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汇总5篇)
【导言】此例“心理学论文(汇总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心理学论文【第一篇】
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则能优化课堂效率,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对本学科的教学将会不无裨益。本人在自己的英语教学生涯中,在不断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和思考如下:
一、 直观教学和建立错题档案
英语是一门实践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英语,需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记忆和操练。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有一个联结,学习的实质是情景与反应的联结。根据这一学说,我认为在学生第一次接受英语新知识时,一定要让这个刺激在他脑海里有一个强烈的反应,即深刻的印象。老师可以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或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或运用有声、有图画、有动感的多媒体电脑课件、挂图、简笔画等多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一下子就会被吸引住,并且久久难忘。同时桑代克又指出,学习是不断地尝试错误的过程,是一个应用率不断加强、失用率不断减弱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我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让学生把平时练习和小测试做错的题归纳总结到一个本子上,反复琢磨、领悟,直至掌握。每次考试前,让学生再重新复习一下错题本上的题,使其尝试错误的重复率大大降低,考试时准确率大大提高。
二、 兴趣教学
1、引入竞赛
中学生好胜心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把比赛引入课堂,并贯穿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可把班级分成若干组,用比赛积分的方式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比赛内容可以包括必答题、抢答题材、对话表演、单词背诵等。在每一节课结束前进行总结。比赛的优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落后者也会不甘示弱,他们会在下一次比赛中发奋努力,表现更好。在比赛过程中,每位同学为了整个组集体的荣誉,都会积极准备,上课很少出现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通过比赛,也给了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2、直观教学
上课利用实物、挂图、简笔画、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让语言更加真实和具体,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让学生沉浸其中,在无意识中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比如,初一的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易混且难以掌握,我们既可以利用一些挂图,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来练习Who’s this ?He’s/She’s… What’s his/her name? 也可以在班级指定几个同学来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3、英语歌曲
利用琅琅上口,简单易学的歌曲旋律来总结一节课的内容和重点不失为一种巩固知识、增加趣味的好方法。例如用《找朋友》、《丢手绢》、《两只老虎》等旋律把课本的重点、难点编成歌词,让学生在歌声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感到趣味无穷。
4、课外活动
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不应该固定在课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收看英语节目,排练英语小品,猜谜语,快速反应,击鼓传花等。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既玩得开心,又轻轻松松的复习和巩固了英语知识。这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三、 分层次教学
孔子很重视因材施教,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研究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和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分层次教学。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按照量力和可接受性原则,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成绩好的学生做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以达到提高的目的;让中等学生做有把握的练习,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成绩差的学生做一些比较容易的练习,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了实践外语的机会。在课外辅导和作业要求方面,也应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要求不同,对中等以上的同学,要求做些课外的练习题,鼓励多读英文原著,以扩展知识面。对一些学习能力欠佳,成绩稍差的同学同要求他们掌握课本上最基本的单词、词组、句型,总之,对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采取“放开走”、“拉着走”、“抱着走”的策略,尤其对差生,更要多加“偏爱”,因为要想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差生的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教学中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课下,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在知识的技能上的缺欠,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满腔热情地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辅导。
四、 激发动机,强化记忆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学习阶段分为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联合会——记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其中 动机阶段列在学习阶段的首位,可见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其学习目的。当前社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以及出国留学深造等,这些都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因素,而学生的主观意愿、需要是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求知欲望,那么学习就很被动,成绩就很差。因此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英语学习,增强国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学习的第五阶段为记忆阶段,而英语需要记忆的内容又很多,所以对于英语学习,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了强化记忆,克服遗忘,我做了以下尝试:
1、小步子,快节奏
平常记忆的内容要控制量和度。量多了,消化不了,反复少了,记不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集中和反复循环。在教学过程中,课前5分钟听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把前一天学习的知识简单的归纳总结后,第二天及时听写,时间不长,量也不大,学生容易记住。
2、趣味记忆
趣味记忆法就是将疑难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后,再用诗歌、顺口溜的形式将其要点、规则、变化规律等串联起来,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巩固记忆。比如在教序数词构词法时,我教给学生“一、二、三,特殊记,八去t,九去e,ty变成tie,遇着ve变f ,再加th,寥寥几句,把从第一到无穷大的序数词构词细则都包罗在内了。再比如在教可跟不加to的动词不定式做宾语不足语的动词时,我用例句逐字逐句讲解了“一感(feel),二听(listen,hear),三让(let,make,have),四看(see,watch,notice,look),还有一帮助(help)”这句简单的话。其实这是个出错率很高的知识点,也一直是一个让我非常头疼的难题,几乎届届如此,现在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它痛快地解决了,容易记且不易忘。
3、发挥内隐记忆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隐记忆力即无意识记忆力很重要,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内隐记忆力。平时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内容可涉猎各种各样的语言资料,既可以读教科书,也可以增加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能力许可,可以读英文原著,总之要加大阅读量,使信息量的输入要大,这对培养学生语感很有帮助。
五、 建立大的语法观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授给学生知识时,要给学生一个框架,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这一点对初三毕业班的复习工作尤其有指导意义。初三下期,当所有的教材内容都讲完时,一般情况下,老师都要着手进行复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英语知识有一个清晰全面系统的概念很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全面系统总结各个语法项目,如词类、时态、从句、句子结构、语态、不定式等,让学生对语法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让学生有一个大的语法观,学会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句子结构。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增加教育理论学习,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开阔自己的视野,并把自己学到的教育理论尝试着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会少走很多弯路。我相信只要不断用理论充实自己,不断摸索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得失,每一个老师都能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论文【第二篇】
心理学对人的发展有着规律性的解释,成为家庭情境下为孩子成长提供必需条件的教育依据。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中学生家庭教育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要求。依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中学生的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同一性,“同一性”是指青少年飞跃的变化和摆在面前成年的任务,使他们关心的重点是“自我”,他们将现有的能力和素质与将来的角色联系,得到对自己将来的信心度,如果相称,就获得同一性,反之则发生混乱。具体来讲,就是孩子在中学阶段要完成的社会化内容,它也就成为家庭教育在这一阶段的中心内容。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心理教育依据包括与社会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养成相关的人格心理学、与学业相关的学习心理学,以及人际心理学等。
一、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所有教育目标都指向个体的社会化,家庭教育亦在其中。个体的社会化内容主要包括:获得自理和谋生技能、习得社会规范(法制规则、道德规范)、承担社会角色、完成价值社会化。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社会化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因此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儿童社会化作为家庭教育目标,随不同的社会要求而不断更新、调整,尤其在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更是如此。社会变迁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当代中国正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之中,经济、政治体制的重要变化,带来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重大改变。家庭教育作为儿童社会化最初的、必需的教育,必须接受社会变化的直接规定,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家长是家庭教育目标的执行者,是制定孩子培养质量规格的具体落实者,因此,了解变迁之中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十分重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的特征是服从、社会本体、权威道德、否认个人价值,社会心理特点则是:无违、秩序、安全、归属需要为主导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意识则强调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益、平等、公正、民主、法制:社会心理的特点是以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主导,强调充分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巨大变化带给家庭教育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目标作怎样的调整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将来的社会要求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规格是什么等,家庭教育都应该重新审视。
在之前二十多年计划经济要求下,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要求服从性、外在的行为规范,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微不足道,而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多的强调独立的、个性的,重视培养公正、分享、合作、内化的日常道德行为,注重独立性、批判性、责任感、求异、创造性,其中,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独立性发展是核心问题。
二、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格心理学问题
在中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人格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
1、独立性发展的人格心理学问题中学生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这既是社会化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独立性主要包括独立意识、独立判断、独立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独立评价、承担责任等要素,这些要素的发展需要条件,而来自家庭教育提供的条件显得至关紧要。
中学生发展独立性的条件是些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两个条件是必需的:适当牺牲成人的权威和充分的同伴交往。
(1)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独立性发展在中学这一阶段,表现为中学生从内心对长辈、尤其对家长是叛逆的,其本质是要摆脱权威和成人世界对他们心理世界的控制,这是孩子长大、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心理学认为,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儿童独立性发展成熟的真正原因,因为独立性的发展要以独立判断为先决条件。在亲子关系之中,如果要求中学生“听话”,要求对权威的服从和无违,也就是要求中学生以权威的判断为判断,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这种服从和无违可以赢得成人的一致赞赏,在权威的接纳和庇护下安全无惊地过渡到成人期,但是家庭教育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极其沉重,是以孩子“丧失个性为代价的”(皮亚杰)。所以心理学强调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真正条件,是以牺牲成人的约束和强制为代价,家长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
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具体来讲,家长如何认可中学生这种叛逆和反抗的合理性?一般来讲,中学生对权威的反抗并不一定都以“无错”形式出现,很多时候还表现为“是非问题”、“明知故犯”,往往导致家长认为问题严重,必须严加约束。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就是一种叛逆态度,并不存在是非问题,是表示希望独立的一种方式,告诉成人们他(她)不是只会听话的乖乖小孩了,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家长要学会从反抗的合理性这个角度去评价中学生,理解他们的成长心理,切勿简单结论“是非”。从认知角度讲,中学生何尝不知“是非”?但他们的成长更需要摆脱权威,认同自己,伸展哪怕尚显幼稚的智慧。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还需要家长让孩子学会“做决定”。从中学生的成长讲,不让他们做决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禀赋才能发挥和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他所得到的自主的程度。中学生丧失独立做决定的条件,就始终无法脱离“权威遵从”心理水平,很难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甚至不能解决基本的人生课题。家长要懂得,一个人的高抱负、雄心、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责任感、求新求异、创造性的形成(林崇德1995),都需要在他自主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而自主活动的家庭条件,主要依靠家长提供。
发展学生独立性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孩子应该被允许失败。中学阶段孩子的学业、人际、情感等重大人生课题,发生困难、挫折和失败是经常性的,家长如果不允许孩子失败,甚至反复纠缠孩子的失败和差错,孩子就会选择更加保守、重复、服从,以降低失败的可能性,不敢做尝试、选择、质疑和进取的努力,独立意识、独立判断就很难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记住:对于中学生独立性的发展而言,失败具有与成功同等的教育价值,甚至更高。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然遭遇更多的失败和挫折,中学生的学业、人际、情感随时都可能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允许失败、让孩子学会承受失败,获取失败的价值,是家长非常可贵的教育意识,也是独立性发展的锻炼和培养。同时在方法上,家庭教育要因机设教,在孩子学习生活过程中提高承受失败的心理素质,而不是生硬地制造所谓的挫折情境,脱离孩子实际,孤立地进行抗挫折教育。
(2)充分的同伴交往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另一必须条件是充分的同伴交往。皮亚杰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同伴间所进行的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之上的社会交际和合作活动日益成为道德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不能单纯考虑成人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还要考虑同伴对孩子的重大作用。同伴对中学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同伴关系的支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功能与同伴的功能无法相互替代。
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社会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指出同伴的友谊具有多种社会支持功能:从权威中独立出来,获得稳定感,消除孤独感,在压力的环境下得到情感支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习评价他人,相互提供亲密、协调的经验,掌握社交技能,提高儿童的自尊,促进诚实、平等的发展等。所以在中学生的社会性支持功能中,亲子关系的功能颇具有限性,因为相对于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其心理相齐、情绪满足、社会认同感、团体归属感,都是其不具备的。正因如此,中学生更看重同伴,亳无怀疑地认定同伴对他们更重要。基于此,家长的责任是指导孩子注重同伴关系,提供孩子与同伴充分交往的家庭条件,使之不断获得来自同伴的心理支持,促进独立性发展。
2、心理健康培养的心理学问题
同绕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家庭教育要重点关注两点:
(1)了解心理健康的构成和指标。中学生家长要有意识的了解心理健康指标,才能胜任心理健康培养。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有抑郁性、情绪稳定性、自卑感、神经质、主客观性、协调性、细致性、思考倾向性、支配性等,社会倾向性等,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中学生建立起有效的家庭心理支持系统,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2)重视中学生的精神需要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全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精神需要得到的满足水平,中学生正处于内心激烈动荡的青春期,自我确立的过程充满了不安、断裂和怀疑、否定,精神需要十分强烈。据调查,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排在前三位的是:朋友、知识能力、升学,可见他们的精神需要已经转向同伴和自身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心理支持、通过学业进步而确立“自我”、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成为中学生家庭教育的重心。家长要认真关注他们的精神需要,调动教育手段提供充分的来自家庭的支持,提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满足度,保证心理健康。
三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学习心理学问题
1、协助孩子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学业是中学生社会谋生、独立生存的预备。在中学生阶段,学生主要的人生课题是系统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因此协助学校教育指导孩子适应中学学习、学会学习、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
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要有所侧重。初中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首先是适应中学的学习,学会处理比小学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内容,发展快速阅读能力、归纳、分析、综合能力、理解记忆能力,注意纠正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有效性,练习的有效性,指导学生形成追求“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明确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指导要突出胜任高中学习内容的方法,注意提炼适合自己高效学习的方法,更注重学习策略、学习过程调控,考试心理及技能、归纳知识点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高中学生面临高考,优化考试心理和考试策略,知识预备度和心理预备度两种准备都要充分。协助孩子完成中学生学业,争取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
2、优化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长期以来我国以“认识活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政治思想品德为目标”的德育模式,缺少健康积极的学习心理培养,导致我国中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比例较大,考试心理水平不高,尤其是高中生不良学习心理、不良应试心理比例、考试失水准也较常见,这与缺少指导有很人关系。
针对这种不足,中学生家长要了解一些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优化孩子学习心理的方法。除了一般正常的强化、多关注、多交流之外,这里提醒家长要重视体育的心理功能。在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手段中,体育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好牌”,是中学生家长必须要“打”的一张“牌”。不少中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学习时间不够,总设法减少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甚至完全取消孩子的体育活动,不善于打这张“牌”,是极不明智的。家长要懂得,体育对消除不良学习情绪、调动生命能量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身体活动是中学生极为强烈的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大量堆积,压抑身体活力,破坏中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学习低效甚至无效、负效。所以即使单单为了优化学习心理,体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体育活动能有效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蓬勃的精神状态,平衡心理,保证紧张学习消耗的能量补充,是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方法。
四、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际心理学问题
家庭教育关系也就是亲子关系,形成富于建设性、积极性的亲子关系,家长自身的心理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家长身在社会,同样承受着生存压力,处理这复杂的人生课题,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主导两点:一是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二是有意识地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能力。
1、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
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对家长构成的职业压力远远高于以前,同时社会转型也给家长带来巨大的价值困惑、教育困惑、失败感、无效感、焦虑孩子的发展等,都可能导致家长的生存紧张。此外,家长被允许积累的经济、文化条件如果不充分,或者处于社会文化不利地位,家长的心态有可能比较脆弱,在亲子关系中更有可能心绪恶劣,容忍度低,甚至教育失控。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始终重视的自我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在亲子关系中保证双方积极的、富于建设性的精神状态。
2、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
中学生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应该有意识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据有关研究,教育能力强弱的50余项指标中,有30余项在本质上是情感的,如满足感、成效感、鼓励、对置感、爱、期待、希望、宽容、严肃、乐观、稳定、不偏不倚、公平、耐心、欣赏等,与之相对的有敌对、嫉妒、绝望、狂怒、轻视、发泄、偏爱、冷漠、任性、烦躁、不顾后果、冲动、情绪强制、不善言辞、积压、不好随时疏通等。
家长人际能力是指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是满足孩子精神需求、充分凋动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能力。忽视亲子沟通,不重视沟通技能,在孩子的中学阶段,亲子之间难以沟通,甚至可能积压而成紧张的、怨恨的或冷漠的心理关系,加剧亲子双方的心理压力,导致家庭教育的失效。
提高家长情感和人际技能水平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很重要的途径是家长自学、政府有关部门的培训指导。现代教育培训已经开始意识到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情感、人际训练的重要性,教育发达国家将指导家长形成积极情感和提高人际技能列为重要的培训目标,我国家庭教育指导也已逐渐将这一内容列为家长学校的指导目标和内容,这对中学生家长提高情感和人际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心理学的文章【第三篇】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人人都会做梦。然而,梦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那么,梦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心理学?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你在心理一直思考或者焦虑着某件事情,那么在入睡后,大脑在白天这种高强度的连续刺激下,就很可能会再现白天脑海中的情景,从而形成梦。
一船来说,梦的产生及内容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有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首先,思考、焦虑等心理及某种强烈的情感刺激都会引起入睡后做梦。说到底,梦是人心理的一种应激机制。对某一件事的过度思虑或者产生的某种强烈的情感都会刺激到人的大脑,这种刺激在人入睡后继续延续便形成了梦。
其次,心理可以对梦产生一种暗示。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是在做梦却又感觉非常请醒,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愿望支配梦境。比如,在梦中遇到敌人,眼看走投无路,心里想着“我要飞”,然后梦里的自己便真的飞起来。这就是一种“清晰梦”,在梦里我们通过心理暗示让自己飞起来。
最后,梦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学的一种反应。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心理学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欲望、愤怒、欢喜、排斥、热烈等。而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我们深层的心理和情感。影视艺术中有很多情节都体现了这一点。在电视剧武则天中,处在男权社会里,武则天要想登上权力的顶峰,势必会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比如牺牲他人。尽管在白日里武则天威风至极,然而在夜晚她却经常从梦中惊醒,梦里她的姐妹一次次向她诉冤索命。这里,她的梦便挖掘出了她内心最深层的恐惧和忏悔,而这些心理也许在平日里连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梦与心理学之间存在看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小理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梦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梦境的分析,了解自我深层次心理。
生活中,当女人们做一个比真实还真的梦后,往往会对其进行探究和讨论,如不少女人会向周公解梦寻求解释。女人们对梦的探究精神值得鼓励,但是在方法上却应该反省。周公解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出答案,但是它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迷信纳色彩。对梦的探究,女人们应该用一种更科学、更正确的方法。
一般来说,梦的解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梦是事实的反应,是生命的自我暗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你的梦里出现了某件事情或者某种景象,那么可以反思一下,这是不是真实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如果梦中的你焦虑不安,那么现实中你是不是确实在为某件事情焦虑看呢。
梦是生命的自我暗示
在这里不得不说我们古人的智慧。在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中,梦与身体各部位的健康状况有着内在的联系,这里的梦便成了一种生命的自卫反应。我们的身体通过梦的形式提醒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出现病症,以此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梦见大火很可能是身体中阳气太盛,从而造成了阴虚的症状,这种症状容易引发口舌生疮,造成身体不适以及情绪偏执、易怒等;恶梦则是肺气大盛、气燥的反应,这种情况往往喻示着肝脏问题。上面的例子就是告诉我们人体阴阳的。失调是可以通过梦境来表现的,因此,女人们应该至多关注自己的梦,及时排查自己身体的不适。
梦是心理学的反应,对梦的解析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自我心理进行剖析,找到真实自我的一种途径。因此,了解一些解梦的常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引用了大量自己的梦境,可见,他也是通过对自己的梦进行分析继而更深入研究广泛的梦境。对于梦的解析有利于我们排解内心的情绪,使得我们摆脱潜意识中的那些负面影响。
心理学论文【第四篇】
摘 要:
从广义上来讲,投资心理学就是研究投资主体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狭义上来讲,投资心理学就是研究公益市场参与者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关键词:投资;心理;股票
投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时常的接触到它。比如说:你在做生意赚钱后,你会考虑这笔钱该去干吗?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好的地方就是银行。因为我这样既可以赚钱又可以让钱生钱,这是民众的投资心理。而对于股民而言,他们投资的对象是那些有前途的公司,有前途的行业。为什么这些股民会有这样的选择吗?因为他们受到投资心理学的影响。
有一则古老的华尔街格言说:市场是被两个因素驱动着――恐惧和贪婪。很多人会说,贪婪在20世纪90年代高科技泡沫期间主导了市场,而在最近一次金融危机中,则是恐惧情绪控制了人们的行为。尽管这话说得没错,但这种界定未免过于简单化了。人类的头脑和情感如此复杂,仅用恐惧和贪婪情绪来解释人们在决策中所受到的影响,显然是不够的。
证券投资心理学这门最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新型学科,反映了科学发展向着基础与应用并重以及有关学科相互吸收融合共进的时代潮流。从心理学来看,投资心理学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部门,一个崭新的分支领域,与当下人们经济生活、投资行为、增值心理莫不们经济生活、投资行为、增值心理莫不息息相关。投资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一种瑰宝。投资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经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点。而针对股民而言,股神巴菲特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不要贪婪,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投机。”投资作为一种金钱与数字的游戏,其有“投诸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吗?不可否认,投资是一门科学,投资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财富知识的基础然后再做出理性的判断。但投资也是一门艺术,不是说只要你永远超人一等的智商就可以了,它还需要你具有超人的胆量,敢于创新的精神,具备某种直觉某种悟性。
也许,你会觉得投资是一种取巧的生财的方式;也许你会把投资与赌博划等号;也许,你会对投资有一种恐惧或者不信任的感觉。那么,我会觉得你的投资心理没有摆正!刚刚在你的眼中的只不过是投资的一些负面影响,其实投资是你针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赚钱渠道作出判断之后而作出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你必须要克服过度的自信和缺乏信心两种极端心理。同时又必须掌握对自己心理的调节,进而达到调整自己的情绪,思维,意志等心理过程的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你考虑投资时,你的周围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更有可能有许多人的劝告,阻扰,还有嘲讽,偏见等等。此时此刻,你就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放弃任何一丁点商机,也许其中会有挫折,但是真真的财富往往就在那么小小的挫折中。
投资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生存的手段。在投资中我们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在投资中,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许,不同的人对于投资的目的不同,但不可否认我们都想做那个大赢家,想在投资中无疑需要自身的努力,而投资心理学则会教会我们更好的投资,因此投资心理学对我们的发展尤为重要。期待我们在投资中走的更远吗,飞的更高!
那么,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投资者的性格特征呢?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的行为方式。投资者的性格特征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证券营业部中经常会看到某些个性鲜明的投资者,如 1996年的大牛市,没有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前,有的投资者就专门追涨杀跌,那时的股票一天涨 20%-30% 是常有的事。到1996 年年底,居然有两只股票一天涨100% 以上,追涨杀跌就是这种股民的性格特征之一;有的投资者年年解套年年套,总是喜欢在高位去追买热点股票,形成一种习惯性上套,被套住了从不愿认赔割肉,等待来年解套以后,又忍不住杀入其他的股票,最后又被套一年,这也是一种性格特征;还有的股民总是能买上黑马股,总是骑不住,要么赚点小钱被震荡出来,要么不赚钱或赔点小钱,然后仓皇出局。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我们称之为一贯性操作偏差。这些一贯性的操作偏差形成了不同投资者的独特性格。某些性格特征在某些投资者身上屡屡出现,真的是像命运一样难以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尽管气质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但性格却是相对容易改变的心理特征。那么投资者为什么会难以改变自己的性格呢?为什么会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性格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他们不认为自己的失败是由于性格的因素造成的。因为每一次被套的股票都不相同、或每一次股市下跌的原因都与上一次不同,似乎每一次失败者与性格没有关系。其实,这恰恰是症结所在。所以,我们认为《投资心理学》这门课程对我们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投资心理学》这门课程的作用甚至于远远超过了其他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证券投资心理学,李小梅,证券导刊,
[2] 《投资心理学》,约翰 R. 诺夫辛格(译者:郑磊),机械工业出版社,
心理学论文【第五篇】
《旅游:一种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摘要]心理机制之所以表现出现在的形式,是因为它曾在进化历史长河中,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反复出现的有关生存与繁衍的适应性问题。运用进化心理学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行为就成为旅游研究的起点。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旅游心理事实上发挥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旅游活动则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文章在构建旅游“适应器一环境”响应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认为,旅游异地性与暂时性的特点类似于远古的生产生活,旅游追求愉悦的本质是心理适应器进化的结果,旅游体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感和炫耀,良性自虐是旅游的显著特征之一。以进化心理学为视角的旅游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旅游研究体系的时空范畴,也赋予了旅游更为深远的人类学意义。
[关键词]旅游;进化心理学;适应器
人类共同的行为特征成因能够追溯到遥远的过去。旅游活动的动机和目的早已在远古人类的基因里潜伏。本文采用进化心理学理论及功能分析方法研究旅游现象和行为,并对旅游的本质与特征等概念进行解释,力求在远古世界、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之间搭建起时空桥梁。目前,学界尚无人采用进化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旅游进行分析研究。假定旅游者为一般意义的具有共性的游客,不再区分类型、结构、偏好等特征,即可采用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
对旅游现象及行为进行剖析,也为在更大时空尺度上构建旅游基础概念体系提供了可能。
1 进化心理学主要观点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它以达尔文(Darwin)的进化论为指导,对人类的心理起源和本质进行研究,通过进化的心理机制来解释人类行为的适应性,旨在分析自然选择过程中不断进化的认知加工机制是如何指导社会行为的,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综合观点。
人类携带着远古的大脑生活在现代环境当中
数百万年来,人类的思维为了应付环境挑战而不断进化。狩猎一采集的生活方式则是心理进化的自然选择的途径。通过狩猎一采集生活方式的自然选择,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向着适应远古环境的方向不断进化。但当今世界人文事物几乎都是在最近一万年中出现的,与变化的环境相比,人类进化的速度太慢了。人类携带着远古的大脑,生活在现代环境当中。
人的某种心理是为解决某种适应问题的产物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进化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生存和繁衍,通过自然选择,不断淘汰不利于生存和繁衍的心理特征,保留下有用的适应机制,并最终形成了现代人所拥有的心理特征和适应机制。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的行为来自自然选择而产生的稳定发展的遗传特征。
心理机制是在人对生存与繁衍压力的适应和选择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也就是一系列的适应器,其具备解决某种专门问题的功能性特征。因此,热带草原法则蕴藏着“真相”的核心内容,而且能够解释许多人类行为。
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解释人类社会行为考虑心理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环境因素,外显行为都是背景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作为背景因素来激活心理机制,从而使有机体表现出行为。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而社会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心理机制的表现方式、强度和频率。
人类心理进化史是了解现在心理机制的钥匙
心理机制受进化规律的制约,人们现在所拥有的适应机制中留下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种种痕迹,揭示了关于祖先生存环境的诸多信息。现代人的行为举止和基因有关,相当于事先在人类大脑中安装了“模块”,代代相传。借助现有适应机制所具备的种种特性,可以去推断祖先在过去生存环境中面临着哪些适应性问题(选择压力),以及他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适应性问题才能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利用这种方式来理解适应机制的结构和运作,可以了解人们的各种心理机制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所以,过去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以及个体成长史是了解现在心理机制的关键。
2 进化心理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意义
进化心理学本身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进化心理学透过人类进化的历史背景研究心理和行为,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它虽然在某些方面不能使用经验的论据,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独特和重要的见解,这对任何一个试图对人性有真正理解的人都是探索性的、不可缺少的。有学者甚至认为,进化心理学已为心理学者打开了寻找心理机制“终极解释”(ultimate explanation)的大门。
国外的诸多研究为进化心理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实验经济学方法验证了进化形成的“互惠一作弊一处罚”的心理机制适于处理社会两难问题,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助于对制度偏好的研究。进化心理学方法实证分析表明,人们对绿色广告中的洁净水源、绿色环境有天生的偏爱。进化心理学也能够解释人类追逐资本是为了获得繁衍成功这一论断。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不仅有助于研究人类的正常行为,也同样有助于对犯罪及其他反人类行为的理解。尼克尔森(Nicholson)前瞻性地提出,应该根据进化心理学的新人性观来进行组织和生活设计,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国内研究虽然起步晚,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赵敦华按照进化心理学的方法,对道德起源这一道德哲学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陈芮探讨了现代社会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增长“失配”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刘志超等运用进化心理学解释了消费行为的性别差异。刘歌等学者探讨了抑郁症的进化机制,并认为抑郁症是正常心理机能运作所带来的主观困扰,产生了不符合社会预期的行为。人的许多压力源于某些非适应性观念或信念,抑郁则让人放弃,这是抑郁症积极的一面。张卓业等研究分析认为,人类的厌恶情绪源于抵御寄生物和保持种群规模的需要。
拓宽旅游研究概念体系的时空范畴
进化心理学有效弥补了传统心理学仅对近因探讨的不足,把目光指向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原因,对于全面深入地认识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具有积极的意义。谢彦君教授认为,尽管旅游者出行的具体目的可能不同,但在最概要或最基本的层次上,所有旅游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愉悦。但旅游这种人类行为的起源与根本动机是什么?旅游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和发挥着怎样的功能?迁徙、旅行、旅游是否存在共同的心理动机,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旅游,有助于将旅游研究的范畴拓展到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探索旅游的起源,从而不再局限于从纵向上生产力发展和横向文化差异来理解旅游的起源和特征。
回到“过去”是研究旅游心理的起点
按照进化心理学的逻辑,活着的人都是一部复杂的记录,其心理设计提示着过去的选择。若要理解旅游活动的起源,就要看促成旅游活动的原始心理机制在远古承担着何种适应功能。因此,回到“过去”成为研究旅游心理的起点。
旅游活动通过其本质与特征与其他活动相区别,也因此成为进化心理学解释旅游现象的切入点。旅游是在闲暇时间追求愉悦的活动,由于异地性和暂时性,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远古人类对陌生环境的向往与敬畏。为生存繁衍,人类“走出去”的原始冲动不断进化形成的适应器在今天仍然存在,旅游冲动远古有之。
3 进化心理学分析旅游的路径
人是由生理和心理这两部分构成的受进化规律制约的有机整体。旅游动机是人类远古留下的心理种子,在现代环境条件下激发和发展。闲暇为重温基因记忆提供了时间条件,信息与交通方式变革则加速了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在远古适应心理的驱使下,现代环境里的旅游行为表现出诸多特征,并与其他行为相区别。
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
远古时期,具有狩猎、采集竞争优势的个体,在群体中有良好的地位,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性机会和性选择权利,其基因遗传的几率较大。从狩猎、采集等原始生产生活,到部落迁徙,到帝王巡游、僧道云游、文人访学,直到现代旅游活动,外出、出游能力显示生存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功能都非常明确。因此,旅游是人类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显示自身优势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器的反映。出游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旅游活动是获得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
旅游活动对应于狩猎、采摘、竞争、繁衍活动,旅游环境类似于热带草原环境。旅游的内驱力是匮缺补偿和自我实现,而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某种旅游活动是对保留在基因里的某种远古行为习惯的补偿。旅游虽然并不直接提供生存和繁衍的斗争,但能够实现人们回到过去、逃离现代和体验自然的诉求。
旅游世界活动与原始世界的狩猎、采集活动都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所不同的是,原始世界的生产生活已经无法存在,但当时环境条件下,经过自然选择产生的适应器或者说是原始记忆仍然在发挥作用。只是在今天,人们要通过付费才能体验百万年前的行为,而收获由物质为主转为精神为主。
旅游心理承担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
生存与繁衍的欲望促使人类不断探索新的世界,这是旅游体验形成最原始的冲动。“旅游者的目光是借助符号建构起来的,而旅游充斥着符号的采集过程”。旅游体验、记忆、留影、纪念品等,在功能上与狩猎和采集活动是相似的。从认同和价值角度来看,消费攀高、炫耀、模仿等行为,则与男性渴望获得更多的性接触机会,女性希望获得更多的亲代投资回报的功能与目的,有密切的联系。
旅游的探索、冒险、干涉及道德弱化等行为特征,表现出远古适应心理对现代环境的响应。旅游活动有助于解决环境压力问题,这一点表明了旅游虽然是现代活动,但却有着古老的适应功能。当人们不再为生活所迫时,生存与繁衍的心理适应器仍然在发挥功能,旅游就有了产生的环境和心理条件。
旅游体验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
旅游世界是对生活世界的逃逸与背叛,是游客意象中的舞台。“在空间上,旅游世界总是生活世界的一种暂时的隔离,先是离开它,然后再回归它;在这个背离和回归的过程中,旅游者发生了变化”。现代核心家庭与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激发了人们“走出去”的心理适应机制,通过回归人类祖先的原始生活大家庭来寻求关怀和安全感。旅游世界成为对原始世界的追溯与再现。旅游世界搭建起了现实与过去、生活世界与远古世界的桥梁,从而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
构建旅游“适应器一环境”响应机制
以生存与繁衍为目的进化而形成的心理适应器在现代文明条件下仍然发挥作用,这是旅游活动本质与特征形成的最基础原因。由于文明进步快于生理和心理进化的速度,人类在原始世界形成的适应心理机制处于现代社会时就会失衡,失衡就要寻找出口。远古适应器与现代环境的矛盾导致出游,旅游就是适应心理机制与环境作用的结果。
“旅游作为一个表面上具有开放性和结构张力的行为,实际上它却在构筑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展开来,就是人们生活世界的延伸;掩闭上,就是一个与日常生活迥异的世界。”“远方世界”,也就是“旅游世界”,成为心灵寻求平衡的目标之一。生活世界是每个人心目中的世界,在旅游者看来它是灰暗的、沉闷的、忧郁的和枯燥乏味的,而旅游是梦想中的假期。当我们对日常生活世界怀有如此的认识时,旅游世界就翩然而至了。生活世界提供的压力与有效需求,刺激了原始适应行为的发生。旅游环境异于生活环境,起到了替代陌生环境、原始世界的功能。而旅游世界的产生来自适应心理机制的作用,即对生活世界的逃逸和对原始世界的回归。
在旅游世界里的体验与日常生活相异,从而拉开了人与现实世界的距离,仿佛回到了“过去”,走近了远古的人类。现实生活压力替代了远古生存与繁衍的压力,也打开了藏在心灵中对自然环境探索和依恋的基因阀门。“走出去”这个本来以“狩猎、采集与繁衍”为目的的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的适应机制,在旅游世界下发挥了功能。旅游活动的现代化和普及,则是外部力量激发的结果。外部力量包括闲暇、可支配收放增加与城市病等推力,也包括交通改善、旅游资源吸引等引力。
4 进化心理学对旅游体验行为的解释
旅游行为实现了现代社会建立在生存和繁衍基础上更为高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借助进化心理学理论,可以对旅游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功能分析与解释。
旅游追求愉悦是适应心理进化的结果
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和自娱过程。旅游的世俗愉悦与生存繁衍密切相关。同时,大量的证据表明,美丽标准是人类适应的结果,美意味着环境适宜和身体健康。因此,全人类在旅游审美的标准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愉悦方面也存在共性。利于增加生存与繁衍机会的远古适应器在今天还发挥着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因此,旅游是在实现了生理与安全需求基础上的,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精神需求。
当旅游者、旅游吸引物和环境达到有机统一时,主客体间不再有距离,旅游者在精神上高度自由,进入了极度愉悦的状态,即表明他获得了高峰体验——这就是我想要的。此时,游客精神上进入了一种悠远无限的“游”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对生命和宇宙的瞬间感悟,是一种“致乐”之境。这种心理机制适应了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认同和炫耀是旅游体验的目的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终极任务是生存与繁衍,遵循社会认同原则是个体行为的优先策略。通过自然选择,社会认同作为心理模块以基因的形式遗传。旅游活动中的交往、模仿、冲突、角色扮演等行为是获得认同的途径。旅游成为游客实现认同的一种仪式。
笔者认为,认同危机或认同都有导致出游的倾向,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和扩大认同的范围。从目的地认同、角色认同、文化认同到自我认同,表现出旅游的独特价值。从古代的吟游诗人到现代的旅游者,都是在寻求与其生活环境相悖的某种补偿。这种心理经过长期的历史沉积以及环境变化对它的强化,便出现了现代旅游的两种明显倾向:旅游的现代化与原始化。认同反映了游客的价值观。
旅游活动追求认同的同时,也伴随着炫耀特征。炫耀心理在人类的进化策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炫耀是传递有能力提供丰富物质资源以保证后代生存(解决亲本投入问题)的信号,过度消费有助于吸引同样期待将自身基因最大限度传承下去的异性(解决配偶选择问题),并将在与不能提供同样资源的同性竞争中胜出(解决同性内竞争问题)。因此,旅游活动是社会地位和能力的明证。炫耀能够带来愉悦,它在传递和证明一个远古时期的适应机制,即更强的生存与繁衍的能力。在现代社会,通过旅游炫耀行为也能够实现认同带来的愉悦感。
异地性与暂时性模拟了远古生存环境
由于时空的位移,使得旅游者潜意识中总是有种“离家感”和“漂泊感”。旅游性质上总是短期的和暂时的,用不了多长时间,旅游者“回家”的心情就非常明显了。旅游体验的异地性与暂时性特点模拟出了远古生存环境,形成的新鲜感、自由感、陌生感、离家感、解放感和漂泊感等体验,构成了其他各种体验的基础。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追求异地的新奇怪异,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与繁衍机会。但寻求更多的性接触机会仅仅是现代旅游活动的目的之一,生存与繁衍的目的已经更多地表现为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追求。
需要指出的是,进化心理机制都有持久度与强度范围。游走在常住环境与陌生环境之间,并且在持久性和强度上达到合适的度,这也是进化选择的结果。外出太久或者待在家里太久,都会失衡。这也表明了旅游的异地性和暂时性对人类心灵寻求平衡的合理响应。
道德弱化源于适应器与环境的矛盾
人类学家认为,旅游者类似于朝圣者去拜谒“远方的中心”,心怀敬意,只是旅游者被容许“在远方”嬉戏,能做一些“不严肃”的事情。由于远古与现代人文环境的差异,“出游”的原始冲动并没有为现代文明约束下的异地性的活动做好“文明”准备,游客与目的地的矛盾不断发生。人类大脑的进化远不及文明进化得快,在远古适应器控制以及现代环境激发条件下表现出的“生存竞争行为”,在当今文明社会来看,则可能被认为是道德弱化行为。
远古环境与现代环境之间的差别可能改变了适应性问题的主要特征。当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仍然正常地发挥它们的设计功能的时候,这种功能反而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功能性障碍。心理机制的正常功能可能会不符合社会预期的行为。根据热带草原法则,人类的大脑无法理解不存在于远古的法律和道德,从而做出责任感松弛的行为。因此,不能把道德弱化简单地理解为文明本身发展或者地域差异的问题。
痛并快乐着——良性自虐的旅游
从痛苦中获得快感的良性自虐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比如饮酒、吃辛辣食物。在热带草原生存竞争法则下,焦虑和惊恐等负面心理活动的适应性功能有助于人提高生存几率。对外部世界的敬畏是心理进化的结果。远古环境条件下,由担心到收获,由竞争到胜利的不断反复筛选,形成了经历痛苦,实现生存与繁衍喜悦的心理适应器。
多数情况下,旅游体验是吃苦受累的过程,体验的差异性越强、刺激越强烈,获得的快感反而会越大,其中也包括返回居住地获得的解脱感。以蹦极为例,“良性自虐”就是游客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越强烈,平安无事后得到的快感就越大。当然,吃苦受累的负面作用会降低旅游满意度。旅游体验的快感往往在痛苦一快乐两个极端之间。因此,对不同消费倾向的游客来说,自虐的“度”也不一样。
5 结论
旅游心理机制远早于旅游概念的形成
旅游动机形成于人类心理机制进化的道路上。“走出去”是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基因记忆,同时,现实社会归属感又迫使人们必需回到原来的群体。虽然旅游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旅游心理机制的起源非常古老,现代旅游活动中仍可以看到狩猎、采集和繁衍的影子。由此,旅游活动可以认为是建立在生存和繁衍基础上的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实践探索和价值追问。在现代旅游活动产生之前,旅游的心理机制已经存在。
旅游满足了生存与繁衍的原始诉求
旅游是现代环境激发的人类心理适应机制的反应。热带草原法则在旅游活动中仍然发挥作用,比如,男性显示获取更多资源的能力以吸引女性,而女性则倾向于发现这种拥有资源的男性。成功的旅游项目或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往往都包含有优越环境、生存竞争、同性竞争、配偶选择等基础要素,以及含有不确定性因素等内容或者噱头,为游客取得认同感和高峰体验提供了条件。
进化心理学可用于解释旅游需求偏好
远古形成的心理适应器是形成旅游需求与偏好的前提。旅游开发则首先要迎合适应器的功能。旅游从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形象设计、产业布局到项目落地,需要满足市场导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养生旅游、探险旅游等产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回归自然和历史的愿望。例如,西方游客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向往,多数怀有一种探秘心理;对归国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来说,多数意在寻根访旧,重温故梦。相当多的证据表明,自然环境总比人造环境更受欢迎,因为自然环境曾经是人类的收获与藏身之所。
旅游是解决心理适应矛盾的重要途径
人类心理进化滞后于文明进化,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矛盾。文明的进化越快,基因与文明的鸿沟便越大,人类遭到的适应性挑战难度便越高。旅游则是解决基因进化与文明进化失调的重要途径。因此,当文明进步反而引起适应性功能矛盾的时候,旅游发挥提升幸福指数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功能的空间就越大,旅游的社会价值就越高。因此,旅游不仅是远古时期埋藏在人类心灵的一颗种子,这种移动的生活也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承担巨大的创造新文明的功能。
进化心理学对旅游的解释仍有不足
旅游不是与“人”俱来的行为,以推论为主的方法导致结论无法进行真实的科学验证。借助进化心理学对现有的旅游本质及特征进行分析,尚不足以构建整个旅游概念的大厦。旅游是多元化的,游客结构与需求都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行为特征成因不能一概而论。过分地依赖生存与繁衍的适应器作用容易陷入遗传决定论。另外,由于忽视文化对人的影响,进化心理学在旅游文化多样性方面也无法给出满意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