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至味范例【精彩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此中有至味【第一篇】

路灯亮了,天已经变得很昏暗了。昏黄的灯光洒落下来,给这个城市的夜色带来一丝倦意。橙黄色的灯光下,我走出学校,已经习惯在这样喧闹的街头行走,然而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喧闹的人。看着道路旁的人们低着头,疾步如飞,忙碌在夜色中。而我,向往着的则是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是过上田园生活。那时的我,厌倦高楼大厦,厌倦车水马龙,厌倦霓虹闪烁。而我最向往的田园生活,那里有着世上最纯洁和最美丽的颜色相交形成的地平线,这颜色有天的蔚蓝与地的翠绿。然而,我的梦想却在一夜间湮灭,蔚蓝的天空变成了空洞的灰色,可爱的木屋变成了拔地而起的高楼,田野变成水泥地面,小溪变成了水沟。一切的一切,让我的心像一片秋叶,被无情的秋风推倒在地,失落的等待着冰雪的埋葬。

我就在这灰色的世界中长大。然而,我面对的却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还面对着人的复杂。都市的节奏飞快,时间与周围人都向我扑来,我不愿去争些什么,在人比人的世界中,我选择了逃避。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进现在。”

回过头,细细品味,年少的我仅仅抓住了生活的一角。我的生活就像一杯用温水浸泡的龙井,茶是好茶,但却静静地搁浅在水底,没有散发出它应有的茶香。而那些拼搏过,奋斗过的人生,则像是被沸水煮过的茶叶,水不断沸腾,茶叶一遍遍翻滚,浓浓的茶香从他们人生的茶杯中奔涌而出——这,才是人生。

现在,我终于懂得,我的人生缺少的那部分是什么,那就是一颗拼搏进取的心。我要让“采菊东篱”变成“千磨万击”,让我的茶杯重新溢满茶香。

此中有至味【第二篇】

摘要:探讨肖培东老师的浅教艺术。以具体课例说明浅教就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核心,老老实实地把学生引领到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

曾读过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深深被他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打动。以下试图对肖培东老师的浅教艺术做一些梳理。

一、浅教真读,读出语文滋味绵长。

1.读书声中入课。

肖培东老师的课,几乎每一节都会问学生,课文读过没有和读了几遍,以此强调读的重要性和目的性,如果哪节课学生说没怎么读,或者肖老师觉得学生读得还不够,接下来他一定会领着学生继续读。比如《春酒》的教学,上课伊始肖老师就领着学生读课文--先是引导学生齐读重点段落发现读的问题,指导后再让学生自由读,接着指名学生个别读,然后自己示范读,再让学生体会后齐读剩下的部分。其间老师的简单点拨也是为着“读”。就这样,一遍齐读指导下来,学生已经读得像模像样,味道渐浓,也让在场的听课者明显感受到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2.读书声中品语。

肖培东老师的课,总是抓住语言这个基本元素,沿波讨源,设计课堂的朗读活动。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的教学,肖老师让孩子们去发现文中能体现“我”恐惧、害怕的句子,在一遍遍的演读中引导学生们体会神态、动作描写的语句,以及副词中蕴含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再如,《自己的花让别人看》一课的教学,肖老师带着学生反复品读“莞尔一笑”一词。在饶有兴趣的探究中,学生既理解了女主人的和善,也理解了花的心声。正如他所言:“语文的教学,是深深扎根于文本语言的教学,是贴着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前行的教学。”

3.读书声中结课。

肖培东老师的课从读中开始,在读中结束,既回归文本,又实现了情感的提升。比如《斑羚飞渡》一课的教学,是用朗读关键句的方法结课--师生一起朗读“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菩萨蛮》一课的教学,是用对比朗读结课--对比朗读白居易的《忆江南》与韦庄的《菩萨蛮》;《孔乙己》一课的教学,是用朗读描写句结课--师生用低沉的语调齐读“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学生在读中不仅记住了这一课,更留下了对文本主题的思考,可谓余音袅袅意无穷。

肖老师的课,读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学生品味关键词后的个别读,有学生们互相启发后的集体读,有老师追问引导之后的表演读……但不论哪种形式,最终学生一定都会读得绘声绘色,情味盎然。“读到才是悟到”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能像肖老师这样让朗朗读书声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习得“语言深处的珍奇”的课还真不多。言及此,我不由想起余映潮老师“没有诵读的语文课是语文课,但绝不是美的语文课”的说法。毋庸置疑,充分朗读是肖培东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美点之一。

二、浅教善问,问出文本意蕴深远。

“好的课一定是靠好的问题来推动的”,肖培东老师如是说,亦这样做。他的课堂发问有主问题,也有主问题生发的小问题,但一定都是可探究、能思辨,能让学生呆一呆、冷一冷的真问题。

1.从文本出发设问。

肖培东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是植根文本、紧贴文本,发掘文本,进入文本的密码可能就是一个字,如教学《孔乙己》是抓住“记”字一线串珠;可能是几个词,如教学《老王》是抓住“闲话、对话、闲笔”设计课堂问题;也可能是几个句子,如教学《在沙漠中心》是抓住文中带有“双引号”的句子走进文本;还可能是从文体入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就是从童话最主要的特征“夸张”入手,寻觅到了解读文章的脉络……课堂上,肖老师总是能独具慧眼,把文章丰富的信息用一个问题进行整合,通过发问将学生带到探究文本的主干道上来。课堂也因此聚焦度高,指向性明。

2.贴着学生认知追问。

“学情之上,才有自由”,学情中最难驾驭的就是动态的学情。肖培东老师的课,非常重视动态的学情,而且处理得当。比如,《斑羚飞渡》一课的教学,课堂上学生说出“这是一次勇敢又令人震惊的飞渡”,并说“是从最后两个‘我没想到’看出来的”时,肖老师马上提出问题“两个‘没想到’能互换位置吗?”启发学生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体会第一个“没想到”变现的是智慧;第二个“没想到”表现的是从容牺牲,从而理解虚词“更”的表达效果;《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学生认识到“全城的大人都有虚荣心,才使闹剧顺利进行”后,肖老师适时追问学生“那你知道老百姓为什么有这份虚荣心吗”,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迫于生存生活压力,大人有时说了假话”,理解了“童话的事件就是成人世界的故事”……肖老师就是这样能随时摸准学生的思维走向,找到其语言的提升点或思考的模糊点,给予最真实、及时、机智的追问和引导,不知不觉间,便将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文本深处。

三、浅教细导,导出学生思如泉涌。

1.导学无痕,巧合迭生。

肖老师的课堂,看似一直在跟学生聊天,一切都自然生成,呈现出完全自然真实的情境,但随意的几张ppt就可见肖老师的精心预设。比如《春酒》一课的教学,学生一说出课文表达愉悦之感的句子,肖老师就用课件呈现出这些句子;《在沙漠中心》一课的教学,学生品读完“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后,肖老师随即呈现“那么作者最后挤出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后拎出了文章中充满哲理的句子,让课文学习走向另一个高度。肖老师的课,看似师生“心有灵犀”,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但实际上是肖老师贴着学生认知实际设计的课堂“巧合”。这种导学,有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有对学情的充分考量。正如他所言:“浅浅的教,是希望教得适度,任何有深度的教学,都不能绕开学生的眼睛,任何有厚度的解读,都不能避开学生的实情。”

2.导学有法,浑然天成。

3.导学有爱,精彩频发。

课堂上,肖老师眼神特别丰富。他会用眼神等待,他会用眼神鼓励,他会用眼神静听……捕捉学生可能进步的机会并及时指导。他会让一个朗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反复读,直到这个孩子读出自信;他会让一个对文字不恭敬的孩子反复读一句话,直到他读出庄重,读出感情;他会故意说“我要找那个手举得最高的学生发言”,可孩子们把手举成丛林时,他却叫起那个没举手的孩子;他会不停地观察教室哪个位置的学生有些沉闷,然后下一个发言者必定从这群学生中产生……正因为如此,肖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总能鲜明感受到学生的进步。

肖培东老师曾这样说:“课堂不是得于教师的精彩,而得于学生的进步。”课堂永远是学堂,如果说课堂上的教学处理是“术”的话,那么“以生为本”就是“道”。“心中如有千里目,何必更上一层楼”。如若浅教,就要像肖老师这样把将“诵读”还给课堂,让琅琅读书声润泽学生心灵,使之潜滋暗长;如若浅教,就要像肖老师这样让语文回归语文的初衷,让学生在语言中漫溯,把语文学成语文;如若浅教,就要像肖老师这样用淳厚而智慧的心去凝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一道美丽的风景。

[浅教之中有真意--试析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此中有至味【第三篇】

不知怎的,自从我上初中以来,就发现身体在慢慢变重,事实果然证明如此,比赛刚刚开始,我就被第一名落后了一大截。不要紧,1500米呢,这才刚开头。我在心底不住的劝说着自己,但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酸辛压制在心头,使我喘不过气。

“加油――”思绪一下被打得烟消云散,这响亮而富有穿透力的两个字硬是将我从迷茫的神智里拽了出来,我抬头看了看,第一的脚步已经渐行渐远了,而我还在孤零零的,缓缓的跑着,不断有人切身而过,带来一阵阵冷风,我使劲摇了摇头。不能在这样下去了。我想着,卖力的奔向前方,似乎又望见了第一名的脚步,不觉有些兴奋与自豪。为了胜利向前冲!

快了快了,第一名我来了!焦急之中又不觉夹杂着少许的兴奋。一不小心踩到自己的鞋带,力不从心,一个趔趄,摔了个狗啃泥。我几乎快没有力气爬起来了,同学们还在为我加油,我能就这么放弃么?同学们微笑的面颊,老师如沐浴春风般的话语……我不敢再想下去了,你一定还可以,一定行,前面的路还远,还是有机会的!加油,为自己喝彩!双手一撑,向前冲。

又跑了一圈,我大口喘气着,胸口剧烈起伏只要一呼吸,胸腔就如针扎般疼痛,我觉得我再跑下去心脏就要蹦出来了,是在胸口开个洞吗?这种精疲力竭的感觉让人难受,精神和身体脱节,无法思考,看着自己的脚在地面上运动,而脑袋黑暗中跳跃。浑浑噩噩。

终于,只剩下最后一圈了,我要坚持,我要坚持。奋力向前跑着,同学们的喊叫声也在我耳边渐渐逝去,模糊。只有风声愈来愈大。已经快到终点了,我看到那根标志着胜利与希望的红线了,是那么清晰。还有一人在我视野前方,我紧张的闭上双眼,默念着3,2,1!又是枪声,我扑倒在地上,汗津津的衣服不一会儿就在夕阳的余辉与迎面而来轻悠悠的凉风的交织下渐渐凝固。是第二吧,我轻声问旁边的人,他似乎有些激动又似乎欲言又止,断断续续的说“第……一……”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经历一些坎坷p挫折,正如跑步一般,一时输了不怕,就怕不能重新振作,我们要用内心的力量去战胜它。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和追求。

此中有至味【第四篇】

每天都有日出日落,但太阳每次都会略微移动一下位置而造就四季之分;每天都有潮起潮落,而滚滚的潮水每次留给沙滩的都是不同的贝壳和虾蟹。人的生命中缺少了新意,就像世界失去了色彩一样一片苍白。只有具有新意,才能书写人生的美丽。

当那个辞官的汉子优哉游哉地在他的茅草屋前种下五棵柳树的时候,他似乎并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五柳先生陶渊明,他丢弃那身华丽的官服而用那支清新的笔书写隐居生活中的山水真性情,写出了中国文坛的新意,如缕缕清风,拂去了多少失意文人心头的忧痛。“田园诗人”的美誉正是后人给陶渊明不落俗套、勇于创新精神的回报。他的新意,给后世留下了永远的美丽。

当那个右手长了六个指头的年轻人决定写书法时,他或许知道自己要经历多少磨难。学习过王羲之,琢磨过颜真卿,钻研过张旭,品味过赵孟頫,这位年轻人会写出什么风格呢?他落笔了,他挥毫了,“枝指生”祝枝山写出了专属他祝枝山的风格,不落俗套融百家之长的独特书风,被誉为“明朝第一”,从而跻身我国古代书法大家之列。且不论这位“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才气,只是他独具新意的书风便足以让后人将他铭记。

当他手捧两只铁球立于比萨斜塔之时,年轻的科学家当然知道他面临着什么。

他在用他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跟一位已逝的先哲和大众的先验进行一场斗争。

当他松手的那一刻,当两球同时落地的那一刹那,年轻的伽利略激动万分,他的猜想和质疑是正确的,聪明的亚里士多德错了!伽利略的新意拯救了日后的科学。

尽管这位“具有特殊勇气”的科学家最后还是被愚昧的教皇残害致死,但是今天的我们提起他,无论是谁心中都会油然而生神圣的敬意。伽利略永生,他用新意诠释了科学精神,让科学更加美丽。

有很多时候的司空见惯,再有一点点质疑就是另一番景象;有很多时候的习以为常,再有一点点突破就是另一片天地。就像陶渊明的诗、祝枝山的笔、伽利略的科学头脑,他们用自己的新意或促进或改变了自己、社会甚至整个世界,留下了太多的美丽。

让新意书写美丽吧,你的人生也会因新意而更加美丽。

此中有至味【第五篇】

不知怎的,自从我上初中以来,就发现身体在慢慢变重,事实果然证明如此,比赛刚刚开始,我就被第一名落后了一大截。不要紧,1500米呢,这才刚开头。我在心底不住的劝说着自己,但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酸辛压制在心头,使我喘不过气。

“加油——”思绪一下被打得烟消云散,这响亮而富有穿透力的两个字硬是将我从迷茫的神智里拽了出来,我抬头看了看,第一的脚步已经渐行渐远了,而我还在孤零零的,缓缓的跑着,不断有人切身而过,带来一阵阵冷风,我使劲摇了摇头。不能在这样下去了。我想着,卖力的奔向前方,似乎又望见了第一名的脚步,不觉有些兴奋与自豪。为了胜利向前冲!

快了快了,第一名我来了!焦急之中又不觉夹杂着少许的兴奋。一不小心踩到自己的鞋带,力不从心,一个趔趄,摔了个狗啃泥。我几乎快没有力气爬起来了,同学们还在为我加油,我能就这么放弃么?同学们微笑的面颊,老师如沐浴春风般的话语……我不敢再想下去了,你一定还可以,一定行,前面的'路还远,还是有机会的!加油,为自己喝彩!双手一撑,向前冲。

又跑了一圈,我大口喘气着,胸口剧烈起伏只要一呼吸,胸腔就如针扎般疼痛,我觉得我再跑下去心脏就要蹦出来了,是在胸口开个洞吗?这种精疲力竭的感觉让人难受,精神和身体脱节,无法思考,看着自己的脚在地面上运动,而脑袋黑暗中跳跃。浑浑噩噩。

终于,只剩下最后一圈了,我要坚持,我要坚持。奋力向前跑着,同学们的喊叫声也在我耳边渐渐逝去,模糊。只有风声愈来愈大。已经快到终点了,我看到那根标志着胜利与希望的红线了,是那么清晰。还有一人在我视野前方,我紧张的闭上双眼,默念着3,2,1!又是枪声,我扑倒在地上,汗津津的衣服不一会儿就在夕阳的余辉与迎面而来轻悠悠的凉风的交织下渐渐凝固。是第二吧,我轻声问旁边的人,他似乎有些激动又似乎欲言又止,断断续续的说“第……一……”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经历一些坎坷﹑挫折,正如跑步一般,一时输了不怕,就怕不能重新振作,我们要用内心的力量去战胜它。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和追求。

此中有至味【第六篇】

路灯亮了,天已经变得很昏暗了。昏黄的灯光洒落下来,给这个城市的夜色带来一丝倦意。橙黄色的灯光下,我走出学校,已经习惯在这样喧闹的街头行走,然而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喧闹的人。看着道路旁的人们低着头,疾步如飞,忙碌在夜色中。而我,向往着的则是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是过上田园生活。那时的我,厌倦高楼大厦,厌倦车水马龙,厌倦霓虹闪烁。而我最向往的田园生活,那里有着世上最纯洁和最美丽的颜色相交形成的地平线,这颜色有天的蔚蓝与地的翠绿。然而,我的梦想却在一夜间湮灭,蔚蓝的天空变成了空洞的灰色,可爱的木屋变成了拔地而起的高楼,田野变成水泥地面,小溪变成了水沟。一切的一切,让我的心像一片秋叶,被无情的.秋风推倒在地,失落的等待着冰雪的埋葬。

我就在这灰色的世界中长大。然而,我面对的却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还面对着人的复杂。都市的节奏飞快,时间与周围人都向我扑来,我不愿去争些什么,在人比人的世界中,我选择了逃避。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进现在。”

回过头,细细品味,年少的我仅仅抓住了生活的一角。

此中有至味【第七篇】

“不是吧,这次考试排名掉了这么多,还有好几科不及格!”“这次竟然进步了,总算没有排名一跌再跌了!”这是第一阶段检测后,我们班众学子口中说的话。这次考试虽不是什么大考,却对我们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双减政策实行后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自今年暑假,国家开始实行“双减”政策。先是各种课外辅导机构相继停业,再到开学时的作业减量,课后辅导开始实行,不就是贯彻“双减”二字吗?即减负担、减压力,而非某些同学口中说的“减质量、减责任”。此政策的实行,体现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中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怀备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上辅导班的个数成了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努力、是否上进的标准。“我每天下午要去辅导班写作业,周末几乎都是在课外辅导班里度过的。”这是很多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似乎在父母和他们的眼里,只有上辅导班,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他们把上辅导班作为提高成绩最重要的一环。辅导班关闭之后,许多家长因此慌了神,甚至想找老师单独辅导,抑或报网课,可这些都无疾而终。学生的学习只能依靠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因此,课后辅导服务开始实行了。

课后辅导服务开始实行,令许多学生苦不堪言,因为这意味着学生每天要在学校待长达12个小时的时间,因此不能像在家里一样自由散漫,而且处处要听老师的管理。另外,许多学生平时的家庭作业不能完全独立完成,大多数依赖答案和手机搜题,起不到做作业以巩固知识的目的。但如今,许多搜题软件已经下架了拍照搜题的功能,况且学生的作业会在学校的课后辅导时间完成一到两科,这不仅保证了作业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提高了作业完成的效率。

近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使得在“双减”政策下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有了极大的保障,减少了“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等情况的发生,体现了“家庭教育是根”这一道理。过去,许多家长把孩子成绩不好的责任全部推到学校及科任老师身上,自己平时并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家庭管理和教育,完任务似的把学生送去补习班,妄想这样就能轻而易举提高孩子成绩。如今,他们的这种妄想已经彻彻底底成了空想。

新的教育政策,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青少年,并非增大难度,设置门槛。此中的新意,绝非表面上的新政策,而是对教育的新期待,新展望;对中国未来栋梁提出的新要求,新规则;是中国教育的新探索,新改观!

此中有至味【第八篇】

(一)陶渊明的哲学:

形影神·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陈寅恪先生专门对此诗逐一阐释,得出结论是陶渊明信奉着“委运任化的新自然说”,基于他的这一哲学观,后代学者多能继续研究有所创获。陶渊明确实给时人一种新的活法,确实活出了与世俗生活和解的方式,平淡中有绮丽,苦闷中有快乐。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盖应如此!

(二)陶渊明的生死观:

拟挽歌辞·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设想自己死后情景,拟此三诗,此诗为第三首。后四句道出了他对生死的豁达。视死亡如托体于山,这就不难懂他的乐天安命顺其自然了。在他身上总能看到庄子的影子,只不过庄子是太不近人情的哲学家,而陶渊明则是一位想得开、说得出且做得来的诗人。

(三)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追求的是“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自然人生,向往的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社会。隐隐地感到他是一个弱者,梦想着的是一位弱者想要的“世外桃源”。

(四)陶渊明的学问:

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古之学者耕且养”,陶渊明也是继承古训的,务农自不必说,但猜想他庄家肯定种得一般,也不是一位持家有方的人。读书亦是如此:“好读书不求甚解”;泛览、流观可窥其读书的态度了。

(五)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陶渊明的代表作,诗中各种美好的`意象:鸟、鱼、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烟、狗吠、鸡鸣……娓娓道来,生趣盎然。岂不知天天闻此、观此是何等单调无聊!有幸悟出此中真谛非诗人莫属。这才真的算是“诗意的栖居”!

(六)陶渊明的劳作: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一首真真正正劳作的诗,非久居田家而不可得,宁静平和充实的天趣使然。又虽累得半死也不忘说一句“但使愿无违”,可见其率性的人生。

(七)陶渊明的旨趣: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是陶集中的臻品,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同样璀璨。其艺术水平之高相信放在任何一部伟大的诗篇前都毫不逊色。魏晋最重玄学,尽管陶渊明不是玄学家,但他也在“言意之辨”。想到他的“二顷五十亩种秫”、二万钱悉送酒家,可见酒在他生活中的重要。

(八)陶渊明的男儿气: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髮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很难想象陶渊明竟然对荆轲感兴趣,很难理解他也能写出如此慷慨悲壮“金刚怒目”的诗篇。宁愿相信晋宋易代,他不是在为自己抒胸臆,而是在为曾祖续豪情!

(九)陶渊明的真淳:

与殷晋安别。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

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元好问论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此诗可见其对友人情谊的质朴,而凝字练句可谓真淳:“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行云流水、潇洒自然!如此为诗,可谓绝唱。

(十)陶渊明的窘境: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每读此诗都感同身受,其无奈的境地溢于言表!陶渊明到底有多穷?《归去来兮辞》序中说“幼稚盈室,瓶无储粟”;《有会而作》中说“老至更长饥”。可见他的人生各个阶段都在受饥饿之苦,“乞食”亦属寻常。

48 2200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