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集聚通用10篇
【导读】此篇优秀范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集聚通用10篇”是由网友“冠军”整理分享的,便您参考学习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进步的需要,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创造力,这样才能进行创造性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常规思路的约束,努力寻求对问题全新、独特的解答的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习惯性思维而言的。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做到:
1.让学生破除“权威定势”。
迷信教师权威、专家权威,对问题不假思索、不敢质疑,是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一大障碍。要让学生明白:老师是人,专家也是人,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会有局限性,他们有时也会有想不到的地方,也会有出错的地方。例如,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但他认为落体加速度是与重量成正比的。伽利略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从比萨斜塔上抛下不同重量的物体,发现物体的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臆断,确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2.让学生破除“从众定势”。
有些学生常这样说:大家都是得的这个答案,大家都是这样说的,应该不会错吧。人云亦云,草率了事。其实,有些问题大家的看法不一定正确,需要独立思考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一位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用手向上抛物体,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是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很多同学通过试验后都认为“手是向下运动的”,但正确的答案却是“手是向上运动的”,如果随大流就不能得到这个结论。在物理教学中可通过类似这样的实例让学生明白从众不一定正确,从而逐渐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破除“经验定势”。
很多时候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自己的经验对问题作出判断,而这种判断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不正确的。如: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应该如何运动呢?“经验”好像告诉我们,这个物体会一直以相同的速度运动。相反,假如物体在做匀速运动,一般我们会认为是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力始终作用于该物体,如常见的汽车的运动似乎就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力学却告诉我们:物体只受一个恒定的力所做的不是匀速运动,而是匀加速运动。日常观察的物体是在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的情况下保持速度不变的运动,这时的确需要向它另外施加一个恒定不变的力。
由于观察的不全面,造成了经验的缺陷,根据这样的经验作出的判断当然就是不正确的。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主要反映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它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等。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需做到:
1.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压力。
物理实验教学特别需要这种环境,不怕不会做,就怕不去做。在压力小的环境下,学生就敢去做,不怕做错。因此,对做错了的学生不能简单批评,更不能横加指责,而要肯定他们做出的努力,引导他们找出失败或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寻找新的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多做实验,做好实验。
该学生做的实验,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实验后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报告,不必做统一规定、统一标准,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表达能力。
3.注重过程,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学生在课本上学习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直接接受这些成果是比较容易的,但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技能的培养。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探究某些知识,即使是重复前人的探究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有益的,学生也能从中学到前人探究的各种技巧和方法。此外,我们还应该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技能。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激情,使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创新过程往往是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它需要持久而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为动力。为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培养。
首先,要教育学生立志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新人,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祖国建设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次,要鼓励学生以优秀科学家为榜样,为科学而献身。在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列举一些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人类文明是在人类不断探索、追求和创新中得到进步和发展的,正是许许多多崇尚科学、崇尚创新、追求创新的人们的不懈努力才创造了今天灿烂而辉煌的人类文明。要用这些优秀人物大胆创新、不畏艰险、不怕失败、勇于进取的精神去激励学生。
除以上几方面外,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因为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动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2:
摘要: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是高中体育教学的核心。从体育教学规律出发,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创新体育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其最显著的标志。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说,要实践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没有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无法想象的。因此,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认识,推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终生体育能力。
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体育锻炼能力障碍的实质性问题。由于我们在教学观念上固守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的教育,忽视了富有情趣的游戏和比赛,教学上常常是光练不玩的"演练式"、"重复式"的老套路,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情趣体验和兴趣积累,教学也失去了活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克服这些,我们体育教师应以终身体育的思想为行动指南,把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与习惯自觉地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充分地挖掘运动的内在乐趣,增强体育健身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保持良好的学习锻炼热情。在趣味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积极科学地锻炼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教师应该把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锻炼习惯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提高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主要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通过体育健身的事例,充分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明确体育锻炼对于文化学习的促进作用,自觉从思想接上认同、从行动上实践,形成终身锻炼的思想;二是教给学生日常锻炼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晨起、课余、睡前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参与全民健身运动;三是将踢毽、跳绳、掰手腕等民族体育项目引入教学中,看看谁踢毽更轻灵、更艺术;谁跳绳坚持时间更长、花样更多;谁掰手腕更有你力量、更具技巧。四、经常性创造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体验到乐趣和快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水平,促进学生充分感受自我成长,为培养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只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校体育才能成为一门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课程。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体育教学向来重视技能与技巧训练,训练过程比较简单枯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创新教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挖掘教学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是目前高中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创新教法,就是要放弃过去机械古板的教学模式,少一些讲解多一些练习;少一些生硬性的传统练习,多一些自主练习;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创新;少一些检查与批评,多一些引导和鼓励。这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鼓舞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进行技巧练习的创新、技能示范的创新。其次,要求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创新,创新活动形式、活动载体、活动组织,以故事情节和各种模仿练习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要求教师积极利用一切手段为体育教学服务,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带动学习学习的效率。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发展学生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新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体育教学立足教学目标要求,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方法设计上,要积极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转向在教师指导、启发下的导法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在训练主体上,由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在训练目标上,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向同时"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要改变由简单的"一刀切",向促使学生在已有水平上都有所发展且能够充分发展的方向迈进,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实现个体发展中,发展其创新精神,提高其体育实践能力。
四、创新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教学评价就是要从单一评价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评价,综合对学生的体能指标和练习质量进行考评,既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从评价主体上说,要努力改变教师为终结性评价者的角色,允许学生某一项目多次重复测试,取自己最满意的成绩,注重体育成绩对学生成长的功能;要允许师生、生生进行多向的互动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评价、学业评价。从评价手段,可以用眼神给予处于意志动摇的学习鼓励,用话语给予产生迷惑思想的同学引导,用手势给予获得体育锻炼较佳状态(或成绩)的学生鼓励,书面成绩考核要立足于实践考核的基础上进行。要尽可能通过考核评价的多种作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反馈调节,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是伴随学生成长的终身教育。做为新时代的高中体育老师要富有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更新教育思想、积极推动体育课堂教学优化设计实施,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恒久的体育锻炼热情,不断推动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薛平安浅析高中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xx年3期
[2]张国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现代教育探索》20xx年4期
[3]郭德中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之创新《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xx年2期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3:
从学生、教师、学校等方面分析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措施,以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演化规律的相应关系的学科。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推进,各领域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危机和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人类对环境问题不断认识和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污染防治和治理力度在不断加大。社会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环境保护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合理配置高等教育的资源、营造创新环境,使之更合理、更能强化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当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一、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淡薄。在本科教育中存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认识不够,学习动机不清、动力不足、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明显薄弱。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强制性教学方式,学生被安排在教室里被动的学习,这种注入式教学使学生缺乏主动思维和创新,学习按教材内容“依样画葫芦”,限制了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更限制了学生求知的激情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把现有知识看成是绝对的真理,迷信权威,对高新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新进展、新动向不敏感、缺兴趣、少研究,不能或不敢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地提出和分析新问题,没有创新性的学术新思想、新观点。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大量创新课题,无论是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还是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均显得明显不足,存在着自主选题难、科研上手慢、研究思路不活跃、研究方法偏传统、攀登高峰没勇气、开拓创新欠实力等问题。
2.传统教材的滞后,创新培养的力度不够。传统教育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知识面狭窄、不能触类旁通、视野不够宽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强、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未能有效得到提升。实验教学所用教材把实验原理、步骤,甚至某些实验现象都写得一清二楚,使学生失去了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设计实验项目时,往往从单个实验项目本身思考实验目的,而从学科角度思考实验项目之间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较少。
二、科学的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激发并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提倡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想法,甚至与老师相反的看法,提倡争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敢于向权威挑战。加强正面引导,不轻易批评训斥学生,循循善诱、不偏疏、不急躁、不粗暴,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尽力创造观察的机会和动手的条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发现新问题,能不断产生新设想……。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要从“以教为主、课堂教学为主、考试为主”的旧观念回归到“以学为主、实践教学为主、学生主动思考为主”的新观念。教师从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建立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具备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及较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熟悉环境科学专业的最新技术和进展,能准确把握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突出特色、鼓励创造,从而不断寻求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2.改进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学习或实践课程来体现的,因此,课程体系的构成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先进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科融合、突出专业特色、淡化专业意识,着重加强综合性教学实践内容、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使学生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拓宽课程选择面,使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学习,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课内和课外培养相结合,给学生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和独立科研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力求内容组织的多样性,注重从思想、方法、推理上培养学生渴望学习、善于学习的科学思维能力素质,不仅有利于创造性教学的实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讲重点、讲方法、讲实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利用课堂辩论、学生讲课和专题辩论等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变被动的接受为积极的思考与参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填充式机械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允许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打断式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实践创新的能力。
3.加强实践性教学,激发创新意识。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四部分。实践教学是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套“立足基础、突出特色、贴近现实、追踪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在实验教师指导下从事自主创新实验,将实验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相结合,让学生尽快地接触科研课题和生产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再深入地去了解并寻找解决方法,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理论的再现与验证。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际能力,积累经验,将课堂理论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转变成真正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而创新能力的获得和提高则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途径加以实现,充分利用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现实世界是最为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将迫使他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之道,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寻求最优解决方法,在这种过程中的成长是最快的,得到的锻炼是最有效的,获得的知识是最牢固的,让学生从自己亲身实战中去寻找解决方法,补充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用实际行动秉承实践育人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设计方案、一起实验分析、一起撰写论文、一起体味挫折、一起分享成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自主实践、自主研究、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开展学术研讨等,积极营造激励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欲望的心理环境;引导学生围绕预定的创新目标,在样板启示和积极的学与教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有关事物的属性,提出启发思考性问题,使用类比法分析推敲事理,并着重激励学生的想象、敢于冒险和不畏困难的精神,及时帮助他们排除思维消极定式、从众心理、自信心不足等自身障碍;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能自觉探索有关的知识技能,寻求发挥自己潜在智能最合适的领域,使所学知识向着有收益、有选择、有创造的方面转化。学生只有走向社会,才能开阔眼界,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才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动机,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紧密地联系实际,使自己的才智得到较好的发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离不开科学方法,在创新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将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方法传授”,以求“授之以渔”的培养效果。教育不能再墨守陈规,必须着力于学生的智力开发,着力于学生的创造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树立全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明确目标,培养造就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4:
摘要:中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广大中职学生就业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知识多和实践性强,因此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作者结合目前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设计能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技能;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结合中职培养目标,按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内容,突出与职业岗位的联系,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教与学向生产技术与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方向靠拢,强化学生与职业岗位对接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减少验证性试验中的测量数据和指标为主,转向完成工作任务及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技能训练,即:使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对知识点各个击破,形成分析能力、认识能力,体现目标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动手操作等多种能力,最终提高中职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能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目前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考核方式不科学。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分为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一直对理论进行闭卷考试,对技能操作课不考核,技能课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实践操作能力、技能操作过程中态度问题和完成技能实验报告的情况给一个技能课分数,很多院校的技能实验分数才占到总课时的15%~25%。技能课的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缺陷,很多教师在技能课上把考察重点放在学生课前是否预习,是否完成本次技能实践实验内容,记录的数据是否合理,等等。实际上,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并没有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创新能力,同时对这门技能课的重视程度大大下降。
(二)电子电工技术技能实践课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方法守旧单一。从技能实践课教学内容看,一般的电工学实验题目大都属于基础验证性实验,设计技能性实验偏少。学生在做技能操作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培养不利。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大多采用老师板书,示范讲授为主,启发式教学较少,不利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发地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验内容缺少趣味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低,严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师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重点进行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尽量做到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师生要共同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在“以生文本”的教育理念下,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善于主动发现问题、自己动脑分析问题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层次[1]有难度地提问,鼓励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甚至做到畅所欲言,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鼓励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勇于立异创新。教师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合理而有创造性,便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强化师资建设,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技能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目前中职院校教师自身素质有限,大部分电子电工技术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居多,自身就缺少熟练的技术也没有实践操作的经验,更无法教会学生熟练技能,导致学生学的电工电子理论知识和电工电子技能实训项目脱节。提升教师技能与理论结合教学的能力,学生在技能操作训练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职院校需要强化师资建设,需要能同时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习指导的“双师型”教师,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在实践中能熟练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理论上应具有高级技工以上的证书,他们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理论和生产技能操作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操作技能。
(三)课程教学模式改变,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为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3]。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学生不应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为中职学生提供广阔的技能操作平台,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把理论基础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多中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校外实践、实践实习基地等多种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真正到企业锻炼实习机会,同时开展中职生科技学术活动等,鼓励学生多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操作大赛等,最终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紫婷.构建分层次创新活动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7(7):11-13.
[2]周一飞.基于电工学实验的学生能力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xx,24(6):60-61.
[3]邓子新.实验室重在培养创新性的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6(3):1-4.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5:
美术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搭建了新的教学平台。
一、优组教学资源,营造创新氛围
1.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形成资源互补和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美术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的传统资源和现代信息资源的最优融合,实现了艺术资源的共享,为互补互动式教学模式找到了切入点,为营造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提供了基础条件。教师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容量、多角度地为学生展开美术视野,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一块黑板、一支彩笔的课堂局限。黑板变成了屏幕,彩笔变成了鼠标,美术教学实现了无纸化,把广阔的美术艺术展示给学生,拉大了课堂时空,使美术课堂出现了全新的面貌。在屏幕上学习美术知识,直观性强,条理性强,易接受、易记忆;在屏幕上作画,方便快捷,容易修改,这样,学生的艺术个性得到发挥,创新思维有了用武之地,创作激情下的丰富想象跃然屏幕之上。因此,教与学的配合更密切,师生对话更直接,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计算机成为开发学生潜能载体,教学成为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转化中介,提高了学生审美思维能力和绘画创新能力。
2.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审美创新激情。创新教育理念要求美术教学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技能。一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学习空间和超强的想象跨度优势引入美术教学,使美术教学状况和面貌大为改观,促进了美术教学能量的最大发挥。美术艺术特点决定了视觉教学的重要性,多媒体的形象性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智能结构和审美创新结构的建立过程。二是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拓宽了学生的创新价值取向。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博采众长,提高比较鉴赏的能力和水平,在创造心理背景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数据库,形成一个审美创新素质发展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既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运用知识的技巧和能力,又激发了创新动机,增强了创新欲望。
3.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升课堂效果。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了课堂教法和学生学法的创新。美术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重组、挖掘和创新,不断完善备课的'各种要素,丰富和充实课堂知识浓度和密度,课堂上用形象的示范取代了抽象的讲授,教学的审美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课堂教学的新格局,用课堂的新教法推出教学的新成果。教法的创新必然会促进学法的创新,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学习方法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学习主动性的增强,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吸收者;操作实践性的增强,学生不再是美术的客体旁观者,而是主体创作者;思维构建性的增强,学生思维不再是教师思维的翻版,而是带有自己个性色彩的改版。教法和学法的创新把学生学习过程中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定格于审美智能结构和审美创新意识的形成上,把课堂教学效果定格于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的转化上。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了课堂结构和教学活动的创新,体现了课堂结构和教学活动高效快捷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加大了美术教学的信息含量和科技含量,丰富了备课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课堂的有效密度。教师板书规范、整洁、条理,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环节切换率快,节省了学生的“待机”时间,供给学生充分思维的余地和创作空间,体现了讲解、训练、互动、评价等教学活动的开放优势,美术教学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师生面对面信息交流的衔接,实现了讲解与欣赏、绘画与评价教学活动的链接,使美术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达到完美和统一。
二、优选课堂教学艺术,强化课堂共振
1.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的艺术创新。教学艺术的任务就是把信息技术的多功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美术课堂资源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原材料,转化为富有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创作意象,转化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量,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了美术教学艺术的内涵,实现了教学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发挥了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位一体的定位优势。在教学流程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教材”两点成一线的束缚,发展成以学生为圆心、以教师和教材为圆周、以教学媒体为中介的教学定位格局,突出了学生因素和教学媒体的价值功能,教师把教材灵活的运用于学生与媒体之间。这样就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习的主动作用,激发学生审美创新意识和审美创新能力的释放。教学艺术的创新激发了学习艺术的创新,学习艺术的创新又促动了教学艺术的创新,美术课堂教学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共振效应。
2.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了参与互动的审美情境。多媒体教学使教师的板书和范画更加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把多层次、多方位的审美艺术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性教学,学生从中获得了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创造性思维的潜力。多媒体的美术资源和动画优势,增大了美术教学的容量,使师生距离更加贴近,讲练互动更加密切,学生的操作覆盖面更广泛。人人都有动手动脑的空间,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的开放性得到有机的结合。人人都有独立操做的平台,教学活动由单边形式变为参与互动的审美情境。
美术教师应不断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路子,让美术教学不断呈现崭新的面貌,让学生的审美创新素质不断增强和发展。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6: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基础学科,而是一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列的科学,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素质将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学作为训练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学生的创新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数学思想方法
新世纪之初,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其根本在于创新人才的竞争。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水平成为影响民族生存状态的基本因素。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已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当务之急。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必将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
成功的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教育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为了有效地改进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影响,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就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学生是具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创新力来自基本的`认知过程,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禀赋,而不是只有少数尖子生才有的一种特殊技能。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创新的机会,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创新。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观念容易形成教师权威意识,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宰着,这极不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将日益通过经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获得。
再者,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第一,数学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更多关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促进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品德的形成,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意识并从中发展学生的能力。第二,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同化新知识、建构新意义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所以,学生的数学知识应该基于个体对经验的操作,与周围环境的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讨论、交流的学习氛围、知识背景和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反思,开始重视我国数学教育中值得肯定的一面,而正因为具有扎实的基础,相关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事实上,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就可以实现从具体数学到概念化数学的转变,发展符号意识;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变;从直观描述到严格证明的转变,建立严格的“逻辑思维意识”。由于在数学思维过程中,观察、比较、类比、合情推理、抽象、归纳、概括等各种思维形式都在发挥作用,因此在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了证明。另外,在创新教育的实施中,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强调让学生开展课题讨论、独立活动、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积累生活经验等,就会变“自主发展”为“自由发展”。所以,当前数学教育改革,必须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应当在发扬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寻找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与学生探究式学习之间的平衡,把握好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预度”则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三、构建创新型的整合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深化,随着西方数学教学理论的引入,“大众数学“、“问题解决”、“建构主义”等以借鉴西方教学为主流的教学改革浪潮对我国数学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涌现了许多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如:“MM”教学模式、愉快教学、活动教学、开放教学、探索教学等等,数学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透过各种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遵循同一教学理论一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着共同的教学目的,即:(1)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2)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扩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事实上,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克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倾向,提倡多种教学模式的互补融合,努力构建创新型的整合教学模式。现代教育观念下的数学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创新型整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将“纳众家之”: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数学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正确的教师观和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寻找传统与创新的有效结合方式的同时,努力探索并构建创新型的整合教学模式,只有落实于素质教育之中的创新教育才是有效的,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真正人才。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著.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韩加架著.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能力.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xx
[3]皮连生著.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卡尔梅科娃著.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20xx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7: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利用遗传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具体采取了完善实验教学设施、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公平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水平。
[关键词]遗传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和实施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是联系生物技术专业各专业课程的重要节点。众所周知,遗传学和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科一样,科学研究过程就是创新发展过程。因此,通过遗传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特别重要。作为遗传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学实验教学不仅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的过程,更是教师利用综合性、拓展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1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综合性、拓展性实验对于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为保证实验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应该尽量更新实验设备、完善基本实验设施,利用学校设立的专项资金对实验室进行装修改造,配备遗传学实验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普通光学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电子天平等仪器、高速冷冻离心机等。另外,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将学院共享中心拥有的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在管理人员协助下对本科教学开放。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遗传学实验教学中面临如下问题:实验课时有限,难以安排较多创新性实验;传统实验教学资料十分陈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拓宽。一是支持教师在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学时,带领学生对实验所涉及的各种步骤进行优化调整,并利用研究数据确认可行性。由于试剂的配比、实验条件的设置等都会影响最终实验结果,因此这一优化调整过程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又可在实验过程中添加自主创新成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赋予了学生动手动脑的锻炼机会;二是合理开设拓展性、开放性实验,这对学生接触前沿科技动态、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拓展性、开放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只负责准备基本的实验试剂和仪器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将学生分小组后,让小组内成员相互配合,完成包括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调配所需试剂和仪器等实验流程,并要将最终实验结果做成展板进行评比。这种模拟真实科研的实验,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求真精神。此外,教学资料是实验教学所需的基本工具。丰富的教学资料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由于遗传学是从细胞整体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规律和机制,其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研究进展的快速性决定了让学生了解科研设计思路往往比掌握某个具体的实验技巧更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经常向学生介绍遗传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帮助学生分析高水平遗传学研究论文的`设计思路,了解遗传学研究中所涉及的与本科实验教学相关的实验技术与环节,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
3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遗传学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1]。例如,师生面对面交流实验心得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由于理论课时间和形式有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难免存在障碍,而实验教学则少有羁绊。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共同探讨实验方案,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2]。鉴于有些遗传学实验的复杂性,若仅凭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学生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利用手机教育APP整合的丰富教学资源和强大的数据库,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实验教学的课外自主学习。这一举措既保障了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又突出了自主学习的特点,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建立公平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考核中,由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限制,导致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体系比较单一[3,4]。如何公平、有效、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在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成绩判定中除了对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进行计分以外,还对综合性、开放性实验中实验设计的创新性与合理性、实验过程的规范性与正确性、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等环节也进行计分。上述做法不再以实验结果等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而是更注重学生在遗传学实验课程学习中的综合表现,这样才能公平、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效果。
5结语
为了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质量,从强化实验教学设施、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遗传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今后,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并在实验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和更新,以期更好地为国家“创新创业”战略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金发,何炎明,威康标,等.“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创立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6):97~100.
[2]黄红英,邓斌,周芸.多媒体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9,8(6):18~20.
[3]程罗根,朱媛媛,周洲,等.遗传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8):101~102.
[4]林娟,郭滨,蔡新中,等.综合性大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4):88~91.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8: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联合国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像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着学生的手脚,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精神。但是,当今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技术迅猛地发展,知识的总量在数年内成倍增长,时代要求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及时获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务之急。下面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及体会谈一谈。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学习的前提
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是现代教学方法中一个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探究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要达此目的,就必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史两汉的“重农抑商”政策时,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理解‘重农抑商’政策?”“怎样看待‘抑商’,这个政策在封建社会曾起了什么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讨论。有学生认为:“以农业为天下根本,打击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这样有利于社会安定,这个政策应该肯定。”还有学生认为:“这个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应该否定。”又有学生认为:“尽管西汉政府奉行了一套‘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前提下,商品经济仍然兴盛发展,商业活动活跃,商人财力雄厚,甚至‘富于天下’。”我肯定了学生的发言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够全面。然后,我归纳学生的发言,作了这样的分析:首先,说明我国古代一直把农业称为“本业”,而把商业称为“末业”,因此长期以来重视农业,轻视商业。其次,介绍西汉初年各统治者普遍重视农业的情况,最为典型的是汉文帝诏书中“夫农,天下之本也”,同时介绍从汉高祖起实行禁止商贾及其子孙为官,禁穿丝、葛、毛织衣服,禁止乘车骑马,并加倍征收算赋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推行抑商措施。直至东汉,统治者依然规定商人不能兼营农业。这说明重农抑商是当时的一贯政策。第三,对于这个政策既要肯定它对西汉农业的恢复、发展和政权巩固所起的积极作用,又要指明限制商业发展所起的消极作用,以及它对后世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特别是中国商品经济长期不发展的原因与“重农抑商”政策有关。
之后,我又让学生思考往届的高考题──黄宗羲“农商皆本”一题,并总结说明“商亦本”观念并不始于黄宗羲。古代中国人并不都愚昧地视“商”为洪水猛兽,聪明的古人早已看出农工商三者各有“本末”,凡“本”皆重之,凡“末”皆抑之。东汉末年思想家王符《潜夫论·务本》中的一段话就很有代表性:“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这样,给学生开启了创新思维的门户。
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在于激发、鼓励、支持学生养成独立观察、判断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尤其有助于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会会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例如: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农民战争问题。因封建社会各个朝代几乎都爆发过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于是,我着重分析了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和意义,使学生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那么,在以后学习“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参考秦末农民起义,分析其作用。学生就会以分析秦末农民战争作用和意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借鉴,从而得出这次农民起义同样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同时辨别出两者的不同,前者是“推翻”了暴秦,后者是“瓦解”了东汉政权,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势力,使其一蹶不振。每当讲完同一类问题时,都要总结出这一类问题规律性的东西,找出共性和个性。当讲完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我引导学生思考,尽管每次农民起义都有其爆发的具体原因,但是撇开具体原因,怎么总结出共同的原因呢?有的学生回答是“统治阶级的暴政”,也有的回答是“遇到自然灾害,统治者照样催租交税,农民无法照旧生存下去”。学生回答的众多内容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谈,不能全面概括。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共同原因,一学生回答“天灾人祸”。纵观历次农民起义,其爆发原因尽管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因素,这一学生仅用四个字就将复杂的原因展示出来,回答得很到位。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三、优化学习,让学生抓住重点,挖掘出知识的内涵
以《美国内战》一课为例,本节突出三个重点:一对矛盾、一个人物、两个法令。
一对矛盾,就是“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在简要概括了19世纪上半期美国北方、东部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资本主义发展最需要什么?”(资本、
劳动力、原料、市场)引导学生总结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规律性的问题,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问题。通过这四个条件,对南、北方史实的不同对比,史论结合,引导出当时产生两种经济制度矛盾的必然结果,而黑奴制的存废问题成为此矛盾的焦点,从而得出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物,就是领导美国北方资产阶级取得内战胜利的风云人物──林肯。林肯凭着勤奋、刻苦、好学,还有诚信的美德,终于从社会底层一步步获得了参政的机会,并成为美国第16任民选总统,是时代造就了他。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内战初期,他表现出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结果北方失利。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他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这两个法令,带领美利坚民族向着恢复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目标前进,迅速扭转了战局,从而完成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两个法令,即上述《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我提出设问:两个法令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这是因为两个法令解决了当时最实际的问题,具有最现实的意义。对奴隶而言,最渴望获得的莫过于自由,废除罪恶的奴隶制;对农民而言,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土地,以民主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因此,在自由和土地的旗帜下,汇集了成千上万的民众,他们肩并肩走上战场,为自由和土地而战。林肯颁布的两个法令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心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他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伟大之处。
本节的三个重点问题:一对矛盾是导致这场内战的根源,时代造就了林肯总统,两个法令则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这就是三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内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崛起,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教学中;抓住重点,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揭示教科书中并没有明确展示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等创新教育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笔者通过以上的实践,教学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9:
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三位一体”
传统观念认为,真正的知识是不以个人兴趣、爱好为转移的,也不是以时间地点为转移的,是普遍有效的,因而也是价值中立的。知识也因此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而不是思考的对象。因此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仍然面临着杜威当年所警告的“一种危险”:“正规教学的材料仅仅是学校中的教材,和生活经验的教材脱节。永久的社会利益很可能被忽视。那些没有为社会生活结构所吸收,大部分还是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我们有了这样一个通常的教育概念:这种概念忽视教育的社会必要性,不顾教育与影响有意识的生活的一切人类群体的一致性。把教育和传授有关遥远的事物的知识,和通过语言符号即文字传递学问等同起来。”
我们认为,一方面知识是情境化的,即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而成的,是学习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另一方面,知识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认识事物的结果。知识是学习者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按照如下循环而形成的:① 学习者对新知识进行主观建构;② 经过学习者主观建构的新知识通过媒介表征(印刷、手写、口头或电子方式)发表,给他人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进行审视、评判而重新形成并为人们所接受,由此成为客观知识;③ 客观知识被学习者内化和再建构,成为个人的主观知识;④学习者依据这一主观知识进一步创造并发表新的知识。在这一知识建构循环中,还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问题发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实践教学不应该以知识建构为唯一目标,而是应该实现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等三个目标的共同达成。基于上述认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确立了实践教学目标,具体包括:
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基础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工程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熟悉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材料制备的整个工艺过程以及主要生产设备及机电控制、产品检查及品质控制、产品的应用实际等内容。这些都是今后主动建构新知识的基础。同时强调学生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批判和反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
在能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能综合材料学科各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测试表征及分析手段,考虑材料生产成本、质量、环保性、安全性、可靠性、外形、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解决材料工程中的实际问题;② 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即在合理解决工程实际难点问题的基础上,能从中提炼出创新性的新思路、新方法,并通过协调沟通或者组建相关攻关小组,形成创新性的成果;③项目及生产管理能力;④ 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力;⑤ 新技术跟踪能力。
在素质方面,除了要求学生熟悉行业政策法规,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之外,更加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关注工程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优化:科学与人文、专业与通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自19世纪以来,科技理性在专业教育中逐渐占据了强大的支配地位。依据科技理性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描述,专业知识具有四项基本属性——专精化、界线明确、科学化与标准化,其中标准化最为重要,因为它“维持、影响了专业知识基础与其实践之间的范式关系”。专业工作者之所以成为专业工作者或专家,就是把标准化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上,使问题得以解决。正是这种“应用”把专业知识等级化了:标准化知识处于最高层次,而“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法”(技术)处于最低层次。专业知识等级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等级化,并在专业教育的规范性课程设置之中得到充分体现:课程的排序和专业知识被应用程度的'排序保持一致。通常而言,课程的排序为:“首先是相关的基本和应用科学,其次才论及实践工作中真实世界问题的应用技巧。”同时,社会和人文课程也被放置在课程体系中的边缘位置。
为改变上述现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专业与通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首先对课程进行重组。我们在本科生综合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公共基础课程”、“材料学科基础课程”、“材料专业领域课程”、“材料专业实践”、“通识及人文素质教育”等五大模块。这五大模块的课程内容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在每个模块中都要修读一定的学分。
其次,在实践教学安排上,考虑到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之间的相互启发与融通,我们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认知规律,构建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匹配,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由单项到综合性、研究性与创新性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依次参与初步认识实践、基础性实践、综合设计训练以及研究、创新性实践等四个实践环节。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为例,我们在初步认知实践教学层次开设了“工程初步训练”、“认识实习”、“水泥与混凝土工艺原理实验”、“陶瓷工艺原理实验”、“玻璃工艺原理实验”等课程,使学生对材料的功能、种类、组成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基础性实践教学层次开设了“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现代测试方法”、“材料物理实验”等课程,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整个实践环节的思维和过程训练;在综合设计训练教学层次开设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材料物理化学与测试方法综合实验”、“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综合实验”、“玻璃材料结构与性能综合实验”、“水泥和混凝土综合实验”等课程,以突出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在研究、创新性实践教学层次除设立“毕业设计(论文)”之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生研究计划”及由教师主持的国家、省级等各类研究项目,通过参与研究性、创新性工程实践课题,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第三,教学内容实现“两化两性”。“两化”是指:一是系统化,即从专业方向和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打破课程的界限,构成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二是模块化,即按照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思想,把教学内容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两性”包括:一是阶段性,即设立实践课时考虑到不同层次的需要及与理论课的协调,使每个学习阶段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二是前沿性,即实践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材料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根据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及材料工业的需求,将科研成果或生产实际课题设计成学生实验内容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三、教学方法改革:凸显学生主体性,重视默会知识和个体知识
传统观点认为,学校教学的责任就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人类社会普遍化、客观的知识。“教师的工作就是先把书本上客观存在的、绝对正确的、确定无疑的东西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然后设法呈现、讲解、演示出来,一点一点地拷贝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教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头脑中所接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书本上的东西一模一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负责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学生是一个“自动化的”知识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是机械的,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然而,情境性在所有认知活动中都是根本性的。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而是由学习者在情境中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当每个学生来到课堂时,就同时带来了他们生活中获得的默会知识和个体知识。正如杜威指出的,“……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助于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的开放式环境以及学生探究、互动和社会化的实践环境,要提供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符、有利于能力形成、有组织的课程内容以及包含着活动参与方式和现实问题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嵌套在活动情境中,活动情境融合于课程内容,如此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动打破过去让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照方抓药”的教学模式,积极采取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针对不同实践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对简单仪器的使用、操作技能的培训、验证性实验等,教师就安排学生到开放实验室随时开展实验;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师一般预先提供知识范围和仪器设备,并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法,自主完成整个实验操作。以“材料物理化学实验”为例,考虑到在很多情况下,为提高无机材料性能和开发各种新型无机材料,需要通过无机材料固相合成反应才能得到具有优良性能或功能以及显微结构的新材料,该课程开设了“无机材料固相反应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采取“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拟定解决问题方案——执行方案——总结与评价”等步骤,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对实验的要求,联系所学的理论知识,自己选择原料,拟定配方和合成工艺,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测试手段和分析方法(如X射线分析、差热分析和微观结构的显微镜分析等),自行完成实验的全过程。若课内时间不足,可在课外完成。通过这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环节的训练,学生加深了对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理解,有效地提高了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平台建设:从实习场向实践共同体拓展
正如瑞典兰德大学Gustaf¨Ostberg教授指出的,“从科学观点来看,大部分材料科学家尤其是工程师从事工程工作时相对没那么复杂,但这些工程工作在其它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求学生具备比大学教育所能提供的更为宽泛的能力”;“这种能力不能仅仅依靠通过大学或职业学院或研究所的课堂教学所获取得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这些关键能力的主要附加要素或多或少来源于特定工业环境中的非正式教育”。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校内学习具有个体化、抽象性等特点,但容易产生呆滞知识。而校外学习则具有合作性、情境化、具体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弥补校内学习的不足。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积极为学生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将课内、校内实践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的“大课堂”,从实习场的设计向实践共同体拓展。
一方面,优化实习场的设计。实习场的设计试图通过创设基于工作的、模仿真实实践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做中学”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实习场既是一个虚拟世界,“相对来说没有压力、没有困惑,也无须承担真实世界里的风险”;同时也是一个集体世界,“拥有自己的各种资料、工具、语言和评鉴系统”,“展示了观察、思考和行为的特定方式”。以“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综合实验”课为例,该课程安排2~3个学生为一组,实验时间为2周,要求学生在已有的陶瓷材料制造工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增强、增韧和新型原料的开发利用研究;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及实验计划、现场实验、讨论实验结果、每天向老师提交实验进展小结,进一步了解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性能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生在实验课中通过与资料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环境对话,实现了真正的学习:既拓展了理论知识、加深了对陶瓷工艺原理的理解,又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构建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则是真正实现学习和日常社会中的工作实践融合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与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广东省梅州市塔牌集团有限公司、TCL集团公司、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广州市粤秀混凝土有限公司、佛山市东鹏陶瓷公司、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9家大型企业签约建立了本科生“学生创新实践与就业实习基地”,同时配备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实习实践条件,从而构建起融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学生就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践共同体。例如,两名学生在某陶瓷公司实践调研时发现,陶瓷粉料制备车间近年来采用了水煤浆替代柴油新技术新建成一座喷雾干燥的热烘炉,点火投产后却发现水煤浆燃烧过后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在炉膛结渣严重,工人清渣劳动强度大;二是产生了大量的飞灰,随着高温气体喷入干燥塔内,被夹杂在干燥的陶瓷料中,影响了粉料的干燥质量。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通过对水煤浆炉现场的观察和试验,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一是炉体设计的水煤浆的燃烧空间不够大,二是水煤浆的内混喷枪使用的压力过大,三是炉体的结构不利于煤灰的沉降。他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技术改进方案,并最终被公司采用。正是学生个体能够融入企业工程实践的共同体之中,并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才能在真实的工程生产情境中提升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改革的系统、全面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的热情高涨,每年参加“百步梯攀登计划”(校级)、“学生研究计划”(校级)、“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各类学生科研项目的学生约占本专业在校生人数的15~20%。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一方面在各类课外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自20xx年至今,连续四届(每两年一届)均有本科生作品代表学校参加广东省、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有7件作品、28人次在比赛中获奖,其中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三等奖2项。此外,本专业学生还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金奖、20xx年首届全国(U30)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二等奖、“索尼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百万青年创业计划”铜奖等多个奖项。另一方面,学生认真总结自己的创新研究成果,积极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自20xx年以来,学生在《硅酸盐通报》、《物理学报》、《塑料工业》、《化纤与纺织技术》、《中国陶瓷》、《水泥》、《粉末冶金工业》、《环境科学学报》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310余篇。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高校逐步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当今是互联网多媒体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使我们得生活更加便捷,工作更加高效。近年来大学教育在我国得到很大程度的普及,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从学校流向人才市场,学生们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计算机领域的就业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所以高校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我国高校不仅要在计算机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还要创新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1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高校一直沿用填鸭式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通过以教师为主题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机械式传授计算机理论知识。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要想掌握专业的计算机能力,光靠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显然是不足的,还需要突出实践的作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根据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可知,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计算机教材中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迫于就业压力,他们更倾向于提高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将计算机技术与他们的专业相结合,使计算机技术有效的利用于专业工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但是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枯燥单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未造成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学生从繁忙的高中课堂走向轻松的大学课堂以后,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学习环境都与以往产生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学生认为高中时代他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已经很辛苦,到了大学以后就该放松下来,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自由散漫懈怠的学习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远不如以前。并且,大学教学的课程安排与高中也大相径庭,大多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也没有初步了解,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修满学分顺利毕业,而对于学习内容却并不关心,甚至对于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也并不积极。长期以来的这种消极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思想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能力,甚至毫无实践操作能力,毕业以后拿到的只是一张毕业证书,从而导致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虽然已经毕业,从学校走入社会,但是手里除了一张毕业证书,对计算机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一无所知,不具备企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从而无法正常就业,只能被企业和社会淘汰。
2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在日常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准确把握学生的自身学习规律与特点,研究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案,更新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大学计算机的教学效率,进而改善计算机教学效果。一方面,广大计算机教室要熟悉所带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水平和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切不可本末倒置,根据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任意为所有学生制定一套教学计划,这样做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另一方面,计算机教师要科学的转变教学方式,把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形式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计算机操作知识与技能,比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实例操作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在实践中提高计算机实践操作的能力与水平。营造积极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在师生间营造出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要擅长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积极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能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一方面,计算机教师可以建立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和平共处的友好师生关系,把学生当做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尊重学生的性格与爱好,从而获得学生的好感,学生之间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展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进行正确评价与引导,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计算机教师要有意识的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把闯关游戏与学习内容相结合,一部分学习能容掌握了,解禁关卡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不仅能够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寓教于乐,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计算机学习的乐趣所在。
3结语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都应该培养创新意识。高校作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国高校只有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计算机领域优秀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延峰.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16(15):203-204.
[2]程全洲,刘群英.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06):100-102.
[3]李荣利.浅析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xx,32(06):43-45.
[4]杨丽坤.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17(01):243-244.
上一篇:“我和亚运”主题征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