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等待戈多读后感【通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等待戈多读后感【第一篇】

13日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新教家庭里,1923年进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毕业。第二年贝克特被选派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担任为期两年地英语助教,结识了已经是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同乡乔伊斯,并且与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译成了法文。

任教期满,贝克特回到三一学院任拉丁语讲师,1932年辞职后专事创作,同时先后在法国、爱尔兰、英国和德国漫游,在1937年看到纳粹主义的威胁后返回巴黎定居。他在二战期间参加了抵抗运动,替一个为英国收集情报的支部翻译资料和打字。结果支部被人出卖,他躲过了盖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罗旺斯的一个村庄里当雇工。和平刚刚恢复,他又志愿到诺曼底的一个红十字会医院去当了几个月的翻译。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人公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在树下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伦次的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侯,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显然是一出荒诞剧,这种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因为戈多是谁,谁也不知道,它表现的只是人类等待的希望只能化为泡影的悲惨现实。这里的等待,在法语里是现在进行时,所以它不是本义上的期待,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意味着人类永远再等待,却又不知道到底再等待什么,而且永远不可能等来什么。正因为这个剧本用荒诞的手段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它才流传至今吧,并且成为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并且被译成20多种语言。

等待戈多这部剧本反映了时代的悲剧,表现了大战在西方人心灵下留下的创伤,以及他们在冷战中对社会现实的绝望。

这种用完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而能引起我们内心的震撼,像希腊悲剧那样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

没有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这本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整个剧情用上面那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之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贝克特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将它荒诞化了,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让我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偶尔传来毫无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没有思绪的等待,知道天黑离去,口中还念念不忘,明天,戈多会来的。

戏剧结尾的时候。

埃斯特拉冈说:“嗯,咱们走不走?”

弗拉基米尔说:“好,咱们走吧。”

他们坐着不动。

我清楚的记得,戏剧中,他们有好几次说他们要走了,但他们仍然坐着不动。等待戈多,永远只有等待,等来的是一个奴隶主和他的奴隶,等来的是戈多说明天再来的通知。其实他们都知道也许明天戈多也不会来,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们所剩无多的生命。就好像我们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单调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一样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么。

戈多也许就是我们的理想,人们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却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棱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够来到我们面前。我想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激情,我会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拥抱幸福的明天。

与君共勉!

等待戈多读后感【第二篇】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从历史书上了解到这本书。当时仅仅知道其属于荒诞主义。我被其书名吸引,又因为正处于压力大的时候,想找本书解解闷。于是从网上买来看。

结果读者肯定也知道了,这本书非但没有帮我解脱高中生活三点一线的苦闷,反而让我更加忧郁。因为作者仿佛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荒缪与无奈。

从这本书在豆瓣上的人气来看,显然它是小众的。

毕竟这本书属于荒诞派,人们不怎么愿意读一本透着虚无,绝望,压抑氛围的东西。虽然它很薄,但是让人们集中精力,花费数个小时去读,不一定能读懂。即使真有人读懂了,也会心里感慨到:“人生有时是荒诞的。”在这个弘扬正能量的今天,这本书显得格格不入。人们宁愿去读那些大众传媒推荐,各类榜单排名靠前,符合自己口味,读后有种打了鸡血般的各类畅销书。

一开始我也不懂,以为只要是书,去读,总会有营养吸收。于是也盲目地读了很多畅销书,心灵鸡汤类的书。

然而后来我发现实际并不是这样。畅销书之所以会畅销,因为它们没有什么阅读门槛,只要是认字的人都能读懂里面讲的是什么。心灵鸡汤类的就不必多说什么了,它们迎合的是当今社会上流行的成功学,里面写的是教人们如何争名逐利,靠搞关系和职场厚黑学。我不是说争名逐利不好,而是因为喝了一碗碗“毒”鸡汤,容易让人内心浮躁,膨胀。

所以以前去书店总会翻翻放在显眼位置的各类畅销书。现在连碰都不碰了。因为我知道这些书读了,虽然一时让你很爽,感觉收获的很多知识,未来在与别人的竞争中更胜一筹。

其实那都是错觉。真正改变你的东西,是独立的思考和持续不断的行动。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现代人很忙。但谁敢承认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这样的人有,但少之又少)更何况在这个放眼望去全是低头族的世界里,我们有时看着装满app的手机屏幕,却不知道要干什么,只是有些惊慌失措地用手指滑来滑去。

有人为人生下了个定义(其实人生的定义早就被下烂了),我觉得很好。人生就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生活,第二件事事将生活填满。

-->

等待戈多读后感【第三篇】

偶然间,在八卦看到经年前感动过自己的那篇《记那对住在我隔壁储藏室的大学刚毕业的小夫妻》,鼓起勇气想重新再看一遍,无奈看了一半,便难过的难以复加,心情好沉重,眼泪都要出来了。

读书时,看这个故事,想自己若是沦落到此,是否会似文中那对夫妻一样的坚强乐观地笑对人生,在工作还未有着落时,很害怕自己的将来一片渺茫。广州我去过,我记得那夜自己在天河公园对面马路上的徘徊,二面被刷的沮丧让我一下子老了好多岁。我心里一直都是做好毕业后从社会底层做起的准备的,缘于我的家世虽然清白,却也并不是什么大权大贵之家,我的父母并没有安排我进我家乡任何一家单位的能力,我不想他们把辛辛苦苦积攒一生的积蓄都消耗在那些噬血的当权者身上,所以早在本科毕业时我就明确告知家中我铁定不回故里,我想凭着自己,只要有单位能正正经经的录用我,哪怕会客死异乡,再艰难我也有活下去的理由。

现在说这些,也许有人会以为我是矫情,似乎我的人生之路是如此风顺,但我确是体味过临毕业前那段茫然的痛苦的,我是生源扩招的第二届,“毕业就等于失业”在我大学二年级时就成为系主任开年级大会时每次的必谈,有时候觉得生活真是残酷,19岁,多么美好的年龄,就被灌输如此绝望的理念。那时候的我们躺在宿舍的床上,讨论着25岁的我们一定是意气风发的,有一个温婉的妻,而我们也该事业小成。

有时候觉得世事就是弄人,老子想回家,但却无人接受,愿意接收的单位领导无一不贪婪。最后阴差阳错的来到这千里之外的北国,八号回来那天恰是凌晨,我看到空无一人的马路上,清洁工人在清扫落叶,向她们问路,很热心的指路,那份热忱让我很温暖,其实有很多人都在城市的底层生活着,无奈着,却也在奋斗着。

想起那幕著名的话剧《等待戈多》,我忽然觉到了一点幸福。虽然目前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我想明天不就像那个传说中的戈多,在被我无限的等待吗?无论它是否会到来,但是——希望在明天。

等待戈多读后感【第四篇】

《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于1952年创作的一部荒诞派戏剧,虽然只有两幕,却在当时的欧洲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现在都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义非凡,是荒诞派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两个黄昏,第一天,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戈戈)和弗拉季米尔(狄狄)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然后遇到了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进行了一系列无聊的谈话和无意义的举动,等到傍晚,一个小孩子跑来告诉他们戈多先生今天不来了,明天来。第二天,他们又在原地等待戈多,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几片叶子,波卓瞎了,幸运儿哑了,最后仍旧是以小孩子相同的传话结尾。戈多究竟是谁,能做什么,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话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

贝克特这部戏剧的写作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世界,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战后的世界混乱无序,荒谬丑恶,人们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这在剧本中人物活动的背景中就表现了出来,荒原、沼泽、枯树、黑夜等等,都体现出了凄凉、孤独、恐怖的生存环境。两个主人公戈戈和狄狄就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地位卑微,行为荒唐,精神状态恍惚迷离,整日浑浑噩噩,百无聊赖。荒诞派戏剧的精神内涵与存在主义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剧中也体现出了存在主义的基本原理:终极价值已经没有了,人必须为自己寻找存在的理由。戈戈和狄狄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却每天都在等待着所谓的“戈多”,这成为了他们活下去的唯一目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仿佛只要戈多来了,他们就会被解救,从此结束如今这痛苦的生活,他们热切地盼望着,等待着。然而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荒诞的生活一次次打击着他们的希望,他们能等来的只有失望,甚至是绝望。戈戈和狄狄这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却毫无希望的等待反映了当代人,而不只是西方人,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放眼望去,现今的社会上像戈戈和狄狄这般浑浑噩噩,百无聊赖度日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纵使物质世界的发展再迅速,也弥补不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剧中的戈戈和狄狄虽是两个有些神经质的流浪汉,却也是整个人类的缩影,生存在荒谬混乱的环境中,于孤立无援、生死不能、痛苦绝望的境地里渴望着、等待着一份不曾谋面也不知何时出现的希望来将我们救赎。我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茫然而不知所措,忍受着生与死的痛苦折磨,默默等待着遥不可知的命运中的希望。

贝克特没有告诉我们戈多是谁,是什么,但每个人对于戈多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戈多。因为戈多并不特指某个人或某种事物,可以说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他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造出来的幻想,是人们在精神迷茫状态下的一种寄托,就像是即将掉入悬崖时抓住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哪怕再微弱,再渺小,那也是支持着人们坚持活下去的希望。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等待的事物也尽不相同,所以才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戈多。然而这样的戈多实在是太渺茫了,那种无法抓住的感觉有时会令人感到绝望,于是人们认识到等待只能换来无望而又无可奈何的结局。人的一生不就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吗?或许是等待一件事物,或许是等待一个人,甚至也可能是等待死亡,这个等待的过程正是荒诞的人生所经历的过程,于无尽的等待中渐渐走向毁灭的黑暗。

希望在神话中是潘多拉魔盒打开后最后出来的事物,这正意味着希望是绝对存在的,然而要等待希望的实现却是未知而不可控制的,等待只能意味着幻灭。所以我们不能在原地傻傻地等待着希望的到来,而应该鼓起勇气朝前方探索,或许希望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人。”那么,我们就不要等了,开始动身去寻找戈多!

等待戈多读后感【第五篇】

读过这本书后,我的感觉仅有两个字——荒诞。有些难,不宜读懂。人们能够认为,它展示了一个没有时间、循环往复的世界,或者意在说明“在人类存在中并不真的发生过什么”,再或者,它展示的是当代西方人在失去信仰及形而上追求后的荒诞世界中的尴尬处境。这些都对。连贝克特也不能说明其身份的那个“戈多”,已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这部戏以某种非实在性:它肯定不是在展示情节,更像在演绎一个或者一群走向理念——这理念是什么,大家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戈多。

靴子、帽子、绳子、鞭子的无理性的组合,让这本书拥有了另一种魅力。“期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这句在高中课本中的名句,似乎有一种深于表层的含义。

密闭的空间,思想是幻象,荒诞才是真实。也许,没有了等待,人生真的就没有了意义……。

等待戈多读后感【第六篇】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等待,是花儿的绽放;等待,是梦想的启航。但很多时候,等待却是一种迷茫。”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贝克特,他曾写过一部有趣且无厘头的荒诞剧《等待戈多》。

剧中描写了两个人在等待戈多的过程中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来打发无聊时光,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剧的结尾,他们要等待的戈多也没有来。那么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他?这部荒诞离奇的戏剧起初并不被人所接受。但后来,人们慢慢领会到这部看似离奇、不知所云的戏剧主旨之一便是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无谓等待而进行的辛辣讽刺。

初读此文时,我甚至怀疑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们是不是一个个脑袋发热,不开窍所至的呢!渐渐地,发现好像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没有明确地披露戈多的身份恰巧是贝克特的高明之处!可是一直都有人在探寻着戈多究竟是谁…为此,贝克特给了一个解释:“我们如果知道戈多是谁,那早就在剧本中写出来了。”

而今,越来越多的人读懂了《等待戈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等待戈多》。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正是因为耽于无聊的等待而错了许多宝贵的机会。要知道,命运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幸运女神往往只眷顾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只是坐着静静等待而不去积极争取的人能轻易成功吗?简直就是天方夜潭!

再者,如果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后稍做等待,必将以篡君谋权之罪而被诛杀;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门前稍做等待,恐怕“贞观之治”也就成了水月镜花……做事并非不需要耐心的等待,但无谓的盲目的等待却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态度,不免会让人错失良机,导致失败。

说到这里,如果你正为自己不见起色的学习成绩而懊恼,请不要等待,马上拿起书本,奋发苦读,因为青春经不起等待;如果你为自己即将毕业却无从就业而茫然,请不要等待,马上带上简历,整装出发,因为年轻经得起失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朋友们,你我如果是那静卧马厩的千里马,与其等待伯乐的赏识,不如勇敢地驰骋赛马场,让人们惊叹你的英姿,让自己勇敢地对伯乐说:“伯乐,我们无需等待!”

等待戈多读后感【第七篇】

《等待戈多》这部剧也许看过的人不一定多,但是知道的人一定不少。爱尔兰著名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这部戏剧的诞生确立了荒诞派戏剧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意义。但是正是它的荒诞性与意识流,使得许多人都放弃了阅读,不得不说我曾经也是这其中的一员。我们只是知道,它以荒诞的形式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人只要活着,就有一种不可磨灭的需求,那就是对希望的渴求和等待。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有太多太多。有人在剧中找,戈多就是出场过的波卓;有人在其他著作中找,戈多是巴尔扎克剧作《自命不凡的人》里一个统一在剧中不出现的人物“戈杜”。从具体来猜,有人说那是一个著名的摩托车运动员,从虚幻的象征来理解,有人说戈多就是象征死亡。其实,我更相信更愿意理解的说法,戈多(godort)就是上帝(god),更提出西蒙娜·韦尔的《等待上帝》为证。其实我倒并不是这么详细的考证之后得出结论,只是上帝这个寓意,更能便于理解等待的含义。

一个连作者也不不知道的形象,不管是故弄玄虚还是确实如此,这样的安排却正好丰富了该剧的一层内涵。我们对于生存对于命运,始终还是一无所知的。无论戈多是谁,从作品中都能明显感觉到,这样一个可以让人无止境等待下去的人,他的到来,将带给等待者的,必然是如同新生一般的改变。不然何以让人放下所有的生活,只执着于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行为。

然后即便戈多即是上帝,但上帝最终抛弃了他的某些信徒,就像戈多永远不会出现一样。两个流浪汉一幕幕的只记得重复坚持等待这个行为,于是,等待上帝就是后上帝时代部分人的宿命和使命,以两个流浪汉为代表。

简单来说,戈多就是上帝。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打碎了世界秩序的同时,也打碎了不少西方人心中信念。我们都曾经有信仰有梦想。可是崩塌的世界同时带走了我们关于生活的全部向往。于是,我们等待着上帝的拯救,将手放在圣经上默念主的恩赐,但是上帝的救赎迟迟不来,在一片黑暗之中等不到希望之光的招摇。于是,戈多也不是那个上帝,上帝已死,人们倔强的把命运交给戈多,等待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呼唤和向往,是希望是憧憬,是我们在痛苦和失望中的曙光。

那么,我们所作所为到底有何意义,上帝不存在,戈多更不会来,如果要赋予“等待戈多”一种意义,意义只能在于“等待”本身。“戈多”只是我们为了自我救赎制造的幻影而已,等待他毫无意义。上帝也并不能拯救世人,磨难重重的人类史得以发展,靠的是人类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所以但其实,等待的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救赎了,自我的救赎。

等待戈多就是获得救赎的方式,但戈多不来,救赎不来,人生的意义便只在于“等待”本身。如果消极而直白的来看待我们的生命旅程,每一次生命过程于我们而言都是一次流浪。我们在这世上流浪,找到一个地方开始扎根。就像两个流浪汉找到一个地方开始等待戈多一样,我们则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戈多对我们而言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终其一生也许都在寻找的就是生命的意义,而且不一定就能找到。就像是一场无望的等待。

在作品中,两个流浪汉通过上吊、相骂等一些荒唐无聊的手段来打发“等待戈多”的过程,消磨时间。我并不认为这是不必要的手段,相反,这正是必须的。如果将寻找生命的意义作为我们人生的最终目标,那么我们并不能一开始就找到它,所以在这漫长的旅途当中,我们所需要的是尽力来充实我们的生活。

就如同这幕剧,尽管观众的初衷是为了看戈多的出现,但是最终看见的,还是流浪汉的自娱自乐。也许看到最后还是念念不忘戈多,但是这幕剧的主角已经毫无疑问的是这两个流浪汉。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让所谓生命的意义来主宰我们的生活呢?难道每一天的生活不该才是主角吗?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戈多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我们为了它而等待而坚持,最终忘掉了初衷。

的确,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不能自主的被动,死亡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永远高悬于头顶。等待过程中所玩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游戏都是上吊,面对着死亡这样一个同样的重点,我们在小频率的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在剧中,第一、二幕在时间、地点、内容几方面都相似,尤其是内容,到了最后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这不就是人生的重复性和无奈吗?生在这样的循环中,我们不能自已。但是生活也会时不时给我们惊喜,就像第二幕中,那棵树长出了几片叶子,这正是一点微不可察的惊喜和改变啊。在单调、刻板的人中里,在没有尽头的煎熬里,我们也应该也能够找到快乐的。

在没有等到戈多之前,生存没有方向,即使想要远行,也不知道将去向何方。戈多的出现,必将颠覆两人的生活,由此可以堵上现有的生活来寻求一个结果。多少人为生命意义这个问题所困,或者碌碌无为的终其一生,或者选择宁要真相不要平庸。而一旦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死亡以外的标点,总是能爆发出无限的动力去达到。我认为,这才是等待戈多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般的文学评论,总是强调戈多强调等待体现出的西方社会的人们的迷惘、绝望与茫然的痛苦。但是,人类的困惑总是一体的,不会因为地域和种族而有本质区别。因此,这两个流浪汉是人类的缩影,一个源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在质问,在寻求真相,因此他们将获得拯救或者走向毁灭。尽管他们身上散发着口臭和脚臭,但等待戈多这个神圣的行动却使他们有权利以人类的名义说话:“可是在这地方,在现在这一刻时间,全人类就是咱们,不管咱们喜不喜欢。”代表全人类等待戈多是孤独,也是一种冒险。但是在他人还在纠缠于世俗的关系时,他们已经做这样一件可以自豪骄傲的事情了:“咱们尽了自己的职责。”

每个人都怀抱着希望而生活。因为人必须有所追求有所希冀才能使得个人的活着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剧中两个流浪汉狄狄和戈戈就是因为有希望地等待着,在希望中等待所等的东西使得他们的等待和等待的人生有意义。他们选择了一个痛苦的过程,用兼着血泪与痛苦的过程来证明自己等待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人要有信仰才会有所畏惧,等待戈多是一种坚守,在浮躁中坚守内心的那一份沉净,即使做了最坏的人,也要坚守内心的那一份纯净的心灵。是啊,大家都说,没有戈多的,你看你等了这么久,有见过吗,没有的,但是我依然等待着,等待着。等待戈多就是在浮躁、光怪陆离的社会中保持住最基本的纯真,那是一块柔弱的心。等待是一种状态,戈多代表一种可能从不会出现的东西,等待戈多是一颗满怀期望却注定失望的心。等待是希望与幻灭的结合体,人类应该怀抱希望,相信幸福就在等待里藏着,像一枚果核,在果子里面默默地守候发芽的日子。

“戈多”不来,那是他的选择,但是我仍能坚持我等待的选择。我等的不是戈多,我只是等待我内心想要追寻的一个答案,汲汲一生,我寻求的也只是这样一个救赎而已。跟“戈多”无关,我们有权利选择我们是否“等待”。

等待戈多读后感【第八篇】

我否认。

北京的地铁站里,我发现大家都是一个螺丝钉,就像人群里的矮子,譬如我。拼命跳腾也不碍人流的前进,自以为个性的人们都是一样匆匆向前。

人是要给自己找活的,就像没有工作就会觉得虚无,其实工作依旧虚无,只是没有时间体味虚无。人并不是害怕虚无,而是能够体味到虚无。无聊是常态,不是偶尔。人在等待的,只是死亡的一天。

有一天,我发现我和别人长得其实一样。

我没有敏感的神经,即使生活虚无,我也不知道,得意自己的乐观,没有敏感的心来体验痛苦。人生的理想,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所有的躲避无聊的事情找一个思路。说什么享受每一天的生活,自我欺骗着自己,存在如何有价。

比起有没有价值,还不是考虑需不需要存在,人们最害怕承认的是自己其实没有必要存在。

如果世上存在灵魂,但是不可感知,灵魂只能看,不能说,不能摸,却可以思考,这一定世界上最大的酷刑。

我依旧会努力,因为我惧怕死亡,同时也惧怕体味无聊。

无奈之间我也不明白,我始终思考不了戈多是谁,如果不等他该如何做。

我没有敏感的神经,姑且把它当作一种幸事吧。至少,在不愿意死亡的时候可以去enjoy生活。

傻乎乎的只知道超前看,拥有大条的神经。

一周的出租车,终于看完《等待戈多》,有了以上的东东,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因为好多事情,我也没有思考出答案。

等待戈多读后感【第九篇】

重读《等待戈多》,一部不长的荒诞戏剧,却很费脑筋。这部戏剧的魅力在于,本身就是一个谜。每个人都在问,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象征什么?有人求疑于作者贝克特,他很高明地继续玩捉迷藏:“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春天的阳光很柔和,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走在大街上,瞧着无暇享受阳光的各色人等,突然想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有三种人。当搜肠刮肚为这三种人找代表人物时,想起了《等待戈多》。这部剧只有五个角色,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还有一个替戈多送信的小孩,至于戈多这个被等待的人,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用这几个人为三种人佐证,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种人,打着遮阳伞晒太阳的人。听起来很有闲、很小资。不过,小资只是一种情调,那些光顾必胜客、上岛、两岸、避风塘、兰桂坊、seven(怎么象在做广告?)……喝一杯拿铁、卡布其诺、龙舌兰、朗姆酒,来一只哈根达斯(又有广告的嫌疑!)的人,未必能够入列。还是看一看波卓的派头,这位爷一出场,就拿着一根鞭子,用绳子拴住幸运儿的脖子,赶着他往前走。幸运儿两手提着一只沉重的口袋、一个折凳、一只野餐篮和一件大衣。幸运儿打开折凳,波卓坐下,打开篮子,取出一只笋鸡、一块面包和一瓶酒,大口地吃起来……不想再描述了,这就是第一种人。

第三种人,追赶太阳的人。夸父逐日的结局是,他渴死了。夸父逐日的现代版是,很多人为了追逐梦想而倒在路上。戈戈和狄狄两个流浪汉,曾经也非常体面,曾经也有一双合脚的靴子,曾经也有过一点儿思想。他们最终沦落了,无力再追求,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戈多,他们不认识戈多,不知道戈多是谁,甚至搞不清究竟要戈多给他们做什么,他们没有明确的要求,只是一种祈祷、一种泛泛的要求。戈戈和狄狄的不同是,虽然都丧失了追逐梦想的能力,但狄狄没有放弃自尊,没有失去生存的能力,他还能为自己找到萝卜。而戈戈已经丧失了羞耻心,他天天挨打,但是抱怨保护他的人;他搞不到萝卜,还嫌萝卜不好吃;他厚着脸皮讨要波卓吃剩下的骨头,他为了金钱与需要帮助的人讨价还价。

有人说,等待也是一种幸福,我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能去等待,至少说明还存在着希望,如果连等待的机会都没有了,那是连仅仅一点点的希望都没有了。所以,等待也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希望,无论结果怎样,至少我们曾经幸福过,幸福真的很美好。

还记得小时候,我在学校等待父母来接我的情景,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天真的脸庞,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也许那时的我不懂得这就是等待,只是在见到他们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们的怀抱,这就是等待的甜蜜。渐渐的我长大了,明白了原来父母也一样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我回家的心情也是幸福的,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现象,自然中渗透着等待的幸福。这不禁让我想到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的情景,虽然他们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他们依然坚定的去等待着不愿放弃。我不知道他们等待的意义是什么,也许他们也不明白自己等待的意义,他们把生命寄托在等待中,他们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等待戈多,也许只有等待才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吧!

人生也如同一场等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预见明天会怎样,但我们依然都抱有幸福的希望。等待就像幸福的花开,我们一天天期盼它成长,等到花开烂漫时,那一定是最美丽缤纷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汉等待戈多一样没有答案。也许每个人都经历过等待,有的等待是甜蜜的;有的等待是痛苦的;有的等待是漫长的;有的等待是短暂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种等待。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我觉得他们与其这样毫无结果的去等待戈多,为什么不去主动寻找"戈多"呢?也许人们对自己的命运和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认为只有选择等待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一直这样盲目的被动等待下去,真的可以等到幸福或者一直幸福下去吗?至少我觉得不会,我认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运的宣判,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幸福,但至少我们是快乐的,在快乐中去等待,无论结果怎样,但至少过程是值得让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时又是荒诞的,两个流浪汉的坚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是不可行的。生活虽比较喜欢捉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击,又如何增强生命的坚韧和生活的意义呢?所以,我们要勇往直前的向目标奋斗,不能坐以待毙,麻木不仁。

等待戈多读后感【第十篇】

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一部戏剧。

萨缪尔贝克特是先用英语后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作家,也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于1906年4月13日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新教家庭里,1923年进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毕业。第二年贝克特被选派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担任为期两年地英语助教,结识了已经是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同乡乔伊斯,并且与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译成了法文。

任教期满,贝克特回到三一学院任拉丁语讲师,1932年辞职后专事创作,同时先后在法国、爱尔兰、英国和德国漫游,在1937年看到纳粹主义的威胁后回到巴黎定居。他在二战期间参加了抵抗运动,替一个为英国收集情报的支部翻译资料和打字。结果支部被人出卖,他躲过了盖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罗旺斯的一个村庄里当雇工。和平刚刚恢复,他又志愿到诺曼底的一个红十字会医院去当了几个月的翻译。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人公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仅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在树下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伦次的梦呓。最终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明白戈多又不来的时侯,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期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显然是一出荒诞剧,这种情景能够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因为戈多是谁,谁也不明白,它表现的只是人类等待的期望只能化为泡影的悲惨现实。那里的等待,在法语里是此刻进行时,所以它不是本义上的期待,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意味着人类永远再等待,却又不明白到底再等待什么,并且永远不可能等来什么。正因为这个剧本用荒诞的手段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它才流传至今吧,并且成为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并且被译成20多种语言。

等待戈多这部剧本反映了时代的杯具,表现了大战在西方人心灵下留下的创伤,以及他们在冷战中对社会现实的绝望。

这种用完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在形式和资料上到达了完美的统一,因而能引起我们内心的震撼,像希腊杯具那样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

48 1837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