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乡镇农村建整扶贫年终总结精编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乡镇农村建整扶贫年终总结精编”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乡镇农村建整扶贫年终总结篇1

今天第一范文网网友为大家整理了(*),希望你会喜欢。

乡镇农村建整扶贫年终总结篇1:

在州市建整扶贫办、吉首市工作队的正确领导和科学指导下,在州商务局、州工商银行、州贸促会三家后盾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农村建整扶贫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我们努力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紧密团结干部群众,千方百计地做了大量的艰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加快了深坳村的扶贫攻坚进程,为完成新一轮建整扶贫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一年来的建整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面对让人揪心的贫困背景

一是自然条件枯寒。该村是距吉首城区仅10公里的“灯下黑”村,地形以山地为主,夹缝中方见少量田土。土壤系紫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壤类型,属于严重缺水村,人畜饮水、稻田灌溉非常困难。二是人均占有稻田极少。全村5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158户,624人,稻田总面积仅有389亩,人均旱涝保收稻田不足亩,且因缺水、缺阳光而粮食产出率较低。有80多丘稻田极小,不能牛耕,只能人挖,阴山田、雷公田占了多数,农业生产条件太差,以致温饱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三是产业弱小,经济落后。全村有椪柑600亩,梨林40亩,培管不良,靠天收成,效益低下。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266元,人均口粮340公斤,处于贫困线以下。28岁以上男性找不到老婆的有32人,建国以来,3个村民小组没有1个大学生,“生病基本靠躺,吃饭基本靠党,老婆基本靠想”的深度贫困问题在该村反映十分突出。四是交通不畅,行路艰难。虽然历经了三次扶贫,但交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养女莫嫁深坳村,一根扁旦一莆藤;三天不出望江坳,饿死深坳一寨人”是该村贫困的真实写照。

二、今年建整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

按照州委书记何泽中提出的“强基础、兴产业,保生态、惠民生、促发展”的五项要求,今年我们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班子,二是抓基础,三是抓产业,四是抓素质,五是抓综治,六是抓创新,努力实现一年一个新台阶,两年再上大台阶,达到“村民富,干部富,集体富”的“三富”目标。

三、建整扶贫工作的主要特点及成效

(一)村组道路建设有了重大突破和历史性巨变。交通问题是该村村民的心头之望,多少代人,三届工作队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在工作组筹资的105万元之中,共有万元用于修通四清桥至高坝组公里硬化道路,新修大寨组通组道路公里,硬化四清桥组公里村间道路,硬化王屋营组村间产业道路公里。除了道路建设外,我们筹资整修防洪堤,维修了灌溉担水电排设施。

(二)产业发展有了明显变化。对全村600多亩椪柑进行了低改品改,新开发椪柑100亩。今年椪柑产量、质量均有较大提升,全村椪柑产量达到162万斤,比去年增加了60万斤,商品果率也比去年大有提升,优质果可达110万斤,预计椪柑创收81万元。梨子、西瓜等其它水果培管得到了加强,全村梨子等水果创收40万元。全村竹鼠养殖、刺猬养殖示范户得到了扶持和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为村民增收25万元。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形成新亮点。全村向广东、福建、浙江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60人,向吉首城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12人,特别是在工作组的鼓励引导下,全村农民自筹资金购买了12台货车组建了运输队,在吉首城区从事货运服务,取得了可观经济效益。

(四)扶贫模式创新工作有了良好基础。配合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创新扶贫模式促进农民进城安居就业的实施方案》,州委副书记彭武长率领州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深坳村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彭武长副书记接着又在吉首市委召开了有州委常委、吉首市委书记秦国文、副州长周云及州直有关单位一把手和吉首市委在家常委、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扶贫模式创新试点工作专题研究会,会议明确了“州指导、市为主、乡服务”的扶贫模式创新试点工作领导机制。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召开了方案研究会,明确了部门职责任务,并将扶贫模式创新试点工作列为市里第四季度工作重点,要求20xx年1月正式开工实施,目前农民建房地点已经初步明确。

(五)生态保护得到了有效加强。今年我们争取州能源办支持,完成了3户节柴灶示范工作。该村拥有1万亩的禁伐林场,按照50元/亩标准,市林业局早已一次性兑付给村民,目前树木葱葱,满目绿色,但是村民没能得到二次受益,有的还是利用耕地种上了树林,所以在没有得到持续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这片州府边的绿色树林得到了很好保护,没有乱砍滥伐,没有发生森林火灾事故,使这块少有的集中成片的绿色天然树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周末吸引了市民休闲健身。只要这个村绿色生态环境长期保护下去,作为离吉首城区很近的地方,远景发展一定可期。

(六)社会事业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一是抓好扶贫挂户工作。三个扶贫后盾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科室负责人按照彭武长副书记的指示,都联系对挂了一个特困户,彭武长副书记也亲自挂了一个特困户,共扶持解困资金万元。二是抓好村图书室、卫生室建设。三是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为留守儿童送书包、学习用具以及其他关爱活动。四是抓好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村规民约宣传,村文明新风活动,计划生育国策宣传,效果好,风气正,全年无违法犯罪现象,州市计划生育检查工作达到合格以上,无超生和计外生育现象,受到了州市计生检查工作组的一致好评。

(七)村级班子建设得到了有效加强。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村级班子换届工作,增补了村委会秘书。两委班子建设中的各项制度健全,工作运行规范,经常开展学习,村支书、村主任分别到省委党校和州委党校学习,切实充实和加强了班子建设。发展新党员1名,培养后备干部4名,确保村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后继有人。

四、建整扶贫工作的主要作法及措施

(一)把科学制定规划作为首要任务。在认真调查研究、州领导指导、州商务局党组把关的基础上,我们因地制宜,结合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制定了《20xx年深坳村建整扶贫

工作计划

》、《20xx-20xx年深坳村建整扶贫工作规划》,使我们今年的工作有规可循,有的放矢,有序推进,不打乱战,节节取胜。在制定工作规划之中,州委副书记彭武长亲自调研,在百忙中作出指导把关。州商务局局长李全专门召集会议听取汇报,细致审查,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保证规划切实可行的质量。

(二)把领导高度重视作为第一推动力。任何一项工作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就有了成功的决定因素。我们工作组经常主动找机会向州委副书记彭武长汇报,也经常向后盾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让领导及时知晓建整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然后争取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科学指导、重点关爱和亲历亲为。深坳村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活动,如果没有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那么就不可能取得上述让老百姓欢欣鼓舞的效果。

(三)把加快道路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工作。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太平乡级公路虽然通过该村一只角,但是该村大部分地区均无一条畅通的公路,全是坑坑洼洼的毛路,解决农产品运输和村民行路难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热切期盼。因此,今年我们把道路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抢在柑桔外售之前把两条公路及村间人行道路全部修通或硬化,这是老百姓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以致男女老少啧啧称赞,感恩于怀,正如有的村民说“历朝历代没有修好我们的路,现在你们帮了我们大忙,带来了深坳村的红点”。

(四)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根本支撑。今年我们根据农民意愿和原有基础,重点选择优化椪柑产业发展,新培育了竹鼠和刺猬等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效果较好,收益明显,受到了村民的欢迎,促进了他们脱贫致富。

(五)把扶贫模式创新作为脱贫致富的新型途径。根据我州三十年来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鉴于该村自然条件恶劣,部分高山村民,不具备脱贫致富条件的实际,按照州领导的指示,我们积极探索农村扶贫模式创新试点工作,以部分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打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整体长期脱贫致富的目标,需要打破常规,解放思想,利用国家有关政策支持来解决进城打工农民的住房问题,抓好农民打工进厂工作,配套农民长期安居城市的相关优惠政策,解决好村民流转土地的产业化经营问题等等。目前按照一户有2个劳动力已在吉首城区打工的条件,该村有39户已经符合。今后会逐步分批扩大进城安居就业规模,这对该村的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将在全州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为我州的建整扶贫工作创造新经验、新典型。

(六)把发动村民群众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动力。一是在产业发展之中,我们让村民充分认识到没有产业就很难致富的道理,帮助他们算明白账,引导组织他们把过去放敞的柑橘产业又重新培管,进行低改品改,提质增效。二是在修建公路当中发扬风格,以公共利益为重,放弃不合理的利益要求,配合村委会搞好施工环境,确保工程质量。在修大寨组公路中,村委秘书在施工线路设计没有最佳选择,而且非常危难的情况下,主动提出不要分文补偿,用自己的屋场调换被占村民的屋场,保证了公路顺利通车。三是利用威信高、辈分大的本村能人做好公益事业的组织协调工作。四是鼓励有条件农民自筹资金积极报名参加扶贫模式创新试点工作。

(七)把加强工作组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保证。一是加强队员的政治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二是加强队员工作作风建设,养成深入实际、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踏实不漂、吃苦耐劳的好作风。三是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账钱分管,及时监管,不违规违纪使用资金,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用出最大效益。四是坚持严格考勤纪律,确保队员把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建整扶贫工作中去。

总之,一年来的工作中我们群策群力,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有目可睹、百姓感激的成绩,但由于该村条件制约,时间有限、国家项目支持有限,加之我们自身的能力水平有限,也还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还没有完全解决有利于脱贫致富的重大问题,比如扶贫模式创新试点工作仍需得到市委、市政府强力支持,尽早实施。因此,明年我们将继续勇于担当,勇挑重担,知难而进,奋力拼搏,力争全面完成州委、州政府交给我们的建整扶贫工作任务。

乡镇农村建整扶贫年终总结篇2:

20xx年,司门前镇扶贫开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现将我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xx

年度工作总结

(一)省级重点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司门前镇在20xx年借扶贫建整村大轮换的机会争取到了风云亭、众乐两村为扶贫重点村,并争取到重量级单位联村,在以县扶贫办/统战部为扶贫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县中医院、县建管站等有关单位驻众乐村,县财政局、中华联保隆回支公司驻风云亭村。扶贫工作组的进驻,为两村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也为两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坚定不移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风云亭村全村总人口286户986人,耕地面积763亩。村道离司门前镇约有11公里,以前有一条崎岖不平的村通机耕道通往竹山院,但因年久路烂,村民运输很困难,后修建一条村级机耕路通往丰年,但丰年地段过河处一到冰冻和洪水季节,村民就只能被困村中,无法出行.县扶贫单位有关领导全面考察风云亭村的贫穷落后情况后作出指示,要求风云亭村首先要搞好公路设施建设.在县财政局、中华联保支公司等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风云亭村全村公里的村道按时按质完成.

众乐村也抓住扶贫建整这一大好时机,首先搞好公路建设。众乐村是我镇最偏僻村之一,该村离镇中心达12公里,沿线山高路陡坡多,一到下雨天完全无法通行。为了给一方百姓做点实事,县中医院、县建管站驻众乐村的扶贫工作组经过多方权衡,多次向局领导汇报,多方向县直相关单位协调资金,最终排除万难,新修坪花冲至水库边移民区公路4公里,同时修建硬化村道1公里,硬化组道1公里,组道铺沙公里.此外,风云亭村在扶贫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新修建160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修建一个62平米的村卫生室;众乐村也修建了一个268平米的村部组织活动室和村卫生室,改变了过去借民房开会的历史.

二是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风云亭村要发展,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整合资源,使产业结构适合风云亭村实际。为此,风云亭村与县财政局、中华联保隆回分公司为首的扶贫组工作人员在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认为风云亭村发展要走以种植业为主、种养相结合的道路。特别是该村地处高寒山区,林地面积丰富,适合种植中药材。以县财政局扶贫工作组为首的工作人员立即着手在海拔700米的山上大面积种植金银花和红豆杉,并积极与县特色办联系相关事宜,借助隆回县“北药南移”的大好政策,紧锣密鼓地谋划未来的金银花和红豆杉基地。目前,风云亭村建设里300亩金银花基地和200亩红豆杉基地。而众乐村也在扶贫工作组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调研,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开辟尾参基地217亩,同时种植亩的油茶基地.

(二)基层组织建设

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该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切实搞好各村的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配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保证扶贫建整村工作正常运转,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对现有党员加强党的宗旨观念,同时,从生产一线及外出务工回乡青年中吸收优秀人才入党,做到整体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2、经常性开展党员教育,认真组织党员定期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是学习各种致富技术。

3、严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步形成党员队伍的自我纯洁机制。

4、指导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其中风云亭村今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发展新党员1名;众乐村今年推荐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二是两扶贫建整村各培养村后备干部2人,做到成熟一个起用一个。

(三)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省、市、县的文件精神,要求对低收入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固补干部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摸清了全镇贫困户的底子,圆满完成此项工作,为全镇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四)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初显成效。

今年我镇共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7人,通过输出前技能培训,输出后跟踪监测,我镇培训输出的人员目前都能利用所掌握的技术发展产业,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五)加强领导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

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扶贫培训宣传力度小、村干部不配合,扶贫重点村被扶持力度不够、扶贫资金不能到位、建设进度慢、扶贫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寻求发展机遇,振奋精神,披荆斩棘,踏实苦干,加快扶贫村脱贫致富的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48 122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