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集聚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怎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怎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1
在读过李泽厚,宗白华之后的美学很久以来。伊始,在接触美学的时候,就对美学坐过不止一次的领悟和想象,美学这个博大而恢弘的学科,以最神秘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精神的历史,以最艰苦的承受塑造着人们的心灵,也因此麾集了无数哲人、文学家及艺术家们的激情。可以说世界的各个地域文明的本质中。时空流转的隧道星空里,论美学的篇幅实在是恒河沙数。无疑美是不断地被发现被创造,被建构的。是不是可以说“美在矢溺呢?”我想还不能与道的发现所同归。因为有了美必定会有丑有恶,所以才更加显现了,美的崇高与神秘。
美学是个宝物,是塑造心灵,陶冶性情,培育人性,区分美丑的理论根据,人类汲取了美学的精华会在自然中人化山河大地,日月星空和琳琅满目的大千世界,设想如果没有了美学的依托,这个生存的世界将会变得冰冷,缺少人情味。
我们是生活工作在不同领域的人,都从事着不同行业的工作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想要达到过尽善尽美,这也许是求全责备的。但我想过不论是从哪个行业的工作者,对美学有一些参悟毕竟是一件幸事。原因有二。其一。美学可以说是文学艺术、心理、哲学、实用技术等学科领域的联络锁。如果忽略了,就如同做机械运动没有美感和灵光。其二:人人心中都有美的理念和对美的巡礼的经历。与人于己是何乐而不为呢?美学是世界各地域的传统文化洋溢出的灵性和诗情。在今天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时代里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那么冷漠。它赋予我们的是对生命的憧憬和人间美好逝去的和当代的事物的再现和净化。让我们感同深受这别致的意境,美学时代发展的结晶和歌者,悠扬而又难以让人释怀!
在很多极端强烈的痛苦里,因为有了美的呼唤,让我们不再绝望、时而显现出的是一种凄美的状态。在如海深处寂静的停留中,因为有了美学的复合让我们的生命不再孤独,时而火的激情时空留恋处,因为有了美学的平衡,让我们不在偏激,时而捕获的是高贵而有震撼的美.。美学是伟大的,它能给痛苦松绑。这个充满曲折历程“老人”丰厚了每个人的情绪与感受,沟通了现实与情感的陌路。
之所以这个时间的万物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美学标准,美是沉酣于自然生活之中的,要努力的挖掘和再造。美的越从容越接近美的真谛,而丑足可以丑到骨子里,而至事物于猝死。
美学的羽翼丰满就此时代,还未能作罢。我自身都自豪所处在的这个磅礴的华夏美学之中。我自豪于这样的浸泡在梦里在身边,无时无刻不呈现这光怪陆离的各样格式之舟。那些错来娄金的美,可谓是一种狞厉的美,在这样的美中我感到的是一种白鹤初破上古时代的鸿蒙,睥睨一切,正振翅拖影而出的先知先觉之感。
那些天然雕饰之美,可谓是一种浪漫的美。身心都如同老庄那样自然而又脱俗超然。还有一些曹衣出水的美。可谓是有一种律动的美,在这样的美中,我感到自然山川流水的律动,像微妙的音乐一样可以让人屏息凝神。还有一种力屈万夫、韵高千古的美,这可谓是一种潇洒的美。在这样的美中,我纯粹的做人做事,犹如魏晋之情驰神纵。更有一种美,我认为是最高的层次的美,那就是自然朴实,平淡天真的美,可谓是一种意境的美。在这样的美里盘亘,会滋开一种真实的平凡不可企及的超然世外,忧愤无端之境,让人欣然的平心静气,静得犹如老僧补衲,春蝉吐丝。
我独衷于这最后一种美学境界,这种美学境界让我包揽了中国有史以来一直壮哉的田园风貌,任何一种美学特征的由来都不是自生的,这超然的意识形态的背后又再现了怎样一个荒唐繁琐的经术呢?而这也是促成人的觉醒,美学境界飞升的重要一笔。看似颓废悲观的感叹,但恰恰又是深藏着对人生命运及生活的强烈留恋,这就如同庄子的寓言,看似天为,无用,其实是对人类“欲壑难填”一种最好的解脱,例如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木匠师傅看到一棵树,对徒儿们列数他的弱点,说他无用之才,是日晚,木匠师傅梦见这棵大树来找他,对他发话。“如果。我有用的话,不早就给你们砍掉了吗?我哪能苟活至今呢?这看似”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时至今日,科技的进步无止境,随人类的物欲也将横流,不管是嘉木恶木等都通通伐之,这其实是人类的自残,如何才能避免一场”膏火自焚“的惨境。这只有深省老庄,魏晋之美学后的体悟了,难道这不是对人类自己的一种警醒吗?这样”无为“的想法,怎么又可能不是一种对人类本体至纯至真的无尚热爱呢?我深切的关爱与同情这样大智慧的美学境界。
美学之境的体悟就是对自己对别人,对这个自然生态星球------我们共同家园的维护与再造,而这又是我身心呼唤与认同的美学之感想。
怎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2
【摘要】“美”作为一种表现形态,客观地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良莠不齐的“美”冲击着大学校园,冲击着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使许多大学生陷入审美误区。当务之急是通过增设审美课程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美育
一、什么是审美
美,作为一种表现形态,客观地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不论是自然美、艺术美还是社会美,都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提高心灵意境,启发人的智慧,培养气质、陶冶性情、形成品德、美化人生。
审美是审美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头脑中的一种能动的特殊反映方式,并对该事物是否美的一种情感性地评价和判断。例如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胸臆间自有万马千军在奔腾、疾进,不由得会激起我们对自己所熟悉的英雄人物历史功业的向往和崇敬。观一处盛景,听一曲音乐,赏一副国画,人们会情不自禁称奇叫好,发出“真美啊”的赞叹,这是欣赏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对观赏对象的美的一种主动的肯定性判断。
人的生活时刻离不开美,更离不开审美。如果说一个人缺乏对美的感知,那么,即使是在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传世之作面前,或自然界让人目眩神迷的日落景象面前,或者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惊世之美面前,他们也只会无动于衷,感受不到那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震撼。他可能是飒爽雄健的,但这种飒爽雄健缺乏另人心折的内涵和深度来加以衬托,这样的人生无疑是残缺不全的。霍林姆斯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心念端正,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低劣、庸俗、消极的审美情趣,只能降低乃至败坏人的道德情操。”我们只有提高审美修养,才能辨别美丑;才能塑造美的心灵,奉献美的产品,才能同一切丑恶现象做斗争。抵制各种低劣消极、庸俗的风气对社会的污染。审美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通向成材之路的桥梁,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误区
(一)把低俗当高雅
我校部分学生对艺术的了解还处于较低水平。就拿音乐来说,有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的乐理都不懂,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单纯和盲目的。他们认为音乐只是用来消遣和娱乐,或者认为社会上最流行的音乐就是最美的音乐。因此,学生们对一些结构简单、节奏强烈的乐曲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追求时髦,追逐”歌星”的演唱,或者对一些内容空洞、格调较低的歌曲和爵士乐、摇滚乐,常常是津津有味地又听又唱,而对比较高雅的民族音乐和交响乐根本听不进去。像现在流行的网络歌曲《猪之歌》,被疯狂传唱。在湖南台举办的“超级女声”节目中,也有女歌手唱,刘青老师在点评中就明确指出这是一首“很烂”的歌曲,希望选手们以后不要再唱了。
(二)学校审美教育弱化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小学开始,许多学校把艺术类科目排除在主要功课之外,当作可有可无的“豆芽科”。由于不计入升学成绩,专业教师得不到重视,年轻的美育教师纷纷改行,去从事费时少、效益高的工作,艺术教育面临空白,愈到高年级愈明显。到大学阶段,非舞蹈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少之又少,训练大多还是为了庆典和节日。学校不重视美育,学生缺乏美育教育,则不辨美丑。奇装异服、流行时尚,大多缺少文化内涵,青少年却趋之若骛;流行歌曲,浮躁轻薄,“追星族”却津津乐道,如痴如醉。这足以证明我国青少年是多么缺乏艺术养分,以致丑美不分、好恶难辨,影响到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三)缺乏人文素质教育
有一次,同一个学生聊天,说起古人,我说你对朱熹的理学有什么看法,他说哪个朱熹,没听过,只知道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中他老妈叫朱茜,我当时真是哭笑不得。可以看出这位同学多么缺乏人文素质。例如欣赏植物的花朵,虽然不必充分了解植物的属性及其生理的、物理的、化学的属性,但对于花朵的色、形、味等必须有起码的了解。欣赏艺术作品,除要懂得一般的艺术技巧方面的知识,如音乐的乐理、戏曲的程式、电影的蒙太奇①等。此外还要了解作者作品写作及发表时的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把握住作品的内在规律,学会作品中创造美的方法和技巧。
(四)校园文化美育功能缺失
我校每学年都要举办篮球赛、排球赛、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举办是件好事,但这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美育功能还不到位。文化活动还没有从“吹拉弹唱”向“学习型”转化。单一的文化生活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校园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化,“台球室、录像室、网吧、棋牌室”日益增多,相当数量的学生被吸引过去。成天沉迷于其中,不思进取,荒废学业。恶劣的校园周边环境以及校园文化美育功能缺失都影响到学校校风建设。
(五)新闻媒体舆论误导
我国新闻业近几年发展迅速,由于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有些媒体表现出一些低俗倾向:热衷于传播那些艳闻卖俏或是受欺负踩蹄,或是自甘堕落,或是故弄风骚的图像与文字,低俗的”性”闻,特别是暴力、影视的传播,使部分青年学生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青年学生心理上尚不成熟,喜欢模仿,极易受到那些不健康娱乐内容的蛊惑而出现越轨行为,导致男女学生非法同居、打架斗殴、赌博等违纪现象地增多。有的学生不思学业、生活堕落。这种类似黑社会的斗殴、强奸、抢劫、伤人等行为毫无疑问与这些不健康的娱乐内容的诱惑有关。青少年学生对于环境既有很强的依赖性又缺乏足够的辨别和抵抗能力,因此,为他们创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尤为重要。
三、培养大学生欣赏美、鉴别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一)增设美育课程及相关课程
1.增设美育课程
美育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中美的本质、形态、审美意识、审美过程等是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大学生美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美的感知、教育与熏陶,进行心灵、行为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理解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追求美。如何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用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去发现美、创造美。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就指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使人成为理性的人,个性完美的人的重要途径。一个不懂得外在美和内在美,不懂得美的真谛,不会欣赏美、审美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的。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增设美育课程,向学生们介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各种不同美的特点、分类及欣赏标准。着力培养大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明白人完美的形象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在追求人的自然美的同时,还要追求心灵美,“心灵美”才是决定人美与不美的最主要因素,它表现在人的思想、品德、情操、学识、修养当中。这些课程将利于地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建立完善的智能结构和健全的人格结构。
2.开设”艺术理论基础与鉴赏”课
在高等院校中,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训练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去年上半年,我承担着艺术团舞蹈教育的任务,很多大学生对艺术都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和渴望,纷纷踊跃报名参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上艺术理论鉴赏课这种审美教育形式,设置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建筑、园林、雕塑、戏剧、影视、文学等欣赏课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音乐欣赏课入手。由浅入深地讲解一些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并欣赏部分中外名曲,教会他们鉴赏高雅音乐艺术。同时突出作品分析,以便让学生从中清楚这部作品究竟表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去认识艺术、理解艺术。让学生们在艺术欣赏与实践教育中,感情在愉悦中得到升华,精神在欢乐和享受中得到陶冶,最终起到净化道德的作用。使青年大学生逐渐从低级趣味中脱离,达到一个高尚的人格境界。同时利用合唱训练来巩固和提高音乐欣赏课所形成的音乐能力。不仅陶情养性,而且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将他们学到的音乐知识应用于校园文化生活的实践,即登台演讲、演唱、编排、制作音乐节目等当中,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会随之活跃起来。同时要将艺术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发展规划。并制定出全面、明确的、可以量化考核的制度和标准,使之纳入整个教育考核体系。
3.在体育课教学中增加健美操和艺术体操课程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身体练习为对象,以塑造外部形态的健、力、美为主要特征,以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改善心肺功能和提高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音乐伴奏下轻松愉快地达到改善身体曲线,使外形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美丽的目的。健美操在高等院校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国家体育总局对全国参与锻炼人群进行的十个最受欢迎的体育锻炼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健美操仅次于健身气功居于亚军之座。另外,健美操不受场地、器材、季节的限制,我校的体育教研部门应充分利用每节100分钟的体育课。由教师专业性的指导学生进行健美操锻炼,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以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以开设艺术体操课程,这对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增强人文素质教育
要培养审美能力,还需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以及生活阅历等。有一位高中生,从家中箱子里搜寻到一幅清代吴昌硕的《墨荷图》,不懂得它的艺术价值,随手在图上打草稿,毁了这幅名画,把父亲气得呕血。缺乏文化素养的青少年,又如何学会正确的审美?我们必须增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如果学生除了专长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是不可取的。我建议在这方面同学应“博采群芳”,又能有“一枝独秀”。我们可以采取加强课堂教学,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对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对于文科生而言可以增设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而对于理科生就要多增加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要渗透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使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交融渗透;大学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教育,了解本民族文化,优长、缺失及发展趋势,指引学生,建立起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
(三)引进并重视专业教师、美育教学要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并有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要增强审美能力,除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还要重视发挥教师的师范作用。美育教育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就是师资力量不足,音乐教师队伍合格率低,且流失严重。当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1必须招进一批高素质的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或硕士生。2把本校原有具备艺术功底的教师每年选拔一批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艺术类教师的学历、学位和合格率。力争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使我校的艺术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3成立艺术教研室,自行开设本校的艺术类教育课程。加大对艺术类教材、教法、教学的研究力度。4要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建立文化活动中心,舞蹈训练厅、画室、健身房、体操房等。5要有专项的经费给予支持,“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这样老师们才会有信心,工作才会更有积极性。6利用利益机制和政策导向,使现有艺术师资力量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稳定这支队伍。对于艺术类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要同其他任课教师特别是专业课任课教师一视同仁。以便不断适应我校高职高专教育向正规高校教育转变的需要。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
1.塑造大学精神、提升文化品位,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生活
活泼、健康、文明的校园生活是人格健全的要素之一,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有利于促进人格的形成来设计和展开。文化艺术自身的精神价值:自由、民主、创造、开放的文化精神,才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的灵魂。校园文化活动应有所创新,大胆尝试,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大学生在艺术与文化的享受中探索艺术的创造精神,艺术欣赏的自由精神、文化兼容并蓄的宽容精神以及艺术和谐所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那才真正是大学文化所致力追寻的。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构,知识型、创作性表演性强的文化活动将大展用武之地: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竞赛、我们倡导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即艺术欣赏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例如:可以举办民族音乐CD欣赏会、校园原创音乐会、校园戏剧汇演、话剧小品大赛、中外经典影片展评、人文景观摄影大赛、集邮收藏、创作展览、中秋灯谜会、校园文明大使评选大赛、环保手工制作大赛以及校园原创文学、校园诗集和校园网上的各类校园原创作品和文艺赏析等。
怎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3
学期之初,我抱着好奇的态度选了美学这门课,在中小学时学习过美术,我以为,美学跟美术一样,学过以后我才知道,美学是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我了解到,美学与美术并不是同一概念。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被定义为研究“美”(Schnheit)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现在,对美学的研究对象还有争论。
第一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本身。在持这种意见的人看来,美学要讨论的问题不是具体的美的事物,而是所有美的事物所共同具有的那个美本身,那个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
第二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的哲学。这个观点在西方美学史上得到了相当一批美学家的认同。
第三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这种意见是随着19世纪心理学的兴起,主张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和研究一切审美现象,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美学研究的中心。
总之,以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各种意见虽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亦有各自的缺陷,因而都难以取得学术界的公认。美学的研究任务除了它作为一门学科,应揭示和阐明审美现象,帮助人们了解美、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一般特征和规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美学学科本身,并从而提高人的审美欣赏能力外,针对当今社会,它尤其还要提高人的精神,促使人生审美化,亦即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
学习了美学,使我大致了解到如何审美。美既是客观存在,也是人们的主观想象。美学是一门超世俗功利的学问,它反映了人的终极关怀和追求。但它又与哲学不同,它把这种终极关怀和追求溶入诗意之中,用生动感人的形象去打动人的情感,因而它更易被人所接受。
学习了美学,使我更加了解了罗丹那句话:“美到处都有,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学习了美学,使我更加懂得了如何生活,如何享受生活。
上一篇:2023开学第一课心得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