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汇编5篇】
【导言】此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汇编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篇】
一、坚持把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
学教活动开始之初,一些干部对学教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信心不足,担心走了过场。针对这些思想上的糊涂认识,我们把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作为学教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始终注重把学习提高贯穿于三个阶段的每一环节,统一了思想,为学教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4月1日,运城市动员大会之后,4月3日,我们即召开了全市学教活动动员大会,学习了有关文件,下发了实施方案。4月8日,我们又召开了学习培训动员会议,将全市75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集中到市舜都会堂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严格考勤制度,参训率达95%以上。在师资培训方面,我们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抽调10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组成理论辅导队伍,到运城市委党校进行专门培训,写出高质量的辅导讲稿,并请运城市委党校两名专家教授讲课。在辅导教材方面,购回《农村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件汇编》、《邓小平理论通俗读本》等四本教材,从中央党校购回《“三个代表”专题讲座》电教片进行电化辅导,深受干部欢迎。在专题辅导方面,我们着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为主分设了十个专题。在时间安排上,对市直副科级以上干部和乡镇书记、人大主席集中培训10天,市直和乡镇集体学习8天,讨论交流1天。应参加学习的副科级以上干部750人,参会率达96%。对外出开会、因病请假等原因未参加学习培训的,随后都对其进行了补课,要求学完必读篇目,记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并通过召开心得交流会、演讲会、进行闭卷考试等方式,做到学习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整个学教活动的每一阶段,我们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精心准备动员报告,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发动;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加强对学教活动的宣传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和影响。通过不断的思想发动,使大家逐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了对开展学教活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消除了思想疑虑,增强了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广大群众也很受鼓舞,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参与学教活动。
二.坚持把发动群众、征求意见贯穿始终。
三、坚持把边学边改贯穿始终。
在整个学教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把边学边改贯穿于全过程,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摆在重要位置,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上改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上做起,从眼下能解决的问题上起步,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破,立说立行,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干部思想和作风上的变化。市学教办专门印发了《解决问题登记卡》,要求各班子和领导成员都必须将边整边改问题登记上卡,上交市学教办。全市各乡镇、街道普遍从改进领导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入手,紧紧围绕减轻农民负担、产业结构调整、干部作风等问题,通过入村、入户、入棚、入田、入企,想民事、连民心、排民忧、解民难、帮民富、保民安,积极为农民办实事。如蒲州镇开展了“进百户,访千人”活动,听民意,搞调研;城北街道深入贫困户,送资金,送技术;特别是六月下旬,我市五个乡镇部分村组遭遇冰雹袭击后,受灾乡镇的领导班子积极深入灾区,查灾情,调农资,帮助灾民恢复生产。市直各系统都能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找准突出问题进行整改。如公检法等执法执纪部门,重点解决实际工作中“冷、横、硬”和“吃、拿、要”的问题;农林水等涉农部门,重点解决服务不到位、工作不深入、与农民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教育、文卫等公益事业部门,重点提高干部思想业务素质,强化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工青妇等党群部门,重点是倡导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淡泊名利思想,增强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金融、邮电、电力等条管单位,重点解决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及行业不正之风的问题。各学教单位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精心制定了整改方案,提出了近期、中期、长期整改任务和措施,并付诸于实施。实践证明,在学教活动中,注重解决突出问题,不仅使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学教活动的实效,增添了搞好学教活动的信心,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又反过来推进了学教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坚持把严程序、严格标准贯彻始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篇】
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优秀11篇)
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优秀11篇)
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求真是务实的基础,务实是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是知与行、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是认识真理、实践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体现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必须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十六大通过的新《》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里的“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实事”和“实践”,重点讲的都是一个“实”字,表明我们共产党人“务”的是实事、实际、实践;这里的“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重点讲的是一个“真”字,表明我们共产党人“求”的是真理。因此,“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固有特征和核心内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既抓住了当前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又将这种全局性的工作要求和思想指导置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之上。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一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历史。我们党8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所在,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当前,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赋予求真务实以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然而,在坚持求真务实方面,确实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因为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没有很好地坚持求真务实,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种种形式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现象,违背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格格不入,如不坚决克服和纠正,势必严重削弱党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妨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实表明,能不能坚持求真务实,对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二、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求真务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要求。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根本依据和根本要求。
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增强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求真务实。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履行执政为民的使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实现执政为民的目标,以求真务实的成果不断检验执政为民的绩效。
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增强忧患意识。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所肩负的任务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争创一流,带领人民群众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增强创新意识。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时代的本质、主流和基本趋势,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并与变化了的客观事物和变化着的社会一起前进。当前,重要的是要尊重、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途径,增强责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途径。这些年� 追根寻源,重要原因还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没有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有没有责任意识、敢不敢负责任、能不能负责任,是衡量领导干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和对事业负责的责任心,真正做到勇于负责、敢于负责、能够负责,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三、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领导干部是关键。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和带动作用。
要有求真务实之“心”,坚定信念,夯实基础。要不要求真务实,是不是求真务实,根本上是与每一个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目的动机联系在一起的。在行动上做到求真务实,首先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坚持求真务实的极端重要性,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坚持“一个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倡导和发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常
要有求真务实之“勇”,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求真务实,关键在于一个“真”字和一个“实”字。它要求我们讲真话、用真心、求真理,办实事、重实际、务实效。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不能求真务实,往往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够和水平不高,而是因为考虑个人利益得失而不敢、不愿求真务实。只有时时事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才能够做到讲真话、办实事。如果一事当前只想到自己的名利、地位、家庭,那么就会对求真务实知而不行、能而不为。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都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跟风跑”那一套,都要努力防止形而上学和片面性。要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于说真话、报真情、较真劲,善于出实招、鼓实劲、干实事。
要有求真务实之“诚”,老实做人,诚信做事。强调求真务实之“诚”,就是要真心实意地把求真务实的精神体现到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就是要老实做人,诚信办事。老实做人,就是为人处世要坚持原则,言行一致,廉洁自律,坦荡磊落。诚信做事,是老实做人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体现。老实做人、诚信做事,就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行为规范和狠抓落实的精神,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力戒浮躁,努力把事情办实办好。老实做人、诚信做事,还要求我们决策要科学,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做事要到位,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承诺要有度,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当前要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经济社会生活的难点、实际工作的薄弱� 要多做雪中送炭、排忧解难之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求真务实的实效来体现做人的品性与境界、做事的认真与执着。
要有求真务实之“规”,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通过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制度创新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实践取得的一个重要认识。我们的体会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致力于建立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评价监督“三个机制”,致力于完善发展“三具两基一抓手”(“三具”: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一抓手”:以项目带动为抓手)的工作机制。要坚持和完善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群众、民主集中制、民主决策以及公开办事等各项制度。形成科学评价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执行不力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及时发现并坚决纠正违背求真务实精神的各种不正之风和错误做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的制胜武器,是我们保持冷静头脑、客观分析形势的清醒良剂,是我们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团结带领人民开拓进取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坚持做到求真务实、踏实苦干,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三篇】
最近通过学习七一讲话,对于“三个代表思想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党建理论的”这一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汇报如下。
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优秀11篇)
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优秀11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四篇】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先进性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是对党的先进性的新概括
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优秀11篇)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经济层面揭示了党的先进性
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优秀11篇)
(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文化层面上揭示了党的先进性
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体。其中经济是基础,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切先进的政党都不能忽视这个规律。文化的种类繁多,那么,先进文化的标准是什么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判断某种文化即社会意识的先进与否,主要看它对社会存在的作用:凡是阻碍社会发展存在的文化,则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文化;凡是推动社会发展存在的文化,则是先进的或者是进步的文化。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政党——工人阶级政党,理所当然地应当代表先进文化。工人阶级政党本身就是在先进文化的孕育下诞生的。如果没有代表人类文化最高境界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指导,那么,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就是不可想象的,即使产生了,是绝对不会发展壮大起来的。当然,工人阶级政党与人类最先进的文化发生的这种天然的联系,不能说明我们党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关键点上,是一劳永逸的,不需要发展了。恰恰相反,因为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思想文化也必然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待先进文化就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要敢于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以此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党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齐抓并使之协调发展的方针,切切实实地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政治层面上揭示了党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党必须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多少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就是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这是我们党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体现;在和平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也是我们党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这也是我们党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体现。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同时,我们党也才能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一个政府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党,没有不垮台的。因为我们党执政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党的执政和建设实践,是检验党的先进性的具体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全面地揭示了构成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三个基本要素,从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三个方面,对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进行了有机的概括和升华,进一步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为检验党的自身建设和功能建设的成效及领导活动的得失成败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标准。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这个基础夯不实、立不牢,其它两个代表就无从谈起;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这个关键抓不好,其它两个代表势必失去可靠的保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这个根本目的达不到,其它两个代表就如同空中楼阁,毫无意义。因此,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应该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中,把握党的先进性。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文化和政治三个层面上揭示了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二、当代共产党员,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始终保持先进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为正确把握当代共产党员先进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当代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科学指针和行为准则。
(一)当代共产党员一定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战士作用。我们党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先进性,最终要通过党员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表现出来。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当代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党员,很难谈得上具有先进性,也难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使我们党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这对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此,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都要采用各种形式抓好自身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实质的理解,不断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使自己成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成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成为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模范。
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优秀11篇)
(二)当代共产党员一定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含义和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在当代中国,由于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动,利益主体及其利益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党代表人民利益也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课题。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考验,共产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必须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利益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当前,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阶层,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利益。我们要在切实维护和优先考虑劳动者阶层利益的基点上,抓住各阶层具有共同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一有利因素,建立合理的利益调控机制,正确处理利益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坚持维护全局利益与根本利益,同时又照顾和尊重个人利益与局部利益。三是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眼前利益,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代共产党员要带头处理好这两者的利益关系,要坚信通过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一定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这必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当代共产党员一定要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昂扬锐气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昂扬锐气,开拓创新,是新世纪新阶段对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的时代要求。保持共产党人的昂扬锐气,最根本的就是要具有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和奋发有为的坚强意志,就是要放眼世界、紧跟时代,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敢闯敢试,知难而进。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加快发展,都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当代共产党员一定要迎难而上,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一定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思想不断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使我们所从事的各项工作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工作中,一定要力戒照抄照搬,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在创新中求突破,不断地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篇】
重视国家指导思想的规定和发展,是我国宪法的一个显著特色和优势。第一部临时宪法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成文宪法,鉴于当时条件,虽然仅只载入了“新民主主义”,但实际上已经内在地规定了新的国家指导思想。这是因为,如同志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是以“共产主义的宇宙观”亦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根本指导的,同旧民主主义有着原则区别。后来历次制宪和修宪,都明确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规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实现了新时期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次修宪,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继邓小平理论入宪后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是时代的要求、历史发展的必然。自《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出现多样化趋势。面对国内外新形势,能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两大课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党应对国内外新形势、新的机遇和挑战而提出的新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宪法地位,表明它既是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最新总结,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把它载入国家根本大法,必将有力地保证其贯彻实施。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都处在关键时期,保持党的政策理论的连续性、稳定性极为重要。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最根本的就是依宪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摸索规律,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