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强作风建设方面查摆问题范例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从加强作风建设方面查摆问题范例精编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从加强作风建设方面查摆问题1

一、端正公务员工作作风的重要性

(一)公务员工作作风

公务员工作作风,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体现出的态度、风格及行为特点,是贯穿于政府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贯风格。公务员的工作作风,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思想认识方面,全面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指导实际的依据,保持思想的先进性,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在工作行为方面,爱岗敬业,勤于学习和思考与业务相关的知识,以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善于以创新性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在生活作风方面,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勤俭节约,生活检点,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侵蚀。

(二)端正公务员工作作风的意义

1.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党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的宗旨,这充分体现了对于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推动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塑造一支高度严谨,作风过硬,并且具有高素质的政府公职人员队伍,这样才能自觉抵制不良工作作风的侵害,始终自觉保持先进的思想认识、高涨的工作热情,树立良好的政府作风及公众形象。

2.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加强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建设也属政府工作范畴内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我国党中央及政府历来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一直突出地强调和抓紧政府的工作作风建设。因此,在建党建国以来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形成了一系列良好的工作作风,也使得党和政府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有了更强的群众凝聚力。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我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及广大人民群众在两会期间所一直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

3.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是促进工作顺利进行的途径

公务员是否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能否贯彻落实党中央下达的各项规章政策,关系到政府的公众形象,也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各项既定工作,是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解决的关键问题。加强对公务员工作作风的改进,才能树立政府良好的公众形象,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公务员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

(一)办事程序烦琐,效率低下

在我国,政府机构层级制较为严明。办事程序复杂,行政审批繁多,沟通渠道相对不畅通,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信息在上传下达过程中的严重拖沓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还增加了行政开支,抹黑了政府机关的形象。同时,党政不分、政企不明等等问题,使机构运行中常常出现权责边界不清晰的现象,一些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久拖不决。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干扰,直接导致了公职人员的推诿扯皮。同时,政出多门的情况也经常发生,这使得制度的执行缺乏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下级工作人员无法明确执行本职工作,长此以往便滋生了不良的工作作风问题。

(二)服务意识淡薄,不思进取

1.缺乏敬业精神

我国的国家公职人员大都是行政事业编制,晋升渠道单一化,职务本位现象突出。一旦被政府机关录用,便会对工作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习惯按部就班的稳定日子,养成了懒惰拖沓的工作作风,把工作岗位当成是度日养老的港湾,缺乏工作热情和劲头,不思上进,应付了事,缺乏敬业精神。对于自己的工作业务不能努力钻研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得过且过,软弱涣散。

2.偏离群众路线

在我国现行的公务员管理制度下,基层公务员的晋升台阶整体较少,基层机关特别是执法部门中国家公职人员队伍基数越来越大,压职压级的现象严重。而国家公务员的成长发展和物质待遇的改善主要是与职务挂钩,因此,对广大国家公务员来说,职务晋升尤其是领导职务的晋升,才是真正的晋升,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需求的无限性与机关领导职务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永远解决不了的一对矛盾[1]。仅依靠职务晋升才提高国家公务员的待遇,难以调动广大中低层公务员的积极性,甚至在个别人身上出现对于基层人民服务存在厌烦情绪,偏离了群众路线。

(三),腐败丛生

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下,少数党员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作风问题,奢侈浪费和腐败现象频发,、个人主义的不良作风问题严重突出,这与党和政府提出的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思想相悖。除此之外,在处理本职工作方面,个别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主观臆断现象严重,忽视民主生活和集体讨论。由于攀比、急功近利的政绩心态,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不顾客观条件是否允许、能力是否可及,主观臆断,弄虚作假。一些公职人员即使能够分辨是非,但也会迫于种种考虑,在强大的压力下而选择明哲保身,随波逐流。

(四)故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

政府机关公职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时代感和创新意识。在取得一些成绩后往往容易产生骄傲自满,长此以往容易故步自封,失去进取心,习惯凭借以往的思想观念和经验来处理工作。导致了知识结构老化,在工作中难以开创新的局面,业务水平每况愈下。在工作中无法前瞻性地看待问题,而是消极等待上级领导下达任务。

三、公务员工作作风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认识偏差

部分公务员政治素养较低,理论功底薄弱,行动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偏离群众路线,不能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崇尚官本位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腐败丛生。个别公职人员渎职现象严重,导致工作态度散漫,缺乏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低下,甚至出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现象。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传达,下级对上级的请示被拖延的现象也常有发生,甚至滥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

(二)客观条件影响

1.管理及领导制度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度化,公职官员则没有了自律感”[2]。我国虽然有一系列关于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及监督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缺乏弹性,执行缓慢,无法对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制约。个别国家公职人员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而是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工作时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在管理制度方面,仍有一部分人秉承关系原则敷衍了事,忽视内部的各项政治思想教育或业务培训,影响了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造成内部管理及组织系统的紊乱,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众形象。

2.选拔、培训及考核工作不全面

没有科学客观的选拔制度,就不能选拔出那些具有较高思想觉悟、政治素养的国家公职人员,从根源上保持工作队伍的纯洁性;没有合理的培训制度,就无法从客观上为国家公职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将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思想扼杀在摇篮中;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就不能鞭策国家公职人员不断提升自我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和上进心。行之有效的选拔、培训以及考核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国家公职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断约束他们的行为,对于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监督和惩处机制制约薄弱

第一,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建设时期,很多监督机制还不甚完善,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对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制约力度也相对薄弱,急需改进。同时,由于信息沟通渠道缺乏,政府工作透明性差,以及公众群体对于政治缺乏关注等原因,使得大众传媒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参政议政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起的监督作用并不显著。

第二,惩处机制约束力低。责任追究惩处制度的缺乏,使得不良现象发生的情况下没有可以依托的具体法律根据。因此,个别政府机关或公职人员存有侥幸心理,违反法规,滥用权力,损坏了政府机关的公众形象。必须加大监督惩治力度,才能更加有效地约束其行为,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四、加强政府工作作风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主观认识

加强经常性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公务员的经常性教育,对于提高素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德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上,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贯彻和升华。在对公务员教育中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领导公务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去经受锻炼考验。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从事市场经济的活动中自觉抵制形形的诱惑,树立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不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远大的道德理想。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是新时期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二)创造客观条件

1.完善现有管理制度

改进现有公务员管理制度,将惩戒制度严格化。必须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根据各工作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特性,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明确划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避免因权责不明而带来的职能交叉重叠以及推诿问题,杜绝的不良作风。对于违反规定的部门或人员,以法律形式给予相应的严肃处理,将惩处落实。

2.改善选拔、培训和考核制度

第一,改进选拔制度。要从源头上解决公务员工作作风问题,就要通过对选拔方式进行改革,增强选拔的针对性和实际性。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尤其是那些具备实干精神,业务水平突出,政治思想觉悟较高,具备良好群众基础的干部,应该委以重任。坚持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选择优秀人才。使新鲜的血液能够不断被纳入到国家建设的集体中来。

第二,培训机制合理化。对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可以有效塑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必须力戒形式主义,以更全面地完成党和政府的各项目标为任务,依据各部门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本部门推广的培训方案。在四川,组织部积极响应十精神,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培训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党课、信息宣传等阵地作用。此外,还紧扣科学发展观,分类分层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研修班,引导干部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3]。

第三,建立考核机制,做好绩效评估。通过考核,要选拔出那些真正具有高业务水平、作风过硬的人才,这也是调动国家公职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途径。考核要坚持真抓实干,将考核与升迁制度紧密相连,制定明确的标准。考核内容也应客观化、全面化,把那些在年度考核中不宜反映的问题充分体现出来,把比较笼统的考核具体化;坚持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坚决禁止领导个人独断行事;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依据相对统一的尺度,将考核体系分解为若干要素,定性考核以定性为目的[4],不断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建立全面的监督机制

首先,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将各项具体要求制度化。重视监督部门的作用,杜绝形式主义,使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具备组织依托。加强监督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加大对于违法惩处的执行力度,但凡出现不良作风问题,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必须追究责任,避免形式化和不作为,这是有效转变公务员工作作风的根本所在。

其次,加强大众传媒的监督影响力。新闻媒体真正参与到对于政府工作作风的监督中,是扩大公众参与政治渠道的重要途径。日前,由西安日报社、西安广播电视台等市属媒体,分赴各区县进行暗访,发现了西安市未央区、碑林区政务大厅等单位存在到岗不齐、聊天打盹等问题。看到报道后,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均积极回应,闻过即改。由市纪委牵头对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对被投诉、被曝光的涉及作风方面的问题依法给予处理,在全市进行通报[5]。通过这种良性互动,使公职人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恪尽职守,为人民服务。

最后,重视群众监督的作用。要勇于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作风,真正选拔出那些作风优良的政府公职人员。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要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以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头响应关于八项规定中转变工作作风的各项具体要求,坚持群众路线,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以良好的工作态度为基础开展各项工作作风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保持思想先进性,免遭官本位主义侵蚀。

4.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对表现优秀的组织及个人给予奖励。合理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鼓舞人心。对那些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好业务水平的公务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够更努力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对渎职行为给予严肃惩处。对在工作中作风涣散的组织和个人必须给予严肃的惩罚,以儆效尤。但要注意切勿主观臆断或出现“一票否决”的情况,必须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客观公正的前提下来进行判断,一旦查出问题,必须给予严肃惩处。

五、结论

全面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工作作风问题,这是使党和政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总体来说,我国政府在改善公务员工作作风问题上的各项举措已卓有成效,但仍需改进。必须标本兼治,加强各方面监督力度和执行力度,把弘扬正气与反对不正之风紧密结合起来。

从加强作风建设方面查摆问题2

近年来,我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了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带头、带领、带动作用,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以改进作风的新常态推动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应当说,当前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得到不断改进,绝大多数干部能够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干部作风建设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对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在干部作风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当前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不正

干部作风不良其根源就在于思想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在于信仰信念问题没有解决好。当前部分地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纪律意识松懈、群众观念淡薄、工作责任感不强、精神不振以及享乐主义盛行等表现,都反映出干部思想存在着问题,信仰信念出现了偏差。少数干部自我要求不严,不参加党性锻炼,放松思想改造,生活追求转向低级趣味;一些干部缺乏政治原则性,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没了界限;有些干部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清楚自己参加工作为什么,入了党为什么,当了领导干什么;一些干部滋生了惰性心理,工作只求^得去,不求过得硬,懒政怠政的现象比较明显,人浮于事的问题比较突出。

2.作风不实

有些干部勇于担当的精神不强,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工作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敢负责,常把遇到的重大疑难或棘手问题交给上级,不敢承担自己的应尽义务;一些干部只求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庸庸碌碌当“太平官”,导致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的后劲不足,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阻力加大;有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奉行多栽花、少种刺的好人主义,只讲关系、不讲原则,对一些违规、违纪或的部门干部,没有及时地拽拽袖子提提醒,干部监督管理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这样的党员干部,不仅干不出成绩、打不开局面,而且还会成为跨越发展的绊脚石。

3.执行不力

一是存在。有些干部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疏于下基层,忽视调查研究,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二是存在形式主义。有些干部对工作思路、计划、措施都停留在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落实到实际中却百无一用;喜欢做表面文章,安排工作,照着本子念一念就完事,不注重跟踪抓好落实;做事习惯于按部就班,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没能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存在着“中梗阻”现象;对一些突发性、没有应对之策,一出手就手忙脚乱、处处被动。三是存在本位主义。有些领导干部只关心分管负责的工作,对分管以外的工作不关心,不研究,大局观念不强,阻碍了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些表现,归根结底就是工作执行力欠缺,岗位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不精通本职业务,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4.创新不够

当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我们已经进入了改革深水区攻坚期的特殊阶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但有些干部缺少开拓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工作方法简单,对工作中碰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不够,等、靠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干部对上级的指示和布置的工作任务,照抄照转,缺乏创造性,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工作特点提出新举措。

5.守纪不严

有些干部对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反腐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势麻木不仁、视而不见、缺少敬畏,导致用权任性、胆大妄为;不讲规矩不按程序办事、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决策、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办事不公、强占强拆;热衷于钻政策“空子”、打“球”、甚至“闯红灯”,执行上级政策过程中搞变通,违规谋取局部利益而置制度、规定于不顾。有的干部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办事情不计成本、不讲节约;有的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捞取不义之财,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极个别干部甚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据为己有,结党营私,违法行政,造成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不断,等等。

二、深化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尽管只是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不可低估。如果我们不警惕、不抓紧治理,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干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决胜“十三五”,关键看干部,关键看作风,关键看落实。因此必须下决心整治当前作风建设中重点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化干部作风建设,需要抓紧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基点:加强干部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正确,行动才不会跑偏,行为才不会失范。思想教育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

一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通过“”、党校教育、理论宣讲、红色考察、党建文化引领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推动党员干部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自觉用党的先进理论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更好地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成效。

二要加强党性党纪教育。教育和引导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积极探索党纪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有效途径。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经常性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党员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提升素质、增强党性。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和自查自纠活动,探索建立不合格党员教育、警示、诫勉谈话、处置等教育帮助新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和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保持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2.重点: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监督是关键。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要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把干部成长发展全过程、工作生活各领域、思想行为各方面都置于严格监督管理之下。

二要扩大监督范围。在强化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监督管理的同时,把从严管理的对象拓展到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干部,必须实现干部管理对象的全覆盖。

三要完善监督措施。要综合运用教育引导、制度约束、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使干部少犯错误、不犯重复性错误和大错误。要多组织突击性检查,特别是采取不打招呼的形式,深入各单位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到一检查一通报、一问题一剖析、一案例一曝光。

四要整合监督机构。要把纪检、督察、法制等监督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统一领导、相互协调、共同负责的监督工作机制,强化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作风建设的新动态、新问题,确保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要强化监督机制。逐步建立起一套作风建设的投诉、受理、调查、处理的机制,实现监管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利用监督电话、举报箱、投诉举报中心等投诉系统,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案件,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同时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做到事前监督、过程监督和事后监督、经常性监督和定期监督、普遍监督和重点监督、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以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3.落脚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高度重视基层,积极深入基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干部作风建设要从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倡导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起,坚持调查研究,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真正把干部形象树立在第一线。

一要坚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建立和完善干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各项措施,自觉推动改革和简政放权,积极主动为基层松绑,为企业减负。要多做服务基层、支持基层、指导基层的工作,党员干部服务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虚心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以扎实的措施和切实的服务回应需求诉求,使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更加符合基层和群众的需要。

二要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越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尽心尽力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好。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机关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不断创新办法,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大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制定为民办实事的计划,让更多的群众在干部作风转变中受益。

4.突破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提升机关效能,是改进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要逐步转变机关职能。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下放一批审批权力、取消一批收费项目。对单位权力责任和职能进行全面梳理,改革合并削减内设机构,不因人设岗,提高机关效能。提高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进阳光审批、网上联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严禁暗箱操作、推诿扯皮。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科学确权,依法授权,严防任性用权,治理有权不为,强化权力监督和制约。推行窗口“四零”承诺服务――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统一服务标准,简化办事流程,明确办结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即时满意度评价系统,以职能转变效果和群众满意度衡量效能的提升程度。

二要实施目标绩效管理。推行标准化管理,建立全员责任体系,逐岗逐人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制定具体要求、完成时限、完成标准,定量定效定性,明确划定“为”、“不为”与“乱作为”界限。对行政机关实行综合绩效考核,评出“优秀”、“较好”、“一般”三个档次,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挂钩,拉开奖励档次,对“优秀”档次的单位要大幅提高绩效奖励,对“一般”档次的单位要降低绩效奖励,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警示。

5.切入点: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

一要建立健全“能上能下”的x人用人机制。落实“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重用一批,调整一批,解决人岗不适问题,把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严密选人用人程序,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强化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把牢动议提名、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关口”,探索实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倒查机制,严厉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二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交流机制。加强干部交流,在机关范围进行部门干部交流,在单位内部实行一定时期的科室之间的轮岗,以提高机关干部的内在活力,避免一岗定终身的岗位疲劳症。

三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要继续完善“三级联评”机制,健全评议评价标准体系,创新评议办法,扩大部门服务对象的参与面,切实增强职能单位抓政风行风建设的主动性;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制定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效能考核办法,把效能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等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从加强作风建设方面查摆问题3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机关作风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思想作风方面,部分同志思想落后于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在学风方面,部分同志存在着不太重视理论学习,以及学用脱节的倾向;在工作作风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工作不深入、作风不踏实和艰苦奋斗意识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政府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其后果不可低估。所有这些,决定了作风建设将是摆在我们面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所以通过一二次教育活动实现机关作风建设是不现实的,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和把握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前提和背景,在推进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同时,自觉地、坚持不懈地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下面就如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等形式,加强思想建设,转变机关作风

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解决机关和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体干部干部时刻胸怀大局,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应该成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是注重理论武装,切实抓好“”等组织制度的落实,解决机关党员干部的全局观念、大局意识不强、部门和个人利益至上的问题。坚持把主题教育、党课教育和警示教育紧密结合,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指导工作。教育机关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规范从政行为,增强作风意识。二是注意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机关党员干部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散漫的问题。将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自然溶入到机关整体工作当中,及时发现作风建设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和不良倾向,大力营造民主向上,团结共事的和谐工作氛围。形成讲团结、讲工作、讲奉献的良好风气。三是全面树立民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解决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差,服务态度不强等问题。十七大报告通篇谱写了关注民生的思想,倾力民生,改善民生已成为衡量一个单位的重要方面。要教育机关党员干部始终把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来解决,真诚倾听职工的呼声,真实反映职工的愿望,真正关心职工的疾苦;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时时处处为职工利益着想。

2.强化制度建设,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为机关作风建设提供保障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提升机关公众形象,完善的制度保证是关键,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一是重点建立和完善《机关干部考核制度》等以建设高效型机关为目标的管理机制。促进机关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二是重点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等强化党员干部管理监督为目标的责任机制。加强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力度,形成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通过好的作风制定并执行好的制度,以好的制度培育和弘扬好的作风。三是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制度》、《述职述廉制度》等加强党员廉政建设为内容的反腐倡廉机制。着力解决机关党员干部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努力促进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教育机关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要全力抓好监督检查。通过推行党力、政务公开以及行风政风评议活动,切实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

70 2164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