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惠懂事的好媳妇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贤惠懂事的好媳妇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实用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好媳妇1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朋好友们:

今天,是我儿子xxx和媳妇xxx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的大喜日子,我代表全家感谢所有到场的以及未到场的所有亲戚朋友最真挚的祝福。

同时,也要感谢在场所有像我们一样的父母们,是我们半辈子的努力换取了孩子们以及整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到今天,可以说我们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了。

对于儿子、媳妇,我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中无论贫穷与富贵,都能一生一世、一心一意的忠诚的爱护对方,白头偕老,共同铸就自己的家庭梦。最后,我希望你们能够以家庭事业为重,用自己的双手去打拼未来的美好。

同时,希望儿子、媳妇以及所有在外打拼的孩子们,一定要孝敬父母,孝敬老人,常回家看看。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有照顾不周之处还望各位海涵,谢谢大家!

好媳妇2

前xxx区居委会,人们经常议论着一位普通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敬公婆的好媳妇。她就是前xxx区建材小区的申,她的事迹在平罗县前xxx区被大家交口称赞。

51岁的申尊纪守法,热爱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十六屇三中全会以来面对高科技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她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修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在事业上她兢兢业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胆创新,在优生优育工作中她带头计划生育“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她教子有方,身体力行做榜样,她的儿子姚亮以大学毕业,为祖国贡献力量。

申在妯娌中是位勤劳能干和蔼可亲的好大嫂,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她的家庭和睦幸福,先后被评为区级十星级文明户和全县五好家庭。

申与同在农具厂工作的姚会元认识相爱后结为夫妻。申公爹、婆婆后来生活在农村,依靠种田维持生活。1983年,她考虑到两位老人年龄大了,想把二老接到县城与他们一起生活,可是老公爹心里顾虑重重,他是姚会元继父,认为自己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能行吗?就算是与亲生儿子一起生活,时间长了也难免有个磕磕碰碰的,他担心将来大家会闹得不欢而散。申看出老人的顾虑连说带劝地把两位老人接到家中,一住就是二十年。二十多年来,申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婆婆身体有病,又爱干净,洗洗涮涮的事情干不了,几呼都是申来做。当时儿子年纪小,丈夫工作忙,两个妹妹都不在父母身边,照顾婆婆的重担落在了申肩上。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总爱唠叨。申也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一边心平气和地安微她,讲故事逗老人开心。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屡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拆洗干净,她从没说过一句怨言。有一年冬天,老公爹突患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老人想解小便却无法动身,尿憋的不行,身边只有申照顾他,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一脸的痛苦状。细心的申立刻瑞起尿盆给老公公接小便,老人感动的热泪直流。两位老人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还可靠。我们能活到80多岁与她细心照料分不开”。

吴出生于1982年,2019年中专毕业后,与丈夫高晖相识、相爱到结婚,户籍随夫迁入到农林村新河组。婚后,丈夫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四处漂流打工,家庭条件很差,吴红英无从埋怨,相夫教子,他俩感情甚好。2019年3月底,厄运又降临到他们家,婆婆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吴红英得知这晴天霹雳的事实,当天夜里就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从黄山市搬到婆婆身边。

史雅琴

史雅琴同志是山西分公司计控信息中心的一名普通职工,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标准仪表检定工作。她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是领导眼中的好职工;生活中,她又是时时关心他人,处处为别人着想,家庭关系处理的和谐美满,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

史雅琴的丈夫是单位里的一名班长,有极强的事业心,他每天都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家里的老人及孩子。繁重的家务、老人的照顾基本都落到史雅琴一个人肩上。如今,她的公公婆婆均已八十多岁,婆婆患有严重的哮喘、老年性痴呆、尿失禁等病已有二十多年,公公也是高血压、脑血栓后遗症等病缠身,为了方便照顾老人,XX年,她便和公公婆婆吃住在一起。上班时间忙完单位的工作,她就要急急忙忙往家里赶,买菜、做饭,让老人、孩子、丈夫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88岁的婆婆由于尿失禁,经常尿湿裤子、被褥,因此,每个星期她都要给腿脚不便的老人洗一次澡,每半个月她都要给老人拆洗一次被褥,随时还要换洗尿湿的裤子。她耐心地为婆婆梳头、捶背、剪指甲,把老人收拾的利利索索,给老人以贴心的关怀。

年迈的公公患有高血压,隔几年便会由于脑血栓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她一边要照顾孩子、婆婆,一边还要换着花样给病中的公公送菜送饭,喂药喂饭,宁可自己多受累,也要想方设法为老人增加营养。出院后公公由于脑血栓后遗症,有时会烦燥不安,对她吵骂不止,遇到这种情况,她总是一边默默忍受责备,一边轻声细语的安慰老人,给老人以更贴心的照顾。

十五载的风雨人生路 十五个年头的月亮和星星

——想到天上的孩子爸爸在看着她 她真想大哭一场

1987年冬季,她嫁到何家,丈夫是做木工活的,靠手艺维持生计。一家子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九七年那年腊月,丈夫外出到二场讨工钱,不幸遭遇车祸身亡。由于当时没有找到肇事车主,索赔之事就泡汤了。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家的生活在她和丈夫的艰辛努力下刚有起色,突然在毫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倒了,丈夫离去留下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七岁,他们正处于懵懵懂懂的年纪,孤苦伶仃的她们母子和老人,将来的生活可怎么过呀?为此,她常常以泪洗面,为自己悲惨的遭遇哭泣不止。孩子们还小,在长身体的时候缺乏必需的营养,因此身子骨也弱,经常感冒。记得有一次女儿夜里感冒发烧,烧的手和脚都抽筋,她害怕极了。强忍着自己恐惧的心理,深夜里背着她去医院打针,回到家已是凌晨二点钟,刚开门,就看见小儿子一个人在家哭,她焦急万分的把他一把搂在怀里,一家人在那个灯下的夜里抱头痛哭。当晚,她一夜未眠,想着自己的命怎么这么苦呢?真想一下子跳到河里去淹死,好一了百了。看着两个小生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又不忍心撒手不管,女人的心总是很善良的,她只能咬紧牙关,痛定思痛,下决心努力把孩子们带大。俗话说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为了孩子能有个未来,最起码也要让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将他们抚养长大成人。那时她没有正式的工作,只能白天贩卖蔬菜养家糊口,晚上回来做家务,夜间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她经常累的体力不支。有一次到九江去贩菜回来晚了,孩子们连饭都没有吃都睡了,看见她回来醒了因为害怕哭着要爸爸,她鼻子一酸,又和孩子们抱头痛哭,她说你们不要哭,她帮你们去找个新爸爸,小儿子说你不要找新爸爸,新爸爸以后会打她的。她听了泪如泉涌,孩子是大人的心头肉,人都是只宠爱自己的小孩的,如果组建了新的家庭,再生了小孩,更担心新爸爸对她现在的两个孩子不好。为了不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她强忍眼泪只好说她听你们的,以后不准你们这么哭了。还有一次到九江去贩菜,儿子也和她一起,车子在路上翻了,当时她吓得魂不附体,菜翻了不要紧,只要孩子没事就好,儿子吓的哇哇直哭,她急忙看看他有没有伤着,看到没有受伤,她才嘘了一口长气。人生道路对她真是够曲折。总是苦,她想,她难道要苦一辈子吗?因为家里缺少顶梁柱,让本来清贫的家就更雪上加霜,但是她一直坚持让孩子们去读书。女儿上学的时候老师让她交早餐费,她说家里穷没有钱交,老师说没有钱就别去上学,孩子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她倔强的不去上学,说她要是有父亲就不会这样了,其实她知道孩子们心里的想法:他们知道家里的情况,自己的成绩也不怎么好,不如早点出来学门技术,到时能养活自己,减轻她的生活负担。与其说她们不懂事,不如说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艰辛让他们过早的背负着大人的包袱,于是她只能把悲伤都隐藏起来,开导孩子们,对未来要有信心,有信心才能走出去,才能看的见未来的曙光,你们一定要坚持住,总会有好日子的那一天。转眼一晃,孩子的爸爸离开她们十五年了,这十五载的风雨人生路她们走的异常的艰难,夜深人静时她常常抬头望着天空,这十五个年头只有月亮和星星知她心,想到孩子爸爸在天上看着她,她真想大哭一场!

杨倩今年36岁, XX年到三坪农场参加工作,现就职于三坪农场金盛祥装修装饰公司任会计,工作认真、积极主动,团结同事,受到同事的一致好评。

全家现有四口人,婆婆、丈夫、女儿和她自己,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

杨倩于XX年结婚,十多年来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任劳任怨、默默履行着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她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注重百善孝为先,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家庭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是女儿的好母亲,邻里喜爱的好邻里,丈夫心中的好妻子,更是婆婆心中的好儿媳。她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心态,默默的做着她应该做的事,把“孝”字深深的刻在自己的心里,用实际行动,抒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她的平凡事迹一直被同事和邻里们赞叹。

一、 孩子说她是好妈妈

关注家庭教育的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女儿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在她的影响下,女儿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好吃的东西,女儿总是先拿给奶奶吃,奶奶不吃就硬往她嘴里喂;每当家里有人在沙发或者床上眯着了没盖东西,她总是悄声无息的走过去给盖上被子,生怕睡着的人着凉了;每次和女儿上街,在路边总能遇到一些行乞的残疾人,每次她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送给他们;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女儿赶快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邻居们都夸她教导有方。

唐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是xx村大塥组29号的唐。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 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唐原1984年8月出生于xx乡xx村老十五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出了父母之外还有一个姐姐跟弟弟,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唐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她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xx年嫁入xx村大塥组方国俭为夫妻,夫妻非常恩爱。公公婆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淳朴热情。在跟公公婆婆相处几个月以后,公公婆婆评价唐是个聪明智慧的好媳妇。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农村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一家人相处的非常的好,婆媳关系也是非常的融洽。

本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xx年婆婆突感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得了癌症,一家人如遭晴天霹雳。当时的唐怀有七八个月大的身孕。她没有像一般的孕妇那样在家养胎,而是去照顾重病的婆婆,当时婆婆在市医院就诊。唐就挺着七八个月大的肚子每天坚持到医院去照顾婆婆。每天大清早的就做好 饭给婆婆送去,喂婆婆喝水吃饭,洗洗涮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孕妇而什么都不做。每天都不停的鼓励婆婆,从没有在婆婆面前抱怨过,在婆婆面前她总是表现得很轻松,没有愁眉苦脸。当时婆婆浑身都很疼,根本睡不着觉,她知道婆婆现在正在跟病魔做斗争,需要充足的体力,她也管不了自己挺着个大肚子的辛苦,每天都帮婆婆揉揉疼的地方,轻轻摸摸,好让婆婆入睡。婆婆睡着之后,她才到病房的外面去,自己躲在那里掉眼泪,哭个不停,有时候丈夫都劝不住。病房的人看到这样的女人都问婆婆是不是自己女儿啊,婆婆说是我媳妇,他人都用不可置信的眼观看着。婆婆当时也很开心,对其他人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比我闺女还要亲呢。”

一个孝老爱亲的好媳妇——都督村王立梅同志事迹简介

王立梅,开城镇都督村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脏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间的婆婆。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六店街道。自与丈夫结婚以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视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对她说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们,立梅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XX年,身患心脏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众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关系最融洽的三儿媳妇王立梅主动去医院照料公公,她没有在丈夫的三个姐姐和两个嫂子面前说一句抱怨的话。多年来,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迈体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术后,老年病缠身不能起床正常活动,连吃饭都要人喂,这些年来吃喝拉撒睡全靠儿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对一双公婆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生活上多方照顾,夏天买回夏装,冬天买回毛衣、羽绒服。婆婆经常腰、腿痛,立梅就给婆婆寻医问药,擦腰洗脚或陪送医院诊治,就像女儿照顾母亲一样。

丈夫徐鲁生因工作需要经常不在家,立梅不仅悉心照料公婆,还特别重视一对儿女的学习,把这个家操持得美满温馨,从不让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良的母亲。

邻居都羡慕徐家有一个像女儿一样好的儿媳妇。王立梅的事迹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围村庄也传为佳话,没有谁不夸她的。都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参选“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

我是xx县建设局一名普通职工,19xx年x月出生,19xx年x月参加工作,19xx年x月结婚。曾经是第一届建委团委委员、第二、三届建委团委副书记,对共青团工作情有独钟。1999年11月共荣加入中国xxx,入党介绍人为、。领导为等。

有人说70年代生人是没有理想的一代,其实我们内心深处有渴望,因为就像说得,我们与开放后的新中国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一起痛苦,属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不算走运,也很幸运,以后的路还要慢慢走好,毕竟我们是最后一批接受革命教育的一代,那时老一辈革命家毕竟都在我们身边,对他们的历史也如数家珍。还有个特点,就是我们70年代的人都还相信爱情,都向往那种自然而然心意相通的感情,都期望慢慢变老的浪漫,都渴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下面把我为人妇后的所作所为简要做个介绍。

一、孝敬老人

百善孝为先,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善良。这些年我先后送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公公,深感人生短暂,生活美好,人活着,一定要珍爱生命,享受生活。公公XX年患上癌症,这期间,我除了尽其所能让他吃好、穿好以外,还以“同理心”体会在家族中有威望的公公的心事,常常与他聊天,并做好记录。他曾对在村里担任村书记的叔伯二哥说:“不管以前和别人发生过什么恩怨,你任村书记后,要向前看,全村要没有进不去的门才行。”他的一些话,激励着我们成长,并过好以后的日子。XX年公公去世后,我把对公公的敬意转给了婆婆。婆婆幼年父母离异,没机会上学,不识字。思想传统,勤俭持家,孝敬老人,爱护小辈。近来,在我生病期间,婆婆搬来和我们同住,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我也尽我所能给她买合体、漂亮的衣服,丈夫见我们婆媳和睦相处,心情也格外好,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

是居住在xx市**区**街道**社区荷花庄的一个普通居民。她1961年师专毕业后,在当时的*县一所小学从教。在执教为师的同时也收获了“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天伦之乐。然天有不测风云,1979年,家庭“顶梁柱”的丈夫因病撒手西归,只留下老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和孤苦无依的妻子,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身上,让她饱尝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滋味,但困境没有让退却,却激发起她掌舵家庭之船在风雨中前进,和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力量。三十年来,她辛苦持家,抚育儿女长大成人;三十年来,她侍奉婆婆,端水送羹,洗脚擦身,无微不至;三十年来,她对婆婆和言细语,依顺细腻,体贴入微。她的事迹就象小巷里的更声,平淡而悠深,诉说的是绵绵延延的亲情历经岁月锤炼后的厚朴和甘醇。

在婆婆的眼里,是“贴心棉袄”;

在儿女们的眼里,是“了不起的妈妈”;

在邻居们的眼里,是“翘大拇指的好媳妇”;

在社区居民的眼里,是“孝心献给长辈”的模范;

在许多人眼里,是“我身边的文明之星”……

说,侍奉婆婆,抚育儿女,是我该做的份内事,这世上没有趟不过去的关,有苦才有甜,现在我每天都是好日子。

一点一滴凝往昔

走进**社区荷花庄新村的家,她正在给刚起床的的耄耋婆婆梳洗。一大早,给婆婆饨好了白木耳百合羹,盛好端到小桌上,招呼婆婆吃早餐。这婆媳俩非常有缘,婆婆名叫周美英,名字与媳妇只有一字之差,听上去象是姐俩,实际上她们亲如母女。婆婆今年93岁了,身体硬朗,生活基本自理。看得出来,多年的婆媳生活使得两人亲昵无间,婆婆周美英对媳妇非常依赖,她对美娣说:“我不爱吃甜的,我要吃泡饭”。和声细语地对婆婆说:“这两天,你感冒,我煮点白木耳,让你补补身体,配点百合,给你润润肺,吃一点吧”!婆婆在媳妇的相劝下一勺勺地吃起了早餐。在一旁一点也没有闲着,她细心地替婆婆擦拭嘴角,不让一颗饭粒、一滴汤水落到她脖子和衣服上。等婆婆用完早饭,她把婆婆睡过的被褥晾晒到阳台上,为了防潮保暖;还把婆婆治感冒的口服药碾磨成粉,为了方便吞咽;婆婆方便后,她用温水把婆婆清洗得干干净净……这一切的一切,做得信手拈来,仿佛孀居的漫长岁月里与婆婆相厮相守的日子就在弹指一挥间。近距离地接触,看到的是她斑白的两鬓,那是发梢滑过青春的印痕,听到的是她温和的话语,那是历经沧桑的安宁,感受到她脸上淡定的容光,那是她禀持孝老美德的聚现,在她的述说中,往事一幕幕地浮现眼前: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3

两个女人撑起一片天

王范乡下马村 苏xx

苏xx是居住在运城市盐湖区王范乡下马村的一名普通居民。她1978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收获为“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天伦之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8年,家庭的“顶梁柱”的丈夫因病撒手西归,只留下老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和孤苦无依的她,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她的身上……

当时她的女儿七岁,而儿子只有五岁,她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但她忍了下来。她决心自己好好干,一定可以养活得了两个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当时家里有十几亩地,她就辛辛苦苦种起地来,可是地里()有的活是她一个女人家根本干不了的,而且一年下来,地里的收获也不大。她想,这样可不行,孩子们越来越大,也到该上学的年龄了,以后的开销会很大,就地里的一点点收入根本不够家里的平常开销。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立了集会,她就和婆婆商量“要不在集会上卖东西吧?”,可是至于卖什么呢?她就和婆婆在集会上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发现有一个老婆婆卖韭菜盒子,看着生意还特别的好,她就决定也卖菜盒子试一试。摆了几次摊之后,发现生意的确还可以,她就坚持了下来。家里的日子也逐步得到了改善,但孩子们正在上学,家里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所以她就又开始卖凉粉,凉皮,想把日子过得更好。在她出摊的日子里,婆婆在家也没闲着,每天为了择韭菜、洗韭菜、泡粉条,和面,搞好后勤服务。为了多赚点钱,风里来雨里去,她几乎每天都出摊,逢一四七去冯村赶集,二五八去王范赶集,三六十在本村赶集。每个月也只休息三天,就在这三天里,她也不能闲下来,给婆婆和孩子洗洗涮涮,收拾收拾家里,还要出去买点材料。

寒来暑往,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她的坚持努力下,家里盖起了五间新房子,女儿出嫁了,儿子也娶了媳妇,如今也当上奶奶了。她虽然挣了点钱,但身体也累垮了,腿关节疼得有时候都走不了路,手上的关节肿得像根香肠,不过她心里还是美美的,因为孩子们都长大了,也都成了家,婆婆也是红光满面的。婆婆看着她的身体状况,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婆婆和孩子们多次劝她不要再干了,再干身体就不行了,可是也说:“我没事,我坐在家里也没啥事,出去一天多少能挣点,也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2013年年,一向身体很好的婆婆突然生病了,她看着婆婆难受的样子,她心痛得不得了。把婆婆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胆结石得做手术,婆婆说什么也不做,说:“就让我死了算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活几年呀!”可她却说:“我们母女俩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你比我亲妈还要亲,我不能失去你。”婆婆被她的话打动了,决定做手术了。手术后,她寸步不离的伺候着婆婆,端屎端尿,问寒虚暖的,就连同病房的病友都夸婆婆好福气,有这么好个儿媳妇。婆婆出院后,但因为年纪大,恢复得比较慢,而且术后还留了个腰疼的毛病,疼的厉害的时候躺着都翻不过身,她就帮着婆婆翻身,脱衣服,洗脚,洗脸,擦身体,慢慢的婆婆的腰疼病好了些。

从丈夫走后,她们婆媳俩就睡到了一个炕上。如今,她们早已情同母女,不是亲生胜亲生啊。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4

导读:事迹材料范文,妇联干部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海量范文供你参考:××同志,女,36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镇妇联主席,是一位普通的

××同志,女,36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镇妇联主席,是一位普通的基层妇联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了“xxxx”的重要思想,一心一意为妇女群众谋利益,甘当帮助妇女群众排忧解难的知心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期妇联干部的光辉篇章,生动体现了党的基层妇联干部的良好形象,集中展示了妇联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时代风采。

一、一心为民公朴情。参加工作13年,××一直视广大群众为亲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妇女,甘做人民的“孺子牛”。自xx年接任镇妇联工作以来,她凭着一腔热血,无论是在寒风凛冽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竭尽全力为媳妇群众办实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好事,把党的温暖撒向96平方公里的××镇千家万户中,把妇联的关怀送进每一个困难妇女的心坎上,履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公朴的品格,谱写了一曲一心为民的动人篇章。

××村是个远近闻名的水库移民村,人多地少,发展资源不足。通过走访了解,××认为该村妇女想致富,可利用近靠××公路的便利条件,在发展食用菌种植和特色养殖上做文章。于是她在该村召开了全体妇女大会,选中妇女××、××等6名妇女作榜样,进行示范带动,经过一年的努力,这六名妇女不仅全部收回了成本,而且有三名同志年收超过了8千万。××在xx年荣获了××市“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她们的带动下,该村先后有124名妇女搞起了食用菌种植,现已成为拉动××镇经济增长的一大龙头产业。 本文来自

二、群众冷暖挂心间。××同志最大的特点是平凡而伟大。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做的实事好事,件件贴近老百姓,桩桩为了老百姓,把妇女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解困作为第一要事,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正是这看似平凡的小事,密切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了党的妇女干部在群众的良好形象,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以实际行动为××镇妇女干部树立了典范。

××镇××村××夫妇长期关系紧张,几次闹离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介入,连续20天蹲点××家,与他们夫妻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了两人离婚的内在原因,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辛勤有余,致富无路。为了忙使他们走上致富路,××同志认真帮他们分析了农村消费水平,和他们俩人的目前的优势项目,把他家发家致富的点子选在了养豆牙上。没有启动资金,××从自己家拿来1000元现金作为××俩口子致富项目的启动资金;没有销路,××又积极帮他们联系机关单位食堂和县城饭店。硬是靠××帮助,才使这个濒临绝境的家庭得到了新生,使这个一穷二白的家庭,成为了今年的“星级文明家庭”。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5

2013年的2月27日是农历正月十八,一年一度的女儿节在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余家山头村隆重举行。

衢州是历史名城,南宋以来的八九百年,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伦理孝道传承久远。去年,衢州市评出周宣灵王庙等首批16处孝文化教育基地。

讲孝道,是先人留给后人的人文精神―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当这种精神融入余家山头村,便出现了《中村余氏宗谱》记载的余氏家族的第一条规定:“孝为百行之源。”小小的余家山头村人口只有七八百,但儒家道德思想与律令,譬如女儿节般的具体实践,深深影响了姊妹、姑嫂、妯娌以及婆媳等人众的普通生活和情感。

据村人相传,600余年前,该村余氏始祖守益公有一女儿,平日里他疼爱有加。女儿出嫁后因为思念心切,于是每年的正月十八余守益都要她回来。后来家家户户看样学样,逐渐发展为女儿节。也正是余家山头村人对家、对亲人的血脉之情,形成如此强大的感召力,让再远的女儿也在这天回家。

祭祖

早上9点18分,一支浩大的祭祖队伍出现:四名男子鸣奏着先锋作先导;84岁的族长余世昌手持太公像作领头;紧随其后的是四位手持香烛的长者;八位壮年男子抬着“少牢”祭品一猪一羊跟着;又两名长者抬着高高叠起、寓示家族蒸蒸日上的馒头;他们身后的三位老人则手捧寓示家族平安吉祥的橘子、苹果等果品;接着是舞龙队、腰鼓队。随行在仪仗之后的有女儿与媳妇们及其他参祭人员。

祭祖的队伍绕整个余家山头村一圈,最后进入了余氏宗祠。祠堂里早已人声鼎沸。挂好了太公像,摆好了祭品,村中的长者们依次秉烛进香,接着祠堂内的全体人员向列祖列宗三鞠躬。然后由余氏22代子孙余春良朗读祭文:“尊敬女性,创立族规,正月十八,女回娘家,为吾族一年之要节,是先祖留下之宝贵文化遗产,增辉煌于雅范……”

衢州文化人李华明观看了整个活动后说,“十八十八,女儿回家”,在几千年父系社会中诞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给女儿留出这块天地的,惟有余家山头村。这一活动践行了“人之行莫大于孝”的中国传统文化。

颁奖

下午1点半,余氏宗祠举行了“好女儿、好媳妇”表彰大会。此次共表彰“好女儿”187位、“好媳妇”168位,并将红榜与祖宗画像同列一墙,接受人们的瞻仰。这无疑透露出余家山头村的期许:愿守望孝道的文化传承与余氏宗脉一道源远流长。

“好女儿”代表余琴以细心照料72岁的母亲而获奖。余琴母亲患骨质增生已有20余年,余琴曾陪母亲去许多地方求医问药,事迹上了《衢州晚报》。余琴说:“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千万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泽。”

“好媳妇”代表余土花用浓浓的乡音说:“媳妇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做媳妇应该尽自己的一切能力照顾好老人。每家都做好了,全村的风气也就好了,社会也和谐了。”5年前,余土花的婆婆唯一的女儿不幸去世,余土花宽慰婆婆:“我们做媳妇的就是你的女儿,一定会照顾好你的。”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熏陶之下,余土花的女儿余文慧不仅孝顺母亲,也孝敬外婆、外公,同时也被评为余家山头的“好女儿”,母女共同弘扬孝之美德。

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拓展了其外延―尊重女性,提炼并深化了其精神―崇尚孝道。村书记余新建说:“小辈孝敬长辈都是应该的,我们整个村都是这样。”

扩延

当大家听说衢州大学生村官黄炊获余家山头村“好女儿”称号时,全场掌声雷动。原来,黄炊罹患白血病,却将社会捐款转赠给另一位患肝癌的大学生村官。这是一场超出孝道的爱心接力,但明显受到孝道大爱的感召,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全国多家媒体报道,感动了大江南北。

当天,余家山头村还为“黄炊大学生村官互助基金”举行成立仪式,干部、村民当场积极捐款,筹得善款15万余元。黄炊的父亲黄材运代表女儿来领奖。他说,女儿与家人商定:钱分袋而装,亲戚朋友的捐款是可用、可还、可报答的,而陌生爱心人士的捐款是不可还、无法或较难报答的,因此,女儿能不用尽量不用;我们将社会各界的善款汇拢成立一个基金,帮助更需要的人,让爱传递在世间。黄炊的义举刻写下青春的美丽年轮。

黄材运告诉笔者,女儿患病相当于掉到了“坑”里,我们一家希望在救助女儿的同时,往这“坑”里放一把梯子,让更多的人得到救助。我们想推进骨髓捐献这个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就是在“坑”里放一把“梯子”。

或许在漫长的过去,余家山头女儿节只是一种思念。当她向我们款款深情地走来,我们看到了对文化传统的韧性坚守与躬行;我们看到了一种“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的守望;我们更看到了由对长辈的“孝心”而绵延的对人间的“爱心”……

申遗

今年女儿节上,余家山头村将女儿节相关内容建立起衢州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开馆。

女儿节,这个专为女儿诞生的地方民俗,经过一代代的薪火相传,遗留下文化精髓,那是从中华民族漫长的农耕文化中繁衍出来的遥想,是一种文化守望,一种精神期盼。

70 2354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