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心得集聚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论中国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心得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论中国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心得1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精神发展史、传承史。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深刻揭示了伟大精神的主要特点、深刻内涵,要求全党同志时时对照检查、立行立改,为我们学习把握伟大精神提供了基本遵循,学习践行党的伟大精神,首先要学习领悟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

砥砺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描绘了从我们党诞生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形成的伟大精神图谱。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读书《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伟大精神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全书。据初步统计,在书中收录的40篇文稿中,直接涉及伟大精神的文稿有24篇之多,占总量的60%。习近平总书记从多角度、广视野阐述了伟大精神,有的是直接论述,有的是间接论述,有的是专题论述,有的是作为整体论述的一部分,有的是对共产党员个人精神及某种形态精神的论述,有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整体把握与阐释,把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图谱全面系统地呈现出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下面,我按照编入文稿篇目的时间先后顺序,把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伟大精神谱系摘录如下,供我们大家一起学习。

(一)在《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西柏坡精神(《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2月第1版,32开本,下同)。

(二)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艰苦奋斗精神(第28页)、焦裕禄精神(第29页)、红岩精神、奉献精神(第32页)。

(三)在《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沂蒙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第35、39页)、焦裕禄精神(第36页)、雷锋精神(第36、38页)、红旗渠精神(第35~36页)、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第36页)、伟大长征精神(第37页、第39页)、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第37页)、王杰精神(第38页)、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第40页)、“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第41页)、伟大抗疫精神(第41页)、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第42页)。

(四)在《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沂蒙精神(第43页)、革命精神(第45页)。

(五)在《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第72页)。

(六)在《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第98页)。

(七)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第102页)。

(八)在《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中,习近平总书记赞扬了安徽金寨人民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第108页),指出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10页)。

(九)在《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第112~115页),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井冈山精神,同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统一起来,同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统一起来,不唱高调,不讲空话,实打实做(第115页)。

(十)在《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第141~142页),赞扬了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第144页),强调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第145~157页)。

(十一)在《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158页),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第162页)。

(十二)在《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第170~171页)。

(十三)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第182页)。

(十四)在《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第185页)。

(十五)在《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第191页)。

(十六)《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在应对风险挑战中锻炼提高,在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净化纯洁,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第233页);强调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第234页);强调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第235页)。

(十七)《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运动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第240页)。

(十八)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第253~254页)。

(十九)在《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第259页)。

(二十)在《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第261页)。

(二十一)在《人民政协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第267页)。

(二十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第279页)。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第282~283页)。

(二十三)在《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打硬仗、善打胜仗,不断打开事业新局面(第286页)。

(二十四)《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第296-297页)。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阐述不仅系统全面,而且与时俱进,为精神谱系不断增添新系。2021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又提出了脱贫攻坚精神,主要内容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从而又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增添了新系。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着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血脉之中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的丰厚滋养。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党的伟大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第28页、32页、36~42页)。

党的伟大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道理的深刻揭示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形态丰富多彩,产生于不同时期的精神具有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印迹,但这些不同时期的精神却有着共同之处,正是这些共同之处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仰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正是这些共同之处织就了党的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奥秘。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过一系列深刻阐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仰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第123、141、169、254页),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灵魂和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井冈山精神时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事、干事的精神支柱。”(第112页)在论述伟大长征精神时指出:“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念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第39页)他强调,“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第254页)

为民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第12、59、97、121、184、271页)“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第271页)“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第19~20页)“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13页)“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第7~8页)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第59页)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既坚守高远的理念信念、纯洁的为民服务宗旨,又脚踏实地,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在《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如此,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第113页)在《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我们党能够制定和实行正确的大政方针、战略策略,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今天,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我们肩负的繁重任务,一切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都是行不通的。”(第99页)历史表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伟大成就,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党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第60~61页)。

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本色。在阐述井冈山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第114、254页)“现在,我们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丢了就会腐化堕落。今天,我们强调艰苦奋斗,不是要求党员、干部像当年那样过‘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日子,而是要永葆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局面的准备,逢事都想在前面、干在实处,努力在攻坚克难中赢得主动,关键时刻更是挺身而出、敢于豁出去,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第114、255页)在阐述延安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方面实力大大增强,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我们决不能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国立党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第100页)在阐述“西柏坡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第25页)“我们要不断向全党严肃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第26页)

牺牲奉献。牺牲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基本品格,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治集团都没有能够做到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无怨无悔地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第31页)在阐述井冈山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近五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第113页);在阐述伟大长征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第141页);在阐述大别山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鄂豫皖苏区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二十万大别山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册的烈士就达到十三万多,当时人口不足十万的新县就有五万五千人为革命而牺牲”(第261~262页);在阐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九万七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第293页);在阐述“王杰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第38页)在阐述伟大抗疫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百四十六支国家医疗队、四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四百六十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两万五千多名优秀分子在火线上宣誓入党”(参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在阐述脱贫攻坚精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参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立行立改 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提高的,特别是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第271~272页)。对于背离党的伟大精神的种种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及时予以批评和忠告、希望全党同志立行立改,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体现了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在党忧党的崇高历史使命。

——在《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来,中央经常讲、反复提‘两个务必’,围绕改进作风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背离‘两个务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那一套还有不小的市场?为什么还有些人对不正之风乐此不疲?我看,从主观上说,主要原因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对坚持‘两个务必’既没有端正思想认识,也没有打牢思想基础。从客观上说,主要原因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实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第26页)

——在《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我们查处的那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跌入违纪违法的陷阱,从根本上讲就是把初心和使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常进行思想政治体检,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第272页)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觉得现在已经可以好好喘口气、歇歇脚,做做安稳官、太平官了;有的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庸政懒政混日子;有的为个人打算多了,患得患失、不敢担当却贪图名利、享受;有的习惯当‘传声筒’、‘中转站’,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等等。这些现象与党的伟大精神不相符合,也与党的伟大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不相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够自我革命的先进政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通过开展整党、“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从而有力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正是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而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将对全党进一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成就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政治基础。

《论中国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心得2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一百周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辛奋斗和曲折探索为叙述脉络,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全面地学习党史、了解党史、用好党史,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在,更好地面向和开创未来,为新时期新征程写下“精彩注脚”。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宝贵初心的回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向前的一门必修课,这门功课每个广大党员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这些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成为今后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论中国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心得3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说:“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随着我园党史学习的深入开展,我认认真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自己也深有感悟。

从1840年到1949年,在109年的时间里,历史的车辙碾压过华夏大地,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有人说,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因为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四万万人民的生死存亡;有人说,这是一个紧张的时代,因为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前夕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不断的列强侵略,不断强化的民族危机,每一步都可能使华夏民族从历史的舞台上被迫退出;还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崛起的时代李鸿章、毛泽东、周恩来,正是他们在乱世之中引领中国人,中国人民才从被剥削、压迫的苦难中解脱、崛起,才从列强的脚底下站了起来,并最终屹立东方……

中国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帝国主义越是封锁,国民经济越是困难,人民却越是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因为,人民群众坚信,党所代表的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乐于奉献的年代,一个理想闪光的年代和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这种时代性的社会风尚和思想氛围,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力量,无人能抵挡,永不言败,生来倔强。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希望,是那种绝境也不放弃的希望,或者说这是一种坚持,就算是到了最后八国侵华了,资产阶级的路走不下去了,也还在努力的坚持。或许会有人问路在何方,也或许会有人说放弃吧,没有希望了。但是,总还是有人把这路坚持了下来。有句话这样说过,很多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它还带给我的是一种力量,这是一种莘莘学子的力量,五四运动也好,新文化运动也罢,这都展现的是读书人的力量。这是华夏儿女的铮铮铁骨,国难当头,奋勇向前。所谓,文者,贯道之器也,不外如是。

中国共产党历史,它还带给我的是一份责任,一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国难当道,不能退,不能怯,我们要面色从容,迎难而上。这是一种文化血脉,这是从古至今就遗留下来的血脉文化。看这中国近代史呀,我是思绪万千呐。这就像是在品一壶老酒,初尝呀,他是苦的,不好下咽,有时候呀甚至还会辣的你涕泗横流,但是,这再一品呀,它又会让你回味无穷。这近代史,就是这样,表面上一直充满了屈辱,充满了不甘。可是再深入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国度是在发着光的,思想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照耀在人们的脸上,再深入人民的内心。她使得民主自由进入人们视野,她使得德先生赛先生开始发光发热,她又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让中国共产党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这段历史呀,屈辱又让人热血,迷茫又让人坚定,痛苦却又让人不能割舍。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近代史,在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与挫折,痛苦与考验后,不仅没能让这个国度衰亡,反而让她走进了一段新的时期,一直到现在,欣欣向荣。试问,还有什么能打到这个国度?中国呀,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

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作、解决难题。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读史学史中我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要努力的方向:要始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认真对待每一件工作力求实效,做到解决问题不推诿、推动工作不蛮干;要勤学业务知识,要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学以致用,笃实前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掩卷而思,作为新一代的教师,我们要传承共产党人不畏艰苦的韧劲,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在困难面前要毫不退缩,直面问题抓落实、攻坚克难带头上;立足本职,通过学习党史以守初心。我们更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形成“干成事”的先锋力量,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

70 1187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