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能力不足范例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监督能力不足范例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监督能力不足1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专责机关,是开展政治监督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这种功夫,就要求我们纪检监察工作者必须增强监督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现和纠正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贯彻执行中的温差、落差、偏差,取得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政治效果。

一是切实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进一步提高履职本领。加强理论武装是坚定理论自信的内在要求。一要坚持原原本本学,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更加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联系实际学。在理论学习中,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自觉对标对表、检视整改,坚持纪法兼学并用,自觉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同志学,努力使自身的政策水平、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心理素质与时俱进。三要融会贯通学。要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主题教育总要求,一体贯通、多维融合悟原理,为整体性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理论基础。抓紧抓实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的检视整改。认真钻研政治监督和教育业务知识,从教育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尽职尽责抓主业,使委厅机关和各直属单位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阵地。

二是切实转变作风树好形象,以进一步增强政治监督的能力水平。一要围绕委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存在的不正之风做实调研。立足新形势新任务,以建设教育强省征程中遇到的问题引领“调研方向”,坚持系统观念,逐项深入研究,切实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二要围绕护航优化教育生态做实调研。只有未雨绸缪、做足功课,下基层进校园了解急难愁盼,调查研究才能把握翔实的情况,发现真问题,有针对性施策。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营造有利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三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全局性谋划,就要善于把教育强省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看问题,着眼需求,调整机制,找准发力点,着力解决影响制约教育发展的具体问题。

三是聚力主责主业,在推动党内监督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一要在强化政治监督、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机关和直属单位落地生根上抓落实。结合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活动,坚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统筹开展党内监督。二要在政治巡察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抓落实。启动第二轮工委巡察,进一步完善巡察工作机制,探索巡审联动工作模式。督促被巡察单位立足其教育职能强化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落实政治责任,开展“未巡先改”工作。统筹推动上轮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到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将其转化为本单位的具体任务,主动跟进监督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确保执行有力、形成合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要在推进“五清”机关样本建设上抓落实。着力督促委厅机关和直属单位把准纪律的“戒尺”,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并将党的纪律规定细化融入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全面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促进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配合、上下联动。进一步落实省委《关于推进清廉湖南建设的意见》,推动清廉建设走深走实。按照委厅《关于推进清廉机关样本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弘扬“湖湘芳草”,传承“湖湘廉脉”,发掘教育系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开展“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等家风家教活动。培育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选树群众身边“小微权力”廉洁规范运行的清廉单元样本,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全方位宣传推介。全面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不断提质,充分发挥教育厅作为全省清廉机关样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教育系统的清廉建设全面铺开,向纵深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体会到成色更足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监督能力不足2

监督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我国政治生活监督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监督,具有法律强制力。人大监督的目的是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保证国家法律的有效实施,制约和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提高依法监督的能力,就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注重监督实效。

敢于监督。能否敢于监督,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又是一个精神状态问题。监督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同时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法定职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认识行使监督权的重大意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监督职权,担负有监督职责。不积极行使监督职权,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就是一种失职行为,既有损于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又有损于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认识上不去,状态上不来,人大的监督作用就难以发挥。因此,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提高依法监督的能力,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摈弃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消极思想和错误认识,认识到人大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监督工作“无功即是过”,认识到人大地位的提高和权威的树立,根本的还是人大自身要有所作为。只要思想认识到位,精神状态到位,监督工作就会有一个新局面。

善于监督。是否善于监督,是开展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问题和具体操作的方法方式问题。做到善于监督,一是监督工作的选题要准。人大监督工作的选题应坚持“三围绕两结合”。“三围绕”就是围绕党委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选择监督题目。“两结合”就是找准人大依法监督与“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结合点。人大的监督工作做到了“三围绕两结合”,就能得到党委的大力支持、“一府两院”的积极配合,人民群众的普遍满意,就能达到双赢、多赢的目的。二是监督的方式方法要得当。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法律规定的监督方式和监督手段,根据监督议题或单独使用或综合使用,既要有程序性监督,更要注重实质性监督,既要有一般性监督,更要有针对性监督,既要监督事,更要监督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既要立足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要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注重监督实效。人大监督工作要达到督促“一府两院”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目的,必须注重监督实效。监督要取得实效,一要改进作风。要防止和克服视察调查中的形式主义,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推行无陪同视察、无组织视察和暗访,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找准。二是敢于运用法律规定的“刚性”监督手段。对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销、罢免等监督手段,不能束之高阁,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使用。这些监督手段主要是针对特定事和特定人,有效使用这些监督手段能够较好地解决人大监督工作中程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一般性监督多,针对性监督少,监督弱化和监督效果虚化的问题。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这些监督手段的启动和使用有实质性的进步,监督实效就会得到强化。三是通过制度创新提高监督实效。如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实行的就职宣誓、审议意见、票决制等都是制度创新的结果,这些创新丰富了人大监督的手段,强化了监督工作,提高了监督实效。人大监督工作要提高实效,在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上也要有所作为。

监督能力不足3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党委(党组)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次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按照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要求,推动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党内监督体系、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和基层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

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总要求是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着力点是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明确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组织人事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保障各级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发挥其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作用;通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性;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等等。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要进一步推动各类监督在党的领导下贯通协调、形成合力,精准把握各类监督主体的内涵外延、职责权限、运行机理,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衔接顺畅、运转高效,让各类监督严起来、实起来,充分加强、持续释放监督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效。

发挥党委(党组)主导作用,加强党内监督对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定向引领作用。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加强党内监督,要处理好党委全面监督和纪委专责监督的关系,做到党委全面监督和纪委专责监督同时加强、同向发力,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确保党委监督和纪委监督各在其位、各负其责、各履其职。既要明确党委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首要政治责任,也要重视坚持纪委监督的权威性,强化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把两种监督统一于党内监督的全过程。要处理好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的关系,组织监督是自上而下的,缺少组织监督,党内监督就会软弱乏力,民主监督是自下而上的,缺少民主监督,党内监督就会失去群众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的内在统一,把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充分调动起来。需要注意的是,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上级对下级尤其是上级一把手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最管用、最有效。要紧紧抓住组织监督这个党内监督的关键,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特别是民主生活会的重要作用,经常开、及时开,直指问题、开出实效。要处理好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的关系,一方面突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强化其统摄地位、核心作用,另一方面坚持把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及各类监督结合起来,完善监督制度、做好顶层设计,让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两者统一于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

在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上下更大功夫,持续增强监督合力。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既包括党内监督,也包括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方面监督要严起来、实起来。无论党内监督,还是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和改进的空间都还很大,有大量工作要做。要总结经验,健全体制机制,使各种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增强监督合力,要在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推动构建使各类监督联动作业、高效运转的制度机制。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摆在监督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各类监督实施的全过程,把稳方向、严格程序,特别是要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对监督事项、实施路径等重要内容及时报告,既要报告过程也要报告结果,从根本上维护各类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加强信息共享,聚焦信息互通的难点、堵点、断点,协调各相关部门消除程序衔接壁垒,建立健全线索双向移送、核查反馈以及党员信息库信息共享等机制,多措并举提高监督效能;要发挥自身特色,人大、政协部门围绕促进各级党政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发挥民主监督作用;行政、司法机关加强对行政行为和司法活动等的日常监督;审计、财会部门围绕监督成果运用,加强同其他监督协作配合;群众和新闻媒体围绕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批评监督。要提升规范化水平。各类监督都要在法定范围内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监督的全过程都要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来进行,及时发现实践中不符合规范化法治化要求的情况和问题,推动各类监督找准自身定位,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监督力量的重要一支,要切实担当职责使命,不断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新闻媒体要直面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和阴暗面,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作为党中央的耳目喉舌、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新华社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聚焦“国之大者”,强化监督报道。着眼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时时处处向党中央看齐,同党中央对表。以乡村振兴为例,紧盯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苗头,对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加强关注,对典型问题整改进展情况予以跟进,用显微镜照出“微腐败”,助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聚焦传统问题,进一步深化监督报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四风”问题以及群众身边的腐败等问题呈现出花样翻新、隐形变异的趋势,通过物流快递送礼、收送电子红包,以及不吃公款吃老板、躲进隐蔽场所吃喝等问题苗头渐显,对我们不断升级发现线索、形成报道、强化监督的手段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热点问题,优化监督报道。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等行业的腐败成为反腐败工作的突出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扎实有力的监督报道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忠实履职尽责。

70 459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