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稻草人读书笔记摘抄汇聚(优质4篇)
稻草人读书笔记摘抄【第一篇】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叶圣陶爷爷的《稻草人》,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黄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叶做的。他站在田里,用来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见了三件让人伤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有一个儿子,没想到,三年前儿子也死了。本来希望今年的稻子能丰收,可小蛾却把稻子吃成了光杆儿。稻草人很着急,但他不能动弹。
第二件事是:一位渔妇在河边捕鱼,她的儿子病了,她没有时间照顾他。稻草人想去做柴火,给孩子煮茶喝。
第三件事是:稻草人看见一位妇女,她的丈夫要把她卖掉。妇女很伤心,她要投河自尽。稻草人定在泥土里,不能去救她,痛苦地昏倒了。
我非常喜欢这个热心善良的稻草人。稻草人的精神多么崇高!如果他能有能力改变这世间不幸的一切,那该多好啊!
稻草人读书笔记摘抄【第二篇】
老师推荐我们读《稻草人》,我很好奇。今天,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这是一本短篇童话小说集,共有38个童话。此书讲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故事中,我最喜欢1篇叫《绝了种的人》。这篇文章讲述最原始的人,只能靠劳动来养活自己。后来,有一些人想偷懒,就自称自己是在劳心,劳了心就不用再出劳力了。这样发展下去,越来越多出劳力的人变成劳心的人。直到最后一个从事劳力的人也变成劳心的人,这个种族就饿死了。
在这个故事里,这种劳心的人不仅偷懒,还想出了很多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歪点子:劳心的人越来越多,粮食渐渐不够了,那些劳心的人自己不帮助劳力的人干活,反而让那些劳力的人多出劳力,自己依旧休息偷懒;感觉身体太虚弱了,不干活,只是玩一种打球游戏……直到这个种族灭绝了。我只想说一句:“活该!”
现在,依旧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整天悠闲自在,饿了就问别人讨吃的,渴了就讨喝的,什么事也不干。这些人甚至会干上偷偷摸摸的事,真不应该;还有一群人,整天想着中奖,不踏踏实实工作,到最后啥也没了。
这1篇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偷懒,不要想歪点子,要勤奋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学习那些勤于劳力的人,不怕吃苦,不偷懒,不要干守株待兔、不劳而获的事。
稻草人读书笔记摘抄【第三篇】
故事讲述了一只画眉在一个公子哥儿家享受荣华富贵,每天处优养尊,就是为了给公子哥儿唱歌。它开始觉得很快活,日子久了它就不明白自己唱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趣味。直到有一天,画眉因公子哥儿忘了关笼门,飞了出去,去寻找它想要探寻的答案。
画眉又飞到了一个胡同,看见了一位拉三弦的黑大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站在旁边唱歌,画眉认为它终于看见幸福的人了,可它又错了。女孩儿歌越唱越紧,结果嗓子哑了。黑大汉生气了,数落女孩唱成这样到时候凭什么要别人的钱。画眉明白了女孩唱歌是为了别人,黑大汉拉弦也是为了别人,他们只是挣一点糊口钱,一点趣味也没有。
画眉见了这些不幸的人,知道了自己以前也是很可怜的,“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当别人的两条腿,成为别人做菜的机器,做别人的乐器,为什么会有这样毫无意义、毫无乐趣的生活呢?是他们都没有自由!因为生活所迫,他们都失去了自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的价值甚至高于生命和爱情。要想有尊严,有意义地生活,一定要拥有自由。
明白了这一切,画眉决定不回去了。它来到了自由的原野之中,四处不再有笼子的栏杆围住它,它愿意怎样就怎样,再遇见了不幸的人或事,它就用歌声为他们驱除愁苦,真是“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从此,画眉就这样自由快乐的生活着。
稻草人读书笔记摘抄【第四篇】
看完第一遍之后,我初次了解了它。这一次,我便与《稻草人》进行第二次“约会”,深度了解。在文学作品中,我发现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有的可爱,有的勇敢,有的懦弱,有的内向……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注意了了解人物形象最突出的特点,抓住人物性格中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就比如在《熊夫人幼稚园》这一文中,通过虎儿回答熊夫人的提问时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可以看出虎儿大胆、骄傲的特点。书中的人物被叶圣陶爷爷写得栩栩如生,我情不自禁地被这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给吸引住了。读着它,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第二次的“约会”顺利结束,我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便再一次爱不释手地捧起《稻草人》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这一次,我了解了词语的含义,联系了文章的具体内容,仔细体会词语所表达的信息与作用。还有一些关键词既可以表达人物的感情、心理,又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眼泪》这1篇,“他们手紧握着手,胳膊勾住胳膊,嘴唇凑着嘴唇,好像胶在一起,再也不能分开了”。这里描写的是码头送别的情景,叶圣陶爷爷用了一个“胶”字,表现了人们面临分别时难舍难分、念念不舍的悲伤。每读到这我都会泪流满面,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
三次的“约会”都拉下了帘幕,这让我更加喜爱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