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测量学实训报告大全【热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测量学实训报告【第一篇】

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龙泉山地区。

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花山地区。

实习小组信息:

组别: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量6组。

指导老师:赖祖龙。

组长:江晓斌。

组员:辛悦、孙军、朱令、刘超、崔永国、屈超。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朱令、崔永国。

观测与读数:屈超。

记录与计算:辛悦、孙军。

描点与绘图:江晓斌、刘超。

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行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继续进行测绘实习。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行测绘实习,18日进行识图实习。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潜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到达如下要求:

1、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潜力;。

3、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潜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x20cm的地形图。

3、资料: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那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但是几米,地形图居然能够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一样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用心作用的,它们能够为我们的休息带给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那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务必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好处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最后到了山顶。那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决定了一下方向,下山。但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样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方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那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光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之后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光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齐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这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用心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下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那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光,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推荐,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在17日的测绘中,我们补齐了东边的未知区域并利用i16点居于测区中心的位置优势向四周超多辐射测点,进一步完善了东北、西北和东南方向的数据,并测得3条山脊线和2条山谷线。思考到控制点周围的地形给跑尺人员带来的巨大难度,虽然测点个数与前日相近,但我组的测绘实习最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三个方向的地形图已具雏形。测绘结束的时光又一次到来,两日的工作已使大家变得比较疲惫。

12月19日,我们继续到龙泉山地区进行测绘。分析之前两天所描绘的测点位置,我们发此刻测区的西南方向我组缺乏足够数据。因此决定在地大“地大i32”附近建立支点i32-1,对测区西南方向展开广阔的测量工作,并对东北、西北、东南三个方向补充适当数量的测点。经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测量6组在12点之前完成了全部测量工作,负责绘图的同学开始了最后的绘制等高线的工作。13:20我们完成了在测区的全部工作,乘坐中巴回到中国地质大学,结束了4天的测量学实习。

(二)持图实地跑点实习:

1、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花山地区测量6组路线。

2、任务:到达图上表示的9个指定地点中的至少5个,将实地编号标注到地图上。

3、资料:

(1)全组成员集中分析地图,确定初始路线;。

(2)按照初始路线寻找指定点;。

(3)过程:

20xx年12月18日晨,我们接到临时变更通知。由于武汉今日大雾,不便于观测,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更改为识图实习。这样我们就要前往花山地区进行实地的跑点了。这天,我们从测量工程系拿到的不是经纬仪、三角架和视距尺,而是一张花山地区的地图。这是一张已经泛黄的,1973年绘成的地图,上方采用的最接近成图时光的数据是1969年的。图上画了9个框框,它们标注的就是我们组这天要到的地方。虽然每个小组的地图是一样的,但上方被标注的点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地可能有重合,但不会是每个目的地都一样。因此,各组之间几乎独立的,合作被限定在了组内。老师告诉我们,图上表示的一个池塘已经填掉了,变成了农田,图上表示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已经更改了地址。这加重了我们对这张地图的怀疑,其他的地方就没有变化吗?我们要找的点在实地被标注在电线杆、石板桥、池塘壁等地方,而且这些点上是有编号的,我们只有真正到过这些点才能明白它们的编号。按照要求,我们要把这些编号标注在地图上。9个图上的点,我们要至少找到5个。

这天下车的地方与前两日不一样,那里是花山地区。组员们捧着这张地图走向了一片未知区域。地图成了我们不会迷路的保障。跟着大部队,我们翻过了第一座山,山的背后是公墓。很快我们到了第一个路口,我们要找的一个点在向东的方向,其他点在向西的方向,而且那个独立的点要翻过一座高山才会到达。分析了利弊后,我们决定放下它。放下它就意味着放下大部队,我们组成了少数走向西道路的小组。比较了图上池塘的位置,我们最后找到了它,地图告诉我们,那里有地大的点。在一个田边的电线杆上,我们看到了“地大s97”。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成果。沿着池塘边的公路,我们继续前行,过了1个比较大的村子。重新看了一遍地图,比较了实地,我们很快看到了远方我们要找的村子。为了抄近路,我们进了稻田。秋天的稻田已是十分空旷,但湖北多湖的特点注定那里是泥泞的。选取了走农田,那么可能出现的点就只能在电线杆上。直到走出稻田,我们也没有发现要找的点。小组立刻调整策略,提出要坚信手中的地图,要找的点不会难找。很快这个点被我们在村西边的马路上的电线杆上找到了。

之后我们在石洞村找到了第三个点。使我们陷入困境的是在大杨村附近的点。我们沿着路一向前进去寻找大杨村,而岔路口的方向选取错误让我们到了下刘村,这个村子在大杨村的正北方。又是一次穿越稻田,路上还看到很多水牛。这次穿越是被迫的,因为大杨村就在前方。费尽了周折我们找到了第四个点。眼看着时光要到11:30了,加快步伐到达制定的水库。找到了最后一个点后,我们就很快找到了图上表示的公路,但是图上表示的公路似乎是一条小路,我们认真地做了比较,做了确定后便沿着它走下去。沿路的很多地方图上都没有表示,而且图上表示的在实际中很多也没有看到。但是,我们反复核对后,找到了“老林业科学研究所”,这让我们放心大胆地沿着它走到了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到达了一条大的公路后,我们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当日跑点的成功。走到指定终点--加油站的时候,12:43分,我们是011081班第一个到达的小组。大家的鞋已经变成了泥土的颜色,衣服也弄脏了,头发上都是灰尘的痕迹。有的同学坐下一会就睡着了。这一天是疲惫而幸福的。

在测绘实习过程中,我负责的是观测与读数。我们在实际测绘中,没有一次采用在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而是选取若干视野开阔,位置更加优越的支点。这样就要多次验证、计算支点的数据,确保支点的数据误差较小,进而测得其他位置点,根据支点数据计算未知点数据。采用这种方法节省了超多的时光,使我们的测量更加方便。另外就是在观测人员读完上中下丝读数后,要及时让跑尺人员选取下一个点。因为经纬仪此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已锁定,水平度盘与竖直度盘的读书固定,所以在读角度之前就能够让跑尺人员离开当时的位置。这样做能够加快测绘进度,让跑尺人员得到足够休息。

在识图实地跑点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尽信图不如无图”,要根据实地状况,通过比例尺计算需要走的大概路程,相信自我的决定。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时刻明白北方向,这样,地图才是有用处的。否则,它会起负作用。

测量学实训报告【第二篇】

该测量工作分为控制点的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两部分。首先到测区实地考察选取恰当的控制点连成一闭合导线--控制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能控制所测区域的大部分地物和地形特征点,且相连的控制点之间要通视良好;之后,进行导线水准测量、水平角观测以及全站仪导线控制点坐标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核、进行图根导线计算并与全站仪所测数据比较,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即为合格,若不合格应重测,最后将各控制点按坐标指示位置在图纸上展出并标注高程。

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

我小组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山头处两点高差过大,故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在两点间插入一转点,传递高程。

(二)碎步测量。

该测量工作主要是测量出地物、地貌特征点点位,在图上展出,通过这些点描绘出所测区域的地物、地貌,并注记相应符号。碎步测量的一般步骤为:

1、在某一控制点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以另一方向为零方向,瞄准此方向,仪器归零。

2、开始进行测站检查(测此站点与相邻控制点的夹角;或测试已经测过的地形点,检查重复点精度在限查内即可)。

4、计算碎步点的平距和高程,根据测量数据将点展在图纸上,联系实地情况,连结各点,对一些点要标明高程(例如建筑物角点,公路上的点等)。

5、进行归零检查,归零查不应大于4。

我小组在测材料a正面过程中发现我组的控制点不足,通过支导线法增加控制点p,以便进一步碎步测量。

测量学实训报告【第三篇】

现在又是燃热的暑季,每一年的暑季都是毕业季,想真正拥有一份工作的朋友首先得在实习,只有通过了实习考核才能正式的掌握这份工作。一份好的实习报告,能帮助实习生更加顺利的通过实习考核,比较实习报告是一个实习生走过实习期这段时间的有力见证。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实习报告范文的相关网址:/shixibaogao/,敬请关注!在20xx至20xx学年第二学年十五,十六周,我们进行了为期14天的工程测量实习.我们一共分成九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配一个女生,可能是担心我们男生心不够细吧,测量开始之后我们小组各有分工,但又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实习锻炼的机会,确保每一个人都能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又能锻炼我们每一个人的测绘能力,这是在高中没有办法学到的,我们是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开始的,结果令我们非常的满意.

虽然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学习早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依然记忆深刻,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本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不过,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已经步入夏天的时节,在我们测量的时间里,虽然偶尔也有一阵小雨,当然在下雨的日子里我们是不能测量的,并不是我们偷懒,而是充分的为仪器考虑,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天气好的话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反而还能自得其乐。

关于测量学这门课是在我们二年级第一个学期学的,虽然知识有些不太明朗,但是我们知道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城市建设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这次实习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我们同时也学会了很多东西,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现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由于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全站仪,所以当我们拿到它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使用,而且我们班五个小组只有三个小组借到了全站仪,这给我们的测量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从学会怎么使用全站仪到能够熟练地运用它,我们感到蛮高兴的。

(4)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

我个人认为大学区别与高中的就在大学里有对书本知识检验的课外实习,它的好处是大大的,这样我们才算真真正正的学到了点东西,这也对我们毕业之后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怎么我们也算是经过实践锻炼的人,虽然成绩考的不怎么理想,说明我们还需要提高,再次实习的时候后我们会更加认真的,争取在大学里做到真正锻炼自己。

测量学实训报告【第四篇】

本次实习主要是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更加详尽地了解经纬仪和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譬如:整平,对中,瞄准,读数等。

内容主要是四等水准测量和闭合导线测量两个实习项目。通过实习外业工作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四等水准测量和闭合导线测量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水准仪和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并做到熟练应用,以便在日后的工作应用中能够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而实习过程中的内业工作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据的记录整理及其计算,从而做到准确做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综合来说,这次实习使我们更加详尽地了解到测量工作的实际操作性和艰苦性。增强了自身的职业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对日后的工作有了较客观的认识。

此次实习我们实行分组制,每组五至六人不等,设组长(包括行政、后勤、技术等)一人。我们为第七组,包括组长?在内的五人。各人虽没有明确的分工,但都有自己的擅长方面,配合合理、积极、高效。由此我们组在组长思路清晰的带领下完成了各测站的测量任务。

此次测量我们选择的地点是风景秀丽怡人的唐岛湾滨海公园,此处吸引我们的主要原因是较近的距离(离理工大较近,搬运仪器方便)和合理的地势(便于测量)以及旖旎的风光。唐岛湾北临繁忙的滨海公路,南靠波涛不甚汹涌的唐岛湾,视野开阔。

公园内部,也就是测区内有木质桥梁,可以称之为小桥流水;高耸的银杏树,杉木,松树;高低不一的台阶;草坪;喷泉。这样测量工作就要在桥梁上进行,经受震动和风的影响。还有树木的阻挡影响视线,台阶影响地面点的定位,草坪仪器的安置整平。

南部测量点多为折线,地势较复杂,北侧沿路沿分布,地势较平坦,都分布在路边步行路上。在总长度1082多米的路线上分布13个点,形成一个闭合导线。

周日胡老师和于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了实习动员会,与此同时我们领了仪器,主要包括: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红黑面尺两个,水准仪三角架、经纬仪三角架各一个,铁架两个,钢尺一个。

上午胡老师带领组长进行了踏勘选点工作。当天下午我们组进行了四等水准测量。首先,我们进行了水准仪的i角测量,保证水准仪符合要求,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然后我们选择了一点进行高程测量。再加上第二天上午的测量完成了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记录。

周二由于考试休整一上午,下午开始进行了导线测量。由于对仪器并不是太过熟悉,导致一下午的时间都用在了熟悉仪器上和对钢尺量距的测量方法上。之后用一天半的时间我们完成了导线测量工作。

这就是我们测量的过程。之后便是交仪器和内业计算了。

测量学实训报告【第五篇】

组长:许雄军。

组员:姜闯、马超、冯孝龙、张敏、杜迎春、陈宗珍、何一波、胡威。

陈德军。

1、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为将来参加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实践态度。

4、培养吃苦耐劳、爱护仪器、相互协作的职业道德。

5、熟悉及掌握用全站仪和水准仪。

电子经纬仪,水准仪,塔尺,三脚架,盘尺,测钎,图纸等。

1、支路水准路线测量。

2、竖直角观测。

3、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

1、支路水准路线测量:

(1)在校园水泥路上任取五个点作为支路水准路线。

(2)在每两个点的中间位放水准仪,调平后,通过水准尺的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之差,得到高差,记录于表一中。

(1)安仪器:安仪器于测站点。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由一个观测员通过经纬仪观测塔尺,测出地貌特征的水平角并记录。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并记录。

(5)重复以上步骤测绘多个碎部点。

(6)展绘碎步点,并表明地物。

(7)绘图(附件)。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作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实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但是从中我了解了不少。首先,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再次,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几点:

(1)分工一定要明确,而且不能越区,一个工作从始到终只能一个人负责,这样就能不免不少错误。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尤其是记录员,耳朵一定要清,如果没听清一定要重问一次,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3)团结就是力量,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组顺利的的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从这几天的测量中,让我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要是互相配合的话,就会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溃不成军,尤其是在配合如此重要的测量学中。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还有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这仪器我一点不会用怎么办呢?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说明书,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从事这一行业的艰辛,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

48 2251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