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第一篇】
据报道,宜昌市三峡高中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20xx年就设立心理咨询室,并率先引进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为学生解除各种心理困惑和压力,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作用。此举备受学生欢迎。
毫无疑问,在应试教育、分数唯大的情况下,学子们身上背负的压力随着学级的晋升越来越重。他们不仅要完成课堂上的“规定动作”,还要参加各种奥数班、英语作文补习班、状元提高班等。在无休止的学习备战中,他们每天紧绷着神经,难得放松。长此以往,其身体素质不仅让人担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成绩不佳或不堪学业重负等原因,一些学子心理压力较重,如果不及时进行必要而有效的疏导,长期积累下去,极有可能造成他们走上弃学、离家出走之路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如何让激发孩子学习内部动机。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1倾听并和孩子谈论学习生活。
初入学的孩子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有趣,他们回到家会兴致勃勃地向父母讲述学校的'学习生活,这时,家长应耐心倾听,并和他们讨论学习生活,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2.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当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过高,他们希望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只要孩子端坐在书桌前,不管其效率如何,父母就感到欣慰,因而总是催促孩子“坐好--开始学习”。殊不知,这种做法很危险。无视孩子的心理特点,任意延长学习时间的做法会使孩子把学习和游戏对立起来,厌恶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还会养成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切莫目兴短浅,舍本逐末,不能忘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头等大事。日本学者认为小学阶段学习兴趣是头等大事。日本学者认为小学阶段学习时间“年级*10分钟”为宜,孩子做完功课就可以玩。
3.鼓励孩子获得成功。
对孩子不提过高的要求,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才会对学习有兴趣。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学会拼音和常用汉字后,可让他们给外地的亲戚写封短信,并请求远方的亲人抽空给孩子回信,让他们尝到学习的实际效用,这样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4.试着让孩子创造问题。
孩子是学习的当事人,被迫学习,被迫考试,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生厌是可以理解的。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换一种方法,不是经常让孩子去解答问题,而是采取让孩子创造问题的学习方法。这不仅会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而且会激发讨厌学习孩子的学习兴趣。
5.让孩子做老师。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做老师去教父母,试着交换一下教和被教的地位,孩子站在教方的立场,会提高其学习的欲望,同时,为了使双方明白,自己必须深入地学习并抓住学习内容的要点,这对于其自身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6.开展竞赛。
“竞争”是支配人类行动的一个重要动力。比起一个人努力,不如和对手竞争能更大地发挥自身的潜力。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和同班同学一起学习,一起写作业,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孩子也可以暗中找一个比自己成绩略高的同学作为对象,暗下决心,争取逐步赶上和超过他。
另外,孩子的竞争对手并不限于和妈妈比赛背唐诗,看谁背得多、背得快。妈妈做家务还可以和孩子做作业比赛,如“妈妈擦玻璃,你完成这个练习,看谁做得快,现在开始”,这样一来,孩子为了战胜母亲,会集中精力学习。
7.把学习计划公之于众。
利用心理学戒烟的一种方法是,向家人或朋友公开宣布:“我要戒烟了!”这样做,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效果。当你忍不住想抽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会被别人笑话自己意志薄弱”可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制定读书计划也是同一个道理,不要只自己暗下决心,而是应该向家人或朋友公开宣布:“我要如何如何用功了。”这样,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8.利用“报酬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在做功课时,有想睡觉、看电视、吃零食等的诱惑时,就可反用此法。自己设定在达到某个目标或阶段后,以奖赏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就是说只有达到规定的程度之后才可做自己期盼的事情。如此一来,你可能为了及早得到奖赏而专心致志地学习,并尽可能缩短学习时间以求得满足。像这样快乐的记忆比被迫强记更牢靠、更持久。
9.和孩子讨论他的将来,可激发他读书的意愿。
每个孩子,都会有对自己的未来的憧憬。做父母的,不妨让孩子充分发表他们对将来的希望,不管是多么不切实际的想法。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备哪些知识,让孩子了解,为了自己的将来,目前辛苦读书是必要的,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第二篇】
1、为宣传我校心理健康的主题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明的.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时,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引导以良好、阳光、理智、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1、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
2、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横幅、黑板报、广播、校园网络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利用班级主题班会进行正能量宣传。
1、周一国旗下讲话:《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
讲话人:
2、周一班级主题班会:《珍爱自己》责任人:班主任
校园广播:《2心理专题内容》责任班级:82班
4、“2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展责任人:政教处
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责任人:郝培凤、周波
(集中咨询时间:xx月22日--月26日的大间)
6、观看心理健康教育视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第三篇】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应该说,我校学生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甚或比较严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毋庸置疑地已然成为一个需要普遍重视的问题。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它是与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及心理咨询等多门学科相融合的、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教育活动。因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务必遵循科学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
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解为: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除此,还应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现实性原则。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本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自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通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促进的功能。
4、差异性原则。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保证学校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
5、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话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像、辩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1、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因此,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3、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要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具体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心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
4、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激励学习动机,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除了运用相关课堂教育内容进行教育外,更重要地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辅导。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学生心理安全的基础。挖掘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提供心理自由环境。
5、重视教学情况反馈,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心理疏导。
6、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心理教育的沟通渠道,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列入学校议事日程。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特设专管网络。每学年开始即全面布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期中检查,每期末考核,一学年一次全面总结。
2、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培训,培养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努力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藉以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全面研究和实验。
3、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核心是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攻“心”的艺术。攻“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的“施工”中,教师要把系统的教育工程划分为一个个子系统,使之成为日常性的心理启迪与心灵塑造工作,犹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棵棵树木连成密林,育人的长期功效在点滴的培养中完成。
1、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鲁修贤。
2、分管主管。
3、课题运作。
(1)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初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研究》(市教科所辖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
负责人:
组长:
组员:
(2)相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初中研究性学习实验》(省教研室立项课题)。
负责人:
组长:
组员:
4、教师队伍。
心理咨询室: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第四篇】
一、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和福州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三级办学达标复评关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改意见,调整工作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压滤机滤布扩大宣传教育面,继续办好心育小报《心海扬帆》,认真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有关版面内容,力求贴近学生思想心理,贴心校园生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动员广大学生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办报过程,将典型个案剖析及师生双向交流过程及时形成文字,编入《心海扬帆》的重点栏目,以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不定期开辟心育墙报“心路花雨”力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趣味性强。各班级每月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广播、校刊积极参与学校日常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形成点多面广,渗透性强的宣传教育网。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制订《闽侯二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章程》,心理辅导室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除继续开展个别面谈辅导外,尝试开展书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交流等咨询形式。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分析总结工作,疑难问题及时向有关专家求教求助。年段、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直接面对广大学生,便于掌握生动的第一手材料,要从细微处入手,从点点滴滴做起,年段长、班主任要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转变观念,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全校德育骨干都能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轮训。心理辅导室认真收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实用资料,有计划地分发给教师、学生和家长。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滤布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学校计划申报德育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将课题研究和具体德育工作密切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将总课题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有关专家指导和全校师生积极配合下,力争早日出成果。
六、继续开展高一、高二学生适应性心理调查和高三毕业生升学就业辅导,加强网络道德安全健康教育,有计划地开展学生消费和课外阅读及升入高等院校学生适应性等专题心理调查,有条件地在小范围内开展家长心理健康调查。重点做好高三毕业生考前心理辅导。
七、学校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拨专款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基金,购置心理健康教育软件设备,加大与其他科研院校的共建力度,有计划添置心理健康教育图书资料,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第五篇】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育人为本,根据我校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本学期工作要点。
1、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师经常举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活动,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及新课程标准,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
2、学校根据情况委派心理学教师进行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水平。
3、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时间另定,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1、教务处、政教处本学期要适当安排心理辅导活动课,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根据不同年级开设相应课程。
2、教育学科老师之间平时应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学科应组织听课、评课,逐步掌握心理辅导课的原则、要求和辅导技巧,为今后将心理辅导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1、由具体负责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老师,对每一位来访的学生做到真诚倾听、详细记录、认真分析、助人自助、过程保密等要求。
2、做好热线电话的咨询工作。
3、认真做好个别来访辅导。时间安排:每周五晚。
制定心理辅导方案,及时了解、掌握辅导效果,总结各类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辅导方法。对典型案例及时进行整理、讨论。
加强科研工作力度,培养心理辅导老师的教科研精神,要踏实、有效地进行研究,预防学生意外伤害健康,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第六篇】
时间稍纵即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工作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工作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一年级。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二年级。
2、认识到阳光、空气、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发育的好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年级。
2、教育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了解自身的发育及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教导学生安全用电,并知道触电急救的方法及小外伤的处理。
四年级。
2、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知道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3、懂得体育与健康常识: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过量饮水也会中毒;玩与心理健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五年级。
1、使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行为,懂得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适时、适体的穿着有益健康,引导学生培养朴素、大方、适时的穿着风格;
3、使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教育青少年千万不要因好奇去尝试吸毒。
六年级。
2、让学生了解学校健康促进的内容,并在行动上支持和参与学校健康促进活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第七篇】
1.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
2.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学会战胜害怕。
1.绘本《我好害怕》。
2.情景,事先让幼儿和家长合作记录下自己最害怕的事物或场景。
1.小熊的害怕。
看看谁来了?小熊脸上是什么表情?它有多害怕呀?猜猜小熊可能遇到了谁?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猜测。)。
揭示谜底:遇到什么了?
活动实录:是一只大狼狗。它在汪汪汪地叫。
提问:这是什么时候?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感觉?
活动实录:天黑了。是风的声音。很冷,很害怕。
小结:是呀,遇到恶狠狠的狗时,小熊会害怕;天黑了,一个人在家,小熊心里也很害怕。
2.我的害怕。
有的宝宝把他们的害怕都画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如果有你画的害怕的场景或动物拿过来,跟旁边的伙伴说一说。(幼儿讨论。)。
你害怕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害怕?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
活动实录:我害怕大灰狼,因为大灰狼会咬我们。害怕的时候很不舒服。
还有谁也是害怕这种很厉害的动物的?
活动实录:我怕的是老虎,我怕的是蛇。
你怕火,为什么呀?
活动实录:因为火会烧伤我们的。
你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呢?(水、电、刀。)。
活动实录:大的'水会把我们冲走,房子也会冲走的;用剪刀时不注意会剪到手的;这是插座,有电。
你害怕的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还有谁也是害怕这种很响的声音的?
活动实录:我怕打雷,会有轰隆隆的声音;我怕的是气球爆炸的声音。
看看他害怕的是什么?为什么?
活动实录:打针,因为打针很疼。
3.我不害怕。
(1)讨论。
怎样才能让我们不害怕呢?(看图片,一一对应想办法。)。
动物:遇到这些凶猛的动物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找警察帮忙:躲起来;赶快跑回家。
水、火、电、刀:这些东西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受伤,怎么做呢?
小心点;不玩儿。
声响:像这样突然发出很大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捂上耳朵不听;让妈妈抱抱;搭积木不听。
边说边进行记录。
小结:遇到凶猛的动物时,我们司以离它远一点,保护好自己;像打雷一样有很大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上耳朵,也司以找些事情做一做。而水、电、火、刀等,我们要小心使用哟!
(2)情境表演。
活动实录:有的幼儿怕,有的不怕。打针的时候不看;打针的时候我就趴在妈妈身上。
我们一起来学学打预防针的样子:袖子卷一卷,手臂弯一弯,脑袋歪一歪,告诉我自己,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
今天护士阿姨要给宝宝们打预防针,你们准备好了吗?
小结:原来有些害怕的事情,我们可以躲起来,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但有的害怕,像打针我们是必须要战胜它。
4.小熊不害怕。
你们都想到了好办法,变成勇敢的孩子了,小熊有没有变得勇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想到了什么办法。
活动实录:它抱了个小熊玩具;它趴在奶奶肩膀上;它在看书。
现在小熊脸上是什么表情呀?小熊很开心,因为它知道害怕的时候该怎么做了!
评析:教师以弱者的姿态激起孩子们的勇气,孩子们都主动与周围陌生的老师拥抱、打招呼,活动在融洽的氛围中轻松结束。
本次活动紧扣“我好害怕”——“我不害怕”进行设计和实施。在目标的制定中,首先是让幼儿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有,同时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害怕和战胜害怕。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为了能够让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孩子们事先记录的害怕中进行了适当的筛选,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孩子共鸣的记录内容,如凶猛的动物,打雷等突然发出的声响,生活中的火、电以及打针,这样将孩子们害怕的内容进行适当归类,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鼓励幼儿围绕生活经验进行谈话;二是在寻找战胜害怕的方法时便于幼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三是引起幼儿情绪体验和共鸣。
在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猜想和讨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从画面、声音到情境的配合,让孩子体验害怕的情绪和战胜害怕后的成功。在活动中,我着重让孩子多说说自己心里的感觉,用两个不同表情的图片分别表示害怕和高兴,利用这两个表情激发幼儿要战胜害怕的兴趣,让孩子通过看图示,知道当害怕时运用一些方法,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轻松,不再那么害怕了。
在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我听到了很多答案:如有的孩子说遇到凶猛的动物时可以靠着爸爸妈妈,有的孩子说不能玩水、火、电、刀,使用时要很小心,还要提醒妈妈小心一点,打雷的时候可以捂上耳朵,可以听音乐等等。孩子们能够面对自己的害怕,并想出适合的化解办法。
在情境表演打针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一开始就很勇敢地站出来,有的孩子一开始不敢,在部分小勇士尝试的同时,配上几句朗朗上口的儿歌:手臂弯一弯,脑袋歪一歪,大声说一说,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这时候,刚开始退缩的孩子中也有的勇敢地站了出来,当孩子们都完成了打针过程时,一个个都笑了。最后当我们的孩子主动与陌生的客人老师拥抱时,我看到了孩子们充满勇气的一面,体验到了他们的快乐的同时我也充满了快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第八篇】
1、让家长高度重视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
2、引导家长运用良好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演讲,示例。
20xx年4月18日下午。
两课时。
心理健康是学生一生人格健全的基石。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成才是很困难的。因此,家长既应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状况,也应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不仅学习好、身体好,而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人才。在初中阶段,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孩子成长的过度时期,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1、世界有关权威机构对“健康”的定义说明,健康包涵三个基本要素: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的。
2、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的健康状况,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和终身发展。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而非智力因素占70%。
3、目前,我国初中生患心理疾病的现象比较普遍,常见的有抑郁症、狂躁症、焦虑症等等。据有关机构统计,现在全国有心理障碍和品德障碍的'孩子多达5000多万。
4、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座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的同时,应特别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掌握一些判断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
评定儿童心理是否健康,可以从生理学标准、统计学标准、价值观标准、社会规范标准和机能水平标准等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在具体标准上,陈仲舜先生提出了心理健康儿童的10种表现:
(1)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之上;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对事物反应敏捷,心境保持持久的轻松和愉快状态;
(4)行为符合社会群体的要求,与自己的身份、角色相称;
(5)人格完整,能客观地评价个人及外界,意志坚强,言行一致;
(6)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意向一致,热爱集体,有浓厚的社会交往欲望;
(7)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
(8)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感,而不是逆反状态;
(10)能适应快节奏的时代变化,学习效率高,质量好,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
被广大家长称为“家教救星”的华方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优秀的教育方法,我们可学习借鉴:
1、教育孩子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家长一方面要注意正确地引导孩子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名次,正确看待孩子的前途,不应对孩子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要求。要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引导孩子在做人的基础上,靠正确的奋斗来实现人生的理想。
2、引导孩子了解自我,接受自我,相信自我。
要使孩子保持心理健康,家长不仅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点、兴趣、能力、性格,更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要正视它们。否则,就会导致孩子的心理不平衡。因此,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坦然地接受自我,相信自我。既不自负,也不自卑,这样,孩子才会减少心理的冲突,保持心理健康。
3、引导孩子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健康稳定的、开朗豁达的心胸,活泼愉快的情感。
4、引导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正确认识现实,正视困难和逆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考试失利、成绩下降、同学间的矛盾、老师的责备等。对此,家长要注意引导,要帮助孩子培养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品质。要教育孩子从小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劳动,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斤斤计较,不好高骛远。
5、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长要注意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要坚持自立利人的原则,乐于与人交往。引导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6、引导孩子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一是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锻炼和休息的时间;二是要让孩子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三是要鼓励孩子加强体育煅炼,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拓宽兴趣范围。这样,孩子的学习、生活有紧有松,生活活泼,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保持身心健康。
讨论:
1、初中阶段的孩子,心理教育重要不重要?
师:我们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孩子保持心理健康,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不仅学习好、身体好,而且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现代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第九篇】
1、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乐意在群体中表述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2、初步了解父母带给自己名字的含义,并爱上自己的名字。
重点: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并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难点:
1、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2、在群体中表达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1、幼儿名牌;
2、绘本ppt;
3、视频;
4、爱心卡。
一、谈话导入,聊聊名字。
1、我们初次见面,你愿意分享下你的名字吗?(出示名字卡)。
2、教师分享自己的名字(名字卡)。
二、分享交流,阐述心声。
1、出示ppt,小老鼠,让幼儿知道原来对于名字也有喜欢或不喜欢的。
2、你对自己名字有什么感受?
三、绘本支持,释放焦虑。
1、倾听小老鼠的烦恼(两个录音)。
2、它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请幼儿说说。
3、了解小老鼠名字的秘密。
4、请幼儿说说原因并播放小老鼠喜欢了自己名字。
四、真情互动,提升认识。
1、播放一个妈妈的录音。
2、打开父母的爱心卡。
3、分享感动时刻。
出示几个名人名字和照片,大声说出我爱我的名字。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第十篇】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故事中榜样人物的心态,这对学生理解课文要点、培养其健康心理品质是很重要的。自我调节心理机制就是由自己以克服错误的行为方式去消除矛盾,用道德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知道了谁是谁非,仍然不能按正确的行为方式去做,表现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其主要原因是心理调节能力差,为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
以往思想品德的导行方式习惯于单向说教,教师说什么是对的,学生就照着去做,这样实际上缺乏针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群心理素质的培养,课上让学生谈出自己不愿和伙伴们一起玩的原因,根据这一情况,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学生的自我导行,培养学生健康的合群心理,发展他们的个性。
另外,在课间活动和各种课外活动中,也要注意创造集体活动环境,在玩耍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合群心理。
上一篇:医院停电应急预案优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