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优化设置强功能 组织联动促发展

云海 分享 时间:

通过优化设置,提升系统强功能,增强用户体验,提升效率,促进整体性能,满足多样化需求,推动持续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18—优化设置强功能”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优化设置强功能组织联动促发展

澜沧县委

概况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地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3州(市)交汇处,县域面积88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万,境内居住着拉祜、佤、哈尼、彝、傣等20多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县境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公里。全县共有25个党委,40个党总支,549个党支部。全县共有党员13986名(农村党员8780名),少数民族党员10129名,占党员总数的%;党员总数占全县人口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澜沧县基层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澜沧县坚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推手,认真研究新情况,牢牢把握新特点,全面落实省委加强基层党建"八抓"工作任务,紧紧围绕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的目标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边疆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亮点

一、形式多样,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

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和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原则,根据村寨实际,采取"村企联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坚持从组织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的实际出发,采取"建、挂、联"三种形式,从动态中寻求党组织设置的最佳切入点。建,即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自然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挂,即对规模较小、仅有个别党员的自然寨,把党员挂靠到附近村寨组建联合党支部,让其过正常组织生活;联,即对同一区域内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但行业、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几个单位,将其联合起来组建党组织,采取"支部+协会"模式组建"产业党支部"。另外,按行业、产业等"功能型"及党员特长情况灵活设立党小组,为不同类型、专长各异的党员找到了事业的凝聚点和作用发挥的切入点。如:上允镇下允村党总支部下设的党小组中,由种菜大户党员等组成"种植党小组和运输服务党小组";由离退休老干部和议事能力较强的党员组成"参政议政党小组";由政策观念强、善于学习、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党员组成"政策宣教党小组";由懂技术、会经营的党员组成"双培双带党小组";由懂法律、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党员组成"治安普法党小组";由办事公道、群众基础好的党员组成"民事调解党小组";由头脑灵活、资金充足的党员组成"市场信息党小组"。使党组织的活动自发地与产业化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党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致富经验,分析掌握市场行情,探讨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激活了农村的生产要素,实现了农村党建和经济工作的良性互动。

二、完善机制,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不断加强各种机制建设,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指定了村级党总支工作责任制度、党总支议事原则、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着力解决党支部书记发展和待遇问题,加大从党支部书记中选拔后备干部的力度,建立党支部书记人才库和推荐机制,营造"干好有希望,退下来有保障"的用人氛围;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和县财政给予一定报酬,从2009年起,县财政将拿出200万元为村党组织科技扶贫员、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等增加报酬。针对新设立的村党支部存在的学习无计划、教育无目标、活动无场所、经费无保障、管理无机制、工作无成效的"六无"问题,以村党支部阵地建设为突破口,在东岗、上允等乡(镇)的村党支部设立"党员活动中心户"120户。在"中心户"的创建和管理过程中,推行"四联动",即:县委统筹部署考核、县属单位捐送书籍、乡(镇)党委组织创建、村级党组织妥善管理使用,"中心户"设备配发采用县级和乡(镇)各负责40%,"中心户"负责20%,做到了机构不散、管理不乱、教育不松、活动不断、设施不缺。自设立"党员活动中心户"以来,农村党组织阵地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党员干部教育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轨道,为更好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平台。

三、创新载体,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缺少有效载体的问题,通过量才分类、设岗定责等方式,将农村党员设为政策法律宣传岗、村务参谋岗、治安防范岗、科技示范岗、扶贫帮困岗、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岗等4大类18个岗位,通过党组织设置调整,带动全县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20个乡(镇)党委对5644名农村无职务党员进行设岗定责,上岗党员3686名,上岗率为%。把党员活动创造性融入生产经营,既充实了党员活动的内容,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适应了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如:勐朗镇城子小组女党员王成兰定在科技示范岗,在她的带领下,城子小组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科学养猪和发展种植业,杂交稻亩产比常规稻增产40%至50%,猪的育肥率由1年半减为6-8个月左右。以党小组为纽带,通过党员"1+2"帮联活动,加大了帮带培养的力度和学习交流的机会,既在致富能人中培养发展了党员,加大了扶贫帮困的力度,同时还培养扶持了一批新的致富典型,在党员致富能人中培养了一批后备干部队,形成"双培、双带"的良性互动机制。2009年以来,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从致富能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02名,发展新党员528名,在群众中培养各类致富典型251户,把830名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200名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建立"党员培训卡"、"党员便民服务卡"、"党员结对帮扶卡"、"党员目标责任卡"、"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卡"、"一帮一发展党员卡",架起了党员与群众的"连心桥"。积极开展"四个联系"、"三个帮扶"和"支部联线手拉手"活动,即:机关党组织联系扶贫挂钩点党组织、机关党组织联系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党组织、机关党组织联系边境一线农村党员、富裕党员联系困难党员;县级单位和正科任实职领导干部帮扶挂钩村、县级单位和副科任实职领导干部分别帮扶村民小组、县级单位和部门一般党员帮扶到挂钩户、"一对一"指定机关支部与农村新调整改设党支部手拉手,通过组织联网、阵地联建、党员联动、活动联谊、发展联姻、实事联办,实现共炼党性、共建队伍、共促发展、共助互帮。积极帮助扶贫对象想办法、出主意、找项目、教技术,提高困难户自我造血功能,各单位都建立扶贫挂钩档案。全县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4754对。

启示

澜沧县改进了党组织设置形式,理顺了农村基层各种组织的关系,建立了一个纵横交错、比较完善、隶属关系清楚、能覆盖各个层面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网络体系,使党员无论在哪里工作和学习,都能找到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增加广大党员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履行党员义务,享受党员权利,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党支部能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加强对广大党员群众的组织、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充分汲取群众智慧,进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48 3695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