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西走廊纪录片观后感(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河西走廊纪录片观后感(最新8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河西走廊纪录片观后感【第一篇】

一个秣马厉兵,峥嵘初现的汉帝国正冉冉升起,我沿着河西走廊的脉络,一点点还原了昔日走西域,开西疆的荡气回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十八披甲封帅,二十封狼居胥。这世间应无少年不想学霍骠骑,收复焉支山,弘不世之功。看这部恢弘的历史纪录片,我总觉得,无数忠骨销魂的汉家将士似就在眼前一般。

那是一段惊心动魄的铁血岁月,英雄的荣光浸润了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中原与西域世界互通的大门在无数将士的浴血奋战中被缓缓开启,这富足的土地终于向中原展现真容颜。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从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到霍去病拿下河西走廊,从此,祁连山下的这条走廊正式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几个动人的名字开启了河西走廊金戈铁马的征途,自此,千年丝绸之路的波澜壮阔才得以为人们所知晓。甘肃,敦煌。虽未能至,但的确叫人心向往之。

这里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风云,有无数的坚守,开创与信仰,还有数不清的战乱和残杀,这片土地蕴蓄了太多不为人所知的骁勇故事,也积淀了太多的骊歌传奇。河西走廊是在满目戈壁下在祁连山的雪水下被滋润的,它拥有雪莲遗世独立的气质,即使历史千百年的锉磨也没叫他蒙上风尘,反而更加坚挺。时间的脉络渐渐向前延伸,它不会驻足回望,或许,它永远也不会发现,这条走廊的生命的毅力早已超越了时间。

娓娓道来的是河西走廊的事迹,缓缓流淌的是祁连山的雪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纪录片,我也认为,这是关于西域的一首荡气回肠的启蒙诗。时任敦煌研究所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的沙武田教授及总撰稿邓建永表示,40万字的学术剧本几乎囊括了河西走廊在各个朝代的历史变迁,当我们翻开这幅画卷,发现它与中原王朝的国家经略息息相关。极致的美的享受和恢弘的历史基调共同造就了部历史纪录片,它历久弥新,久盛不衰。

几百字的话语根本说不尽这部纪录片的“骨相”,我能从这部片子里,轻易地衡量出历史的重量,河西走廊的真实地质地在我面前展露,这一刻,我似在玉门关。

河西走廊纪录片观后感【第二篇】

最近,看了一部制作精良的记录片《河西走廊》。正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赋予了历史鲜活的灵魂。它的出现让写在史书里、刻在壁画上、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变得有血有肉。

《河西走廊》以大规模的情景再现回溯历史,两千年前,张骞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符节,跨越历史长河将一条厚重的历史之路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一年,刘彻19岁,张骞27岁。而同样是二三十岁的年纪,我们却习惯了循规蹈矩,习惯了安于现状,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愿去改变,不愿去突破桎梏,打破固有的“安稳”的生活。

张骞是一位勇者,明知踏上西行的道路异常艰辛,但他依然勇于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鸠摩罗什被囚禁整整十六年,仍不忘弘扬佛法,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能无法表述史人开拓的步伐了,反倒觉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来的更为准确。

通过对纪录片的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追求自己的目标、路途是充满艰辛的;学习知识,亦或是枯燥的、乏味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有各自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一路走来,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忘却了自己的目标,停下追逐的脚步。没有超世之才,就要有坚忍不拔之志。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竞争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即使面对逆境,也要有面对的勇气,在生活中要敢于拼搏,勇于改变,这样才能距成功更进一步。

纪录片虽然只有短短十集内容,但其内容贯穿了从汉代到新中国河西走廊的演变,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我当时就哭了。他的生命这么强韧,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我感觉他就像是一个小英雄。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同时也是对我拍这个片子的精神回报。”而黄家三姐妹的生活也明显不再是昏暗的色调,大姐已经上中专,二姐和弟弟都在上初中,比起谈从前的日子,弟弟更愿意从抽屉里翻出相册,让记者欣赏他和总理温家宝、演员蒋雯丽的合影。而小女孩楠楠再也不沉默寡言,许多人专程来看望她,在她的睡房里,漏风的墙壁上贴着姚明、濮存昕等公益名人的照片,悬挂着山东白血病人送她的千纸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接见了她和其他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还在她的笔记本上赠语:“坚强、努力、奋斗、向上。”

可以看到影片的拍摄给小主人公们带去了温暖和关怀,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影片的宗旨绝不仅仅是这些,它在于唤起社会更多人对那些艾滋孩子的关注,因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艾滋孩子需要帮助和关爱,还有很重要的是要消除特别是农村里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偏见,这样他们才能正常生活,拥有生活的信心。但对艾滋病的防治和重视并不是用一部片子就能解决的,而需要一个过程,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文媒体《世界日报》这样写道:“如果说,股市的一天暴跌,北京可以用庞大的资金来入市托股,第二天就可以全盘翻红,继续营造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盛况,那么,艾滋病的防治,就绝对需要漫长的奋斗过程,才能出现成效”。

河西走廊纪录片观后感【第三篇】

“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诗人王之涣和王维的名句中提到的玉门关和阳关连同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郡,都是汉朝在取得河西走廊之后建立起来的。汉朝以这些郡和雄关为落脚点,在河西走廊站稳脚跟,有效的防止了匈奴人的反扑并将汉朝的影响力逐步扩散到了西域地区。

这些新建的雄关和郡都需要有士兵把守,但是这些士兵无疑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这对汉帝国来讲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汉武帝时期的大臣桑弘羊提出了屯田轮台、渠犁的主张,在汉昭帝时期被霍光采纳。从此,驻防河西走廊的士兵就有了双重身份。若无战事,他们就是手持农具的农民,河西走廊的土地本就肥沃,辅以汉朝先进的种植技术,沉睡的土地很快就被唤醒,变得生机勃勃。一旦战争发生,这些士兵马上就可以披挂上阵,骑着优良战马、手持武器的他们让敌人望风而逃。

汉朝的屯田政策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一支兼具屯垦与戍边职责的军队。

公元前60年,汉帝国设立西域都护府,将今天新疆和中亚一带广大地区并入版图。至此,通向亚洲腹地和遥远地中海的商路完全打通。

河西走廊也从两军交战的战场,变成了连通汉帝国和西域各国的商路,站在玉门关的关塞之上,你可以听到由远及近传来的沙漠驼铃。这些汉朝的商队,将汉朝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物产运送到西域各国;同时,也带回了西域的葡萄、石榴和胡萝卜等瓜果蔬菜以及骆驼、狮子和鸵鸟等物种以及炼钢术和掘井术。

河西走廊纪录片观后感【第四篇】

央视用一部大气磅礴、画面精良的纪录片,将河西走廊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以不同于以往的形式演绎出来,展现给我们的是鲜活的历史。十集的纪录片,每一集都舍不得跳过片头,总感觉那满天的繁星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各种历史人物与故事的介绍,让我感觉到中华历史的厚重、文化的精深以及自己的浅薄。

片中结尾: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确实,正是那些已经发生的,才能铸就我们的现在包括经济与文化,正是那些已经发生的,才能铺就我们走向未来的道路。历史总是在现在和未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演绎着,读古才能知今。

我对历史不甚知晓,但却有着想要了解的心,此纪录片中,讲述的有我熟知的人和事,也有我从不知晓的人和事,也让我了解了历史人物不同的一面。

印象最深的为,是多大的毅力和决心才能使在异国他乡,经历各种逆境的张骞,仍不忘自己完成自己的使命;还有以前从未听说过的鸠摩罗什,在被关押17年,仍未不忘弘扬佛法,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还有那个历史书中的奢靡浪费的杨广,原来是一个胸有壮志致力发展经济的一代有为帝王,正如记录片中所说,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当代,利在千秋;最让我震惊的还是古人文化与智慧结晶的石窟,那一座座雕像,一幅幅流光溢彩的壁画,无一不是文明的高峰,看到窟中的古籍,被运往国外而震惊世界时,心中有些许的感伤和无奈。

河西走廊的故事,只是我国历史的冰山一角,一样的故事在全国都在不停的上演。历史的长河正如星空,历史中的人和故事正如星空中的繁星点点,正是已经发生的这些故事,才构成我们厚重的历史,才有灿烂的中华文明,才能成为永恒值得铭记。

河西走廊纪录片观后感【第五篇】

今天,我们看完了以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浓浓的历史色彩和文化气息。以千万公里横跨西北北部沿线山脉为蓝本,河西走廊是新疆历史悠久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国际互动的主要道路,是中国文化的隐藏宝藏。

纪录片中,用一字一顿的故事,一点一滴勾勒出了一个伟大的走廊,直面河西走廊既宁静又神秘的色彩。我们看到了河西走廊给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和开发带来的巨大改变;更重要的是,河西走廊也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的文化冲击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在纪录片中,历史过程具体展现,各个时期之间的差别清晰可辨,显示了“河西走廊”建设。河西走廊的拓宽修筑让我们看到新疆的历史转型。沿路的故事令我们感到震撼,一幕幕幕框画出了一场文明之旅,把一个个历史活跃性和特有性清晰地展示了出来,弘扬了民族文化,实现了文明交流,也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之间的情感。

没有现代文明的便利,河西走廊的建设更加艰苦。湘江上的大堤,在强大的雨水和水流的审判下,建筑必须进行严格的抗水测试;抗非洲疟疾的安全警卫,给路过的人们带来了欢乐而又守卫了人民;沿着河西走廊,跨越新疆群山,铁轨穿梭其间,扩大了地区经济交流,让四周山野围绕着活力和欢乐。

古老的河西走廊,建构起中国历史文化的航路,汇集了各路高手,把多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培育出了如今的新疆及周边地区的独特的生态文化。河西走廊让几个世纪的岁月和大地相继,而我们拥有今天的这种创新和未来的更多可能。

河西走廊的存在不仅加强了少数民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互动,也深深地影响着新疆全区的社会发展。河西走廊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它让新疆政策正确。新疆绿洲,延续了这个伟大的河西走廊,促成了繁荣与壮丽。

观看完纪录片《河西走廊》,让我见识了河西走廊伟大的历史和强烈的文化背景,让我体会到河西走廊作为中国文明发展载体与国际互动的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河西走廊的建设为新疆的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更让我明白,只有团结一致,习俗笃实,共同努力,才能拜见传统文化辉煌,继往开来,努力开创美好明天!

河西走廊纪录片观后感【第六篇】

走廊的,早有耳闻,只感觉这是一远的神秘的名字。央视《河西走廊》记,以史诗般的表现形式,再现了两千年以来,河西走廊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发展演变史。我惊叹于编剧的巧妙构思,悠悠千年,用10集的篇子展现的恰到好处。我也感叹于河西走廊的精彩故事,每一个人物、事件,让人印象深刻,更加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向往。河西走廊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①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家喻户晓。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张骞是一位勇者,他有勇气,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有毅力,在逆境中不改变气节,终于完成使命,封博望侯,名垂史册。他是河西走廊的开辟者,他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第一次将中国和中亚的一些国家联系起来,河西走廊的故事,也从这里,满满的开始。

②还记那个叱咤疆场,横扫千军的骠骑将军吗?还记的他为汉朝,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的杰出贡献吗?他是霍去病,一代军师奇才。在那个匈奴肆虐的时代,他以少胜多,出奇制胜,马踏匈奴,建立了一代功勋。是他,真正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的通道。

③常惠,西汉著名外交家,我的老本家,曾经多次出使西域,经过河西走廊。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他违反皇帝命令,出兵攻打曾经杀死汉朝使者的一个国家(地区),扬我大汉尊严。

④中原战火纷飞的岁月,河西走廊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保存站。郭瑀是在这样的时代中的一个大儒,他的学生刘昞后来成为了河西士林领袖。河西走廊为战火中的中华文化提供了传承的载体,为战乱之后儒学的复兴奠定了了希望。

⑤鸠摩罗什,曾经被软禁17年,命运之神眷顾他,最后被救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是一个外国人。正是他,翻译佛经,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⑥敦煌翟氏家族,他们是著名的莫高窟的修建家族。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被称为敦煌壁画艺术的极品。飞天的形象,美轮美奂,拥有很高的审美和历史价值。最早认识这个是从认识樊诗锦开始的,她曾是敦煌博物馆馆长,有机会一定要到莫高窟看看。没去过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仍在继续。”这部纪录最后出了这样的结尾。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是什么使这样的故事成为永恒?看完了这个记录片,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河西走廊的名字,早有耳闻,只感觉这是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名字。央视《河西走廊》记录片,以史诗般的表现形式,再现了两千年以来,河西走廊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发展演变史。我惊叹于编剧的巧妙构思,悠悠千年,用10集的篇子展现的恰到好处。我也感叹于河西走廊的精彩故事,每一个人物、事件,让人印象深刻,更加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向往。河西走廊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①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家喻户晓。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张骞是一位勇者,他有勇气,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有毅力,在逆境中不改变气节,终于完成使命,封博望侯,名垂史册。他是河西走廊的开辟者,他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第一次将中国和中亚的一些国家联系起来,河西走廊的故事,也从这里,满满的开始。

②还记那个叱咤疆场,横扫千军的骠骑将军吗?还记的他为汉朝,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的杰出贡献吗?他是霍去病,一代军师奇才。在那个匈奴肆虐的时代,他以少胜多,出奇制胜,马踏匈奴,建立了一代功勋。是他,真正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的通道。

③常惠,西汉著名外交家,我的老本家,曾经多次出使西域,经过河西走廊。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他违反皇帝命令,出兵攻打曾经杀死汉朝使者的一个国家(地区),扬我大汉尊严。

④中原战火纷飞的岁月,河西走廊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保存站。郭瑀是在这样的时代中的一个大儒,他的学生刘昞后来成为了河西士林领袖。河西走廊为战火中的中华文化提供了传承的载体,为战乱之后儒学的复兴奠定了了希望。

⑤鸠摩罗什,曾经被软禁17年,命运之神眷顾他,最后被救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是一个外国人。正是他,翻译佛经,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⑥敦煌翟氏家族,他们是著名的莫高窟的修建家族。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被称为敦煌壁画艺术的极品。飞天的形象,美轮美奂,拥有很高的审美和历史价值。最早认识这个是从认识樊诗锦开始的,她曾是敦煌博物馆馆长,有机会一定要到莫高窟看看。

河西走廊纪录片观后感【第七篇】

独特的审美内涵。跟随《河西走廊》的镜头下,大片像绿毯一样的草原上,奔跑着膘肥体壮的马匹;潺潺流水,绿草茫茫,靠着祁连山的雪水滋润,漫山不知名的野草开得肆意妄为;飞翔着水鸟的张掖湿地,胜似江南,像一颗绿宝石一样镶嵌在西北。千百年来,绿洲、草场、丹霞地貌就在这里,不远不近。只是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它们第一次呈现出这样极致的美感。

这样极致的美感体现着双重的美学意蕴。作品中的景物突破了传统影像的造型功能,具有了双重作用,除了起环境造型的基本作用外,更成为了具有独立存在价值和深厚美学意蕴的自然荧屏形象。既有粗犷的大漠戈壁、辽阔的草原牧场、伟岸的天下雄关、繁荣的集市商队等自然景观,也有神秘的佛教卷宗、明长城、天下雄关嘉峪关等深沉厚重的人文景观,这些都极力向观众展示着如诗如画的河西走廊风景。这些场景不仅给受众带来了视觉奇观,而且具有深厚的纪实美学意蕴。

这样极致的美感呈现了影像风格的多元化。节奏舒缓的镜头,扮演的情景再现,快速摄影的特技运用,奇特的画面构图造型,在追求纪录片空间真实、整体真实和客观真实的基础上,传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蕴,较好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民族团结、仁义诚信、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特有的个性张扬、粗犷豪放、风风火火的性格以及“大情大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干脆洒脱与“开荒拓野,一腔热血溅荒原”的奋斗精神,不但显示出一种豪气冲天的阳刚之美,更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合之美”的共同价值观。

纪录片《河西走廊》留给观众的震撼在继续……陆上丝绸之路的续写,还在继续……

致敬河西走廊,不仅是对辉煌的历史,更是对美好的未来。

河西走廊纪录片观后感【第八篇】

《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真的值得一看,让人动容,热泪盈眶。不仅在于打磨的故事、服化道、配乐、文案,更在于看到两千多年来,民族自信和坚韧的精神,由衷钦佩和自豪。看完还想再看一遍。

一眼千年,时间从这里走过,留下了历朝历代的痕迹,关键的里程碑。

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打开了对西方世界的认知。13年,坚守初心,历经磨难,完成使命。

汉武帝雄才大略,视野开阔,开疆拓土,并设河西四郡,稳定边疆,联通商贸。

霍去病像是带着使命而来的璀璨英雄,打通河西走廊,奠定西部版图。

外交官常惠,解忧公主为汉帝国西部稳定舍身忘死。

开始的屯田戍边,智慧政策。

三百年大混战,郭荷、郭瑀、刘昞这些儒家学者展现了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河西文化促使儒家文化得以保留传承。了解到最早的石窟原来是儒家郭瑀讲学的地方。

千古一僧鸠摩罗什,昙无谶历经艰险到河西走廊,佛教文化传入中原,纷争中的精神信仰。

第一个踏足河西走廊的皇帝隋炀帝,是第一个在中国的土地上组织“世博会”盛况的人。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敦煌220窟,体现了画工技艺高超。敦煌的石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留下了千年间朝代的痕迹。

萨班、八思巴、阔端、忽必烈,促使青藏高原纳入中国版图,藏传佛教文化传播。(最震撼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横扫大半个欧亚大陆,不可思议。但居然因坠马而死。)

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伊利,决一死战,让人动容。

外国记者拍下的晚清河西走廊影像,一片衰败,凄凉。闭关锁国,落后世界,落后就会挨打,痛心惋惜。深感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国家,是多么幸福。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一代代年轻的建设者们执着、坚韧,施展才能,挥洒汗水和热血,历经艰难万险,发掘地质资源,建立工业城市,再度崛起。西气东输、西油东送,油田,铁矿,铜镍矿和有色金属,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兰新铁路,高铁等等工业的发展,开拓的是工业,建立的是民族自信心。

弹指间,沧海桑田。一刹那,转身千年。时光一去不返,但河西走廊始终就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70 830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