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批评与自我批评范例(精彩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批评与自我批评范例(精彩8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篇1【第一篇】

按照《关于认真开好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的通知》文件要求,我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对自身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深入查摆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报如下。

一、会前准备情况

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1月7日进行了集中研讨,通过一次谈心谈话,还有一次大家访活动,学习了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法规,认真学习领会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二、查找突出问题

一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对***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等方面的问题。

(一)对***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学习,领悟不到位。比如,《***谈治国理政》这一系列的书籍,自己并没有读完,也就缺乏深层的理解。

(二)由于自己是汉族,并且周围的少数民族人群比较少,所以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关心比较少,觉得少数民族与自己关系不大,例如,在推进部编版教材的使用中,并没有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自己也不用关心这项工作。

二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对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等方面的问题。

(一)我始终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去推动落实工作,但有时会片面认为只要不出乱子、不出问题就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工作落实得不够严,不够实,例如,在推进部编版教材使用的教研活动中,自己态度不够端正,没有沉下心去做好教研工作,也没有真正明白部编版教材使用和国家政策的重要联系和意义所在。

(二)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时,觉得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行,其他工作与自己无关,存在“差不多”的应付心理。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到双语教学工作的地方较少,所以忽视了推进双语教学改革这一重大举措的重要意义,觉得跟自己没关系。

三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对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做好民族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一)主动维护的意识仍有欠缺。有时觉得周围少数民族不多,而且相处融洽,所以民族团结方面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乐观懈怠心理。

(二)站得还不高、看得还不远,片面存在关系不大的思想、差不多就行的想法,有时领导交给的工作存在应付的消极态度,觉得只要交上去就行,不看重质量。比如,作为班主任,提交少数民族学生到校上课情况时,自己只是看看学生来没来学校上课,并没有认真细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存在侥幸心理。

四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对***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重大论断贯彻落实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学习了***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以及相关文件,但仅限于读一读,抄一抄的浅层学习,没有做到深刻理解。例如,每月的党员自学内容自己并没有做到深刻理解,只是抄完每月的自学笔记就算完成任务,存在应付的思想。在对***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重大论断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只局限在了对于文件的学习当中,没有想到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变得较为枯燥。

五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等方面的问题。

面对推进民族工作形势的新变化、各项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存在畏难情绪,不能勇于创新,觉得改革只是上级领导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完成他们交给的任务就行,例如,在平时学校布置的任务中,自己只是按部就班的去做,没有加入自己的想法在内。

六是对标对表,深刻反思作风顽疾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一)深入学习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精神,但是在工作落实检查方面还存在问题。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布置的任务,没有积极的去完成,存在拖延的现象,学校验收时,才着急处理,质量大打折扣。

(二)有时会存在消极怠工的情绪,不愿意好好干工作,同一工作需要来回好几次才能完成好,效率比较低。就像这次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因为自己刚开始态度不够端正,出现了返工现象,给他人造成了麻烦,经过几次修改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三)对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认识比较片面,在思想上只守着自己的工作,对民族工作考虑不深入。例如,在平时学校布置的相关工作中,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应付的情况,觉得学校少数民族的学生和教师人数少,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三、原因分析

(一)政治站位有差距。理论学习不系统,在学用结合上有差距。理论学习还缺乏广度、深度,在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上下的功夫还不够,离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思想认识不深刻。开拓进取不积极,在责任担当上有差距。自认为一直以来对现在的岗位能够胜任,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放松了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三)缺乏责任担当。工作中的担当意识、担当能力与组织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缺少直面问题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决心,缺少排除万难的勇气、一干到底的韧劲。过推进民族工作,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想不出、悟不出更多、更管用的办法,提不出更好、更有效的建议,自己同新时期复合型人才的标准相比,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四)工作作风不扎实。大局意识不深化,在统筹兼顾上有差距。

(五)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水平不高。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水平方面,认识理解不够透彻,把握不准确。

四、整改措施、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始终把讲政治作为最根本的和第一位的要求,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自觉在大局中研究思考问题、谋划推动工作,时时主动看齐、处处精准对标,确保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是强化思想武装,做好民族工作的理论政策根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要在持续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切实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工作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坚决做到不上交、不躲闪、不回避,坚决克服“应该会”的侥幸心理,“差不多”的应付心理,“等一等”的拖延心理,在推进民族工作的过程中明责知责,对自己承担的责任坚决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切实做到扛旗冲锋、抗压奋进。坚决狠抓责任落实,带头全面履职尽责,本着对组织、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切实保障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四)加强作风建设。今后工作中,我将自觉主动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民族团结大局,教育孩子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认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以上对照检查,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篇1【第二篇】

自从198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以来,这一观点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话语。在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中,中华民族整体性话语叙述也越来越多地得到阐发。但由于过去民族理论主流话语是强化中华民族内部56个民族的特点,按照“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旨,建构了一套民族政治发展、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人口发展等体现差异性的话语体系,其中有些话语体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是相互抵牾的,甚至直接解构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须重新审视过去习以为常的一些话语叙事。

(一)“主体民族”话语冲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有些政策解读、学者研究等场合,总有人不自觉地使用“主体民族”这个词语。有的人把人口占绝对多数的汉族说成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在这里,“主体民族”等同于“人口占多数的民族”;有的人把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说成是“主体民族”。在反对“**”“**”的斗争中,我们注意到“主体民族”话语已经被“**”“**”包装成政治动员的重要词语,构成冲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患。

在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制度安排,通常使用“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比如“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自治区**、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这种表述明确告诉我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某些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权利,但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不等于主体民族,没有超越法律规定的高于其他民族的特权。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各民族公民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各级自治地方戴了民族的“帽子”,是要这个民族担负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更大责任。因此,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没有“主体民族”表述。

实际上,在国际视野中,“主体民族”建构论,往往被看成是大民族“同化论”的翻版,也正因为如此,“主体民族”由于概念的诸多歧义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诟病。从世界范围民族关系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尊重多元文化,强调公民权利平等,而不是突出“主体民族”性,更遑论给予“主体民族”更多的特殊权利。比如,哈萨克斯坦宣布放弃“哈萨克主体民族构建”,就说明“主体民族论”的缺陷。我们国家从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到费孝通论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对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否定,也是对自治地方某个民族的“主体民族意识”的否定。

(二)“跨境民族”话语冲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首先是全体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共同体,不仅包括大陆范围的各族公民,也包括港澳台、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在世界各地有几千万海外侨胞,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因而中华民族应该是包括今天56个民族在内的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其海外华侨的统称。

有一点需要明确,中华民族不包括原来拥有中国国籍、现在加入其他国籍的华人,这些人有的生活在国外,有的可能生活、工作在中国境内,“虽然他们心向祖国,但已经不拥有中国国籍,他们在公民意义上不属于中华民族成员”。有些华侨加入住在国国籍后,作为住在国公民,根据宣誓效忠的法律规定,有对这个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不再对中国这个原国籍国家有责任和义务,但他们,特别是移民后获得住在国国籍的第一代华人,对原来的“祖国”还有很深的感情,他们的生活工作心理认同还不能完全与中国分开,他们对加入国籍的国家公民身份认同和主流社会的接纳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因此,他们以中华文化为纽带相互抱团,逐渐形成华裔族群,有的华人社区传承了中华文化,但这些“唐人街”文化社区,已经完成或正在经历与住在国文化相互交融后的重构,有中华传统文化部分形式,但不具有中华文化之灵魂,只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碎片,不能等同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也不包括这部分群体。

与此同时,中国境内边疆地区有些少数民族,由于各种原因,分布在国境线两侧,是同一族群的两个国籍公民,比如蒙古族、哈萨克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等,有三十多个。分布在中国境内,拥有中国国籍的这些少数民族成员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员,在中华文化沃土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边疆各民族文化,经历了中华文化的全面洗礼,已经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人类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涵化”,说的是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经历了文化重组。由于地缘因素,这种“跨境民族”受境内外两种力量的影响,两种力量的作用力来自不同方向,甚至是来自完全相反的方向,会引导这部分群体的心理认同走向不同的方向。比如国际上时起时伏的泛民族主义思潮就是典型的“跨境民族”****。如要求蒙古国与中国、俄罗斯联邦的蒙古人聚居区合并的“蒙古统一”运动,其基点是主权独立的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斯坦回归”运动,内容是“主体民族”号召“同胞”回归“历史祖国”;“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已经成为“**”政治动员的理论依据。显然,这种“跨境民族主义”思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有害的。

台湾学者吴启讷指出了大陆民族理论关于“跨境民族”话语的风险——强化“跨境性”,弱化了“中华民族”性,直接冲击这些民族从心灵深处生发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心理认同。今天我们要在边疆少数民族群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须加大对这部分群体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的中华文化化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作为这些民族(族群)研究的叙事前提,围绕这个前提重构学术话语体系,并在宣传报道和政策实践上弱化这种跨境意识,强调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中华民族意识,通过缩短文化距离,培养中华民族心理认同。

(三)“中华文化”的虚化冲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各民族同胞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命题。此后,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论述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他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缔造祖国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今天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共同体,“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是错误的,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也是错误的;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由于种种复杂因素,人们对中华文化认识还有诸多偏差,对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有潜在的抵触。最典型的表现是有的人将中华文化窄化成传统文化,甚至窄化成儒家文化;还有的人不自觉将汉族传统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将少数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有人认为作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指的是各民族文化共同性内容,不包括个性内容,比如,有人认为,我国各民族群众信仰的伊斯兰教文化不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内容不属于中华文化。还有的人看不到56个民族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认为中华文化就是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或总和,56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加在一起就是中华文化。

笔者认为,上述种种中华文化观都有将中华文化虚化的风险。把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解成56个民族共同性文化因素,不包括个性文化内容,直接割裂了民族文化。一个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属于中华文化,在传统的民俗文化层面则不属于中华文化是难以想象的。而“把56个民族文化简单加在一起解读中华文化,淡化或忽略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兼容并蓄性,割裂了各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联系,实际上虚化了中华文化”。

可见,新时代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需要引导个体民族意识健康发展,不能放任个体民族意识发展成狭隘的民族情绪;需要纠正“主体民族”偏差意识,警惕“跨境民族”政治化意识,澄清“中华文化”模糊化意识,深化全体中国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这就意味着亟须对传统民族理论话语体系进行重构,从个体民族话语叙事转型到“中华民族整体”性话语叙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篇1【第三篇】

一、关于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和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现有研究表明,中国地理条件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是地理条件与历史上政治格局的关系;三是地理条件的差异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的影响。早在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已明确指出中国境内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各有差别,而唐代史学家杜佑在其所著《通典》一书中,便试图从地理条件的差别来说明“中华”与“夷狄”文明进程不同的原因,这一认识在当时(9世纪初)是最高明、最进步的见解。

从今天的认识来看,关于地理条件与中国历史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方面是黄河流域中下游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因自然条件适合于农耕,成为中国历史上文明起源最早、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因而在长时期内成为经济、政治、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客观上形成一种民族的自然凝聚力;

另一方面是东、南滨海,北有沙漠,西和西南有高山阻隔,因而在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的演进中形成一种民族的自然内向性(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第二章第二节)。这种自然的凝聚力和自然的内向性的形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得以凝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因素。

在中国广袤、富饶的大地上,诸多古代民族在频繁的交往交流中不断走向交融、融合,而这种民族交融、融合的趋势,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基础。同时,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壮大,是和中国历史上政治大一统格局相一致的,即与秦汉、隋唐、元明清几个统一王朝的历史相结合,反映了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的演进推动了政治格局的变化,而政治统一格局又巩固了民族交融、融合的成果。这种民族交融与政治统一格局的积极互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中一个基本规律。

近代以来,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由自在阶段走向自觉阶段,是这一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反映。

二、关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和精神品质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民族风格。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是“刻苦耐劳”“酷爱自由”的民族,是“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史上,其凝聚力越来越大,包容性越来越强,如“胡越一家”“蕃汉通好”“胡汉通婚”“华夷同风”“华夷一家”“满汉一体”“万邦述职,无隔华夷”“天下一家,与我同轨”等,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的存在及其作用:民族间有和好,也有冲突,但总的趋势是关系越来越密切,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而在近代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民族发出“怒吼”,决心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彰显了内讲团结、外抗强敌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优秀精神品质:有尊重历史、重视史学、崇尚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有自强不息的革新进取精神,有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勇气。

中华民族为此感到自豪!

三、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大的历史价值。

中华文化倡导的“民惟邦本”“仁者爱人”“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强不息”“有容乃大”等思想传统和民族精神,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所倡导和践行,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在增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成为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新时代对中华民族国家观和历史观的精辟概括。

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对世界文明都作出了伟大贡献。这方面的事实可以举出很多。这里,我想引用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的几句话以明此意。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中指出,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在古代和中世纪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上的作用,

“对中国人来说,这确实应该是一个理所当然值得自豪的巨大泉源,因为中国人在研究大自然并用以造福人类方面,很早就跻身于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了”。

外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评论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从根本上看,中华文明作为一个不曾中断的古代文明而延续至今,并正在不断创造新的历史,造福于世界人民,就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彰往而察来”,这是古代先贤的教导。中华民族拥有辉煌的历史,也有美好的未来:一是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二是中华民族秉持并努力践行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各种国际事务中,正在为并将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篇1【第四篇】

习总书记曾指出,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比脱离共同体更具杀伤力的事情,离群索居或遭到抛弃的恐惧孤单和坐立不安,足以让一个人在精神意识上出现障碍和紊乱。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认知、生存与价值呈现,只有在具备共同体意识的海面上才能生发并荡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涉个体的生命体验与价值,有助于形塑一个有理性、有情感、有道德、有自信、有价值的个体。

有助于培育公共精神,形成个体理性品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空间中共营美好生活的过程。依托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与规范,成员们在努力营造共善生活中发觉并形成一系列理性的公共精神,包括公正、平等、参与、法治、互助、宽容、合作、信任、廉洁、分享、责任等。这些公共精神的形成,既得益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也会以公共利益的增量方式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最终还会落脚到公民个体成员身上,以健全理性品质和健康人格为基本的风范体现。

有助于生发同胞情感,给予个体心灵归属。任何成员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冷漠疏远的社会中,而理性又无法完全提供情感上的需求。唯有在情感充沛的基础上,成员相互间才会有亲和力,才更愿意接近彼此,相信彼此为情同手足的同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不仅会形成理性的公共精神,还会生发友爱、关心、同情等同胞情感,这些情感在给予个体精神慰藉和心灵归属的同时,也提供了长远乐观的前景预期与归宿。

有助于提供道德规范,提升个体生活体验。共同体意识可以提供成员彼此间相处的良善秩序,也为个体提供了待人接物的基本规范。无论是理性的公共精神,还是感性的同胞情感,都容易为大家所接纳和偏爱。就如白居易所言,“以心度心,以身观身”,共同体意识可以促成共鸣性的良知和善意动机,进而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慢慢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体系。这些道德规范对丑恶能够形成一定的约束与规制,消解歧视、偏见等不愉快的生活体验,进而提升个体生活的品质。

有助于形成自信心理,促进个体积极行动。作为一个成员,当其所处的共同体在灿烂悠久的文明基础上能够团结凝聚、能够富强独立时,其自身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当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信并不等同于盲目自负,而在于寻求积极的自强行动,努力学习并进步。正是源于各族同胞的进步努力和能动维护意愿,才形成了多元之和与一体之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为个体提供自信行动的根基。

有助于自我全面发展,实现个体人生价值。个体的人生价值虽由自己能动创造,但最终还是由共同体提供机会、由对他者和社会的贡献来获得评判。也就是说,自我人生的价值意义构建,是由整个共同体作为参考系并由共同体意识加以支撑。宽泛地说,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成员间相互接触联系、创造机会与价值意义的过程,也就是促进自我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个体获得的各种知识经验、秉持的各种共善性的价值信念、创造的各种价值贡献,都需要在共同体中才能完成和体现。

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既与整体的规范尊严相关,又与个体的德性修养相连;既关乎整体的命运走向,也涉及个体的生命价值。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结果。唯有参与铸牢过程、巩固铸牢效果,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促成小我和大我的自觉自立、自爱自尊、自主自律和自强自信,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70 2654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