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精编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教育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精编3篇”公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教育实习心得体会1
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一转眼,我们的实习期已满,心情是十分的复杂。想着要回家了,心里也很开心,但想着要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离别了,心里又有点酸楚。四个月的实习生活,我是真的坚持下来了。
回想在回龙小学的这几个月,有开心,有感动,有难过,有气氛。来到这里,我的生活变得是那么的充实,每天都忙的不得了,我也很认真的工作着,因为我得对他们负责,这几个月来,我觉得真的很辛苦,有时候被学生们气得我难受,曾经有想要放弃,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看了。
听说12月29号我们就可以回去了,我们都激动,好开心。同时又想着跟这帮孩子分开,情不自禁的眼睛就红润起来了。心情真的很复杂。在12月28号,学校带我们出去游玩,我们也不用上课了。晚上召开了会议,总结了这几个月的实习情况和感受。我们要离开这个学校了,学生们很舍不得我们,还买了礼物送我们,好感动。记得走的那天早上,我哭了,学生们哭了。同学们来央求我给他们上最后这一节课,他们围着我说:“老师,你不要走。”当时我就说不出话来了,眼眶湿了,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啊。我们盼着早点回学校,早点结束实习。可到了真的走的这天却又是那么的舍不得。当我坐上离开这所学的车时,我远远看着回龙小学四年级一班的窗户,我的眼又一次湿润了。好难过。那种不舍得的心情真的很难受。听说我们走了,学生们在教室里哭成一片。如今回到学校,学生们打电话问我们,他们说:“老师,你一定要回来看我们,我们好想你。”我觉得好心酸。
我想这次实习生涯是我人生中最宝贵最难忘的经历。
教育实习心得体会2
从11月x日起,我们在几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经开区一中,开始了为期五周的提高性实习。由于实习的班级是高中二年级,心里还是又激动又紧张。
目前为止,一周的实习时光很快结束了。一周时间虽短,但给我的感触还是很深的。实习的第一天早晨,从经开区一中为我们数学系08级全体实习生举办的欢迎会上,我了解了此次实习需要注意的各个事项,并知道了我将要实习的班级是高37班。
第一次接触高37班的班主任和同学是星期一下午的班会,进入班上的第一感觉是:这个班的同学很高、很乱、很难管。教室里,同学们的桌椅摆放的位置都不像我们学校的那样规规矩矩,同学们有的面对黑板有的侧身对着黑板,这样的座位让我感到很新颖但又觉得有些不足之处。短短20分钟的班会,同学们很活跃,让我感觉到他们都是些很难约束的同学。至此,我不免为自己接下来五周的实习生活感到担忧,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圆满的完成此次实习任务。
星期二上午,我们听了他们班的第一节数学课,让我对高37班的同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大部分同学听得很认真并能积极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仅有少部分同学在干自己事,这跟我之前所设想的情景完全不同,原来他们不仅有活跃的一面,还有能安静下来认真学习的一面。通过批改作业,我了解到高37班
同学的数学成绩一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我们这次实习能尽我们自己的能力给予他们一些帮助,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星期五星期六,经开区一中举行了冬季田径运动会,我们也早早的去到了他们学校与他们一同参加了运动会的开幕式。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大本营,我们和没有比赛的同学们都在那里休息,高37班的班主任也和我们一起在那里休息。通过和班主任更近一步的接触,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高37班的同学们会如此的活泼开朗了,因为他们有一个和蔼可亲的班主任。从这位班主任生上我也学习到了要想成为一个受学生尊重的老师,不一定要用严厉的方式去对待学生,在课堂上是师生关系,下了课就可以成为朋友。接下来的日子了,我会努力学习班主任管理班级以及和学生相处的经验,争取以后少走些弯路。
第一个星期结束了,虽然我们还没有为同学们上过一次课,但我希望下来的几周里,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打下基础。
教育实习心得体会3
语文教学,现在承载着无限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自然是不错的,因为作为一门课程,语文不仅承担者传承语言文字及文章、文学知识的任务,而且担负着文化传承的职责。进入课改以后,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的一个问题,就是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课文教学走什么样的路径?这个问题明确了,我们才能进行教法的优化,去研究怎样教、怎样教得更好。
我来学校实习,也当过学生,也跟语文老师有不少的交流,发现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还是蛮先进的,但在语文教学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难以将两者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教学中看不出多少新思维的痕迹,较多的老师还是按部就班的“以本为本”,捧着教材和同学们进行着分析,同学们一读就懂的东西还在讲,需要精雕细琢的地方并不去花大力气,也就是说,对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并没有搞得十分清楚,这样下去,教学效果自然不好,所谓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举的语文教学思想难以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最迫切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我以为,学生一看就懂的老师无需教,学生少动脑筋就能理解的老师稍作点拨即可,教了学生也难理解的老师不要教,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问题老师也无须花太多的精力。那么,语文教学,老师应该教什么呢?
备课,文本的教学解读,一方面要正确解读课文。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对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要有切实帮助的教学内容。高中教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首先是要让学生读懂,里面那么多典故,不让学生搞懂,而要让学生分析、赏析,显然是不行的。
背景性的材料,老师要介绍。语文教学有个通病,就是老师讲得太多,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也讲,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其实,文章的美是读出来的,是悟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作为语文老师,即使对文本体悟得非常到位,也不能霸占讲台,而应该教给学生一种解读的方法和态度,让学生去理解读、记忆读、熟练读、情感读、角色读、演读,给学生留下理解的空间,保留他们对文本的初始印象,保留他们对文句的好奇心,让他们感性地接收文本现实,让同学们多向多维地解读课文。
作品怎样写的技术,老师要点拨。语文教学中,写什么的问题主要应该由学生自己去搞清楚,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搞清楚;而中国文学侧重于感性抒情,解读是要用心灵去领悟、探索和发现,包括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所以应该在“怎样写”上做文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揣摩,以真正悟出作品的“真谛”,提高阅读的素养和写作的水平。
文本独特的亮点,老师要提醒。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载体,都会体现其独特的艺术慧眼,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就有许多的不同一般之处。这些,并不是学生都能充分领略的。作为老师,就是要以自己的“机心”引领着学生去品味,去汲取,让文本的魅力充分地刺激我们的学生,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
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老师要归纳。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学科规律是隐藏在1篇篇具体的作品之中,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慢慢地领悟、不断地积淀、渐渐地抽象,从而语文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语文的意识越来越自觉,语文的素养越来越提升,语文的水平越来越丰满。教学中,我们要从以下一些方面渐渐地给学生一些规律的提示。
能激活学生学习生成的,老师要抓住。教师的教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备课时或者教学中,要把精力较多地投入到如何激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成上。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教《阿房宫赋》,将课文压缩为一段百字左右的短文,空下一些关键词,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填空。在这里,学生填空的过程就是熟悉课文的过程,老师不一定追求学生所填的内容和自己的预设完全一致,关键是激活学生去阅读文本,而学生填什么,反映的是对课文理解的差异,或者是同一种理解的不同表达,老师正好可以借此了解学情,培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填空以后,黄老师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关键词的句子,引导学生考虑用一个词可以概括的内容,课文却用了一组句子,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生成,学生自然能深入课文内部,而不是浮于表面,对作品获得真切的感受。
最近顶岗实习进入中期,各项事务都比较有条理,每天的事物工作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每天的生活单调却充实,简单却忙碌,幸福快乐地这样一天天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