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范文(精彩5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简明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范文(精彩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简明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第一篇】
历史是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教科书。肃清“双泛”思想,必须要学深悟透用好新疆历史这个教科书,用历史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让历史发声,向“双泛”宣战,而《简明新疆地方史》适时出版发行,让我们手中多了一件与“三股势力”作战的得心应手的武器。通过学习,进一步筑牢本人识形态领域的高墙,树立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坚定了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政治立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现就近两天初步学习《简明新疆地方史》情况并结合个人实际,谈谈思想认识,如有不到之处,请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
历史不明,前路不清。身在新疆,必须要了解新疆历史。这本书,以极其简明扼要的讲述,告诉我们新疆历史的真实模样。本书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从汉朝“西域都护府”的建立、魏晋时期中原对西域的深远影响、唐朝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新疆近现代历史风云等内容结合新疆工作实际,详细阐述了新疆自先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用历史文物论证了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现了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中华文明沃土而蓬勃发展的历史图景,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的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整体和部分,深刻理解新疆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开发了祖国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一、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国家观。纵观历史,新疆始终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新疆从来都不是“东突厥斯坦”,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更不存在什么“东突厥斯坦国”,这一概念是欧洲人杜撰的。所谓的“东突厥斯坦”论调,就是境内外“三股势力”将地理名词政治化,企图分裂中国、谋求新疆“独立”的政治工具。现在,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历史观。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祖国版图的一部分,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被统称为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汉朝以后,虽然历代中原王朝时强时弱,对新疆地区的管治时紧时松,但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权。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正确认识新疆历史,正本溯源,认清“三股势力”的真实面目和严重危害,深刻认识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职责。
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民族观。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民族的大量人口进出新疆,都是新疆的共同开拓者,新疆历来就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民族独有。在新疆民族关系的演变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隔阂冲突,但团结奋进始终是主流。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个血脉相连的大家庭。千百年来,几十个民族在天山南北辽阔土地上生息繁衍、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就我们塔城而言,29个民族亲如一家,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让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天山脚下、塔额盆地,在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美好家园的斗争实践中坚守着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历史不容篡改,事实不容否定。事实证明,民族分裂势力越是企图歪曲历史、企图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要加强民族团结,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作为一名党员,我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誓与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暴恐分子斗争到底,旗帜鲜明地反对宗教极端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勇做维护民族团结的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保人,认真落实好各项维稳措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动摇,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发挥自己的作用。
四、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文化观。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早在伊斯兰文化传入新疆之前,包括维吾尔族文化在内的新疆各民族文化已在中华文明沃土中枝繁叶茂,与伊斯兰文化没有同源关系。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繁荣各民族文化的历史经验,要依法坚定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沟通和认同。
五、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宗教观。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多种宗教并存格局形成和演变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始终与复杂的社会政治斗争和民族关系交织在一起。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泛伊斯兰主义”错误思潮催生了宗教极端思想,是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邪说,必须坚定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必须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坚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一党员,我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引导各族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坚决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简明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第二篇】
1、古代西域界说。
标准答案:西域地名自汉代出现后,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新疆及中亚、西亚、北非、地中海北岸及印度北部等地。狭义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以我国中央及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地方。今天新疆境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片疆土之后形成的。
2、新古器时代遗址分布状况。
标准答案:新疆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有:哈密地区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雅尔湖、辛格尔;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天山北麓的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伊吾、巴里坤及伊犁河谷;天山南麓的库车、巴楚、柯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博斯腾湖沿岸;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下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且末、民丰、于阗、皮山等地。从这些石器的型制、打制技术、品类、用途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的考察,与内蒙、宁夏、青海甘肃细石器文化相一致。当时人们由于居住的自然环境不同,有的以狩猎、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有的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相对定居。逐渐出现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发生产品交换,与内地联系密切。社会形态由氏族制的母系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新石器晚期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3、原始居民种系族属及大体分布情况。
标准答案:新疆地处亚洲腹部,是古代中西交通孔道,也是历史上各种族、民族迁徙角逐和交汇融合的地方。由于自然、社会或战争的原因,一些种族民族迁来了;又因同样的原因,他们或者迁往它处,或者被征服,或者部分留下来与后来的种族、民族融合同化,成为新的种族、民族。就这样,东来西往,南迁北移,形成了新疆古代史上复杂的居民关系。
根据出土的古代人的骨骼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地为原始欧洲人类型,昭苏县土木墩墓为高加索人种的支系,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具有地中海东支类型特点,楼兰遗址东郊墓地绝大多数呈欧洲人种特征,天山阿拉沟墓地西方人种形态约占85%,但有明显的变异趋势,呈现俩种欧洲人种支系类型混杂现象,并有少量蒙古人种支系或两大人种混杂现象,哈密柳树泉焉不拉克墓地多为东方蒙古人种特征,兼有少量欧洲人种,二者的比例约为7:3。远古的羌人的居住区,自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下直达葱岭,小月氏、羌氏、苏毗与羌族共处或相邻。塞人、大月氏人、乌孙人自公元前6世纪后,先后活动在伊犁河流域。同时在天山南北还有匈奴人、丁零人、乌揭人、汉人等活动。
4、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标准答案:原因: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皇帝,史称汉武帝。这时,汉朝内部稳定,社会经济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加强,汉武帝组织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因此,对汉朝来讲,制止匈奴的侵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总的历史原因。
其次是为了消除匈奴对中原北部边境的威胁,汉武帝除派军队正面进攻外,又决定联络大月氏断匈奴右臂,以彻底战胜匈奴。于是,招募自愿出使西域的人,张骞“以郎应慕,使月氏”。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原因。
意义:张骞以高尚的献身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两次出使西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①由于张骞的出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交通路线有了叫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②张骞通使西域后,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随着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尤其是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的屯田,是内地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逐渐在西域推广。③继张骞之后,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西域各国的使节和商人接踵东来,丝绸之路由此而繁荣。所以,史称张骞是丝绸之路的拓荒者,是“凿空”
5、汉朝中央政府是怎样对西域进行管辖的?
标准答案:
①派遣官吏。西域都护是汉朝委派管理西域事务的最高官吏,都护的级别相当于郡太守,由中央政府任免。西汉先后派往西域的都护有郑吉等18人。都护任期一般为三年。随着屯田事业的发展,汉朝从公元前48年复置戊己校尉,级别同于都护,也有中央直接任免,其副职称为史。
②册封地方首领,颁发印绶。西域各地行政组织,仍然保留了“国”的称谓。其首领由中央任命原有的国王担任。西域都护代表中央直接行使对西域诸国国王和官吏的任命、册封、升迁、降罢、奖励、处罚等权利。汉朝颁发给西域各地方政权的首领和官吏的印绶为两种:一是金印紫绶高级官员佩带;二是铜印墨绶,级别较低的官员佩带。
③实行屯田。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是总领天山南北两道,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因此,屯田成为最主要的军事建设和生产建设措施。各地屯田士卒平时屯垦耕种,战时出征打仗。通过屯田,基本上解决了汉朝驻军和往来使者商旅的安全和食宿问题,密切了汉和西域各族的关系,加强了边防
④修筑烽燧列亭。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朝政府在西域各商道修筑了许多城堡和连绵不断的烽燧列亭,驻扎军队,执行军事任务和兼管交通。
⑤派遣侍子制度。西域都护府建立之后,西域诸国国王遣子入侍者纷纷而至,以表示对中央汉朝政府的信赖。
⑥纳贡制度及宽抚政策。西域都护府建立后,纳贡被确定为一种经常的制度汉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各族实行宽抚政策,基本上不向西域诸国征收赋税
6、汉代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标准答案:原因:首先,自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西域与内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如铁制工具和先进农耕技术如代田法等传入西域,有力地推动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其次,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汉朝正式统一了西域,它使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西域都护府在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组织西域社会经济建设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西域各族人民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了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
第三是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仅使西域社会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而且增进了西域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状况:
首先是屯田的发展。屯田是汉朝政府加强在西域统治的重要措施。汉朝政府在西域的屯田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早在公元前105年,为了解决细君公主数百随行人员的口粮问题,汉朝就派军队在乌垒屯田。公元前101年,汉朝在西域设立使者校尉,率领士卒在轮台、渠犁一带屯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成立后,屯田地区不断扩大,屯田人员不断增加。屯田的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解决了军队和来往使者商旅的粮食问题。在物质上保证了西域都护府的正常运转,没有加重当地人民的负担,从而赢得民心。随着屯田的发展,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到西域,推动西域生产的发展。
其次是农作物种类增多。汉代,西域的农作物主要有粟、稷、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葱、蒜、黄瓜、胡萝卜、菠菜等蔬菜;有葡萄、核桃、梨、桃、石榴、杏等水果,还有苜蓿等饲料作物。
第三,水利工程的兴修。汉朝在西域大兴屯田的同时,也兴建了大量的水利灌溉渠道。考古工作者在不少地方发现了汉代渠道遗址。如沙雅、米兰等地的古渠道遗址等。
第四,畜牧业经济发达。畜牧业是汉代西域的主要经济部门。乌孙、大宛都有大批良马,号称“天马”。除马以外,还有骆驼、驴、骡、牛、羊等。
第五,手工业状况。手工业也是西域重要的生产部门,有金属冶炼业,其中冶炼业相当发展。考古工作者在库车、民丰、洛浦等地发现了汉代的矿业遗址。此外,还有陶器制造、毛纺织、皮革加工业等。
第六,商业的繁荣。商业贸易分为官商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各国商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形成了丝路的兴盛。
8、简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政治形势。标准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在匈奴和中原王朝政治势力此消彼长的背景下,出现了如同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国纷争兼并的局面,并最终形成七国对山寺的形势。这一时期,我国北方的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等几个游牧民族在西域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争霸斗争。促成民族大交会大融合。
9、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及其意义。
标准答案;特点;①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等政权在西域进行的一个多世纪的争战,引起了这一地区政局的大动荡,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但是,应该看到,国内各民族间的战争,促成了各民族间特殊环境和形式下的交往与交流。致市使这些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语言与风俗习惯诸多方面互相影响、相互吸收,甚至血统的相互混杂。这一切,导致了天山南北居民间一次自然的大融合与某种程度上的同化。②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同化,明显的表现出铁了化的趋势。这个趋势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原与铁勒民族血缘亲近,或语言与风俗习惯基本相同的民族相互融合,如柔然、悦般、口厌哒基本上融合于铁勒族中,另一方面,非高车族人,如康居人、乌孙人、月氏人和部分汉人中的一部分,被逐渐融合于铁勒人中。
意义;①为9世纪40年代漠北回纥转移时主力西迁方向的选定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②为塔里木盆地的维吾尔化奠定了民族性的基础。
10、用充分的事实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这种管理意味着什么?
标准答案:①中原王朝向西域派出了行使了主权的官吏。如曹魏政权向西域派驻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西晋向西域派驻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前凉派西域长史。前秦派驻高昌太守,后凉派驻西域大都护。西凉派驻敦煌太守,兼管西域事务,北凉派驻高昌太守。北魏派驻西域校尉。②推行了中原的政令③册封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④西域地方政权向中央王朝派出质子“入侍”,这是中央对中央政府信赖的一种表示。⑤中央政府在西域直接实行中原的行政制度。如327年前凉在高昌设置郡县乡里。此外西凉和北凉也延续推行了这一套行政体制。
这种管理说明了什么?
a)中原王朝更迭频繁,但在360多年中,中原王朝对西域的联系从未中断,没有放松或放弃对西域的管理权。
b)西域地方政权从总的趋势来看都不自外于中原,始终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这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表现。
简明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第三篇】
1、古代西域界说。
标准答案:西域地名自汉代出现后,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新疆及中亚、西亚、北非、地中海北岸及印度北部等地。狭义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以我国中央及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地方。今天新疆境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片疆土之后形成的。
2、新古器时代遗址分布状况。
标准答案:新疆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有:哈密地区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雅尔湖、辛格尔;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天山北麓的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伊吾、巴里坤及伊犁河谷;天山南麓的库车、巴楚、柯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博斯腾湖沿岸;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下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且末、民丰、于阗、皮山等地。从这些石器的型制、打制技术、品类、用途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的考察,与内蒙、宁夏、青海甘肃细石器文化相一致。当时人们由于居住的自然环境不同,有的以狩猎、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有的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相对定居。逐渐出现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发生产品交换,与内地联系密切。社会形态由氏族制的母系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新石器晚期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3、原始居民种系族属及大体分布情况。
标准答案:新疆地处亚洲腹部,是古代中西交通孔道,也是历史上各种族、民族迁徙角逐和交汇融合的地方。由于自然、社会或战争的原因,一些种族民族迁来了;又因同样的原因,他们或者迁往它处,或者被征服,或者部分留下来与后来的种族、民族融合同化,成为新的种族、民族。就这样,东来西往,南迁北移,形成了新疆古代史上复杂的居民关系。
根据出土的古代人的骨骼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地为原始欧洲人类型,昭苏县土木墩墓为高加索人种的支系,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具有地中海东支类型特点,楼兰遗址东郊墓地绝大多数呈欧洲人种特征,天山阿拉沟墓地西方人种形态约占85%,但有明显的变异趋势,呈现俩种欧洲人种支系类型混杂现象,并有少量蒙古人种支系或两大人种混杂现象,哈密柳树泉焉不拉克墓地多为东方蒙古人种特征,兼有少量欧洲人种,二者的比例约为7:3。远古的羌人的居住区,自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下直达葱岭,小月氏、羌氏、苏毗与羌族共处或相邻。塞人、大月氏人、乌孙人自公元前6世纪后,先后活动在伊犁河流域。同时在天山南北还有匈奴人、丁零人、乌揭人、汉人等活动。
4、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标准答案:原因: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皇帝,史称汉武帝。这时,汉朝内部稳定,社会经济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加强,汉武帝组织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因此,对汉朝来讲,制止匈奴的侵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总的历史原因。其次是为了消除匈奴对中原北部边境的威胁,汉武帝除派军队正面进攻外,又决定联络大月氏断匈奴右臂,以彻底战胜匈奴。于是,招募自愿出使西域的人,张骞“以郎应慕,使月氏”。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原因。
意义:张骞以高尚的献身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两次出使西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①由于张骞的出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交通路线有了叫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②张骞通使西域后,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随着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尤其是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的屯田,是内地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逐渐在西域推广。③继张骞之后,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西域各国的使节和商人接踵东来,丝绸之路由此而繁荣。所以,史称张骞是丝绸之路的拓荒者,是“凿空”
5、汉朝中央政府是怎样对西域进行管辖的?
标准答案:
①派遣官吏。西域都护是汉朝委派管理西域事务的最高官吏,都护的级别相当于郡太守,由中央政府任免。西汉先后派往西域的都护有郑吉等18人。都护任期一般为三年。随着屯田事业的发展,汉朝从公元前48年复置戊己校尉,级别同于都护,也有中央直接任免,其副职称为史。
②册封地方首领,颁发印绶。西域各地行政组织,仍然保留了“国”的称谓。其首领由中央任命原有的国王担任。西域都护代表中央直接行使对西域诸国国王和官吏的任命、册封、升迁、降罢、奖励、处罚等权利。汉朝颁发给西域各地方政权的首领和官吏的印绶为两种:一是金印紫绶高级官员佩带;二是铜印墨绶,级别较低的官员佩带。
③实行屯田。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是总领天山南北两道,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因此,屯田成为最主要的军事建设和生产建设措施。各地屯田士卒平时屯垦耕种,战时出征打仗。通过屯田,基本上解决了汉朝驻军和往来使者商旅的安全和食宿问题,密切了汉和西域各族的关系,加强了边防
④修筑烽燧列亭。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朝政府在西域各商道修筑了许多城堡和连绵不断的烽燧列亭,驻扎军队,执行军事任务和兼管交通。
⑤派遣侍子制度。西域都护府建立之后,西域诸国国王遣子入侍者纷纷而至,以表示对中央汉朝政府的信赖。
⑥纳贡制度及宽抚政策。西域都护府建立后,纳贡被确定为一种经常的制度汉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各族实行宽抚政策,基本上不向西域诸国征收赋税
6、汉代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标准答案:原因:首先,自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西域与内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如铁制工具和先进农耕技术如代田法等传入西域,有力地推动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其次,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汉朝正式统一了西域,它使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西域都护府在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组织西域社会经济建设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西域各族人民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了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
第三是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仅使西域社会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而且增进了西域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状况:
首先是屯田的发展。屯田是汉朝政府加强在西域统治的重要措施。汉朝政府在西域的屯田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早在公元前105年,为了解决细君公主数百随行人员的口粮问题,汉朝就派军队在乌垒屯田。公元前101年,汉朝在西域设立使者校尉,率领士卒在轮台、渠犁一带屯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成立后,屯田地区不断扩大,屯田人员不断增加。屯田的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解决了军队和来往使者商旅的粮食问题。在物质上保证了西域都护府的正常运转,没有加重当地人民的负担,从而赢得民心。随着屯田的发展,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到西域,推动西域生产的发展。
其次是农作物种类增多。汉代,西域的农作物主要有粟、稷、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葱、蒜、黄瓜、胡萝卜、菠菜等蔬菜;有葡萄、核桃、梨、桃、石榴、杏等水果,还有苜蓿等饲料作物。
第三,水利工程的兴修。汉朝在西域大兴屯田的同时,也兴建了大量的水利灌溉渠道。考古工作者在不少地方发现了汉代渠道遗址。如沙雅、米兰等地的古渠道遗址等。
第四,畜牧业经济发达。畜牧业是汉代西域的主要经济部门。乌孙、大宛都有大批良马,号称“天马”。除马以外,还有骆驼、驴、骡、牛、羊等。
第五,手工业状况。手工业也是西域重要的生产部门,有金属冶炼业,其中冶炼业相当发展。考古工作者在库车、民丰、洛浦等地发现了汉代的矿业遗址。此外,还有陶器制造、毛纺织、皮革加工业等。
第六,商业的繁荣。商业贸易分为官商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各国商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形成了丝路的兴盛。
7、为什么说自汉代起,新疆就成了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异步组成部分?
标准答案:国家是历史的产物。中国是在秦汉时期成为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中国版图的基础是在汉代奠定的,现在我国的绝大部分,除西藏和台湾外,基本上都是汉代的版图。新疆归并中国版图的时间与国内大多数地区基本上是同步的。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辖。新疆正式归并中国版图,距今两千多年。我们说,:“自西汉起,新疆就成了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
8、简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政治形势。标准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在匈奴和中原王朝政治势力此消彼长的背景下,出现了如同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国纷争兼并的局面,并最终形成七国对山寺的形势。这一时期,我国北方的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等几个游牧民族在西域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争霸斗争。促成民族大交会大融合。
9、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及其意义。
标准答案;特点;①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等政权在西域进行的一个多世纪的争战,引起了这一地区政局的大动荡,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但是,应该看到,国内各民族间的战争,促成了各民族间特殊环境和形式下的交往与交流。致市使这些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语言与风俗习惯诸多方面互相影响、相互吸收,甚至血统的相互混杂。这一切,导致了天山南北居民间一次自然的大融合与某种程度上的同化。②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同化,明显的表现出铁了化的趋势。这个趋势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原与铁勒民族血缘亲近,或语言与风俗习惯基本相同的民族相互融合,如柔然、悦般、口厌哒基本上融合于铁勒族中,另一方面,非高车族人,如康居人、乌孙人、月氏人和部分汉人中的一部分,被逐渐融合于铁勒人中。
意义;①为9世纪40年代漠北回纥转移时主力西迁方向的选定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②为塔里木盆地的维吾尔化奠定了民族性的基础。
10、用充分的事实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这种管理意味着什么?
标准答案:①中原王朝向西域派出了行使了主权的官吏。如曹魏政权向西域派驻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西晋向西域派驻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前凉派西域长史。前秦派驻高昌太守,后凉派驻西域大都护。西凉派驻敦煌太守,兼管西域事务,北凉派驻高昌太守。北魏派驻西域校尉。②推行了中原的政令③册封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④西域地方政权向中央王朝派出质子“入侍”,这是中央对中央政府信赖的一种表示。⑤中央政府在西域直接实行中原的行政制度。如327年前凉在高昌设置郡县乡里。此外西凉和北凉也延续推行了这一套行政体制。
简明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第四篇】
时间跳动于指尖,读完《新疆地方史》,似乎此时的自己已转眼间穿越回曾经的先秦时期。
先秦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开创;是汉朝统一西域及对西域的治理;是分散封闭到密切往来的转变;是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相互促进;是新疆地区文化的产生;是原始宗教与外来宗教的传入。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们新疆统一格局的动荡与融合。
后期,随着隋唐时期、五代宋辽金时期、元明时期、清朝时期、辛亥革命至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演练。我们大美新疆,必然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离不开多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更加离不开多民族的共同努力。从公元前60年到公元2008年,从西域都护府到新疆人民政府;从匈奴帝国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13个民族大杂居到55个民族小聚居;从一条古丝绸之路到多个国际通商口岸,从不可能变为可能。然而这一切的改变,宛如一位新疆姑娘那神秘并赋予韵味的新疆舞蹈,灿烂炫丽,婀娜多姿,并向全世界展示着我们这团结发展的大美新疆。
历经每一个朝代的演变,经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如今的新疆已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蜕变,在党与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幸自己生于如今的年代。曾经的朝代,做为后辈的我们,我们无权进行深度分析。但现如今的生活,却让自己得到了更加深刻的感同身受。
新疆的发展,经常会听身边的爷爷奶奶们说起曾经的年代,几十年前,爷爷奶奶们前来新疆,建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耕地发展农业,利用新疆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盖房修路等。听着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小举动,却如此伟大,也正是每一个平凡的点滴,为我们后代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要想富,多修路。”新疆做为我国一个较为偏远的地区,丝毫没有一点点怠慢。两城市之间的路途,从一周可以缩短至两小时。我明白,这离不开党与政府的正确决策以及有效实施正确方针,更加离不开我们多民族人民百姓的全力配合。这一实施,让那些“遥远的地方”不再遥远,让我们既有青山绿水,也有金山银山。
因为有国家对新疆的支持与厚爱,因为有新疆政府的重要方针战略,因为有新疆多民族的团结努力,现如今的新疆,已成为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以及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更加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著名旅游胜地。这样的发展成绩,造福着所有的新疆百姓。
有幸儿时从内地来到新疆,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新疆人民。各民族百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爽朗的笑声、幸福的生活、安定的环境,都足矣温暖每一位新疆百姓的内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在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我们青年干部或许只是广大戈壁中那一粒小小的蒲公英,但我们依旧愿意扎根于我们大美新疆,坚定着我们为新疆贡献的信念与梦想,为我们的家乡贡献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力量。力量虽小,但我相信,每一滴水团结在一起,将拥有大海般的能量。
简明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第五篇】
2011年11月15日下午在某地教育学院音乐厅内认真聆听了闫科培老师主讲的关于某地地方史与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教育的讲座,讲座内容的涵盖面很广,老师形象生动的从古至今来阐述某地的发展过程,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从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好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朝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以及张骞的出使西域,在西域建立都护府,更能说明某地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历史一再证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当前形势下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他们的阴谋及破坏活动一直也没有停止,
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我们知道因民族发生分裂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09年的“”事件就是一个血的教训,使生活在某地的我们更加体会到稳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团结我们很有可能让敌对势力有可成之机.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该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来面对世界!
上一篇:人才培养计划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