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大全(汇总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近代史论文大全(汇总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近代史论文大全【第一篇】
读这本《中国近代史》感觉并不像之前的历史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像听一个长者在述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一样,既充满遐想,又不失趣味和深刻。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觉民族复兴道路的坎坷,真可谓是“乱世出英雄“,中国近代史跨越了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度、民主制度的三种社会体制,对于古老而守旧的中国而言,就像是一个高龄迟暮的老人要拼命奔跑着追赶一辆急速飞奔的蒸汽火车一样,显得十分力不从心,并且最后幡然觉悟,却也只能望其项背,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袭来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只是输在起跑线上了,我们背负的包袱过于沉重,却还是一厢情愿的把这种包袱当成我们封建王朝的资本。
封建的思想和封建的体制束缚着我们的民族裹足不前,自以为是的王朝终于在面对强大对手的层层武力打击和主权被不断瓜分、帝制权力不保的危机情况下,终于开始图谋改变,但是顽固的士大夫阶层和封建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不肯积极的应对改革与变法,导致很多有才能、有远见的仁人志士不能被很好的重用,反而受到压迫和排挤,最终这种封建势力严重阻碍了我们民族的复兴,种.种变革的尝试都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失败了。
说实话,读近代史其实就是在读”耻辱史“,近代史从清朝后期到民国初年,中国的处境一直都是”外有列强,内有**“的窘境,外面有八国列强不断的虎视眈眈,欲瓜分中国或者盘食利益;内有太平天国,义和团、匪拳,邪教、土匪,等等藩镇割据势力此起披伏,大清王朝军事落后,政治昏庸无能、明君良臣少之又少,封建体制已经不能迎合开始近现代化市场和时代,中国的领导决策者又未能及时改革,战争频繁,民怨民愤满溢,所以各地各种藩镇割据势力和农民运动不谋自发的揭竿而起,最终导致大清王朝和封建体制岌岌可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觉得对于失败的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我们才能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发展。
从大的方向看,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主要是在于两点:第一,器不良,第二:技不熟。
器不良,主要是说,我们的武器军备要落后敌人很多,无论是军舰、还是枪炮,我们都远远落在了列强的后面,古语云: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我们想打败敌人,还是要先夯实最基本的基础,在作战工具上一定不能输于对手。
技不熟,主要是说,我们的战略战术,实战经验方面远远逊色于敌人,我们长期的养尊处优,让军队严重丧失了战斗力,俗话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留血“,但是当时大清朝军事还是停留在”人海战术“、”大刀长矛“十分落后的层次上,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工业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战争上。最重要的是,官员腐化严重,军训军政不强,军心不稳,导致士兵没有斗志和战斗力。
但是从更深的层面分析,我们就会了解,近代屈辱史的最主要的根源不在于”器不良、技不熟“,或许在于我们输在了文化和体制上。
在文化方面,这里不是说传统文化不好,而是说我们既没有把传统文化活学活用,也没有很好的借鉴学习西洋文化,反而近代的八股文科举制度的僵化不仅限制和扼杀了很多优秀并有主见、创新能力的人才,也让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和所谓的精英阶层都背负着严重的封建思想,所以士大夫对清政府的愚忠和守旧导致中国所谓的精英阶层不会成为中国前进的动力,反而成为了中国励精图治,改革变法的最大阻力!
在体制方面(尤其政治体制方面),中国没有及时改良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引进更多的民主制度,而是维持着陈旧的封建专制制度,这种统治制度已经严重不符合工业革命以后的时代了,日本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了明治维新,开展君主立宪制的尝试,开始全面接受西方的先进教育、文化、先进的体制和改革政策、包括利用拖欠的巨额外债胁迫列强来扶持日本的经济、军事等方面,并且积极的在列强各国设立大使馆,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这种兼收并蓄的对外开放政策使日本迅速的跻身强国的前列,才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进而导致列强随后瓜分落后的中国,并且落井下石,签下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最后直到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很多从小就接受先进的西方教育的孙中山,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最终折服了千千万万中华有志青年的心,中国一夜之间封建王朝就被推翻,步入民国时代!
这本书上也有分析说:中山先生的青年生活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第一,他与外人接触最早,十三岁就出国了。他所入的学校全是外国人所设立的,他对西洋情形和近代文化的认识远在李鸿章、康有为之上。这是我民族一大幸事。(因为我们既然只能从近代化找出路,我们的领袖人物应该对近代化有足够认识。)第二,中山先生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是长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是近代文化的至宝。但是这种方法不是一两个月的训练班或者速成班所能培养的。我们倘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了解为什么中山先生所拟的救国方案是具体的,精密的,有步骤的,方方面面都顾到的,因为他的思想是经受过长期训练的!
可见思维方法是如此重要,小则影响一个人,大则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中国的近代史的启发,就是有形的军备我们都是可以买,但是无形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才是决定事物发展走向的根本原因,一个民族同样如此,一个不团结,价值观不统一的民族如果不能解决自身的文化、思维、精神、信仰方面的问题的话,遇到任何一个外在的问题都会陷于各种内部矛盾和无休止的扯皮内耗当中,而不能共同团结起来一致解决外在面对的各种问题,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蒋介石的政策就是”攘外必先安内“,确实很有道理,只是有很多历史学家把这句话”误读“了,其实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一样,如不能先解决好自身的心理矛盾和内在问题,当外在的”意外“问题来了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自己先暴露出问题,而疲于应对所有的突发状况!
最后一句话结束,我们都常说”修行故在修心“——其实治国何尝不是如此呢?若每个人的文化和思维理念正确了,每个人都能生活在民主、民权、民生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变得包容开放、并且具有不断颠覆、改变、创造、创新的文化意识,每个人都能更好的掌握自我命运、发挥自身作用的时候,这个国家自然也就有救、有希望了!
近代史论文大全【第二篇】
摘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对东西文化进行了研究,他用静、动范畴来描述东、西方文化的特点,认为中国可以充分汲取西方文化的优点来弥补自身文化形态的不足,实现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表面上看李大钊这样做是在调和中西文明差异,实质上是解决现实的新旧矛盾,以新代旧,以至于创造中国新文化。
关键词:李大钊;进化论;阶级论;东西文化观。
从晚清开始,中国大批知识分子怀抱救国救民之志负笈东瀛,在日本接受新式教育,由此这些新型知识分子受日本所谓东洋、西洋的影响,很早便形成了将世界划分为东、西二元化的习惯。李大钊在1914至1916年间曾短暂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期间也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回国后,正值国内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李大钊任职于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北京大学,也积极投身于这场文化运动之中。
“五四”时期东西文化之争,伴随着袁世凯的称帝、世界大战的血火、新文化运动的狂飙,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全面展开。新旧势力生死搏斗,各种思潮旁流杂出,各类人物粉墨登场,既有康有为“尊孔复古”的叫嚣,又有陈独秀“民主科学”的呐喊;既有章士钊“东西调和”的鼓吹,又有胡适“全盤西化”的说教。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用犀利明快的文论,深刻剖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辩证分析了东西文化的优势,从而得出必须走十月革命的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论。因此,研究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观,有助于我们理解李大钊思想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从激进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积极筹划复辟帝制。1913年10月,袁世凯在宪法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大本”。康有为等人以孔教会为基础,以《不忍》杂志为喉舌,攻击辛亥革命是“离经叛道”,提出“定孔教为国教”的主张,吹捧孔子教义是“放诸四海而皆准”[1]657的经典,一时尊孔复古的逆流泛起。面对弥漫于社会的复古思潮,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主将,从巩固共和的目的出发,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了强有力的鞭挞。
李大钊明确提出:“中国的一切风俗、礼教、政法、伦理,都以大家族制度为基础,而以孔子主义为其全体结晶。”[2]244因此他着重批判孔子学说中的伦理道德。李大钊认为,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在君臣关系方面,只强调一个“忠”字,使臣子完全成为君主的附属品;在父子关系方面,只强调一个“孝”字,使子女完全听命于父母;在夫妻关系方面,只强调“顺从”“贞节”,使妻子从肉体到精神完全隶属于丈夫,没有任何人格独立可言。接下来,他进一步提出“孔门的伦理是使子弟完全牺牲于他自己以奉其尊上的伦理;孔门的道德是与治者以绝对的权力,责被治者以片面义务的道德”。[2]244这些论述可谓一针见血,直接击中了儒家学说的要害。李大钊进一步指出孔教的反动本质是“保护君主政治偶像”“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因此他立场鲜明地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3]56他大声疾呼,奔走相告,鼓励新时代的广大年轻人要“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4]38李大钊明确表示“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3]80。这充分表达了李大钊与孔教势不两立的决心。
李大钊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自然存在”,由宇宙产生的一切现象,都要按照自然法“渐次发生渐次变化”[3]79,道德也要随着社会的自然进化而进化。据此李大钊指出孔子“其人已为残骸枯骨,其学说之精神已不适应于今日之时代精神”,[3]80“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3]77。通过严密的论证,李大钊否定了孔子学说存在的价值,从而使“国教”之说不攻自破。
综上可知,李大钊这时的思想是以进化论作为武器,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他对于社会进化只从一般意义上来解释,还不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因此,他只是抽象地批判孔家的伦理道德,没有说明儒家学说存在的社会根源,所以对尊孔复古派的批判就显出理论上不足,说理性不强。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独辟蹊径,最早抛弃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孔子学说作了较为正确的分析。他指出:“孔子学说之所以支配中国人心长达两千多年,正是因为其适应了中国自封建时代以来长期存在且未有任何变化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并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构成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和精神基础。”李大钊进一步强调:“中国经济一旦变动,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将会逐步瓦解,‘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思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从经济上解释孔子儒学的存在、消亡的方法,戳穿了孔家学说“神圣”的外衣,使人耳目一新。当然,李大钊对于唯物主义的运用还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但是他的论述已远远高出当时思想论坛上其他人的见解。
还应该提到的一点是:李大钊并不完全否定孔子的历史作用,而是从历史的考察中肯定孔子学说的价值。他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3]79。他进一步讲到“故余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者也。”[3]80这一科学地对待孔子儒学的态度,比较合乎历史的实际,既沉重打击了尊孔复古派,又论证严密无懈可击,由此反映出李大钊严密的思维逻辑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在东西文化运动倡导者与尊孔复古派激烈交锋时,《东方》杂志以“不偏不倚”的面目出现,在“调和东西文化”的名义下主张保存中国旧文化,反对新文化。《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根据东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将东西文化概括成“静”的文明和“动”的文明,认为现在西方“动”的文明已露弊端,“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火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固有文化提供了举国上下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因此主张用“中国固有静的文明”来救济“西洋文明之弊”。李大钊也把东西文明概括为“静”“动”的文明,但比较的结果却迥然有异。
1917年,李大钊发表了《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一文,以“动”“静”及其相互关系为东西方文明之特质,并勉励当下中国的青年学子努力,让“我国家由静的国家变而为动的国家,我民族由静的民族变而为动的民族,我之文明由静的文明变而为动的文明,我之生活由静的生活变而为动的生活。”[5]96第二年,李大钊又撰写了《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在文中他列举多方面事物的二元对立现象,具体论证“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之说。李大钊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解释了“动”“静”的原因。他说,东方民族是“南道文明”,西方文明是“北道文明”。由于“南道得太阳之恩惠多,受自然之赐予厚,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和解,与同类和解之文明”,而“北道得太阳之恩惠少,受自然之赐予啬,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奋斗,与同类奋斗之文明”[6]212。南道民族由于“自然之富,物產之丰”,所以多为定居的农业民族;北道民族则由于“自然之赐予甚乏”,所以多成为迁徙流动的游牧工商民族。
这样就形成了中西方不同面向的国民性:“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6]213正是因为中国是定居的农业民族,家族不断繁衍生息,所以实行“家族主义”;而西方主要是从事游牧工商业的民族,家族成分单一,所以推行“个人主义”。此外,从性别比例来说,中国女子比男子多,因而推行一夫多妻制,而逐渐形成重男轻女的陋习;而在西方,女子比男子少,所以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切实保障妇女应有的权利。
李大钊认为东西文明区别很大:“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支配自然的。”在思想上东方人“以个性生存不甚重要,则事事一听之天命”,西方人“信人道能有进步,则可事一本自力以为创造”;就宗教信仰而言,“东方之宗教是解脱之宗教,西方之宗教是生活之宗教”;就伦理而言,“东方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就政治而言,“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统治,有世袭天子……西方依重国民,其结果为民主政治。”[2]57由此,李大钊认为中国封建文化有以下弱点:厌世的人生观;惰性太重;不尊重个性;轻侮妇女;缺乏同情心;偏重神权;专制主义盛行。因此,李大钊大声呼吁中国文明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现在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我革新,这在当时如黄钟大吕,引人深思。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虽然也有缺点,但仍处于优势地位。他指出:“东方‘静的文明’已处于‘屈败之势’,而西方‘动的文明’则‘实居优越之域’,”[2]59因此,他力主向西方学习。李大钊强调西学先进于中学,主张学习西方,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静止的观念”“怠惰的态度”。但应该指出,李大钊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出发比较东西文明优劣的,这反映出李大钊在这一时期理论上的不成熟。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固有文明”受到更加猛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章士钊等守旧派提出了“新旧调合”的论调,以图保存旧文化。
新旧调合派强调可以汲取西方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优秀部分,但也应重视自身的精神和道德文明形态。他们认为国故象“破布”、欧化象“破纸”,都可以用来造“新纸”,因此得出:“研究国故”“实欲制造新纸”的结论。章士钊保旧的思想更为明显,他说:“凡欲前进,必先自立根基。旧者根基也。不有旧,决不有新;不善于保旧,决不能迎新;不迎新之弊,止于不进化,不善于保旧之弊,则几于自杀”,因此提出“道德上复旧”甚于“物质上之开新”[2]的观点。他们以“新旧”文化不可分割对立为理由,否定进行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新文化运动的战士们立即起而应战。
但是在批驳“东西调和论”过程中,胡适等人偏执一端,主张全盘西化;陈独秀等仍然停留在对“旧道德”的鞭挞上,没有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批判“新旧调和派”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是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的构造是这些表层构造的基础构造,不管身处哪个时代,如果经济上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定会发生变动。一切宗教、哲学、风俗习惯、政策、主义都随着物质的变动而变动。“道德”无非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法则”而已,时代生活变了,作为习惯法则的道德必然因之进化递变。由此李大钊得出结论:“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是跟着开新”,因此他理直气壮地说:“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并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些论证虽然不够完整,但明确肯定了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变动而不断改变的。这种精辟的论述,给“东西文化调合派”以致命的打击,在理论上论证了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应该说明的是,李大钊虽然指出封建文化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号召人们学习西方,但他并不提倡照搬照抄西方模式。他讲到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就如同推动世界不断进步的两大机轴,也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样,缺一不可,二者各有优劣,“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中。”因此不应该“妄为轩轾”。针对东西文化论争中抹杀传统文化全部价值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李大钊热情赞扬了中华民族在古代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他无不自豪地说:“中国于人类进步,已尝有伟大之贡献。其古代文明扩延于高丽,乃至日本,影响人类者甚大。”[2]68他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充满希望,“吾人深信民族可以复活,可以于世界文明为第二次大贡献。”这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激扬文字,饱含爱国热情,闪烁着辩证的光芒。
四、结语。
综观五四时期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观,可以看出:李大钊鞭挞了“非复辟不能救国”的尊孔复古派;批判了“物质开新、道德复旧”的东西调合派,批评了“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的全盘西化派,阐明了自由的东西文化观,从而促进了他的思想由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奠定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实基础。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最终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由此建立了一种崭新的东西文化观。
参考文献:
[1]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陈崧.五四前后東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李大钊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文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5]李大钊,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1917年)[m]//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m]//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罗志田.无共识的共论:五四后关于东西与世界的文化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近代史论文大全【第三篇】
用。
阅读文献资料,也有决窍。若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又读中文数据,后读外文数据。
(2).先读综合性数据,后读专题性资料。
(3).先读近期数据,后读历史性资料。
(4).先读文摘,后读全文。
(5).先粗读,后精读。
科技信息的搜集需日积月累的进行,经过阅读的文献数据,还要进行鉴别,然后。
决定。
取舍,或用作撰写论文,或作保存,以备后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测试条。
件的变。
化,文献资料也要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疏漏也在所难免。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加。
以鉴别。
通常采用比较法分清材料的真伪判明材料之可用程度。一般所用的比较方法是。
:把内。
容相关的不同国家、机构或作者的数据相比较,把数据本身的论点和论据相比较,
把实验。
数据与生产数据相比较,把历史数据与近期数据相比较,把一般数据与权威数据(如。
手册等。
)相比较等等。
经过鉴别的材料就可以『据为己有』,主要的方法有:
1.卡片法。
一次文献散见于书期刊的海洋中,有时查阅总感不便。对常用或已得到的文献资。
料,
总想自己保存,但日积月累,往成了死材料。为避免混乱,且容易调动材料,应作。
文献卡。
片。然后分门别类放入卡片盒中,以利查用。
2.笔记法。
笔记可摘录科技信息的精华。一种整理办法是在笔记本前留几页空白,随时编上。
笔记。
内容的目录或分类索引,在笔记封面写上年月;另一种办法是准备若干本笔记,把。
自己要。
搜集的内容分别记在有关笔记本上,在笔记本封面写上主题内容和起讫年月;第三。
种方式。
是将笔记上内容转录在规格统一的纸上,或将笔记上相关主题之页剪下贴在标准纸。
上,写。
下标题,放在不同纸袋或夹子中,袋面或夹面注明有关主题内容或主要文章篇目。
此部份。
亦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登录。
3.科技信息目录。
目录有两大类:一是告诉人们阅读什么材料,称为书目;另一是告诉人们什么地。
方有。
什么数据,称藏书目录。除了文献检索用的有关目录外,在自己搜藏的书刊中对你。
有用的。
篇目最好及时地写在图书目录卡上,以便查找。
以上整理工作,看起来很麻烦,但比起你毫无头绪地查找数据是方便多了。而且。
往往。
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
近代史论文大全【第四篇】
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二、高中历史知识点之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18——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
4、19——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6、19——1949年——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高中历史知识点之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
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
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6、无产阶级(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
四、高中历史知识点之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1、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建立共和国。
2、19——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
3、19——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
4、19——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
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6、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
五、高中历史知识点之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
1、(1921——1924年)——建党时期(2个大会1个纲领)。
2、(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
3、(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
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2个战役、1条统一战线1个大会)。
5、(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或者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六、高中历史知识点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
1、(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50——1953年)——三年抗美援朝战争。
2、(1949——1956年)——八年过渡时期。
3、(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
4、(1976——1978年)——二年徘徊时期。
5、(1978年——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史论文大全【第五篇】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他们迫使中国签署《辛丑条约》之后,加剧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辛亥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国人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实行“新政”。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事实表明,清政府已经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革命已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这些青年学生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其中不少人在民族危难加深,群众自发斗争高涨的形势推动下,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当时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潮流,这些出国留学回来的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国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所以说它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辛亥革命后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除此之外,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它促进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积极变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国际方面来说,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便夭折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在政治上不惜投靠帝国主义,实行军阀官僚专制统治。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们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他们制定了一些反动法令,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群众。在经济方面,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当时的中国又落入了黑暗的深渊,孙中山沉痛地说过,当时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三、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是一个严重的政治命题。1930年双十纪日中,何应钦对此做了一个比较简洁的说明,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革命的目的不只在推翻满清,不只在获得中华民国的虚名,而在造一个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明确了实现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很多,第一,它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第二,它不能充分的发动和依靠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象中来的大。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其实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无论怎样,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国家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阿瑟。贾德森。布朗著,《辛亥革命》,解放军出版社,
2、傅国涌著,《百年辛亥》,东方出版社,
3、张鸣著,《辛亥:摇晃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新闻社著,《辛亥风云》,中国展望出版社,
近代史论文大全【第六篇】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人为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后转卖给民族资本家并几经易主,抗战初期一度停刊。1938年10月在上海复刊,直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几经波折,历时78年,共出版25600期。《申报》作为中国现代的报纸开端和标志,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申报》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资料。特别是记录了上海当地及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再现了当时军阀、地方势力、中共和其他党派及人民群众的活动。
(一)报道全国性重大事件。
《申报》曾对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包括学界如何反对割让领土、拒绝对德合约;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并迫使他们辞职的报道,学生罢课与学生被捕情况的详细记录。更加珍贵的是,保存了罕见的的历史照片,将的全貌更直观的呈现给后人。
(二)报道地区性史实。
1872―1929年,《申报》对苏沪等地进行了长达80年的持续报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报道区域也精确到具体县市。《申报》通过这些鲜活的新闻,对江南地区人民生活方式,社会生产方式,社会风貌形成以及社会变动轨迹进行了持续而广泛的报道。这些细节性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近代中国史研究的空泛,使史的研究更“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申报》无论是从办报宗旨,报道角度的拓宽还是新闻业务的改革,都值得后来人学习借鉴。
(一)办报宗旨。
它始终都在追求新闻独立自由、客观公正、及时准确、为大众服务的理念,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美查称,“利”和“义”并不完全对立,办报为了盈利,并不排斥在必要时仗义执言,报纸的言论要“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下知小民嫁穑之苦”。
《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1874年《申报》刊出经由丹商大北电报公司海底线路拍来的关于英内阁改组的伦敦电讯,为国内报纸刊出的第一条电报新闻。津沪电报线路于1881年12月交付后,《申报》立刻把握机会,利用线路传递南北各报新闻。
(二)舆论监督。
报刊一直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公共舆论的平台,因此,把握并利用报刊的舆论导向就成了近代中国各种势力追求权力表达,诉求政治立场的必选之地。在每次剧烈的政治斗争或者社会对抗中,报刊会被卷入其中,并置于风口浪尖。《申报》自创刊以来,始终被不同时期的各种政治势力所争夺的公共舆论平台。不管是美查为赚钱扩张经济势力创办报纸,到席子佩接手经营,再到史量才主持,最后到共产党接手大陆而退出舆论界,中外各种政治势力为占据《申报》这个舆论至高点,进行了纷繁复杂,“刀光剑影”的斗争和合作。《申报》一路走来,中国社会的公共舆论空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舆论空间的不断扩大,公共舆论平台的建立,人民拥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各种政治势力进行争斗时,不得不考虑到人民大众的呼声和言论。报刊舆论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减阶级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三)时评。
陈冷在新闻评论方面提出,报纸应该做到“明白公正”,即言论既要为读者提供明白的观点又要有公正的态度。对于评论的文体,他主张用言简意赅的时评文体取代《申报》传统的“论说”。他的每日一议、尖锐泼辣的是评委《申报》赢来了不少读者的喜爱,使《申报》步入巅峰。
“时评”在很长时间里起到了《申报》的“社论”作用。社论是“代表报刊编辑部的权威言论。它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的政党、社会政治集团和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时评”专栏是报刊业务的一种进步,半文半白的语言已经被阿拉文库取代,报刊语言的白话趋势已成必然,用阿拉文库创作“时评”适应了语言的变化。对于时评文章的发展而言,这是一次大的调整,虽然放弃了原有的特点与风格,但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为时评文体带来新的生机。
报纸可以宣达政令,也可以掌握主动权,分析时局,探讨国家出路。《申报》中有很多时评是对时局政治的客观分析或是探讨国家出路的“救世文章”。“九一八”事变之后,《申报》发表了时评《国人乎速猛醒奋起》号召国人迅速惊醒:“今日之事,痛哭不足以救国,轻举不足以救国,待助于人犹不足以救国。救国在于积极有效之行动,在于万众一心之团结。”此外,每逢元旦,《申报》都要发表1篇新年展望的时评,年末又要发表1篇对一年之内进行总结的时评。虽然每年各不相同,但大致都要劝告政府善待国民,增强国力。
(四)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这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该报公开征集竹枝词等文艺作品,并在版面上特辟文艺类作品的篇幅,以满足当时主要读者群――旧时文人的兴趣爱好。这一创举为后起的报纸所效仿,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河。研究读者爱好,满足其正当需求,保证一个稳定的受众群。
报纸的企业化是民初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一个重要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估计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空间,给中国商业性报纸实行企业化方针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申报》首先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迈步。
(一)广告。
该报聘请张竹平任经理,设广告推广科,派出外勤四处招揽广告,改进广告设计,代客户绘制广告图样,撰写文字说明,直至客户满意,这些服务都深受工商界的欢迎。因此,《申报》的广告日增,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广告的版面面积逐渐由十分之五六增为十分之六七,超过了新闻报道的版面。
《申报》广告值得挖掘的东西有许多,完全可以按照时间线索,从《申报》创直直至停刊,对广告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细细分析,追溯近现代广告发展变化的轨迹,把握近现代广告的发展规律,理清现代广告如何一步步从粗糙走向成熟,其中义有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合理要素,这在广告学上是很有意义的。倘若对其中的各种广告进行深人分析,对广告者、广告内容、广告对象、广告效果进行剖析,从而找到许多有价值的广告经验和手段,这对制作现代各种类型的广告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更新技术设备。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理论。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的“讯息”不是各个时期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强调了媒介的社会历史作用,虽有片面性,但媒介技术的变革的巨大历史功效是不容忽视的。
《申报》花费70万两白银于1918年建起高5层、拥有百余间房间的报馆大楼,又从美国购进两部最新式的印报机,两小时可以印完十多万份报纸,添置配套的制铜版机、铸字机、压纸版机、浇铅版机、铜字铜模等机器,还自备汽车,加快送报速度。这一切,使《申报》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并为以后进一步企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知人善任。
文化与经济领域一样,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媒介的成败其实就取决于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实力。像任何成功的事业一样,《申报》的经验在于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并让其各展所长,用好了人才,使这支队伍的团队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史量才自接办《申报》起,就分外注重报社的人才建设,从创业初期被称之为史氏“左膀右臂”的经理张竹平、总编辑陈景韩,守业期经理马荫良、总编辑张蕴和、《自由谈》编辑周瘦鹃的选择、使用,到鼎盛期规划人才黄炎培、陶行知、报业专才戈公振、副刊编辑黎烈文等人的吸纳、任用,无不显示其慧眼识人,唯才是用,用人不疑,灵活实际的用人风范。史量才非常善于抓住对方身上最适合于《申报》的特质,为他所用。越是在报纸发展的关键时期,他越能大胆放权,给人才足够的发挥空间。
《申报》作为近代中国最大影响、实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中文商业报纸,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无论是从史学、新闻学、经济学角度提供参考,在法学、文学等其他人文社科方面也有很大的价值,对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值得后期报纸及现代报业借鉴。
近代史论文大全【第七篇】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它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近代史论文大全(汇总8篇)”,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又在《筹议海防折》中称:“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是李鸿章对于当时中国所面临形势的分析,“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则表明了当时中国所对峙的列强势力。可贵的是李鸿章他不同于保守的顽固派,他处在当时的阶段却能正确的看待晚晴所处的局势实为不易;他和一些洋务派更不同于顽固派,他们不仅看清了局势还敢于冒险尝试向前迈进开展了洋务运动,虽然并没有改变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但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他们在当时迈出了这一步实属不易。
清朝也是历史上一个典型的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在鸦片战争的前期乃至鸦片战争后,一个不可被忽视的阶层值得被思考,那就是士大夫阶层。“闭关锁国”固然有着很大一方面的因素,但是鸦片战争开始后即使林则徐、魏源、黄爵滋等人已经认识到和西方列强的各方面差距后,清朝却没有马上实行变革,很大的原因在于士大夫阶层。“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动摇,就是士大夫饭碗的动摇;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短短几句话已经总结了清朝士大夫阶层大部分人麻木、迂腐等特点,鸦片战争后可以说不论军事还是政治上,都与列强有着很大的差距,双方对比之下,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真的是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鸦片战争前,对于如何对待列强,清政府内部就有了不一样的声音,主要分为抚夷派和剿夷派,也就是主和派与主战派。随着过程中的各种结果,道光帝也在主站主和间举棋不定,这也使得清政府内部派别争论更为激烈。
在道光帝决心迎战后,却出现用人失误的问题,从而引出不断失城的连锁反应。于是道光帝又倒向主和派一方,虽然中途有官员奋勇抵抗,但是道光帝一意妥协,最后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还是签订了《江宁条约》。
在这一过程中,主和派主要凸显的人物是琦善、伊里布、耆英等人,琦善的妥协态度则是建立在他亲身了解到了当时英国的军事实力后所下的态度,主战派别的官员中也不乏为了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但是不了解英国的官员,而期间道光帝所派不乏像奕山这样虚报奏折而导致对英国预估不实的官员,这些种种因素也导致了道光决策时忽主站,忽主和的不坚定立场。
从鸦片战争的过程来看,道光帝的举棋不定十分影响形势的走向,士大夫们在决策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会来源于揣摩圣意。其中固然有坚定站在主站或主和的坚定立场的官员,但也不乏与道光帝一样没有坚定决心的官员。如果道光帝坚定决心势必与英国决战至终,侵略者一路遭遇顽强的抵抗,他们也不一定能入侵的如此迅速。假使英国一开始的意图也许只是想要一个和平的条件与环境经商,那么清政府的不明确态度也给了英国一个可乘之机。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从古代史迈入近代史,同时鸦片战争也使得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通过一系列条约,中国直接遭受到的侵犯包括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司法、关税等主权都开始丧失,传统的经济形态也被冲击。当然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影响,而更加深远的影响和隐患是,清廷为赔偿大额的白银增加的税费直接影响农民的利益得失,甚至沉重的赋税使他们无力支付。由于康乾盛世,使得清朝时期的人口大增,嘉庆九年(1804年)纂修的《巴陵县志》在讲到该地经济、人口分布和各行各业居民状况时写道:“十分其农,而佃种居其六。”农村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是佃户,其余百分之四十,则是地主和自耕农。道光中编写的《江阴县志》,叙述该县风俗,说到“农之家十居八九,农无田而佃于人者十居五六”。当时该地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绝大多数居民是农业人口,而增加赋税会使得大多数的农民积贫积弱。另一方面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会使得许多手工业者或者失业,或者沦为廉价劳动力,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多数人口都陷入苦难的状态,也使得清政府陷入失威局面。
在鸦片战争后不久,清政府就迎来了大规模的起义运动,这其中最著名的则属“太平天国”运动。太平运动可以说是鸦片战争的产物,其参与运动的多数为农民阶级,源于鸦片战争后国内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太平军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或许是因为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使农民有了精神寄托,或许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希望与目标,无论如何太平天国的动向、举措和号召力都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下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朝着不可预估的方向发展,以一个不可预算的速度发展着,并且这些变化都一点点的成为清朝的隐患。
参考文献:
[1]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人为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后转卖给民族资本家并几经易主,抗战初期一度停刊。1938年10月在上海复刊,直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几经波折,历时78年,共出版25600期。《申报》作为中国现代的报纸开端和标志,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申报》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资料。特别是记录了上海当地及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再现了当时军阀、地方势力、中共和其他党派及人民群众的活动。
(一)报道全国性重大事件。
《申报》曾对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包括学界如何反对割让领土、拒绝对德合约;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并迫使他们辞职的报道,学生罢课与学生被捕情况的详细记录。更加珍贵的是,保存了罕见的的历史照片,将的全貌更直观的呈现给后人。
(二)报道地区性史实。
1872―1929年,《申报》对苏沪等地进行了长达80年的持续报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报道区域也精确到具体县市。《申报》通过这些鲜活的新闻,对江南地区人民生活方式,社会生产方式,社会风貌形成以及社会变动轨迹进行了持续而广泛的报道。这些细节性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近代中国史研究的空泛,使史的研究更“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申报》无论是从办报宗旨,报道角度的拓宽还是新闻业务的改革,都值得后来人学习借鉴。
(一)办报宗旨。
它始终都在追求新闻独立自由、客观公正、及时准确、为大众服务的理念,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美查称,“利”和“义”并不完全对立,办报为了盈利,并不排斥在必要时仗义执言,报纸的言论要“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下知小民嫁穑之苦”。
《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1874年《申报》刊出经由丹商大北电报公司海底线路拍来的关于英内阁改组的伦敦电讯,为国内报纸刊出的第一条电报新闻。津沪电报线路于1881年12月交付后,《申报》立刻把握机会,利用线路传递南北各报新闻。
(二)舆论监督。
报刊一直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公共舆论的平台,因此,把握并利用报刊的舆论导向就成了近代中国各种势力追求权力表达,诉求政治立场的必选之地。在每次剧烈的政治斗争或者社会对抗中,报刊会被卷入其中,并置于风口浪尖。《申报》自创刊以来,始终被不同时期的各种政治势力所争夺的公共舆论平台。不管是美查为赚钱扩张经济势力创办报纸,到席子佩接手经营,再到史量才主持,最后到共产党接手大陆而退出舆论界,中外各种政治势力为占据《申报》这个舆论至高点,进行了纷繁复杂,“刀光剑影”的斗争和合作。《申报》一路走来,中国社会的公共舆论空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舆论空间的不断扩大,公共舆论平台的建立,人民拥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各种政治势力进行争斗时,不得不考虑到人民大众的呼声和言论。报刊舆论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减阶级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三)时评。
陈冷在新闻评论方面提出,报纸应该做到“明白公正”,即言论既要为读者提供明白的观点又要有公正的态度。对于评论的文体,他主张用言简意赅的时评文体取代《申报》传统的“论说”。他的每日一议、尖锐泼辣的是评委《申报》赢来了不少读者的喜爱,使《申报》步入巅峰。
“时评”在很长时间里起到了《申报》的“社论”作用。社论是“代表报刊编辑部的权威言论。它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的政党、社会政治集团和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时评”专栏是报刊业务的一种进步,半文半白的语言已经被阿拉文库取代,报刊语言的白话趋势已成必然,用阿拉文库创作“时评”适应了语言的变化。对于时评文章的发展而言,这是一次大的调整,虽然放弃了原有的特点与风格,但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为时评文体带来新的生机。
报纸可以宣达政令,也可以掌握主动权,分析时局,探讨国家出路。《申报》中有很多时评是对时局政治的客观分析或是探讨国家出路的“救世文章”。“九一八”事变之后,《申报》发表了时评《国人乎速猛醒奋起》号召国人迅速惊醒:“今日之事,痛哭不足以救国,轻举不足以救国,待助于人犹不足以救国。救国在于积极有效之行动,在于万众一心之团结。”此外,每逢元旦,《申报》都要发表1篇新年展望的时评,年末又要发表1篇对一年之内进行总结的时评。虽然每年各不相同,但大致都要劝告政府善待国民,增强国力。
(四)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这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该报公开征集竹枝词等文艺作品,并在版面上特辟文艺类作品的篇幅,以满足当时主要读者群――旧时文人的兴趣爱好。这一创举为后起的报纸所效仿,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河。研究读者爱好,满足其正当需求,保证一个稳定的受众群。
报纸的企业化是民初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一个重要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估计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空间,给中国商业性报纸实行企业化方针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申报》首先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迈步。
(一)广告。
该报聘请张竹平任经理,设广告推广科,派出外勤四处招揽广告,改进广告设计,代客户绘制广告图样,撰写文字说明,直至客户满意,这些服务都深受工商界的欢迎。因此,《申报》的广告日增,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广告的版面面积逐渐由十分之五六增为十分之六七,超过了新闻报道的版面。
《申报》广告值得挖掘的东西有许多,完全可以按照时间线索,从《申报》创直直至停刊,对广告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细细分析,追溯近现代广告发展变化的轨迹,把握近现代广告的发展规律,理清现代广告如何一步步从粗糙走向成熟,其中义有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合理要素,这在广告学上是很有意义的。倘若对其中的各种广告进行深人分析,对广告者、广告内容、广告对象、广告效果进行剖析,从而找到许多有价值的广告经验和手段,这对制作现代各种类型的广告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更新技术设备。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理论。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的“讯息”不是各个时期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强调了媒介的社会历史作用,虽有片面性,但媒介技术的变革的巨大历史功效是不容忽视的。
《申报》花费70万两白银于1918年建起高5层、拥有百余间房间的报馆大楼,又从美国购进两部最新式的印报机,两小时可以印完十多万份报纸,添置配套的制铜版机、铸字机、压纸版机、浇铅版机、铜字铜模等机器,还自备汽车,加快送报速度。这一切,使《申报》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并为以后进一步企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知人善任。
文化与经济领域一样,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媒介的成败其实就取决于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实力。像任何成功的事业一样,《申报》的经验在于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并让其各展所长,用好了人才,使这支队伍的团队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史量才自接办《申报》起,就分外注重报社的人才建设,从创业初期被称之为史氏“左膀右臂”的经理张竹平、总编辑陈景韩,守业期经理马荫良、总编辑张蕴和、《自由谈》编辑周瘦鹃的选择、使用,到鼎盛期规划人才黄炎培、陶行知、报业专才戈公振、副刊编辑黎烈文等人的吸纳、任用,无不显示其慧眼识人,唯才是用,用人不疑,灵活实际的用人风范。史量才非常善于抓住对方身上最适合于《申报》的特质,为他所用。越是在报纸发展的关键时期,他越能大胆放权,给人才足够的发挥空间。
《申报》作为近代中国最大影响、实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中文商业报纸,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无论是从史学、新闻学、经济学角度提供参考,在法学、文学等其他人文社科方面也有很大的价值,对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值得后期报纸及现代报业借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师为尊的传统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个性,控制了人们的思想,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逐渐遭到强烈批判,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五四”运动爆发,西方民主科学教育思想的传入,为中国的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引发了无数爱国者对如何革新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
“五四”运动爆发前,中国一直尊崇传统的封建礼教思想,教师具有至高的地位,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安排,是一种以师为尊的师生关系。早在《尚书·周书·泰誓》中就以提出“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绥四方。”君、师都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的,他们具有同等地位。汉代儒家代表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教育与政治相结合,进一步巩固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宋元明清时期理学思想家们制定“三纲五常”来约束学生民主意识的发展,晚清传奇人物谭嗣同提出“为学莫重于尊师”。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教育被封建统治阶层所垄断,教育的传播途径少,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自然地处于教育权利的中心,形成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霸权地位。
传统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为我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师为尊的师生关系从人伦天性出发,有利于师生间矛盾的缓和,在教育过程中培养了深厚的师生感情。但是尊师重道的传统思想也存在比较严重的弊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學生的学习喜好和对生活的观念深受教师思想的影响,缺乏对知识和生活现象的独立思考。传统的师生关系具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教师以“长者”、“智者”的身份位于“金字塔”的顶层,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位于“金字塔”的底端,因此教师掌握着教学的绝对话语权,控制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
(一)思想革新促进师生关系新探索。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涌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教育观念发生剧烈的撞击,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以师为尊”的师生关系受到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师生关系应当如何革新的问题引发了中国有志之士开始对传统教育进行不断反思,对外来教育理念进一步探索。“1901年清政府依照西方现代教育模式建立了新型学制系统,西方的教育理念被大量引入最终导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解体,近代教育在形态上得到确立。”[1]这一举措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成长提供了沃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社会各个阶层喊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影响下,中国青年的意识开始觉醒,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都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做出了新的设想,融入了更多民主、平等的元素。
(二)平民教育为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五四”运动中平民教育思潮爆发给了更多下层人民接触教育的机会,教育不再是统治阶级、官僚贵族所固有。“平民教育的兴起首要在于精英知识分子的倡导,在他们看来‘平民主义’的践行首先在于打破特权,维护‘平等’而其关键在于使得平民接受教育。”[2]平民教育的精神是让社会各分子得到真正的平等和真正的自由,主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教人做人,要培养有知识、有生产能力、有社会公德心的新型学生。平民教育使得教育的范围扩大,教育观念普及,打破了传统教育的阶层性,促进了教育的公平。随后1923年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和朱经农两位先生共同编写了《平民千字课》和《老少通千字课》,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学习教材。“北京大学学生邓康(邓中夏)廖书仓等发起组织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以教育普及与平等为目的,以露天讲演为方法,宗旨是‘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3]“五四”运动引发的平民教育促进了教师育人意识的变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注重传统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注重人的自身发展,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感、意志、批判性的培养,教学开始结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新型人才成长的需要。平民教育加快先进思想的传播,普及了知识和先进的生产经验,教师开始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内容,促进了人民思想的开化,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课堂角色转变加深民主平等思想。
20世纪初期,以实用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我国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早在“1919年2月24日,陶行知发表《教学合一》主张“教学合一”指出1.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2.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3.先生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五四”运动之后,陶行知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不久很多学校响应,也用教学法。”[4]1919年5月杜威(johndewey)在胡适、蒋梦麟和郭秉文的联合邀请下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的运用达到高潮。在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下师生关系开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开始由教育的把控者转向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更加注重学生自己对知识的选择和学习。课堂不再是教师单向知识、理论传授的场所,而是师生间关于教育问题平等交流对话,共同探讨,各抒己见的平台。
(一)“五四”运动中师生关系的反思。
相较于传统“以师为尊”的师生关系,“五四”运动时期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日益得到更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支持。“五四”运动促进了教育观念的革新,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演变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这一时期的民主平等作为西方教育的“舶来品”具有一定的激进性——过度主张学生地位的提升和思想的解放,没能更好的调和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在当时中国的整个教育实践界中,占支配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师生关系思想。”[5]长期以来受教育者遭受着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尊师重道的传统道德依旧镌刻在中国人的骨头上。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竭尽全力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已经成为“五四”运动后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主体间性、共享、平等、对话等纷纷涌入“师生关系”话语而日渐成为主流。”[6]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学校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在新的时期又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考验。
(二)“五四”运动对现代师生关系的启示。
“五四”运动促进了师生关系革新,对教育现代化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交流与对话,让教师从传统教育的绝对权威中转化出来,走近学生与学生相互尊重、教学相长,担当教学活动中平等交流的首席,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双主体,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体现了现代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对教师文化、道德提升的新要求。
“五四”运动产生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社会进步、教育理念革新的必然产物。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关注,在发展民主平等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各个发展阶段中心理和认知上的缺陷,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性,促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向着更为健康科学的方向前进。
參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摘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对东西文化进行了研究,他用静、动范畴来描述东、西方文化的特点,认为中国可以充分汲取西方文化的优点来弥补自身文化形态的不足,实现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表面上看李大钊这样做是在调和中西文明差异,实质上是解决现实的新旧矛盾,以新代旧,以至于创造中国新文化。
关键词:李大钊;进化论;阶级论;东西文化观。
从晚清开始,中国大批知识分子怀抱救国救民之志负笈东瀛,在日本接受新式教育,由此这些新型知识分子受日本所谓东洋、西洋的影响,很早便形成了将世界划分为东、西二元化的习惯。李大钊在1914至1916年间曾短暂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期间也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回国后,正值国内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李大钊任职于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北京大学,也积极投身于这场文化运动之中。
“五四”时期东西文化之争,伴随着袁世凯的称帝、世界大战的血火、新文化运动的狂飙,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全面展开。新旧势力生死搏斗,各种思潮旁流杂出,各类人物粉墨登场,既有康有为“尊孔复古”的叫嚣,又有陈独秀“民主科学”的呐喊;既有章士钊“东西调和”的鼓吹,又有胡适“全盤西化”的说教。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用犀利明快的文论,深刻剖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辩证分析了东西文化的优势,从而得出必须走十月革命的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论。因此,研究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观,有助于我们理解李大钊思想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从激进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积极筹划复辟帝制。1913年10月,袁世凯在宪法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大本”。康有为等人以孔教会为基础,以《不忍》杂志为喉舌,攻击辛亥革命是“离经叛道”,提出“定孔教为国教”的主张,吹捧孔子教义是“放诸四海而皆准”[1]657的经典,一时尊孔复古的逆流泛起。面对弥漫于社会的复古思潮,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主将,从巩固共和的目的出发,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了强有力的鞭挞。
李大钊明确提出:“中国的一切风俗、礼教、政法、伦理,都以大家族制度为基础,而以孔子主义为其全体结晶。”[2]244因此他着重批判孔子学说中的伦理道德。李大钊认为,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在君臣关系方面,只强调一个“忠”字,使臣子完全成为君主的附属品;在父子关系方面,只强调一个“孝”字,使子女完全听命于父母;在夫妻关系方面,只强调“顺从”“贞节”,使妻子从肉体到精神完全隶属于丈夫,没有任何人格独立可言。接下来,他进一步提出“孔门的伦理是使子弟完全牺牲于他自己以奉其尊上的伦理;孔门的道德是与治者以绝对的权力,责被治者以片面义务的道德”。[2]244这些论述可谓一针见血,直接击中了儒家学说的要害。李大钊进一步指出孔教的反动本质是“保护君主政治偶像”“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因此他立场鲜明地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3]56他大声疾呼,奔走相告,鼓励新时代的广大年轻人要“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4]38李大钊明确表示“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3]80。这充分表达了李大钊与孔教势不两立的决心。
李大钊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自然存在”,由宇宙产生的一切现象,都要按照自然法“渐次发生渐次变化”[3]79,道德也要随着社会的自然进化而进化。据此李大钊指出孔子“其人已为残骸枯骨,其学说之精神已不适应于今日之时代精神”,[3]80“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3]77。通过严密的论证,李大钊否定了孔子学说存在的价值,从而使“国教”之说不攻自破。
综上可知,李大钊这时的思想是以进化论作为武器,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他对于社会进化只从一般意义上来解释,还不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因此,他只是抽象地批判孔家的伦理道德,没有说明儒家学说存在的社会根源,所以对尊孔复古派的批判就显出理论上不足,说理性不强。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独辟蹊径,最早抛弃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孔子学说作了较为正确的分析。他指出:“孔子学说之所以支配中国人心长达两千多年,正是因为其适应了中国自封建时代以来长期存在且未有任何变化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并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构成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和精神基础。”李大钊进一步强调:“中国经济一旦变动,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将会逐步瓦解,‘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思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从经济上解释孔子儒学的存在、消亡的方法,戳穿了孔家学说“神圣”的外衣,使人耳目一新。当然,李大钊对于唯物主义的运用还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但是他的论述已远远高出当时思想论坛上其他人的见解。
还应该提到的一点是:李大钊并不完全否定孔子的历史作用,而是从历史的考察中肯定孔子学说的价值。他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3]79。他进一步讲到“故余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者也。”[3]80这一科学地对待孔子儒学的态度,比较合乎历史的实际,既沉重打击了尊孔复古派,又论证严密无懈可击,由此反映出李大钊严密的思维逻辑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在东西文化运动倡导者与尊孔复古派激烈交锋时,《东方》杂志以“不偏不倚”的面目出现,在“调和东西文化”的名义下主张保存中国旧文化,反对新文化。《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根据东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将东西文化概括成“静”的文明和“动”的文明,认为现在西方“动”的文明已露弊端,“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火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固有文化提供了举国上下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因此主张用“中国固有静的文明”来救济“西洋文明之弊”。李大钊也把东西文明概括为“静”“动”的文明,但比较的结果却迥然有异。
1917年,李大钊发表了《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一文,以“动”“静”及其相互关系为东西方文明之特质,并勉励当下中国的青年学子努力,让“我国家由静的国家变而为动的国家,我民族由静的民族变而为动的民族,我之文明由静的文明变而为动的文明,我之生活由静的生活变而为动的生活。”[5]96第二年,李大钊又撰写了《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在文中他列举多方面事物的二元对立现象,具体论证“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之说。李大钊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解释了“动”“静”的原因。他说,东方民族是“南道文明”,西方文明是“北道文明”。由于“南道得太阳之恩惠多,受自然之赐予厚,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和解,与同类和解之文明”,而“北道得太阳之恩惠少,受自然之赐予啬,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奋斗,与同类奋斗之文明”[6]212。南道民族由于“自然之富,物產之丰”,所以多为定居的农业民族;北道民族则由于“自然之赐予甚乏”,所以多成为迁徙流动的游牧工商民族。
这样就形成了中西方不同面向的国民性:“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6]213正是因为中国是定居的农业民族,家族不断繁衍生息,所以实行“家族主义”;而西方主要是从事游牧工商业的民族,家族成分单一,所以推行“个人主义”。此外,从性别比例来说,中国女子比男子多,因而推行一夫多妻制,而逐渐形成重男轻女的陋习;而在西方,女子比男子少,所以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切实保障妇女应有的权利。
李大钊认为东西文明区别很大:“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支配自然的。”在思想上东方人“以个性生存不甚重要,则事事一听之天命”,西方人“信人道能有进步,则可事一本自力以为创造”;就宗教信仰而言,“东方之宗教是解脱之宗教,西方之宗教是生活之宗教”;就伦理而言,“东方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就政治而言,“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统治,有世袭天子……西方依重国民,其结果为民主政治。”[2]57由此,李大钊认为中国封建文化有以下弱点:厌世的人生观;惰性太重;不尊重个性;轻侮妇女;缺乏同情心;偏重神权;专制主义盛行。因此,李大钊大声呼吁中国文明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现在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我革新,这在当时如黄钟大吕,引人深思。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虽然也有缺点,但仍处于优势地位。他指出:“东方‘静的文明’已处于‘屈败之势’,而西方‘动的文明’则‘实居优越之域’,”[2]59因此,他力主向西方学习。李大钊强调西学先进于中学,主张学习西方,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静止的观念”“怠惰的态度”。但应该指出,李大钊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出发比较东西文明优劣的,这反映出李大钊在这一时期理论上的不成熟。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固有文明”受到更加猛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章士钊等守旧派提出了“新旧调合”的论调,以图保存旧文化。
新旧调合派强调可以汲取西方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优秀部分,但也应重视自身的精神和道德文明形态。他们认为国故象“破布”、欧化象“破纸”,都可以用来造“新纸”,因此得出:“研究国故”“实欲制造新纸”的结论。章士钊保旧的思想更为明显,他说:“凡欲前进,必先自立根基。旧者根基也。不有旧,决不有新;不善于保旧,决不能迎新;不迎新之弊,止于不进化,不善于保旧之弊,则几于自杀”,因此提出“道德上复旧”甚于“物质上之开新”[2]的观点。他们以“新旧”文化不可分割对立为理由,否定进行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新文化运动的战士们立即起而应战。
但是在批驳“东西调和论”过程中,胡适等人偏执一端,主张全盘西化;陈独秀等仍然停留在对“旧道德”的鞭挞上,没有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批判“新旧调和派”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是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的构造是这些表层构造的基础构造,不管身处哪个时代,如果经济上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定会发生变动。一切宗教、哲学、风俗习惯、政策、主义都随着物质的变动而变动。“道德”无非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法则”而已,时代生活变了,作为习惯法则的道德必然因之进化递变。由此李大钊得出结论:“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是跟着开新”,因此他理直气壮地说:“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并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些论证虽然不够完整,但明确肯定了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变动而不断改变的。这种精辟的论述,给“东西文化调合派”以致命的打击,在理论上论证了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应该说明的是,李大钊虽然指出封建文化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号召人们学习西方,但他并不提倡照搬照抄西方模式。他讲到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就如同推动世界不断进步的两大机轴,也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样,缺一不可,二者各有优劣,“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中。”因此不应该“妄为轩轾”。针对东西文化论争中抹杀传统文化全部价值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李大钊热情赞扬了中华民族在古代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他无不自豪地说:“中国于人类进步,已尝有伟大之贡献。其古代文明扩延于高丽,乃至日本,影响人类者甚大。”[2]68他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充满希望,“吾人深信民族可以复活,可以于世界文明为第二次大贡献。”这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激扬文字,饱含爱国热情,闪烁着辩证的光芒。
四、结语。
综观五四时期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观,可以看出:李大钊鞭挞了“非复辟不能救国”的尊孔复古派;批判了“物质开新、道德复旧”的东西调合派,批评了“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的全盘西化派,阐明了自由的东西文化观,从而促进了他的思想由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奠定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实基础。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最终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由此建立了一种崭新的东西文化观。
参考文献:
[1]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陈崧.五四前后東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李大钊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文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5]李大钊,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1917年)[m]//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m]//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罗志田.无共识的共论:五四后关于东西与世界的文化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近代史论文大全【第八篇】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他们迫使中国签署《辛丑条约》之后,加剧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辛亥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国人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实行“新政”。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事实表明,清政府已经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革命已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这些青年学生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其中不少人在民族危难加深,群众自发斗争高涨的形势推动下,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当时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潮流,这些出国留学回来的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国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所以说它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辛亥革命后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除此之外,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它促进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积极变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国际方面来说,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便夭折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在政治上不惜投靠帝国主义,实行军阀官僚专制统治。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们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他们制定了一些反动法令,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群众。在经济方面,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当时的中国又落入了黑暗的深渊,孙中山沉痛地说过,当时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三、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是一个严重的政治命题。1930年双十纪日中,何应钦对此做了一个比较简洁的说明,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革命的目的不只在推翻满清,不只在获得中华民国的虚名,而在造一个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明确了实现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很多,第一,它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第二,它不能充分的发动和依靠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象中来的大。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其实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无论怎样,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国家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阿瑟。贾德森。布朗著,《辛亥革命》,解放军出版社,
2、傅国涌著,《百年辛亥》,东方出版社,
3、张鸣著,《辛亥:摇晃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新闻社著,《辛亥风云》,中国展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