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读后感(汇总5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第一篇】
在书里,我了解到这样一个可悲又可恨的民族:日本士兵在世界观建立最关键的时期,被封锁在“帝国主义”思想的囚牢里,接受严苛、惨无人道的训练。
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自大、好强,军国主义抹杀了他们的个人主义。
在南京大屠杀之前,他们曾经妄想三个月征服全中国。
在这一痴念破灭后,才燃着“复仇”的火向南京进发。
而后在南京所进行的一系列泯灭人性的罪行,很难说,这其中没有为他们自己遮羞的成分。
美梦破碎,恼羞成怒,借我国人的性命发泄怒火,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除此之外,日军还将他们自己在受训时所受的无人道的折磨,百倍千倍地报复在无辜百姓的身上。
人性总是经不起考验,在军队中处在阶级最底层的他们心里本就压抑着不可计的怒火,而当他们终于面对自己可以随意处置的人时,自然就变本加厉。
一样的年纪,有敬畏生命的青年,也有杀人如麻的怪物。
这本书里并不只一味痛斥日本人的恶,而将所有中国人都放在一个无辜无害的位置,它极其客观地分析了造成南京大屠杀这一惨案的内外部原因,让最真实的、活生生的历史就这样展露在我们眼前。
可是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日军的种种暴行固然可恨,但至今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对待这段历史所表露出的无所谓的态度,从教科书,到媒体新闻、学术研究各种方面,他们都在尽力避开这个话题,试图篡改、抹灭这段历史。
历史到底被遗忘了多少啊,时代的车轮一直在前进,可那是碾压在前人堆积如山的尸体上啊。
我看着书中血腥的描写,一半是震撼,一半是苍白无力感。历史已经发生,再痛心疾首仍是无济于事。唯有当代的我们,不忘过往,以史为鉴。
谨记,勿忘国耻。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第二篇】
提到南京,我不知为何,脑袋里只有色彩绚丽的琉璃顶,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看的电影里面的情景。关于《南京大屠杀》,我第一次真正想要去阅读这本书,是在2019年的一个下午,我独自一人参观华侨博物院,看到在海外的侨胞的专题,张纯如女士的照片美得让人动容。
那时候的我站在展馆里,思考着这样貌美的女子,是如何看待那场八十年前的浩劫,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创伤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从华侨博物院回来,我去图书馆借了书,这一读,就过去了一年。拖拖拉拉阅读这么久,从来不是因为书里的文字不够吸引人,而是太久不读书,已经丧失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可终究还是把这本书看完了。
读书的时候一边愤慨日军恶行之暴,一遍怒国人之不争。渐渐地,我好像有一点点明白了,为什么日军会做出如此泯灭人性的暴行,为什么国人人数众多却没有丝毫反抗而沦为刀俎下的鱼肉。这些长久以来都被我视为不解的问题,张纯如女士慢慢帮我解开了困惑。
为什么日军会做出如此泯灭人性的暴行?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低级日军的训练模式,是来自上级军官的辱骂、暴打,是所谓的“爱的行动”。这些低级的士兵在受到残酷的虐待和无尽的折磨之后,一旦拥有了一定的权利,便会进行“压迫转移”,把曾经受到的这些痛苦和不堪,转移到手无寸铁的中国人面前。在那个信仰天皇至上的军队里,他们被灌输着中国人的人命毫不值钱的观念,他们接受了洗脑,习惯于草菅人命,然后用暴虐的手段将过往训练中受到的屈辱以更残暴的方式发泄到中国人的身上。
陈述着几十年前乃至几千年前的事实。他们说,历史应当被铭记;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我不懂。
张纯如女士是为帮助我这样的后人了解、记忆南京大屠杀而生的。她的清澈纯粹的眼睛里,装尽了世间最丑陋的恶,再用最客观有力的语言,席卷每个读者的内心,发人深省。她柔弱却从来不是不堪一击。归于天国是因完成了使命。纪念张纯如女士。纪念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第三篇】
同学们,相信你们读过〈南京大屠杀〉把?这本书真实的讲述了日本人在我国土地上屠杀我国同胞的情景。
南京大屠杀的'这一天,是一个刀光血影,血河成的日子。凶残的日本士兵将我国南京诚里的30多万同胞杀死,并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实行了杀光,烧光,枪光的三光政策。这样凶残的野醒行为使多少幸存者痛失了亲人,痛失了美好的家园呀!这样铁的罪证不知有多少个。下面我来讲一个记者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看到的真实情景吧!
在日军攻打南京城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向火车站走去,企图坐上火车走。人们正在登车上时,突然,前方出现了5架日军的飞机“隆隆”的朝这边飞过来。只听见几声爆炸声后,眼前出现的情景让人掺不赌,房屋都倒塌了,有的人被炸得满天飞,街道上血留流河。许多人都已经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血泊中有一个幸存的三岁小孩,刚学会说话,就失去了亲人,他坐在有血泊中,声音嘶哑的喊“妈妈,爸爸”。
在这样的一天里,有多少人失去了他们的亲人。有多少人失去了他们的家庭。
少年朋友们,让我永远记住12月13日这一天,让我们永远记住日本人对我们中国人无法偿还的血债吧!我们新一代要热爱和平,让世界和谐美好。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第四篇】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已过去84年了。历史记载下了这永远的一页。可是我们对这些又了解多少,知道多少呢?今天我看到了,看到了过去被欺凌的中国,看到了日本的残酷!我为日本在中国所犯的种种惨不忍睹的杀戮感到愤怒,为血染南京的场面而感到沉痛,让我永远记住了这件历史惨案——南京大屠杀。
夜深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望着夜色中的天花板,我的耳畔似乎回荡着30多万冤魂的声声怨怒,这本书给予我的感触实在是数不清......
“今日中国的悲催,是大多数年轻人选择性的忘却了那段坎坷岁月,遗忘了曾经所遭受的苦难,盲目而又自私的心系自己!”——这段义愤填膺的文字,便是我对张纯如认知的开始。
黑白照片中的女孩朴素至极,正值花儿一般的风华正茂,脸上却有着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敬畏严肃之意,乌丝似远山般泻下,却又似丁香般的惆怅忧郁。一个成长于美国的华裔女作家,竟然以如此贴切而又负责任的立场,以如此公正而又清晰的逻辑,向世界真实而又裸露的揭示19世纪中华民族所遭受到的种种不公!以自己宝贵而又短暂的36年光阴作基垫,书撰出这一部以森森白骨为路,以殷红血水承注,痛不欲生的屈辱岁月 ——《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全面严谨地论述并分析,是一本极有史料价值的著作,对提醒世人勿忘这次亘古未闻的空前惨剧,起到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作用。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是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们不仅要铭记前人创造的骄傲文化,更应铭记南京曾经的屈辱与不幸。“少年强则国强”,我希望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能铭记过往的峥嵘岁月,品尝其中的血泪相融,将和平的橄榄枝头撒向世界,时怀报国之志,胸装发展蓝图。此之谓“以史为鉴,不忘初心!”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第五篇】
对于南京大屠杀,我已经非常熟悉了。从小时候听人讲述,到中学历史课本中学习,再到现在的看电影,每一次我的感受都很深,心中的愤恨是油然而生。
而事实大致是这样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它的“三光政策”几乎深入到了所有大大小小的村庄。死亡,恐惧??几乎成代中。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
同学们,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喷漆合同协议书热选【汇集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