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班·尼亚孜先进事迹大全【优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库尔班·尼亚孜先进事迹大全【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库尔班·尼亚孜先进事迹大全【第一篇】

库尔班·尼亚孜,男,维吾尔族,1964年5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语小学校长。

5月,库尔班·尼亚孜在家乡创办国语小学,让维吾尔族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从小在孩子心里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引导他们增强国家认同,走向包容多元的未来。

办学校是库尔班·尼亚孜的思想领悟。大学毕业后,他开过超市、饭馆、药店,渐渐地意识到,吃饭喝药只能满足身体的需求,解决不了精神的匮乏。一次,一位老奶奶带出水痘的孙女来他药店买药。他告诉老奶奶要如何治疗,却遭老太太斥责:“我的孩子长得太漂亮了,被人嫉妒,遭了诅咒才变成这样。”事情遇多了,库尔班·尼亚孜下决心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依麻木镇国语小学,希望带孩子增长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依麻木镇%的人口是维吾尔族,绝大多数人不会说汉语,没人愿意将孩子送到国语小学,也很少有人愿意到这所没有编制的民办学校当老师……面对重重困难,库尔班·尼亚孜咬牙坚持了下来,他坚信:只有语言通,才能感情通;只要语言通,就能心灵通!他不是在帮助谁,而是在和孩子一起创造感情相通、心灵相通的未来。来,他赢得了当地家长的认同,1190名少数民族学生因接受依麻木镇国语小学的教育而改变命运,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

除了尽心办学,库尔班·尼亚孜还是位“热心肠”。办学14年,为近100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免除学费,为没钱治病的汉族同胞送去“救急金”。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他带头捐款1万元,并动员全校师生募捐,身体力行地影响学生,在他们心里种下善良的种子。9月,一位大学毕业生因身体残疾找工作屡屡碰壁,库尔班·尼亚孜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决定录用他。只要库尔班·尼亚孜能够帮上忙,他就会尽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库尔班·尼亚孜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好老师”称号。

库尔班·尼亚孜先进事迹大全【第二篇】

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建设校园文化,这一理念贯穿于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管理中。

在学校教学楼三层,有一间120平方米的大教室。镂空雕花隔断、中式花纹边框图案、古色古香的马鞍桌椅,中式装修风格让这间教室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气息。这是库尔班·尼亚孜打造的少年宫,孩子们业余时间可以在这里练书法、弹古筝、学舞狮子、排练秧歌舞。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库尔班·尼亚孜说,他一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教授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还积极聘请专业教师,在学校开设京剧、古筝、二胡、安塞腰鼓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校园里,随处可见《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宣传画,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能一字不落地背诵《论语》全文。

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学校都会买来面粉、馅料和工具,组织学生包粽子、做月饼,共度佳节。

在学校新校区大门至教学大楼的主路上,摆放着由浙江省衢州市捐赠的孔子铜像。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结束后、每天做课间操之前,全校学生都要列队向这位中国古代教育家的雕像鞠躬,并举手宣誓:“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爱北京,我们向往北京天安门。”

库尔班·尼亚孜说,誓词是他创办学校时写的,这段话在学校已经重复了。“小时候留在头脑里的东西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就是要在孩子们头脑干净的时候,种进干净的东西!”

库尔班·尼亚孜先进事迹大全【第三篇】

5月初的库车河冰冷刺骨,在却勒塔格山脚下蜿蜒流淌着。河边是民风淳朴的小山村—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栏杆村。今年“五一”劳动节这天,对于村民们来说,是一个令他们无法平静、无比沉痛的日子。因为就在这天,他们最爱戴的好支书--尼牙孜·木沙同志,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生死时速。

5月1日下午北京时间17:30分许,正在自家地里种洋葱的尼牙孜.木沙,忽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啊!”。急迫的声音使他来不及多想,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向不远处的库车河总干渠冲去。只见急流中,两个小孩已被水冲出一二百米远。他心无旁念,顾不上脱衣服,就立即跃入水中,费了很大力气,终于在几分钟后将5岁的居玛·肉孜救起,而另一名4岁儿童伊木然·阿里木却被渠水冲出500米远。筋疲力尽的他,又奋力向伊木然·阿里木游去。而在干渠边,他16岁的儿子亚森·尼亚孜也赶来,跟着水中的父亲在岸边疾跑。一百米、五十米、二十米,距离越来越近了,尼亚孜·木沙终于抓住落水的伊木然·阿里木,拼尽全力将他推向岸边,交到儿子手中。然而,自己却因体力不支、水冷抽经、头部受撞击等原因,被冲到下游1500米处,方才被闻讯赶来的村民救起,但此时他已不省人事。当天下午19时30分,尼亚孜·木沙同志终因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土地和栏杆村村民,年仅47岁。

感天动地。

噩耗传来,村民都为痛失一位好支书、好党员、好干部而悲痛不已。

“父亲把伊木然救起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一手抓住伊木然,一手想去拉爸爸,但只听爸爸吃力地说‘我不行了’,就被水冲走了。”还在念初中的亚森·尼亚孜,想起这一幕就伤心落泪。

“得知栏杆村党支部书记尼牙孜·木沙为救小孩献身的消息后,全乡党员干部心情特别沉重,我们乡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在任期间,他为栏杆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虽然走了,但他的这种精神,我们会继续传承下去。”阿格乡党委书记王江勇沉痛的告诉记者。

曾40年如一日写下拥军日记、受过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的村民卡德尔·巴克说对记者说:“他在这个村工作了将近20年,幸幸苦苦,踏踏实实地干了一辈子。他从小就在这个村,明知道雪水冰凉,却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救了两个孩子,这种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亲历救人一幕的栏杆村民依不拉音.热依木仍心有余悸,他说,“当时情况十分紧急,要不是尼牙孜·木沙书记动作快,两个小孩早就没命了。尼牙孜书记不顾一切的跳进水里,游了200—300米才救上一个小孩,等救出第二个小孩后他就没力气了”。

被救孩子居满·肉孜的奶奶激动地说:“当时我正在地里干活,小孩子不懂事,好奇地发动了电动车,连人带车掉到水里。看到这一幕,我当场就晕倒了,等醒了睁开眼还能看到孙子,孙子的命是书记给的,可惜书记已经走了,我怎么报答啊!”

尼亚孜·木沙同志的事迹,在新疆库车县迅速引起了强烈反响,5月14日,库车县召开见义勇为表彰大会,追授其为“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县各族人民向英雄学习。各族群众纷纷捐款解囊,褒奖他的先进事迹。5月16日,新疆阿克苏地委决定“开展向尼亚孜·木沙活动”,号召全地区党员干部群众向英雄学习。

赤诚向党。

尼牙孜·木沙,1965年5月生,1987年参加工作,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至1999年2月,历任栏杆村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会计、副村长等职,1999年2月至2003年3月担任栏杆村村长,2003年3月至2008年2月担任栏杆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2月至2012年1月担任栏杆村党支部副书记,2012年1月至今担任栏杆村党支部书记。

栏杆村65户,284人,村民仅靠300亩贫瘠土地种粮为生。水患一直是制约该村发展的因素。“春天,尼亚孜书记组织村民清淤修渠引水,夏天筑堤拦水防洪。每当这时,他总是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里。”站在渠边,妇女主任左然木·依明仿佛又见老支书熟悉的身影。

去年夏季,库车河多次发生洪水,眼看就把村里的饮水渠淹了。看到滔滔的河水,人们都害怕了,尼亚孜·木沙带头跳进一米六七深的渠水里,随后,村干部也跳入水中。大家一起用木料和铁丝做成三角架木桩,再用沙包夯实拦水。不料一个巨浪打来,他先是被撞到木桩上,又被洪水冲出好远,幸亏被村民及时救起才算没搭上性命,但腹部被撞的地方却隆起了包,过了很长时间才没消下去。

在多年的村干部生涯中,尼亚孜·木沙同志始终秉持共产党员的高尚节操,默默无闻,敬业奉献,带领栏杆村民在加强军民共建、兴修水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畜牧养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各项工作中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他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在他的带领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在基层组织的威信进一步提高。

直到尼亚孜·木沙去世,大家才从他妻子口中得知,他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每次下水后,膝盖都肿得像个馒头,痛得好几天都走不了路。

孤寡老人帕丹木·帕孜力有2亩地,平时都是尼亚孜帮着种。“去年洋葱收入2500元,今年刚种上地,他人就不在了!他的心里装着全村人,唯独没有自己。”大妈提起支书就忍不住落泪。

2003年4月,天山深处骤降大雪,在山里放牧的10多个村民和700多头牲畜被困。心急如焚的他立即到解放军某部请求救援。当天晚上,部队火速派出两辆大车和四名战士,拉上粮食、草料上山救援。山中积雪足有齐腰深,车辆无法行驶。尼亚孜·木沙就和战士们背着粮食和草料,不顾山高路险,一边扒雪一边前行。整整用了20多个小时,终于将救灾物资送到被困群众手中。2010年2月,阿不力孜·艾布都力骑摩托车去康村看望儿子时,不慎将左腿膝盖骨摔碎,需要15000元实施手术。尼亚孜·木沙得知后,自己带头捐钱,发动村民凑足了住院费。

栏杆村山高沟深,土地贫瘠。2003年,该村人均收入1300余元,在全县207个行政村排名垫底。作为村干部,尼亚孜·木沙却说:“咱们栏杆村,人穷志不穷。”他的真诚与决心感染了大家。村“两委”一班人在他的倡议下,做出了“发展庭院经济、养羊养鸡养鸽子”的决定,迈出了挖穷根的第一步。

2005年,库俄铁路、铜场水库等大型项目开建。该村抓住机遇,引资建成砂石料场,组成运输队拉运石料。他还利用工程建设的大好时机,组织70余名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短短几年,村集体经济积累50万元,一举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2006年,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栏杆村率先进行整村改造。冬天,他组织村民学习培训,开春后就带着大家建房创收。

2010年,针对山区的气候条件,尼亚孜·木沙发动村民种植洋全心为民。

葱。他向县里争取了扶贫项目,每亩补助300元,在群众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自己和村干部带头种。秋收后,一亩地竟然收入4000多元,带动了该村的洋葱种植,2011年,全村洋葱面积发展到120亩,实现人均收入5167元,较8年前提高了近4倍。今年,村里洋葱种植面积达200亩。他帮村民们种完后,直到4月底,才开始种自家的地。5月2日,尼亚孜·木沙去世的第二天,村民们自发来到他家地头,含着泪把支书的地全部种上。

在尼亚孜·木沙和村民的努力下,栏杆村先后被授予“国务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他本人也多次获得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

库车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6月9日印。

责任编辑:李小虎编辑:魏立峰(印35份)。

库尔班·尼亚孜先进事迹大全【第四篇】

《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以下是网友整理了(*),他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前进镇的库尔班·尼亚孜,为改变家乡教育落后的局面,20xx年前库尔班·尼亚孜拿出全部积蓄,创办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为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乌什县前进镇,库尔班·尼亚孜创办的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很多同学的哥哥姐姐就是从这所学校毕业。这所学校已经成为许多当地学生走出县城,获得深造机会的起点。

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学生:我姐姐也是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她现在在湖南民族大学。

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学生:我姐姐也是从这个学校考出去的,她现在在西安城市建设学院。

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学生:我姐姐也是从这个学校出去的,她现在在福建莆田中学(内地高中班)上高三。

倾尽所有创办小学希望教育改变家乡。

如今,在乌什县以及周边地区,许多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这所学校就读。然而,学校创办初期却不是这样。20xx年5月,在外经商多年的库尔班·尼亚孜回到故乡,他拿出全部积蓄,在前进镇开办了这所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希望能为家乡做点贡献。

最美奋斗者库尔班·尼亚孜:我回来看到家乡的人们差距非常大,文化的差距,就是教育的差距。在我们当地的人们的眼里,整个世界就是几亩地、几只羊。

然而,正当学校逐渐步入正轨时,库尔班发现,不少孩子却被家长转到了其他学校,最多时候,一天就走了十几个。周围不少人还说库尔班办学是假,划地挣钱是真,一时间,关于库尔班·尼亚孜办学的谣言四起。

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李红:我们的墙,我们的厕所,一晚上,乡亲们就把墙给我们推塌了,他们用这种方式就是无非告诉我们,说他们不接受我们。

遭遇误解仍坚持理想为孩子打造梦想翅膀。

在这期间,库尔班的父亲因病去世,很多乡亲因为听到他办学的谣言而没有来。面对相亲们的不理解,库尔班·尼亚孜选择了坚持。

最美奋斗者库尔班·尼亚孜:他们更需要的是教育,让他们解放思想。我不想放弃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是孩子们的未来。

20xx年6月,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第一届小升初毕业生成绩揭晓,38名毕业生均成绩优异。库尔班·尼亚孜的坚持也让乡亲们改变了看法,大家纷纷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就读,学生从最初的仅有80人增加到700余人,毕业生里有不少学生在高考中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校。20xx年,政府投入资金,为学校新建了8700多平方米的校舍,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乌什县财政每年给学校提供76万元资金支持。

最美奋斗者库尔班·尼亚孜:这个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追梦人的舞台,让更多的孩子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中华文化,成为最自豪最骄傲的中国人,这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让穆萨不能理解的是:假期返校,老师怎么走了?小学6年,穆萨一共经历了7位数学老师和4位语文老师,他一度十分自责,“是不是我们做得不好?”

库尔班深知教师队伍的稳定对学生的重要,但作为民办学校,这所小学的汉族教师没有编制,而很多人都渴望一个稳定的铁饭碗,加上小学地处乡村,交通、生活不便,教学压力大,教师的流失率很高。

每年的特岗教师考试都是库尔班内心最矛盾的时刻,他一边言不由衷地对教师们说,“好好准备,希望你们能考走!”一边期望“自己的宽容能让他们改变态度”。20xx年,连最坚定的李永红也动摇了,在家人的说服下参加了考试。

被录取决定离开的那晚,所有人都睡着了,李永红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哭,这个瘦弱精干的女子将她所有的教案和学生作业铺在讲台上,心里默默地对库尔班说了一声“对不起”。

在四团附近的公立小学工作,李永红终于能够每天回家照顾孩子,可她心里却留有遗憾。20xx年,她辞职重返库尔班的小学,再也没有离开。

20xx年6月28日,对库尔班·尼亚孜来说是极为煎熬的一天,第一届小学毕业生报考“疆内初中班”的成绩即将揭晓,全校师生在电脑前守了一天。库尔班甚至想,“如果失败了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干脆到内地隐姓埋名再不回来了!”

大家从艾孜买提的分数查起,满分300分的卷子竟然考了227分,李永红惊喜地从凳子上跳起来,38个孩子竟然有32个考入了“疆内初中班”,录取人数占了乌什县录取总人数的一半。

从此以后,这所小学再也没有愁过招生。学校容纳不了太多学生,有的家长就在学校门口不走,甚至说,“只要能进这所小学,缺床我就搬床,缺课桌我就买课桌!”直到库尔班收下孩子才放心离开。一名曾经阻碍他办学的人为了自己的孙子上学,向库尔班校长承认了错误,“以前我不该那样对你,请你原谅我的无知吧!”

穆萨和同学们在昌吉州四中的“疆内初中班”就读时,库尔班专程探望,得知上初二的穆萨学习成绩全年级第一,库尔班又重复了一遍“你一定能考上清华大学”。

到了高三,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穆萨觉得自己离清华大学太遥远,库尔班想找人为他补习,并劝说他,“别放弃目标!”

20xx年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连穆萨自己都没想到,他竟然超常发挥考了701分,顺利被清华大学医学实验专业录取,穆萨能感觉到,那天库校长和自己一样激动。那年,不少曾经就读于这所小学的维吾尔族学生陆续被各地的高校录取。

最令库尔班骄傲的是,20xx年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贯穿于这所小学的教学管理中,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注入孩子心中。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背诵。

三字经。

论语,学习秧歌京剧二胡古筝国画……中华传统文化早已融入这所小学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自20xx年开始,学生们每天都要朗诵一段誓词:“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非常自豪,我爱伟大的祖国,我爱首都北京,我愿做民族团结的小主人,弘扬优秀国学文化,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愿祖国早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看着毕业的孩子们走出封闭的乡村,走出乌什县、走出新疆,到更广阔的世界学习生活,我的梦想实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职责和义务是让更多的孩子学好国家通用语言,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库尔班·尼亚孜说。

这是一所不一样的、极具吸引力的校园。第一次走进这所小学时,前进镇玉斯屯克和田村6岁的维吾尔族小男孩穆萨·图尔贡惊讶地看到一座县城才有的三米高、红黄蓝相间的彩色旋转滑梯,被迷住的穆萨请求爸爸,“我要去那儿上学!”

为了吸引孩子,库尔班和李永红采购了色彩艳丽的图画书和玩具,孩子们蜂拥而至全是为了玩玩具,一旁看护的家长称呼汉族教师们为“保姆”“阿姨”。

正式分班教学的第一天,库尔班才发觉自己“想得太天真了”。汉族教师不懂一句维吾尔语,孩子们不懂一句国家通用语言,不到两分钟教室乱成一团,一个孩子哭,全班一起哭,本就不放心的家长在外面更加焦急。有的孩子钻门缝逃跑,李永红赶紧追出去抱住了6岁的哈木拉提,挣脱不了的小男孩突然往老师的脸上咬了一口,血顺着李永红的脸颊流了下来。

李永红委屈地哭了,嘴里却说“没事”,教室里的库尔班担心留不住老师和学生,也难过地哭了。不一会,好不容易招来的孩子全被家长领走了。

库尔班不得不到87个孩子的家里逐一家访,并向家长承诺:“学费一分钱都不用掏,两个星期如果教不好,还要退给你600元!”

孩子们回到了校园,每天都有5位家长在门口轮流值班监督。库尔班找到了一个打快板的退休老教师,孩子们喜欢玩,就给每个学生发一副快板,随着快板有节奏的击打声,学唱自创的三字歌,“我来了,我走了,他睡了,我尿了……”

这所小学渐渐摸索出独特的模仿式教学模式。每个班配两名汉族教师,上课的时候,一名教师教语言,一名教师做动作。一名教师说“进来”,另一名教师就走进教室。李永红准备了很多小饼干和糖果,当孩子们比划出动作、说出正确的语言后,一边说“真棒”,一边往孩子们嘴里塞一颗糖。有的想喝水的孩子发不出“喝水”的音时,会急得直跺脚。

两个星期后,终于解决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问题。家长们不仅消除了警惕,不再轮流值班,还纷纷赞叹,“汉族老师太好了!”

在穆萨的眼里,李永红就跟妈妈一样,师生之间的感情日渐深厚。学生的衣服脏了教师洗;学生生病了,教师把学生背去医院看病;怕学生冻着,教师早早起床烧炉子……不少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养成了各种好习惯。

穆萨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邻居们经常找他帮忙翻译药品。

说明书。

当他偶尔坐公交车用普通话和别人交流时常常有人羡慕地看着他。

小学三年级,全乌什县统考,穆萨的数学考了满分,库尔班欣喜地鼓励他:“好好学习,你一定能考上清华大学!”

有的孩子连晚上睡觉嘴里都在蹦普通话,家长们疑惑不解,问库尔班:“你的小学有什么魔力?孩子不吃饭也要往学校跑。”

库尔班则借机告诉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强调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这所小学的口碑越来越好了。

自我评价。

只能得30分,而即使这样的水平,我依然被评为学校最优秀的老师,我觉得在耽误学生的未来,并一直内疚惭愧。”库尔班·尼亚孜说,当了20xx年教师后,他决定去外面闯一闯。

虽然对自己上课不满意,但跑调的普通话并不影响他与义乌、温州的商人交流。他从内地购进物美价廉的商品,回家乡开批发城、超市和药店,两三年就赚了120万元。此时他却苦恼起来,“谁都能做生意,可我是个大学生啊!总觉得有一种负罪感,高兴不起来。”

一天,他和3个背书包的小学生挤上了一辆车,闲聊着问:“干啥去?”孩子们答:“去学校。”“乡里不是有学校吗?”“我们要去乌什县上国家通用语言小学!”

孩子们的话好像惊醒了库尔班·尼亚孜,下了车,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几年沿海发达地区的闯荡经历让他感受到,那里的人们观念开放、重视教育,在他从小长大的前进镇,很多维吾尔族乡亲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乌什县。

库尔班·尼亚孜说,语言不通是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障碍之一,让孩子们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就等于为他们搭建一座桥梁。

20xx年,库尔班办小学的想法得到了前进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场地确定后,库尔班拿出60万元积蓄建设校舍。同一年,新疆开始实施双语教育,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

库尔班有着长远的考量:“为了让农村孩子从小接受正宗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弥补我当老师时发音不准的尴尬问题,小学的教师必须由汉族老师兼任!”

在他的印象中,最适合的教师就在托什干河对岸。

“前进镇旁边有一条托什干河,河的另一边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库尔班回忆道,自己小时候,“用砍土曼耕种的爸爸看到河对岸的汉族人用拖拉机种地,科学又高产,就带着我们举家搬迁到了紧邻四团的英阿瓦提乡三村居住。”

两种不同的文化冲击着少年库尔班,从小想当木匠的梦想渐渐被改变。

“我的梦想变成了考大学!”后来,库尔班果然成为前进镇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

托朋友介绍,库尔班找到了适合当教师的“兵团二代”李永红。眼前这个维吾尔青年有理想、有热情,刚当妈妈的李永红被他的梦想激励得湿了眼眶,不顾家人反对,和另外4名汉族教师加入了库尔班的教学团队。

回到前进镇,库尔班租了一辆面包车,扯出一条横幅,在巴扎最热闹的地方支张桌子,开始宣传他的小学:“为什么要学国家通用语言?农民种地养羊购买肥料,说明书看不懂怎么办?出去做生意,是不是要交流?很多人没出过乌什县,我们的国家很大,你们不好奇吗?”

两三个星期里,库尔班转遍了全乡,招了87名孩子,他和汉族教师们开始在学校等孩子入学。

与孔子“对话”的习惯,维吾尔族女孩希尔娜依·麦麦提已经保持了6年。

每天早操前,她都要面对校园里一尊3米高的孔子像鞠躬三次,认真地朗诵一段爱国誓词。周而复始的仪式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名言。

已开始影响希尔娜依的学习生活。有一次,远赴几千公里以外参加夏令营时,她参观了“梦想中的孔庙和孔子像”,也发现了她所生活的乡村以外“更大的世界”。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希尔娜依快小学毕业了,她最大的愿望是考进“疆内初中班”,走出农村到大城市接受教育。连续多年超过80%的“疆内初中班”录取率,让这所小学的名气越来越大。

每到开学季,周边村子、乡镇甚至县城的维吾尔族老百姓纷纷带着孩子在校门口等待入学报名,尽管附近有免费的公立小学,但一些人宁愿掏一些学费也要让孩子上这所小学。

20xx年,库尔班·尼亚孜拿出积蓄在家乡前进镇(原依麻木镇)办学,镇里%的人口是维吾尔族,绝大多数不会说国家通用语言,办学初期有不少质疑声甚至各种阻扰,但库尔班·尼亚孜坚持了下来。他坚信:只有语言通,才能感情通;只要语言通,就能心灵通。

20xx年年底,库尔班·尼亚孜成为全国100名“改革先锋”之一,获得“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荣誉称号。

一路走来,库尔班·尼亚孜和他的这所小学经历了不少困难。

库尔班·尼亚孜先进事迹大全【第五篇】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作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大会对他的评价是“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当天,库尔班·尼亚孜与受表彰的其他人员一起,在主席台就坐。

库尔班·尼亚孜说,在人民大会堂,坐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主席台上,自己的眼眶一直是湿润的。

前,当库尔班·尼亚孜拿出全部家底在家乡办起国家通用语言学校,挨家挨户劝说孩子们来读书的时候,他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这么大的肯定。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今天,更没有边疆地区教育翻天覆地的变化。”库尔班·尼亚孜说。

库尔班·尼亚孜先进事迹大全【第六篇】

虽然对自己上课不满意,但跑调的普通话并不影响他与义乌、温州的商人交流。他从内地购进物美价廉的商品,回家乡开批发城、超市和药店,两三年就赚了120万元。此时他却苦恼起来,“谁都能做生意,可我是个大学生啊!总觉得有一种负罪感,高兴不起来。”

一天,他和3个背书包的小学生挤上了一辆车,闲聊着问:“干啥去?”孩子们答:“去学校。”“乡里不是有学校吗?”“我们要去乌什县上国家通用语言小学!”

孩子们的话好像惊醒了库尔班·尼亚孜,下了车,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几年沿海发达地区的闯荡经历让他感受到,那里的人们观念开放、重视教育,在他从小长大的前进镇,很多维吾尔族乡亲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乌什县。

库尔班·尼亚孜说,语言不通是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障碍之一,让孩子们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就等于为他们搭建一座桥梁。

20xx年,库尔班办小学的想法得到了前进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场地确定后,库尔班拿出60万元积蓄建设校舍。同一年,新疆开始实施双语教育,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

库尔班有着长远的考量:“为了让农村孩子从小接受正宗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弥补我当老师时发音不准的尴尬问题,小学的教师必须由汉族老师兼任!”

在他的印象中,最适合的教师就在托什干河对岸。

“前进镇旁边有一条托什干河,河的另一边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库尔班回忆道,自己小时候,“用砍土曼耕种的爸爸看到河对岸的汉族人用拖拉机种地,科学又高产,就带着我们举家搬迁到了紧邻四团的英阿瓦提乡三村居住。”

两种不同的文化冲击着少年库尔班,从小想当木匠的梦想渐渐被改变。

“我的梦想变成了考大学!”后来,库尔班果然成为前进镇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

托朋友介绍,库尔班找到了适合当教师的“兵团二代”李永红。眼前这个维吾尔青年有理想、有热情,刚当妈妈的李永红被他的梦想激励得湿了眼眶,不顾家人反对,和另外4名汉族教师加入了库尔班的教学团队。

回到前进镇,库尔班租了一辆面包车,扯出一条横幅,在巴扎最热闹的地方支张桌子,开始宣传他的小学:“为什么要学国家通用语言?农民种地养羊购买肥料,说明书看不懂怎么办?出去做生意,是不是要交流?很多人没出过乌什县,我们的国家很大,你们不好奇吗?”

两三个星期里,库尔班转遍了全乡,招了87名孩子,他和汉族教师们开始在学校等孩子入学。

库尔班·尼亚孜先进事迹大全【第七篇】

9月27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代表获奖人员发言。他讲得最多的,是怎么让更多的孩子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上认同的事。

说起自己强调文化认同的事,库尔班·尼亚孜笑着说:“这几年来,我一直在讲文化认同的事。去年以来,我在多地开展调研时,很多学生家长都向我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增加乡村学校高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老师数量。这让我非常高兴。这表明,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家长的认可,他们从内心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想要提升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

今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在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里,600人同时表演的陕北大秧歌,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暑假里,库尔班·尼亚孜请来专业的舞蹈老师,教孩子们扭秧歌、舞龙、赶毛驴、跳陕北大秧歌。不知从何时起,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已经成为该校的一项办学特色。

六年级的努尔夏提·阿里木站在第一排,手持红色的油纸伞,随着音乐声伸展四肢,卖力地跳着。偶尔,所有的孩子们跟着歌曲里的节奏齐声吆喝。600双脚踏在地上,扬起的尘土仿佛让人看到黄土高原上头戴白羊肚巾,扭着大秧歌的陕北汉子。

“我家在前进镇,从学前班开始在这里上学,明年就要毕业了。我想考内初班、内高班,像穆萨·图尔贡哥哥一样上清华大学。”努尔夏提·阿里木说。

“今后,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常设班级将不再有学前班,因为现在乌什县,阿克苏地区乃至整个南疆,从幼儿园开始普及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很多一年级新生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完全没有问题。我们要在教学质量上有所突破,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入脑入心、入骨入血。”库尔班·尼亚孜说。

2003年,库尔班·尼亚孜在家乡创办了这所国家通用语言小学,让边远乡村的维吾尔族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从小在孩子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引导他们增强国家认同,走向包容多元的未来。16年风风雨雨,他“让孩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人生”的办学初衷矢志不渝,23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因此改变命运。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教育成果赢得了当地家长们的认同,每到开学季,不仅是乌什县,就连阿克苏市的很多家长都慕名前来,希望孩子能从这里开始,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

“教育的发展必须要适应老百姓的需求。过去,老百姓觉得孩子上过学就行了。现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重视教育,并希望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库尔班·尼亚孜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的思路、目标和方向都必须向前一步,今后,他将致力于缩小内地和新疆孩子文化知识的差距,用好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让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孩子和内地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同堂上课,共同进步。

为了这个目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打破了以往“来者不拒”的招聘方式,通过竞聘上岗,吸纳了18名新教师,并计划从内地高薪聘请政教处和教务处主任,抓好德育教育,提升教学质量。今年,该校常设班级14个,由28个教师授课。

如今,在学校里,班级、宿舍、走廊都安装了电视机和广播,成为校园一景。“走一条文化融合之路,这是我的长期奋斗目标。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很顽强,基因很强大,语言必须跟着文化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孩子们不能忘本。从娃娃抓起,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要给孩子们营造一种文化无处不在的氛围,让优秀文化渗透到他们的骨血里。”库尔班·尼亚孜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库尔班·尼亚孜先进事迹大全【第八篇】

10月26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库尔班·吐鲁木民族团结互助专项基金在乌鲁木齐sos儿童村举行“助力新疆学子求学路”公益活动。中国乌鲁木齐sos儿童村村长王攀,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江·哈力克,库尔班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麦提赛地·艾萨,管委会执行主任江伟,管委会副主任买买提吐尔逊·库尔班、艾则孜·阿外克日、亚森·麦图隼及库尔班基金志愿者代表等出席活动,受捐学生代表、社会爱心人士代表以及中国乌鲁木齐sos儿童村全体人员参加了活动。活动由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夏天主持。

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王攀在致辞中表示,今年6月28日,库尔班专项基金在儿童村开展了捐赠活动,为孩子们的生活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并进一步将民族团结的理念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此次库尔班专项基金与儿童村共同举办“助力新疆学子求学路”活动,这对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推动新疆公益事业发展。

麦提赛地·艾萨在发言中表示,库尔班基金已连续三年举办“助力新疆学子求学路”活动,对三百余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能够顺利地进入理想的大学,实现求学梦想,他感到无比欣慰。麦提赛地勉励本次受捐的105位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各界的关爱。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为受捐学生代表发放爱心善款。社会爱心企业杭州善食记科技有限公司和爱心人士代表阿里木江·哈力克向库尔班基金进行了捐赠。

受捐学生代表热米拉汗·麦提萨伍尔、阿扎提古丽·扎帕尔先后发言。受捐学生向库尔班基金及社会爱心人士表示感谢,并表示要传承好、弘扬好库尔班·吐鲁木精神,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江伟在发言中对支持库尔班专项基金发展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感谢。江伟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助力新疆学子求学路”项目已经逐渐成为了库尔班专项基金的品牌项目。未来,库尔班专项基金将继续发挥在新疆的影响力,在教育、扶贫等多个领域发挥公益组织应有的社会功能,调动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源,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以实际行动服务精准扶贫,促进民族团结。

活动现场,和田学子与儿童村的孩子们一起在巨大的画布上描绘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树,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库尔班基金还特别邀请已连续两个批次在和田地区参加援疆工作的墨玉县教育局教研员、北京援疆干部安秋英老师来到活动现场发表感恩祖国主题教育演讲。

“助力新疆学子求学路”公益活动由中华儿慈会库尔班·吐鲁木民族团结互助专项基金联合和田地区教育局、杭州善食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影视明星迪丽热巴等爱心人士积极参与,通过“用购买代替捐赠”的公益创新模式募集善款,希望汇集社会各方爱心力量,为新疆困难家庭学生提供新生入学交通费用资助,在助力新疆学子求学之路的同时,让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祖国人民对他们的关心帮助,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在人生新的起点上,树立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48 3245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