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热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热选8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第一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这天,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先,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此刻隆化还没有解放,怎样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样办?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务必立刻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想到那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谢谢大家!

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第二篇】

大家好!

“读史使人明智。”回溯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生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的一曲壮歌。而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回望党来时的道路,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和无穷力量,为奋进“十四五”、迈好第一步,答好无愧于时代的新答卷。

上好党史“必修课”校初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这是“初心之问”,始终在提醒着广大党员干部要时时给自己一点压力,敲一敲警钟,弄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不懈追求。“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农村包围城市”,从建党到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再到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5·12”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民一呼百应、防汛救灾党旗插在一线……诠释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要走进党史、学习党史、触摸党史,从中去解读党的初心、校准初心,不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把稳思想之舵的制胜法宝,写就一幕幕人民至上的震撼场景,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上好党史“必修课”传星火。“什么也不能动摇我,我将我的生命给我们的党与人民大众。”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学好党史“必修课”,就是抱紧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个“传家宝”。以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纪律团结和依靠群众为内容的长征精神,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在五四运动前后多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红船精神,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历史的重温和回顾,对标对表查摆自身问题,照镜子、出出汗,提振精气神,既是感慨时代与人民力量,又是坚定信念,更是看清家与国的当前路,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弘扬党的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开创属于我们的时代!

上好党史“必修课”绘新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人民铭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将共产主义的信念融入“灵魂血脉”,作为毕生追求,一往无前奋进,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去开辟历史新纪元。这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上海石库门到延安清凉山、北平香山,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斗争写就了一部气吞山河的斗争史诗。“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样返回,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增长,GDP首度迈上百万亿元大关……无数为国家、民族躬身奋斗的共产党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了新时代的长征路,没有辜负时光里的等待。

恩格斯说过:“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广大党员干部修好党史这堂“必修课”,从党史中找寻胜利的源头、汲取前行的力量,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守初心践使命,让奋进在中国梦征程上的步伐才能更有力,才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更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从而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浩荡能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谢谢大家!

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第三篇】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_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第四篇】

中国诞生于民民无聊、破败的旧中国,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了富裕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为止有着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好局面,100年的风雨历史充满了艰难和凹凸。我们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了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了党的历史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是镜子,照亮现实,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使用党史,我认为应该实现两个记住和两个必要。

这两个记住,一个记住党的理想信念,永远不要忘记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对于我们人来说,奋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未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的不是真正的员工。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这么丰富的基础,是因为所有的名人都记得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坚定地向党建立90周年演讲稿——党史学习心得,更多的原创请访问中国的职业写作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认真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是描述中华民族强盗、挺起脊梁的生动教材。党史记录了新中国从无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到胜利。中国带领人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其中的经验和智慧凝聚在党的历史上。

学党史,要深刻理解,用心思考。不仅要入眼,还要入心。党的历史只有一百年,党的每一次进步都不容易,所有的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的权衡。只学习那个方法,不调查那个意思,只要模仿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就容易陷入困惑的状况,寻求出口,解决问题就更不能说了。

学习党的历史,要理论与实际联系,学习使用,促进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上是党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递给未来的回声,是未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手中接受历史接力棒,我们一代人要承担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就像河流,曲折但坚定地向着方向流动。穿越百年历史的长河,点点滴滴闪耀着耀眼的光辉。我们要做这条长河的水滴,他的洪水猛兽和墙立千斤都不怕,坚定地跟着党走。

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第五篇】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很高兴为大家讲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故事,那就是《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庄叫“鬼不灵”。村上有个孩子叫张嘎,他一心想当八路,想缴一把真枪,有一位在他家养伤的八路老钟还特地为嘎子削了一把木头枪。

张嘎只有一个惟一的亲人——奶奶,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但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悲惨的啊!

突然之间,他变成一个家破人亡的孤儿了!但是,张嘎是个勇敢刚强的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使他消沉,敌人锋利的刺刀更不能使他屈服;相反,在他幼小的心里燃起了炽烈的复仇之火,一定要为奶奶报仇,要救出老钟叔!而且他要实现自己向往已久的理想——像老钟叔那样,当一个勇敢而又机智的侦察员,狠狠地打击敌人。

在中秋前夕,我们部队的大批药品要在指定时间路过白洋淀。有个日本鬼子叫龟田,他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奸细石磊将区队八路的药品一网打尽,鬼子的计谋被嘎子无意中发现,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并一举歼灭这伙小日本鬼子。在战斗中,嘎子还真缴获了一把真枪。

张嘎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勇敢刚强,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表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当老满父子为掩护他而遭受伪军的毒打时,他敢于大义凛然地挺身而出,并且沉着有力地告诉敌人:“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军,跟他们没有关系!”当他被敌人关在炮楼里进行拷问时,他敢于勇猛地咬着敌人执着皮鞭的魔手……

同学们,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从嘎子身上,反映出了他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也同样可以把他的精神运用于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困难勇于克服,不怕挑战,不怕挫折。

同学们,在战争年代,小小年纪的嘎子就不怕牺牲,打鬼子。而我们现在处在和平年代,更应该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建设祖国。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嘎子那样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第六篇】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说说手举马灯照万人的故事,长征路上,夜行军中,红军战士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战士的灰色军装,提着一盏明亮的马灯,站在险隘的路口,盯嘱着同志们“小心,小心!”他,就是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一日,为了保存革命实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阻止红军突围,集中了大量兵力和飞机实行围追堵截。这样,红军就只能白天隐蔽,夜晚行军。林伯渠同志当时是红军总供给部长和总没收委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担子有多么的繁重!为了保证部队供应,他还要经常亲自带领战士去打土豪。为了保证他的工作,也适当地照顾这位已经年近半百的老战士夜间行军,组织上从缴获的几盏马灯中给他配发了一盏。然而,林伯渠同志从没有将这盏小马灯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给大家。

一天夜晚,部队正在翻越四川天全境内的一座名叫老虎岭的大山,突然前面传来“哎哟”一声,林伯渠急忙问询,是前面有一条溪沟,一位小战士过沟时不慎掉了下去。林伯渠三步并作两步赶了上去,举着马灯一照,只见山沟足有一丈宽,沟上面仅搭着一根树,朝下看,黑咕隆咚不见底,隐隐传来流水声。这时,只听见从下面传来了小战士的声音:“我还活着,我看见小马灯了!我看见小马灯了!”听到那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喊声,林伯渠一边安排搭人梯,一边找来绳子吊马灯。只见马灯顺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行,终于把小战士拉了上来,挽回了一条生命。

这时,只见林部长手持木棍举马灯,照着独木桥大声果断地下命令:“快,迅速过桥!”这可急坏了警卫员小邓,搓着双手心急如焚。“林部长,您这要举多长时啊?”“不管时间多长,都要保证战士们过桥无险情。来,我们两人轮流举,20分钟为一轮”。只见马灯光下战士匆匆过桥,足足过了4个钟头整,等到部队全过完,已是午夜时分。林部长这才带着警卫员最后一个踏上征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队伍全部到达两河镇。迎面走来朱德总司令,拉住林部长笑盈盈地说:“辛苦您了,有一名女战士要为您唱首歌,她就是小战士的老乡李坚真。”

这时只听掌声起,一曲山歌响入云:“年过半百老英雄,又当部长又当兵。山高水深何所惧,手举马灯照万人。”

谢谢大家!

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第七篇】

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党在我心中》,在座的各位,一定都熟知中国的历史,当我们领略着眼前明媚的春光,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时,请允许我带大家再一次回望千年。公元1000年,正值北宋统治时期,农业发达、军事强大、商业繁荣、科技进步,欧美诸国对当时中国难以望其项背,谁知,其后就每况愈下,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无论是昏君还是明主,一个个步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怪圈,在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孤芳自赏”,遂从先进变为落后,从让人难以望其项背到难步他人后尘,直至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的大门,中国人才猛醒:“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让我们心中欣喜的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当“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不足以解救中华民族时,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斗争的道路,遂使中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变,将“三座大山”推到,使人民政权矗立。

血沃中原肥劲草,正是那浓得呛人的血腥,浇灌了幸福之花;长夜难眠赤县天,正是那厚重得剌不破、掀不动的黑暗孕育出了如此妖娆的黎明,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伟大的名字和伟大的时刻,将永远仰视井岗山、遵义城,雪山和草地以及延河边巍巍的宝塔和韶山冲喷薄的日出,心中将永远珍藏朱老总的扁担和沂蒙山红嫂的乳香;永远珍藏_的最后一笔党费,和江姐离开渣滓洞赴刑场时的微笑;永远珍藏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和从白区发出的无线电的嘀嘀声。

那座经受了数百年风雨的城楼与一位伟人浓重的湖南口音相结合,演奏出人世间最伟大、最美好的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如火山爆发,中国从没有经历过如此巨大的幸福,华夏儿女,从没有流淌过那么多喜悦的泪水。

在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这样的时刻少而又少,两条伟大的河流同时欢啸,无数美丽的山川挽手共舞,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如莽莽昆仑横空出世,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您--伟大的党,是您一次又一次从危机中挽救了国家和民族!

往者已去,来者可追,_的话是我们欣喜的理由,_设计改革开放蓝图的实现,是我们欣喜的现实,我们失去了500年,赢得了50年,创造了(奇迹)20年,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之时,我国已从积弱积贫的地位,综合国力一跃排名世界前列,我们痛定思痛的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站立潮头,抢占先机,我们知道,做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江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并以此扬帆远航。

把发展作为主题,牢记并突出;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闪亮而鲜明;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强化又加速;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扎实再巩固。

是的,我们的祖先在洪荒中起步,创造了灿烂的古代东方文明,我们的党在废墟上创业,树起了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开辟出振兴中华的改革之路。做为一名年轻的税务工作者,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有责任把机遇和挑战扛上双肩,让智慧与才华交替闪耀,去搏击、去创新、去开拓、去成功,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始终拥护党的领导,把粒粒金沙垒成山脉,把滴滴银泉汇成大海。努力完成新世纪党赋予我们税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或许,我略带沙哑的歌喉过于逊色,不敢在您面前引吭高歌,--那就让歌声在我自己的心里流淌吧!

或许,我的激情过于袒露而有失稳重,痴人般的呓语也似白日说梦,--那就让我到广袤的草原上狂奔吧!

因为我知道,对于您的功绩,任何矫情的赞歌都显得多余,多么华丽的词藻编织的颂扬都很苍白……

让我们注视吧,注视珠穆朗玛峰上盘旋的苍鹰;注视天山雪线上盛开的雪莲;注视京九路上呼啸的铁龙;注视奥运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无言的注视中有无言的歌流过我们的心田,党啊,您永远在我心中!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第八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由于“左”倾路线的危害,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离开苏区,开始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福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1934年7月,红七军团进入福建,在闽赣苏区休整补充后率先北上,进入闽浙苏区与___领导的红十军团会合后,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地区遭到敌军的疯狂围攻,最终失败,___、刘畴西、等领导人壮烈牺牲。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八万多人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长征。三万多八闽儿女参加这个伟大的历史性壮举。在长达一年多的战略转移过程中,八闽儿女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胜利到达陕北的,已经不足三千。湘江之战,以闽籍指战员为主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第18团承担断后任务,血战十天,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掩护党中央和红军主力渡过湘江,7000多人几无所存。

在祁连山脚,西路军血洒河西走廊,红五军团悲歌高台城下,数千名历经雪山草地考验的闽籍红军指战员马革裹尸。在遵义城下,在赤水河畔,在金沙江边,在大渡河头,在皑皑雪山,在茫茫草地,在六盘山,在直罗镇,到处都洒下了八闽儿女的鲜血。(这是先遣队在那样的历史大背景前提下而进行的)

一个远离喧嚣的偏僻的小山镇-----赤溪,距城关53公里,四面环山,峰峦叠起,每座山峰都在溪中长出,山清水秀,正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尤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叶,我们的先辈们,没有你们这样的幸运,在头上压着三座沉重的大山剥夺了他们的幸福感,或者说是给生活带来了痛苦。他们为了解脱这些痛苦,就付出了血的代价,为了国家,他们抛投骨,洒热血。这天你们生长在红旗下,个性在这改革开放的大环境里,你们就很难体味到那时的背景,残忍,是的,此刻我就讲讲,我们赤溪镇的一些党史吧。

赤溪是一个小山镇,三十年我们那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但是,便于革命志士开展活动的好环境,因此,我们全镇上下基本掀起参加革命风,据完全统计有108人参加革命,比霍童镇还多三个,真是一个奇迹啊。由于这几天我都在忙于陈荣凯副省长要来我们镇里调研工作和《_宁德知青篇》文稿一书的征稿活动,很多精力都被用在这方面,于是这天就简单地聊聊几点有关我们赤溪镇的党史吧。

我们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军团长寻淮洲,政治部主任刘英,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粟裕与闽东工农红军叶飞、叶秀藩、范式人等领导人,于1934年8月21日9点许,在阳谷村会师,先遣队首先传达了党中央重要指示对闽东党政军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同时也促进了闽东革命形势发展。这个队伍有6000多人马,拥有大炮、枪支弹药、无线电等设备,当时住杂暴满了夏村、桃源、赤溪三个村庄,并给我们留下50多幅标语在古民居墙壁上(连兴座、巫济业厝),遗憾的是至今已只有三条依稀可见。

第二天,凌晨,由我闽东游击队队员引路,从龙案岭出发,途径班竹、社洋,然后又直入福安?溪、康厝,于下午两点左右攻下福安重镇穆阳镇,最后,当天我闽东游击队员原路回到。这天我们站在这块碑子面前,就足以让我们揭开当时闽东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序幕,开展重温阳谷北上抗日先遣队和闽东红军会师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对宣传革命历史,发扬红军精神具有重要好处。

然而,结束四年游击战后,还根据当时先遣队传达精神要求,闽东特委动员1600多人参军,经过一周后且动员了4000多人,挑选了1500名。经过军事训练后,于1938年开往前线,这支队伍就是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叶飞任团长,阮英平任副团长。解放初期,这些队伍不是牺牲在抗日战线上,还是牺牲在抗美援朝战线上,最后回乡的也只有12个老红军,迄今已全部不在人世了。

还有闽东游击战中,官岭很重要,如官岭的单岔处“官岭战斗”遗址,有闽东闻名的“高山小红军”故事。有曾志(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先辈领导的社洋分田分地运动。有“龟山之战”等遗址都很壮举的。

那么,“红军窑”算是甚为奇妙了,这个位于官岭村庄外200多米处,是一个自然的陈窑了,四周自然铸成的削壁,占地50平方米,深30米,下大上小,来回须绳子攀沿,人入景中,影随步移,原人大副委员长叶飞首长也到过那里,召集革命先辈们开过会,讨论过闽东革命发展状况。在那里你能够看到这个古镇更为悠远的历史了。

官岭,这天穿行古巷道,脚步叩在满是雨痕的旧石板路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身边闪过的是百年前古屋老宅,布满青苔的无人住房和年轮印记的空房,思绪萦绕于藤条之间,真的,好像在那里疲惫的灵魂才最后找到了皈依之所。世纪之交,年轮顺转,在生生不息的时光中,在深深宅院的残垣断壁中,凝结着这古村庄积淀了几百年历史的品格,坚守与开放兼容,传统与现代互动,对,这天,让我们随着文字的跳动,近距离的审视这些沧桑的古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轨迹,同时也触摸它的脉博,体味着那怦然心动的感觉。

尽管这天这个村子,确实不如往昔,尤其有些被荒废的古屋长满青苔,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刺眼,许是一个巧合,许是一个错位,这以前出过多少革命志士(九位安德县委书记中我们官岭就占了3位)的地方竟被荒废,这无疑是一个不合谐的音符,那守了一代又一代的家业在现代礼貌环境中,突然被人叹为观止,生出许多格式的感憾,是福、是祸、是喜、是悲或者兼而有之。

当然历史归历史,现实归现实,这个村子至今昭示着因诸多因素而失去往昔的景秀而怅然,灰飞烟灭,总之过去的都过去了,历史却留下了一份难以估价的遗产,这决不是让今人因遗产而困囿自我。仍有村民依然如故地住在黑檐乌瓦的老屋里,村子里除鸡犬之声外,也很难听到随着时代随着节拍各领风骚的流行歌曲,难道那里默守成规吗?。。。。。。

当然,闽东志士从游击队到随叶飞去北上抗日,到全中国解放后,这天他们都已不在人世间了,可这天我们站在那里,就是意味着要继承他们遗志,在改革开放年代中,为国家建设做出一份贡献吧!

谢谢大家!

70 2571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