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垃圾分类倡议书(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校园垃圾分类倡议书(实用3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校园垃圾分类倡议书1

亲爱的家长、小朋友们:

一个绿色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处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是有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有益于环境保护,同时也有利于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的城市绿色工程。

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卫生,打造绿色、宜居家园,我们在此向大家发出倡议。

1、大家要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理念,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2、家中增设一套标准的垃圾分类桶,在家庭中开展垃圾分类。教幼儿认识各种颜色的垃圾桶的标志含义和所投放的不同类别的垃圾。让幼儿养成分类的好习惯,在生活中真正行动起来。

3、把不用的衣服等物品进行变卖、捐赠等,延长其使用寿命;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塑料袋;少制造垃圾,特别是不易分解和有毒有害的垃圾,能循环再用的用品必须做到循环再用。

4、“让垃圾分类成为时尚”,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树立环境道德,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动手,垃圾分类才会使人人受益。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努力,养成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为建设美丽青浦,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倡议人:XX

20xx年XX月XX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校园垃圾分类倡议书,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学校垃圾分类倡议书的相关认知。

校园垃圾分类倡议书2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美丽的海盐是我们共同的家,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你我携手创造。生活在这样一座文明、美丽的城市,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进一步创建文明城市,缔造低碳城市,让我们积极响应上级部门推行垃圾分类行动的号召,在寒假期间参与垃圾分类实践,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作出自己的努力,以实际行动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在此,我们倡议同学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亲身参与到“绿色生活我行动,从垃圾减量分类开始”——海盐县中小学生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中来:

一、拼创意,手绘作品我最行

积极参加县垃圾减量分类手绘宣传作品征集,要求有创意,能传达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唤起大家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和支持,让更多人关心并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作品于2月底上交,学校择优参加县级评比。

二、编歌谣,宣传环保我能行

县教育局开展垃圾减量分类主题歌谣创编大赛,将面向全县初中、小学师生征集作品,请同学们积极参与,利用寒假创编歌谣。2月底学校开展评比活动,择优参加县级评比。

三、细分拣,有害垃圾收起来

积极投入到“有害垃圾收起来”大行动中,把家庭中的废旧电池、油漆桶等有害的垃圾集中起来存放,定期交到社区设置的有害垃圾固定收集点,开学后带着活动照片,与同学们齐分享。

四、献爱心,变废为宝捐出来

积极参加“垃圾分一分,环保献爱心”活动,把家庭垃圾中的可回收资源收集起来变卖,把所得费用积攒起来,参与献爱心行动,如:资助贫困学生、病困学生,城乡手拉手活动等。

同学们,让我们争当垃圾分类小先锋,传播生态文明,共建低碳海盐,同享幸福生活。

倡议人:

xxxx年xx月xx日

校园垃圾分类倡议书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它们通常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而垃圾填埋的'费用相当高昂。

也许我们无法阻止垃圾的产生,但我们却可以减少垃圾给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带来的危害,而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就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制造好纸850公斤, 节省木3立方米,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如此既可节约资源,又能维护环境整洁。特此,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倡议:

1、争当“垃圾分类”宣传者,倡导新理念。学习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树立垃圾分类回收意识,每天自觉将生活垃圾正确分类投放。积极参与志愿者宣传活动,自觉在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生活学习场所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宣传,在公共垃圾箱旁劝导人们分类投放垃圾和回收处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2、争当“垃圾分类”参与者,培养好习惯。发扬“东小是我家,分类靠大家”的主人翁精神,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践行“光盘”“限塑令”等源头减量行动,养成勤俭节约、物尽其用、减少废弃、自觉分类的文明习惯。

3、争当“垃圾分类”推动者,养成好品德。结合“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在学校、在家庭、在社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周围同学、家长、市民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共同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德,把文明意识、卫生观念和绿色生活方式传播到每个角落,根植于每个人的心里,践行于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倡议人:

日期:

70 963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