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企业战略论文以某企业为例样例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企业战略论文以某企业为例样例汇总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企业战略论文以某企业为例【第一篇】

社会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使得可靠性成为了人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时间上,通信技术及设备的发展,迫使人们对时间可靠性的更高追求;在空间上,交通方式的日新月异使人们在满足时间需求的同时也多为安全买了份保险,因此可靠性必须当作一项基本工程来看待。

供应链可靠性是指供应链在规定的环境、时间和条件下完成订单需求功能的能力,或者说是供应链能保持其完成订单需求功能的能力。以上的各种定义只是对供应链可靠性进行某一侧重点的定义,比如产品质量可靠性、交付的可靠性、订单满足率,等等。在此,给出一个精炼的定义:供应链可靠性是指在供应链的环境下,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行的能力。

影响供应链可靠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供应链外部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从供应链自身结构上入手。第二方面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从供应链外部环境因素分析2、政治、战争、恐怖组织等人为因素。如“”事件发生后,美国境内桥梁、隧道和机场的关闭导致许多公司的供应链在数周之内出现空前的延迟,部分公司的供应链几乎全部瘫痪,损失惨重。由于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无法从加拿大运到美国,福特汽车公司5家北美工厂被迫暂时停产,导致福特汽车公司2001年第四季度的汽车产量减少了13%。因零部件不足,通用汽车公司约1万辆小汽车和卡车的生产被推迟。

(二)从供应链自身结构因素分析。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系统,链上的各个企业都是组成网络系统的节点。供应商、制造企业、客户是构成供应链网络的重要节点,由于各个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每个节点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可靠性。

1、供应商可靠性方面的影响因素。供应商为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如原材料、零部件、能源、机器设备、工具、技术服务等,这些要素能否及时供应、供应的质量好坏、供应的数量是否满足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生产的好坏,以至于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性能。

2、生产过程不确定性方面的影响因素。机器设备可能会发生故障,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甚至电脑管理也会发生故障,以至将物料发往错误的地方,可能使生产线中断,等等。资金不足等问题会降低生产企业的供应可靠性。

3、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公众对单一产品的爱好降低,客户的购买力经常发生变动等等,会引起不规则的购买倾向。使企业对终端产品准确预测的难度加大,而供应链的运作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中的制造(加工)、组装、运输、分销等均建立在对需求准确预测的基础之上,所以因终端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经营风险。

4、信息传递不确定性因素。随着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其结构也日趋复杂,供应链上信息传递所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多和不稳定。有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属于是信息膨胀,也就说,从信息源到信息终端存在着不对称的转换,而一般情况下由于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及不完整导致信息的膨胀;另一种情况是订单的不平衡性,采购部门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地下订单,这样使得供应商会因得不到可靠信息而无法安排相应的生产计划从而影响下级需求的平衡。这种对市场的信息反映的不确定性,将会影响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供需平衡。

5、运输配送的不确定性因素。供应链管理离不开物流,运输及配送载物流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物流的产生是建立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供应关系之上,物流的畅通无阻是供应链是否畅通的关键影响因素,一旦发生诸如自然灾害或者瘫痪交通系统,致使原材料、成品物资难以调运,不能够及时运输配送到目的地,势必严重影响供应链的畅通程度,也就是说物流的畅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供应链的可靠性,因此,供应链上的运输配送不再仅仅是以满足自身需要为目标,而是以整个供应链的需要为目标。

供应链的网状结构决定了提高供应链可靠性有一定难度,并且这给企业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困难。应采取尽可能的措施提高供应链可靠性,减小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交流与共享。供应链信息是实现供应链合理、有效管理的关键。供应链上的企业不只是要完善本企业的各种信息系统,还要通过信息共享来增加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及发展战略,形成一个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纵向连通式信息管理系统,改善单个企业决策的盲目性,完善供应链自身信息传递渠道,通过提高各节点的信息共享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减弱“牛鞭效应”,改善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决策和合作,从本质上体现出信息系统的优越性,最终提高供应链信息的可靠度。

(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关系。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对时间、质量、可靠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必须要建立长期、稳定、互相信任的合作,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功担、战略共谋的“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对制造企业来说,供应商原材料的及时供应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厂家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此时,就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合作来解决关键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第一,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对重要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问题做全面的分析,如业绩、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研发、客户满意度等做调查,并进行正确评估;第二,要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第三,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第四,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对利益与风险做好分配机制。

(三)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快速响应是供应链采取的旨在降低补货提前期的行动组合措施。要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采取快速响应机制,因为快速响应使供应链中的补货提前期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管理者就可以增加预测的精度,并最终使得供应链中的供需之间得到很好的协调,从而增加供应链的总利润。

(四)供应链的柔性化。供应链柔性是包括所有供应链成员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系统应对顾客需求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取决于每个成员所具备的组织柔性水平,而且取决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协调的柔性水平。

供应链企业之间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通过在合同设计中互相提供柔性,可以部分消除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一般来说,增加供应链的柔性往往导致供应链运营成本的增加,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因为用户的需求和外界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富有柔性的供应链仍旧是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五)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供应链危机管理是指在供应链陷入危机时,为摆脱危机维持供应链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处理危机的行动与对策。供应链危机管理是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行,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急处理机制可以解决供应链流程中的各种意外状况,提高供应链可靠性。应急系统及时对紧急、突发的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以避免给供应链企业之间带来严重后果。供应链危机管理和应急处理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企业经营战略、流程改造与信息共享,并建立相应的危机组织机构。(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战略论文以某企业为例【第二篇】

摘要:实行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当今企业环境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多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战略管理作为高层管理人员的活动内容,越来越显示出它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的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其本质从管理理论的层次来看,战略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它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其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经济日新月异,新的经营方式不断涌现以及信息交流过程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超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战略管理的关键词不是战略而是动态的管理,它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特点是指导企业全部管理活动的企业战略,全部管理活动的重点是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而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关键都在于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内部条件和素质进行审核,并以此为前提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日常管理,在保持这种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由此,可以将战略管理定义为: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企业规模扩大并不等于规模经济,那种认为通过利用各种资产手段将劣质资产大量纳入自己企业,并在短时期内迅速膨胀构成“规模经营”格局的企业领导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老想着实现快速增长,尽快追赶上领先自己的竞争对手。海尔公司在制定战略管理目标时,能够从企业实际出发,不片面求大。实际上,企业规模只有与其所拥有的资源能力相适应时,才能发挥规模效应。海尔从多元化海尔开始向国际化转移,这个转移要经过以下几步:首先是加快出口,通过加快出口促进本土化设厂,通过本土化设厂来创造本土化名牌,通过创造本土化名牌来获得更多的用户资源,然后整合更多的资源,增强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企业决策层如果能用战略管理眼光进行观察分析,最大程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和内部优势,同时使环境对企业的威胁和内部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那么企业完全能靠适合本企业的战略管理得到稳定发展。在制定战略管理时,首先要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会的战略管理;其次是发挥优势避开威胁的战略管理;再其次是克服弱点抓住机会的战略管理;最后是尽量克服弱点避开威胁的战略管理。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而战略的选择和制定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又是很基础的一部分,所以,有必要在战略的选择和制定上下功夫,把握好这个大方向,战略的实施才有依据去进展。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在中国,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战略管理还仅仅是一个开头。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战略目标,有了战略目标关键看怎样去实现,这是重中之重,然而将目标一步一步实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有了战略目标之后,制定一套完整的战略方案来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程序。

企业需要时刻监测环境,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持续评价,企业战略管理一经确定并付诸实施,可能会遇到既定战略管理和变化的环境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导致战略管理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偏离原来的目标。战略管理评价就是分析在战略管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或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纠正偏差。企业发生战略管理危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往往有一个潜伏期,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能引起企业领导的注意,没有对其做出评价,当企业在外部或内部出现某种诱因时,战略管理危机就会爆发,令人措手不及。这就要求企业应该建立持续的战略管理评价的机制。同样,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评价时,决不能只做定性分析,应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的、统一的分析和经济的战略管理评价活动。利用计算机能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管理者制定各种形式的战略管理报告。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大量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企业战略管理评价的准确度。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实华也许并没有面面俱到,但其思想理念是完全值得推崇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保证企业文化同企业宗旨、理念、战略管理目标的统一,是企业战略管理实施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把员工统一到战略管理目标中去是战略管理实施的保证。所以,企业文化应适应并服务于企业制定的战略管理。在制定新战略管理时,企业领导应该重视和保存现有企业文化中那些支持新战略管理的方面,当然企业现有文化中与新战略管理相矛盾的方面也应该得以确认和改变。事实上,改变企业的文化使其适应新的战略管理,通常要比改变经营战略管理使其适应现有文化要更为有效。改变企业文化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招聘新雇员、员工培训、调动和提升、榜样示范以及正面加强等。只有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匹配相适应时,企业文化才能有效地推动战略管理实施,否则,它将对战略管理的实施起到一定的阻力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战略管理也逐步变成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战略观,企业战略目标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2]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m].华夏出版社,2001:8。

[3]范晔。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6):12。

企业战略论文以某企业为例【第三篇】

随着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的颁布。供应链的回购再造战略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经济价值逐步显现,成为企业强化竞争优势,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伴随着原油生产的快速发展,油田企业能够回收利用的各种再生资源曰益增多。因此,将资源综合利用与企业降本增效紧密结合,在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战略,大力开展物资回收利用,成为提高油田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护油田生产环境,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回购再造战略的内涵及逆向物流。

1回购再造战略的内涵。回购再造战略是指对油田生产单位所拥有的废旧生产物资进行回购,再造(再加工)、处理的过程,是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成网络。

2逆向物流管理的内涵。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是指“正向物流”,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不仅应该包括“正向”的物流,还应该包括“逆向”的物流。逆向物流属于油田供应链回购再造网络的一部分,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代替、物资的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处理、旧物资修复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是对生产废旧物资的收集、分类、再处理、再使用进行管理的过程,具体包括了退回检验控制,回收再造流程的确立、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物资回购集中管理四个方面。

二、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战略的必要性。

1回购再造战略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油田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既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约生产物资采购成本,又可推动内部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回购再造战略是保护油田生产环境,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油田实施物资回购再造战略,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物资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消耗,既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又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3回购再造可杜绝潜在质量事故的发生。油田生产单位在淘汰产品、废品中暴露出的产品品质问题,将透过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不断传递到物资供应管理阶层。物资供应部门的管理者可以根据反馈的质量信息优选供应厂商、促使供应厂商在事前不断的改进产品品质管理,以根除产品品质不良的隐忧,可以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让质量事故防患于未然。

4回购再造行业发展效益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它不仅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能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推动油田生产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油田创造增效之道,也可增加一定的就业岗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油田物资回收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沿袭传统经营模式,管理机制有待创新。近几年来,在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下,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有一定的规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基本还是采取“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没有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2油田废旧物资回收机构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由于油田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油田废旧物资回收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经营模式,对废旧物资仅限于“收”和“卖”,基本没有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用于再生资源的预处理和再加工,阻碍了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进程。

3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油田生产每年投入约80亿的生产物资,物资种类涵盖56个大类,油田生产每年产生大量的废钢铁,旧设备,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电池,由于油田生产区域面积广阔,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物资零星分散,其回收、再加工,运输费用高,回购价格低;另一方面,油田废旧物资调剂中心受机构、人员因素影响,向生产单位回购废旧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偏少。种种因素导致目前油田废旧物资再回收利用率不到2。%,可回收再生资源隐性流失严重,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更加严重。

4职工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不高。在油田内部,对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上还没有转到通过存量调整,挖潜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资源意识”、“节约意识”有待加强。

1建立油田物资回购再造管理机构。任何一种管理体制的推行,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体运行才能实现。油田供应链要实施物资回购战略,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应当在对油田现有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及油田物资供应链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建立物资回购再造专门机构,使之能够覆盖油田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我们可以以油田物资供应体制为主线,将现有的油田物资回收调剂中心改建成油田物资回购再造集中管理中心,将各二级供应部门设为物资回购再造的中转中心,各三级基层单位为物资回购再造物资供应点,形成一个建立在供应链有关环节上的完整的物资回购再造管理体系。油田物资回购再造集中管理中心行使油田废旧物资回购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全油田生产性废旧物资的集中回收,利用、处置,调剂和检查,负责向修复点,油田范围内再加工点、油田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单位,生产物资供应厂商提供回购的可再生或可利用资源,负责旧品再造后的分配、供应。

2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物资回购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整体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思路在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物资回购再造要从全局角度进行规划。首先要要克服和纠正“重大轻小,重新轻旧”的倾向,积极组织收购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对那些生产部门非常需要,但价值小、利润低或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再生资源品种,更应千方百计组织回收。其次,要摒弃“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回收加工厂,采取清洗、除油,去污、干燥、拆解、剪切、打包,破碎等加工预处理手段,加工生产各类再生原料;最后,要根据物资回购的管理目标和业务流程,建立以三级物资回购供应点为基础的点多面广和服务功能齐全的物资回收体系、可再生物资交旧体系、废旧物资拆解体系、物资修复管理体系,返厂再加工管理体系,形成以回收和集中加工预处理为主体,为原油生产和油田建设提供合格再生原料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条,从而提高整个油田物资供应链的总运行效率。

3完善物资回购再造管理机制,畅通物资综合利用渠道。目前,虽然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有一定的规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但是,油田供应链要实施物资回购战略,还需完善机制。首先,要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有关政策,争取油田有关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支持,获得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处理部门和回购再造信息网络等方面项目的投资。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的步伐;其次,要同有关部门结合,制定有效促进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措施;第三,要加强与油田外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及行业协会的联系,寻求与它们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协调好废旧物资上交,回收、分拆、再加工、利用单位的协作关系。

4开发物资回购信息系统。信息流与物资的流通是相辅相成的,信息流在物资回购和逆向物流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信息在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中所采用的形式有些不同,但从根本上讲,信息都是为物流顺利、通畅的完成所服务的。油田目前实施物资回购战略、发展供应链的逆向物流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废旧物资信息数据的缺乏。包括废旧物资存在的准确位置、数量、可利用的程度、目前的管理状况等等,因此建立为物资回购和逆向物流服务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强化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准确、充足的附加信息对逆向物流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目前,一些网站从事某些二手产品的广告和销售,我们也可以加强与这类网站的联系,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市场行情、产品信息,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这类网站为自己做宣传,寻求与油田外可再生资源加工厂商的合作。

5建立相关激励机制。为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油田应当出台一定的激励政策。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鼓励生产建设单位回收和利用。对上交的废旧物资,给予一定的价值返还;对利用再生资源的单位。可以按节约新物资的比例予以适当的奖励。

6搭乘网络配送的运输载体,实现物资回购再造与网络配送整合。网络配送是正向物流的终点,而物资的回购再造是逆向物流的起点,二者可以通过油田物资供应链的运输载体实现物流供应链起点和终点的整合。即通过信息系统在完成网络配送的同时,利用网络配送的车辆,搭载回需回购再造物资至所需地点。

7与供应厂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回购再造物资只有在完成了销售环节,才能实现利润再造、盘活闲置报废物资的目的,达到逆向物流的终结点。因此,物资回购集中管理中心应当发挥物资供应行业的优势,与有关的供应厂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将油田没有能力修复或再加工的可再生物资、可利用的产品部件提供给生产厂商,由其加工检验合格后再进入油田资源市场。这样,使供应厂商、生产厂商、油田各方的参与者都能从中获益,达到共生共赢的局面。

总之,实施油田物资供应链的回购再造及物资回收利用策略,对油田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遵循资源综合利用与油田生产发展相结合,与污染防治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利用、多种途径,讲求实效、重点突破,逐步推广”的方针,对推动油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实现降本增效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企业战略论文以某企业为例【第四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中小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谋求生存与发展,战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管理是着眼于长远,为适应企业内外形势而做出的总体规划,战略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衰与亡。它指明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生存事态和发展方向,进而决定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所谓企业战略,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基础上,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它具有全局性、纲领性、长远性、竞争性、应变性。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针,它应根据企业拥有的资源情况,企业的产品、技术、信息优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它一般包括:发展方向战略、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市场竞争战略、人才竞争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等,企业战略一般应随企业资源优势的变动而变动。

没有企业战略,其生命力也是短暂的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如果不能准确定位,那么企业就容易受到挫折,一蹶不振,甚至破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今天的企业进入了战略竞争的年代,企业战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心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的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因此如何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企业战略,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战略”虽然起源于军事语境,但是在和平年代,却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的行政管理或工商管理实践。今天,战略一词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战略”涵盖的对象涉及国家、某一个行政区域、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实际上,“战略”一词的词义已经被人们引申了。总的来说,战略是某行为主体对其行为和希望达到的目的所做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的谋划。

(一)战略的概念。“战略”一词与企业经营联系在一起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时间并不长。今天,在企业经营中运用这个词,主要是指对企业长远发展所做的系统性、全局性的谋划。企业战略涉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行动四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制定组织目标和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政策或计划的方式。企业战略可以被看作是组织内部资源管理和组织与外部联系过程。企业战略综合了组织中不同职能领域并涉及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它关注组织所从事的所有活动。它的目标核心资源以及组织如何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联系。它是从一个更长远的视角,帮助保持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在社会分工大系统中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或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育企业在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定义为: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其特点是,指导企业全部活动的是企业战略,全部管理活动的重点是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而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关键都在于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内部条件和素质进行审核,并以此为前提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三者之间达成动态平衡。战略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日常管理,在保持这种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第一,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第二,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

(三)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已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设计、选择、控制和实施,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全过程。企业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诸如企业的经营方向、组织机构改组、重大技术改造、筹资融资等等。

1、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全局性、纲领性、长远性。全局性,即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需要规定企业的总体行为;纲领性,即规定着企业的目标、重点、措施,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纲要;长远性,即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开拓未来的发展前景。

2、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竞争性、长期型、应变性。竞争性即为谋求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同竞争对手争高低;应变性即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以适应变化后的情况。

3、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往复的管理过程。他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一级战略执行结果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地对企业进行管理。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一套总体设想,是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性蓝图,是从企业全局出发而做出的较长时期的总体性的谋划和活动纲领。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向导和成功的边界。君略顾问在对数家客户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往往取得成功的企业,其运营管理行为均有意无意之间符合其战略意图,且成功度越高的企业,其总体的战略规划的目标则越清晰明了。

构建独一无二的核心能力发展体系是企业追求最高境界的战略管理。近年来,国内关于竞争力、竞争优势、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战略术语,可以归根结底一句话,是否拥有核心能力。

为什么企业需要进行战略管理,一般来说,企业战略管理主要有三大驱动力量:一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一直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得企业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并适应由此引发的各种革命性的环境变化;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它使得市场竞争包括资源的获取越来越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需要企业具备更为宏观的国际化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三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即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得企业需要按市场规律和游戏规则来从事经营管理,因而战略决策越来越重要。

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尽管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来说很重要,但到目前为止,企业的战略管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企业战略的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二)企业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企业战略是对企业的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在这方面,我国的某些大型企业还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未能转变观念,发展自身的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缺乏有效实施方案。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更多的是设定远期目标。而忽视了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更重要的反而是具体实施的步骤,这使得中小企业空有目标却不知道如何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使得企业战略管理流于形式。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中小企业实际上还停留在战略规划而不是战略管理水平上。

2、战略管理模式单一。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更多的是对大型企业或成功企业经验的模仿,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单纯的生搬硬套就导致了战略管理形式的呆板、不切实际,从而忽略了中小企业独有的特点,没有形成自身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旦形成某种战略管理模式,就忽视市场实际形势的变动,失去了及时调整的先机,也就失去了战略管理的效用。

3、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缺失。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但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倒闭。有研究表明,尽管倒闭的原因种种,但基本症结却是缺乏战略管理的技能,或没有开展战略管理。几乎对所有失败案例的研究都发现,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严重缺乏。

1、不了解战略规划的意义,缺乏技能。中小企业业主可能对战略规划性质认识不清,甚至视战略规划为束缚,是对灵活性限制作用的障碍。另外,中小企业业主通常缺乏进行战略规划所必需的技能,同时又缺钱或不愿花钱去请专业的咨询顾问来企业解决问题。

2、无暇顾及战略问题。中小企业每天的经营管理活动占去了企业业主的绝大部分时间,他们经常亲自处理紧急事务,难以挤出时间进行战略思考。我们的中小企业竭尽全力的是如何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吃饭问题,无暇顾及系统的企业发展战略性研究和实施,即使花上一些时间,请一些专家咨询,也往往流于形式。

3、战略定位不稳当。很多中小企业出于对那些源于短期的市场要求,它们所制定的一些规划,没有从发展的趋势上考察,即使有些企业开始着手发展战略的定位研究,但在指导思想、内容和实施上都带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一次定位的发展战略,根本无法与那个残酷的市场竞争。

有研究分析发现:中国企业战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对战略管理的价值认识不够和企业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约占企业战略管理失败的60%以上。总结起来,中国企业战略管理整体水平低下,对战略管理的价值认识不够、战略决策的随意性大、盲目追求市场热点,主要表现为如下:

(一)缺乏战略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技能。我国有些中小企业缺乏战略思想,对什么是战略、战略对企业有什么价值认识不足,认为战略只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因此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目标。但更多的企业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活动的频繁和自身认识的提高,也逐渐认识到了战略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由于自身的能力原因,对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如何制定战略以及怎样有效地执行战略等问题缺乏认识。很多中小企业把企业赢利当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但对挣哪方面的钱、挣谁的钱等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企业企业今天是做机械的,明天就有可能进入保健品、食品等行业,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大。我国中小企业寿命较短与缺乏战略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技能有很大关系。

(二)中小企业不能与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相适应。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领导人认为,宏观经济环境与生产经营关系不大,甚至无暇顾及这些问题。我国中小企业绝大部分的时间,要亲自处理紧急事故,难以挤出时间进行思考,竭尽全力的是如何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吃饭问题,因而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存在问题等大方向知之甚少,信息闭塞,认识肤浅,而且不善于将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与本企业生产经营紧密联合起来,对政策和经济的把握相对迟缓,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甚至有的企业由于和政策的指导方向不一致,导致面临倒闭和破产的危险。

(三)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部分中小企业不了解战略管理的意义,认为战略管理是大企业的事,其实,战略管理对于中小企业同等重要。因为中小企业的诞生,往往是因为发现了市场空缺,在短时间内创办起来,即使没有足够的资金、足够的领先技术也可以很快地生存发展,正是由于这种偶然性,使很多中小企业在开始就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规划,其结果造成了企业目光短浅,只看到利益,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四)规划脱离企业发展实际,难以达到战略目标。

1、盲目生产,不切实际。很多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没有真正了解试产环境、目标消费者和企业自身实力。仅从老板的良好意愿出发,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这些口号和目标根本不能算是战略,它不能把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描绘清楚,永远只停留在这个口号上,使得企业的营运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员工和老板心中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正如一棵树和一片树叶对暴风雨的抵抗能力不同一样,中小企业作为市场游戏规则的参与者,抗风险能力较差,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也很大,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小企业在获得市场信息方面存在资金、人才短缺问题,从而降低了其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也很难在最佳时机进行战略调整,从而达不到战略目标。

2、缺乏战略思想,短期行为严重。大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其成立和运行仅出于对地方资源的及时利用或短期出现的市场需求,缺乏长远的目标。另一部分企业,则认为环境或市场变化太快,制定战略没有意识,不知道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3、错把计划当战略,盲目扩张发展。诸多中小企业没有战略,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计划。有的企业错把计划当战略,耽误了企业发展。计划和战略有着根本不同。计划是对于未来活动的具体安排,而战略定位表现为一种观念,它确定公司的现有方位,探索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促使企业自由地思考。计划是对战略的具体实施。也有些企业战略失败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是战略严重缺乏基础,盲目扩张,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

4、定位不准,脱离实际。我国许多不成功的中小企业在创业以及经营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仍无法明确自己的定位,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结果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被竞争挤出局。另外有些企业,虽制定了发展战略,但只是凭主观想象,结果其定位严重偏离企业自身的实际,难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将基层员工拒绝于企业战略定位之外,许多中小企业业主认为,只有高层管理才有战略眼光,基层管理者和雇员目光短浅,年轻人又缺乏经验,不了解企业情况,没有发言权,这是一种高层优越感的表现。使得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无法被员工理解,不能更好地投身于有创造性的工作。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分析。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未确定企业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使企业战略管理按照经济规律来指挥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不能把战略分析当作一项临时任务,组织若干人马应付了事,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要针对性地掌握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企业战略管理。

(二)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我国的中小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加之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进行战略定位,确实是难了一些。但面对现实,面对比较优势又必须尽早进行重新认识。中小企业一般不易多角化经营,这是由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决定的。中小企业是选择某一产业的整体,还是选择这一产业的环节,都要很好的把握,主要是利用比较优势。企业对自身比较优势的重新认识过程,也就是对自身问题要站得高,“一览众山小”。比如:施乐园公司的复印机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时期,全球许多著名公司也会采取与它相同或相似的战略,旨在争夺市场,但都未能获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未能发现或创造独特的战略定位。而佳能公司则选择施乐园公司战略定位之外的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作为切入点。通过不断渗透,最终发展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领先者。由此,使我们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国内外大企业夹缝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研究自身能力和比较优势,善于发现行业战略的空点,在不同的大型企业的战略定位之外另辟路径,穿插迂回,方能由小变大,立于不败。

(三)实施战略管理要依据科学理论和方法。战略管理是一种以思想性创新的管理,所以要依靠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作为指导。目前流行的战略管理理论方法还不完善,还在发展之中。主要是基于战略管理是针对环境不断变化产生了大量不确定因素,使企业仅仅使用可以控制性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工程方法以发挥作用。因此,战略管理要应用统筹学理论和系统方法结合才会更有效。

企业是否实行战略管理最终是由企业自主确定。可以预料,随着中小企业业主和企业家对环境复杂性和动态性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必将摒弃短期行为,树立远大理想,从而使实行和加强战略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使战略管理广泛运用于中小企业,针对上述实行战略管理不利的原因,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战略意识,突破观念障碍。中小企业业主、企业家要树立战略意识,首先要树立企业长远发展的意识,克服得过且过和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障碍,对发展目标进行正确的定位。其次要破除对战略管理的神秘感。一些中小企业认为,战略管理只能在大型企业发挥作用,自己的企业规模小,业务简单,人才缺乏,用不着或用不了战略管理。许多成功实行战略管理的中小企业已经证明了这种顾虑是错误的。

(二)加快产权制度建设,促进战略管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性质是民营的或私营的。企业创办者出于个性独立、个人生活方式和兴趣的需要以及为家族成员、亲友等提供就业机会的考虑而创办企业。这种企业产权虽然清晰,但产权结构单一,重大决策由业主独断专行,风险很大;治理结构不健全,委托代理成本十分高,产权人出于保密动机。不愿与家族之外的合作者共同分析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等战略问题。所以,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加快产权制度的合理化,变产权一元化为多元化,清除血缘关系对企业发展的障碍;建立适当的治理结构,解决所有者经营能力不足的问题,使企业管理由传统型走向现代化。

(三)引进人才与培训并用,提高战略实施能力。根据调查,当前中小企业不能开展战略管理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战略实施能力。这与企业缺少战略管理人才有直接的关系。许多企业业主不知道什么是战略管理,怎样开展战略管理,如何进行行业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理论上并不清楚有哪些战略可供选择,如何建立与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及战略评价和控制体系。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靠人才引进,积极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国家政策应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小企业建功立业;另一方面社会应积极为企业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战略管理研讨班和培训班。

[2]秦远建。企业战略管理第二版[m].北京: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3]袁界平。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建议[j].科技研究,20xx.

[5]刘琴。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缺失与应对策略[j].特区经济,

48 1108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