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试讲课稿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平行四边形的试讲课稿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平行四边形的试讲稿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理解转化的思想,初步学会运用转化法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究过程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山西省的面积大约有多大”这个问题,向学生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良好情感,树立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中国的版图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我们山西省就位于祖国的华北西部。你知道山西省的面积大约有多大吗?
[学情预设]:
摇头或不知道。
(出示:中国版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山西省近似我们学过的什么平面图形?
[学情预设]:
学生根据观察可能会说: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
师:你很会观察。要想知道山西省的面积大约有多大,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会说: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可以知道山西省的面积有多大了。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引出课题并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
新课程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从生活情境中引入问题、设疑激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直接引入研究课题。
二、动手操作引发欲望
1、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师:同学们,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你们还记得吗?
[学情预设]:
生1: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角相等。
生2:还有底和高。
师: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图形,如果从这点引出一条高,你知道和这条高相对应的底在哪里吗?
[学情预设]:
学生根据不同的高,找到所对应的底。
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生:底要和高相对应。
师:对,这一点值得注意。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探究之前,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找到此知识的原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顺利的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
2、第一次探究
师:回忆起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就可以顺利的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现在这个平行四边形已经缩小放到大家的学具袋当中了,请大家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想办法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情预设]:
生1:直接数。
生2:间接数。
生3:沿边上的高剪开。
生4:沿中间的高剪开。
生5:沿两边的高剪开。……
师:我看到大家都已经研究出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方法了,请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面来给大家边说边演示一下。
(小组汇报)
[学情预设]:
组1:用直接数方格的方法。
[问题讨论]:
师抓住“不满一格的如何计算”这个问题,让小组展开讨论,从而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师:哪个小组和他们的方法不一样?
[学情预设]:
组2:间接数。
组3:沿边上的高剪开。
组4:沿中间的高剪开。
组5:沿两边的高剪开。……
师:由此,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只要沿着高剪开就可以拼成长方形。
[设计意图]: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我在这一环节就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究的过程,得出多种方法,体会转化前后的这两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后面公式的推导做好铺垫。
3、第二次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如果要计算这么大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者比他更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用这张小小的方格纸数出来吗?
师:请大家再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的,比如像花坛、麦田、楼梯扶手等,要计算它们的面积,我们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吗?还能用这种割下来补过去的方法吗?
生:不能。
师:有没有一种既科学又简便,象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一样,运用一定的公式来解决的方法呢?
生:有。
[学情预设]:
学生利用学具验证自己的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请大家打开课本第81页,自学例1上面的两段话。
[学情预设]:
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师: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
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得非常好,各种平面图形是有一定的联系,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今天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找到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设计意图]: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便于记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良好契机。在本环节中,我不只是满足于单纯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学习,更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关注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师:解决课前遗留问题:山西省的面积大约有多大?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四、课后延伸渗透转化
师:吉林省近似学过的什么平面图形?
生:三角形
师:会计算它的面积吗?(不会)我建议大家利用转化的思想方法下课后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不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试讲稿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2.能力目标
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索讨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克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思考、升化、归纳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老师给大家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平行四边形的事物图案和标志,请大家欣赏(投影显示),激起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本节课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呢?请看:(投影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理清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熟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会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今天的目标有信心实现吗?为了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在学习指导的帮助下进行自学!
二、学习指导(见投影)
【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P41-43练习前)注意: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理清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动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量一量,猜想它的边之间有什么关系?角呢?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你的猜想.怎样用几何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回答云图中的问题,并思考解题依据是什么?
4、认真分析例1,并注意例1的解题格式和步骤.
5、类比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来理解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并思考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自学6分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上作标记,便于对子交流或组内讨论。
三、自研共探
1、自主学习(6分钟)
学生看书、思考,教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认真、紧张的自学,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进行二次备课。
2、合作交流
师:自学完了吗?全部问题都能独立解决吗?
生:不能。
师:对于依然存在的问题,下面开始对子交流,对子交流不了的问题,进行组内解决,也可以问老师,下面开始交流。
1对子交流:自学指导问题1
2小组讨论:自学指导问题2、5
(学生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完毕自动坐下)
3、汇报成果
口答:学习指导中的问题1、:5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有什么关系.并举例说明。
5、类比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归纳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定义,并回答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四、学情展示
师:其它问题都解决了吗?学的效果如何呢?下面通过展示过程看一下到底谁学得最好。
(一)、展示内容
展示一: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平行四边形,猜想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展示二:课本练习1
展示三:课本练习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书写工整,过程规范.收集学生做题错误,注意把错误分类.
(二)、抽签定主题
组长抽签决定展示组和点评组.
(三)组内做准备
具体做法:各组领到展示题目之后,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先快速集体讨论具体分工及做法,达成统一思路之后,一至三人做板前书写,另一人进行板前准备的正误细节监督,其他组员在板前或者自己座位上做好讲解演练,需要进行文字性的知识总结的要做好知识总结记录,以便明了讲解思路。本组展示准备完成之后,可解决其他组的展示问题,以便于质疑点评,进行知识的总结。
(四)展示与点评
1.展示要求:
本组人员认真听取本组展示人员在展示过程中的讲解,对于讲解不够到位之处可以在其展示完毕给予及时补充;其他组成员要仔细听的同时,分析讲解人员讲解的优点和不足,为质疑点评积累素材,以便于进行精彩的展评互动。
2.展评互动
具体做法:各组领到展示题目之后,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先快速集体讨论具体分工及做法,达成统一思路之后,一至三人做板前书写,另一人进行板前准备的正误细节监督,其他组员在板前或者自己座位上做好讲解演练,需要进行文字性的知识总结的要做好知识总结记录,以便明了讲解思路。本组展示准备完成之后,可解决其他组的展示问题,以便于质疑点评,进行知识的总结。
3、评价标准:讲解的过程中是否把所用知识点说到位了?解题思路是否理清晰了?声音是否洪亮?讲解时是否能和同学们形成知识的互动?是否把握住了该题的要点?
评展示一: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体现化归思想,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来证明
评展示二: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解决,注意强调用几何语言的表述。
评展示三:正确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结合解决问题
五、归纳总结
1、本节课我学会了哪些知识?
2、我的困惑是……
六、巩固提升
必做题
1.如图,□ABCD的周长是28cm,△ABC的周长是22cm,则AC的长为()
A.
2、在□ABCD中,∠A:∠B=7:2,求∠C的度数.
3.在□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2∶3∶∶2∶2∶1
∶1∶2∶∶1∶2∶1
4.在□ABCD中,∠A、∠B的度数之比为5∶4,则∠C等于()
°°
5.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36cm,一组邻边之差为4cm,
求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
6.如图,在□ABCD中,AB=AC,若□ABCD的周长为38cm,△ABC的周长比□ABCD的周长少10cm,
求□ABCD的一组邻边的长.
七、板书设计:
.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平行四边形的表示法: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二课时
修订:陈广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2.能力目标
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河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索讨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克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一个平行四边形除了研究边和角,还有没有可研究的元素?今天我们继续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本节课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呢?请看:(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理解并熟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2.会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今天的目标有信心实现吗?为了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在学习指导的帮助下进行自学!
二、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P43探究-44练习前)注意:
1、理解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并试着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这个结论.
2、认真分析例2,并注意例2的解题格式和步骤.
自学5分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上作标记,便于对子交流或组内讨论。
三、自研共探
1、自主学习(5分钟)
学生看书、思考,教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认真、紧张的自学,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进行二次备课。
2、合作交流
1对子交流:自学指导问题1、2
2小组讨论:自学指导问题1
(学生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完毕自动坐下)
四、学情展示
(一)、展示内容
展示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证明
展示二:课本P44练习1
展示三:课本P44练习2
展示四: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并用几何语言描述
(二)、抽签定主题
组长抽签决定展示组和点评组.
(三)组内做准备
具体做法:各组领到展示题目之后,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先快速集体讨论具体分工及做法,达成统一思路之后,一至三人做板前书写,另一人进行板前准备的正误细节监督,其他组员在板前或者自己座位上做好讲解演练,需要进行文字性的知识总结的要做好知识总结记录,以便明了讲解思路。本组展示准备完成之后,可解决其他组的展示问题,以便于质疑点评,进行知识的总结。
(四)展示与点评
1.展示要求:
本组人员认真听取本组展示人员在展示过程中的讲解,对于讲解不够到位之处可以在其展示完毕给予及时补充;其他组成员要仔细听的同时,分析讲解人员讲解的优点和不足,为质疑点评积累素材,以便于进行精彩的展评互动。
2.展评互动
评价标准:讲解的过程中是否把所用知识点说到位了?解题思路是否理清晰了?声音是否洪亮?讲解时是否能和同学们形成知识的互动?是否把握住了该题的要点?
评展示一: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
评展示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计算
评展示三: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体现化归思想
评展示三: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来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五、归纳总结
1、本节课我学会了哪些知识?
2、我的困惑是??
六、巩固提升
1.平行四边形具有而一般四边形不具有的特征是()
A、不稳定性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内角的为360°D、外角和为360°
2.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5,则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可以是()
和2B.3和4C.4和6D.4和8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CD的顶点O﹑B﹑D
的坐标如图所示,则顶点C的坐标为()
平行四边形的试讲稿3
教学建议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重点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涉及平行四边形元素的各方面,同时它又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联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灵活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
难点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
3、关于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教法建议
本节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重点是四个判定定理,这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1、教科书首先指出,用定义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然后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因此在开始的教学引入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尽可能利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参与进来、
2、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因素,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本章重点中前三个判定定理的顺序与它的性质定理相对应,因此在讲授新课时,建议采用实验式教学模式或探索式教学模式:在证明每个判定定理时,由学生自己去判断命题成立与否,并根据过去所学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结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这样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自己去实验,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在动手动脑中得到的结论会更深刻――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例题讲解时,建议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根据题目中具体条件结合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分析法解题程序从条件或结论出发,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灵活掌握熟练应用各种判定定理会有帮助。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训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各条判定定理,并能灵活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有关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系列
1、复习旧知识: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答对者记分,答错的另点同学补充)
2、小实验:有一块平行四喧形的玻璃片,假如不小心碰碎了解部分(如图所示),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各自画图,画好后互相交流画法,教师巡回检查。对个别差生稍加点拨,最后请学生回答画图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画法有:
⑴分别过A、C作DC、DA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B;
⑵过C作DA的平行线,再在这平行线上截取CB=DA,连结BA;
⑶分别以A、C为圆心,以DC、D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B,连结AB、CB。
还有一种一法,学生不易想到,即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特性,引导学生得出连结AC,取AC的中点O,再连结DO,并延长DO至B,使BO=DO,连结AB、CD。
二、引入新课
上面作出的四边形是否都是平行四边形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生答后师指出这就是今天所要不得研究的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板书课题)。
三、尝试议练
1、要判定我们刚才画出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应当加以证明。第一种画法,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可知,它是平行四边形(定义可作性质也可作判定)。
2、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种画法,这就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一(翻开课本看它的文字叙述)。请想想,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究竟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这里已知是什么?求证是什么?请写出。
自学课本上的证明过程,看后提问:这个证明题不作辅助线行不行?为什么?(因为要证平行线,一般要证两角相等,或互补,要证两角相等,一般要证全等三角形,而这里没有三角形,要连一对角线才有三角形)
3、再看第三种画法,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情况下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写出已知、求证,请两位学生上台证明,其余在课堂练习本上做。(注意考虑要不要添辅助线)完成证明后提问哪些学生是用判定定理一落千丈证明的?哪些是用定义证明的?(解题后思考)
四、变式练习
1、再看看第四种画法,可知,已各条件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一平分,这种情况下它是不平行四边形?
阅读课本上的判定定理之后,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求证最简便?(应该用判定定理一)2。变式题
⑴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练习第1题)(口述证明,不要示书面证明)(问要不要添辅助线?)
⑵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补充)
⑶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家相等及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思考,然后回答不是平行四边形。因为边角不能证全等三角形)
⑷自学课本例1思考:此例证明中,什么地方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什么地方用“判定”定理?
观察下图:
平行四边形ABCD中,<A、<C的平行线分别交对边于E和F,求证:AE=FC(怎样证最简便?)
五、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平行四这形的判定有哪些方法?试列举之。
2、这些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中最基本的是哪一条?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有什么关系?同一个证明题中应注意什么地方用判定,什么地方性质?
下一篇:沙龙活动总结范例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