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颐和园的传说故事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有关颐和园的传说故事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有关颐和园的故事_民间历史故事1

败家石的故事

明朝的时候有个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叫米万钟。一听这人姓“米”,又是书画家,估计您会想到一代大书法家米芾,没错,米万钟正是鼎鼎大名的书法家米芾的后代。这姓米的人家,估计血管里都流淌着书法的墨水,米万钟也写得一手好字,与当时南方的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齐名,人称“南董北米”。当然了,凭借着肚子里的一点墨水,米万钟在明朝也做过一官半职,出任过太仆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

显然米万钟对做官的兴趣不是很大,倒是对庭园、石头情有独钟,当时人们都说米家有四奇:米家园、米家石、米家灯,米家童。

米万钟《寿石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或许是缘份,米万钟在北京城西边的房山发现一块巨型奇石,“房山有石,长三丈,广七尺,色青而润……叩之则声清而越”,米万钟很是喜欢,并决定将这块石头搬到他在海淀的私家园林——勺园。为了搬运这块巨石,他打造了一辆多轮马车,用四十匹马、上百名夫役拖拽拉扯,费了七天时间才将巨石拖出深山,又费了五天才拖到良乡。当时是冬天,而且山路难走,人工费是很吓人的,此时米万钟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积蓄,他再也无力将巨石运到勺园了。再加上他因不肯顺从宦官魏忠贤而被陷害罢了官,双重困难之下,他只得将石头留在良乡,并为大石盖起一间草房,同时雇人在此看守,以期以后再运。

米万钟的仕途遭遇了打击,也因搬运大石而耗去大部分家底,家境一下困窘起来。这事儿很快传遍京城,人们都传说他家是因那块石头而衰败如此,因此都管那块巨石叫“败家石”。

后来米万钟再也没有能够将巨石从良乡运出来,这块巨石也就这样静静地在良乡沉睡了一百多年。此时已经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年,乾隆皇帝去西陵祭祖,无意间听说了这块石头的传说,刻意要见一下这块巨石。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个“玉痴”,对玉石的喜爱不亚于米万钟。乾隆皇帝见到这块巨石后,发现它突兀雄伟,顿生喜爱之心,很是夸奖了一番前朝的米万钟先生眼力超群。他当即下旨,将巨石运到正在修建的颐和园里的乐寿堂。

米万钟没能完成的事儿,乾隆皇帝很容易就做到了。这块巨石很快被运到了颐和园。由于乐寿堂正门“水木自亲”已经建好,巨石无法从门口进入,工人们只得拆墙破门,将巨石搬进去,放置于楼前庭院南部正中,就好像门前的一堵影壁。龙颜大悦的乾隆皇帝将此石命名为“青芝岫”,并舞文弄墨一翻,在上面题了字和诗,两旁还题着“莲秀”和“玉英”。

这块由米万钟发现、乾隆运回海淀的房山巨石,如今还完好地横卧在颐和园乐寿堂院中的海浪纹石座上,供千百万人观摩欣赏。它已成为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奇石之一。

藏仙洞的传说

相传在很多年以前,河北有一户姓济的人家。他家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是个“书香门第”。他有两个儿子,是一对双生子。一个叫“济世”,一个叫“济才”。给他俩起这样的名字,是盼望两人能发奋读书,有所作为。

没想到,济世和济才却不往正道上走,一天到晚偷鸡摸狗。那济老太爷年纪大了,看见两个儿子都不争气,一气之下就死了。父亲一死,济世和济才更没人管了。整天胡混,吃喝赌嫖门门精通。没过几年,就把父亲攒下的家底花个精光。没办法,两人只好上街讨饭。但是他俩的名声太坏了,人们一见他俩就躲得远远的,他俩想要一口剩饭都很困难。没有办法,两人就离开老家一路往京城走来。

不知道走了多少日子,这一天,天上忽然下起飘泼大雨,两人匆匆忙忙躲进了一个山洞。

济世说:“哎!早知道我们有今天,还不如当初好好用功读书,象咱爹那样有多好。”济才说:“这会儿,再说什么也晚啦,我饿得前心贴后心,连一步也走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哪?”济世听见济才喊饿,自己的肚子也刀割似边疼起来。他哭着说:“活着还有什么劲呀,还不如死了!”两人就这么着抱头痛哭起来。

正哭着,忽然听见有人说话。济世和济才止住哭声,抬头一看,见洞里头走出来一个老头儿。白胡子,白眉毛,脸上的表情很慈祥。两人一齐问:“老人家,您从哪儿来?”老头笑笑说,“这个你们不用问,请跟我米吧。”

两人不由自主地跟着老头往洞里走。过了一道月亮门,眼前是一座漂亮的花园。老头笑咪咪地说:“你们先吃点东西吧!”说完一招手来了一个青衣童子,端着美酒佳肴。两人已经几天没吃上饭啦,这会儿也顾不上别的就狼吞虎咽起来。一会儿酒足饭饱,两人起身正要向老头致谢,老头说:“且慢,我送你们一样东西。”说完青衣童子捧来一个雕漆果盘,盘上放着两枝银毫。老头说:“你们俩落到这步天地,就因为太愚蠢,不肯读书,不走正道。我送你们一人一支笔,回去好好读书,使自己聪明起来,改邪归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笔叫灵犀银毫,是专门帮助肯勤学上进的人的,如果要是胡作非为,不求上进,这笔就会失去作用。这话你们可要记住!。

济世和济才一齐磕头说:“我们记住了!”老头让青衣童子领着他们往外走。济才忽然脚下一滑绊了一跤,他一拉济世,济世也跟着摔倒了,睁眼一看,原来是个梦。他俩刚才是哭着睡着的,这会儿眼泪还挂在腮帮上呢。看看手里,果然都有一支银毫笔,肚子也不饿了,身上也有了劲。他们感到非常奇怪,于是都决心照梦里老人的指教去做。

哥俩儿回到家里,白夭下地做活,夜里诵读诗书,经常通宵不眠,一个个全瘦成了皮包骨,可是精神头儿却极好,谁也不知疲倦。三年过去了,他们又练习写文章。这灵犀银毫真怪,一拿起它,所有读过的书全活在脑子里啦,文思就象泉水一样往外涌。

这一年,到了京城大考的时候,哥俩儿商量着要去试试,就带上灵犀银毫和干粮,一同前往。走了十天十夜才来到京城。谁知刚走到考场门口,就让人给拦住了:“二位的准考证呢?”济才说:“我们是从河北来的,由于路上遇雨,误了考期,”把门的说:“今天已经是第三试的最后一场了,你们三年后再来吧。”正说着,主考官来了,间:“这是怎么回事?,把门的'说:“这二位没参加前二试,就来参加三试,所以我让他们回去,三年以后再来。

主考官上下打量了济世和济才,看见两人穿得虽然破烂,可是气度不凡。就说:“你们把读过的书背一段我听听。”济世和济才二话没说,就一齐朗声背诵起来。主考官听着听着,说:“停下!你们背的是什么?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呀?”,济世说:“我们背的是《诗经》,是倒着背的,不信你拿书对照着听。”主考官拿着书叫二人再背。果然不假!这一下主考官可高兴了,心想,我考了这么多人,还没有能倒着背书的,这两人真是奇才。就批准

两人参加考试。

考完试,主考官把两人的卷子收上来一瞅,大吃一惊。两人的答卷果然才华横溢,是所有考卷中最好的。就拿着卷子去见皇上。皇上看完卷予也满心欢喜,当下批准两人并列第一名状元,留在皇宫供职。

从此,济世和济才就一左一右专门替皇上写诗作文,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渐渐的日子一长,就把老头子的嘱咐扔到脑后去了,每天只知道寻欢作乐。

这一天,皇上去瓮山玩,他两人一左一右地陪伴着。一会儿皇上觉着累了,想找个地方歇着,正巧有个山洞,大伙就进洞休息。看着山清水秀的美景,皇上忽然来了诗兴,随口说:“风刮荷叶龙探爪。”说完冲着济世和济才说: “你们谁替联对上下句?”

济世和济才你看看我,我看着你,这会儿脑子像让人挖走了一样,什么词也没啦。正在这个时候,山洞里有人答:“雨打鸡冠凤点头。”

皇上连声说:“对得好!对得好!何人对的?”只见从山洞里头走出来一个老头,怒气冲冲地向济世和济才说:

“还我银毫!”济世和济才噗通一声就给老头跪下了。老头收了笔一拂袖子,朝洞里走了。

皇上看着,纳闷地问:“怎么回事?”济世和济才不敢隐瞒,就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皇上立刻命令入进洞去找,但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通往花园的月亮门,更找不着老头。

济世和济才自从还了老头灵犀银毫以后,又都成了大傻瓜大笨蛋。皇上一怒之下判了他们个“欺君之罪”,要斩首。后来又发了慈悲,把两人充军发配到边疆去了。

京城的老百姓们知道了这件事,就把瓮山后面的这个洞称作“藏仙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4篇有关颐和园的传说故事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颐和园的故事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有关颐和园的传说故事2

慈禧建颐和园时,她想学天上的王母娘娘,于是传下手谕:颐和园要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河,当然就还要有牛郎和织女了。于是在八方亭下面的昆明湖边上,安置了一头铜牛,用来象征牛郎;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一座织女亭。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扭向西北,正冲着织女亭所在的方向。以昆明湖为界,形成了左有“牛郎”右有“织女”的阵势。

从此以后,这头“铜牛”就这样朝朝暮暮望着“织女”。有一年的七月七,也就是天上的牛郎会织女的日子。这头铜牛突然活了。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一步一步地走到湖里,然后朝着织女亭的方向游过去了。怎奈昆明湖太大了,这头铜牛游到一半便沉到了湖底下,再也出不来了。

有人将这件奇事禀报了慈禧。她起初不信,亲自到十七孔桥一看:铜牛果然不见了。怎么办?“天河”边不能没有牛郎呵!于是又派人仿照过去的铜牛赶制一只,安在原来的地方。怕它还会跑,又用铁链子将它锁上。

赶到了第二年的七月七,这第二头铜牛又动了起来,眼看铁链子也锁不住了。慈禧忙差手下几个保镖的壮汉前去将它拉住。这几个壮汉用尽全身力气拼命拽着“牛”尾巴。由于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尾巴拉断了。这时候又有人找来了更粗的铁链子,七手八脚总算将铜牛锁住了。从此昆明湖边上便留下了一只断了尾巴的铜牛。不过,这已经是第二只了。头一只呢?至今还在昆明湖底下哪!

有关颐和园的传说故事3

据说当年乾隆爷仿照无锡黄埠墩而在昆明湖南端建一小岛,但在建设的过程中十分不顺。接连有几名工匠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而跌伤了手臂。负责监工的大臣知道乾隆最信鬼神风水,便自己做主,请来高僧在此举行一场法事,希望能停息各种灾难。

但在举行过法事之后,依然有很多不顺的事情发生,这个大臣本来是好心,怕因为这些不顺的事而让乾隆添堵,没想到因为自作主张反而耽误了工程进度。这下乾隆有些不高兴了,非要给这个大臣治罪。这个大臣被投入大牢后心里异屈,于是就趁夜半无人时一边流泪一边对着狱墙诉说心事。他正说着,却见一个穿白衣的妇女出现在他面前。

这个大臣可吓坏了。不过他壮着胆子仔细一看,心中却坦然许多,没想到眼前这妇人一副慈悲模样,就跟寺院里的白衣大士一个样子。

这位妇人好心宽慰他,并且告诉他为何在昆明湖这里建造小岛会屡屡不顺。“你按照我教你的去做,我保管你性命无忧。”这妇人说完便不见了踪影。就连这个大臣自己都深感奇怪。

第二天清晨,这个大臣被带到乾隆面前问话,他说他已经知道了建造小岛屡遭不顺的奥秘。乾隆怒斥道:“如果你能说得明白,朕便饶了你的性命。假如你用些装神弄鬼的谎话来欺骗朕,必是死罪一条。”

“陛下,金元交战之际天下大乱,有位得道高僧把许多珍宝埋藏在昆明湖这里,希望日后能有英雄豪杰找到它,用来做救苦济众的大事。可是,世人只知觊觎这些珍宝,却不想着如何用它们来济世,因此那些来昆明湖寻宝的人往往难有善终。我们如今在昆明湖动工,湖中神灵一定以为我们要动那些宝藏。假如万岁亲祭湖神,说明情况,微臣心想此后的施工建设也许会顺利些呢。”

乾隆听后觉得有道理,便亲率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来祭祀湖神,祭祀完毕后湖水忽然翻滚起来,仿佛煮沸一般,待湖水恢复平静之后,便在湖中央出现了一个小岛,当时空中还有凤凰飞来、其鸣叫声十分悦耳,乾隆见后龙颜大悦,便给此岛赐名为“凤凰墩”。

猜你感兴趣:

有关颐和园的传说故事4

据说在瀛洲岛上有众多美丽的仙女,而其中的弄玉仙子则更是万里挑一,她不仅姿容秀丽,而且善于吹箫,其箫声婉转处竟能使白云停留,让百兽安静。这一天,她独自迎风吹箫,这悠扬的洞箫声随风散播,被在瀛洲岛附近修行的韩湘子听到了。

韩湘子通音律,善吹笛,便被这洞箫声所吸引,待亲眼看到吹箫女子的靓丽姿容之后,就萌生了爱慕之心。而弄玉也对通身灵秀的韩湘子暗生情愫。于是两人便经常在一处箫笛合奏,而他们最喜欢的一首曲子便是《凤求凰》。

时间就这样匆匆流过,弄玉和韩湘子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可是,不知何时,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认为既然是求道之人,怎么能因为儿女私情而耽误了修行呢?于是她将韩湘子贬到一处蛮荒之地,而把弄玉仙子留在了瀛洲岛。

弄玉对此事颇为感伤,把玉箫掩埋此地之后便销声匿迹了。谁知这玉箫每到日落之后便自己奏起《凤求凰》来,似乎在表达对王母娘娘的不满。人们同情弄玉和韩湘子的遭遇,为了纪念他俩,便把瀛洲岛改称“凤凰墩”.

乾隆大概也听过这个传说,一定也是深为感动,生性风流倜傥的他似乎也想重演一下弄玉和韩湘子的故事吧,他命匠人在颐和园的瀛洲上搭建了一座凤凰亭,上面还有弄玉仙子吹箫的图画。

48 265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