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优推5篇】
【导言】此例“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优推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第一篇】
关键词:课堂管理 教学管理 合作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70-0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自然科学,是基础学科之一,它的应用性非常强。有些同学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感到不同程度的困难。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下面谈谈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1)关键问题要在关键时间段来解决。首先要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如果连元素周期表,化合物,化学方程式,反应式都弄不明白,那学好化学就是空谈,学好化学必须掌握住:①元素,没必要背元素周期表,把课本上的记住就行,初中生要记住元素名称,怎么写化学式,原子量是多少,可以形成几价化合物等等,最好是按体系记,就是有相似性质的元素一起记,比如卤素。②化学式。只要元素都记住了,那么它们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自己也就会写了,当然,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有很多,这就需要灵活掌握价态的知识,元素的价是很重要的,对你判断化合物的种类,写化合物的反应式都很有用。③反应式。掌握价态可以从记反应式中练习,老师把教材常用的反应式写在一张大纸上,让学生背,背不是死背,而是看其中的规律,然后记规律,反应式中举一反三这个作用最明显了。当然,有很多的同元素的化合物,这就需要灵活掌握知识,化学价是非常重要的,对判断化合物的类型,反应类型写化合物是有用的。
(2)重视课本经常预习,教材起着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教材,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是高中入学考试的一个主要来源,高中入学考试主要考察教材处理,扩展和转向。因此,教材是必不可少的,要重视教科书,通过教科书可以获得基本化学知识,教材是最好的老师,遇到障碍,通过课本知识发现缺陷,提高知识的链接。当然,基于从书本上学习,掌握教材,逐步挖掘教材实例和潜在的功能锻炼,通过类比,延伸,扩大获得一些新的问题,巩固基础知识。此外,我们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建立课本知识网络,建成容易理解的整体框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将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材为主线,了解教材的内容,上课认真听讲,这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做到课前课后分别做到预习和回味,经常阅读,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在关注主要内容的同时,对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和选学内容也要引起重视,这些内容有对加深主要内容的理解有好处,能拓宽知识面。课外阅读要边阅读边思考,力求解决在课前课中的疑惑。“选读”指的是有目的性的阅读那些认为重要的或不好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化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应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从中发现化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对学习更感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3)勤预习,做好课堂笔记,推进课程的理解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因此,学生可利用暑假化学教材先看看,也许一本化学教科书,充满机智和幽默的表演将深深吸引学生。上课之前还必须准备预习,除了认真阅读新课,把不知道的知识点做标记,并尝试做课本上的练习题。如果不预习很难去听讲座,预习后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初中化学教学比较繁琐,主要的重点内容要仔细听,并在课堂上做好笔记,有效地防止走私,课后及时复习,巩固重点。然而,课堂笔记必须记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记笔记要以不影响听老师讲课的内容为前提。化学课程多实验多概念,计算的符号,也是很多。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入门课,打好基础是关键。必须课前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认真阅读新课,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并尝试在教材上面做练习。把遇到的疑问,困难带到课堂听课中,课堂效率将大大提高。通过预习新生学化学时感到很大的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将是“学习化学是非常容易理解,不容易记住,很难理解,不会做”,从而彻底失去学习化学的动力,其实学习化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只要掌握学科特点,掌握科学的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师,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学习者,没有经验参考,没有现成的教案,所以应不断的充实自己,加强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习者,通过不断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中,教师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及时的肯定,鼓励,适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渴求新知的动机,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教学中应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少教多学,六通”的要求,让中学的学生,学习更加自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学生等。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活动讨论,调查研究,家庭小实验提高实验教学中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课堂指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通过课前,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加强课后巩固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是一种更有效。教学计划的实施措施。①注重课堂教学组织,突破难点,把握重点,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②是积极做实验,教师演示学生的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③及时复结,各学科知识组织成知识点,知识结构为线,“知识网络”教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如联想记忆,歌诀记忆等。④审查方式灵活,可以采取靖江,谈论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实验,联系方式,也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合作探究模式。
(5)及时做课堂的概括和总结。每次考试后。考试成绩已成为既定的历史。重要的是,从化学试卷的错题,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通过学习这些错题,把知识缺陷降到最低。但如何进行误差分析,值得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教师只要求学生写下来,但是我认为有些片面。测试误差主要是由知识或能力不足造成的,知识的缺乏导致错误只要回归课本,就可以迎刃而解。问题我认为能力是没有必要记住,记住没用,但可以类比,只有与已知的比较,了解,掌握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勤记、及时复习在课后,作业认真完成,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可以巩固课,几周后,单元复习,章节复习,全面审查等。该方法回顾分为复述听写,链接,等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牢固掌握知识。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的50或60的基本概念,需要的元素符号知识已超过20,有许多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知识。记忆化学元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如果没有记忆,会越学越困难。化学方程式的每个知识点要清楚,所谓的基础不稳,一切都是没有用的。做题不能只求数量也得要质量,试想想,什么样的知识可以用在这样做之前,不要走弯路,自然效率也得到了改善,做好反思,看看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如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最好是从一个事实推断出其他的东西。有数据选择,要精不要多,两或三套足矣,以综合性较强的“VCM仿真实验”,帮助探究性学习思维的锻炼。
(6)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试验。首先,每一个演示实验仔细观察老师在课堂上。其次,是实验班的好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实验目的,原理的理解和操作步骤。他不是一个旁观者,动手实验,实验对象在高中,事实上,不是很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少数,实验题都是高中的一些实验,过来过去,做一些小小的改变,实际上是相同的。但实验课题主要是关于细节,实验现象,如:放热反应,吸热,降水是否平整,颜色的变化等,抓住变化的小细节,可以做得很好,但前提是把握细节。例如:物理性质(颜色,密度等),化学(化学反应,反应析出等现象,颜色的变化等)。所有的知识或初中化学考试的基础,所以更需要的是把握细节。同时,学生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注重知识的关系,寻找记忆的有效方法。知识分布广泛但也有规律,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不了解问题必须及时问老师,这样在研究中不保留障碍,没有留下任何疑问,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将课本知识网络化,这样便于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生成一个健全的知识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定然会有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化学课创设有趣、科学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努力。学无定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房艳芳。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刊),2013(9):41.
[2] 牛德。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3(52):154.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第二篇】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刮起的大潮流,“小组合作学习”具备课改要求的明显特征,在教学中更加凸显其优越性。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必须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初中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许多文章的理解存在一定障碍,因此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交流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是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学习方式,在老师引导的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其**思考与交流能力。
一、如何组建学习小组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进行学习小组构建的主要思路,教师通过对各班学生的了解,将各组的学习能力、**能力、表达能力进行均衡,不至于产生较大差别,否则对于小组竞争不公*。组内则选择能力不同的组员进行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互相提高。每组4~6人最为适宜,委任一名组长,负责**学习与讨论;委任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内容;委任一名学习委员,督促并指导同学学习。每位组员都各司其职,互相**与勉励,每次的合作对于他们都是充实并充满意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缓解了压力。但小组成员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周小组成员的角色需要发生轮换,培养學生的综合能力。
二、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背诵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木兰诗》是初一课本中很重要的一课,要求学生会翻译成阿拉文库,并且能背诵和默写。如果全班学生都在老师那儿背诵,那么时间就会拖得很长,不利于后期的上课进度。这时便可以组建小组,前后左右4个人一组或者是6个人一组,选定责任心较强的同学为合作小组的组长**组内其他同学的背诵,小组长在老师那里背诵,由老师制定背诵的时间。比如说学完本课一周后组内的成员都要去小组长那里进行第一轮背诵,十天后进行二轮背诵,组长要及时地向老师反应小组成员的背诵情况,以便于老师对班上同学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2、情感朗诵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被称为“***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写的,这首诗以劝说的口吻和缓和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学习这首诗时体会作者的情感很重要,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的朗诵,在朗诵时要表达出当生活遇到挫折时还依然相信未来的情感,小组内朗诵完后组内成员评选出一名朗诵较好的学生在班级进行朗诵,然后再由老师对这些同学的诵读情况做一个点评。这样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而不是以往的学生举手自荐或者是老师点名朗读,只有少数几个人能真正参加到课堂当中。小组合作的形式会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自主地学习其他同学的朗读方式,也对课文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3、加强学生互动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上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小组合作机会,在初一下册课本中有以“烦恼”为题写1篇作文,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会有自己的一段小故事。有的人的烦恼是家长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有的人的烦恼是寒暑假期间家长安排各种补习班;还有的人是因为和同学之间有点小矛盾。可以就每个人的烦恼为题,让学生**发挥相互探讨。给予学生课堂思考与小组讨论的时间,并给予他们**小组发言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开导帮助,争取消除这些烦恼。既展示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又总结小组讨论结果,培养自我思考的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同时又达到课堂互动的良好效果。
4、合作与竞争
老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上课内容适当的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文中有描述眼前的紫藤萝还有作者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可以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讨论之后由组长汇报,组长汇报之后,根据小组内的互动的情况和组长汇报的情况综合得出评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有组内的合作还要有组间的竞争,有竞争才能相应的促进合作。评分的目的就是要加强组间的竞争和组内的合作,合作与竞争互存,这样不仅能达到合作的目的还能加强合作的意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创造学生**思考与内部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加强内部沟通的能力,建立学生课堂表现的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课堂不再是由老师主导,而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共同的交流互动。这不仅促进了师生关系,还加强了同学之间相互的了解。语文学习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它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学习,也是*时学生在小组合作的交流互动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语言的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
没有合作的课堂教学是不成功、不合格的教学,但如果仅仅将“小组合作学习”转变为“小组合坐学习”那么真是课堂教育的遗憾,高效、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思考与交流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第三篇】
案例写真一:为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引导学生开展语言交际活动,笔者有意识的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发现,各小组讨论的气氛相差甚远:部分小组气氛异常热烈,但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个别小组气氛沉闷,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讨论名存实亡。
反思及优化对策一:合理分组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1.不合理的组员搭配是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教师不能任意分配讨论小组,也不能让学生自愿组合。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各组员形成性别,性格,思维活跃程度,学习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差异。由此就可使全班各组之间同质,保证了各组的力量均衡。根据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在了解学生的性格和英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分组,以利于活动有效开展。另外,不安排关系密切的学生在同一组,因为组员间过于熟悉容易使讨论变成闲聊;也不能把调皮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否则他们很有可能会干扰讨论的进行。经过一段时间后,组员还要重新调整,以保持合作小组的“新鲜度”。
2.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小组人数过少会使小组的个数增加,给活动的组织和小组竞赛成绩统计带来麻烦;小组人数过多,一方面会使组员的平均“闲置”时间较长,组员个体的作用难以发挥,降低了每位组员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座位的编排也会是个问题。因此,笔者常将班级分成6-8组,每组8-6人左右。小组一旦确定之后,一般应稳定一段时间。让小组成员共同为该组取名(如: Magic,Star,Winner等)以有利于学生建立起集体的归属感。
案例写真二:由于重新分组,各组员间关系不密切,且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个别小组讨论出现“冷清”的场面。这些学生只顾自己独立思考,仍停留在单独学习的层次上。学生没有真正地“动”起来,没有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合作留于形式。
反思及优化对策二:合作能力是取得成功的基点
1.学生缺乏交往的意识与必要的合作能力。就合作学习而言,交往意识和合作能力往往更能决定小组成员在讨论合作中的效果。因此,应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不是纯粹的交友娱乐,而是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让学生理解人际交往的技能并积极训练,以达到交际自如的程度。教师可节选相关的交际用语,让学生在讨论中加以运用:Shall we start? \ You are great \ I (don’t)agree with you \ I feel the same way \Do you have anything else to say? \ Good idea! \ Excuse me for a moment \ Can you have a try?等。
3.引导性格外向的学生关心交际能力弱的学生,争取做到组内成员共同进步。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的内心感受,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投入讨论和表达自己。
4.小组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如:role-play, interview, discussion, competition, debate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合作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还可设计一份表格,用以学生自我评价合作能力。
案例写真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或多或少都在交流,配合比较融洽。但在小组活动中又出现了总是由英语学习的强者控制着大局的现象。其他学生仅以简单的“Yes”“No”来回答。个别学生始终没有发言。讨论成果的汇报也总是那几个学优生。也就是说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学困生则无形中失去了用英语思考、交流、发言来提高语言流利程度的机会。
反思及优化对策三:高效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1.优化组合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性格相关。教师如果处理不好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所以教师必须打破个别学生垄断小组发言的局面,告诫学生每人要各司其职,不越俎代庖,要让人人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2.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培养优等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与同学沟通,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积极实践,主动交流等。
3.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教师要正确引导内向的同学,耐心倾听他们的发言,适时挖掘和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增强小组责任感。
教师也可设计一份表格,如右表所示,用以学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合作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第四篇】
说起合作学习刚开始我总是认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太小,自己还管不了自己,什么都不懂,根本不会合作。其实,专家研究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幼儿阶段,儿童对合作选择的认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其中超过一半的幼儿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通过与同伴合作解决,这说明孩子已经有了合作本领。学习和游戏是相通的,在担任了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任务后,我明确了任务,我也要教会孩子在学习中的合作,帮助孩子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回顾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识字学习中的合作:
1.找生字词:同桌对照一下找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一起读读生字所在的句子,商量一下该怎样组词正确。这是最简单的合作,孩子们都愿意去做,且都有能力做,可以说是简单的合作热身。
2.学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以后,同桌你读一个,我读一个,如有不对的地方给对方纠正后再让对方读一读,读完后同桌交换读。这个过程即是认识的过程又是检查**的过程,这是要求稍高一些的合作学习。
3.去掉熟字读生字: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说说这些字是怎么记住的,然后互相读给对方听;或小组内说说科学记字的方法。
二、写字中的合作:
1、同桌一起空写田字格里的字(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字经验,如果写的一样就说明正确,如果不一样讨论一下错在哪里?)
2、同桌把生字卡片上自己认识的词语读给对方听,即****已经认识的字词,又互相补充了对方认识。
3、小组互相***时的读写姿势、纪律情况、发言情况等,周五班会上学**惯互评打分。
三、阅读学习中的合作:
1.同桌对照一下自然段序号标注的一样吗?不一样的找一找问题在哪儿?
2.同桌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不正确的地方马上给对方纠正,然后再读这个地方。
3.小组内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不正确的地方纠正后再读。
4.小组内分较色朗读,小组长分好工。(为今后真正的小组合作打基础,树立小组长威信)
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合作学习,我把竞争也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快速记住汉字,在合作与竞争中正确阅读课文,在生生的互相帮助和提醒中不断进步,这样的上课效果甚佳,我发现所有学生合作学习的这一刻精力是高度集中的,思维得到最大发挥,记忆也特别牢固。
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思维火花竞相绽放,创造潜能得以发掘,个性品质得到培养,真正达到教师授之以渔、学生收之以鱼的成效。
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我的真正感受是:我要坚持下去,尽快让合作成为孩子们的学**惯。低年级的学生不是不应该合作学习,而是合作学习的习惯应该从低年级抓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践者,我愿与同仁们一起用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改一起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第五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合作学习 假合作
新课堂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中师讲生听的“填鸭式”单向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以小组合作为中心,旨在通过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实现对知识的认知和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听课与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常会出现以下现象:几个人围在一起,看不到组内成员的互教互学,只有组长的“一言堂”;或是每位学生将自己的答案读给大家听,其他人则忙碌地记着,完全没有思维的碰撞;抑或坐在一起说起题外话,教师却浑然不觉;更有“大眼瞪小眼”,你不会,我也不会……种种“假合作”充斥课堂,有形而无质,费时又无效,老师们也都意识到“课堂是热闹了,但却看不到效率,完不成任务”。是什么原因导致“假合作”现象的出现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剖析,以供同仁参考。
1.合作问题的设置影响着小组合作的状态
问题是小组合作的任务目标,问题设置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小组的合作状态。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应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特别是合作问题,首先要有合作的价值,要有思维的含量,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如果仅凭一个学生就轻而易举地获取问题的答案,还有合作的必要吗?其次,问的角度。同样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发问,会达到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功的概念是能量概念形成的基础,是机械能单元的重要基本概念,是研究力在空间上积累效果的物理量。在设置问题时如果直接问学生“什么是功”,就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以人推车前进、起重机吊起货物等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分析总结:(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生活中那些情况下力做了功?哪些情况下力没做功?(2)如何定义功?如何理解功的定义式?这就成了很好的合作学习题材,学生已经不再是读课本,找答案的“搬家”过程了,而是对学生的多种能力的训练。所以,在呈现问题之前,一定要再三斟酌“合作的价值有没有?有在哪”当然不能为了合作一棍子将学生“打死”,谁也找不着问题的切入点。换句话说,学生都会和都不会的问题不能作为合作问题,更没必要每节课都绞尽脑汁寻找合作问题,它的有无不是新课堂的标志,追求热闹更不是新课堂的标志。学生“动脑学、动手做、动嘴说、动心交流”是新课堂的标志。
2.学生的学习习惯影响着小组合作的效果
传统课堂已经将学生培养成“知识伸手,问题张口”的坐等习惯,虽说“味同嚼蜡”,却嚼得津津有味。哪有多少独立学习的概念。面对新课堂,不适应的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学生。老师们为自己权利的“削减”而惴惴不安,抽着空“唠叨”几句,生怕丢点什么。殊不知,“你说过的,他就会了”,让学生更显得无所适从:“你教我都不会,自己学怎么能会?”让他自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必须一点点训练,否则我们连时间都不知去哪了。所以,让学生自主、让学生合作,不是你说出来这两个字就能实现的,学生就能去做的,得老师教学生怎么自主、如何合作。遇到不会的问题,不是说“我这个不会,我那个不会”,而要说出“不会在哪”。交流时,也不是简单地告诉“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而要教给“为什么是这个,为什么是那个”。如此训练,学生的合作便会真实而有效。所以,新课程中的教师看起来轻松,实则任务量大了―前期工作多了,技术含量高了――加大了学法指导的要求。
3.课堂时间束缚着小组合作的程度
“四十五分钟完成教学任务”成了教师千古不变的真理,由此限制了学生的交流。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课堂:学生对某个问题正议论得兴致勃勃之时,老师一看时间不够了,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于是便说:“我们先讨论到这里。”火花就此熄灭。“什么叫完成任务”?是把该讲的内容都倒给学生,还是让学生从头到尾缕一遍?它已经不再是我们目前课堂的目标。让学生真正学会点什么,感悟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只要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都叫完成任务。所以,要学会放手,不再让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牵着老师走。
4.小组建设影响着小组合作的质量
“环境育人”――“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个角落都育人”。小组文化建设直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要帮助小组创建积极向上、发人奋进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学习小组时刻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熏陶,让走入小组的人就产生学习的冲动,滴水便会穿石。其次,要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多数学校的通常做法是两桌一并、四桌一合就变成了一个学习小组,根本没有考虑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小组。新课堂要求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最终实现“互帮互学”,随机搭配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建设学习小组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内涵。坚决不能走“课桌一摆就是课改”的路子,而要在学习上形成互补、在解决问题上形成互助,追求一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境界。
5.评价机制制约着小组合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