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范例(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范例(优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一篇】

指出,让贫困人口脱贫,体现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路线方针政策,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记,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各级纪委要把握职责定位,敢于担当,加强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敢于反映和处理问题。可当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在扶贫领域监督执行问责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还是存在差距。

一、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站位还不够高,认识还不到位,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只是嘴上说重要,说服从,但总认为是小题大做,不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责主业,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落实。学习不积极,工作不主动,遇见问题不思考、不统筹,没有把扶贫领域相关工作同自身职责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现问题少。检查方式方法不科学,巡察、专项纪律检查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少,抓不住工作重点,浪费人力物力。工作连续性差,对存在问题整改落实督促不到位,检查月月搞,问题回回在,有重检查轻整改的现象。

(三)基层监督作用难发挥。基层乡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发挥不了,有的根本不清楚在扶贫领域如何监督,监督什么,工作天天干,胡子头发一把抓,却没有一项抓住了重点。不会监督、不敢监督,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

(四)监督执纪宽松软。有片面群众观点,总认为群众工作难做,扶贫工作难做,对基层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扶贫资金项目上以个人不侵占、不挪用为标准,甚至还多方为违纪违规者开脱,执纪不严。

(五)上报材料过多。从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以来,各级要求上报总结、调研报告和表册太多,基层纪委忙于完成上报任务都要加班加点,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具体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和督促整改。

二、原因分析官场小说

(一)政治站位不高。没有认识到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总认为脱贫攻坚工作与自身关系不大,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收到信访举报问题处理处理就行,将自己的业务工作与当前的重点工作剥离开,没有将脱贫攻坚当作份内之事,应尽之责,总的来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了问题,没有急群众之所急,苦群众之所苦。

(二)学习不够,检查不深入。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各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相关会议精神学习不到位,监督执纪问责的方向不明。对各种扶贫政策规定、文件指标掌握不到位、不深入,监督检查重点不明确,业务不熟悉,发现不了问题。监督检查只停留在表面,深入不够,不会监督,别人怎么汇报就怎么总结,深入村组、农户不够,在群众一线停留时间太少,听不到真实情况,没有“一竿子插到底”。同时,为了检查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整改督促不到位,认为走走形式,上级考核时说检查过就行。

(三)指导培训不到位。各级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怎么开展、围绕的重点是什么培训指导不够,视频会议虽然开到了村一级,但热一热就过了,大多基层纪委只是普遍跟风,报报总结、填填表,根本不具体开展工作。特别是有的乡镇纪委业务不精,指导不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分不清轻重缓急,有的被村上支书主任牵着鼻子走,不敢监督、不会监督。

(四)不敢得罪人,老好人思想严重。没有重新认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职能,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特别是在纪律审查时执纪不严,不敢得罪人,老好人思想严重。认为现在每个人工作都不容易,都是一个地方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害怕自己什么时候还会有求于别人,对于扶贫领域的违纪问题,在纪律处分上能从轻就从轻。同时对存在问题不深刻分析原因,提不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没有从建立长效机制上进行预防和治理。

(五)过分注重数据统计,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脱贫攻坚工作各级重视,变成了层层加码,然而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上边千条线,可对于乡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来说就只有“一颗针”。每一项工作都压在基层纪委,而各种材料和数据的上报时间一般都比较紧急,有的数据甚至多头上报,多个部门要求统计,让基层疲于应付。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学习,解决政治站位不高的问题。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学习,学好各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上级纪委关于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相关文件精神,从中央纪委及各级纪委的文件、信息通报中学方法、受警示。通过学习,让纪检监察干部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和政治性,提高政治站位,从树牢“四个意识”的高度认真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把强化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从政治的高度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明确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是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最大的政治任务,决不允许消极懈怠、讨价还价,决不允许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改进方式方法,解决发现问题少的问题。检查就是要奔着问题去,发现不了问题或发现问题少就证明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还是有问题。纪检监察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央和各级的脱贫攻坚政策,熟悉监督执纪问责的制度文件规定,出门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在组织开展专项巡察和监督检查前,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方式方法,找准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监督检查的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对原来掌握的问题重点看是否整改到位;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总,明确责任和交办处理,整改不到位要严肃追责,确保整改到位。同时要用好各项工作机制,畅通线索渠道,多方发现和收集问题线索,对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的信访举报优先受理、优先办理、优先反馈办理结果。

(三)强化培训指导,解决不会监督的问题。要把工作重点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将压力传导到基层。各级纪委要加大对乡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作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让基层纪委明确自身在扶贫领域工作中的职责,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让工作有目标、有方法、有措施、有成效,解决“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要进一步理顺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保障和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依法依规对村“两委”组织实施的脱贫攻坚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政策落实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乡镇纪委,让基层纪委敢监督、会监督。

(四)动真碰硬,解决执纪不严的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以“六大纪律”为尺子,全面、认真、严肃、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守纪律讲规矩贯彻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以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要求为尺子,瞪大眼睛、拉长耳朵,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解决基层干部在扶贫领域“微腐败”、“不担当”、“慵懒散”等问题,把工作作风正起来、严起来。同时,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快查快处,凡是涉及扶贫领域的违纪问题,只要触碰了扶贫“高压线”,不管涉及多少钱,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务“动奶酪”的严惩不贷,并及时公开通报曝光。

(五)建立长效机制,解决上报材料过多的问题。脱贫攻坚工作是一个长期必须坚持的工作,不是说到2020年以后贫困就不存在。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探索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长效机制,工作开展和材料数据上报要形成制度和规则,让各级有章可循。同时上级纪委要加强对基层纪委的检查和指导,统筹安排工作,不能以撰写调研报告、收集各种统计数据的形式代替监督检查,更不能以转发上级文件和召开视频会议的形式代替工作指导,应该本级纪委开展的工作不能要求下级纪委帮助落实和上报情况。

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二篇】

近年来,党建工作逐渐成为了各级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根本和关键,党的一切工作才能在基层落地、生根、见效。但由于多方原因,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实际工作还存在很大差异。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党组织生活开展有差距。部分党支部在成立时未按照实际,而是简单的按照地域划分,当这个区域的党员存在老龄化严重或者外出流动量大时,就连召开党员大会参会人数过半都成为问题;更有一些支部形同虚设,未按照规定如期开展三会一课,导致很多党员对组织生活参与度不够。二是党组织阵地建设标准化存在差距。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面临资金和场地的困难,有些社区一心想把阵地建设得更完备,但是苦于无阵地、无资金等原因,导致阵地建设工作无法推进。三是人才紧缺。基层工作本来就繁杂,在基层负责党建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一才多用,对党建工作是有心无力,特别是在农村,大部分年轻党员选择外出务工,留在基层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基层的党员老龄化普遍较严重,这也导致了党组织工作开展有难度。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对基层的各党支部安照功能进行重新组合,对在家的党员、外出的党员和老弱的党员重新划分,对老弱党员采取上门送学、流动党员采取网邮送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更有利于党员的管理和支部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二是在基层阵地标准化建设上,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每个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都有一个功能健全、实用管用的活动阵地,配置相应的活动器材、办公设备和学习资料。三是配齐专职党务工作者,确保每个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配备2名的专职党务工作者,专门负责党务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当前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篇2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是党委履行职责虚化。少数基层党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存在不坚决或不到位的现象,核心作用发挥不足。履行党建主体责任说得多、干得少,安排部署多、狠抓落实少,工作方式只会耍年初开会、年中发文、年末考核三板斧,压力传递存在层层递减现象,好多工作要求停留在乡镇(街道)一级,没有真正落实到党支部。

二是党支部作用发挥弱化。有的农村党支部一年开不了几次会,一开会不是举拳头就是收党费,凝聚力战斗力无从谈起。有的基层党组织做工作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对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给群众办实事不多,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有待提高。有的党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带头致富、带动致富的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

三是政治功能淡化。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尤其是企业、机关、学校和非公党组织负责人摆不正位置,存在不干不够意思,多少干点意思意思的错误思想,存在不占用党员太多时间和精力,不给中心工作添乱的错误思想,对于抓党建促进中心工作认识上含糊不清,措施上缺乏创新,效果上成绩平平。有的党组织很少在党内生活中组织党员汇报思想,组织监督和批评自我批评不够,党内政治生活空洞化。部分党员满足于独善其身,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面对错误言行和坏人坏事不敢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勇敢斗争。

四是队伍建设软化。有的党组织班子和行政班子团结不够,协调不足,你敲你的锣,我吹我的号,整体不成调。有的农村党支部党员队伍青黄不接,老的由于身体原因出不了门,年轻的常年在外打工回不了家。有的党员在党不言党,利益来了抢着显示党员身份、讲条件、要待遇,组织需要时躲猫猫、玩失踪。有的党员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未真正入党,党员不党员,就差几块钱(交党费)。有的党员自我要求不高,党员意识淡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把自已等同于一般群众,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山头主义等不同程度存在。党务工作者尤其是社区干部晋升空间狭窄,工作积极性调动难。

五是制度落实形式化。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民主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么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要么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一群人谁说了也不算,没有形成凝聚力。部分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执行不到位,特别是党小组会议不能按时召开。部分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形式涛声依旧,教育上宣读式、灌输式教育多,引导式、启发式教育少,缺乏针对性;管理上讲从严管理多、讲关心激励少,不够人性化;监督上监督工作学习多、监督日常生活少,没有形成全天候。有的单位、机关、学校没有专门设置党务工作部门,党务干部培训制度落实难,接受高层次培训机会少,整体素质偏低。

六是工作基础薄弱化。突出表现为硬件不硬、软件偏软,投入不足。硬件方面,全市大多数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偏小,功能仅限于办公场所,不能满足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全市城区、矿区、开发区共有6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刚达200平米,占到社区总数的65%,要达到500平米以上的省定标准,没地方、缺资金,困难重重。软件方面,制度牌板上墙较多,但活动记录不经常、不完整,资料档案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没有做到全程留痕、条理清晰。投入方面,受财力影响,基层党建工作经费还未得到固定保障,遇到特殊任务要求时,只能通过多渠道筹措、多元化筹集解决燃眉之急,未形成长期的稳定的长流水。

七是党建创新碎片化。党建工作创新浮在表面,零碎而不系统,只抓点的选树,在线的延伸和面的拓展上做得不够。有的只侍弄盆景、不培育森林,整体效应发挥不足。有的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讲理念创新、实践载体没有配套,口号喊得响、工作无实效。有的片面追求标新立异,提法过时、不准确,甚至还有明显错误。有的只搞体内循环、自娱自乐,群众和驻地单位认可度不高、参与率不高,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大。

八是问责机制缺失化。党建责任落实和问责机制不完善。部分党委(党组)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履行不够,抓党建成了个别部门的事情。党建考核结果运用和问责力度不够,对基层党组织不作为、慢作为的问责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因为环保、信访、安全工作被问责的干部不少,但几乎没有因为抓党建而被问责的干部,致使基层干部对抓党建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基层党建抓得不够深入、不够扎实。

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篇】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多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亮点核心,承担着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群众基层和社会基础,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职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一些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严重下降,主导地位逐渐丧失,出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边缘化现象。最近,部里对全县农村党建工作进行了“地毯式”检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在不断削弱,“无人理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党员教育活动不经常。少数村书记认为基层党员教育活动难搞,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比较松散,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服务意识淡薄,致使个别党员缺乏活力。没有制定约束机制,少数村民主评议党员走过场、不规范,把民主评议会开成评先评优会,难以评出不合格党员,对不合格党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和措施,对新进的党员把关不严,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能力还不高。个别基层干部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把精力集中放在抓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再加上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

(四)工作上缺乏协作和担当意识。基层干部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工作上,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导致村班子之间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下降,遇到好事都争着上。对于工作担当意识不强,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想法设法逃避矛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上还不重视。个别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村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致使基层干部对党建工作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

2、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党员管理松散,对没能按时交党费和不参加组织生活会的党员,没有及时的处理和调查,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

3、村集体经济实力还不强。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萎缩,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甚至有些村组织没有经济来源,“无钱办事”的问题依然突出,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4、健全服务体制上还没跟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保障机制没有跟上,农村党建工作经费还没有落实,村干部待遇偏低,农村党建工作形式缺乏创新,存在形式主义,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干部工作热情底,听到的抱怨多。

三、对策及建议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政策方面的,有工作方面的。按照加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迫切需要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1、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机制,为基层党员“补脑”。

一是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依托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报刊杂志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基层党员教育。二是突出党校教育主阵地。将农村基层党建课题纳入省、市、县党校干部培训的内容,特别是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要加大农村党建的培训课程,形成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熟悉、了解基层党建的教育机制。三是开展农村党员素质大提升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农村基层党员为主要对象的科学素质教育大提升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

2、进一步创新组织管理方式,为基层组织“强身”。

一是健全村级党组织工作规则。进一步理顺“两委会”关系,明确规定村党支部的地位、职责任务、监督约束等。二是健全直接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制度化、规范化,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制度层面解决党员干部不乐于、不敢于、不勤于联系群众。三是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完善镇、村党组织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绩效评估推进镇、村党组织管理创新。同时,将农村党建工作作为评估镇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四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畅通党员进出渠道,支持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农村协会和合作社上。

3、进一步强化激励保障措施,为基层干部“提神”。

一是加大农村优秀干部录用公务员力度,解决基层干部“有所盼”的问题。目前,我县每年从村干部中录用公务员的数量不足1%,建议扩大优秀村干部的公务员录用比例,选拔特别优秀的进入镇领导班子。二是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标准,形成初步增长机制。既要提高在职村干部报酬标准,又要提高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标准,按工作职位、工作年限扩大补助范围。三是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解决基层干部“有所养”的问题。建立县、享受对象共同承担的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确定统一标准,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四是健全党内关怀机制,解决村干部“有所靠”的问题。把经济困难的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扶贫帮困工作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范畴,建立党内关怀机制,通过财政预算、党费支持等渠道,建立党员爱心基金,重点加大对基层经济贫困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帮扶力度。

4、进一步改进基层干部领导方式,为基层班子“输血”。

一是增强班子服务意识,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把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善于与群众谈心交心,征求群众意见,夯实班子在群众心中的基础。二是勇于担当作表率,面对困难,敢于担当,在工作中要雷厉风行,遇到困难,全体干部相互协作,攻坚克难。三是整合基层党建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程,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打造成农村基层党建品牌和示范点。

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无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一、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选优配强难首先在村书记的选择上,个人综合素质整体上达不到“能人治村”的要求。一些干部往往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上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争先进位意识不够,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的能力不足。近年来,尽管村级负责人的工资待遇等近年来明显提高,但随着村级事务的逐年增多,加之现在群众工作难度大,容易得罪人,这些都使得一部分优秀人才对“村官”望而却步。其次,配班子也难。一是由于素质稍高的农村青年通过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渠道离开了本村,致使有的村选拔干部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二是选举出来的干部各方满意度不高。村干部选举往往被家族势力、经济实力等影响,会导致选上不能用,管用的选不上。

2.党员先锋意识弱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主流较好,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不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走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有的党员宗旨意识谈化,不讲奉献,利益至上;有的党员实用主义至上,为了金钱不讲原则,不择手段;部分党员荣誉感减弱,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现象危害性很大,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基层活动开展少面对农村基层党建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少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一是无人组织。村干部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多,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对农民、党员的管理约束力减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开展组织活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二是无处开展。目前的村级组织中50%以上缺少标准的、现代化的能够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活动场所,阵地建设步伐缓慢。三是无钱办事。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活动成本不断增加而经费的不足,影响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4.制度建设不完善近年来,围绕党建活动各级都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很多制度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收在盒子里”的摆设,真正落实到位的太少了。一是有的制度标准定的太高。如“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这些党员之所以没有职务、没有外出务工经商,应当说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不足,设岗定责往往形同虚设。二是有的制度千篇1律,不切实际。好多是上级在办公室统一制定好下发的,根本不考虑基层的实际和差异。三是缺乏落实制度的必要的政治、经济保障和相应的监督措施,使一些制度落实起来往往流于形式,负面效果不可低估。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1.集中精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骨干队伍“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应打破城乡、地域、行业、身份界限,注重从优秀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职工、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对产业相近、关系融洽的相邻村,乡镇党委可实行跨村任职。鼓励大村、先进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小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对选派了第一书记的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不仅要帮助村里解决物质方面的困难,更要从长远着手,帮助解决组织建设问题,解决党员发展问题。

2.改进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区、市、县(区)应将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举办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对村干部进行党风党纪、现代农业、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发达地区开展实地观摩、现场学习等活动,提高培训针对性。

3.坚持制度完善和贯彻落实一起抓近年来各级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制定了有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了不少要开展的活动,但能够被很好执行落实到位的很少、效果明显的不多,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采取的对策也应是多维的。一是要科学制定政策,提高政策执行可行性。要通过大量的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要求合理、基层接受、群众满意的制度。二是要精简活动项目,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尽量减少地方性的党建活动,不任意扩大活动对象,不随便提高标准要求,以结合基层实际、创造性落实活动精神为重点,使每一项党建活动的开展真正达到要求、起到效果。三是要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要顺应村民自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发挥好各村级机构的职能,实施“组织权、表决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分离,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四是要探索新机制,提高村干部的积极性,解决好村干部特别是“带头人”的后顾之忧。

4.抓好农村党员发展管理工作积极引导懂政策、守法律、支持村级组织工作、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好的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组织农村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切实把组织生活会、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落实好,把最基本的纪律规矩执行好。深入开展“评星定格”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党员日常考评,定期与党员谈心谈话,对党员进行“党性体检、民主评议”,及时公布考评结果。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引导流动党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70 1149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