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北京导游词贯口样例(优推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北京导游词贯口样例(优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北京导游词贯口【第一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东方旅行社的导游,我姓张,大家可以称呼我张导,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希望我的讲解可以让大家满意,祝大家玩得开开心心。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是在长廊景区,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大家向后看看,是不是一眼望不到头呢?这条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兼游廊,总共有700多米长,分成了273间,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彩画上有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及《八仙过海》的人物,一共有1400幅画,不可思议地是这么多的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芳香扑鼻。
微风从湖边吹来,使人神清气 爽。
走完了长廊,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一看,佛香阁耸立在半山腰上,佛香阁的外形按武昌黄鹤楼设计,慈禧在此烧香礼佛。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它专供慈禧过生日时接受贺拜之用。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站在佛香阁前面,向远方眺望,就可以看见颐和园的景色。
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个景点,我告诉大家,颐和园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面积290公顷,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园林。
正前方,昆明湖清澈见底,静得像一面镜子,闪闪发光,绿得像一块碧玉。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
湖中心有一座小岛,岛上有葱郁的树丛,还有许多建筑和植物,美不胜收。
其中一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栏杆上的石栓上雕刻着数百只小狮子,有的狮子正在玩着绣球,有的依偎在狮妈妈的身边,狮妈妈的眼里流露出欢乐的喜悦,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最后,我希望大家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大家好,欢迎你们今天来到北京颐和园玩。
我是导游蔡姿婷,大家有事来找我。
请大家注意卫生,不要乱掉垃圾,谢谢合作!
首先让我跟大家介绍一下这座辉煌的园林: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原封于建帝王的行宫花园。
原来的名字叫“好山园”。
清乾隆时改为“清渏园”。
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重建,改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有山有水,山是万寿山,水是昆明湖。
还有许多名胜古迹。
我提醒一下不要跟丢了,因为这里很大,有3000余间 。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长廊长728米,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动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么多的画,一幅比一幅美丽。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这种花还没调谢那种花又开了。
游客们你们要仔细观赏吧!
穿过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万寿山地处在颐和园中心部位,南临昆明湖。
山高米,山上建有金碧辉煌的排云殿。
还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美丽的佛香阁.......山上树木葱浓,鲜花盛开。
大家不妨亲自登山,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沿途欣赏美景。
佛香阁建筑在高六十多米的山坡上,阁高38米。
阁中有四根高达30米的擎天柱,是用坚硬的铁梨木做的,佛香阁的外形是按照黄鹤楼设计的。
站在佛前,纵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大家可以慢慢观赏!你们看,美吧!
好了,大家可以自己观察,或休息一下,三个小时后请到大门集合,祝大家玩得愉快!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此次的导游,我姓钱,大家可以叫我钱导。
今天我们游览的闻名古今中外的长城。
长城位于北京的背部,监狱春秋战国时期,那是,长城是各个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而建的,后来,为了方位北方性奴入侵就连接在了一起。
号称“万里长城”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国父孙中山参观长城后评价道:“中国最有名之工程,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之独一器官。
我们现在游览的地段是八达岭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调试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可以相互呼应。
周幽王就在这烽火台上上演过一场“烽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请保管好随身所带物品,注意保护环境不乱写乱画,不乱扔垃圾,我们两小时后在这集合。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玩,我叫黄乐韵,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叫我黄导或小黄都可以。
北京有许多举世闻名的景点,如:天安门,长城,紫禁城,天坛,北海公园,颐和园……今天我们要去的是紫禁城,紫禁城也叫故宫。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是明和清两代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代建群。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紫禁城宫殿,至明乐十八年落成。
故宫占地7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被誉为五大宫之首。
故宫都是木砖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显得异常的华贵。
我今天就说到这,待会你们可以尽情的拍照和买纪念品留念。
注意,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孩,5点准时回来集合去吃饭,祝你们玩得开心!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即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
颐和园是秦代皇家园林的行宫,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护它的清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有名的长廊。
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共有273间。
每一件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你们相信吗?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
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游人常说像镜子,像碧玉。
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首先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天坛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祭祀性建筑群。
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及祈雨的地方.天坛完工于公元1420年,位于紫禁城的东南方向,全园占地273公顷,是紫禁城面积的4倍。
在中轴线上有三组非常重要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是圜丘坛、皇穹宇及祈年殿。
另外,园中西侧有斋宫等建筑,全园遍植古松、庄严肃穆,是一处非常理想的祭祀场所。
在明代,天坛初建之时,实行天地合祭,不仅祭天,而且祭地,其位置便是今天祈年殿所在的祈谷坛上。
后来,在京城的北面设地坛,专门祭地,又在祈年殿的南侧修建了圜丘坛及皇穹宇,专门祭天,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及规模。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坛也未能幸免于难。
侵略者在此胡作非为,盗走并破坏无数珍贵文物,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最后一个在这里祭天的人是窃国大盗袁世凯,但天不随人愿,袁某只做了83天皇帝瘾便一命归西了。
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重修天坛,但不再是为了祭天,而是为了给世人、给世界留下一份遗产。
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遗产目录。
好!下面我就带大家参观。
北京导游词贯口【第二篇】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
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
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
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
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
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
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 5000平方米。
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
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
瓮城两门之间相距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
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
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
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
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
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
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
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
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
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
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
这门炮炮身长米,口径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
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米,建筑也很有特色。
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 景,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了楼门。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米,高度上升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
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
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米。
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
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
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走长龙。
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
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
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
这大概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蹂躏。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除了旅游者,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每道墙都有四组门,大家可以注意到,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层坛面都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家会发现,坛上所有的台阶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
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阳数,所以工匠们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崇高”之意。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再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
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这块天心石。
它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
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验一下,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
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十分平滑,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说话。
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两次,而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
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即将走进祈谷坛了,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就是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
圆形尖屋顶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
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
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焚烧,送上天宫。
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长廊,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何导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 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古树名木 1600 余株。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游玩,希望大家在颐和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叫黄嘉仪,你们叫我黄总导。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
你们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八百米长,分成二百三十七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花,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你感觉到了吗?
大家看,我们现在走到了长廊的尽头。
我们面前就是万寿山。
大家抬头向上看,那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一下昆明湖吧!你们看,昆明湖多美呀!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颐和园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你们看那,还有湖心岛和十七孔桥,请你们自己细细观赏吧!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你们下次来,我还是你们的导游。
北京导游词贯口【第三篇】
游客朋友们: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我国清朝时期的一座皇家园林,具有着独特的价值意义,早在上个世纪就被列为了全国第1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故宫一样,这里的人文景观非常浓厚,同时又不缺乏自然美景。在每个节假日,颐和园往往都会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拍照的游客。
细心的游客可能发现了,在颐和园中有一个地方是不能合影的,这个地方就是位于颐和园乐寿堂院子里的“北太湖石”旁。这块石头体积庞大,重量达到了30多吨,造型奇特,并且上面还刻着乾隆皇帝的手书“青芝岫”。
颐和园这所园林当中并不缺乏石头,但是这一块石头十分的特殊,在游客们的眼中,这块石头还有着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败家石”。顾名思义,名字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如果游客们想与这块石头合影的话,导游往往都会站出来进行阻止,说这是一种不祥的征兆,建议大家不要拍照。
关于这块石头,背后也有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与“败家石”的名字有关。
故事要追溯到明朝年间,有一个叫米万种的富豪,爱好收集天下的奇石,石头的形状越是不一样,就越受他的青睐。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米万种和管家一起在北京远郊的深山当中发现了这块石头,这块石头实在是太特别了,深受富豪的喜爱。
可是这块石头的体积如此庞大,如何运输却成为了一个难题,毕竟深山与自己的园林路程比较远。富豪一开始想着找几个强壮的劳动力一起将石头搬回去,可是当真正实施起来,却发现取得的效果非常显微,怪石只挪动了一点点距离。
这可让富豪感到发愁不已,这个时候管家献上了一计,管家建议修建一条专门的道路,等到冬天的时候,将道路上面泼满水,待道路结冰,这样这块石头运输起来便很容易了。
听闻此计后,富豪大喜,隔日便开始了修建道路,修建道路修到了一半,富豪却发现自己的家产已经挥霍完了,甚至这个月连修路工人的工资都难以发放。原本富甲一方的富豪,如今已经开始变得身无分文,这块石头也被扔到了路边,无人问津,大家给他起了一个“败家石”的名字。
石头本无错,但是寓意不好,久而久之便流传成了如今的习俗,对此大家都是怎么看的呢。
北京导游词贯口【第四篇】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止地安门东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与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
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元南锣鼓巷图1代,以南锣鼓巷为轴线,东侧地区属昭回坊,西侧地区属靖恭坊。明代属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间属镶黄旗,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属内左三区。民国时期属内五区。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又如同一条“蜈蚣”。因此,南锣鼓巷也称为“蜈蚣巷”。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她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元大都规划设计时仍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
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20xx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现在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唐朝长安的里坊早已无存,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在北京炎热夏季中一个少有的细雨霏霏的凉爽午后,我又一次来到南锣鼓巷。南锣鼓巷在近几年被时尚人士和国外旅游者关注,是因为从新世纪开始,不经意间,许多酒吧在这条古老的小街上出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继三里屯、什刹海之后,北京又一条酒吧街。
有人说三里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刹海酒吧街是暗红色的,而南锣鼓巷酒吧街是翠绿色的。这样的评说可能不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许还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吧。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
北京导游词贯口【第五篇】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当一次导游,向你们介绍北京故宫。希望大家做一个文明的参观者,也祝大家参观愉快!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从明朝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明成祖朱棣集全国匠师,征用二、三十万民工、军工,经过14年的时间,建成了这组东方最大的宫殿群。故宫规模巨大,总面积72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9999间,先后有27位皇帝住在这里。
游客们,故宫南边的第一道门就是闻名遐迩的天安门。朱红的墙面,同样鲜红的琉璃瓦双层屋顶,还有墙下的五扇拱形门以及墙上毛主席那英姿勃发的头像,构成了天安门的大概外貌。这里不仅是故宫的南大门,还是新中国成立过了天安门,我们便可以远远望见一条大河。幽清的河,弯弯曲,一眼望不到头,好似一条极长的青丝带。这条河叫金水河,是人工开凿的,据说是为了防御进攻的敌人,类似于一座城的护城河。金水河上有五座用大理石砌成的桥,叫五龙桥。踏着桥面的条砖,扶着桥边的栏杆,似乎能感觉到那时的时代气息。
过了金水河、五龙桥,再通过太和门,然后走上一小会路,我们就来到了皇帝讨论国家大事,召见群臣的太和殿。太和殿有两层顶,都用黄色的琉璃瓦铺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屋檐下,有十几根红柱支撑,再往下就上一个高大洁白的汉白玉台基。太和殿进深米,宽米,高米,汉白玉台基高米。在殿前开阔的台基上,依次整齐地陈列着日晷、嘉量、铜龟、铜鹤等。大殿正上方,有一块金边蓝匾,上书“太和殿”三个金光闪闪、苍劲有力的大字。殿内排有18根金柱,每一根金柱上都雕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金龙,那架势,似乎要一跃而起,飞向苍穹。还有那闪着光彩夺目的龙椅,真是富丽堂皇。太和殿后面,还有皇帝上朝前休息的中和殿与举行最高级别科举考试的保和殿。再往后过了乾清门,我们就来到了内廷,就是宫人们的生活区。主要有皇帝住的乾清宫,皇后住的坤宁宫,太上皇住的宁寿宫、皇太后住的慈宁宫以及妃嫔们住的东六宫与西六宫等等。
我们再往后走,就到了故宫最北的地方,叫御花园,园中有钦安殿。这里有苍松翠柏,名花异卉,怪石伏立、泉水喷珠,是故宫内最亲切自然之处。
出了最北的地安门,也就结束了这故宫的参观。我祝大家参观愉快!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