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字]党课讲课稿: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党课讲稿: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同志们: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一重要政治命题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发展规律的基本把握,也凸显了作为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加强自身建设的政治自觉。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理论实质与方法要义,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现实意义。
一、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重大意义
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超大规模政党,领导着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大有大的优势,比如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因党员数量多、执政范围广,大也有大的难处。在这一情势下,全面把握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理论旨趣,能够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性锻造奠定坚实基础。
(一)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核心是能否巩固长期执政地位
创业难,守业更难。能否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核心所在。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纵观世界政党的执政实践,很少有执政党能够连续执政超过百年。即便存在超过百年的政党,也是屈指可数的。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资产阶级政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一些大党老党在长期连续执政的背景下,接连遭遇到执政危机。苏联共产党在连续执政74年后丧失了政权,更是直接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长期执掌政权尤其不容易。
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不断思考如何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便在延安窑洞中思考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并给出了“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的答案。这一答案蕴含着通过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战略意涵。新中国成立后,为处理纷繁复杂的政治事务,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提升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为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付出了巨大努力。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分别就如何推进执政党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新时代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深邃思考“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理论。总书记将党的自我革命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一重要论断为党的长期执政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坚实保障。
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危”与“机”共存,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面临着多样化的风险考验,这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切实巩固长期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除了要解决好世界大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立场回应好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与实践之问。显然,如何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是大党治国所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自然也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内在旨趣。
(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关键是能否始终赢得人民拥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否始终赢得人民拥护,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关键要义。在古往今来的政治实践中,统治阶级一向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近代那些政党之所以丧失政权,不是因坚船利炮胁迫而拱手相让,而是失去了人民支持不得不让。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人民性是其鲜明底色。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得天下,也依靠人民执掌政权。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政党之大并不意味着政党之强,数量之多也不代表质量之优。大党如若丧失民心,就会被人民抛弃,进而陷入执政危机,直至丧失政权。人心向背是决定政权兴衰成败的根本所在。换言之,能否始终“守住人民的心”,即能否始终“赢得人民拥护”,是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的关键因素,亦是政党思考如何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着眼点。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既表明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因人民而生,也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做到为民用权,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人民的知心人。可以说,坚持与践行党的性质与宗旨,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的根本保障。
还应看到的是,对于长期执政的政党而言,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脱离群众就会丧失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很早便认识到了这一点,始终认为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群众是政党的根基所在。为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走好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在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汇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时性跨越。因此,只有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顺应民意、为民谋利,大党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才能长盛不衰、永远保持执政活力。“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综上所述,能否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关乎政党执政之根基,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关键。
(三)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点是能否保持战略上的清醒与坚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能否保持战略上的清醒与坚定,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内容。执政党一旦战略失误,便会失去下好先手棋的机会。大党具有大党的优势,但过去拥有优势不等于现在拥有优势,现在拥有优势更不等于将来拥有优势。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建立起来后,要保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自省、不警惕、不努力,再强大的政权都可能走到穷途末路。”在充分肯定执政成绩的同时,执政党也必须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清醒认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困难,时刻警惕政党是否会因时间流逝而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反之,如若缺少忧患意识,仅仅安于现状,必将走向人亡政息。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共产党将“赶考”作为永恒的课题,要求全党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到党的二十大倡导“三个务必”,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的深刻忧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这一论断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时必然会伴随着来自党内外、国内外、社会领域以及自然领域等诸多不确定的风险考验。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始终保持化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与坚定考验着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在取得辉煌成就时,不要高枕无忧,而是应常怀忧患之心,警惕执政业绩光环背后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困难与挑战,时刻保持自我警觉的清醒意识。
大国治理具有系统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特征,各个领域环环相扣、密切关联,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党在治国理政时“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在大国之规模性与整体性作用下,“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也要求大党要时刻保持战略上的清醒与坚定,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行事风格,丝毫不能懈怠和马虎。反之,如若疏忽大意、掉以轻心,极有可能导致出现重大战略性错误,影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还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不断提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各种诱惑面前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无论是巩固长期执政地位,还是赢得人民的支持与拥护,抑或是增强战略自信,都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课题
总书记强调:“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这一论断为理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刻内涵打开了突破口、提供了切入点。解决这些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的重要任务。
(一)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与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内在动力。为了守护初心、勇担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奋斗精神、永怀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并不容易。将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概括到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之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踔厉奋发的实干姿态。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未来应该保持何种精神状态提出了根本要求,明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展现中国共产党精神面貌的重要标识。
初心和使命需要长久坚持,久久为功。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势下,当好人民的勤务员需要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要明确初心任务、牢记使命担当,在复杂斗争面前经受磨砺,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比较而言,世界一些大党老党,之所以丧失执政地位,重要原因就是丧失了初心、使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需要克服的问题盘根错节。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将是中国共产党化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内在要义。
(二)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整体的、系统的、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思想不统一,意志就不会坚定,行动便不可能一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上真正解决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大党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维护政党的内部团结。政党是组织化的力量,必然要通过约束成员实现统一步调的目的。从个体层面来看,党员、干部面临复杂社会环境,极易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统一思想共识并不容易。作为超大规模政党,整体行动不协调便会造成力量的分散,严重影响政治效率。进入新时代,伴随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规模日益扩大,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成为检验组织体系运转效能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重视思想建党,思想建党的最终意旨就在于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思想建党的关键在于理论的成熟,在于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范畴,前提是统一思想,桥梁是统一意志,目的是统一行动。对于超大规模政党而言,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意味着知行合一,破解这一难题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
(三)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不断增长执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桎辖之桎,不断提升领导水平是中国共产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应有之义。执政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升即降。领导水平更是动态变化,在执政环境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不要说原地踏步,即便是提升速度过慢,都可能被其他政党弯道超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国家发展中挑大梁,是民族发展的主心骨,不断提升长期执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不二法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推进治国理政的步伐,要求中国共产党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升全面领导国家事业的水平。
总书记强调:“当前,干部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对本领恐慌表达了相当的关切。环境变化,要求党员、干部不断提升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本领不足主要表现在运用现代技术层面上。在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激发技术优势、释放技术效能已经成为提升政治效率的重要环节。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掌握信息技术是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领导水平的重要抓手。可见,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高度警觉的政治难题,也是必须解决的政治难题。
(四)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
创业容易守业难,难就难在创业期间的励精图治会随时间发展不断流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期待,需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高昂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上,一贯注重干字当头,强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反对纸上谈兵、光说不练。历史证明花拳绣腿不仅无法救国救民,还会浪费机遇、辜负时代;改变中国、促进变革只能依靠踏踏实实干事创业。回溯过往,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创建、国家缔造、改革开放过程中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了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成其效。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的表率。务实不尚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政治传统,故而克服部分党员、干部躺在历史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的惰性尤为重要。保持干事创业精神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夺取党和国家事业的新胜利。
不断丰富的革命精神谱系对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发挥至关重要的激励作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必须从精神谱系中汲取力量。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谱系在内容上不断拓展。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关键节点上,总结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将其视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勤勉尽责,需要发挥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革命精神谱系的激励作用,引导其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当前,党员、干部在保持创业精神状态上遭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因此,将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纳入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之中,任务重大且迫在眉睫。
(五)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古人云:“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政党在发展过程中,更容易产生问题、滋生弊病。近代以来,世界政党发展蔚为大观,那些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的政党存在一个通病,即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随着环境更易,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会不断变异,表现形式也千差万别。政党的组织规模越大,问题的表现就会越复杂,生成机理就越难厘辨。注重政党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对政党主体性的唤醒与强调。将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问题视为大党独有难题,展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问题意识。
政党在自我完善中走向成熟,也在自我完善中走向胜利。纵观政党发展史,那些衰败灭亡的党多是在关键时刻对自身存在的问题选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绝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从具体实践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花大力气解决“四风”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尤其注重将党员、干部从形式主义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上述举措显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强大自我修复能力。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改革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注意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尤为重视调查研究,强调发现问题、综合研判,及时解决问题。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对于“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的重视。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需坚持调查研究,需在调查研究中增强问题意识,密切关注老问题、发现新问题、抓住真问题与重点问题;通过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把情况摸清摸透并找准问题、提出切实对策,进而得以解决问题。此外,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问题要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让各种问题置于党和人民的全方位监督之下,以此提高管党治党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六)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是指政治组织内部诸多参与要素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各个要素通过有效政治沟通,促进组织良性发展。总书记强调:“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政治生态的治理绝不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政治生态一旦污染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党的形象一落千丈。故而,治理政治生态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维护,打持久战。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锻造,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党有什么样的风气,就展现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将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纳入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之中,就是为了以优良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目标。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持续巩固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党的二十大将反腐败斗争视为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其中关键就在于通过反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维护健康政治生态的关键是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种浩然正气就是党内政治生态不可或缺的。
此外,还应看到的是,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类问题也应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换言之,大党独有难题指向的六个“如何始终”是一脉相通、紧密相关的。始终保持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能够为有效解决大党遇到的难题提供有益的政治环境;反之,将会成为解决难题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只有清风正气,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培育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才能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领航者。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方法要义
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局势变幻莫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大党独有难题”进一步凸显,解决难度也进一步提升。对此,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不断探索和践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方法要义。
(一)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的根本所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针对党的领导存在的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不断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仅将其作为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更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其放置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首要内容。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可以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保证党的领导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应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总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才能使得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始终沿着正确的目标与方向前进。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武装党员、干部思想
“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确保全党在共同思想理论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统一尤其不易”。为避免陷入“大而散”的危机,破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大党独有难题,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以此武装党员、干部思想。
一方面,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应立足于时代特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为党治国理政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与强大的理论武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先进思想为指导。在百年奋斗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要领之一。
另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应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集中轮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使党员、干部将其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三)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回答好“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一问题,必须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全面从严治党贵在全面,重在从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应以严的基调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此,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党的规章制度与纪律规范,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纠正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惩治违纪违法之行为;另一方面,全党上下应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遵守党章和党内法规等制度纪律,时刻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标准规范自身言行。其中,纪检机关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更是要把严的基调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以严的举措纠治“四风”问题。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走好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之路,不仅要长期坚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正风肃纪,而且也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在从严管理监督时,还需与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以更好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更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要求。这一要求有助于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制度遵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作为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处在执政地位、掌控执政资源”等优势。总书记指出:“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要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就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以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要想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就必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在制度层面,需要完善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并且,为保证其能够真正发挥实效,应不断增强党内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其二,在监督层面,需要建立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并形成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监督要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其三,在问责层面,需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及内容,健全问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
简而言之,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克服“四大考验”等多样化风险与挑战的锐利武器,能够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坚强有力。
(五)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作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工作的深刻总结,对于推进反腐败斗争的纵深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应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定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信心。
需要指出的是,反腐永远在路上,“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现象就不会根除”。越是如此,越要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具体来看,一是要提升不敢腐的威慑力,对腐败行为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惩治,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二是要强化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断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三是要激发不想腐的感召力,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等廉洁文化建设,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作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筹联动,“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能够增强反腐斗争的总体效果。腐败问题威胁党的长期执政,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必须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这也是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清醒与坚定的内在要求。
同志们,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下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在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只有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行稳致远。
(全文约10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