分界线、分水岭。这里海拔仅有746米,但地势险要,奇峰叠秀,而且山峰连绵不断,逶迤数百里,把江南天空一分为二,所以地理学家们把这里称为“一山分割两边天”。在古代,这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它还是两个古代民族,两种不同文化区域的分界线。梅岭北面是属于中原地区汉民族居住的土地,归属于比较发达的汉族文化区域,梅岭南面则是古代南蛮族居住的土地,是蛮族部落文化区域。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使梅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特有的历史文化风情。

梅岭自古以来以梅花著称于世。自西汉初年,梅岭就开始种植梅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几经岁月兴衰变迁,到现在,山上山下,古道两旁,梅树拥簇,红梅白梅交织一起,尤其是寒冬腊月季节,银装素裹、唯余茫茫;白梅开放,傲雪斗霜;红梅展妍,清香四溢,点点飞红,娇艳迷人,吸引着无数游人为之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正如元朝吏部待郎聂古伯留下的“黄金台上客,大庚岭头春,如是无诗句,梅花也笑人”。有多少文骚客为之挥毫泼墨,题词赋诗,使梅岭留存下众多的咏梅佳句,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众多文人学士因为触怒权贵,抗击朝庭,被贬官去职,发配岭南,他们途径大余梅岭时,都为这里的梅花景色惊叹不已。

三国东吴大将陆凯奉命率军前往海南途经梅岭时,留下了一首《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树春”。据考证这是最早赞叹梅岭梅花的诗句,它开创了梅岭梅文化的先河,后人在梅岭风景区内修建了一座“折梅亭”也叫“一枝春亭”,以示对陆凯的缅怀纪念,这便是现在“一枝春”赞誉梅花的由来。

在此之后,北宋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也曾经贬谪到海南儋州做官,他经过梅岭古驿道时题赋了好几首梅花诗,其中最有名的是《庚岭梅花》“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此外,唐朝的张九龄、宋朝文天祥、明朝的汤显祖、清朝李如筠等众多诗人都曾经为梅岭梅花题诗赋词,“花以文名,文以花传”,使得梅岭梅文化在中国诗坛占据重要一页。

梅岭的梅花,不仅数量之多,满山遍野,有“梅国”之誉,而且由于气候原因,曾出现过同一枝梅树“南树凋泠,北枝始开”之奇特景象。虽然这一景象现在难以见到了,但是同是一座山,越过关口的广东年年种梅树,就是不开花。

江西大景点导游词【第三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从茨坪出发顺着井遂公路前行,接下来我们要游览的便是笔架山景区。笔架山景区位于茨坪的东南面,距茨坪13公里,是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十一大景区之一,也是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南大门,主要包括行洲和笔架山两大区域的景点,它以自然风光为主,融革命人文景观为一体,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是井冈山唯一一个集自然山水风光、革命历史遗迹、客家民俗风情三位一体的景区。

据传:过去,笔架山的山脚下住着两个穷秀才,一个叫赵六,一个叫张三,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他们连年赶考,都榜上无名。后来,因为家境贫寒,两人只得上山砍柴维持生计。一天,他们正在山上的路边吃饭,走来一个衣着破烂的跛脚叫花子,向张三讨饭吃。张三瞪眼隆鼻地说:“我砍柴都饿得半死,哪有饭给你吃,快走开,快走开!”叫花子碰了一鼻子灰,又向赵六走去。赵六把饭端给叫花子说:“老人家,你吃吧!”叫花子说:“好孩子,我们一起吃。”于是,一人吃一半。如此五天,天天如此。第六天,叫花子又来了。吃完饭,叫花子从怀里摸出一支毛笔和一只笔架来对赵六说:“孩子,明年京城会试,你务必带着这两件东西去投考,你会有好运气的。”说完,就沿着山道走了。赵六觉得奇怪,就告诉张三。张三看了看毛笔和笔架后撇撇嘴说:“鬼才相信这个臭叫花子的话呢!”赵六真心实意地说:“不管咋样,我们不妨去试试,如果我考取了,以后送给你去考。如果不中,也就算了。”第二年,赵六和张三一起赴京赶考。谁知,赵六落榜了,而张三不但高中进士,而且参加殿试,夺得第一名,做了新科状元。这天,叫花子又来了。他在街上看到赵六在卖柴,奇怪地问:“你没有去投考?”赵六说:“去了,我落榜了,倒是我的好朋友张三考取了,还做了新科状元。”叫花子满脸疑惑:啊!会有这种事?我给你的毛笔和笔架呢?”赵六说:“在家里。”“你给我看看。”到了赵六家,叫花子看了毛笔和笔架后不禁惊叫起来:“这是假的。孩子,你给别人看过么?”赵六说:“给张三看过。”叫花子跺着脚说:“坏了,被他换掉了。孩子,这是一支神毛笔和神笔架呀!带着它们去投考,必中无疑。”赵六说:“待我进京要回来,下次再去考。”“恐怕要不回来啰!”“要得回来,张三是我的好朋友。”正在这时,屋外传来鸣锣开道声,又传来“新科状元张三回来啦”的吆喝声。赵六高兴地拉着叫花子往外走。走到屋外,只见人山人海,一乘华丽的官轿抬了过来,前呼后拥,好不威风。赵六三步并做两步走,拨开人群,挤向官轿。侍卫把他推开,他大声说:“我是张三的好朋友。”侍卫头目大声喝道;“大胆刁民,竟敢在大庭广众面前直呼新科状元的大名,有辱朝廷。来人,给我拿下。”几个侍卫如狼似虎扑将过来,将赵六五花大绑。赵六拼命地叫喊:“张三,我是赵六,你的侍卫把我绑起来了!”喊了许久,不见张三来解救自己,赵六心里明白了一切,狠狠地骂道:“张三,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我今天才看透了你。”站在一旁的叫花子暗忖:“如此衣冠禽兽之徒,留下必祸国殃民。”他伸开手掌,口中念念有词。立刻,从官轿里飞出两道金光,神毛笔和神笔架落在他手上。叫花子将神笔架甩出去,神笔架飞到官轿上空,突然向轿顶砸下,新科状元张三就被压在笔架底下。叫花子用衣袖一扇,笔架越长越高,越长越大,长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今天的笔架山。据说,那跛脚叫花子就是八仙中好打抱不平的铁拐李。这美丽的传说告诉我们:惩恶扬善,恶者即使一时能成就功名,但难保一世富贵,善者应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好了,听完了这段优美的传说,大家心里是不是已经在想象这座充满神奇色。

彩的笔架山了呢?可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其实它已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窗外右侧的山体便属于笔架山的范围了!大家看到那座尖峰了嘛,那就是我们稍后要征服的笔架山主峰――扬眉峰!

到笔架山一游,不得不说的是一种大家都熟悉的花卉,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沿公路山体两岸翘立于枝头的艳丽花卉了,那是什么呢?那就是与井冈翠竹并驾齐驱享誉中华的杜鹃花。杜鹃花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美誉,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不仅是井冈山的市花,更被列为江西省省花,目前,井冈山的杜鹃种类已发现有28种,采集标本21种,约占江西杜鹃种类的60%以上。江西杜鹃花资源异常丰富,是华东地区杜鹃花资源最丰富的省份,而井冈山的笔架山又是江西最具代表性的杜鹃之山,每年四五月间,笔架山上山脊两侧的十里杜鹃长廊,各式杜鹃花竞相开放,千姿百态,姹紫嫣红,景致蔚为壮观。据考证,这种长达十余里的杜鹃林带,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堪称世界奇观,井冈一绝。

一直以来,淳朴的井冈山人民对杜鹃花就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那是因为井冈山的红杜鹃是用革命先烈的热血所染红的,现在在井冈山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井冈杜鹃”的故事呢。吴月娥,1920_年出生在湖南,15岁那年参加了少先队。1920_年1月,敌人对井冈山进行第三次“会剿”,井冈山青年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参加了红军。临行前,两人相约,来年相会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杜鹃花还没有开,林同生已经牺牲在了八面山。当年春天,吴月娥也遭抓捕,敌人逼她带路,吴月娥将计就计,将敌人引上了悬崖,趁敌不备,吴月娥拖住敌军官跳下了深渊。第二年,井冈山上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人们传说,那是吴月娥姑娘的鲜血染成的,所以叫它“井冈杜鹃”。井冈山人喜爱红色,正是因为万名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烈士的灵魂化作一丛丛美丽的杜鹃在井冈山上怒放。那每一朵杜鹃花都承载着一个追求理想的灵魂,每一簇杜鹃花都记录着一段红色悲壮的记忆,每一丛杜鹃花都蕴涵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品格,每一片杜鹃花都象征着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井冈杜鹃,如今已成为一种象征,与参天挺立的水杉,与浓荫馥郁的梧桐,共同营造着井冈山红色的历史人文与绿色的生态和谐。杜鹃,一头连着历史的烽火硝烟,一头接着时代的火树银花。现在,由井冈杜鹃而孕育的花卉产业,还成了井冈山农民的致富项目呢。

笔架山素有“十里杜鹃十里松”的说法。到了山顶就融入了花的世界,绿色笔架山的海洋、珍稀的植物园。沿着十里杜鹃长廊你将看到成片的中国台湾松,这些松树平展、刚劲、挺拔、卷曲、盘旋,有的象凤凰归巢,有的如飞龙下海,争奇斗妍,千姿百态。笔架山还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原始次生林以及许多珍稀的木本树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伯乐树、香果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白豆杉、福建柏、蓝果树、杜仲、香果树、观光木,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南方铁杉、闽楠、凹叶厚朴,还有珍贵的冷杉、独蒜兰、金叶含笑、绣毛含笑、井冈厚皮香等,特别是福建柏、冷杉、黄山松成片生长,绝大部分已有二三百年的年龄,形成多处壮观的植物群落景观,因此也被称为“天然的植物园”。

此外,景区内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物种达2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动物4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黄腹角雉和白劲长尾雉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水鹿、穿x甲、金猫、大灵猫、小灵猫、斑林狸、鹰雕、草鸮、斑头鸺鹠、褐林鸮、小鸦鹃、裸翅鸦鹃、鹊鹞、红隼等21种。

笔架山上观云海,可谓既奇又壮,有时茫茫无际,犹如波涛万里的大海;有时云雾在山头缭绕,在山谷中翻腾,座座峰峦,似星岛,又似航船;有时云雾蜂拥而至,又突然跌落深谷,形成汹涌的瀑布云;有时朵朵白云轻轻飘拂,仿佛孤帆远影。而雨后初晴的十里云海将让您心境豁然开朗!笔架山上观日出更是美不胜收。清晨,远处天边霞光万道,朝阳渐渐露出脸来,似金盘,似火球,金光灿烂,照耀着千山万水,阡陌田园,充满了诗情画意。

位于笔架山东麓的行洲村是井冈山上一个小村落,住在这里的老表大多姓李,都是客家人,他们的祖先是明末清初自福建上杭到广东五华,后来又迁徙到井冈山,到现在为止至少有5代人了。他们的后裔至今还保留着客家人特有的民情风俗,如饮食习俗、衣着服饰、生活起居、尊祖敬宗、婚嫁习俗、文化信仰、和耕耘劳作等,成为井冈山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客家民系是在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汉民族内一个特别民系。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扩展。中国自秦汉以后一千多年间,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或天灾战祸等原因,多次引起中原汉人向南迁徙,数量超百万之众。南下汉人形成若干支系,其中进入赣南、闽西、粤东北山区的中原汉人,与古越族后裔畲、瑶等土著居民杂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创造出一支与中原文化相通、又具南方特色的文化,称为“客家文化”。这些南迁汉人,操一种浓厚中原古音,并杂夹江淮官话的语言,称为“客家话”,讲这种话者称“客家人”。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赣、粤、闽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国外以东南亚为主。据估计,全世界客家人现在约有4000至5000万左右。

现在我们已到达了“行洲府”――笔架山景区的入口。在我们右侧的精致木楼就是笔架山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客服中心设施完备,娱乐餐饮、休闲品茗等服务项目一应俱全,并配有一个150个车位的停车场。客服中心南邻溪水,环境优美,清新淡雅。独上高楼,临窗而坐,你将观赏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目睹到一幅青山、云雾、客家村舍的世外桃源景象!我将在这为大家购票,有需要“唱歌”(上洗手间)的朋友可在这轻松一下!大家在这休息片刻,养精蓄锐一下吧!

过了行洲桥,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笔架山景区第一美景――红色桃花源。为什么这里取名叫作“红色桃花源”呢?答案就得在井冈山这座红色大山中去寻找了。革命家张闻天说过:“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将士们生活艰苦,当时流传着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可以说,当时红军将士的生活是异常艰苦的,但他们的心中始终存有一个理想的家园――“红色桃花源”,那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那里没有仇恨,没有战争,是一片美丽、宽容、安宁、祥和的净土和乐园。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红色桃花源”,沿途皆是阡陌田园、小桥溪流、桃林芳草、炊烟水牛以及无处不在的祥和,这不正是当年红军战士心中“理想的生活”吗!这不正是当年无数红军为“生活的理想”而浴血奋战的结果吗!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观赏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青山、云雾、客家的世外桃源景象,还可以接受红色文化的神圣洗礼――行洲的红军标语群遗址就是当年红色革命历史和当年红军追求梦想的真实写照。

笔架山景区林海苍茫、层峦叠翠,它兼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以及峨嵋之秀和青城山之幽。笔架山四季皆美景,春花秋实、夏翠冬醉是其最好的写照。每当春夏之交,这里便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每逢秋末冬初,满山遍野的红叶,您会被这里的红色的世界而陶醉。而到了冬末初春,整个山脉银装素裹,犹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在舞动,杜鹃树开出了银白色的冰花,各类树木上绚丽的雾凇、冰挂,清新的空气,银色的世界,如同水晶宫一般,美景秀在其中,让您乐在其中。笔架山花木繁茂,而杜鹃、松树、柏树和杉树尤多,当您走在笔架山上,他们就象是站岗的“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处处都有他们的靓影,因此这四种树木也被人戏称为笔架山的“四大天王”和“四大护山使者”。

笔架山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宝库、天然氧吧”,景区年均气温14-17℃,森林覆盖率高达98%,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8万个,且素有“井冈生态画卷”的美称。如果城市的喧闹与嘈杂让您感到疲惫和烦恼,这里将给您一个宁静、清新的空间,森林中的植物精气和高山负氧离子将为您消祛疲劳和病痛,大家不妨在这做一次深呼吸,开始我们的笔架山之旅吧!在进入景区之前大家一定要注意几点:一、这里是自然保护区,在景区内是绝对不能抽烟的!二、游览途中要爱护景区内的花草树木,不能随意采摘。三、景区内遍布奇藤、古树、怪石,在游览的路上处处有“美女树”和“笑脸石”,请各位不要被美色所倾倒,不要被美景所迷惑而碰壁哦!

江西大景点导游词【第四篇】

庐山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庐山石门涧因天池山、铁船锋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庐山石门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石门涧又有“庐山植物一绝”美誉。

景区面积六千余亩、景观百余处。集“雄、险、奇、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变化、生物进化、自然造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有“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誉。古誉庐山第一景。

庐山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1648年,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门之奇,路险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庐山石门涧,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庐山日记》,称赞庐山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山因人重,景借名传。早在1620_年前,这里就游踪不绝。东晋隆安4年,名僧慧远在此筑“龙泉精舍”,率儒、释、道18高贤常游于此,传经布道,使之成为净士宗的发源地。其写下的《游石门诗并序》,开了我国山水游记的先河。此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徐霞客等历代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都为之相涉,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与摩崖石刻,文化底蕴深邃丰厚。

石门涧面对峰崖,隔涧箕立,结成危楼险阙。过大磐石,峡谷更加险仄,如剑插天尺,争雄竞秀。在这大断层中,桅杆峰与童子崖从涧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拥,迭峰屏立。削壁千仞的峰峦,几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汉,下临绝涧。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惊耳惊目心魄,纵有鬼斧神功,也难劈此胜景。

最窄处的“小石门”,石门涧两崖之间仅存一缝,游人入“门”须侧身才能通过。峪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与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携有“石门涧”三个大字。

过大磐石,庐山石门涧峡谷更加险仄,如剑插天尺,争雄竞秀。在这大断层中,桅杆峰与童子崖从涧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拥,迭峰屏立。削壁千仞的峰峦,几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汉,下临绝涧。庐山石门涧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惊耳惊目心魄,纵有鬼斧神功,也难劈此胜景。

庐山石门涧绚丽而神奇的自然风光,吸了历史上无数名人雅士。他们或择胜登临;或结庐隐居;或泼墨挥毫;或寻幽探险。石门涧峰峰岭岭,遍布履痕;沟沟壑壑,回荡歌吟。现有古文化遗址20多处,古诗词200多首。南北朝杰出诗人,谢灵运在涧旁筑“石门精舍”。东晋高僧慧远大法师在此佛法五年筑"龙泉精舍".写出了我国最早的山水游记——《游石门诗并序》。

江西大景点导游词【第五篇】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几天,勤劳李坑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安居乐业 平平安安的好兆头 村里都要举行中秋舞龙的活动。 中秋舞龙从村头开始,带头的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挥着一个圆圆的龙珠 后面由十几名汉子举着纸扎龙灯跟着龙珠舞动,时而高 时而低 时而盘旋 纸龙灯的里面有几十支红色蜡烛照亮着 从远处看去就像传说中的一条巨龙 一位老人带着几个后生在后面敲锣打鼓。每到一家,主人就会燃放,烟花,据说你家的鞭炮 烟花能放多久,纸龙灯就在你家门口舞多久 就意昧着你家来年平安 幸福。整个舞龙过程要走遍全村的每一户人家,一般会持续到凌晨的2点到3点结束。

李坑名品。这道菜采用黄山特产山珍花菇与石鸡同蒸。花菇是9菇中的上品,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并有降血压、减少胆固醇及抗癌作用。此菜堪称山珍之巧配,甚为名贵。

具体做法:把石鸡腿入开水锅中略烫洗净,用姜汁、精盐、甜酒、味精拌和腌渍入味,水发花菇去蒂洗净;把石鸡腿排齐在碗中,花菇放在其上,加入熟猪油、鸡汤,上笼旺火蒸15分钟取出,扣入盘中即成。

此菜食之9鲜甜润,酥嫩爽口,回味隽永。

创制于婺源县李坑村,为著名风味菜肴,始于唐代。《朱子语类》载:“ 婺源俗,岁暮二十六日,烹豕一只祭家先。亦以炙肉及以鱼佐之。”具体做法:取五花肉洗净,切成厚半寸、宽约巴掌大小,用竹串之投放佐料(桂皮、茴香、胡椒粉末、白糖、酱油)中稍浸,然后放在刚燃过的糠灰上两面翻动炙烤,烤至肉油滴入火灰即成。烤熟的五花肉,形体收缩,焦黄略红,外脆内松,其味特香。

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48 2078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