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优质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第一篇】

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所普通小学学校老师,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不因为家庭条件的差异和学校条件的差距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新《义务教育法》的最大受益者。农村蕴含着大量的人才,还有待开发的人力资源,从法律的角度给他们一个平等就学的机会,未来,国家和民族也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或者,只注重了某些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却忽视了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我认为,这其中的”学会做人“应该是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学会做人”教育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德育渗透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情操、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隐形教育的影响,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用心走进学生心灵,以智取人。以下是本人在教育工作中的心得和体现:

一、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体会到爱心。

俗话说:“话是开心斧,情到自然开。”学生处于发展阶段,极渴望自己能作为被关心的对象,又加之现在许多的父母因为工作和挣钱的缘故,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没有父母更多的关心,教师在生活上的关心无疑是对学生在情感上的雪中送炭。当天气变冷时,我会及时督促学生加衣服,有时了解学生的状况,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温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因为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老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赋予,他们体会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老师的关心使他们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生活上的关心、物质上的帮助,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你一句问寒问冷的话语就如一股暖流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爱如清风,如阳光,给学生带来和谐、温暖。

二、辅导上的耐心,使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在校,以学为主,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主要精力也应放在学习上,但现行大纲的知识要求及教学方式,只对少数学生适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目标过高,特别是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品质,许多学生因为一直用功,效果不佳,教师如果再不加以诱导,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在辅导上,尽量体现分层要求,严禁“一刀切”的做法。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基础、爱好,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对成绩好的学生,重思路点拨,再让他们自己思考,对中等生,点拨思路后再根据其反应确定辅导重点,尽力帮助他们饶过或突破思维障碍,对困难生就要从基础开始,分散难点,分解问题,特别注重辅导后进生是否听懂,鼓励不懂多问,教师一一耐心辅导,直到学生清楚明白为止,切不可操之过急。在教师辅导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用成功教育激励学生,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使学生树立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在我所教的班级(一)班有一名学生,平时对学习总是心不在焉,多次教育,均不见成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班上请学生秀一下谁的发音最好,有的的同学推荐这名同学,他果然不负众望,很流利的把我要求的文章大声的念出来,而且发音真的标准好听,我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的夸了这位学生一番。从此这个同学象变了一个人,对我安排的各种工做都积极负责的去完成,学习成绩也渐起色,尤其是本学期的英语听力进步很快,现在还是班上英语科早读领读代表。

三、课外谈心,和学生交心。

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工作对象,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咨询状况,与学生谈心,通过学生的语言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次信赖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做更进一步的交流,但教师的一次微笑,一次期待眼神,温和的语言,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感悟。而在课外活动中,就有更多的机会,应主动接近学生,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交谈,共同挖掘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更全面深刻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咨询。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与他们交谈,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为题材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一些现象的认识,分析他们的心理咨询特征,对个别问题可以开门见山的提出,如对班上纪律的看法,对学习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等等。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则必须首先接近他们,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适时加入他们的活动,细心分析他们的言行,或在集体活动中借题发挥,正确诱导,真正从心灵上与学生交流,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咨询状态的目的。

四、教导诚心,使学生有恒心。

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应以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不结合实际空口说教,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一味责怪,应从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教育,用尊重学生的。爱心、诚心换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逐渐达到持之以恒。比如这个学期,班上有两个小男生在我的英语课堂上,因为一点小矛盾,两个大打出手,当时情况很恶劣。刚好就要到下课时间了,我没有大声的训教他们,而是先把他们的情绪冷静下来。下课后把他们俩留下来谈心,让他们知道他们今天的行为时多么的恶劣,他们这样做对他们自己,对班上其他同学还有老师造成了很大影响,两人经过我的开导都意识到自己不该那么冲动,不该向对方动手,最后两人在我面前,彼此道了歉,还写了检讨书。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没有什么都不行的学生,问题在于老师站在什么角度看,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坚信用情、用爱、用智、用心则是保证学生心理咨询健康的最好良药。

五、教育上精心,激发学生学习热心。

总而言之,教育要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只有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讲究育人方法,尊重学生人格,民主平等对待全体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耐心细致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的真诚之心,可获得学生的尊重热爱之情。以关心、耐心、诚心、精心唤醒学生的求自信、自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发展,成为合格的,对社会有“实用”的优秀人才。这是本人通过学习新义务教育发的心得和体会,也是本人在平时教学中的表现。

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创新、有突破,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同时,各级行政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必须肩负起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的责任。在实施新《义务教育法》过程中,我有这样的思考。

总之,新《义务教育法》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

新教育心得体会【第二篇】

深秋的海门,层林尽染是一种美;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散发着光和热,温热了这座城市。教育是海门的一张名片,新教育就是海门的一块金石,更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在海门的四天学习,让我的内心受到感染,受到触动,受到震撼。新教育实验唤醒了沉睡的状态,擦亮了内心的朦胧,点燃了我心中的教育热情。静静聆听新教育的声音,接受着新教育理念的洗礼,新教育的种子埋进我的心间,努力地汲取营养,努力生长。

新教育实验是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通过学习新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吴建英的主题报告《新教育阶梯阅读课程的研发与实践》和海门育才小学黄莺莺的《永阅读点亮童心》书香校园叙事,让我这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越发地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感受到肩负的重任。儿童阅读,是一项“花的事业,根的工程”。我们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用一身书卷味去唤醒儿童的阅读需要,用一路书香温润儿童的精神成长。所以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营造书香校园就是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生活,使学校成为传承优秀文化的阵地、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史教育的最重要活动。我们要在践行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注重阅读对学生的滋养,主要通过“晨诵、午读、暮省”形式,让孩子每天能浸润在中外经典书香里,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养成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成为伴随人终生的生活方式。让阅读为孩子的童年播下最美妙的种子,用经典读物去滋养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博览群书,受到多风格高品质的语言熏陶,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要用心为孩子推荐好书,必须是经典的额,儿童的,分层的,全面的。有一定阅读坡度的,要为每一个孩子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让学生沉浸在清朗高贵的语言环境中,产生持续不断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母语中狂欢。通过“书香儿童”“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等评价,通过举行读书节,开展诗词诵读活动等方式,激起阅读热情,让阅读使每一个生命闪亮。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在阅读中学会品评,学会联想,学会咀嚼,学会欣赏,在阅读生活中以书为友,以经典为友,成为精神明亮的人。

江苏海门的新教育学习,无论是听取专家报告还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都让我耳目一新,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教育正能量。新教育是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要很好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行列里,教师的行走方式极为重要。所以要加强学习,加强自我反思的能力,勇于实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追随新教育的步伐,让新教育理念渗透到我的教育工作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心得体会【第三篇】

放眼花沟,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到处活跃着忙碌的身影,为花沟镇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花沟镇将变压力为动力,抢抓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以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强重点、求发展、夯基础、惠民生,全镇上下一心,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和谐、幸福新花沟。”花沟镇党委书记陈现彬说。

“绿色化”引领经济跨越发展

春暖花开,“绿色化”的春风萌动着花沟大地。与陕西汉能科技签订协议,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占地1000余亩的光伏发电项目;投资亿元,占地200亩的北京华丽联合新型节能建材项目正在洽谈中;华瓷陶瓷膜项目二期建设如火如荼……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项目正日益撬动起花沟镇经济发展的绿色增长极。

致力绿色发展,实现金色梦想。设立招商“绿色”门槛,推行项目节能、环保预审制度,严把入门关。积极引进三产物流企业,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依托8家运输公司和10余家三产物流公司,税收力争实现1500万元。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支持澳森特、华仲陶瓷、天润气体、鑫丰工业用呢、苑美鲜等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动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向更高端延伸。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整合镇内旅游资源,打造以陈庄- 唐口遗址为龙头,以百果采摘游为主体,以亲近自然、体验民俗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格局,做活旅游文章,增值绿色GDP。

搭建“互联网+”时代下现代农业新框架

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热潮势不可挡,如何借力“互联网+”的时代东风实现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升级换代?近日,花沟镇与乐物网积极接洽,邀请该公司总经理王明光前来考察,双方就农产品网络销售、品牌宣传等合作事宜进行探讨,开启“互联网+农业”新模式探索的破题之旅。

今年是花沟镇构建 “互联网+”时代下现代农业新框架的破题之年。花沟镇将主动顺应“互联网+”热潮,积极探索农业全面“触网”新模式。一方面,加强与乐物网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拓展农业下游消费,更新销售渠道,推进花沟镇农业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以农产品安全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县检验检测中心合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加快花沟镇农业信息化进程。

当农业遇上互联网,将开启花沟农业向更高层次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加速模式。扩大以山东黑牛为龙头的现代畜牧基地规模,新建、扩建规模 500头以上的山东黑牛能繁母牛小区2处,100头以上养殖小区3处,新建、扩建规模3万只肉鸭养殖小区2处。推进以“两西”蔬菜为代表的品牌瓜菜基地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年内新建冬暖蔬菜大棚300个,新增早春西瓜1000亩。对30余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品牌化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引进得益等企业,新建高标准基地2-3处,流转土地3000余亩。鼓励条件成熟的基地积极申请“三品一标”认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打造几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花沟品牌。

民生事业建设串联百姓幸福密码

沟渠改扩建、生产路硬化建设、沟渠绿化……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春日里让群众感受到温暖的不仅仅是气温的回升。“为了不耽误村民收割小麦,赶在麦收前建成生产路,我们特意将工期提前,加班加点,争取让群众早受益。”花沟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指挥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一组组数字,一项项政策,一笔笔支出,孕育着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成果,传递着花沟质朴的惠民情怀,串联起花沟百姓的幸福密码。投资 2200万元,建设小农水四期工程;投资4300万元,全面推进1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投资650万元,对龙桑小学、幼儿园实施全面改造;投资 350万元,对镇卫生院进行改扩建;与北京开心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开办高青县鲁才高级中学,争取年内达到规模12个教学班,在校生600人;按 “先拆后建”模式,对花四南村实施旧村改造,扎实推进“两区三村”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保洁员管理长效机制,对田兴路等重点路段道路两侧进行集中清理,绿化粉刷沿路周边树木,争取对30余个村进行绿化、亮化;积极推进水绿高青建设,重点做好庆淄路绿化和北支新河绿化工程;以“幸福文化广场”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及其他文明创建活动。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当群众“靠山”

一尘不染的村硬化路,回荡着欢声笑语的文化广场,满载着致富梦的500亩桑蚕基地……近日,任马寨村村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有人粉刷墙体,有人清理垃圾,热火朝天,描绘着美丽乡村梦。“支部领着俺们建基地,给俺们建广场,过阵子乡村旅游也要热热闹闹办起来,有咱支部当‘靠山’,日子真是越过越带劲儿。”一位村民这样说道。

花沟镇着力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越来越多像任马寨村党支部这样的群众坚实“靠山”。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加大对新任村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以及无职党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分批给他们上好“政策课”“业务课”“作风课”“警示课”,培养其担当群众“靠山”的能力。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百优创建”和“百村万户扶贫奔康”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致富基地,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致富路上有“靠山”。推行村级事务“五代理”工作机制和“四议两公开一审查”工作法,突出抓好民主议事和规范财务管理,打造阳光村务,做群众的放心“靠山”。组织92名镇机关干部驻村指导,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实现群众有需、干部有应,群众有难、干部必帮,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服务效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当群众的贴心“靠山”。

对于新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第四篇】

暑假期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新教育之梦》那独特的亲和力。简单而尊重地道一声“朱老师”,仿佛一下子距离近了许多,读他的书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从教的小学,很多方面已经是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还无法很深地体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时时地不断的冲击,外加现行教育评价系统的不配套,要实现新教育的梦想自然是有着诸多困难,于是咀嚼着朱老师的文字,回忆和想象着我们的教育现实,不禁有了许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却零零星星。

如今读《新教育之梦》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

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融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

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

我们应综合地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带给我的灵感和激励将随着我的文字流畅成我的所得,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

《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

70 3227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