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师的故事优秀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感恩老师的故事优秀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感恩老师的故事【第一篇】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女科学家,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被人们尊称为“镭的母亲”。她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和受到世人的无限敬仰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因为居里夫人深深懂得,如果当初没有老师细心严格的教诲,自己是不可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的。
这一天,欧班老师收到一封信,寄信人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还以为是邮局弄错了呢!因为,这时的居里夫人早已经是一位在全世界都被赞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农村教师写信呢?欧班老师连连摆手对邮递员说:“先生,您一定是弄错了,一定是弄错了,我不可能收到这位名人的来信!”直到送信的人十分肯定收信人没错,她才用不断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
欧班老师觉得这件事情真是难以置信啊!她颤颤巍巍地戴上老花镜,拆开信仔仔细细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激动地泪水不禁涌出了眼眶,原来写信人竟是她二十年前门门功课都考全班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向欧班老师深表敬意,告诉老师,她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诚恳地邀请老师能到巴黎作客,细心的居里夫人还把往返的路费一起寄了过来。欧班老师读完了信,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那个多年前可爱勤奋的小玛利亚浮现在她的眼前,欧班老师喃喃地说:“我竟然教出来了一个这样伟大的科学家。”
过了不久,久别的师生就见面了,居里夫人在家里热情接待了少年时代的老师欧班女士。她亲自下厨房做菜,向老师祝酒。饭后又和老师紧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她使欧班老师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了。作为赞助人的居里夫人愉快的接受了祖国的邀请,到华沙去参加开幕式典礼。这天,全世界许多人物都簇拥在居里夫人周围,他们中间有国王王后,有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有各个领域最的科学家,还有居里夫人的亲朋好友。
开幕式马上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不顾众人,忽然从**台上快步走下来,捧着鲜花穿过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居里夫人深情地亲吻了她,轻轻推着她的轮椅向**台走去。回到台上,居里夫人向大家介绍,这位老人就是自己少年时代的欧班老师。会场里的人见到这情景,都向这师生俩投来羡慕敬佩的眼光,全体起立热烈地鼓起掌来。这位八十岁的老人的脸上挂满了激动幸福的泪水,她的学生成为世界名人之后,对她还是那样热爱,那样尊敬。
同学们,故事就讲到这里,最后我请大家深深思考一个问题:
一个世界名人尚且对自己的老师如此心怀感恩,而我们呢,又该用怎样的行动来回报那些含辛茹苦的教育我们的老师呢?
感恩老师的故事【第二篇】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
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感恩老师的故事【第三篇】
敬爱的王老师:
您好!
我想对您说,我很想念您,作为您的学生,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从北京宏志中学毕业已经快一年了,我经常会想起您,想起您讲课时的神采飞扬,想起您讲故事时的憨厚笑声,想起您教育我们严厉的话语,想起您殷切的眼神......师恩难忘。
记得最开始时我们学的是函数,等再上课时,您要我们说出函数的概念,我们没人能说出。您教导我们要注重定义,做题要回归定义。说实话,也许是初中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吧,以前学数学,预习复习。“定义”我却从来没注意过,做题顶多想个定理。从这以后,您经常提起这几个字,尤其在我们遇到难题时,您的提醒让我们慢慢从定义入手,才恍然大悟,学会了解题的关键。
毫不夸张地讲,您带我们认识了数学的一片新天地,您说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起初我们还以为这种说法未免太夸张,渐渐的才发觉原来数学是好多学科的基础,描述世界的规律。您向我们讲述笛卡尔的故事,“我思故我在”这句话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位数学家的伟大的求知精神。您带领我们寻找数学的美,数学的奇妙。借给我们关于数学文化的书籍。如果不是您,也许我们会对一些数学现象,简洁的公式,相对应的结论熟视无睹。是您,带领我们慢慢地发现数学的妙趣所在。
您上课时经常给我们讲一些数学题之外的东西。印象最深的是您讲自己对数学的一些研究体会,去全国各地参加学术会议时的一些见闻,我们确实为有这样一位有才华的老师感到骄傲。但是,最初的时候我们真的很不明白您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时间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甚至还给您提过意见,但是您依然还是那样的我行我素,坚持“潇洒”的讲课风格,后来我们也慢慢习惯了,慢慢感觉到这些话其实传达了您对社会、对人生的许许多多充满哲理的思考,您正是通过这种方法引导我们却关注课堂以外的世界和“正课”以外真正的数学思考。依旧记得您讲笑话时总是会首先露出“憨憨笑”,到最后高考的时候,您的笑话成了我们缓解压力的良药。直到那时,我们似乎懂得了珍惜和您在一起的这些时光。
仔细想想,您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解题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面对习题时的思维方法。记得又一次,我们碰到了一道直线与圆相离得题目,您讲完之后,又举一反三--讲解了直线与圆相切、相交的情况,最后又推广到两圆不同位置关系的不同处理方法。整节课下来我们,我们收获了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了解如何自己探索、如何举一反三的学习。您告诉我们“没有几何的代数是瞎子,没有代数的几何是哑巴”,教导我们做题要数形结合。您用几何画板不厌其烦的向我们展示图形变化的规律,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量;您讲的化曲为直思想直到大学学习微积分是我才体会到这种思想的神奇之处。
数学课上,您也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您的经历让我们懂得踏踏实实学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您通过社会上的一些事情传达给我们“凭良心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没有缺点的人也不会有优点,要学会正确的看待他人”的道理。高三那段最艰苦的时光,您说“你们现在就是父母的投资,当然,父母不要求你们的回报,但是你们一定要回报父母和。好好学不要让家人失望”我把这些话记了下来,始终用这些话鞭策自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优秀的老师留给学生的不是如何解决具体的一些题目,而是解题的思维方式,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才真正的能够指引我们一生的学习、生活。
记得,高三冲刺阶段,每次模拟考试您总会说“我难人亦难,我不畏难;我易人亦易,我不大意”。正是这两句简单的话,让我们烦躁的心得以平静。考前那些天,每个同学都很烦躁,面对着一沓一沓卷子上做了不知多少次的习题,每个人都产生了排斥心理。但是,你提醒我们,会做的题不一定得分,不会做的也不一定不得分。这句话起到了当头棒喝的效果,我们知道了要重视基础分,“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成长中人总是会慢慢发现,许多熟悉的人、熟悉的事虽然渐渐远去,也许已经许久都不曾记起,但是,不经意间偶尔的想起,其中的点点滴滴总是带给我们很多温馨与启迪。
上了大学以后,高数老师拿着书本还会抄错题的行为真的让我很郁闷很无奈,猛地想起您上课时把所有的授课内容都装在脑子里,然后充满激情的讲解的场景,多么令人留恋。高数老师讲课做题时自己都会算错,而那时的您,计算神速准确,边算边教我们如何巧算。现在上课老师会讲不少知识,有时也会觉得没劲,不由地怀念您讲的小故事,想起您讲的关于青蛙爬井,两人约会等有趣的问题。
其实,我们都认为您比较适合研究数学。您的方法常常让我们啧啧称奇,我们也明知您想把更多的知识技巧教给学生,让更多的人来领悟数学的精髓。
有些人认为您不太关注学生,其实他们只是不了解您。在课上,我们做错题,您总是严厉地批评,课下督促我们一定要改正重做一遍。最开始我有点害怕问您题,您耐心的解答消除了我的顾虑。每次答疑总能获得很多收获。我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学生,数学学得不是特别好,我很喜欢您讲课的风采,我从心底感谢您,师恩难忘。记得临毕业时,您送我一本留有赠言的台历。寒假那次回校看望您,憨憨的笑容,侃侃而谈的神采,依然是那样的亲切,给了对大学还很茫然的我增添了一股力量。我将始终记住您的话:从点滴做起,筑就卓越人生!
师恩难忘……祝您身体健康!此致敬礼
感恩老师的故事【第四篇】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上一篇:实习中的不足范例(汇总4篇)
下一篇:2024党员谈心谈话记录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