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范文实用2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学习党的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范文实用2篇”公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1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着眼发展新格局、适应发展新形势、抢抓发展新机遇、应对发展新挑战、科学谋划新未来、加快建设美好新意义重大。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区委、区政府运筹帷幄,团结和带领全区干群围绕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克难攻坚,扎实工作,使全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经济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期,初步适应了经济“新常态”的合理区间要求,奠定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基础。
——经济总量显著提升。2011~201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实现亿元、亿元、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预计“十二五”期末,经济总量在六安市8区县(5县2区+叶集实验区)的排名可达到第3或2位。2013年财政收入亿元,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
——产业发展增势强劲。三次产业正逐步由点及面,由小到大发展。克服各种不利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经济稳中有升,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收;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再创佳绩。工业梯度推进计划稳步实施,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工业集中区竞相发展,8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功能得到了逐步完善;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省级经济开发区获省批准扩区平方公里,使开发区总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引资平台逐步优化。城乡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持续攀升,各类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
——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全民参与“五城同创”,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效果明显,城区小街巷、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环境卫生显著改善;“文明生态集镇”对手赛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高质量完成市级重点工程和“百日会战”征地拆迁任务,实施宁西铁路与105国道、312国道南辅导工程、312国道与105国道立交下穿工程,解决了城南交通瓶颈。
——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计划生育和就业服务继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农村公路“通畅通达”、人畜饮水安全、电网改造以及乡镇文化站、卫生院建设等民生工程顺利推进,水、电、路、教育、卫生、文化的基础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住房、就业、就医、保险、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权益维护等民生问题逐步稳妥解决。教育优先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认真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建成1000个农村户用沼气池。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投资4120万元,石板冲等4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全面完成,丁集等6个乡镇荣获全省生态乡镇称号。不断强化环境监察工作,加大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完成节能改造和减排项目13个,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以劳务经济、土地利用为主线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改革稳健进行。集镇日常管理全面加强,出台城区物业管理办法,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积极争取用地指标,重点工程用地需求得到保障。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整合各类资金用于建设美好乡村,苏埠镇南楼村、独山镇长生桥村分别入选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和全省美好乡村规划编制20例,美好乡村建设“五比五好”经验在全市推广。
——社会治理更加有序。实施社区警务等九项社会管理重点工程,健全城区“五化一体”管理模式,推广“五责同步”农村社会管理经验。“12349”社区热线功能进一步完善。切实加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强化消防、校车等专项整治,治理大别山义乌小商品市场消防隐患,至今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完成洪灾防治4个气象站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达到全国“十有县区”标准。坚持开门接访、因案施策、排查预警、化解积案,群众工作取得新成绩,连续荣获全省维稳先进县区称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校安工程配套建设,逐步调整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成立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分院,填补我区公办职业教育空白。巩固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顺利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更加健全。不断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加强政府法制、行政监察和效能建设,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大项目跟踪审计。与此同时,物价、编制、科普、工会、共青团、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妇女儿童、民族宗教、老干部工作、残疾人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二、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将是国际国内环境形势发生新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目标迈上新阶段的五年。国家内需拉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上海自贸区、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皖江城市带、合肥城市圈、江淮城市群等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我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同时也给我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全面分析我区“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对于谋划好“十三五”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机遇
——全球产业分工再调整的机遇。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关口,大量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成熟,产业规模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技术和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扩散和转移;美欧再工业化战略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互联网条件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将会对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既有低成本优势又有大市场优势,同时还有劳动力素质优势的地区,全球产业转移大潮中,拥有占据主动的新机会。
——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实施的机遇。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谋划,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强化“三期并存”的发展阶段(即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在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同时还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作出了“四化同步”的路径设计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特别是提出了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战略构想,都将为我区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两个告别”(告别过去30多年两位数的高速度,告别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的新阶段,总体呈现出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结构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新常态下,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高速度,而更加注重在维护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在共享发展物质成果的同时共享科学发展的“生态红利”。在增速“下台阶”的同时,将迎来有机农业、有机茶叶、生态旅游等生态环保产业的加快发展,生态价值释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上台阶”的巨大机遇。
——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兴产业大发展的机遇。从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的高度来确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兴生态产业将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实践转向。传统工业生态化产业、新能源产业、满足低碳消费的生态绿色产业和中国传统民间手工业等新兴产业,对于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建设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推动城市与农村、大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等方面,也具有重大战略功能。我区则在上述新兴产业中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能够占据产业发展先机。
——江淮城市群和合肥经济圈快速崛起的机遇。江淮城市群和合肥经济圈已经成为联动安徽南北、带动全省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合肥的地位则提高到与南京、杭州并列,并要提升合肥的国际化水平,优化提升沪宁合(上海、南京、合肥)、主轴带功能。这将给我省尤其是合肥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江淮城市群和合肥经济圈的成员,也将更多地分享合肥作为交通枢纽所带来的高铁等交通设施快速发展机遇,以及在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中赢得发展良机。
——新型城镇化积极推进的机遇。随着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人为核心,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市城镇化推进也在不断提速。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内涵进一步提升,将呈现出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错位发展的新态势。而我区也将依托苏埠镇、独山镇等全国重点镇带动全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
(二)挑战
——国际复杂经济政治环境的挑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还在深入发展,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步伐不如预期,但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将发生逆转,发达国家将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将强化这一格局;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ISA(服务贸易协议)等各类跨区域贸易协定的生效,将会带来新一轮的全球投资贸易规则变化;全球能源和资源版图和地缘政治环境也都在悄然变化。准确把握和研判国际形势对区域经济影响更加困难。
——转变发展方式的挑战。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原有经济动力削弱、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显现。如果不能尽快适应新常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道路就会越走越艰难。从我区自身看,如何向绿色要发展,向发展要绿色,加快推动我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给实现增长动力加快转换和发展质量“上台阶”带来新挑战。
——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挑战。纵向来看,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横向比较,我区作为人口大区、农业大区,经济总量小,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还落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等产业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农产品深加工度低;争先进位的发展意识不强、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有限;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等现实困境造成了我区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为新时期的加快转型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主体功能区定位约束的挑战。全国和安徽主体功能区将我区定位为“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在主体功能区的定位的政策约束下,我区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发展受到了诸多限制。如何在符合政策定位的情况下推进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是“十三五”时期我区面临的重大挑战。
——要素支撑面临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土地、资金、能源、人力资源、环境容量等要素的支撑。目前我区生产要素支撑保障条件仍然脆弱,土地、人力、资金等要素制约难以在短期内缓解;区域要素资源的整合、开发及有效利用的文章还未做深做透;我区对外部高级要素资源的吸纳能力还不强;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对我区高端人才的流失带来了巨大影响。我区未来发展的要素支撑面临着很大挑战。
综合分析未来五年面临的新形势,加快“美好新”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多重交织,但机遇大于挑战。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的区,既有扬鞭奋蹄、直奔猛跑的内外条件,又有信步变速、弯道超越的良好空间。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总纲,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美好新”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基础,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结构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努力化解生态环境的硬约束,继续推进城市西扩,积极融入南部新城区的产业分工,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集镇特色产业集群和红色绿色旅游开发为支撑,加强建设四大基地(茶叶基地、白鹅基地、油茶基地、蔬菜基地),积极培育粮油、大麻、竹木、花卉、水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切实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产业拉动、科技驱动、生态推动、品牌带动、内外互动、城乡联动的“六动”战略,加快建设美好新。
——产业拉动战略。大力实施“强工、富农、活商、兴旅”工程,聚精会神引项目、办企业、兴产业,着力打造具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地位,继续实施工业发展梯度推进计划,力争在新兴产业上实现跨越发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农业板块,加强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支柱地位;继续推进全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五位一体”放心工程,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树立大旅游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红色”“绿色”两大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合作,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旅游知名度与竞争力,建设“实力”。
——科技驱动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发展教育放在第一位置,把信息化作为第一手段,积极塑造智慧理念、智慧产业、智慧管理、智慧生活。大力实施“科技倍增计划”,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推动产业的智能化和精细化发展。进一步发挥科教工作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的作用,强化和提高科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贡献率。抢抓电子商务、物联网和云计算发展机遇,构建信息高速网络平台,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
——生态推动战略。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增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我区山、水、茶、林为一体的环境特色和生态优势,打好生态牌,建设“绿色”。
——品牌带动战略。树立城市品牌营销理念,强化全社会品牌意识,激发品牌创造热情。围绕发展,推动形成“提升一批、生成一批、储备一批”的品牌滚动发展良好势头,努力创建符合城市品位的城市品牌、优势明显的产品品牌、影响广泛的服务品牌、特色鲜明的区域品牌、技术领先的科技品牌,以及推动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工作的优势品牌,重点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和六安瓜片茶叶以及各类农产品品牌,努力形成层级递进、各具特色、开放有序、活力四射的品牌体系,建设“魅力”。
——内外互动战略。统筹国内国外、区内区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一手抓对内开放,一手抓对外开放,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强。树立两种开放促改革、两种开放促调整、两种开放促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培育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目标,加大与高校、科研等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力度,积极参与合肥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的分工与合作,打造互联互通、内外顺畅、运行有序、便捷高效的区域物流网络,当好皖西地区发展的“排头兵”。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开放”。
——城乡联动战略。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牢固树立全域的理念,坚持“四化同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统筹推进主城区、卫星镇和中心镇建设,构筑城市交通网络,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完善城乡服务功能,提升城乡建设品味,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
(三)发展定位
充分发挥我区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抢抓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机遇,积极联动长三角,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把建成面向合肥经济圈辐射全国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与加工基地、国内知名的“红绿相宜”的旅游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中国茶谷”建设的核心区、宜居宜游的国家生态示范区。
(四)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结构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抓手,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美好新”为目标,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初步提出经济总量和结构,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人口、资源和环境三个方面的目标性指标:
——经济总量和结构指标。“十三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GDP位居全市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以上,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化率年均递增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超过56%,城镇人口达到60万人;
——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指标。到202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普及率达95%以上,基本普及12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平方米;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50%;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覆盖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到2020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累计达到6万个,新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达9万人以上;
——人口、资源和环境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到2020年全区总人口控制在112万人以内;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GDP能耗和COD、SO2、CO2排放量年均下降3%以上,森林覆盖率到2020年力争超过50%。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达到区划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四、发展任务
科学谋划总体布局和空间开发格局,构建和完善要素资源高效集散的空间结构体系;把握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构建和完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构建和完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体系;突出民生改善优先,构建和完善资源均衡配置、服务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和完善适应城乡发展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强化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构建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
(一)着力优化空间布局
科学确定空间开发功能,完善全区城镇体系格局,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合理引导人口空间分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产业、城镇和社会转型的空间基础。
完善城镇体系。树立全域的理念,加快城区扩容步伐,实施老区提质、新城开发、沿河带动战略,加快构筑以主城区为中心、以城南为核心的南部新城、以近郊的分路口、新安、徐集3个城镇为卫星城、以边远地区的苏埠、独山、丁集、固镇4个区域性中心镇为呼应、以30个左右中心村为支撑的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基本构筑“11343”城市格局。
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明确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强资源整合,实现错位发展,引导企业和各种要素向开发区集聚,建设产业优势突出的经济开发区,使之成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破行政区划制约,创新合作方式,探索利益分享机制,提高开发区整体竞争力。按照“一核四区三轴”定位。一核即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四区即打造以北部现代农业基地、中部城市三产服务基地,南部山区生态旅游基地和经济开发区、平桥工业集中区为主的工业基地;三轴即以境内312国道、105国道和阜六高速为三轴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着力发展现代产业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主导优势产业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三次产业融合并进为动力的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主导优势产业竞争力。打造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汽车及工程机械变速箱、汽车后桥、水工机械、电机电器、石化机械、建筑机械等产业基地;推动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发展,支持轻工服装企业创建品牌,带动全区纺织服装产业从传统优势行业向中高端、差异化、高设计含量、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选准新型材料产业发展领域,培育新型材料产业链条,促进新材料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变;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围绕茶叶、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发展食品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产业。
挖掘发展特色新兴产业。按照“体现特色、多元发展”的要求,挖掘我区新兴产业。推动传统工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变,大力发展传统工业生态化产业;把握节能环保建筑趋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建筑业和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产业;顺应绿色环保的潮流,大力发展集中供气大型沼气、农作物秸杆发电、太阳能薄膜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油茶等植物药用产品提炼产业;传承地区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传统民间手工业等五类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跨越发展。依托传统产业资源优势,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科技含量、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引进和培育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巩固国家粮食主产区地位,提升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充分发挥羽绒资源优势,加快延伸羽绒两端生产链条,大力开发中高档系列化羽绒制品,加快羽毛制品、羽毛球自主品牌的开发生产,推动羽毛产业升级换代。加快网具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不断更新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渔网具业竞争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发展。树立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把旅游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营销力度,打造旅游品牌,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以落实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为载体,积极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城乡商贸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继续推进全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把商贸流通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业。
(三)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科学规划、产业升级、机制创新、生态建设等环节,在改善民生中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是突出科学规划,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城镇定位,推动各项规划与全市对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二要突出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促进、同步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三要突出机制创新,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四要突出生态建设,更加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新型城镇化中,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态意识,深入推进清洁乡村活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强集约节约用地,加大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以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城市发展内涵。
(四)着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施最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推进创业就业,力争实现全家庭就业,努力建设全国大众创业城市。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改善贫富差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各类各级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打造特色职业教育品牌,支持本地高等院校加快发展;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一步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设施网络。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全民社保。推进平安建设。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抓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以交通、水利、电力、能源、通讯、金融、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和健全农村道路交通体系,重点推进主通道联络线,以旅游公路为重点,加快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同时,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完善路网结构,实现所有区域相邻县通高等级公路,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油(硬化)路。着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以骨干水源工程、人饮安全工程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为重点,抓好水利规划工作,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农村中小河道治理。快速推进农村电网建设,加快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升级改造,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加强城乡一体化电网建设,全面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供电质量,提高电网应对自然灾害和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能源建设,积极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增强电力供应能力。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速实现无线通讯信号全覆盖,推动光缆进乡镇、通行政村,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讯盲区,实现通信普惠服务。推进各类金融网点的合理布局,改善服务于金融交易、结算等技术基础设施条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完善金融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加快信息化建设,实施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电子政务工程,以数字旅游为重点,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公众信息网,加快数字建设。
(六)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建设,建设若干循环经济示范乡镇,抓好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进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节能减排新格局,着力构建生态产品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抓好重点污染源治理、城市生活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突出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污染防控体系,全面开展城市及农村环境治理,大力提高生活污水回收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积极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低碳消费、低碳社区和低碳产业,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新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发展。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节约文化,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丰富生态文化载体,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一批生态乡镇、生态村,进一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全面深化改革
大力推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强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体制、土地管理体制、产业发展体制、金融财税体制、统筹城乡发展体制等改革为重点,完善鼓励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适时推进大部制机构改革。通过改革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谋划重大项目
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尽快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带动性的大项目,建立“十三五”规划项目库。按照适度超前、体系完整、功能配套、布局合理的要求,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力度。构建比较完备的综合交通体系;重点抓好电源项目建设,推进供气管网、电网建设,打造能源保障体系;加快城建、市政等工程项目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推进电信、广电、宽带“三网合一”,构建快速、安全的信息化网络;进一步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产能,为经济发展提业支撑。
(三)夯实园区平台
高起点制定园区发展规划,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园区,重点建设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创意等特色产业园;引导社会投资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以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激活园区发展的潜力,加快项目入园步伐,提高入园企业质量。
(四)强化要素保障
着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全力争取用地计划的同时,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增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吸引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采取特殊政策,积极引进有关专业人才到我区落户发展。
(五)建立实施机制
从组织落实、统筹协调、监督评估等方面,形成“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解读“十三五”规划,提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更好地支持配合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人大、政协、派、工商联的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推动作用。健全规划中期和后评估制度,全面评估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施效果,提出评估报告。
“十三五”时期2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期,也是我国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担负着为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尤其是作为民生之首的基础教育,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下,面临着党中央加快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实施、城镇化布局和大规模人口流动、适龄人口变化,以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化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应适应新形势、顺应新期待、回应新要求,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支持,最终实现基础教育全覆盖、更公平和高质量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革与发展:质量
基础教育是从学前到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这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未来五年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担负着为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顺势而为,尤其是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教育,处于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阶段,其改革与发展也必将面临一些新变化、新需求和新呼声。
一、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促进了
基础教育向有质量、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这一重要战略决策的着眼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核心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关注愈加凸显的社会公平问题。2006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快社会改革进程。同时,要进行一系列公共政策调整,重点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和投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和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倾斜,以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2012年,《国家公共基本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强调,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公共服务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起点,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政府履行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由管理型政府转变成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这预示着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进入了制度设计、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的历史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时已从基本理念上升为实践阶段。
基础教育是整个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公平普惠性的特征,其核心价值是惠及每个人,让处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能平等享有这种教育服务。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的差距,优质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还没有覆盖全体适龄少年儿童,“入托难”“上学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民族地区,仍然有很多学校的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许多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室、运动场、生活设施、教育教学装备等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仍然有1300万适龄儿童还未保证全部顺利入园,全国2100万农村留守儿童、1600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13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0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寄宿生等弱势群体还需要关注。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决定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质量,而基础教育又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最大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才能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障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基础教育服务更加公平,必然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奋斗目标。
二、城镇化的加快和大规模人口的流动,要求基本教育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
城镇化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散和传播。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会有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到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步增长到亿伴随着劳动力人口的大量流动,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目前,全国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已达3581万人,农村留守儿童达万人,占农村儿童的%,占全国儿童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儿童大量涌入城市,并要求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学龄儿童少年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对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学校布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通过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规模不断增大的问题,尤其是人口流动带来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同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依法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积极接收随迁子女就学。截止2014年底,全国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保持在80%。此外,政府购买的民办学校学位也在不断增加,如2014年达到万个。中央财政以奖补的方式,对各地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予以奖励性支持,主要支持东中部地区接收随迁子女较多的省份。2014年,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籍转接服务,跨省转学手续通过网络就可全部完成。这说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心,妥善解决随迁子女异地就学问题成为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在看到流动人口给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新时期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大规模人口流动对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提出的严峻挑战。未来5年,我们应根据城镇化布局和人口流动的变化趋势,结合城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应对人口流动的冲击;要加大对人口流入地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量,更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保障流动儿童异地就学。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基础教育经费就需动态配置,积极探索建立教育经费可携带机制,针对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特殊情况建立教育经费补偿机制,逐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三、适龄人口的变动对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和结构的及时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一人口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学龄人口预测、学校规划布局和教育资源扩充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人口自然变动中与教育关系最为紧密的是学龄人口的规模和结构,根据学龄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化趋势,对教育供求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预判,可以提前统筹区域教育资源的供给,保障省域基础教育资源总量充足、结构合理。学龄人口的变化将对基础教育的规模、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未来5年,基础教育发展目标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基础教育各阶段学龄人口的变化情况,适度调控学校数量和班级规模,既要防止资源供给不足而影响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也要避免规模盲目扩张造成资源的浪费。当然,学龄人口变化必将引发对教育需求的变化。针对目前学前教育相对短缺、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不足的现实,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快学前教育机构建设,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呈上升趋势,需要在提升原有教育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在新增人口聚集的地区适当加大教育资源供给。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呈下降趋势,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的提高,高中阶段在校生将呈现逐年小幅度上升的趋势,普通高中规模在小幅调整满足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发展重点应该放在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上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龄人口波动变化是一个正常现象,但对于学龄人口波动所做出的教育应对,应该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不要随着人口的变化大规模兴建学校或撤并学校,要提前做好布局。如何在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基础上新建和改扩建学校,是新的教育规划布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要谨慎选择教育经费的投资领域,将更多教育经费投入到包括师资队伍在内的软件设施和内涵建设中来,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国家战略,要求基础教育通过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综合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同样承担着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随着国家顶层战略设计和综合改革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领域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考试招生制度也全面启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都深化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扭转片面应试教育的倾向,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从外延式走向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主,全力推进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要逐步转变面向少数人的学校教育制度、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恢复教育树人育人的本意,确立学生本位、儿童中心的价值,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的现代教育。
教育部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学业负担等方面提出了关键性指标,其评价标准也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这说明,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将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各地逐步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并逐步实现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协同推进,使评价和考试招生的要求保持一致,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关键,对整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党站在如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十三五”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未来5年,我国基础教育应该准确把握阶段性特征,主动适应规模变化、布局结构调整和公平质量要求迫切的新变化,以构建常住适龄人口全覆盖、均等化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宗旨,以进一步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招生考评制度改革为重点,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质量提升,推进义务教育在县域内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促进普通高中质量全面提升和多样、特色发展。
上一篇:入党发展对象思想汇报(实用5篇)
下一篇:党员思想汇报范例2024实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