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论文【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论文【优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论文【第一篇】

总体看,从社会运行和跨境交往方式,到国际格局、全球议程和世界经济,疫情改变了许多,中国既要对可能袭来的复杂情况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又要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在我们即将面对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当中,最主要、最紧迫也是牵动面最广的有四个。

一是境内外“接种和免疫落差”“修复和开放落差”继续拉大。疫情的反复、病毒的变异和社会冲击效应的堆叠,将使得中国“独善其身”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成本越来越高,保持抗疫成果和恢复对外交往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防疫政策面临的调整压力也会逐渐增大。

二是内外经济改革攻坚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并行发生,交互作用。中国的市场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诸多挑战,结构性调整压力沉重。“共同富裕”改革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需要长期、复杂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也很艰巨。

在此过程中,中国改革和调整的每个重大步骤都会引起国内外市场联动反应,形成相互传导效应。外部经济大环境加快恶化,各主要经济体货币超发,与疫情相关的刺激措施逐渐退出,“财政悬崖”近在眼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减速风险。总之,外部环境转坏,内部改革攻坚的“时间窗口”狭窄,保增长保稳定保改革挑战重重。

三是中美关系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是来自美国的遏制与围堵的压力。

美国从中东、南亚抽身,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将对中美关系和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目前看美国的“转身”并不顺利,加上其国内积弊复杂难解,处于“战略透支”后的“战略过载”状态,拜登政府需要同时处理包括疫情、阿富汗、经济、两党关系、南部边境非法移民激增等多重麻烦甚至危机,其支持率一路下滑,必然对2022年的中期选举造成影响。种种预测显示,共和党将重夺国会众参两院的多数党地位。这种状态固然延迟了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审议进程,但中长期看美方会更多迁怒于中国,其对华政策可能朝更强硬的方向调整。今后的中美关系,暗礁密布、荆棘丛生,要想实现稳定可控可预期困难重重,两国在经济和非传统领域的合作也会因传统领域内竞争性和对抗性的加强而难以顺利开展。

四是周边安全环境进入新的风险集中多发时期。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是亚洲,而亚洲又是“后疫情世界”各种变化所产生的冲击力集中交汇之地。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大国竞争重心转向亚洲,我国周边地区将有更多力量关注和投入,各种既有和新增热点问题交错发展,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热点问题相当突出。阿富汗变局之下,长期盘踞在那里的“三股势力”如何调整彼此关系,塔利班能否稳局并把国家引上善治轨道,有待观察。拜登政府无心与朝鲜开展高层对话,放手让技术官僚处理,韩国政治进入着眼“后文在寅时代”的调整期,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有可能形成新的刺激。朝鲜半岛核问题在美国无暇兼顾的情况下如何演变,值得关注。缅甸政局激变后,美西方保持高压制裁态势,当地局势要想重返稳定与和解的大方向还需缅甸各方和地区国家付出更多努力。围绕乌克兰的大国角力趋于激烈,美俄欧等方的战略回旋余地均明显压缩,战略忍耐度也在大幅下降,发生大规模地缘冲突的可能性升高。中亚国家权力交替的遗留问题未能妥善解决,叠加民生和反恐难题,我国西部近邻地区正在生成新的动荡和干涉漩涡。

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论文【第二篇】

前言:2020年,我们与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刻,很多人和笔者一样,多年来生活在大城市的喧嚣中,这次被迫从忙碌的状态中抽离,突然有时间能享受多年未曾享受过的宁静与平和,甚至能够进行一些细致的思考,而不是那种已经习惯了的眼花缭乱、见招拆招的状态。在这中间,作为教育从业者,笔者相信同道们都会很关心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奇景,那就是超过一亿的学生同时在线上课。笔者认为,也许要过很多年,我们才能真正客观地回顾2020年的这一场景对于未来的意义。

业界曾经把2014年定义为“在线教育元年”,之后伴随着一轮轮神话般的“高歌猛进”,在线教育的发展不断快进,但这一切,在2019年似乎遇到了阻碍,资本市场对在线教育不再“神话”,在线教育出现了停滞。而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却给“在线教育”这个词又打了一针鸡血。

2020年2月10日早上8点,以武汉、浙江、河南、南京等省市为首的“停课不停学”开始了。业界估计,超1亿中小学生开启了网课!这背后还有至少1亿的家长和上百万的教师们,当然,还有数百家教育信息化企业的工作人员也投入到了紧急战斗状态。笔者认为,2020年有可能會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在线教育元年”。

●当前“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形势下,不管是校外机构还是学校系统,都表现平平。笔者认为,这恰恰是我们业界二十年来研究在线教育最值得诟病的地方,那就是,没有人去研究“在线教育”应用场景的本质、分类、环境设计,而只是急功近利地把线下教育的场景利用在线方式提升效率后直接搬到线上。

●“在线教育”模式探讨

笔者相信在今年这样一个“运动”之后,在线式学习或者混合式学习,应该会真正地进入中国教育,这样一场全民思想教育活动的作用,充分地释放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二十年来的积累。下面,笔者就针对中小学教师如何将自己的课程从线下真正搬到线上,形成名副其实的“在线教育”模式,来进行一些探讨。

1.现状分析

我们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实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经历了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科从整合到深度融合的过程,在模式研究上其实已经能够总结出很多经验了,但当前阶段比较成熟的,只有测评环节,也就是作业考试环节。缺乏的是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或者说,模式研究很多,但是并没有有效的总结与推广。

笔者非常敬佩的教育信息化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李玉顺教授曾说过一句话,“不管教学环境如何变化,教学的本质还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笔者的理解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促进教学成果达成的核心。在任何环境的场景设计上,关键就是优化教与学的关系。

在当前,课堂教学的教室内发生的单机教学至多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没有触及教与学关系的真正变革。当下在学校教学场景下,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的绝大多数教学,特别是利用录制好的微课组织教学,也并没有改变一线教学中教与学的实际关系。当然,在疫情来袭的情况下,教育部门利用多年来教育信息化在软硬件上的储备,是一种积极的手段,特别是对没有能力展开网络教学的学校来说,这些微课是绝对必要的,我们应当支持。其实这样的方式,我们已经在2003年“非典”后,以及前些年的“雾霾停课”时看到过了,特别是雾霾时期的“停课不停学”,这样的方式大量在应用,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方式还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权宜之计,依然还是线下教学的补充,不能独自称为一种教学模式。

2.教学模式分析

那么,怎样的在线教育教学模式才能独当一面呢?首先,我们看看当前学校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大概有多少。下表是笔者总结的京津地区的学校当前在教学活动中,非学科教学的课程形态,每种形态的教学模式都是不同的。

3.教学模式设计建议

下表中不同类别的课程在线下都不是一种模式,而仅仅在中小学中,不同的课程类别数量要远高于笔者举出的这些例子。如果把这些课程都搬到线上,那么它们的教学模式都要根据线上的交互特点进行重新设计。

首先,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能力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并在如何达成目标的前提下,利用在线的特点,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师生、生生、生媒(媒体)、师媒(媒体)之间的交互设计,最后还要设计相应的练习、评测手段,以便于学生进行总结反思以及教学评价。

这些课程在线下本就各具特色,搬到线上也应该各有不同,并且要符合“线上教育”的教与学关系的最优化情境。下面,笔者用有着20年的网络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经验的北京景山学校语文特级教师周群的网络教学例子来说明问题。周群老师在最近的1篇博文中为当前时期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网络教学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笔者谨摘录部分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百度中搜索周老师的网络教学内容来研习。

①周老师认为,在网络上教自己的学生,直播效果要好于微课,因为这样更容易做到教学的“目中有人”,同时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黏合度,但微课也有便于分享保存、打破时空限制、师资水平有保障的益处,两者应该相互结合。周老师建议教师采用“CCtalk”这样的直播平台,不仅可以在线交互,还可以回播回看,兼具直播和微课的优势。

②周老师认为,针对线上人数众多,难以实时互动的情况,可以采取分时互动的策略,即要利用好QQ群组、微信群,以及BBS等工具,周老师把这称为是做“售后服务”。

③周老师的下一个建议和网上的很多评论不谋而合,教师上网课,要学习网红,学习他们放松的心态,学习“听众/观众至上”的认知,学习他们在交流时的“对象感”——即便看不见学生,也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语言上可以有互动的提示。

④为了保证直播效果,周老师建议网课过程中学生全程“禁言”(禁麦),但前提是最好要有课前任务,如周老师特色语文课的课前练笔,是以学生练笔、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交互,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文字交流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交流。

⑤在备课、PPT制作等方面,周老师也都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那就是,在充分考虑学情以及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活动准备资源以及掌控课堂节奏。

根据周老师建议,笔者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其核心就是“场景设计”,即针对内容、目标、学情进行的场景设计。

●结语

如果把在线教育当作一个未来的市场,笔者一直强调基于场景的学习环境设计非常重要,并且应该可以成为未来在线教育的一个细分市场,由此才能引申出相应配套的内容设计与组织、软件平台设计及运营、教育评价及大数据等更宏大的市场,但如果场景不能做到“为人设计”,那再多的设计也是枉然。

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论文【第三篇】

一、疫情测试和考验了什么?

(一)疫情测试了各国(不分贫富强弱)的治理水平,尤其是反应在医疗保健领域、面对灾难的应对能力、中央与地方的协调等。

(二)疫情考验了区域性组织,如欧盟、东盟、非盟等的协作、应变能力。

(三)疫情也测试了国际性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贸易组织(WTO),甚至包括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协调、驰援能力的执行力。并等同检视了现阶段负责全球治理的相关主要机构的能动性。

(四)疫情还是对西方国家主导、并以多边主义为主轴的全球一体化,展开的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抽考”,考验现有的全球治理水平和国际秩序。

二、疫情面前的国家反应典型

疫情同时测试出人性、民族性格、社会习性,乃至一个国家的格局,堪称是一面“照妖镜”。值此疫情仍在肆虐之际,综观各国对疫情的反应,可粗略归纳如下:

(一)以举国之力防控疫情的扩散,宁可选择以非常手段短暂牺牲国家经济发展、个人生活自由等,以阻缓疫情外扩,为他国乃至世界争取更充裕的时间空间来防控疫情——尽管中国这次首当其冲,可它树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典范。

(二)当本国受疫程度趋缓,不忘将自己应疫经验、医护人员、医用物资等驰援境外多国抗疫一线,体现“天下一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典型例子,仍非中国莫属。

(三)中国受疫之初,一些西方国家以种族、体制、文化的偏见与傲慢看待疫情,以为这只会殃及黄种人、亚裔人,与己无关,故此漠然视之,而致错失防控疫情的时机。待疫情蔓延至自己国家时,毫无防备、惊慌失措的国家多在欧、美。

(四)武汉疫情暴发之初,那些期待中国经济受到重挫,进而阻缓中国崛起势头的“幸灾乐祸”,首推美国。美国执政当局如此,主流媒体也不逞多让。

(五)面对本国疫情日趋严重,为了本身的政治利益(如:寻求竞选连任、纾缓国内民情舆论压力等),而不惜甩锅卸责,将疫情污名化、政治化,剑指中国,甚至折腾出天价索赔的荒唐闹剧。美国朝野政客已是始作俑者,还有欧洲若干国家,乃至亚洲另一个人口大国的某些政客、精英、媒体也跟着起哄。

三、百年变局的新趋势

在这一片纷扰当中,构建百年变局的新趋势,已在疫情的催化下逐渐涌现,冲击着既有的国际秩序。这大致可概括如下:

(一)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下,美国自我放弃领导全球性的防控抗疫。这也是自二战以来,美国首次缺席全球性的联合行动。它让美国的一众盟友感到群龙无首,无所适从。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也逐渐出现领导真空。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愈发迫切需要团结与合作,以面对当前和日后的全球危机,譬如气候变化或其他可能发生的流疫。同时,这也会引发世界对美国领导全球的角色反思,以及加速国际组织对全球治理机制寻求变革的步伐。

(二)中国的“抱疫驰援”,不管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考量,或是归因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智慧,都体现出一个大国当仁不让、敢于担当的角色;也同时为未来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一个迥然不同的互鉴互惠互利、共商共建共享的模式。

(三)现有的全球一体化,过多聚焦和建立在经济GDP追求竞逐的基础上,却不能在灾难流疫面前发挥国际合作、守望相助的作用。从G7、G20、欧盟、非盟乃至东盟等,疫情当前,尽显“各扫门前雪”的本色与无奈,使一众区域性或跨国组织多沦为空泛的清谈平台。在疫情当头,人类大家庭理应“抱团自救”,回归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性省思。

(四)疫情暴发后,全球的医用物资供应链过度倚赖中国,这让欧美各国蓦然惊觉。在当前新一轮的“防华、反华”思维的弥漫下,疫后多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预料会重新部署本国的医用物资供应链,乃至整顿整个公共卫生体系。这将会形成一种崭新的战略布局。

(五)弱小国家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碍于多方面资源的匮乏,疫情的暴发进一步暴露出他们对国际合作的期待与依赖,这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深耕的沃土。

四、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这一轮新的变局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中国的“抱疫驰援”体现了大国担当的本色,也以行动印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为全球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在国际重大议题上开拓更大话语权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模式”的疑虑和排斥。西方媒体对中国“兼善天下”的美意,已渐次由起初对所谓“中方的公关宣传,志在扩大影响力”的冷嘲热讽,发酵为针对“输出中国治理模式”的疑虑,甚至是无限上纲地扭曲为“输出极权体制”。目前西方媒体针对中国的“舆论围剿战”已经全面开打,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号角再次吹响。

因此中国对这场席卷全球的战“疫”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必须倍感珍惜,善加经营。面对西方国家的甩锅卸责、抹黑污蔑,有关“驰援抗疫”义举的阐释,不妨将之定位在通俗易懂的“同舟共济”的人道主义基础上,而不要作为批评、对比西方治理模式和社会体制的根据。

有道是“打铁还须自身硬”。中国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努力厚植本身的软实力,积极扮演好作为大国的国际角色,而不必竞逐所谓全球治理的领导角色,以免坐实西方国家所谓“意图输出中国模式”的指责和圈套。中国要始终坚持互鉴互惠互利、共商共建共享的对外交往方向,面对全球性危机的考验时,要始终如一敢于担当,有所作为。

与此同时,中国宜把握这百年变局的机遇,适时调整“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布局,如以“重整医护体系”为出发点,借“一带一路”为载体,按亲疏远近、战略考量的排序,选择性地向外提供自身在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尤其是要加大帮助弱势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力度,这更是刻不容缓。其实“医护外交”可作为中国拓展软实力的另一试金石,只要运用得当,其地缘政治红利,当非经济效益所能比拟。

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论文【第四篇】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为中国文化做了一个非常好、非常大的全球超级广告,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各国观众对于中国文化艺术产品出品水准的期待值。中国文化贸易的机遇在此,挑战也在于此!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并且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与增长模式,在世界上开始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享有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奥运会的看点是那十几天,但基础却是至少三十年。而就奥运所展示的文化来说,又不仅是三十年,而是五千年。但是五千年,过去一直是存在的,为什么以前给人的印象不是这样?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不外是借助奥运这个广阔的世界平台,我们用“三十年”重新包装了“五千年”,导致其成功的核心元素就是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我相信,在后奥运时代,中国文化备受关注和享有更大全球话语权的历史机遇正在来临。

我认为,这一基本认识应该成为今后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新起点。

在讲到新机遇与挑战之前,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新中国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并没有找到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对话契合点,受制于意识形态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格局,文化艺术的交流很多时候呈现的是僵硬、刻板、自说自话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甚至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直到今天,我们是否就可以确定地说,已经找到了一个既具备自身文化核心价值又能取得广泛国际共鸣的交流语言了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要义,就是要引起交流方和传播对象的兴趣与共鸣。也许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第一步,即已引起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但离真正的普遍共鸣还有相当的距离。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要想取得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更广泛的国际影响,仅仅靠初步的兴趣还远远不够,必须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我们今天处在这样一个新的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历史拐点。

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在战略和策略上做认真的研究。我个人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对奥运的遗产和影响作出恰如其分的总结

奥运期间,中国的国际形象得到了全面提升,数十亿人观看的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众多赛事的转播直播,五万名左右的外国记者来到中国,把全世界主要媒体的关注点集中锁定在“中国时间”。当然,其中有大量正面报道,也有相当数量的批评性负面报道,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北京奥运会使中国受到了全方位的关注与检验。奥运会在其他国家举办,就是一个大型体育盛会;但是在中国,却不单纯是运动会。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即便我们自己不想政治化,国际上也会有人把它政治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世界的。过多少年回头看,我们会重新评估到中国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对奥运遗产与影响的评估,不能缩小,更不能夸大。我们必须看到,奥运会作为一个凝聚世界焦点的阶段性事件,不会持续太久。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奥运会开幕式宏大形式的表演,引起了各国观众的极大兴趣,但还很难说是引起了持续性的共鸣。虽然奥运会开幕式是不可复制的',但我仍然担心,今后的许多文化产品依然会打上许多它的烙印。这样,又会形成新的模式化、单一化,观众的兴趣不会在重复化的展示中自动达到共鸣,而是有可能会从兴趣变成厌倦。

后奥运时代,既为中国文化产品和贸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平台,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突破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后奥运时代的文化贸易,应该成为奥运效益的延续,今后更多地是以国际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的形式,巩固和扩大由奥运会所带来的中国文化新的影响力,为中国新兴的文化创意企业创造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和发展空间。我相信,广大同行一定都在厉兵株马,为迎接必将到来的巨大挑战悉心准备。

二、把握时代潮流和科技进步的节拍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而同时未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与文化密不可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科技发展为创意产业、内容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创意内容产业又不断激发科技的进步,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过去的若干年中,满足人们基本物质需求的产业已经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不可能在这方面再有较大的突破。而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消费需求,则有无限可能的空间和需求。

其中,文化多样性为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中国文化纵为五千年文明,横为多民族文化,正是多样性文化生存、发展、变迁的一个巨大的生态圈。如何把一个文化资源大国,逐渐转化为一个文化产业和贸易大国,是我们在座广大同行的使命,更是我们的发展的机遇所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不应该因奥运会的结束而终止,因为这些重要理念,正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希望所在。我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开放,以更开阔的视野,把握时代潮流和科技进步的脉搏,不断推出优秀的中国文化产品,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

三、制作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品质的中国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既要遵从自身特定的艺术规律,同时还要遵从普遍性的国际市场规律。奥运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但是中国文化产品规模化地走向世界,依然任重而道远。经过探索,我们提出并实践了“中国元素,国际制作,中国故事,国际表述”这样一个创新理念,成功推出大型驻场演出剧目《时空之旅》。该剧已经连续演出超过三年,成为上海的一张都市名片,其中半数以上的观众来自海外、创造了一种不出国门的文化出口贸易模式。目前,这一模式将应邀在重庆、北京等一批城市作出新的延展。同时,《龙狮》、《少林雄风》、《英雄天地间》等一批国际演出剧目,已经在全球巡演的道路上进人了第十个年头,累计观众总量超过千万人次。我们更希望与影视界和出版界的同行们携起手来,互动共进形成倍数效应,构建中国文化贸易的“联合舰队混成军团”。

中国文化产品要想更好、更多地赢得国际市场,经受国内市场的检验是重要的一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我们必须把中国市场看成国际市场当然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其他产品贸易我国每每处在顺差的地位完全不同,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逆差,同时,更为严重的是,我们所占的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值与我国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非常不成比例。要扭转这一局面,“走出去”是重要的通道,但并不是唯一的通道。就像下围棋一样,守住自己的防线,做活眼位占据较大空间,与打人对方的防线,同等重要,甚至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如果在国内有一大批成规模的多种形态的文化产品,吸引境外游客前来消费,他们消费后形成良好的口碑,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又为这些产品未来走出国门做了很好的零成本的营销推广。我想,在后奥运时代,由于奥运的提振和拉动效应,未来数年,来中国的境外游客数量将有一个新的增长。抓住时机,用好资源,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重视产品贸易的同时,重视服务贸易

根据全球最新的统计,发达国家如美国,服务贸易已经占到总贸易额的80%,而中国更多的还是产品贸易形式,产品贸易又以价格低廉的产品贸易为主。这一点已经令经济学家十分担忧,同时也给我国出口贸易的谈判形成极大的困扰。

而文化贸易,由于其特点所决定,其中服务贸易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附加值相对较高,比如演出、展览、旅游,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服务贸易形式。中国人口众多,文化资源丰富,天然具备开展文化服务贸易的多种优势。发挥这种优势,以创新精神,推出大量中国特色、国际品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品牌,正是我们借助奥运会所形成的国际影响,开拓全新市场,实现产业转型的良好时机。

当然,除去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之外,还有文化方面的知识产权贸易。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为多种贸易形式的文化贸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在这里,我也郑重呼吁,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国内同行之间在公平竞争的同时,更多地合作与协作将是非常重要的。在商务部服务贸易司的全力支持下,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即将在2009年春节前后成立,届时将为有志于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的国内外各界提供一个交流信息、协作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的大好平台。

70 933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