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嘉奖个人事迹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2024年教师嘉奖个人事迹精选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2023年教师嘉奖个人事迹【第一篇】

梁**,1999年9月,她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踏上了三尺讲台。二十二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杏坛耕耘丹心育桃李,一路修行智慧润人生!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有爱才有教育,但是教师更需要具备科学爱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她相信每一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她善意地搀扶每一个跌倒的孩子,她倾听孩子们的意见,体会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爱是手中的一捧沙,越是放得开,收获就越大。她放手实行小组合作、自主管理的班级模式,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行小组负责制,做到班级时时有人管,班级事事有人干。

她始终坚持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为更好的走进孩子们的心理,她先后学习沙盘,NLP,家庭系统排列等心理课程。

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与奉献,二十二年的辛勤耕耘,一路走来,一路收获。她在东港区举行的数学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活动中讲过市级公开课。她先后被评为:日照市教学能手,日照市优秀班主任。冰心先生曾经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所以她将继续坚持“杏坛耕耘丹心育桃李,一路修行智慧润人生”,做最美教师,做最美的自己!

2023年教师嘉奖个人事迹【第二篇】

-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踏遍黎村苗寨,心系穷乡孩子。

-同志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师专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偏僻的黎、苗居地-县-中学任教,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为了黎、苗同胞的孩子不失学,曾老师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每一个黎村苗寨。有一次,当他听说一名苗族学生辍学回家准备成亲时,立即连夜走了三十几里山路赶到苗寨,劝说家长,让孩子回校上学。为了提高黎苗同胞的科学文化素质,曾老师不计任何报酬的为他们补课。他还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为贫困的学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曾老师那无私奉献的品德受到当地黎、苗同胞的一致赞誉。

二、甘当配角,无私奉献。

-同志1993年底调入-市-中学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众所周知,化学、生物实验工作又脏又累,还经常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待遇又低。但曾老师不计个人得失,为尽快改变农村学校实验教学的落后面貌,他超负荷地工作,一人兼全校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和全校的实验教学任务。他白天在旧仓库里寻找仪器药品,晚上在实验室鉴定、提纯试剂;他利用节假日和中午休息时间准备仪器药品,利用晚上时间给学生上分组实验课。在短时间内,使-中学的化学实验开出率达到100%。1994年,在全省普及实验教学检查中,-中学获得分的好成绩,列全市第一名,并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1998年,全市教学评估检查中,-中学实验教学部分列全市第一名。

三、制作教具,服务教学。

为改变农村学校实验室缺乏实验器材的状况,曾老师认真研究实验教学大纲,钻研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具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他认为通过自己制作教具,是解决农村学校实验器材缺乏的好方法,他为此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实验笔记和教具改进资料。并放弃休息时间,走街串巷,寻找有用的实验器材替代品,制作了一大批教具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学校节省了大笔资金。他还积极指导青年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他制作的幻灯投影片“实验室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荣获省电教教材评比三等奖。几年来,曾老师制作的教具荣获省级奖1项,市级奖9项。

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曾老师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实践,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大胆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他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实验引导探索教学法”和“问题模式教学法”等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他率先进行实验综合能力考核,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受到全国中学化学教育学会的重视。曾老师善于在教学实验中总结经验,并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于指导教学。他的论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浅谈”入选“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大型学术文库,受到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93年以来,曾老师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共有25篇获奖或发表,其中国家级6篇,省级奖11篇,市级奖7篇。

五、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农村经济。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老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建设。为配合农技部门推广水稻抛秧新技术,他利用节假日,辅导学生进行抛秧、插秧的对比实验,调查结果使当地农民放心采用抛秧技术,促进了当地粮食的大幅增长。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曾老师不辞辛劳,奔波于-的各个田间地头,义务帮助农民分析土壤成份,指导农民改良土壤,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10年来,曾老师辅导学生科技项目共获得各种奖励30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6项,市级11项。

由于-同志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他先后荣获“-省优秀教师”、“-十大杰出青年”、“-省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等光荣称号。

2023年教师嘉奖个人事迹【第三篇】

_年8月我正式走上工作岗位,踏上教育的沃土,那时我18岁,在偏僻的赵原,我开始了执着的教书生涯。面对一双双纯净的眼睛,我慌张甚至有点害怕。_岁的年华有的是兴奋激动,力量信念。吃住在学校,有很多的时间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有着亲密无间的友谊,甚至到沟里种树,到河里洗衣服,都是成群结队的。我们在冬天的校园堆好大的雪人,滚大大的雪球,在秋天的黄昏采摘果蔬和野菜,在夏天的午后打清凉的泉水,在春天的野外采不知名的野花。快乐着幸福着,无忧无虑,常常在某个孩子的门洞打牌或者讲故事,还在一个打麦场上跳《星星点灯》唱《兰花草》。这样的日子现在想起就好像昨天,那时,并不因为我们的天天天蓝成绩不好,相反,我们的升学率位居榜首。那时,我天天练毛笔字,天天弹那架脚踏琴,还学习唱豫剧。后来的这些特长都是在那段时光里打磨闪亮。那时,还一门心思参加自考,读书学习,积累习惯,以至于后来说起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头头是道,那会,真正的学会了思考,积累了知识。可是,不懂教育就是爱的艺术,其实,与孩子融洽的关系就是爱的纽带。我庆幸有那两年孜孜以求的经历和感动,虽然初出茅庐,虽然面对世界还有许多的不解,但是,用一颗爱心足以温暖异常的寒冷,足以容纳求知的面容。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朴素的言传身教,只有脚踏实地诚实做人的信条。

历久弥新学习爱

回顾自己的教学点滴,从激情澎拜到平稳过渡,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蜕变中,我慢慢成熟坚强,没有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一切从平凡开始。

从课堂上的挥洒自如,到课下的娓娓道来,无不是身先士卒。为了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多少次埋头书堆,教案一遍两遍甚至三遍四遍。为了学会制作课件,一个暑假挂在网上,听课,写作业。凡是有机会,不教一日闲过。总是想自己多学点,自己有一碗水,学生不愁水。不断涉猎课外书,让学生一个月读一本书,自己先做到,让学生写日记,自己也天天坚持,让学生喜欢读书,经常给他们读课外书,鼓励他们写读书笔记,总能从细微处渗透,健全他们的心智。

不为困难找理由,多为成功想办法。是啊,常常抱怨生源差,习惯差,陷在无奈的叹息和绝望的挣扎中,是一种摧残,是一种病态。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学质量当然在低谷徘徊,我除了课堂上追求高效以外,更是积极打造向上的氛围,例如课前齐唱一支歌,让学生眼睛盯着前方,有意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针对学生口语交际薄弱,我坚持学生课前一分钟演讲,轮流讲。为了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我带他们去看兔子,到邮局调查,给他们写下水文,把班级优秀的习作装订成册。在读完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学习给学生和家长写信,交流沟通,查找原因,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一次,我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语文老师,不少同学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是有思想的,鲜活的,就看我们怎么引导,怎么塑造。

平稳自己的心态,不能伤害学生。我们教育者都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让师生关系紧张,甚者刺伤学生幼小的心灵和形成以后某方面的障碍。我发现张静波脑子灵活,可是语言表达很差,说话只有半截,可能是与老师的严厉训斥有关。还有一个学生,逃课,问其原因,因为完不成学习任务,害怕老师批评。其实,不管是学困生还是优秀生,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很重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行给他们的心灵蒙上阴影。于是,每一节课,我告诫自己微笑,告诫自己宽容,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俯下身子与学生对话,把他们放在主人的位置在课堂上互动,让他们发表见解,让他们学习质疑,禁止课堂上讲与学无关的话题,更不许在课堂上批评学生。斯宾塞说:不要希望儿童有大量的美德。教育者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也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想,我们都可以试着创造这个神话。所以,我知道不能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是很危险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们杜绝高分低能,让我们先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

不断进步创造爱

在经历了职业倦怠之后,我苏醒了。有人说:你教小学就成了小学的水平,真的是这样吗?我不信。我始终坚信自己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在一次次的学习听课中,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时时触动着我的灵魂,我已经很久没有走出去做过公开课了,我真的out吗?我不是个随波逐流的人,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厚爱不允许我丝毫懈怠。在“四个一”活动中,我每周精心打造高水平的优质课,请中心校领导,校长,教研组长,听课评课,多提建议。在逐渐磨练中,我敢于说,每节课都有闪光点,这样长久下去,不进步都难。每月认真研读教育名著,写了两本厚厚的读书心得,不时在网络发表日志,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每个月用积极行动努力争当月标兵。

今年5月4日参加了高效课堂优质课赛讲,受到听课领导的一致好评。六一节的读书展示中,我写的很多随笔被教研室领导肯定。正如新教育倡导的:有行动就有收获。

天道酬勤,教育的甜蜜根植我心。

新教育实验课题给我了机会。4月21日,在张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小学,第一次感受了新教育“追求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想。回来后,我起草了我们学校的读书方案,决定从晨诵,午读,暮省开始,从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开始。我每天早上用10到15分钟和学生一起上晨诵课,中午10分钟给学生读书读报,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晚上写日记,读书笔记。教师,每月写教育叙事。借此机会,我开通了班级爱心微博,自己带头写,天天写,鼓励每个同学都在上面留下脚印,给学生提供了“我手写我心”的场地。然后每周的课外实践,我都建议学生办手抄报,办多坏没关系,只要用心找资料,精细绘制,我都给予表扬。孩子是在赞赏中成就自尊和自信的。只要能大胆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好样的。现在,班上的不少同学积极要求办“原店日报”,展我们学校的风采,谋我们学校的大业。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带领班上的学生,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读,一条标语一条标语背,告诉他们,我们就要这样做,这些不是摆设,是文化熏陶,是精神食粮。孩子们在一个个故事中得到启示,在日记本上倾吐心中的美好。

用爱心微笑浇灌幼苗,让读书学习伴我们成长。

我用青春的激情,书写着自己教育生涯的喜怒哀乐;我用不懈的追求,诠释着我对教育的理解和尊重;我选择我无悔,坚守三尺讲台,心系万千孩子,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

2023年教师嘉奖个人事迹【第四篇】

-,女,现年31岁,小学一级教师,先后在-区-小学,-小学任教,现为-市-区-小学教师。从教12年中担任了11年班主任工作,她所带的班集体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被评为-中队和先进班集体。她先后担任小学英语、音乐、语文专职教师,成绩显著,指导学生多人获奖,教学成绩名列全区前茅。

一、立足三尺讲台谱写青春之歌

1997年9月,19岁她走进了离县城50多公里,地处偏远山区的-小学,那里条件非常艰苦,但为了圆自己的教师梦,她并没有退缩。幼师毕业的她一面向老教师请教管理班级的经验,一面利用休息时间,不断探索学习,寻找成长之路。

20__年上学期,刚做完卵巢囊肿手术不久的她回校接任了六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该班五年级时从村小转入,班级学风差,学困生多。接手后,她首先走乡窜户进行家访,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其中有位王某某同学,从不做作业,因为经常被留下补作业,他恨死老师了。经过多方面的了解,该生其实头脑挺聪明,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离学校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他每天来回都打手电,疲倦的他到家已经很晚,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做作业。得知这情况,上课时王老师非常关注他的表现,尽量让他课堂上掌握当天学习内容,不给他布置家庭作业,该生每天回家早了,觉得学习轻松很多,他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我就喜欢你教我,我不做家庭作业,但我向你保证,我期末考试一定考85分以上。”最后他以93分的成绩回报了老师的信任,该班也以全区同年级50多个班第9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同志总把学校和学生摆在第一位。他丈夫常年在外,家里家外全靠她自己。20__年,她产后两个月就回到了学校,那时候,到学校要坐20分钟的车,她早上把孩子放到校门口亲戚家,利用课余喂孩子奶,同事都叫她在家带孩子,她却说:“学校今年老师少,大家都累,我能分担多少就做多少吧,况且我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呢。”话是这么说,她却从来没有落下一节课。由于长时间劳累和饮食不及时,-同志患上了严重的胃下垂和胃溃疡,在课堂上,她经常痛的汗水直流都不曾请假休息过。

20__年,-同志家庭破裂,生活的重担和孩子的责任更是全部压在了她的肩膀上,可是,生活上的不如意从不曾影响她对工作的热情。20__年8月,她女儿患重病,手术后一直吃不下东西。开学的时候,她女儿病情非常严重,大家都叫她带女儿到成都华西医院检查,可她说:“你们以为我不想吗,我心里着急呀,只是,这刚开学,学生收心工作很重要,我是班主任,我怎能让我的学生一开学就看不到自己的老师,况且过两天就是全区师德师风演讲决赛了,我是学校代表,领导和老师们都对我寄予了很大希望,这种时候,我怎么能离开?”开学第一天早上,镇上停水停电,她在街上给生病的女儿买了一个粽子,把女儿背到学校放在办公室椅子上就一头扎进了工作。中午给同学们分好饭菜才弄了点白饭喂女儿,可女儿吃了不到两口就脸色发白,看着快晕倒的女儿,王老师哭了,背起女儿就走,她多想马上带着女儿上大医院,给她找最好的医生,可是她没有,她只是把女儿放到了家里的床上,就又回到了学校安排学生,而此时的她早饭、午饭都还没来得及吃。上班累了,回到家里还照顾女儿。到演讲的那天,她感冒了,发着高烧,声音沙哑,最后,以二等奖的成绩结束了比赛。尽管大家觉得她表现很好了,但是她对好友说:“没得第一,总觉得对不住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同志的女儿生病半年,不曾耽误过学生一天的课程,她爱学生胜过了自己的孩子,难怪她的学生作文里都叫她“妈妈”。-同志就是这样站在三尺讲台,默默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着她的青春。

二、大灾当前呈现大爱

20__年5月12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致使距震中——-仅30公里的-市所有学校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灾区告急!但是很多同志因种种原因不愿前往,-同志却主动请缨,申请到灾区支教。20__年8月25日,-同志不顾亲友同事的劝阻轻轻挥手作别-,带着教师的责任与青春的梦想,毅然踏上了赴绵支教之路。要知道对于一名离异,父母又年老体弱,加之读一年级的女儿刚刚大病初愈,要走这条路是何等的艰辛啊!

刚到-市-中学,学校吴校长拉着-同志的手激动的说:“我们学校正缺音乐教师呀,我们希望你能用歌声让我们的孩子尽快从地震阴影中走出来。”看着吴校长一脸的期盼,她深深知道这一年支教工作的重任,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用她的智慧,用她的爱让每个孩子快乐起来。

-同志担任了初一8个班的音乐教学和学生处的管理工作,该校孩子来自不同的乡镇,绝大多数在地震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很多孩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针对这样的情况,-同志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活泼开朗的她也赢得了全体同学的喜爱,她的第一堂课《音乐中的生命力》还被刊登在了-市“支教信息简报”上。-同志在课内外还不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用她无私的爱抚慰着每一个灾区孩子的心灵。其中有个学生叫刘强,地震中失去了右手,右脚也跛了,上什么课都不听讲。偶然一节音乐课,她看到刘强用一只手在桌子下悄悄跟着指挥的时候,她走到刘某身边,亲切的鼓励他,“刘强,勇敢地站起来,把手拿出来指挥吧,你看歌星郑智华没有双腿也一样在舞台上为大家演唱的,你看你节奏拍点掌握的比很多同学都好,你能行的!”他渐渐站起来,和着大家一起跟着音乐练习起来,看着他的指挥,同学们不约而同停了下来,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的他脸红了,眼眶也湿润了。从此,他上课更认真了,还经常站上讲台为大家表演歌唱。还有许多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孩子也在王老师的关爱中站了起来,看着天真的笑容又回到了孩子们的脸上,王老师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

为了灾区孩子尽快走出阴影,-同志一开学就把歌声带进校园,每天中午坚持十分钟在广播里教全校师生午唱,她还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课堂上专设10分钟展示台,让同学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焕发七起生活的自信。特别是“六一”汇演,虽然没有舞台,没有华丽的衣服,没有效果良好的音响,孩子们还是在铺着的红地毯上载歌载舞,欢快的度过了特殊的“六一”儿童节。

在为期一学年的支教工作中,该同志急灾区人民所急,想灾区人民所想,为人师表、工作积极主动,同志间关系融洽、师生间和睦相处,临行前所教学生个个依依不舍,纷纷为其留言,让人深感欣慰;虽然所在的板房学校生活、工作条件特别艰苦,但她从未向学校提出过任何要求,受到灾区人民高度评价,被评为-市“优秀支教教师。

48 2306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