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内涵意义路径的思考
关于对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内涵、意义、路径的思考
强党性、正党风、严党纪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正是因为有着坚强的党性、良好的党风、严明的党纪,我们党才能够历久弥新,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久经考验而百炼成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党性党风党纪是党的建设重点内容,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为我们党克敌制胜、再创辉煌提供了坚实后盾。
党性党风党纪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通过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全面从严治党将日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目标将在兴利除弊的正确道路上得以实现。
一、形成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是管党治党系统思维的重要体现。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一定要对党性党风党纪进行科学的界定。关于“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党员干部都应自觉提升自身党性修养水平,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党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关于“党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党的作风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党风好坏是体现党群关系的晴雨表,是衡量人心向背的风向标。关于“党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党纪松懈,全面从严治党就会成为海市蜃楼,政治纪律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的纪律,只有让党纪真正成为“高压线”,党的事业发展才能有保障。
(一)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理论渊源
党性党风党纪是党的自身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党的建设影响重大,有必要对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理论渊源进行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党性党风党纪三者协同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认识。
党性、党风、党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的核心概念,频繁出现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笔端。“党性”一词的使用,最早见于恩格斯针对德国“真正社会主义”的批判,他指出:“这种社会主义,由于自己的理论领域中没有党性,由于自己的‘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和力量”。由此,党性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加以区别的标志。随后,马克思、恩格斯多次使用党性一词,马克思谈到法国工人运动时指出:“在巴黎,在社会党内,党性和团结精神仍然占着统治地位。”他认为法国社会党之所以能够对蒲鲁东主义加以抵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拥有“党性”。恩格斯在表扬与蒲鲁东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拉萨尔时称赞他“有党性和抱负”。虽然他们的著作中未见对党性概念、内涵等的界定,但是从其字里行间仍然可以看出党性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和其成员的极端重要性。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党性观念并进一步对其进行阐发,他从阶级的层面对党性加以认识,强调:“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他特别注重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坚持党性,只有维护了党性原则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党性能够帮助无产阶级摆脱各种资产阶级思想的束缚,所以党性一定要见诸无产阶级的行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列宁认为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伴随现象,在阶级斗争中必须要拥有严格的党性。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党风的重要性,认为党风关乎无产阶级整体的形象。恩格斯指出;“我们就同那些企图把诸如此类的无稽之谈和这样的阿谀奉承作风偷运到党里来的人,即同赫希柏格一伙完全断绝了任何来往。”马克思、恩格斯因为赫希柏格等人的不良作风与其一刀两断强调了作风问题对于无产阶级的重要性,此后他们认为无产阶级的领导人不应该有“普鲁士作风”,要避免气量狭小,他们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和其成员的角度阐释作风问题而非从政党整体建设方面进行阐释,是作风建设的良好开端。列宁对于领导干部的不良作风深恶痛绝,批评了党内的官僚主义问题和拖拉作风,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与群众密切保持联系,在群众面前展示良好的形象。关于党的纪律,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列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使无产阶级能够正确地、有效地、胜利地发挥自己的组织作用(而这正是它的主要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内部就必须实行极严格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性党风党纪的观点,并在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将其发扬光大。毛泽东针对党内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对党性进行了阐释,指出:“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他认为,我们党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否则就没有党性可言,而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党性的表现。毛泽东利用辩证法进一步对党性进行解释,认为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普遍性,个性是特殊性,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普遍的性质、共同的性质,党性修养是与个人修养密切相关的,共产党员要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邓小平强调要提倡党性、反对派性,党员干部要把党性放在首位,提升自身觉悟,与派性进行斗争。江泽民指出,党员干部要自觉进行党性的锻炼,在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上下功夫。胡锦涛强调要将党性修养与党的优良作风联系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风问题历来是我们党所强调的,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其中一项便是整顿党风以反对党内存在的宗派主义,毛泽东认为党风中的宗派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必须加以整顿,党风包括学风和文风,强调一视同仁进行整顿。党的七大对于党的作风进行了高度概括,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使党的作风建设更为强化。邓小平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改进并端正党的作风,强调要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江泽民提出要让党员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和党风教育。胡锦涛强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不断加强。关于党的纪律,我们党成立不久便在党的二大上强调党的纪律,认为党的纪律同党的组织要齐头并进,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邓小平认为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够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一定要严格党的生活,杜绝不正之风的影响。江泽民、胡锦涛都对党的纪律作了大量的论述,强调党员干部要遵守党的纪律,严格按照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干事创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性党风党纪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党性同人民性联系起来,强调二者的统一性,多次强调党性问题归根到底是立场问题,深化了对党性本质的认识,指出共产党员坚持党性就是在坚守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员坚持党性原则是其根本的政治品格,是其开展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将党性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结合,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性地发展了党性的相关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原则性、方向性问题,也是党性问题,发展了党性的内涵,党性在立场问题的基础上成为政治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更应该体现于实践行动层面。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问题本质上也是党性问题,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可以改进党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认为作风问题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将作风建设持续推进,强调党员干部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党的纪律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考验,“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党员干部要在遵守党的纪律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水平,党员干部一定要行有所止、言有所戒,知敬畏、存戒惧,守住纪律这一底线,由“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转变。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以此为契机,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必将开创新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党在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深化对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规律性认识,确保新时代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内在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党性、党风、党纪作为“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这是党自身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强调将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党性、党风、党纪的内在逻辑关系,党性党风党纪三者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党员领导干部运用公共权力的全过程,必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和规律,推动顶层设计和协同治理。
首先,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要从其内容上进行分析,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党性是党性党风党纪三者协同的根本,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事关全局,无论在任何时候,党性的重要地位都不容撼动、不容置疑。党性是评价一个党员干部的直接且有效的尺度,党员干部的党性一旦丧失,那么对于不正之风的侵蚀和腐败行为的围猎就会束手就擒。党性作为评价尺度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党员干部的党性强,那么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效果就好,党员干部的党性弱,那么自然也就谈不上三者的一体化协同治理。党风是三者协同治理效果的表现,党风作为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关于自身态度、行为等的直接展现,其目的就是集中体现当前阶段党员干部的党性和党纪。党纪是三者协同治理的保障,党纪通过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工作生活立规,让党性、党风、党纪三者协同治理得到保障,让其内容更为科学规范,做到有纪可依、有章可循。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要充分认识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这一内容,让三者能够在统筹协调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其次,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要从三者联动的方法上进行深刻认识。从方法来看,党性更加注重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党员干部的教育必不可少,党性教育是我们党内的一项长期工程,要常态化坚持。党风侧重于对党员干部进行引导,通过优良党风引导党员干部健康成长。党纪通过对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进行惩治切实保障三者协同治理的成效。党性说到底就是党员干部的立场问题,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都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不断使之得以巩固,通过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保证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把稳政治方向。在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过程中,只有注重党性教育,才能让党风的引导作用、党纪的惩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对党员干部党性的教育,帮助党风正起来、党纪严起来,让党性党风党纪三者的协同治理向常态化、持久化前进。党风的引导作用是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重要一环,党的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党执政表现的“晴雨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如果不重视自身的作风建设,对“四风”问题听之任之、放任不管,那么党的肌体就必然会受到侵蚀进而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最终威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良好的党风能够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当模范,为三者的协同治理提供良好环境。党纪的惩治作用针对党性教育、党风引导后依旧留存、难以杜绝的难点问题,通过严明的纪律对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现象加以惩治,重塑党内风清气正的环境,达到纠治歪风、防治腐败的目的。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要针对党性重教育、党风重引导、党纪重惩治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促使其标本兼治的发展和完善。
最后,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要着眼于三者的具体要求。党性作为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最高要求为党员干部树高线,而党风和党纪则为三者协同立标线、划底线。党员干部彰显共产党人本色和品格的根本在于其党性的淬炼,在三者协同治理过程中,党员干部的党性必须要体现最高要求的特征,必须起到树高线的作用。党员干部的党性决定着三者协同治理的上限,正是因为有了坚强的党性修养,党员干部才能在优良的党风中以严明的纪律完成党的任务和目标。党性是党员干部区别于群众的鲜明特征,在三者协同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其作为高线要求始终加以明确并强调,通过党性的高标准、高要求提升党员干部的修养和境界,为三者协同治理打下坚实基础。党风属于三者协同治理的标线,既要上接党性高线,又要下限党纪底线。党风问题不容忽视,其是人民群众看得见、触得及的实实在在的表现。党员干部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不良的作风对于领导干部的打击是致命的,其堕落也是必然的。带来的后果一方面拉低党性高线的标准,一方面又突破党纪底线的红线。党纪属于三者协同治理的底线,三者协同治理要及时预防党纪底线的失守,一旦党纪被漠视,那么三者的协同治理必将徒劳无功。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是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对党员干部淬炼党性、净化党风有着积极作用,为三者的协同治理划定底线,保障其顺利行进。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要充分看到党性树高线、党风立标线、党纪划底线这一要求,使其能够井然有序地发展和完善。
(三)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运行机理
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是正风肃纪的新要求,只有让党性党风党纪三者紧密衔接,相互联动,才能让其效能得以充分释放。这就需要我们分析其理论动因,从时间、内容、方式、功能等四个方面着眼,加深认识、强化逻辑、指导实践,让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顺理成章,使其协同治理名至实归。
1.时间上:党性管全局、党风重当前、党纪利长远
党性作为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根本,提高党性事关全局,而党风是重当前的,党纪是利长远的。党员干部的党性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党性可以作为评判党员干部的直接标准。党员干部如果丧失了党性,那么必然会遭到不正之风的侵蚀,甘于腐败现象的围猎。党性是共产党员的根本,党性强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就强,党性弱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就弱。党员干部的党性是管全局的,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发生任何事情,从中都可以用党员干部的党性来分析评判。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一定要注重党性管全局这一关键,依靠党性管全局带动党风党纪二者联动。党风是党员干部在日常中表现出来的关于自身党性的态度和行为,更加注重当前,是党性原则在当前的集中体现。党风好自然会净化当前环境,党员干部在其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警惕不正之风的侵蚀,依靠优良的党风纠治“四风”,改进自身作风。党纪作为党内的规矩一定要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制定党纪不能局限于当前,更要利长远,避免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破坏党纪形象。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要充分看到党性管全局、党风重当前、党纪利长远这一时间动因,让其持之以恒发展。
2.内容上: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
在三者协同治理过程中,党性起统率作用,而党风党纪为其表里。党性发挥统率作用的原因在于,我们党内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我们花大气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只要将党性这一根本牢牢把握,那么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党风党纪涣散、宗旨意识淡薄、脱离人民群众等一系列问题都将迎刃而解。随着党员干部自身党性修养的提升,其党风党纪必然会在党性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好转,因此在三者协同中要以党性为帅。虽然我们管党治党取得了瞩目成绩,但是党内的不正之风和违规违纪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迫切要求我们既要看到这些问题的表象,又要由表及里把握其本质。在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中,优良的党风可以堵住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入侵党员干部思想的漏洞,使其停留在党外,杜绝歪风邪气在我们党内滋生蔓延。优良的党风可以使党员干部表里如一、焕然一新,为党性党风党纪三者的协同治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党纪可以从内部消灭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严明的纪律是最好的良药,可以铲除党内问题的生存土壤,让党员干部不去触碰“高压线”,从内里为党性党风党纪的协同治理做出贡献。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要充分看到党性为根本、党风为表现、党纪为保障这一内容动因,使其统筹协调发展。
3.方式上:党性为纲、党风治标、党纪治本
在联动过程中党性起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党风治标、党纪治本让其发挥作用。党性说到底是党员干部的立场问题,以党性为纲可以更好地帮助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确保党员干部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立场不移、方向不偏。举一纲而万目张,党性对于党员干部是不可替代的,在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中,将党性这一“纲”举起来,可以让党风党纪得以“张目”。党员干部要坚定自身党性,不断淬炼党性、提升党性,将之充分体现到工作和生活中去,由此正党风、守党纪。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体现到实践中。通过党风治标、党纪治本的方式让其联动落在实处。良好的党风可以有效遏制当前党内的不正之风,在外部诸多因素的诱发下,不正之风时有发生,党风治标就是要切除外在毒瘤,让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当模范蔚然成风。党纪治本针对不易发现或难以根治的难题,用严明的党纪惩处违法乱纪现象,以达到彻底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的目标,使党内风清气正,这是纠治歪风、杜绝腐败的治本之策。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要充分看到党性为纲、党风治标、党纪治本这一方式动因,使其标本兼治发展。
4.功能上:党性重在铸魂、党风重在塑形、党纪重在立规
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中,党性重在铸魂,通过其铸魂功能为三者的协同治理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而党风党纪则重在塑形、立规以实现其协同治理。党性重在铸魂,党员干部的党性提升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并不会随着党员干部职务的提升、党龄的增加而自然生长,而是需要党员干部不断地学习,将之不断淬炼,才能够起到净化党员干部心灵、陶冶党员干部情操的功能。党性以改造自身主观世界为主,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强化党性观念,从精神之“钙”基础上筑牢党性之“魂”。党员干部要把坚定党性旗帜鲜明地展示出来,将党性原则一以贯之,彰显其独特地位。党性的“魂”越凝实,党风的“塑形”和党纪的“立规”越游刃有余。党风是党外在形象的主要展示,优良的党风能塑造良好形象。党纪重在立规,通过党内法规的制定、修订让三者协同治理更为科学规范,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纪可依。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要充分看到党性重在铸魂、党风重在塑形、党纪重在立规这一功能动因,使其稳中求进地发展。
二、形成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重要意义
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形成是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党彰显自身管党治党诸多成绩的有力选择,通过三者的协同治理,我们党以“确定性”的强力举措有效解决各种“不确定性”的纷繁复杂的矛盾问题。三者一体化协同治理目标的实现能够为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坚实基础。坚强党性、优良党风、严明党纪共同作用于党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一体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且稳定地不断深化,取得了瞩目成果。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严格要求下,正风肃纪持之以恒地进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前所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刹住了党内的不正之风,纠治了党内的顽瘴痼疾,遏制了党内的贪腐现象,宽松软的管党治党情况得到了根本扭转,产生了深远且积极的影响。“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巩固拓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自身的党性修养、建党以来沉淀的优良作风、党内严明的纪律规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党性党风党纪是全面从严治党迈向新高度、走向新境界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越强,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越足、勇气越足。同理,党的作风越好、党的纪律越严,全面从严治党就越有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十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形成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的成效才更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不断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之基,补足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有力地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让党内的作风得到了好转,党内的纪律得到了强化,这些都有力保障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因此,推动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总结,它的形成会使党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淬炼中更加坚强有力。
(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逐渐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党内的贪腐现象之所以滋生并蔓延,与党性党风党纪等因素密切相关,党性党风党纪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带来不正之风和贪腐现象,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不论是“不敢腐”的震慑惩治还是“不能腐”的约束限制抑或是“不想腐”的觉悟境界都需要三者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反腐败斗争持续高压和感召下,部分党员干部主动投案,主动交代问题。反腐败斗争成果的巩固需要坚强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需要三者一体化协同治理深入推进。
(三)有效解决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规律性认识
所谓“大党独有难题”,指的是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解决关乎党的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取得重大成效,但一些问题迟迟难以彻底根治,逐渐由“问题”日积月累而成为“难题”。解决“独有难题”一直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大党独有难题”基于我们党对自身党情的深刻认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大有大的难处”。在这些“大党独有难题”中,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是最值得关切的问题,而根治这一问题就需要以严的基调不断正风肃纪,在此基础上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这是我们党有效解决百年大党独有难题规律性认识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么大一个党,处在执政地位、掌控执政资源,很容易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陷入‘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的境地。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前途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证明党性党风党纪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有保持坚强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我们才能行稳致远。党性党风党纪问题一日不解决,势必会寸积铢累,最终威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跳出历史周期率一靠人民民主,二靠自我革命,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能够有力保障人民民主,有力推动自我革命,因此对于党跳出历史周期率而言必不可少。只有跳出历史周期率,我们才可以真正解决百年大党独有难题带来的困扰。就这个意义而言,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形成能够有效解决百年大党独有难题。
三、形成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
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的新要求,是我们党持续推进正风肃纪的新内容,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和反腐败斗争胜利果实的巩固提供了新思路。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成绩斐然,正风肃纪意义重大,但是新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不正之风和贪腐现象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以往的沉疴痼疾,又有新出现的疑难杂症,所以要精准研判、对症施策。通过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探索形成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必将使得我们的正风肃纪达到预期效果,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胜利。
(一)主体同构:精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是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重要保障。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是一个完备的系统工程,要让其具体安排统筹推进,必须要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精准落实。知责明责是为了更好地履责尽责,三者的协同治理首先就要针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下功夫,要让党性提升、党风好转、党纪强化成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的必修课。要想精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首先便要通过三者的协同治理优化主体责任清单。通过提升思想觉悟、发扬优良作风、遵守纪律规矩,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责任主体得以明确,构建起权责清晰、责任对等的清单体系,以责任清单为标准定责、考责、问责,让党员干部心服口服,从党性党风党纪方面杜绝推诿扯皮、责任不明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其次要通过三者的协同治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落实责任不仅仅依靠严格的纪律,更需要党员干部的自觉,通过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的协同治理,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不断完善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重要领导责任“四张责任清单”,提升主体责任落实的能力水平,从增强党性、严明党风、严肃党纪方面要求通过主体责任落地生根。最后要通过三者的协同治理确保主体责任的监督有序、考核规范、问责到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需要通过三者协同为干事者撑腰、为担当者负责,让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做到分级与分类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关联,打造闭环式责任运行体系。
(二)内容同置:形成党性党风党纪一体融合的制度体系
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并不会一蹴而就,所以需要形成党性党风党纪一体融合的制度体系使其以制度形式确定并发展完善。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只有将其制度加以确立,才能使党性党风党纪的协同治理走远、走深、走实。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完善重点是强其弱项、补其短板。首先,要完善党对三者协同治理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系统的,党性党风党纪的协同离不开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健全党的领导成为党性党风党纪一体融合制度体系的首要任务。其次,要完善对三者协同治理主体责任进行规范的制度。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落实,完善其主体责任制度,就需着眼于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等制度和规范的建立健全上,构建出权责对等、知责履责、追责担责的严密制度。最后,要完善党性党风党纪一体融合的监督制度,让其监督能够权威高效且全面覆盖。监督制度体系的构建要注意党内监督制度与其他方式监督制度的配套,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与其他方式监督制度的有机整合,让监督体系更为健全。政治巡视是监督制度体系的重要构成,党性党风党纪一体融合的制度体系还需要发挥政治巡视的利剑作用。政治巡视是推进党性党风党纪三者协同治理的重要战略抓手,健全政治巡视制度就成为党性党风党纪一体融合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巡视制度的完善将进一步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整体成效,有利于保障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推进。
(三)应对同标:协调用好激励和惩治的处理方法和手段
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实践需要协调用好激励与惩治的处理方法和手段。用好激励与惩治是帮助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展现优良党风、遵守严格党纪的重要举措。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正风肃纪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一些党员干部为了不犯错误奉行“少干少错、多干多错、不干不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错误观念,导致出现了怠政、懒政的不良现象,造成了不良影响,阻碍了良性发展。要想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就需要协调用好激励与惩治的处理方法和手段,鼓励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三者协同治理过程中勇于担责,踏实创业,不断提升自身境界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一方面,我们要用好激励手段。正向激励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是避免其“不作为”的有效手段,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过程中,只有激励手段到位、方法合适,才能够有效维护党员干部在这一过程中的正当权益,使其付出与收获对等。激励手段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党员干部自觉提高党性修养、主动发扬优良党风、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好惩治措施。由于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低成本、高收益,部分党员干部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此时就需要以严厉的惩处手段纠治歪风、杜绝腐败,达到正风肃纪的目标。通过惩治让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加、党风得以扭转、党纪更为严格,使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顺利实现。
(四)过程同治:建立健全预防由风及腐的阻断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就在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治理党内的不正之风,不正之风是诱发腐败问题的重要因素。十九届中央纪委向党的二十大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把握党性党风党纪内在联系,把握‘四风’与腐败风腐同源、风腐一体特征,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一年接着一年抓,以钉钉子精神纠‘四风’树新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不正之风的滋生势必会带来腐败问题的出现,反之亦然。深刻认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内在关联,认清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的现实,如果对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加以遏制杜绝,那么势必会“风腐一体”。多年来的反腐败斗争实践证明,正风反腐不能相互割裂,二者缺一不可,作风的防线不牢固,腐败治理的成效就不明显,只惩治腐败而对歪风邪气视而不见就会做无用功,“风腐一体”给党的事业带来风险,对党的事业造成危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党员干部自身理想信念动摇、党性修养缺失、优良作风式微、漠视党纪党规的后果,因此整饬作风与惩治腐败都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其党性修养水平,确保优良作风与严明纪律真正发挥实效。“风腐一体”需要风腐同查,建立健全预防由风及腐的阻断机制,准确把握风腐同源、由风及腐的规律特征,出台风腐同治工作机制,斩断由风及腐利益链。
(五)创新同向:总结推广基层的实践创新和案例创新
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过程中必须注重总结推广基层的实践创新和案例创新。总结经验是我们党成立百年的重要秘籍,也是推动工作持续进行的必备良方。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对于党性党风党纪三者协同治理的实践创新和案例创新,坚定不移将之不断推进,做到创新同向,对于我们落实三者协同治理,不断打开其工作格局,扫清其前进障碍有着现实意义。党性党风党纪的协同治理不能紧紧盯着“关键少数”施力用策,还需时刻关注绝大多数,基层更是重中之重。“最后一公里”的成效不能保证,那么三者协同治理的落实就会成为“海市蜃楼”。基层的实践创新是对党性党风党纪协同治理的具体落实,面对的问题更为纷繁复杂,而且由于基层紧紧挨着人民群众,对于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往往掌握的最为具体,三者协同治理的基层创新在找准问题、精准施策方面更具优势,基层的经验能够为全局性工作的推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地区性、行业性都具有基层创新的特征,这些案例的创新往往也具有其特殊性,因此要将基层创新和案例创新的特殊性充分利用起来,总结经验,从源头出发为三者协同治理贡献动力。
通过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不断探索三者发挥合力的有效路径,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党性引领作用,把党性提升和能力提升有机融合,以良好党性端正党风、严明党纪;要紧盯党风,坚持预防在先、教育在前,对不正之风露头就打,对典型问题系统治理;要严明党纪,健全制度体系,严明纪律要求,促进纪法衔接,强化典型案例治本作用,发挥违纪样本教育功能。党性党风党纪一体化协同治理既是应然也是实然,通过三者协同治理助推正风肃纪走深走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