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光辉历程党课讲课稿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党的光辉历程党课讲课稿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党的光辉历程党课讲稿1

12月14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于新闻楼317组织党课培训。本次党课培训由新闻传播学院优秀辅导员赵启圣老师主讲。

课上,赵老师围绕中国共产党99年的历程与启示、党的发展与完善、党的总纲部分详解等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首先,赵老师对中国共产党99年奋斗历程进行了重点介绍。他通过分析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南昌起义、文革等内容,让大家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曲折发展之路,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也是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其次,赵启圣老师带领大家对党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并要求同学们要以自觉、主动、认真的态度学习新党章。

会后由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孙君兰作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即将过去的一百年里,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下个一百年继续谱写出更加壮丽的光辉篇章,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如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过这次党课的学习,学员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了解了初心和使命的意义,也更加珍惜当下的机会和挑战,希望同学们以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党员要求,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不畏艰难、不惧险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新时代新青年。

党的光辉历程党课讲稿2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可划分三个大的阶段。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96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大好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这种发展,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这样,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政府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进行的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共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为了便于纪念党的生日,我们党把1921年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从南昌起义到人民军队的建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断然决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二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三、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变。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队宣告战败投降。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为最后打败蒋介石、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重要准备。1949年3月,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它的推行,表明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它能够发动起来,反映了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求强求富的强烈渴望。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短短几年内一连串接踵而至的胜利,使得人们相信中国富强的目标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七、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1966年5月,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二)、林彪集团的覆灭

党的九大以后,当时党的副主席林彪极力想强班夺权,秘密策划武装政变,被党中央及时发觉。1971年12日深夜,林彪决定投敌叛国,爬上256号三叉戟专机,仓狂出逃,13日凌晨,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落,机毁人亡。一场反革命政变被彻底粉碎。

(三)、同“四人帮”的斗争

“文化大革命”的长期持续和几经反复,使人们对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厌倦情绪越来越强烈。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的迫切要求。十大以后,党内围绕着动乱与反动乱、篡权与反篡权、整顿与反整顿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1976年1月8日,人民最爱带的好总理周恩来逝世。在“文化大革命”进入第十个年头时,广大干部群众长期郁积的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和对“四人帮”的愤恨,终于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爆发出来。4月4日清明节这天,二百多万人民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象“四人帮”发出声讨。1976年9月9日,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毛主席逝世后,“四人帮”更加猖獗向党进攻。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八、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结束“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但是,十年浩劫留下的后果十分严重,要在短期内消除这场内乱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是很不容易的。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最大历史关头召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

九、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三中全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由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全面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逐步形成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滚动的格局。根据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在外交政策方面也进行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党和国家的发展处于又一个紧要关头。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的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长期以来的东西方两极冷战结束了。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了动摇。在此关键时刻,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样本着“一国两制”原则,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新的世纪新的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家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和把握形势,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足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6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党。历经磨难,斗志弥坚,千锤百炼,更加坚强。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党的光辉历程党课讲稿3

这些年来,每次省委党校开学典礼上,我都要选择一个专题,与学员同志们进行交流。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核心是方法论建设;一类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等。这两个主题,对应党的建设一条主线的两个方面,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认为,党的执政业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可以表述为:

执政业绩=先进性×执政能力

相应的,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可表述为:工作业绩=先进性×工作能力这两个因子,不管哪个低了,都会影响业绩。有了这两条,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有了这两条,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89年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昭示。

从当前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看,增强先进性与提高能力的要求都很迫切,但相对而言,增强先进性的空间更大一些,时间更紧迫一些。因为有了先进性,能力即使不是太强,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提升;反之,如果能力再强,但缺乏先进性,动力不足,状态不佳,就不可能有好的业绩。二者之中,先进性更具有决定性。从实际情况看,一个单位,同样层级的干部,有的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乐于奉献,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稍差一点,往往也能把工作做得比较好。而有的状态不佳、萎靡消沉,碰到矛盾躲着走,遇见困难绕着过,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很强,往往工作也做不好,也难以让组织下决心委以重任。所以说,在不懈推进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我们提高执政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更为重大。这是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本领、发挥能力的源动力。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创造最佳业绩,谱写美好人生”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一是源于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教育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的要求;二是源于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关于向沈浩同志学习的要求。沈浩之所以能够在小岗村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六年,是有崇高的理想支撑的,在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小岗群众尽快富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但是,一般说来,要真正深刻理性地、充满深情地、坚定牢固地树立起这样崇高的理想,并转化成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坚定信念,往往还必须在入党之后,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和修养,方能达到。

我们党的理想,既博大深邃,又简约朴实;既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又忠实地代表着人民;既是远大的,又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她是党的旗帜,是党员的灵魂,是凝聚和鼓舞人民的号角,也是我们党员干部成长、作为、进步、奉献的人生指南、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围绕这个问题,我谈几点想法:

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几年前,我看过1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物质和精神是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两个互相依存但处于不同空间的要素。前者是须臾的,后者是永恒的;前者是脆弱的,后者是坚实的;前者是杂芜的,后者是纯净的。提升生命质量最可靠的力量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小到决定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大到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兴衰。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我给大家朗读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沈浩就是胸怀党的理想,奋发进取拼搏的模范。省委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第四批已经出发。前后总共选派了14000人,其中12000人已经回来了。在这支队伍里,有许许多多勤奋敬业、不怕困难、奋发进取、热心为群众服务,不断完善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沈浩是这个群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我下去调研经常看望他们,有的干部期满离开的时候,群众舍不得啊,扶老携幼,送到村口,有的村还给他们授予荣誉村民的称号。在选派干部身上,活灵活现地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作用和力量。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可谓大道至简,我试着用“三大内涵”、“一个本质”、“四个依据”和“四大意义”对她做极简要的阐释:

(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0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实践运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科学的、完整的共产主义内涵体系。其中,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确定理想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理想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实践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伟大理想、创造最美好生活的漫长奋斗过程。现阶段,坚持共产主义,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二)党的理想的本质

我以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的理想的本质,那就是:建设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如果用进行时态来概括,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最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如今,党领导我们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朝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进程。

党的理想是客观真理,是可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冲锋陷阵,部队将领一般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广大基层官兵也懂得这个理想的本质,就是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过上好日子,由此一心一意跟党走。沈浩扎根基层,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和发展,就是要让小岗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就是在实践着党的理想。

(三)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深刻认识其确立的客观依据和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要理解我们党的理想的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握好她的历史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原始基因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将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史的基础上,科学预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为依据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有着客观的历史规定性。

二是要把握好她的认识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武器

在科学理论中。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吸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际,在深刻揭示并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立和提出来的,这一科学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她有着充分、高度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又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理想的最有力、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先进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最伟大最优秀的成果;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贯穿整个20世纪,直到21世纪的跨世纪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全世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马克思以%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着相当深的造诣。他说他在美国看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时,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相见恨晚”。他对他的德国朋友说,我们中国是有办法的,因为我们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工作的,同时,又用我们工作中的经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用这样一个办法,把人类的智慧,包括古代的、现代的、外国的、中国的,都汇集起来了,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方向。这是一位伟大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三是要把握好她的群众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

动力在群众中。最广大人民最根本、最一致、最不懈的追求,就是要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愿望、最大追求基础之上的,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因而有着最广泛、最深厚的人民性。从这一点来说,她的实现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现在进行的“两会”热议的话题,包括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住房问题、教育医疗问题等等,无不关系人民的幸福。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改革、完善制度和体制,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只有我们的理想,即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让最广大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四是要把握好她的现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肌体

发育在现实中。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的、美好的,同时也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完全是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勇前进的。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的高度和谐。对共产主义最终的状态,还无必要、也不可能作出详细描述,但可以清楚认为,这些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必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正在干的事业,就是活生生地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相一致的、相统一的、相连接的。我们每日每时,都在为共产主义理想大厦添砖加瓦。

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讲到理想信念就有些觉得虚无缥缈,理不直,气不壮。对此,我感到心情很沉重。我们为实现理想的奋斗进程,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在我们的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活生生的现实,怎么虚无缥缈了呢?30年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多么有力的证明啊!千万不能自己否定自己。在一次会上,我和搞哲学社会科学的同志谈到,如果搞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愿讲、不敢讲我们的理想信念,整天研究的东西自己都不相信,那你这人生多么苦恼啊,你这日子过得多么黯淡啊!比如我在讲台上讲理想信念,如果我不信,那多痛苦啊!当然你们看得出来,我是信的,否则不会这么有劲啊!

(四)坚持党的理想,事关党的灵魂、血脉和生命坚持党的理想,关系着党的前进方向,关系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作为和进步。

第一,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进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改革才有遵循,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才有根本的依据。如果我们不知道脚下的路从何而来,通向何方,我们难免不陷入迷茫,我们的方针、政策难免不产生摇摆,发生偏差。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建立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我们的各项改革,就没有方向、没有遵循,就不知道要往哪里改,要改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容易目光短浅,难以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楚,步子坚定,奋发有力。

在现实生活中,说谁是改革者,一般都很高兴;但如果说他是共产主义者,有的同志感觉反而不那么好。可是如果你连方向都没有,目标都没有,或者方向、目标不正确,怎么能搞好改革呢?我们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和信念,改革起来是清醒的还是盲目的呢,是正宗的还是冒牌的呢?当前“两会”正在热议的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等,这些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最根本的都是完善社会制度,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都是朝着理想前进。没有理想,没有方向,就走不好、走不稳脚下的路,搞不好今天的改革。

第二,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才能把全党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执政才有基础,奋斗才有力量。我们党有着近8000万党员,我们国家有着13亿多人口,怎么统一思想,用什么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理想最能统一思想,最能凝聚力量。有了这样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国外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这一优势。如果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一盘散沙,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部专题片,叫《解放战争日记》,从抗日战争结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天一天记述国共两党的重要作为,看后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非常有帮助。杜聿明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谈感想,他说国民党不是不会打仗,一些高级军官都是在国外培训的,武器也是精良的,抗日战争中也打过许多大胜仗,怎么就输在共产党的手下呢,问题不在军事上。黄维是蒋介石最忠实的信徒,被俘后,他没有说一句对蒋介石不满的话,但他总结教训的时候,不得不说了一句,“他那一套太旧了”。什么意思?就是逆历史潮流,必失人心,必遭失败。所以毛主席说,蒋介石曾经那么强大,想统一中国,但一天也没统一,最后还是跑到孤岛上去了。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就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之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英勇奋斗,所以凝聚了最广大的人民。

第三,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取得再辉煌的成绩,再巨大的成就,与党的远大理想相比,都还差得很远很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只有卧薪尝胆,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远大目标。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话所强调的:“30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全党同志一定要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同心同德地奋斗,永远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第四,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员干部,成长才有指引,作为才有支撑,进步才有动力。党员干部树立了党的理想,就有了大志向,因而就能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能把握规律,明确方向;就能全力干事,不畏艰难;就能真诚待人,和谐各方;就能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否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就难免不陷入小家子气,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不顺所烦恼、所折磨,于是,工作难获大成就,个人难得大快乐,人生难有大幸福。

70 623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