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汇集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学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第一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我都深深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他视柯尔克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覆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献血,累计献血7000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不少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而白克日。卡依尔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个汉族儿童的生命。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的一位普通工人,去年为抢救不慎落入水中的汉族儿童,在救他时白克日。卡依尔也因次现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和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他们这样的事例在各种民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一年有四季,民族团结就是春日的鲜花朵朵;也是夏日的和风习习;又是秋日的硕果累累;还是冬日的阳光融融。让我尽情品尝这四季的芬芳!让我们用心浇灌民族团结的花儿!让我们的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吧!
学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第二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秦朝统一六国以来,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管理国家,九卿中的典型客人是专门管理民族事务的地位。历代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因为民族团结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问题。从历史来看,国力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这些都打下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在20XX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深指出:各族人民亲近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的根本保证。的确,各民族只有亲近一家,情同手足,合作,团结发展,才能聚集强大的力量,创造民族辉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现在在全面的小康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路上,一个民族是必不可少的!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各民族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谐共济,和谐发展。在抗洪救灾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救援中,在战胜消除贫困、抵抗新冠肺炎的流行中,一方面有困难、八方支援,到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
心相通,情相融的志相同,力相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波澜的起伏中不断发展,是因为各民族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赖,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激发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因为各民族不断交流、交流、融合、手脚相亲、守望。现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巨大变化,要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期根本加强文化认同。特别是对党中央推进双语教育改革的重大决策,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站在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和政治课程,积极引导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和国家银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民族团结,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做出积极贡献。
学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第三篇】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才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民族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地区民族工作的“纲”和“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工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夯实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北疆稳固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把“模范自治区”这个崇高荣誉珍惜好、维护好、呵护好。
二、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作为学院学习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职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维度、立体化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潜移默化到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努力做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引导全校师生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作为学院的一员,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推动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汗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就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学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第四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结合近期的党史学习教育,就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谈几点体会。
一、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必胜的保证。
一是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宪法的序言中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回顾历史,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抵御外敌,还是抗击非典、地震、新冠肺炎等灾害;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脱贫攻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我们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跟各族人民共同的支持分不开的,新中国的诞生,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族人民共同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这一信心正是源自于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充分调动各族人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二、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一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和主线,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新形势、新要求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加强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学习,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曾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要完整准确理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扛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责任。
三是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增进文化认同的纽带、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旗帜鲜明、不打折扣地把党中央关于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
三、把党史学习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结合。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XX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到了XX的红色资源和党史故事。比如,在建党之初,XX就产生了包括XX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1947年5月XX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XX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这些都是增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以此次党史学习为契机,更加全面了解和认识XX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加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很好地解决民族问题,切实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二是发挥好党史育人作用,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宣传载体和手段,大力宣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内容,引导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促进各族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三是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使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办实事是学史力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用结合的具体实践。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要重点关注我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事业发展,围绕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教育、交通、水利、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自身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真正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离不开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的结合起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动民族工作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