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品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范文汇聚精选8篇
品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第一篇】
近日,在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的大力推介下,全省掀起了研读《红色家书》的热潮。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应该要作出表率,于是我利用晚上空闲时间,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中的一些篇章,确实让人感慨万千,体会颇深。
一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都说“家书抵万金”,从一封封语言质朴、热情洋溢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即使他们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周恩来写给妻子邓颖超的信中既有离别的思念,又有工作上的支持,比起花前月下的爱情多了一份令人称赞、敬佩的成熟和深沉。
二是让我更加端正了人生态度。何叔衡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命运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积极面对人生。路在脚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对于自己走过的路,无论成败,都不应该后悔。对于未来的路更要靠自己来走,而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组成了未来的幸福。”从这些朴实的话语中,道出了我们面对顺境和逆境的人生态度,要脚踏实地做人做事。三是让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思想的纯洁是一名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经过《红色家书》的洗礼,不仅是让我增强了党性,更加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不断净化自己的思想,始终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提升个人的生活情趣,时刻都保持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品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第二篇】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讲座,主题是“听红色家书心得体会”,这场讲座带给我许多启发和思考。通过聆听这些红色家书的故事,我深深感受到了两代人的血脉相连,也更加明白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首先,红色家书让我感受到了两代人的血脉相连。据讲座主讲人介绍,红色家书是一代代革命者写给后代的家书,这些书信记录了他们的革命经历、感受和期望。从这些信件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革命事业的赤诚热爱和为之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能感受到这些家书对后代的期盼和希望,希望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事业,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和自豪,也更加深了我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其次,听红色家书让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红色家书中透露出的爱国情怀无疑深深触动了我。这些革命者不论身在何方,不论遭受何种艰苦,他们始终念念不忘祖国和人民。他们的家书中寄托了无限的爱意和无限的期待,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也应该心怀家国情怀,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发展而努力。红色家书所展现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深思和发扬,只有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我们的国家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听红色家书也给了我启发,让我思考如何将家国情怀付诸实践。红色家书中的一位革命者提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几十年前的革命者为了我们心中的祖国奋斗,而如今轮到我们这一代人继续传承和发扬。面对红色家书中的感人故事,我深感自身的担当,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家国情怀付诸实践。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员工,我们应该认真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真正体现出家国情怀所蕴含的深厚意义。
最后,听红色家书让我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加珍视的认识。红色家书记录了革命先烈和他们的亲人之间的深情厚意。这些革命者通过家书向亲人表达了怀念和爱意,也嘱咐他们要照顾好自己,为国家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性和家庭的温暖。在红色家书的感召下,我更加珍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羁绊,要时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要提醒自己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家庭责任,为家人和亲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通过听红色家书,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两代人的血脉相连,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思考了如何将家国情怀付诸实践,同时也珍视了家庭和亲情。这次讲座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我相信,只有每个人都拥有坚定的家国情怀,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的家庭才能幸福美满。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家书中的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品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第三篇】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而且增强了党性,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心系群众,要砥砺前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推动镇村经济加速发展,让农业强起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服务为保障”的指导思想,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共进,搭建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广草莓、百香果、西瓜等特色观光作物种植,不断壮大肉牛、虾、甲鱼等特色养殖产业。加大土地流转,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凯鑫农庄、仙来山庄为龙头,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及餐饮服务业,以江西加州农业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壮大发展超级稻、有机有色水稻。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整合,引导合作社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工作,实现由数量扩张到数量质量并重的转变。
2、狠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村美起来。
按照“七改三网”的要求,继续抓好花田中心示范村和全镇省级新农村建设点,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农村“一户一宅”政策;深入推进以“清理农村违法用地、违规建房,严格控制农民无序建房”为主要内容的“两清理、一严控”农村建房专项治理,大力拆除农村“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读后感.在空闲地上建设“菜园、果园、花园”,变闲散宅基地为财富田园。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优先解决集镇农贸市场、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庄礼堂会场和公园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公厕建设,新(改)建村委所在地水冲式无害化公厕13座。深入推进农户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农户新建“三格式”化粪池全部使用塑钢材料,今年完成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覆盖率79%以上,让农村生活环境好起来。
品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第四篇】
《红色家书》是一部充满人情味的小说,也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作品。它以平民百姓的视角出发,倾情讲述了一个家族在时代风云中的生死存亡,更是对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的真实写照。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对亲情、友情、爱情和民族情感的珍视和弘扬。
2.主体段1:亲情。
《红色家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亲情的真挚和坚定。主人公秦汝霖一家团结一心,共同面对战火与困苦。在这个团结的家庭中,亲情是无处不在的。母亲黄梅芳不顾生死保护儿子秦汝霖,而秦汝霖也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妹妹秦薇。同时,秦汝霖妻子张娇花和妹妹秦薇也毫不退缩地站在了他们的身旁,成为了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死面前,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他们用自己的爱和力量守护着这份珍贵的亲情。
3.主体段2:民族情感。
在《红色家书》中,民族情感是贯穿始终的。抗日战争时期,秦汝霖一家与民族大义同行,共同守护着祖国的领土和民族的尊严。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信仰,激发起了广泛而深厚的民族爱国情感,为中国的民族复兴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这种民族情感不仅存在于秦家一族中,更是贯穿于整个作品当中。作者用他的笔,描绘了拼搏、顽强和热爱的民族精神,展现出革命者们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4.主体段3:友情和爱情。
在这个充满战火的年代里,同舟共济的友情和深情厚爱的爱情,也在默默萌芽。对秦汝霖最好的朋友秦炳来、秦汝霖的战友康宁和秦薇的未婚夫罗廷琛,都是他们生死相依的伙伴。他们同甘共苦、共同承担最艰苦的工作和最危险的任务,也用自己的友情和爱情在战争和困境中撑起一片天。而秦汝霖与张娇花之间则是忠诚和热爱的爱情之路,他们经历了磨难、患难和苦难,最终凝聚出成为一家人的决心和勇气。
5.结论段。
《红色家书》是一部集家族史、民族史、战争史和爱情故事于一体的巨作。通过对家族生命历程的再现和家庭亲情、民族情感、友情和爱情等方面的刻画,它向人们展示了那段英勇斗争的岁月。在这种危难时刻,秦家一族无私奉献、奋勇上前,表现出默默奉献的精神和顽强不息的品质。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历史的前进是由一代又一代人奮發前行,我们要勇于迎接新的挑战,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品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第五篇】
第一段:
作为一部现代文学名著,《红色家书》是以中国革命家焦裕福的信件为基础写就的,通过他的字字句句,深入地叙述了他为了无产阶级利益而孜孜不倦的奋斗历程。我在阅读《红色家书》时感受到的是焦裕福为人民奋斗的那份坚定和热爱,同时也是那份无私的情感,这是一种大爱情怀,在每一个时代都应该传承下去。
第二段:
对于焦裕福的故事,我在阅读过程中深受触动。他的信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现实生活细节,也包含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革命信念。在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者的意志坚定和不妥协的态度,我们也看到了这位革命者的执拗和坚毅,这样的态度和信仰,也引发了我不少的思考。
第三段:
《红色家书》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他一次次的拼搏和奋斗,以及对个人的考虑。在离别时写给亲人的词句中,他深情地道出了他的母爱和他的仇恨,母亲的不幸和国民党的罪恶。这些话表达了焦裕福对于革命事业的执着和救国救民之心的细腻。
第四段:
阅读这部书籍之后,我感悟到,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英雄,焦裕福一生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而且不畏艰险,不管是与蒋介石国民党打交道,还是在苏区怎样始终坚守理想,保持节操,一路艰辛,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想想,实践着自己的崇高使命。
第五段:
总之,读完《红色家书》后,我对焦裕福的印象就像石柱一样深刻。他所倡导的革命理念和价值观不仅是我们今天应该铭记的,也为我们的道德重建提供了正面的启示。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开拓进取,革新创造,来实现正义与美好。我对《红色家书》这部作品充满敬意,不仅对焦裕福本人感到敬佩,也感到他留下的思想和理念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下去的。
品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第六篇】
《红色家书》一书通过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家信,生动反映了中国革命时期的人生追求、家国情怀、为民奉献的精神风貌,让我深受感动。这些家信中流露的作者与家人相依相托、心手相连的亲情,温馨而又真诚,充分体现了“家国天下”的理念。他们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忘我地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我深受他们的影响,也会铭记他们的精神和家书所传递的感人力量。
第二段: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下的《红色家书》。
在当代社会里,让人倾耳倾心的家书越来越稀缺。而在革命时期,由于通讯工具缺乏,家书更是学习、生活、情感交流的唯一途径。《红色家书》中反映的是20世纪初的中国,这个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极度落后和黑暗时期,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复苏兴起的时期。这些家信记录了革命时期的很多细节,从而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下的《红色家书》使我们了解了当时人们的反抗和坚定信仰,让我们更能够珍视当下的幸福生活。
第三段:《红色家书》对于个人成长的启示。
在读完《红色家书》后,我深深地感觉到读书对于人内在成长的重要性。《红色家书》中记录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对于他们的家庭、人民和国家都寄托了深深的情感,表现了信念和家庭对于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寻找属于自己人生的信仰和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才能更加稳固。去传承和发扬这样的精神,去迎接人生的挑战和决战。
《红色家书》中的主人公是一群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言行鼓励中国人民,落地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以家信的形式,传递出一些哲理,倡导一种信仰以及一个自己的人生观念。这些观点并不仅仅是对军事或者政治传播的篇章,更是对普通百姓的关注与指导。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存在。通过这些家书,我们能够感受到当代价值思想的延续与传承,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第五段:总结。
《红色家书》所反映的历史和文化,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派别、红色、革命的代表,而是人们应该走向公正和公平的标志。它是一种宝贵的文化积淀,为人们埋下了内心深处的火种。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些家信所传递的价值理念,借助这种价值理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构建自己的人生观。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坚定信仰,向人生和人类之间的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品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第七篇】
引言:
红色家书是指中国革命时期,革命先烈与家人之间的信件。这些信件载有家人温情的寄语和对革命事业的期许,成为了革命先烈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通过阅读红色家书,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家人之间的深情厚爱以及对国家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感受到红色记忆在我们心中的珍贵意义。
第一段:家庭情感的真挚展示。
红色家书传达着家人之间的深情厚爱。革命先烈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化作了字里行间的真心话。这些家书中充满了对孩子的叮嘱和嘱托,也包含了对妻子的关切和爱意。通过书信,革命先烈表达了心中的柔情与坚定,使我们深情体会到了家人之间的温暖与牵挂。这对于当下来说,也是一种珍贵的传承,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情感的真挚和温暖。
第二段:忠诚的信仰与对国家的期许。
红色家书中弥漫着革命先烈的忠诚与坚定信仰。在那个乱世中,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以血肉之躯捍卫了人民的利益。红色家书中,他们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建设的期待。这种坚定信仰和对国家的深情厚爱,让我们深深感动。
第三段:对红色记忆的珍贵意义。
红色家书带给我们珍贵的红色记忆。这些家书记录了革命先烈的事迹,承载了历史的痕迹,是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红色记忆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是一种传承和坚守。通过阅读红色家书,我们可以了解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体会到红色记忆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意义。红色记忆使我们感恩前辈的牺牲,也激励我们继续为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努力奋斗。
红色家书赋予了我们当代人以坚定的信念和家国情怀。这些家书所表达的忠诚、信仰和忍耐,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无论是家庭关系、事业发展还是社会责任,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红色家书让我们意识到家庭情感的珍贵,告诉我们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鼓励我们坚定目标,勇敢拼搏。它们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传承红色家书的精神,继续前行。
结论:红色家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它记录了革命先烈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深情厚爱,展示了家人之间的真情实意。通过阅读红色家书,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儿女情长、亲情无价的珍贵。同时,红色家书也带给我们坚定信仰和家国情怀的力量,使我们感激前辈的奋斗和献身精神,激励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翻开红色家书,感受家人的深情,铭记先烈的牺牲,传承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
品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第八篇】
穿越历史的长河,纵横时空的间隔,走进《红色家书》,仿佛身临其境,时而凝眉痛恨,时而握拳称赞,时而以手拭泪,无法自拔。那一封封家书慷慨激昂感人至深,那一句句呐喊无声胜有声直达心底,那一字字诀别充满力量触及灵魂。这,就是中国奋斗史中流淌的力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奋进的声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挺起的脊梁。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年轻的女组工干部,更要从中汲取力量,奋发前行,让红色清流永传承。
感悟于一种执着坚守的初心。从方志敏的“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到裘古怀的“我满意我为镇里而死!”字字珠玑,句句有力,这些革命先烈,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百般折磨下,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毫不动摇、忠贞不屈、誓死坚守,是什么让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是什么让他们心中充满正义?是一颗对党忠诚的心,是一颗坚定理想信念的心,是一颗坚信共产主义会引领人民走向未来的心,我想,这就是“初心”的力量。活在当下,我们要用此心去感悟彼心,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始终坚守共产党人政治本人,始终坚信共产党人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行动上紧跟党的步伐,在实践中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做到心里装着党,心里想着党,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感动于一种不屈不挠的担当。从刘绍南的“刀放头上不胆寒,英勇就义,壮!壮!壮!”,夏明翰的“甘愿抛头颅,扫热血”,到贺锦斋的“我决心让培养者教育者贡献全部力量,虽赴汤蹈火而不辞”气壮山河、震撼人心,即使深入险境,生命即将终结,他们依然想着的是未完成的事业和使命,他们始终心系国家、心系党的事业,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乐于担当,为了革命事业燃烧最后一息生命。作为当代组工干部,为这种精神而感动,也为这种精神而痴迷,我们要时刻树立职业组工精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先烈为榜样,强化担当实干的意识,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提高担当实干的本领,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把想干愿干的主观愿望同能干会干的操作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守好担当实干的底线,做到一身正气、廉洁奉公。
感念于一种心系苍生的情怀。从史砚芬的“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的,是光荣的,是必要的”,刘伯坚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到陈觉的“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爱,他们的情是为革命继续传承的情,他们的心是至死不渝的赤子之心。正是他们的前赴后继、英勇不屈、为国捐躯,才换来了如今的平安祥和,才换来了如今的物质富足,才使得我们能静坐家中回望历史,而生在好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感念先辈之恩,深怀为民之情,多把群众的事情放心上,少把个人利益放嘴边,把身子俯下一点,把眼界放宽一点,把动作做实一点,做些得民心的好事,稳人心的实事和暖人心的难事,让组织工作的触角惠及到每位群众,让群众对组织工作更加信任和支持。
“别了,亲爱的,我的情人,不要伤痛,努力工作,我在地下有灵,时刻是望着中国革命成功,而你是这中间一个努力工作的战斗员。”
这段平静而又温暖的话,出自革命烈士刘愿庵1930年5月6日写给妻子周敦婉的遗书。第二天,这位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巴蜀雄才,这个时年35岁的年轻生命,就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他的战友和他所热爱的人间。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愿庵同志没有人之将死前的悲伤,没有革命未竞时的哀叹,没有受尽折磨后的呻吟。他的遗书,是未将文件销毁担心同志受牵连的深深自责,是劝妻子把全部的爱灌注到革命事业上的期望,是将遗体献给医院解剖的真诚嘱托,是一个无私的、忘我的、真正的革命者的情怀。
刘愿庵同志是千千万万为革命捐躯的先烈中的一位,他们中有夫妻同赴刑场的,有父子先后就义的,有兄弟共赴国难的,他们都是时代的先驱,是坚贞不屈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中国共产党历史》载,大革命失败后的1920xx年3月至1920xx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被危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万多人。而自1840年以来,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更是数不胜数。
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也是中华民族的壮歌。《红色家书》选取了30位烈士的狱中书信呈现于众,烈士的绝笔重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沉静的、勇敢的、无畏的生命,展现了他们胸怀天下、心为家国的大格局,他们是革命者的优秀代表,他们的血肉奠定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基石。
如今,硝烟早已散去,通过69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举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已经走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今日之中国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是一个自信的中国,是一个昂首阔步的中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诚然,接近并不等于到达,复兴之路是光辉灿烂的,但也是荆棘密布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牺牲生命来争取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需要无数仁人志士默默奉献来创造辉煌;可以说,奉献精神就是新时代的牺牲精神。只要我们不斤斤计较于小我,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可以实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可以实现。
烈士刘谦初给妻子的遗书最后两句是:
你的快乐,也就是我的快乐;。
你的幸福,也就是我的幸福!
不久的将来,当我们民族达到了真正复兴的时候,当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话告慰先烈之忠魂:
吾国强大,我快乐,你亦快乐;。
吾民安康,我幸福,你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