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做合格党员党课讲课稿范例【热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学党史做合格党员党课讲课稿范例【热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党史做合格党员党课讲稿【第一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党史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瑰宝,学好党史可以让我们深刻洞察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秘诀”、科学把握我们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脉络”,可以鼓舞我们的斗志、坚定我们的信念、启迪我们的智慧。我们党的历史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且知识性、关联性较强,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勤于学、善于思、敏于行,将探寻初心、感怀党恩、增智明理之“念”贯穿始终,把党史知识转化为认知和行动,切实在学习党史中增强为民服务的“实效”、干事创业的“成效”、提能砺为的“功效”。

怀揣探寻初心之“念”,在学习党史中增强为民服务的“实效”。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就把为人民谋取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

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了党章……到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广大党员干部要持探寻初心之“念”,在学习党史中感悟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辉岁月,厚植为民情怀,坚定不移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评判标准。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以群众合理需求为导向,抓牢抓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责任,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实效性。

怀揣感怀党恩之“念”,在学习党史中增强干事创业的“成效”。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全体共产党人的顽强奋斗史,其间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学习党的历史,感怀党的恩情。我们党立足于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火把,从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打碎禁锢在人民身上的枷锁、冲破黑暗笼罩、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到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张张艰苦奋斗的画卷,是为人民而绘制,一处处热血挥洒的场景,是因人民而形成,一次次奋勇冲锋的号角,是因人民而吹响。广大党员干部要持感怀党恩之“念”,在学习党史中记牢党的教诲、歌颂党的伟大、铭记党的恩情,不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守土尽责、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报党的恩情。

怀揣增智明理之“念”,在学习党史中增强提能砺为的“功效”。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处处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里边的智慧之光灿若星河、力量之强无穷无尽,我们要开展沉浸式学习,在体悟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中,吸收进步的智慧和思想,汲取前行的力量和勇气。广大党员干部要怀揣增智明理之“念”,在学习党史中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大历史观,既要坚持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又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真思考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探究红色火种成功燎原的原因,读懂、弄清我们党“来时路”,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深化学习中提升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的能力,在深入思考中砥砺品质、淬炼思想、坚定信念,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提高政治“三力”。

学党史做合格党员党课讲稿【第二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大意义,并就“学什么”“如何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一、学好党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视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色,目的在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锻炼党性,更好地开展工作、解决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部署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这次党内集中教育的主题是学党史,目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可以说,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正当其时”,是指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

“十分必要”,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必然要求”: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一)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首先要认清国情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当代中国,国情依然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基本依据。学习党史,就等于从一个侧面认识中国的国情。因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党史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等等。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此基础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新时代,学好党史,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由此,决定了认清国情,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首要前提。

(二)坚定理想信念,要从历史中看“为什么行”“为什么能”“为什么好”三个问题

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思想不统一,各种分散主义、个人主义将会盛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千万不要认为理想、信念、主义、道路虚无缥缈,与我们离得很远或没有一点关系,有没有这一信仰大不一样,不少犯错误的领导干部在受到党纪国法处理时几乎都痛哭流涕,反省说自己放松了学习,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这是根本的缘由。

学习党史可以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而这个理想信念在当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连续执政70多年,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多次的失败与成功,经过多次的正确与错误的反复比较,才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循历史发展的轨迹,党的历史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合理性、发展的规律性和胜利的必然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重大问题。搞清楚这些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就有了思想建设的基础。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从历史中汲取宝贵经验

党史包含党的建设历史,同时,加强党史的学习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建党以来党的建设发展历程,对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正确认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一条主线,五位一体”的发展脉络,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习党史要把握历史发展总脉络

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这是党史研究须臾不可背离的中轴线和定盘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制度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之后经历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大革命时期,也就是北伐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这样五个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其间,经历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在这28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成就:

1.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和领导了最广泛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通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科学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怎样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并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开创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独创性地解决了党的自身建设中的特殊矛盾和复杂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在远离城市工人阶级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在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风的侵蚀,正确地开展反对党内错误倾向的斗争,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8年)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我们取得了民族独立,然而,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穷二白,我们党为实现国富民强开始了在中国探索建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我们党由一个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我们做了两件大的事情:

我们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也就是说,1949年到1956年是一个过渡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又叫社会主义建设。所以,1949年到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

政治上,我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确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这一切,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通过连续四个半“五年计划”的建设,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雄厚的科学文化和物质技术基础。

国防、外交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国防方面,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打赢了抗美援朝等自卫战争,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我国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和核潜艇,增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外交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加入维护世界和平的社会主义阵营,首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发展同中间地带国家的友好关系。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国和美国改善关系,并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些外交上取得的成就,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宝贵经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978年至今)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理论上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这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实质和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万亿元,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实际增长超过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上升到2020年的17%左右,稳居世界第二,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四)党史的主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世界大同。

1.党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为人民奋斗、为人民奉献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重大成果,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辉煌业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安危共担,众志成城,气势恢宏地向全世界展现了党领导下人民聚合的磅礴伟力。

2.党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经历这三大历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我们一步比一步更接近我们的梦想。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始终奔跑在民族复兴的最前列,以坚定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治国理政智慧,带领着全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壮丽山巅健步登攀。

3.党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不仅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以广阔的世界眼光和胸襟气度,向往世界大同,谋求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党大国领袖的战略眼光和广阔胸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引领经济全球化正确走向。这些重要思想,既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又为世界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智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启示

党史怎么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一)不断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明理”,是明白一个道理,即: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结合理论学历史,是此次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特色。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理论创新是灵魂。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党在纲领上写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当时我们党还没有自己的理论。但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党的七大时,党就有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百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经过艰苦探索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一结合,开辟新的道路,取得新的胜利。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统一战线,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找到了壮大国营经济,发展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实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毛泽东思想成功解决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再次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之后,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从具体的历史学习中,领悟到背后一以贯之的一个“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二)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之后,经过近30年的努力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而使中国人站稳了。通过改革开放,中国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世纪之交总体上实现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富起来的道路上树起的一座丰碑。中国人民在进一步走向富裕的同时,强起来的特征愈来愈显著、体现在愈来愈多的方面,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概括,宏观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接续奋斗的成就,准确而形象地描绘了百年历史的最重要特征。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视角出发,能够更深刻地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的历史结论。由此,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解读“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这一结论。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而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舞台上,各个阶级都有过充分的展示,但都没有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走上康庄大道。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失败告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终生的三民主义最终没能实现。蒋介石掌握政权后,既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也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更没有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为新中国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民族大团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古老的民族,日新月异。

(三)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四)坚定理想信念,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

“增信”,是增强信仰和信念。学习党史要从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来,党员队伍中有很多对党忠诚、一心一意的人。

理想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异常重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一方面,“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毛泽东同志通过3篇文章三个人物,构建了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同时也诠释了共产主义价值的本质。一个是白求恩,通过白求恩构建了共产党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是张思德,通过一个普通战士构建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构建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观;一个是传说中的人物愚公,通过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构建了共产党人对革命、对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

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要坚决杜绝利己主义思想,拒绝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真正有出息、有作为的共产党人,是为了国家、民族和普通老百姓好,而不是仅为自己与自己的小家庭好。再过几十甚至百年,当我们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人们记得我们为此做了点有益的工作,这应该是我们感到最欣慰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一要认认真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毛泽东是热爱学习马列著作的典范,是全党的楷模……从1920年起,他把《共产党宣言》读了56年,每年都要读几遍,不仅读中文版,还读英文版……据中组部原秘书长何载同志回忆,毛泽东把《资本论》通读了3遍,《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各读了6遍,《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读了10遍。”二要坚决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牢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要带着问题和挑剔的目光读;要从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不断变化着的时代和国情出发,不断与时俱进,始终勇于创新。

(五)汲取宝贵精神滋养,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崇德”,是加强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一个概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它由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身上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所构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这是百年党史的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学习党史要赓续这条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回眸百年,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过程中,留下了太多值得学习和践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抗疫精神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充分展现,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接着,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了解鄂豫皖苏区的革命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学习党史,要在深刻学习领悟党的革命历史的同时,从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中感受精神震撼,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中获得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将党史中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行动指引,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教育引导全党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六)强化宗旨意识,凝聚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句字字千钧的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毛泽东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元素,也是其最革命最生动的部分。研究毛泽东同志不同时期著作,人民、人民群众、民众等字眼随处可见,无不体现着毛泽东人民观的思想精华,成为构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思想基础,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丰富思想体系。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把人民比作“上帝”“土地”“眼睛”,把党群关系喻为“鱼水”关系,形成了完整的群众路线思想。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毛泽东同志提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强调加强人民民主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他主持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中国历史上将人民置于如此之高的地位,这是第一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同志与时俱进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显而易见,毛泽东的人民观有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

早在井冈山根据地,我们党就建立起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农民积极参加红军或支援前线,出现“最后一碗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缝在军装上,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的感人场景。在延安的13年,我们党“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干部与群众同住土窑洞、同吃小米饭、同穿粗布衣,依靠人民创造了一个与国民党统治区有着天壤之别,繁荣昌盛、丰衣足食的新延安。“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邓小平同志奉行人民利益至上的标准,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既突显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化、实在化,深化了党的宗旨思想,使之更具操作性。他强调尊重客观规律要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统一。他认为,工人阶级的政党就是要通过“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邓小平同志探索了处理党群关系的新思路。在肯定党群之间血肉联系的“鱼水关系”的同时,也提出了处理这些关系的新思路、新原则。比如,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的命题,摆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在依靠人民群众解决党自身问题上,着眼于制度建设,依靠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坚持群众路线,必须高级干部带头,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干部特殊化。正确处理领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在邓小平人民观的基础之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执政党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些重要思想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的根本观点,又有了新的发展,对党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极大创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突出“以人民为中心”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的真挚情感,构成了习近平人民观浓墨重彩的底色。概括起来,习近平人民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唯物史观是习近平人民观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习近平人民观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提出“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第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人民观的人格要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我将无我”的境界投入伟大事业中,展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意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领袖、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

第四,坚持群众路线是习近平人民观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党必须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善做群众工作,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当前,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任务异常艰巨。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七)增强斗争意识,提升斗争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我们党就是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的,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走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伟大人物。”“毛泽东同志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毛泽东同志“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正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磨练出来的。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从一九二一年诞生以来,在其二十四年历史中,经历了三次的伟大斗争,这就是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抗日战争。”1962年,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作出重要判断:“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到斗争,比较多的是军事斗争和反腐败斗争,强调要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一个重要论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句话正是习近平同志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主张写进去的。

党的十九大在深入总结历史和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首次将“四个伟大”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提出,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可以说,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世所罕见,统筹“两个大局”的任务异常艰巨。

我们要抓住建党一百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同时,从党的建设角度看,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要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四、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如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二是要树立正确党史观;三是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四是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这意味着在党史观上,存在着正确和错误的区别。正确的依据是什么?是“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而错误便是“历史虚无主义”。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我们的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为此,在党史研究和宣传中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史研究和宣传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关键在于把握好三点:

第一,把握好党的历史主流。从根本来说,党的本质是先进的,党的历史功绩是主流,如果像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味只注意“瑕”不看“瑜”,就无法科学地正确看待党的历史。

第二,把握好党的发展规律。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离开对具体历史环境的分析,不是科学的态度,无法把握好党的发展规律。

第三,把握好辩证关系。对待党的历史及成绩要做实事求是地评价,对待错误要进行科学分析,以便从中汲取教训,推进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

(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党史研究

“党史姓党”,要站在党和人民立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唯物史观是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论,它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遗留下来的老问题,而且能帮助人们认识和解决新问题。要在党史研究和宣传中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应当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实实在在读几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唯物史观的基础著作,弄懂弄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二,要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分析党史研究和宣传中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力求给予合乎历史真实、反映客观规律的回答。

第三,要密切注意党史研究领域中唯心史观的动向和表现,批驳对党的历史的种种攻击与诬蔑。

(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历史伟业,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史研究和宣传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待党的历史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必须反对“细节崇拜”,以细枝末节混淆视听、颠倒是非。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考察的客观性”,客观真实的情况不能靠举例来说明,也不能靠罗列现象,而必须把握事实的总和,这也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宜粗不宜细”。

把握历史的真实,关键在于把问题置于具体历史环境中,对成败得失做具体分析,对革命和反革命、成绩和错误、主流和非主流做严格区分,对集体的失误与个人的错误作具体区分。因此,总结党的历史经验,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即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开创未来。

(四)必须坚持总结历史经验重在弄清问题、分清思想、提高认识

邓小平同志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研究和经验总结是为现实服务的,必须“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摆在首位。

(五)必须做到党史研究和宣传不搞形而上学的“对立思维”

所谓对立思维,就是采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方式,不顾或者故意歪曲历史事实,人为制造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党史人物、不同理论成果之间的对立,切断之间的历史连续性。

(六)必须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我们党正确运用唯物史观总结历史的光辉典范,也是党史研究和宣传的重要依据。我们党始终能正确地对待过去,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在总结过去时始终本着对过去负责的精神,对过去的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武断,不感情用事;在总结过去时能高屋建瓴,从大处落墨,而不是过分地纠缠历史细节,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全党同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学党史做合格党员党课讲稿【第三篇】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全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升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个不动摇。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不动摇

信仰和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首要内涵。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马克思主义信仰解决了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旗帜问题。

1921年6月30日-7月3日,13名知识分子来到上海成立中共,这个事弄不好就要掉脑袋,当时很多人不看好,我们党重要的发起人陈独秀和李大钊都错过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陈独秀在陈炯明统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厅厅长,正在筹一笔钱,人一走,这笔钱就可能没了,所以不能到上海去。李大钊因为北洋军阀政府财务困难,停发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职员工薪资,这8所高校成立了联合委员会,他是重要负责人,要去追讨工资,不能参加会议。

中共一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轻的是应城市的刘仁静,当时年仅19岁,北京大学大学生。1983年接受采访时,81岁的刘仁静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根本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啊!不就到上海开个会嘛,谁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会呢?”共产党的成立何等的重要!当年有谁在意?一大开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东西。

1922年陈公博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这些人无论从智商、学历、出身、影响力等方面来看,都不见得会比毛泽东差,其中张国焘是中共一大执行主席,宣布大会开幕、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只是一个负责会议记录的书记员。但张国焘最后在国民党军统当了特务,中共一大执行主席和国民党特务联系在一起,这是什么样的历史命运?他们7个人不管当汉奸的、当叛徒的,假如历史是可知的,作为中共的发起人,他们要是知道自己亲手成立的党28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会做出这么糊涂的事吗?他们竟然不相信共产主义了,他们能不糊涂吗?13个人中,7个人出了问题,4个人牺牲了,最后只剩2个人依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董必武,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我们这个党能从中国政治舞台边缘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源自一个一大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泽东,居功至伟。所以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也就不能走到我们中间来!

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

二、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忠心不动摇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就是坚定对党的忠诚,就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李大钊: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已经培养了许多革命同志,如同红花种子撒遍全国各地。我深信:共产主义必将得到光荣胜利,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瞿秋白:从容就义。

叶挺:出狱后要求恢复党籍。

学习党史,就是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以党为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和飞跃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没有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忘初心,就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学习党史,就是要毫不保留忠诚于党。“对党忠诚”,是每一位党员举起右手向党宣誓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铮铮誓言,也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义务之一。忠心于党始终是党的好干部的基本标准。

学习党史,就是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共识,更是对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坚持和继承。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不动摇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出身,党章中有明确的界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学习党史,就是不忘公仆本色,时刻牢记服务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人民”,一个是“服务”。一方面,执政党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摆正党与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领导就是服务”,必须树立公仆意识。如何维护人民的中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四、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不动摇

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绵延流长,疆域辽阔(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占领了欧洲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西到波斯湾、匈牙利、东到日本、南到越南和柬埔寨、北止北纬60度线以内,并对其中很大一部分地区统治了1~2个半世纪,这在人类历史上实属罕见)。近代中国的落后让中国饱尝亡国灭种的灾难,割让和丧失土地200多万平方公里。《马关条约》赔款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亿两白银。抗日战争中人口伤亡在3480-5000万人之间。受战争损害的人口为2亿人。2000万英烈拋头颅洒热血,有名有姓仅330万人,红西路军烈士21800多人,仅有6600名有据可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突出历史贡献。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漫漫长夜难明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那个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她为了把人民大众从这种灾难深重、水深火热的旧中国中解脱出来,用了28年的、懈奋斗和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先后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4个阶段,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据中国档案馆记载,从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年,就有30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

第二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面对积贫积弱的困难局面,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还是较好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铺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成长需要交学费,我们这么大一个党也不例外,当时经历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说交了10年的学费,10年的学费让我们党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所以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依靠伟大智慧带领全国人民,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第三个历史时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从1978年12月到现在。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主要是进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这期间,我们党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金融危机等国际风波的影响,经受住了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从第1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到神舟载人航天、蛟龙深海下潜,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到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功的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作出一系列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要决策,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走上了全面复兴、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五、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动摇

今天的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领导中国科学发展的党;是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党。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捧着一颗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那么,为什么说是全方位的和开创性的?所谓全方位的,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所谓开创性的,是指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十八大以来,我们靠什么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靠什么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根据十九大报告的论述,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根本原因,即三个“一”:一个核心、一个理论、一条道路。

一个核心,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重大历史改变的时候,当我们的国家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这个核心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凝结起来,集中起来,形成历史发展的合力。一个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科学的理论能够引导着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纵深发展。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它的强大的理论指导力量。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就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一条道路,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共同发展,开拓前进。我们一直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巳经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取得新的辉煌。我们有幸处在新时代,更有责于新时代。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进程必将加速推进。

学党史做合格党员党课讲稿【第四篇】

翻开我们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支撑着我们党走过风风雨雨的100年,就是矢志“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信念。

重温红色经典,坚定知党言党的思想自觉。重温红色经典,就是要明白我们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保持清醒、坚定信念、坚守理想。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政协机关党员、干部更要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自觉做到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立足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在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中反映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心,协助党和政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牢牢站稳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政治立场。

加强党性锻炼,坚定信党拥党的立场自觉。对党忠诚是我们共产党人一生的追求,加强党性锻炼是我们共产党人一生的必修课。政协机关的党员干部与政协委员是党的政策的传递者,要时刻牢记自己党员身份,充分履行政协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当传播党的政策的“扬声器”和“小喇叭”。新时代推动人民政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需要我们在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学习其中的科学信念、根本立场、思想方法,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做好政协工作的本领,在对历史的继承和创新中,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的特色优势,彰显出专门协商机构的生机活力。

始终对党忠诚,坚定爱党护党的责任自觉。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只有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遵守党章、践行誓言,纯洁党性、坚定信仰,才能让广大群众看到共产党人身上党的伟大和向心力、凝聚力。学习党史,要从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的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导委员聚焦大事、关注实事、紧盯难事,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要秉承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引导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坚持问题导向,调研精心精细、建言有理有据、对策可行可用,做好党委和政府的“好参谋、好帮手”。要把学习党史同推动政协工作结合起来,同认真服务好政协委员履职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建党100年忆初心党史学习党课讲稿篇6

这段时间以来,我读了很多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著作,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共产党经历的百年历程告诉我们,革命道路是一个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历史经验证明,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光明坦途,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惟有心怀从一而终的信念和勇气,踏平一切艰难险阻,方可重获新生。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谁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足50人的小团体,在异常艰苦与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能够迅猛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也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远征的疲弱之师,会逐渐背负起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全部希望。纵观党史国史,正是历经了一次次内伐外乱的淬炼、帝国主义狂风暴雨的摧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戒骄戒躁,虚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虽不断跌倒,却又一次次跌跌撞撞地站起来,浴火重生。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摧不毁,打不垮,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我读到的是一个热血时代,青年时代。20世纪在世界东方,最震撼人心的使命莫过于使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变为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走向百年复兴。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也是一个热血青年投身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时代。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的时代,是最好的、伟大的时代。嫦娥飞天,蛟龙潜海,雪龙2号首航南极,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为青年一代铺就了立潮头、干大事的光明舞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如当年的革命者在旧时桎梏下心向光明、追寻真理,创出了一个新中国。现在的我们,心中也当有微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融,开拓创新,用点点微光汇聚炽烈燃烧之火,用实力去冲破偏见,用自信去赢得尊重,牢记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去创造我们心中的光明。

70 919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