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
【导言】此例“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精编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第一篇】
关键词:免费;共享;博物馆
abstract: city museum as a cultural oasi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however, the study don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urb 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re still weak.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guangdong’s free museum policy, especially the visitors’ behavior, the places they visited, the time spent,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museum, the paper tries to provi de constructive proposals for the sharing of urban public cultural resources.
key words:free; sharing; museum
博物馆承载着纪录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已成社会共 识,并 且被国际博物馆协会明确地写进了章程。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已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一 大趋势,在不少国家已成惯例。2008年3月,我国在一些省市部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试点 后,受到公众普遍欢迎,广东省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免费开放的“非日常化”和人 数限定等制约,节假日观众量激增,平时却门庭冷落,而且虽“免费”开放但“从没进去” 的人还和过去一样“在门外”。免费政策如何“普惠”所有人?公共文化设施怎么才能真正 让公众共享?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为将来在全国大范围推行博物馆免费开放提供一些实证依 据和建议。
一、“免费”后的普惠:
参与主体行为的“样态”解读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公共资源对公众免费开放后,人们开始关注 博物馆的参观主体——人,而非参观客体——馆体建设、馆藏品(物),这是对过去公共文化 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忽略主体意识的重新定位。2400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普罗泰 戈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从“以人为本”的尺度来考量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从免费开放博 物馆中参观主体数量与质量的罗列分析,是对公众“共享”公共资源内涵的本质回归。
1.参观人群类别变化
免费政策始行前,广东省博物馆的客流承载力长期处于富余水平,参观量因为“票”的门槛 受到限制。以2008年3月为例,每天参观人数最小值仅为18人,最大值亦不过750人,日人均 流量为111人。免费开放后,人流量态呈跨越式扩张。3月30日博物馆观众近4000人 ,远高于3000人/天的限制标准,公众强劲的文化渴求因“免费”得以有效释放。 “免费”举措的实行使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现象得到极大改观,也能充 分体现博物馆的公益性、非盈利性及公众的参与性等基本原则。
同时,免费开放前后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人次亦随节假日等外部因子作用而迥异。在日均人 流量总体增加的同时,周末人流增加更明显。
①年龄结构。免费后,18~45岁年龄段的游客成为博物馆参观的主体力量,比例高达% ,约为次主体——18岁以下中小学生年龄段人数的4倍多。由于参观主体文化素养较高,大 量的集体访谈资料显示这一人群对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高度赞许。
②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免费后的广东省博物馆受到中下收入阶层的积极响应,50 00元/月以下收入水平的被调查者已占总人数的%,低层收入人士(800元/月以下)也 有%的比例,“普惠”政策效益初显。
③受惠范围。因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其吸引范围表现出以所在区为生源点的圈 层式距离衰减,是典型的传染扩散形式[1]。诚然,广东省博物馆的受惠人群为广州 市市民,且渗透于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片区。相当多的市民表示“自己屋企博物馆免费,我吾 捧场边个捧”(自己家门的博物馆免费了,作为市民的一分子应有义务支持),彰显了他们 的区域认同感与归宿感。
2.参与行为时空分析
①时间分布。参观者的访馆时间反映了博物馆内一天的人流节奏与规律[2]。根据 广东省博物馆分别在工作日、节假日8小时开放时间参观人次的资料汇总,较之尚未免费开 放的广州市南岳王墓博物馆,其人流量体现均衡态势。通过实地观测,节假日上午及下午参 观的主体人群为家庭,且多是父母陪同孩子游览;中午则以三两成行的大中学生居多,而相 当部分的被采访者将博物馆看作闹市氛围的休憩场所。工作日前来的主力军为成群结队的朋 友以及晨练、午睡过后顺路参观的老年人。
②参观形式。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交往是博物馆游客潜在而重要的动机之一[3] 。相当数量仍未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的游览主体单元仍是旅游团与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 ,成员可能仅仅处于服从导游或者上级领导的安排,参观愿望并不强烈。自免费大门开启后 ,广东省博物馆则呈现与其他收费博物馆截然迥异的繁荣景象。局外观测资料的威弗指数量 度与抽样调查进行的数据分析有效证明,游客已把参观博物馆看作是增进与家庭或朋友交往 的一种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的游客选择与朋友同行,%的游客与家人一道前来 参观游览,其中绝大部分是父母带孩子观赏,藉此增长见识,寓教于游。较小群体的组织形 式更能激发公众个体的游览意愿,他们在“免费”契机引导下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欲望。
③交通方式。“免费”后,广东省博物馆的参观群众大多选择公交车或地铁为交通方式,两 者使用比例分别为%和%,凸显使用主体低收入性。这些方式的高频率使用,与省 会城市市内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不可分离。以广东省博物馆所在区域为例,正门毗邻的越秀 中路承载6条公交线;其5分钟步行半径内设有三元里——万胜围段的地铁2号线。经济水平 并不富裕的普通大众因这类“亲民”而完善的通勤手段使其参观意愿与出行次数增加,进而 成为主导参观群体。
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后的参观人群类别具有以下特征:因免费时间的突变增长,多元主体获得 文化资源共享。其中,省城广州市的中青年家庭和大学生群体成为参观者结构的新生力量。 他们处于中下收入阶层,但依然存在潜意识文化诉求。相对免费前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较 高的参观者,他们的行为更多体现为休闲娱乐场所的模式,具有较高的随意性。因此,免费 后的省博物馆的人群结构已从“倒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富裕阶层已逐渐向中下阶 层过渡,“共享”初衷得以体现。
二、“免费”后的忽略:
特殊群体与阶层的守望
1.残障人士
在对广东省博物馆主体建筑无障碍通道的设计考察后发现:其坡道、楼梯、电梯3个重点都 符 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和老人的关怀与尊重。以广东省博物馆主要楼 梯的设计为例,对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可以发现,除扶手直径为7cm, 这一项略超过了规范所要求的5cm以外,其他均符合要求。
物质载体的完备却不能成为残障人士在“免费”后走进博物馆的媒介,5月2日前来参观的唯 一一位肢体残障者在接受调查时说:“来这里是要有勇气的,因为周围正常人总是用异样的 目光看我,不是自己非要看是不会来的”。可见,除硬件设施完善,人性化的软件服务跟上 才能逐步消除这一群体的参观焦虑[4]。
2.打工者(新市民阶层)
广东省博物馆四周有不少施工或装修工地,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本调查选取了11个深度访 谈样本,职业类别为保安、装修工人、施工人员等,藉此试图解释“博物馆打工者罕至”现 象的深层原因。
①博物馆认知度。社会距离量表(又称鲍格达斯量表)分析显示,打工者接受省博物馆的认 知度分布于“毫无知晓”与“初步尝试”两大阶段,而后者的行为实现根究于工地与博物馆 的邻近效应。相当比例被采访者对广东省博物馆一无所知,绝大部分的务工人员从未有广州 市内其他博物馆的参观经历,仅有一人曾到过广州南岳王墓博物馆。
②自我休闲意愿。打工者的工作强度较普通职业更大,他们每天仅有晚上的2~3小时为自由 支配时间,而广东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时间为9:00~17:00,需求与供给时间产生强 烈错 位。与此同时,他们主要以逛街、打麻将等蓝领普遍喜好的活动为自我消遣方式,并认为这 些活动既经济又适合。可见,他们的诉求仅停留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爱与归属需要阶段 ,每天极度辛苦而单调的工作状态迫使他们急需寻求简易的社会群体生活实现压力缓解。更 有不少打工者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生理需要还未得以有效解决,参观博物馆等文化消费 自然被排除于需求边界之外。
③教育文化程度。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少部分为高中或中专水平,更多的只具有初中或更低 文化水平,教育素养的不足、个体自卑感被激发、潜在的自我认知约束等因素,使他们对博 物馆等文化殿堂望而却步。
实行“免费”政策后,参观者主体在数量上大规模增长,在质量上类型相应变广,由此实现 了“共享”初衷由量态到质态的初步飞跃。然而,某些弱势群体——残疾人士与打工者(新 市民阶层)的守望,仍是人人“共享”公共文化资源终极目标达成的阻碍因子。
三、“共享”的终极目标:
设施与服务多因子满意度
1.博物馆设施服务环境分析
为探知“免费”开放广东省博物馆后服务环境是否保持舒适性与游客满意度,本调查立足参 观者对周边各细微配置构件的感知体验,以“5 非常满意”、“4 比较满意”、“3 说不清 ”、“2 不大满意”、“1 很不满意”为度量层次,寻求各因素所表征的参观者服务环境质 量评价。调查显示,广东省博物馆总体设施建设广受游客好评,各项满意度平均值皆在“比 较满意”之上,且无任何“很不满意”的评价。其中,参观者对展览种类、展厅环境舒适度 、展品质量、展厅整洁程度、展览形式等体现博物馆主体硬件风貌的因子评价最高,对馆内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以及讲解质量等两项评价较低。
2.满意度影响因子聚类剖析
参观者对服务环境的评价约束于其对博物馆内不同领域设施的认知程度。然而,主观评价最 高的因素并非意味其与参观者感知服务环境质量呈高度相关。根据调查,有以下5种因素影 响博物馆参观者的满意程度。
①形象宣传。包括宣传资料、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专供特殊人群的设施、展品质量等,这些 皆为广东省博物馆体现自身风貌的重要元素,是群众了解本馆形象的直接窗口,因此,免费 政策实施后的博物馆应借鉴企业形象设计及顾客满意战略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树立自 身良好的形象,并加大在形象塑造方面的投资,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形象建设的管理策略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训练员工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观众满意度是衡量博物馆形象 的唯一标准[5]。
②展品诠释。包括展览种类、展品更新度和讲解质量等,它们成为增强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众 多初次参观者对文物、展品兴趣的关键渠道;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除了专业人员对知识的诠 释之外,应该寻找并多引入贴近观众生活经验,奠基在不同文化层面的展示元素作为展览起 点,抛弃以往说教的色彩,向着亲和、人本、交流的方向发展,使博物馆如春风化雨,润物 无声。同时,博物馆要强调观众的参与意识,大众的参与对博物馆的生存是最重要的。免费 政策实施后的博物馆更应该借助高科技手段,广泛采用声、光、电及多媒体新技术,使广大 观众产生全身心的感觉和体验。
③展览空间。包括展厅环境展览形式和休息场所等,它们都是影响博物馆观众心里容量的重 要因子;免费后的博物馆应在宜人的展览空间中使观众获得从耳目到心灵的审美愉悦,它不 仅让历史与文明相遇成为可能,还是一个创造未来与释放无限活力的处所,也是一个与美丽 对话的场所[6]。
④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备与否,应该作为一个博物馆是否真正实现文化资源共 享的标志。其实,任何一项公共服务设施都应以人性化的设计为本,要想不断提升观众的满 意度,博物馆就必须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高的诉求;必须加强博物馆导览服务优 化标志系统,引导观众尽快实现目标发现与定位,使他们不致因迷失方向而困扰。
⑤配套服务。包括纪念品、小卖部、饮水设施、卫生间以及双语文字注解等,这些配套服务 设施是群众参观行为中辅助的游览节点,也是博物馆是否以人为本尽善尽美实现免费共享的 细节体现。
3.合理承载量分析
以上5大影响参观者满意度因素的提出是广东省博物馆服务环境作为真正“共享”载体的必 要条件,可是,所有因子仍约束于整馆建筑承载量的合理控制。广东省博物馆现实行“免费 不免票”的措施,即规定每天参观人数上限为3000人。因失去价格机制约束,博物 馆“价格排他”的特性亦不复存在,并从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属性更变为拥挤性公共物品的 属性[7]。因此,从拥挤临界点视角探讨广东省博物馆的合理容量是公众满意度的 前提。陈列区是博物馆建筑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观赏空间、休息空间和交通空间 3部分。博物馆合理观众人数应为3部分参观人数之和。遵循国内已有计算博物馆人均面积的 合理方法,笔者据调查及一些实际量算得出理论上博物馆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合理参观者的 人数为1478人。而据前文所述,3月30日免费开放后的广东省博物馆有近4 000名访客,按照观测高峰时段人数占全天总人数比例(40%)计算,不难发现博物馆若不实 行限票政策就会超负荷运营。
总之,“免费不免票”的措施应该在即将大面积实行免费政策的博物馆中推广与实施,同时 博物馆应从影响参观者满意度的5大因子对其进行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无论参观者特征行 为还是博物馆服务环境,才能有效呈现顺应“共享”潮流的强烈态势,互为需要,互相作用 ,促进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刘俊。博物馆游客行为研究: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5(2):40-44.
[2]马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行游轨迹及时空分布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6:70-83.
[3]博物馆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调研课题组。 2004~2005年中国博物馆观众调 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2005(2):30-35.
[4]张微。论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对残疾人的教育[j].博物馆研究,2008(1):10- 13.
[5]王晓曦。博物馆靠什么提升观众的满意度[j].博物馆研究,2006(3):18-23.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第二篇】
关键词博物馆 宣传教育 创新探讨
博物馆是自然遗产与人文遗产的集中收藏场所,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科学与历史资源,能够较好地从多种角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欣赏、学习与娱乐需求,对国民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宣传教育工作是博物馆接触观众的第一线,在现如今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必须做到锐意创新,以此来推动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
1 博物馆的解读与概述
博物馆是一种弘扬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文化教育机构,同时也具有着较强的公益性,其服务的对象为全体民众。博物馆的基础是藏品,主要借助研究、陈列与展览等形式对历史文化进行宣传,进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实现社会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可以说是一所公众的社会大学。
作为有着十分深厚的底蕴的一种社会文化机构,现代博物馆既是现实生活的重要节点,也是宝贵历史记忆的巨大储藏库。通过文明礼仪培训、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途径,博物馆实际上肩负起了提升公民社会责任感与整体道德素养的重大历史使命,并在与其他各类教育机构进行密切配合的过程中构建起了完备的社会教育网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社会教育、科学研究以及实物收藏是博物馆主要的、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功能与职责,其中科学研究与实物收藏是手段和方法,而社会教育才是博物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博物馆收藏的文化历史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文化历史载体。而服务社会、开展文化与历史宣传活动、对社会大众进行教育正是博物馆事业所独有的优势所在。[1]
我国数千年来众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现状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共同造就了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独具鲜明特色的博物馆,而不同的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内涵也具有着极强的独特性。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层面的文化需要也在不断加强。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社会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而博物馆事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截止到目前,我国的博物馆总数已超过了2000,博物馆相关的工作人员数量也达到了10万以上;每年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成千上万,参观人数人数超过亿次。但我国的博物馆在运营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①博物馆服务不够到位,工作理念缺乏创新;②博物馆的展览与陈列缺少变化;③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力度不足;④博物馆专业化的服务和讲解人员数量不足;⑤对精品展览、特色展览缺少有力的推广手段。可以说,这些不利因素不仅限制了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其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 进行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创新的有效途径
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服务大众
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博物馆在人们纵览古今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博物馆若没有观众,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在现如今博物馆大多已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的背景之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其能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呢?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看:①博物馆应将宣传教育的开展与为公众服务视为其工作的核心,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②在全社会广泛提倡良好行政作风、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与大背景之下,博物馆应踏实做好服务性工作,树立起更加健康向上的自身形象。可以说,观众对于博物馆的印象和认知不单单取决于馆中展品的吸引力和深刻内涵,也受到了博物^整体环境与服务水准的巨大影响。所以,博物馆在坚持对硬件设施与各项服务进行完善与提高的同时,必须确保每个服务人员都能做到礼貌待人、微笑服务,并尽可能地为观众排忧解难,提供帮助。
强化接待与讲解工作
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拥有较强专业素养的讲解团队,讲解工作也是博物馆与观众进行沟通和联系的纽带,在对博物馆的各项展览进行宣传、实现博物馆应有功能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观众大多是通过观看展出的文物和倾听讲解员的讲解来完成对博物馆展览的认知过程的。这就要求博物馆的每一个讲解员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丰厚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能够对多种讲解技巧进行灵活运用,针对观众群体的职业、年龄以及文化水平等实际情况,做到讲解工作的繁简适当、深入浅出、新颖独特、神采飞扬,进而使观众对展品本身以及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中得到美的享受。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博物馆的讲解人员对于展览、每个展品以及特定时期文化历史的理解将直接决定了观众能否通过阅读展品来实现对教育的接受、对历史的理解和身心的愉悦。从这一角度出发,博物馆必须努力提高博物馆每一位讲解人员的专业素养,尽可能充实讲解团队,以此来强化宣传讲解工作,使其更能适应当前形势下的社会需求。
此外,博物馆还应坚持以人为本,尽可能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讲解服务。无论是幼儿、青少年、中年人或老年人,博物馆作为社会文教机构都需要承担起对其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责,对于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人群也是同样如此,这不仅体现出社会对于每一个人的爱护与关怀,更标志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最后,博物馆可以结合自身的风格与特色强化与各大专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并面向社会各界展开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在对其进行专业性的培养和训练之后,使其为博物馆的讲解与接待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这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充实讲解团队的方式和手段。实践证明,这不仅能化解一些博物馆缺少专业讲解人员的窘境,还能为周边高校大学生提供一个服务大众、提升素养、充实学习的宝贵平台。同时,讲解人员也要重视知识结构的更新,力求了解更多的最新科技咨询,向观众进行最新科研成果的宣传,强化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博物馆服务水准的提高,在壮大博物馆事业的同时履行好其教育职能。
细分博物馆受众
所谓博物馆受众的细分,是指将成员广泛、为数众多的观众群体依照不同的爱好与特征进行细分。在细分之后,观众群有了共同的相似特征,相对而言更加便于传播媒介和开展活动。
具体来说,博物馆的受众类型可以分为很多种,如按地域分为国外观众、国内观众;按年龄分为幼儿观众、青少年观众、中老年观众;按受教育的程度分为教师、学生、专家学者、普通观众;按参观原因分为休闲观众、旅游观众;按健康状况分为残障观众、健全观众等等。[2]
规模不同、主题不同的博物馆,其观众构成也有很大区别。省级或部级的博物馆中往往外地游客占比较高,而中型和小型博物馆中则大多是本地游客。博物馆所具有的不同特色主题往往能够吸引偏好不同的观众群体,民俗类博物馆因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更加普遍,因此市场需求往往也更加广泛,而专业性更强的博物馆的市场空间相对而言就会较为狭窄。实际上,每个博物馆的潜在市场都十分复杂,市场中的受众群体因性别、年龄、文化、民族、受教育程度等各类因素存在巨大差异,对博物馆也会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博物馆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若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受众群体进行细分,将会得到教育职能的强化、市场空间的拓宽、服务品质的提升、展览内容的扩充等丰厚回报。
结合自身特色进一步丰富展览
博物馆要想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就必须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这实际上对博物馆“传播知识、教育公众、服务社会”的宗旨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也强化了“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在于教育公众和为公众服务”这一认识。现如今,博物馆所接待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加,过去门可罗雀的被动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博物馆的管理者们依然需要保持警醒,尽可能避免广大人民群众因展览一成不变而对博物馆失去兴趣的情况发生。那么,游客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应该如何调动呢?正如我们所知,博物馆是面向全社会进行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其观众不受年龄、性别、民族、文化、职业等因素的约束和限制,具有着不同的心理、期望和学习类型。大多数观众到博物馆进行参观的出发点和动机在于对博物馆藏品的崇敬和对博物馆历史文化氛围的向往,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参观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对文化氛围的感受。因此,博物馆在进行展览陈列时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陈列中突出强调本馆的特色,坚持以文物展览作为主要教育方式,进行文物内涵的不断深入挖掘。在设计展览内容时,强调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与专业性的结合,从而在强化其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同时使观众能够参与到更多的互动内容中来。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与其他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馆藏文物可以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推出新的特色展览,做到常办常新。
(2)高度重视对于各项展览的宣传,使展览的推广工作与节假日、黄金周旅游紧密结合,进而全方位、多渠道的借助传媒手段向全社会进行展览动态的宣传,激发人民群众对于博物馆的参观积极性。同时,博物馆还要为各类展览添加准确、详尽的说明和讲解内容,使观众在看到展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展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内涵,最终达到预期的社会教育目的。
(3)充分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位,与博物馆所在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各级教育机构密切合作,在党组织、团组织活动期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前来参观各类展览,从而实现预期的宣传教育目标。
(4)采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将网络作为新的核心渠道,调整博物馆网站的建设方案,力求挣脱网络运营的限制与束缚,普及和推广网络知识,最终构建起更富地域性、时代性特征的公民教育平台。同时,博物馆的网站要做到兼具交流互动、信息浏览、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身,采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宣传工作的立体性、多元化,拉近广大人民群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
优化宣传策划部门,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
在进行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过程中,一般是借助文物实物列与展示的方法进行,但是在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请勿拍照”、“请勿触碰”等听起来比较生硬的告示,很游客一种拒于千里的感觉,从而慢慢的拉开了与观众的距离感,致使观众参观博物馆的激情大减,这样不仅会影响博物馆文化教育宣传的进行,而且还会导致博物馆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要想更好的进行博物馆文化宣传教育,就需要优化宣传策划部门,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例如2014年玉溪市博物馆组织了一场玉溪市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将大批古玩艺术品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同时还特意邀请了《寻宝》栏目专家现场为大家进行藏品的鉴定,此外在展会上还展览了一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精美作品,以及大量的古玩、书画、茶具、奇石、红木、民间工艺品等,其不仅可以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一次艺术品盛宴,而且还使馆藏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充分发掘与深化展览内容
为了更好的实现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博物馆最好与当地媒体保持紧密的合作,借助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语言、文字来对博物馆藏品进行介绍,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民众的好奇心与兴趣,而且还能增加他们对博物馆的了解。近些年来,对于一些博物馆展览,可以在前期通过报纸、电视或发宣传单、宣传册等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对展览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以更好的吸引民众的注意力,找出最大的看点,从而有效的提高博物馆吸引力,提高民众对博物馆的重新定义,以更好的推动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3 结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应努力顺应社会潮流,做到与时俱进,将社会教育理念融入到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营实践之中,对社会教育功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探索,寻找博物馆的发展潜质和后劲,增大素质教育的社会辐射和影响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服务,最终为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使博物馆真正成为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朱文元。浅谈博物馆宣教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49.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第三篇】
[关键词]博物馆;观众服务;文明参观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69-03
当博物馆从象牙塔中走出来,观众人数逐年增多,表明了社会对文化的崇尚与需求,观众自然也成为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这一观念,已经成为博物馆业内人士的共识。但是,随着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后,部分观众参观博物馆抱着看热闹、走过场的心态,不但没有学到太多知识,反而在参观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初衷相去甚远。
免费开放降低了博物馆的有形门槛,扩大了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范围,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因此,观众的结构层次发生了变化,观众素质也参差不齐。作为博物馆业内的人士,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性是什么?要考虑哪些具体因素?具体操作过程中又该如何引导观众?
一、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性
对博物馆而言,其存在的意义简单概括就是“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即让每个中华民族子孙了解自己的文化,让每个海外观众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域的文化。从一些权威的定义和观点来看,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美国著名专家古德认为:“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海先生也认为:“博物馆的观众工作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来,观众工作的好坏将会关系到博物馆的命运。”“能否重视外化前沿的观众工作,将是衡量博物馆领导是否具有现代意识的试金石。”上述定义和观点把“博物馆服务观众”置于最能体现博物馆价值的核心位置。{1}因此,博物馆的从业人员要把观众放在博物馆工作的核心位置考虑博物馆的管理和发展,从多方面做好服务观众的工作,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观众文明参观。
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博物馆是传播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博物馆是文明的传播机构,是国家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地方,也是保存文化遗产、传递民族记忆、塑造民族精神最重要的阵地。如今,通过免费开放这一方式,让不同群体的观众都有机会走进高雅的文化场所,了解国家的历史,享受文明的熏陶。每一个观众的行为举止,都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体现。真正喜欢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品文化”有所收获的观众朋友,都会遵守博物馆的规章制度文明参观,无形中也向其他看热闹的观众传递文明的力量,传播文明的种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在博物馆的观众群体中,不应该忘记弱势群体观众,需要博物馆在引导方面提供更为贴心的人文关怀服务,让弱势群体通过博物馆这个社会窗口所提供的真诚服务,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才能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在我国实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背景下,弱势群体观众正逐步成为博物馆服务对象中的主流观众之一。弱势群体指的是社会中的弱者,即需要给予特殊关心和照顾的人群的共同体,主要由残疾类、下岗失业类、低收入人群类、孤寡老人、儿童和部分退休人员以及农村进城的农民工等多种类型人群组成。{2}免费开放后,这部分观众走进博物馆的数量与日俱增。无论是参观需求还是参观能力,他们与其他群体观众有较大的差距,容易出现一些不文明的参观行为,如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对于这些观众,博物馆人要以一个文化传播者的身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参观氛围,高度重视满足弱势群体观众的心理需求,热情周到地向他们传递人文关怀服务,以宽容、理解、引导、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他们沟通,让他们通过博物馆这一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感受到社会的关心与爱,这样博物馆才能真正成为弱势群体心目中乐于接受的“精神家园”,成为“文明的窗口”,成为“社会和谐的力量”。
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博物馆也是现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催化剂。要想加快博物馆的发展,提高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就必须重视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这一课题。免费开放让博物馆的服务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作用和影响也得到了空前提高。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已成为现代博物馆事业发展得支撑点。因此,博物馆必须解决如何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这一难题,才能促进博物馆事业走上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要考虑的管理因素
博物馆历来被视为高雅文化的殿堂,带有一定的“精英”气息。但是,观众的素养、文化水平、自身修养参差不齐,完全靠其自觉或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去督促劝说,并不能解决问题。笔者长期在基层博物馆工作,根据对这个问题多年的观察与思考,结合不同博物馆的做法,从博物馆自身的管理角度出发,把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要考虑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人流秩序管理
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回归,所以大批量的观众走进博物馆,特别是在节假日集中到博物馆来参观,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出现人流高峰,说明民众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也说明博物馆、纪念馆有限,满足不了民众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人首先应该意识到博物馆是属于社会的、属于公众的、属于老百姓的。所以,在面对大批人流涌进来的时候,应该想到的是如何维持良好的参观秩序,保证老百姓的安全,应想方设法保证他们在这里的参观质量,从而传递文明的力量。不应该抱怨这种扎堆现象,抱怨观众不文明行为,而要采取措施,制定各种工作预案和紧急处理办法,避免人流量过多给文物保护、人身安全带来的压力,减少不文明行为出现在博物馆。
就笔者所在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来说,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非常大,主要参观景点为校本部、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碑,也是人流密集的地方。平时每天参观人数在4000人次左右,逢节假日每天人数达15000人次。校本部建筑面积为10600平方米,可供观众活动的地方不到2000平方米,孙中山故居可供观众活动的地方约500平方米,孙中山纪念碑可供观众活动的地方约1000平方米。根据人流量估算,按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两人,每增加一人,风险等级上调一个等级。本馆根据自身情况,拟定一个相对应的人流量和风险等级:
人流量 风险等级
参观人流量一人/平方米 一般
参观人流量二人/平方米 正常
参观人流量三人/平方米 潜在危险
参观人流量四人/平方米 危险
参观人流量五人/平方米 极度危险
当人流量达到潜在危险时,启动采取合理分时间段进馆、分流观众到不同景点参观、广播循环播放参观须知等方案,保证了展馆的安全,也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避免了观众扎堆闯进来、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
(二)环境管理
博物馆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视觉环境、感觉环境、环境氛围和环境卫生。物质环境如主体建筑、附属建筑、绿地、果皮箱等存在于博物馆领界内的实物性环境因素;视觉环境如建筑体量、形态、环境色彩、光线等通过观众视觉感受到的环境因素;感觉环境是观众通过听觉、嗅觉等感官感受到的环境因素,如声响、温度、气味、拥挤等;环境氛围是观众对诸环境因素的综合评价和感受。{3}观众来参观,首先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博物馆的环境。如果整体感觉很好,会对观众的心态、行为产生良好的影响,将产生积极的参观行为;如果感觉整体环境不协调,如进出通路不顺畅、标识不清晰、展场拥挤、果皮箱较少等因素都会诱发观众随地吐痰、丢果皮纸屑、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因此,博物馆的环境管理是引导观众文明参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通过整体环境的细节设计来改造完善相关的环境服务设施。
(三)服务水平管理
高质量的服务是当代博物馆实现其社会任务的主要手段,也是引导观众文明参观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每家博物馆都有建馆宗旨,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宗旨是收藏、保存、研究、展示共同代表人类最广泛及最高水平成就的艺术品,鼓励人们鉴赏艺术品和提高人们对艺术品的认识水平,并在各方面以最高的专业标准服务于公众。{4}各种引导观众的努力,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使得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来这里参观的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品味文化。再来回看我国的博物馆,陈列和收藏已经迈出了很大一步,但大多数博物馆相关服务设施,包括展览环境设计、休息区域设计、互动区域设计、后勤服务设计等,在细节上下得功夫不多,使得广大观众参观博物馆的感受大打折扣,抱着来看看热闹、随便逛逛、吃点东西、聊聊天目的的观众不在少数,因而也就诱发了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针对此种情况,笔者所在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有两个成功引导观众文明参观的例子。第一,制作了一批统一风格的博物馆参观礼仪手册、温馨提示语、宣传标语、公告等向社会公示免费开放的相关措施。其设计和文字与本馆内容相匹配,包括材料、颜色、大小的选择要全方位考虑,注重细节的设计和搭配,方便观众了解和监督。特别是把博物馆参观须知和简介放在一起,观众可以在进入博物馆第一道大门时取阅,进去才会“知书达理”,文明参观。第二,选择节假日观众人数较多的时候,开展了“文明参观,爱护文物”宣传活动。首先,通过志愿者向观众散发文物保护的宣传单,介绍了广州市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和博物馆文明参观礼仪等,向观众宣传保护文化资源的理念,普及博物馆文明参观的礼仪。然后,将一级文物――黄埔军校学生毕业证书盘活起来,复制成一份精美的毕业证书,观众在参观之后如果能准确回答有关军校的历史问题或者博物馆文明参观的相关问题,就发一份毕业证书。观众可以填上自己的姓名,写上日期,再加盖纪念章。最后,还可以穿上复制的黄埔军校学生服装留影纪念。这两项活动让本馆提高了服务水平,也让观众的博物馆公共空间意识得到了加强。
三、劝导观众不文明行为的步骤
免费开放后,大批量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随之而来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因为还有很多观众确实不知道博物馆还有这么多规矩。面对这种每天都有可能发生的行为,博物馆人不能一味地指责或者抱怨,统一规范、有礼有节地劝导观众不文明的行为,引导和提升观众的素养才是工作的突破口。
第一,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劝导观众时要统一着装,使用统一的规范语言。对于一个管理规范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到精神饱满、衣着大方得体、语言规范到位、行为举止恰到好处,这样才有资格对观众进行引导和劝说。观众看到你是一个端庄大方、知书达礼、语言表达准确到位的工作人员,才会对你肃然起敬,才愿意接受你的劝导。
第二,以尊重观众为前提劝导不文明行为。制止观众不文明行为要以尊重为前提,要有礼有节,通过友善的提醒和引导,不仅能避免与观众的误会,也能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进而赢得尊重。免费开放后,一些走过路过、不花钱看热闹的观众也进入博物馆。于是,原有的观众氛围被打破。对于博物馆工作者来说,无论是来品文化还是来看热闹的观众,都要一视同仁。免费开放就是希望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来到博物馆这种高雅的殿堂,结合广泛的大众媒体宣传及参观常识普及教育,逐步形成文明的意识。这方面,全国顶尖级别的上海博物馆认为,对文物爱好者和看热闹者要一视同仁,包括本来对古代文化艺术没有兴趣以及还没有养成文明参观习惯的人进到博物馆来,都要润物无声地传播文明教化。对于个别观众不够文明的举止,博物馆要求工作人员在尊重观众人格的前提下进行引导。譬如对于随地丢垃圾的观众,博物馆规定清洁工不得指责观众,而是迅速清除地上的垃圾。
第三,把握劝说的平衡度。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观众不能进行强制性劝导,要把握好劝说的平衡度。对博物馆而言,工作人员既是文物管理者又是文化服务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要想办法让观众听从管理,共同维护文物安全,创造文明的参观环境;从文化服务者的角度出发,要立足于公益性文化机构的角色,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为观众服务,传播中华文化。所以,对观众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劝说要把握平衡度,对确实伤害到文物安全的行为就有必要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而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
第四,劝说起到效果时要给观众予以肯定。观众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用手压着玻璃观看、触摸复制展品、在展厅大声聊天等,经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劝说,能立刻改正并表示歉意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要给观众予以肯定。因为有些不文明行为并不是出于观众的本意,而是他们对博物馆的文明参观礼仪了解不多,还没有养成从细节关注文明的习惯。对于这种情况,要理解、宽容并耐心引导。
第五,劝说无效时,要通过博物馆法规文件及制度完善等手段对观众进行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
第六,及时总结交流,形成更规范的劝说流程。每个博物馆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观众不文明的参观行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因此,博物馆要针对这些情况不断地进行总结和交流经验,形成更加规范的劝说流程,共同营造美好的参观环境。
博物馆是文明的传播机构,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就是一个学习、教化、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博物馆敞开大门迎接四面八方观众的新时代,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方面等方面,都应该做好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工作,与观众一起共同创造博物馆事业蓬勃兴盛的明天。
[注 释]
①丁福利:《强化公众服务――中国博物馆追求国际化与本国特色的双重呼唤》,载国际博协教育委员会2010年上海年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页。
②韩虹:《对弱势群体观众心理问题与服务措施的思考――以四平战役纪念馆为例》,《中国纪念馆研究》,2013年第一辑,第238页。
③宋向光:《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第四篇】
[关键词]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甘肃省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6-0091-04
一、博物馆陈列学方面的研究
博物馆陈列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陈列内容、陈列形式、陈列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陈列创新与物质的关系、陈列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陈列与展览的区别、基本陈列与辅助陈列的关系、博物馆陈列与博物馆诸部门工作的协调关系等问题。其中陈列形式与陈列内容方面的研究最为广泛、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在陈列形式创新上,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上既要主题鲜明突出,有特色,更要与参观者的现实生活有某些联系,如有利于对其进行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和乡土教育等。博物馆应该从提供社会历史知识、科技知识、文物、自然标本知识等方面着手,并经常更新,使观众从中获得新的比较丰富的知识,有利于人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学习、研究、创造。为此,博物馆要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观众的爱好、要求。二是表现手法上,要借助电视电影手法,把高科技运用到布置展览和讲解中去,利用声、光、电等把文物、标本的制作、运转、原理、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生态环境的重大变迁等,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宣传教育寓于娱乐之中;并使观众能够参与操作、实践,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这对学生和一般观众尤为重要;各种专业人员也不用从头到尾听讲解,而可以借助多媒体电视和录音设备,细细观赏、研究自己需要了解的。三是要不断探索展示文物、自然标本的新途径,不能因循守旧。如文物和标本方面的陈列通过互联网展览,使没有到博物馆参观的人也能看到,而且是坐在家里看更仔细、方便,所以,会大大增加宣传教育面。副作用是到博物馆参观的人可能会减少(当然也可能因此而增加),其利弊需进一步论证。但有一点应该肯定,即只有文物、自然标本的陈列展览融入现代生活之中,才能创新陈展形式。
关于陈列内容的研究涉及地方历史陈列特点、陈列主题、陈列布局、陈列组合,陈列中如何揭示文物内在价值、突出陈列主题等。如1992年甘肃省博物馆承办的“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时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世界丝绸之路十年活动(1990~2000年)”,因此也被纳为其项目之一。这个陈列展览是在“丝绸之路热”的大氛围下举办的。笔者对这个陈列展览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历史文物的陈列展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甘肃的文物精品种类繁多,要使内容各异的历史文物清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在内容设计上必须有新意,敢于突破传统格调,“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在内容设计上的的探索非常成功。主要体现为:强化了丝绸之路主题,展示了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光辉历程,较全面地反映了甘肃古代文化。此次展览涵盖了新石器彩陶文化、长城文化、佛教文化、书法艺术等,浓缩了甘肃上下五千年、纵横近万里的古代文化。
“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在陈列手法的具体运用上,让观众耳目一新。文物的“聚集陈列”和“重点突出”相搭配,收到了良好效果。所谓“聚集陈列”就是将内容相关或类别相同的文物集中陈列,既密切了文物间的联系,又可使观众在参观时立刻进行对比,加深对文物的认识。所谓“重点突出”就是将造型独特的文物在独立柜中单独展出,如大地湾类型彩陶盆、武威磨嘴子汉墓木轺车、大型组合石造型塔等,突出陈展文物的气势。
20世纪90年代,关于陈列形式设计的研究中,学者们就陈列设计的整体感、系统特征、时代感、民族特性、从共性中创个性、设计的超前与创新、设计的地方特色、设计的敏感意识,关于美学、光学、节奏在设计中的运用等问题作了有关探讨。有的学者认为,在展示设计专业领域,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博物馆丰富的文物和标本收藏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历史资料、自然历史资料、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同时被当作文化交流资源和观光、旅游资源。如今,全国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已达2000多个,博物馆不再只是一个仓库,而是一个具有保护性,同时又能提供藏品和观众进行对话的地方。每个藏品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多以静态的方式将文物、藏品陈列在展示环境中,以视觉形象作为主要传播手段,使得观众在观看时通过实物、文字达到一个整体的认识。也有不少的博物馆在陈列设计方面增添了灯光音响、3D影视处理等手段来渲染文物、自然标本和环境的效果、气氛,增强了观众对文物、藏品的认识。所以,陈列设计构思就成为陈列内容的核心。它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着文物、藏品本身和观众的认识能力,它需要多部门、多专业、多工种的配合与协作。
由于观众有触摸或操作展品的参与心理,这样也促进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不断更新。电脑、电信系统、机械装置的使用,已成为当今展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展示中便于观众的电脑查询,可动装置、实验装置、解说复印等,均向标准易操作的方面发展。
陈列艺术设计者应使自己的审美感受与公共环境、公众的审美需求及相关历史背景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协调,把它们统一起来,在建筑、安全、保卫、照相、防紫外线、人流触线、防火、防震、防电、防尘等各种制约条件的限制下,尽快解决展品与展柜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
为了满足“展”和“览”两方面的功能,需要设计者在众多的文物、标本展品中间,从视觉角度运用设计手法,为观众做导引铺垫,使观众视线轻松地落在精美的展品上,尽量减少附加多余的成分,只给观众留下非看不可的东西,令其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甘肃省的博物馆是一个综合型大馆,其陈列展览涵盖历史、自然、民族等学科。笔者对综合性博物馆的自然陈列设计进行研究后认为,自然陈列只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实践,这个条件就是根据馆藏的自然标本、标本研究成果、翔实的资料。具备这些条件,才能以自然标本为主要内容,发挥标本本身的生态优势,达到作为一个博物馆陈列所具备的真实性、形象性、科学性。在陈列主题内容确定以后,还需在表现形式上下功夫,使陈列内容得到充分的表现,力求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陈列设计为主题思想服务,使主题内容更为突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帮助观众能正确理解陈列本质及全部内容,这是陈列设计的任务。
目前,综合性博物馆根据现有条件,只能在局部表现上做一些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陈列将有更大的发展前途。在陈列设计中应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借鉴国内外各博物馆先进经验,将声、光、影像结合并用,才能达到高层次的陈列效果。
笔者对陈列展览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应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普及科学知识和介绍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做出努力,不断提高陈列展览和科研水平,显然,在改革开放过程物馆的工作越社会化,它的社会效益也将越高。由于博物馆收藏并加以利用的文物、自然标本,从本质上说是属于整个人类的财产。它收藏和利用的职责,不只是为了过去和现今的社会,也是为了将来。所以,博物馆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属性。这种属性首先应反映在陈列展览中。通过博物馆举办的陈列和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博物馆服务水平,创造社会效益的主要手段。
除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基本陈列外,博物馆还有一种形式――临时展览,它是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补充。“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都要与本馆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博物馆举办的陈列展览的特点在于不离开本馆的性质、任务和实物(文物和标本)基础。”现在看来这一原则并不全面。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上产生求新求变的心理,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在精神消费方面的追求日趋丰富,他们希望看到时代气息浓郁、社会信息丰富的展览。民众的这种心理需要,向传统的博物馆提出了挑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观众希望通过博物馆了解自己身旁新的科技世界,这是改革开放对博物馆提出的新要求。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取决于社会对它需要的程度,而且有赖于它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根据目前国家的财力和博物馆的人力状况,还无法全力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博物馆只能依靠社会力量来解决这一课题。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促使博物馆扩大了藏品的搜集范围。昔日博物馆将藏品的搜集局限在过去遗物上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现代社会向博物馆提出了当代物质产品能否成为博物馆藏品的问题。
经常更新陈列展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新,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过一定时候又需要进一步改革更新,有很多困难。因此,博物馆工作者应有刻意求新的精神,适当时候推出一些新的内容以满足观众求新、求变的愿望。
二、博物馆社会教育方面的研究
近几年,甘肃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研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向纵深发展,既探讨了博物馆开放意识、教育职能,博物馆多种教育方式,社教队伍培训等问题,又研究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理论,博物馆社会教育对美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引进与运用,观众参观意识和接受能力的调查、分析,博物馆群教工作的优化组合,以及博物馆群教工作如何适应深化改革形势、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效益等问题。
博物馆讲解员站在社会教育第一线,陈列展览的文物、标本资料要靠他们向观众介绍。因此,仪态是讲解员在观众心目中直观性最强的整体形象,它包括讲解员的仪容、风度、表情、姿势、举止、目光等。仪态无时无刻不在向观众传达信息,感染观众的情绪。仪态作为讲解员内心修养的外在表现,实际上是讲解员的综合性艺术形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观众对陈列展览的喜欢与否,影响着讲解的成败。因此,重视仪态问题,探索仪态问题,不断完善自我仪态,对于每位讲解员责无旁贷。当然,除了仪态问题还应注意语言的表达。讲解语言一方面是组织、指挥讲解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的手段。所以,讲解员高度的语言艺术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讲解艺术的水平。
笔者在借鉴国外的许多经验后认为,对观众的研究许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最初它只是对观众的一种考察,目的是帮助管理者证实其经费支出的合理性,预测观众人数和改善工作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后来有学者发表有关博物馆观众疲劳的文章,并通过拍摄的观众观展照片,证实了疲劳是由于展览柜、架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为了减少观众疲劳、提高观众注意力,设计人员应对观众心理和生理有所了解。学者们通过各种研究,获得了有关展览设计对观众参观诸方面的影响方式的信息。如观众举止、流速,标牌的使用方法,故事连贯性在提高观众兴趣方面的作用,现场演示、灯光、色彩的作用和普通观众与专家对展览评价的对比差等。
陈列展览偏重于学术和决策程序的本末倒置,很可能是所谓教育性展览长期以来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对观众的研究表明,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它要求部分责任从馆员、专家和展览或图表设计人员向教育和评估等人员转移。也就是说,展览计划、设计要从确认教育意图入手,然后来决定最可能表现意图的展品、陈列形式、陈列媒介和构成。专题研究人员(馆员)应主要负责对展览内容的确定,而教育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说明展览和对形成吸引观众的陈列构成负责。应以问卷、采访和确定针对性观众等方式使观众能真正参与各计划阶段的“编辑”过程。展览设计、布展后的总体效果评估以及开放一段后的修正等阶段,都必须有观众参与。
观众研究中的评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因其目的是收集有关观众的人数、知识水平、观展前认识、兴趣和态度等多方面有助于增强展览教育功能的信息,所以,评估可使我们得知展览能否成功,设想与构思能不能吸引观众,它有助于我们预测将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观众研究中评估的使用不同于正式研究,它仅提供有助于改善决策的基本信息。目前一些博物馆进行的评估主要是着眼于成本效益,寻求在计划与设计过程中出现临时性问题的解决办法。
教育功能在现代博物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人们说博物馆是人类“终身教育的课堂”、“立体的教科书”、“艺术的殿堂”、“知识的海洋”、“科学的长城”、“激发思维和创造才能的场所”。笔者认为,强化服务意识是群教工作的关键。群众教育工作是博物馆联系观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衡量博物馆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博物馆必须十分重视群教工作。博物馆工作人员须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美学、文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语言学等边缘相关学科的知识。根据不同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兴趣要求、时间限度及语言类别等,分别讲解、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与沟通,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观众对博物馆的重要性,不仅因为它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的对象,而且观众的正当要求和愿望,是代表社会舆论促进博物馆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动力。当观众参观博物馆陈列或参加博物馆组织的其他活动时,都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从亲身感受中理解、评价其价值。尽管观众的意见和反映不尽相同,但比较普遍的反映总是代表着公众的要求,真诚的批评与建议也是改进博物馆的重要依据。因此,观众不只是接受某种知识的对象,而且还是博物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客观的评价和检验博物馆各项工作及其效果的主人。笔者认为对观众进行分类研究,对博物馆确定教育目的和判断教育效果具有实际的价值,它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观众的社会分析和博物馆在人们文化生活中地位的研究、探讨,可以对政府的文化政策产生影响,对博物馆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咨询意见。其次,对观众类型、观众行为的分析研究,可以帮助博物馆更加科学地制定工作计划,布置陈列和开展各种活动。第三,对观众反映与评价的反馈信息和收集,可以帮助博物馆改善工作中的不足,以便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完善。这里所说的信息有两层意思:一是总体反应,是指陈列的内容和形式留给观众的整体印象,包括陈列内容的适应性,易接受性;陈列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陈列的感染力等。二是观众对各个陈列要素与技术的反映,包括展品、文字、辅助材料等的设计和安排。对展品的意见反馈,有时是设计人员无法预料的,它与展品质量、展出效果以及观众理解息息相关。对反馈信息的处理,除了调整和改善外,还要保证陈列在更大程度上符合观众要求,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更大效益。
笔者还研究了对观众参与意识理解的问题。博物馆观众的参与概念表现在观众对博物馆的参与和博物馆参与社会两个方面。博物馆参与社会是指博物馆站在合适的角度参与社会活动,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而观众对博物馆的参与也有两层意思:一是建立类似“博物馆之友”这样的机构,组织观众中对博物馆事业有贡献或者热爱博物馆事业的人士,关心、支持、爱护博物馆建设,为博物馆的发展献计献策;二是观众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参与”。观众通过参观博物馆陈列展览以及参与某些模拟、实验活动来实现参与目的。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观众的参与行为,有如下几点:观众的参观动机、参观的兴趣、参观的思维过程。从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观众的心理,不仅可以克服博物馆陈列工作的盲目性,而且可以改进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作风,密切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同时,对陈列展览内容编排、陈列形式的处理以及活动方式等方面迅速做出适应性的改变。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有三种功能:直观功能、引导功能和感化功能。当代的博物馆教育已经不再以传递已趋稳定的传统文化为其惟一功能,而应当把观众引向文化科学发展的前沿,以适应文化信息迅速发展的现状,并使之具有吸取各种不同物质文化之精华,并善于将之融为一体的能力。这种文化选择性的变化也说明博物馆已从一元选择转向多元选择、从封闭式的选择转向开放式选择。当代博物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已不再是一种单一类型和特质的文化,不同类型和特质的文化不再因被视为异端而排斥于博物馆教育之外,而是为观众提供较大的选择范围和多向选择的可能。它不再以封闭的方式保证教育者所期望的某种单项选择,而是以开放的方式,通过不同文化的不断传播与交流,优化选择环境,以达到合理的选择。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具有扩大文化选择区的功能,当代博物馆教育的这种功能更大。当代博物馆教育集中文化的精英,站在文化发展的前沿,重视以新的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武装观众,并向他们介绍各种新的学术流派、学术观点。博物馆还通过馆际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扩大观众的视野,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文化样式,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格局。博物馆教育还通过文化的传播过程所产生的变异,生产出多样化的文化。应该看到,任何文化传播并不是一种“输入过程输出”的简单模式,而是一个极为复杂,由无数相互交错相互作用的个人因素所形成的文化功能学过程。文化传播不仅受社会集团共同意识的制约,也受个人社会心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影响。
三、结语
博物馆教育的这种扩大文化选择区的功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选择区越大则文化选择越可能趋于优化。博物馆教育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各种不同文化做出比较,从而增强选择的自由度。同时,文化进入选择区的程度越高,文化选择区的元素越丰富,意味着文化发展的速度越快。博物馆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提高观众选择能力的活动。博物馆教育赋予观众丰富的科学知识、正确的行动能力、合理的价值观念。这一切归结到一点都使观众的选择能力得到提高,使观众在选择中能够具有正确的取向,遵循客观规律优化选择的过程。博物馆教育在普及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又向观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并逐步增强了他们的文化民主意识。这一切都促使观众不再盲目地按一种“先验”的文化模式行事,而善于从科学上做出反思,按社会和自己的需要与利益做出取舍,并通过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观众的选择自由度,使他们越来越可以充分独立地进行文化选择。而人的文化选择能力是完善博物馆文化选择机制、使博物馆文化选择具有合理取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行。博物馆学研究[A].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2]张行。新时期甘肃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与科学研究综述[J].丝绸之路,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