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第一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百年前,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小小红船”诞生了一个大党。从此,中国这艘巍巍巨轮开启了乘风破浪的远航——从建立新中国,到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元,到2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多元,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党的领导下,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达到了历史性新高度,今天之中国已是“换了人间”。回眸历史,愈发显得清晰,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就会更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永跟党走。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第二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吹响了奋进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号角,也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供了更加科学的遵循。组织部门作为全面实施从严治党的“重要窗口”,必须持续传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准确把握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努力把全会精神融入到组织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以组织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坚定理想信念,在培根铸魂、扎牢根基上下功夫。百年党史,既是强基固本的营养液,也是指引未来的领航灯。组织部门肩负着培养教育管理党员的重要职责,必须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坚定信念、启迪智慧、涵养品格。一方面要抓实理论学习,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党的理论武装工作重点任务。依托“祁连山大讲堂”“支部统一党日”“机关党建联盟”等载体,采取党委(党组)书记带头学、班子成员重点学、支部书记示范学、党员干部轮流学形式,通过“原著原文+多元党课+交流研讨”等“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决议》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多方位、多角度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通过谈认识启发、摆问题不足、谋发展思路,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一时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确保学习有收获、思想受洗礼,找准精神坐标、凝聚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要抓好教育培训。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县乡两级党校、村级农牧民夜校教育培训重点内容,借助红西路军二军纪念苑、村史馆、绿色教育基地等载体,做到在学思践悟中加强党性修养、涵养担当品格、锤炼实干作风、汲取智慧力量,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注重发挥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时期各地涌现出来的革命先烈、英模人物、模范集体等示范引领作用,组建专业师资队伍,打造一批红色视频、典型党课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持续传承革命光荣传统,激发奋斗热情,释放奋斗力量,勇挑重担,负重前行,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新时代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坚持履职尽责,在学用结合、以学促干上下功夫。面对新征程、新任务、新挑战,只有坚持创新创优、担当履责、真抓实干,才能使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服务党的政治路线更加科学、精准、有效。要善于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持续传承和发扬创新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确保“十四五”良好开局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谋划今后组织工作更好的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等结合起来,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提出的“三个最大”科学定位和赋予青海“三个安全”的更加重要地位,用求解性思维和创造性措施,推动组织工作思维思路再升级、格局视野再放大、方式方法再改进、路径载体再优化,把工作痛点、堵点变成创新的闪光点,以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来开新局,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组织工作推动,确保全会精神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力工作中落地见效。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持续传承和发扬“钉钉子”精神。
准确把握干部人才成长成才规律性,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立足实际多做打基础、利长远之事。严把组织原则和用人标准,提高辨德识才、知人善任能力,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探索实施“六力(历)评判法”,健全干部“家访”机制,完善干部“担当实例库”,充实“双百”人才库,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等,打造干部人才“梯次选育管用链”,厚培党的事业发展的中坚骨干,做到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持续传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五项指数”创评“六面红旗”活动为抓手,提高基层党建整体性、系统性、融合度,扎实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366”提质行动和机关党建“369”工程,探索实施“三色”党建工程,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做到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腰杆硬、业务精、办法多,敢点死穴、挣脖子、唱黑脸。采取规范“一肩挑”运行机制,落实“联述联评联考”,建立党建带群建长效机制等,健全“关键少数”带“绝大多数”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确保执行党的组织路线不偏离、不偏向,努力形成更多过得硬、叫得响的基层党建经验。
坚守人民至上,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百年大党之所以能够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砥砺奋进新征程,组织部门要持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厚植“人民至上”情怀,显本色、守本分、尽本职,用实际行动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努力在凝聚人心上打开新局面、在服务群众上推出新举措、在推动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厚植为民情怀的新作为。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自觉涵养为民情怀,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沉到一线、扑下身子深入群众,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创新为民服务的新举措。树立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为载体,采取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实践站”等,建立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创新实施“村(社)吹哨、部门报到、党员到位”的“一线工作法”,让党员干部下沉到群众当中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彰显为民造福的新担当。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抓手,创新开展“一支一品”工作,通过“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支部+两新”等“党建+”形式,采取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模式,着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共同富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把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转化为服务区域高质发展、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内生动力。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第三篇】
一段时间以来,来自首都各高校师生代表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重温入党誓词。他们在参观后纷纷表示,要从百年党史中不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把从党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和开拓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坚定步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用2600多幅照片图片、3500件(套)文物实物,第一次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一件件实物、模型,一封封书信、日记,一幅幅照片、图表,真实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此次振奋人心的党史学习活动,进一步砥砺初心使命,激发奋勇前行的斗志。”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在国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全体师生、全体党员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强化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强旗帜意识和创新意识。清华大学要自信从容迈向未来、自强创新不辱使命,努力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出示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清华的应有贡献。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表示,当前,高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就要特别注重传承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教育引导师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整个展览犹如一部立体的党史书,记录着一个百年大党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也奏响了一个古老民族迈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方志敏烈士狱中写的《可爱的中国》,让人感动,催人奋进。他身在狱中,却心系天下!”站在方志敏同志英勇就义的资料照片前,看到他的坚毅眼神,北京科技大学退休教师刘瑞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英雄的事迹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极大地激励着每一位共产党人的斗志和士气,为可爱的中国而献身。”
中华女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周应江表示,要进一步增强学习党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扎实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妇联干部培训工作和女性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时,我被展览中的大量文物实物所震撼,这些文物讲述了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传播学本科生王果然表示,最重要的应当是学习好党的光辉历史,感悟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思想伟力。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首都医科大学等校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也组织了集体参观。其中,首都医科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一致表示,本次参观学习活动使大家在思想政治上再次接受了教育和洗礼,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作为医学院校应自觉把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有效融入到学校中心工作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师生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贯穿于医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医学人才。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第四篇】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
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引导全党坚定历史自信,让初心使命在内心深处真正扎根,把忠诚于党和人民落到行动上,继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才能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汇聚强大前进动力。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党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14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征程上,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
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百年奋斗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决议》对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了全面总结,把“坚持理论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深刻揭示了党百年奋斗的理论逻辑。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回望百年奋斗历史进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党百年奋斗的理论逻辑深刻表明,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回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定自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坚持“两个结合”、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产物,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更强大的真理力量。
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百年奋斗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评判一个执政党是否先进,实践最有说服力,人民最有发言权。在百年奋斗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过去一百年,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必须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结合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为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