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集读后感【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毛泽东文集读后感【范例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毛泽东文集读后感【第一篇】

《毛泽东选集》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出版。由于受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限制,收入的多是一些公开发表的、理论上成熟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相对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的内容更翔实、更系统。读《毛泽东文集》,不仅可以全面认识毛泽东思想逐步发展的脉络,也可以学到毛泽东同志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比如,他在《寻乌调查》一文中,仅仅对寻乌城的调查就涉及到:“1寻乌城是什么;2盐;3杂货;4油;5豆;6屠坊;7酒;8水货;9药材;10黄烟;11裁缝;12伞;13木器;14火店;15豆腐;16理发;17打铁;18爆竹;19打首饰;20打洋铁;(21)修钟表;(22)圩场生意;(23)娼妓;(24)同善社;(25)人口成分和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等25个方面,内容十分具体详细。

毛泽东同志从最细微的工作做起,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农民中间了解情况。正是因为这样细致的调查研究,有了第一手资料,才有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毛泽东同志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作为政治工作干部,要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首先必须知兵。部队战士的思想日趋活跃,各种思想问题、实际问题日趋复杂,我们只有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干部习惯于靠上面的文件和下面上报的材料开展工作,对实际的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这种不调查、轻研究的做法对提高工作质量是十分不利的。

1938年1月11日,毛泽东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一文中,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袭击战术的运用。全文分三个部分:袭击是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袭击战术的要领;袭击行动之敌。在第二部分,袭击战术的要领中,从12个不同侧面论述了袭击驻止敌人的一般战术的原则。在第三部分,写了18条袭击行动敌人的方法。毛泽东对游击战的研究已经很全面,写得面面俱到,应有尽有了。但在文章的最后,他却写道:“但一切战术都以适合情况为原则,文字条文仅能作为实战的参考,不能死板应用。抗日战争中一定有许多新的可贵的经验,胜过过去文字条文的东西,希望大家共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读完这段文字,的确令人回味。这段文字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实事求是和虚怀若谷的情操和风范,更是告诫我们:开展工作不是从文件出发,从本本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从部队需要出发,吃透政策精神,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在如何对待基层干部的创造发明上,毛泽东同志更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徐向前元帅也曾经讲过:“信任也是战斗力。”只有充分尊重基层干部的创造性工作经验,并及时加以总结推广,才能把蕴藏在基层干部心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这于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有普遍指导意义。

毛泽东文集读后感【第二篇】

他深受人民爱戴,堪称近代以来世界绝版的巨星;他深信“与人斗其乐无穷”,一生孜孜不倦,令无数对手和敌人胆寒;他有很多重量级的称谓: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迄今无人超越,将来也不会;他不是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他是——毛泽东。

毛泽东的渊博学识和政治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也不是上天的恩赐。《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言简意赅地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确实,读书贯穿了毛泽东整个人生。在韶山冲的旧式私塾里,在投笔从戎响应辛亥革命的新兵行伍中,在岳麓书院下,在橘子洲头,在南下北上的求学路上,在长征途中,在决定中国革命走向的延安窑洞内,在“王师北定”后入主中南海的岁月里,乃至临终前的几个小时,读书生活都是镌刻其中无法磨灭的烙印。

不断读书的过程是毛泽东不断提升人生理想信念的过程。假使他只记得当年私塾老师教授的那首《琵琶记》,假使他只会吟诵“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么他充其量只是个“县令”、“郡守”,不过为国家守土而已。况且恰逢乱世,更合理的结果恐怕是“有怀投笔,无路请缨”。庆幸的是,他求知欲旺盛,似乎从不愿意停下探索的脚步。他熟读曾国藩,深知当时中国处“百年不遇之变局”;他读懂曹操,深谙不仅可以做“治世之能臣”,更可以做“乱世之奸雄”;他读马克思列宁,找到了被称为“主义”的“旗子”;他更读懂中国,探索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色政权可以长存的真理。“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纵使王明能用俄语把马列主义倒背如流,又如何能够避免遵义会议后被毛泽东取而代之的悲惨命运?

书中的营养令毛泽东疯长,塑造了他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普通的读书人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为的是有朝一日可以享受富贵;层次稍高者大多刻苦钻研厚黑之学、帝王权术,热衷斗争,斗人被斗;有经天纬地之才者,在浩瀚书海中不断追寻的是安邦定国之策,为的是成为“中兴名臣”。而伟人读书,涉猎比前三者都广,层次比前三者都高。伟人读书,取之书本,高于书本,自成一体,空前不绝后。——当然,后人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从毛泽东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这样的痕迹。当李贺还在咏怀伤古,哀叹“天若有情天亦老”时,毛泽东告诉他“人间正道是沧桑”;当古中国的兵书上“穷寇勿追”还被视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时,毛泽东大笔一挥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当“怒发冲冠”的岳武穆带着“靖康耻、犹未雪”的遗憾早早远去时,毛泽东告慰这位民族英雄说“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有的时候,毛泽东还会即兴发挥,和自己的偶像来一场穿越古今的隔空对话:“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魏武帝曹操如果能听到的话,恐怕也只能笑对这样的揶揄,毕竟这个后来人已经超越了他许多。

与毛泽东刻苦读书相伴的是他卓越的革命实践。他爱读书,但是不死读书;他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指导革命实践;他文采风流,他戎马一生。早在青年时代,他就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他领导革命时,更是直言不讳地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他是马基雅维利笔下的完美“君主”,既是“狐狸”,也是“雄狮”。有人讲“书生造反,十年不成”,面对革命敌人,毛泽东丝毫不顾忌读书人的所谓“文明面具”,永远都是秋风扫落叶式的“野蛮”进攻。面对这样一个难缠对手,缴械投降似乎是反动派们最好的抉择。

如果书本教育了我们什么,如果历史教育了我们什么,那就是战争——特别是革命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历史还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江山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毛泽东一家就为中国革命贡献了六个烈士。对于被称为革命家的毛泽东而言,文学家、诗人的称号只是副产品。读书使他文采风流,读书也铸就了他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的情怀,读书的感悟和亲身的经历也当然地向他揭示了中国革命的残酷性, “一门六忠烈”就是毛泽东为革命无所保留的最直接的印证。而他的境遇,这又何尝不是中国无数革命者境遇的缩影。

伟人已经逝去,历史的回响依然振聋发聩。放眼现实,对于伟人的评论,从来没有盖棺定论过:爱他的人爱得死去活来,恨他的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无论如何,他的功绩无法抹杀,他的人生永远不会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谢幕。

坦率地说,我没有资格对这样一位人物做出评价,我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汇集成篇,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牢记中国共产党创业的艰辛,目的是为了提醒自己守业责任的重大。我,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一个年轻的检察干警,一个普通的共产党人,发自内心地对这位革命家保持着尊重,永远珍视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毛泽东文集读后感【第三篇】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1944年,晋察冀日报社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建国后出版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1991年7月1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正式出版发行。邓小平同志为新版《毛泽东选集》题写了书名。

读书人:杨犁民

跟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在我还未跨进学堂、目不识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背诵不少诗歌了。不一样的是,我能够背诵的诗歌不是唐诗,而是毛泽东诗词,诸如《如梦令·元旦》、《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等。那时候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也不明白父亲教我背毛泽东诗词的用意。

上中学后,课本中开始有了一些毛泽东的文章,都是必学篇目。它带给我的直观感受跟其它文章是不一样的,要么大巧若拙,平白如话,要么文采飞扬,纵横捭阖。特别是学到《沁园春·雪》这首词后,一时间竟被其唯美诗意和磅礴气势所震撼,于是迫不及待地想办法找来一本《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选集》研读。从人们常说、以前我不大明白是什么的“老3篇”到《别了,司徒雷登》,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每1篇,我都被其独特的文风和慎严的逻辑所折服。

随着历史知识的慢慢增多,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把《毛泽东选集》的所有篇目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相对照,发现不管是文学性的文章还是调查报告,都对当时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那时候开始,我读书就养成了先读、深读目录的习惯。读它的谋篇布局,读它的组织架构,读它的内在逻辑关系,然后再具体读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标题,每一个段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凡事预则立。这正是我读《毛泽东选集》所得到的最大收获。在这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无论遇到大事还是小事,我都坚守着这样的信条:深于思慎于行,先思后行;越是紧张的时候越是告诫自己要冷静,越是松懈的时候越是告诫自己要谨慎。

尽管,作为普通人,我不可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来,然而,它会丰富我的整个人生。

读书人小传

杨犁民,重庆作家。作品多次入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当代散文精品》等多种选本,曾获第八届新语丝全球华文文学奖,个人藏书近4000册。

毛泽东文集读后感【第四篇】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研读《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全卷有感

文/邹兰华

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长期受党的教诲。工作三十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全面系统地研读毛主席的论著,系统了解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核心内涵。担任县供电公司机关党总支副书记后,我开始挤时间全面地学习毛主席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研究毛泽东思想。从2009年到现在,我全面系统地研读了《毛泽东选集》五卷《毛泽东文集》八卷和《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十三卷,对重点章节,研读了多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曾三上韶山,说明了总书记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和崇高敬意。习总书记认为:毛主席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走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伟大人物”;“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道路上,自从有了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有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才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毛泽东思想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贯穿了中共党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其中“学史明理”,就是要着力加强理论武装。只有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思想伟力、把握历史规律、汲取真理力量,才能更加明白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才能切实增强砥砺前行的信心力量,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通过认真研读毛主席著作,结合习总书记号召的全国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我更深切地感悟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当前,全党全国都在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前进同样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毛主席是终生学习的典范:善于学习、勇于学习、学以致用。

毛主席可以说是终生学习的楷模,直到去世床头依然放着各种书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的历史,他都熟记于心。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提出:老干部对新干部要处在平等的地位,有很多东西,老干部不如新干部,要向他们学习。解放军学全国人民,全国人民学解放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他逝世前半小时还坚持学习,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习到老、革命到老、战斗到老。同时,他还是学以致用的典范,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就是他的伟大创举。当前,要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重大任务,就要求我们每名党员都要像毛主席那样,认真读书学习、学以致用。

毛主席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发现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他说,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你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勇于承认,然后才能改正。这也正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知错必改,错误和失败就会走向反面,就是走向正确和胜利。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面对失败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从此消极,泄私愤、发牢骚;另一种态度是把它看作一种有益的教育,当作一种锻炼。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有可能发生上述情况,因此,不管遇到何种情况,都要正确面对,永不懈怠。

毛主席是调查研究的典范:接近实际、深入实际、破解难题。

毛主席从投身革命起就十分注重调查研究,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曾写了大量深入实际的调查报告。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大量光辉著作,引领了中国革命。六十年代,他自己下去已不方便,就派身边工作人员,到各地搞调查研究,摸真实情况,为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奠定了基础。当前,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更要注重调查研究。遇到困难,就要学习毛主席,迈开双脚,到职工群众中去,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在调查研究中,寻找金钥匙,破解大难题。

毛主席是注重团结的楷模:珍惜团结、善于团结、巩固团结。

毛主席说过: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同志之间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生产力。遇事同下级、同群众商量。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汇集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他经常说:团结全党像钢铁一样,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中共七大时,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以至于共产党迅速在全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国家如此,小家也一样,古语说得好,家和万事兴,一个单位更是如此。干工作,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同欲,才能取得好的结果,才能取得胜利。

毛主席的为民思想永放光芒: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为民执政。

毛主席倡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毛主席曾做过著名的演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现在,毛主席执政为民的理念正在被习总书记发扬光大,只要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继续革命的胜利旗帜,是国际无产阶级和各国革命人民的共同财富。运用毛泽东思想,我们可以更好的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

我们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样,我们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要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东顺杯”

“红心永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岁华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破壁图强、砥砺奋进,经过浴血奋战,吹响了新中国成立的胜利号角;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建设新中国,成就了泱泱华夏的焕然风貌。为隆重庆祝党的生日,纪念党的丰功伟绩,东平融媒体中心与我县知名企业东顺集团联合举办“红心永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

一、活动主题

用文学的形式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记录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书写和歌唱我们身边的模范共产党员和优秀党组织的感人事迹及奋斗精神,展望未来,鼓舞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向前。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共东平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东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平融媒体中心、东平县新阶联、东平县作家协会

三、活动时间

2021年1月25日——2021年12月31日

四、活动安排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从即日起至12月底,为征文收集汇总和择优刊发时间,对内容新颖、形式活泼、文笔流畅、视角独特、可读性强的来稿,统一登记编号建档,并陆续在《今日东平》报和《今日东平》报公众微信平台以“东顺杯”冠名刊出。

▶第二阶段

2022年元月份,由大赛活动组委会共同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委会,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对作品予以奖励,给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并适时召开大赛颁奖仪式,颁奖仪式具体时间、地点和举办方式另行安排。

▶第三阶段

2022年1——5月底,视情况对获奖作品整理集结出版。

五、奖项设置

征文比赛共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

六、活动要求

敬请全县以及东平在县外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参加本次征文活动。征文体裁不限,小说、散文、通讯、诗歌(含古体诗)、论文均可。作品必须为原创,且没在任何公共刊物、网络平台和微信平台上发表过。为方便刊登,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每人参赛作品1至2篇。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个人邮箱等,并提供适量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照片,以便在微信平台上刊登。

70 608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