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建议书 立项建议书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立项建议书 立项建议书精编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立项建议书【第一篇】

申报单位要按照《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有要求,编写项目立项建议书。《建议书》的主要款项如下:

1.立项理由

1.国外相关产品与技术发展的概况,其代表产品、技术和公司;

2.国内相关产品与技术现状,国内已取得的最新阶段成果和达到的技术水平;

3.该项目曾列入过哪级哪种科技计划,取得的阶段成果;

4.该项目完成后市场需求前景、推广应用领域、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实施方案

1.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

2.产品外观形状图、结构图和原理图;

3.实施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

4.实施方式(自主开发、消化吸收、国际合作);

5.项目进度与完成期限;

6.与后续技术改造或基本建设计划的衔接。

3.技术经济指标

1.与现有产品、技术、装备的对比分析;

2.要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参数;

3.采用的技术标准;

4.国产化程度;

5.经济效益(形成生产能力、成本、市场销售额、利税、创汇、节汇);

6.社会效益。

4.项目资金

1.项目总资金与年度资金预算(资金构成及构成比例);

2.资金使用范围和资金使用明细表;

3.贷款偿还金额、年度和期限。

5.申报单位财务状况

进行项目财务分析,附申报单位上一个财政年度有关财务报表。

1.损益表;

2.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自有资金);

3.资金来源与动作表;

4.资产负债表。

6.申报单位及协作单位概况与条件

1.申报单位以及参加协作的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的概况;

2.各自承担的主要工作;

3.技术力量和人员结构;

4.完成项目所具备的技术创新条件;

5.已完成的主要成果。

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在其他款项中不能说明的问题

8.申报单位签章

1. 申报单位的法人代表签字;

2.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9.主管单位审核意见并盖章

1.主管单位写出审核意见;

2.主管单位负责人签字;

3.加盖公章。

注:此项所指“主管单位”是各县区经济计划局、企业主管部门。

项目立项建议书【第二篇】

一、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xx乡xx村大党山农业综合开发

2、项目承担单位:xx县xx乡xx村委会

3、项目负责人:电话:13328287038

4、项目地址:xx县xx乡xx村

5、项目内容:种植反季节蔬菜1200亩,种植200亩晚熟油柰。

6、项目进展情况:在xx乡xx村反季节银耳生产已形成规模,是全县最大的反季节银耳生产基地,已建造反季节银耳专用房200多间,完成了项目预可行性论证。

7、项目功能: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推动再就业工程的实现,以“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项目建设理由和必要性:

xx县xx乡xx村大力发展银耳生产,今年以来全村共栽种银耳1200万袋,获利450多万元,人均增收1900元左右,银耳生产成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由于多年来食用菌的发展,食用菌已成为xx乡的支柱产业,90%以上的种植户都栽培有各类食用菌,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食用菌生产已由过去人菌合用房状态转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地,进行专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主要是因为专用房具有保温好,感染率低,产量高等特点。

xx村总人口2400多人,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特别适宜发展反季节食用菌生产。近两年来,该村积极引导农民向银耳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利用村落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新建银耳生产专用房200多间,并对旧菇棚进行彻底翻新改造。由于银耳房比较连片、集中、易于管理,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产量。与此同时,该村还制订了村规民约,加强对银耳生产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降低银耳的感染率。该村还成立了护村队,保护外来商贩和务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该村积极帮助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大力进行新品格的尝试种植和推广。

据了解,仅开春至今,xx乡信用社在xx村就发放了150多万元的食用菌专项贷款,全村有90%的`农民从事银耳生产。目前,该村已开通xx至xx的村道,解决食用菌生产的交通问题,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

xx油柰优质高产,规模大,但由于xx油柰成熟期一致,果品上市过份集中,常常造成油柰季节性的过剩,引起市场价格的下降,经常出现卖果难,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为了叉开油柰上市时间调节和延长油柰市场的供应期,通过我县科技工作者的多年努力,终于培育出晚熟油柰的新品种,比普通油柰延迟15-20天成熟,而且保持了原有普通油柰优质、高产的特性,同时克服了油柰成熟期裂果严重这一长期以来不能解决的缺陷,使裂果率从普通油柰30%降至10%以下,促进了柰园产量和柰果的品质,同时提高油柰的销售价格,延长柰果市场供应期,增加果农的经济效益,晚熟油柰的培育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为xx油柰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极大促进我县油柰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①xx村是我乡第二大行政村,总人口2400多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海拔800多米,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量为2200mm,特别是大党山海拔高达1020米,坡度10—25度,该村每年栽培白木耳1200万袋,获利450多万元。大党山土壤肥沃,植物生长繁茂,空气清新,交通便利,邻近无妨碍果树和蔬菜的污染源。去年5月中旬,县农业专家一行到过该地实行实地考察,据专家们考察后分析,泥炭土在大党山土壤中的含量相当高,十分有利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建造食用菌标准房,并处于无污染地带,具有独特的南国北原气候,气温低气质低,夏季最高月平均气温为℃;昼夜温差大,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且受高海拔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夏凉气候,很适合甘蓝类及夏阳大白菜等品种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和百合康乃馨等花卉的种植。

②高山区8万亩耕地的土壤主要是渗育型水稻土,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3%以上。蓄肥保肥能力强,同时有万亩耕地,通过近5年来长期种植马铃薯,蔬菜等作物,不断增施有机肥的改良,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提高。土壤中六六六ddt和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蔬菜地的土壤卫生标准。

③高山区灌溉用水,全部来源山涧小溪水,和境内水库蓄水,无工业废水,废液污染。灌溉用水各项指标均低于无公害灌溉用水标准。特别是含盐量大大低于无公害标准。

④境内远离工业,无工业废气,境内原始生态林多,阔叶林面积大。大气中总悬浮微粒,飘尘,so2,co,氮氧化物浓度均低于国家一级标准。

2、交通条件:对外联接三级柏油公路,村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

3、水电充足,通讯便捷,人力资源丰富,全村2500多人口,由于食用菌生产比较多,没有外出劳工人口,有劳动力20xx多人,农民

文化素质高,对学习科学技术、接受新鲜事物强,种植食用菌经验丰富。地势平坦,是兴办工业企业的理想之地。

四、项目方案设计:

种植反季节蔬菜1200亩,种植200亩晚熟油柰。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反季节蔬菜:总投资180万元。

1、开垦梯田1200亩计120万元;

2、购基肥计18万元;

3、建蓄水池30个计2万元;

4、建管理房8座计20万元;

5、排水沟及道路建设计20万元。

(二)种植200亩晚熟油柰:总投资万元。

1、开垦梯田200亩计万元;

2、挖定植穴计万元;

3、购基肥计万元;

4、购种苗计万元;

5、建蓄水池14个计万元;

6、建管理房4座计万元;

7、排水沟及道路建设计万元。

资金来源为:村民自筹30万元,xx村自筹13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用地,向省、市、县有关单位争取项目补助资金万元。

六、财务分析:

1、项目投资估算:万元。

2、年收入及税收附加估算:600亩反季节蔬菜可提供100万公斤的蔬菜,每公斤元计,每年产值30万元,4年后收回成本,200间食用菌专用房投入生产,平均年产量200万吨,产值40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利息300万元,年利润100多万元。盛产期每亩油柰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200亩柰园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晚熟油柰果20万公斤以上,按最低价每公斤售价3元人民币,计算共产值60万元,扣除管理费24万元,200亩柰园每年纯利润可达30万元。

3、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推动再就业工程的实现,以“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七、市场分析和结论

此项目建成后,xx村经济得到发展,剩余劳动力得到解决。600亩反季节蔬菜可提供100万公斤的蔬菜,每公斤元计,每年产值30万元,4年后收回成本,200间食用菌专用房投入生产,平均年产量200万吨,产值40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利息300万元,年利润100多万元。盛产期每亩油柰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200亩柰园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晚熟油柰果20万公斤以上,按最低价每公斤售价3元人民币,计算共产值60万元,扣除管理费24万元,200亩柰园每年纯利润可达30万元。

综上所述,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能够带动当地绿色食品发展,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行动计划的产业政策。

项目立项建议书【第三篇】

一、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区所在位置

王坡乡下观村地处平山县东北部山区,天台山南麓,距平山县城22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是下观水库移民村。全村辖2个村民组, 28户, 110人。共有丘陵地1600 亩,耕地 200亩。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元,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是平山县较为贫困村之一。

项目区地处下观水库北岸下观村二队自然庄,现有丘陵地900亩,多年来,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区至今尚没有通水泥路和动力电,丰富的丘陵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本项目旨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核桃生产和散养鸡养殖,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发展步伐。

2、 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区地质由于历经多次的地壳运行和长期的剥蚀堆积,形成了南邻水库,东西北三面,北高南低簸萁状的地貌轮廓。地貌属山地类型,低山、丘陵、海拔500-600米的低山 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季节性强,光照充足,降水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较大。受大气环流分布的制约表现为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年平均气温度。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分布不均,7--9月份降雨占全年降雨量70%. 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2750小时,日照率为60%,全年无霜期130—190天。项目区地处滹沱河流域南甸河支流,现有下观水库一座,水资源以地下水、降雨和库存水为主,较为丰富。项目区植被丰富,没有工矿企业,生态环境优良,适合核桃生长发育和散养鸡养殖,是绿色食品的理想生产基地。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条件较差。通往项目区的道路由天台山旅游路桃林村南向东,途径二队自然庄,止于东岭,全长,仍然是泥土路,宽2至4米不等,蜿蜒曲折,坎坷不平,拖拉机都难以通行,特别是每年三伏多雨季节,更是无法通行,经常断交。只有拓宽硬化,才能为立体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电力较差。由于资金困难,项目区仅有照明电,没有动力电。只有架设动力电,才能为浇地、饲料加工等提供廉价动力。

项目区资源丰富。一是丘陵地资源丰富。现有丘陵地900亩,沙土壤土质,有机质丰富,适合核桃树等果树生长。二是水资源丰富。项目区紧邻下观中型水库,该水库流域囊括天台山,面积达50平方公里,四季有水。只要修建扬水设施,就可以实现引水上岭,增产增收,造福于民。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小麦玉米养猪等等传统种养业为主,收入较低,仅处于温饱状态。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行情相对底下、基础设施较差等诸多原因影响,农业效益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立体农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势在必行。

4、项目区建设条件

(1)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项目区距平山县县城22公里,距王坡乡政府所在地东王坡1公里,背靠天台山景区和藤龙山景区,有天台山旅游路、藤龙山旅游路和孟王出县路绕行,只要把项目区内道路宽开硬化,与上述公路对接,项目区就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而且所在王坡乡又是林业大乡、养殖大乡,东与灵寿县相靠,南有南甸、东王坡集贸市场相邻,西与西柏坡接壤,北与天台山藤龙山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项目区是建设立体农业发展优质种植业的有利区域。

(2)自然资源丰富。项目区内有丘陵地900亩,沙土壤质,土地肥沃,只要加以开发利用,就可以成为抗旱防涝良田。同时,水资源丰富。项目区紧邻下观中型水库,四季有水。可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足够水源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地处滹沱河流域南甸支流,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养殖和果树管理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下观村是移民村,王坡乡对该村发展非常重视,明确了林业站、畜牧站、水利站等涉农部门支持该村的目标任务时间要求,已经形成了支持该村发展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

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的依据

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也是平山县县政府20__年工作重点,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开发丘陵地,强化设施配套,发展林业养殖业循环经济,对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内的丘陵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由于交通、电力,资金等多方制约,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浪费。加快移民村科学发展步伐,就必须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丘陵地无疑是下观村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加大投入,尽快开发丘陵地,造福于民,既是下观村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党和政府关心移民群众的具体表现。开发改造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项目立项建议书【第四篇】

一、 项目概况

(一) 项目名称:宁县宝吉养殖有限公司(平子镇北堡村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二) 项目位臵:宁县平子镇北堡村

(三) 项目性质:新建

(四) 经营性质:民营

(五) 主管单位: 宁县畜牧兽医局

宁县平子镇人民政府

宁县平子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六) 项目发起人:该项目发起人朱海锋,宁县宝吉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宁县平子镇北堡村人,该人诚实守信,富有开拓创业精神,在行业技术方面,从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10年,养殖经验丰富,具有肉牛育肥及营销的经历,并建立了良好的人脉资源,完全能承担项目的建设任务和必须的运营管理能力,该公司现有正大生猪标准化流程养殖设施(6栋36间),基础母猪120头,育肥猪200头,年出栏3000头,年经济收入达80多万。

(七)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宁县畜牧兽医局

(八) 技术负责人:付耀坤(高级畜牧兽医师)

(九) 项目编写人:朱海锋、郑博文

(十) 实施单位:宁县宝吉养殖有限公司

(十一) 实施期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 (十二) 建设目标及规模:

1、 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的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全县在“发展牛产业、突破羊产业、巩固猪产业、饲草配套开发”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早胜牛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使牛产业迅速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早胜肉牛标准化示范县”、 “甘肃省牛羊先进县”称号。为保障牛产业健康安全发展,带动农村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减少养殖风险,增加经济收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合理化利用,减少浪费,村民每年收获农作物后积存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少部分用于取暖,做饭,大部分堆摞成山,焚烧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存在隐患,同时不能更好的利用,变成“农业垃圾”,造成浪费。更具现代农业要求,以及畜牧业对大型草食畜大力推广,在村子新建肉牛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此同时也能示范带动周边村民改变产业结构,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养牛,实现标准化生产,从而通过养殖实现经济收入。

2、 建设规模:项目利用老庄基及山坡荒地还田,总占

地面积36亩,其中设施占地26亩,饲草用地10亩。办公场地60平方米、建防疫消毒室2间40平方米、医疗室1间20平方米、职工宿舍10间、标准化牛舍3排、配套运动场200平方米、干草棚3间、青贮池一个、大型电子磅一台、大型揉丝机2台、大型粉草机1台、机井一眼、压设供水管道500米、粪污沼气池一座785平方米。引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种牛40头,存栏达到150头,年育肥出栏500头。

(十三)投资概算:项目概算总投资万元,其中申请省级专项补助资金150万元,业主自筹资金150万。 (十四)经济效益:项目投入正常运营后年利润总额万元,投资利税率46%,投资利润率34%。(十五)项目法人:朱海锋

二、 项目区的自然经济状况及养牛业发展现状

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庆阳地区南部、属于黄土高原残原沟壑区,位于东经107°40′—108°34 ′,北纬35°15′—35°52′,海拔886—1687米,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年均气温9℃,年日照总时数2448小时,无霜期126—150天,年均降雨量574毫米。全县共辖10乡8镇、257个行政村,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总土地面积2653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林地96万亩,草地158万亩(包括人工草场22万亩)。境内饲草资源丰富,群众素有从事肉牛养殖的习惯,是传统的畜牧业大县,并荣获“国家级早胜肉牛标准化示范县”、“甘肃省牛羊生产先进县”称号。2013年年底,全县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到万头、万只和万头,全年肉蛋奶总产万吨,实现牧业产值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其中牧业人均纯收入210元,占%。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产小麦、玉米、高梁以及糜谷、马铃薯、油菜、豆类等,年粮食总产20多万吨,农作物秸秆产量25万吨,紫花苜蓿是本县传统的`栽培牧草。县域土地宽广,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牛业的良好自然条件。2011年全县牛存栏15万头,出栏9万头,出栏率60%,牛肉产量9126吨,养牛纯收入7200万元。

三、 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宁县宝吉养殖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良种猪繁育、育肥、销售等业务,占地40亩,已完成投资400万,现有办公用房10间,正大生猪标准化流程养殖设施(6栋36间6000平方米),饲料库房5间,拥有饲料加工机组2套,基础母猪120头,仔猪200头,育肥猪400头,年出栏3000头,年经济收入达80多万。

四、养殖品种与养殖前景分析

我国现有禽类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肉鸽、鹌鹑、乌骨鸡、野鸭等。

其中很多品种已经成为大众离不开的保健食品,必将平稳发展。作为新的食品源,发展前景看好,市场强劲,开发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比较适宜把握住有利时机,进行产业化养殖。

五、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支持

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科研报告编制提纲》;2、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3、内蒙古地区旗(县、市)“十五”经济建设规划;4、新巴尔虎右旗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相关政策。

2、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草”、“扶贫开发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工程以来,农牧区基础建设发展加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发展优质、高效益养殖业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雄厚基础。

3、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各地区都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巴尔虎右旗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确定了全面推动新型、特色养殖业的发展目标,农村牧区实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农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新型养殖业势在必行。本项目由此而生,该项目也必将对达石莫镇养殖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项目初步拟定以达石莫形成基地加农牧户的联合养殖格局。这将对达石莫的广大农牧民增加收入,对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减轻草场压力,全面开展生态建设、治沙防沙、建立“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化养殖基地”等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六、养殖项目综合评价

1、本项目建设对于该地区建设与市场相对接的现代牧区养殖业具有示范作用,对于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优质养殖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区具有良好的饲养基础,当地农牧户饲养经验丰富,经过培训,完全可以按照先进的技术规程生产建设。

2、达石莫镇有着广阔的水面资源和庞大的畜牧养殖基地,养殖市场一开始投入运营,已具有很好基础。

3、我们企业所经营的养殖业相比传统畜牧饲养方式,可极大地减轻对草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提高养殖整体质量,提高资源转化效率。

4、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之后,通过养殖项目的建设,禽种质量的改善,育肥出栏加快,销售利润大幅增长,将直接带动达石莫镇及周边农牧民增加收入。

5、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达石莫镇位于西旗东北,草场逐年退化,十年九旱,扬沙天气频发。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一是尽快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是随着农村特区经济不断发展,改造沙漠,推动生态建设,恢复草场植被,给子孙后代留下“山川秀美”的草原。

项目立项建议书【第五篇】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灵台县博物馆建设项目

投资概算:3500万元

建设时间:年(20xx年1月至20xx年7月)

主管单位:灵台县人民政府

实施单位:灵台县文体广电局

二、基本情况

1.灵台县情概况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甘肃向东进入中原的重要节点。全县辖5镇8乡184个行政村1429个村民小组,总流域面积20xx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分布有汉、回、藏、满等6个民族。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商周时期,就建有密须国、密国,周文王出师伐灭密须国在今灵台县城所在地筑“灵台”祭天慰民,灵台因此而得名。曾哺育了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和唐代名相牛僧儒等历史名人,境内发现仰韶、齐家文化遗址和古遗迹500多处,出土文物近万件,有文物保护单位40多处,其中省级13处。

2.灵台县博物馆基本情况

灵台县博物馆为县级综合性文物博物馆,隶属灵台县文体广电局,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正式职工13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人,干部7人,工人6人。内设办公室、业务部、保卫部、藏品保管部。灵台县博物馆现有藏品73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44件,二级文物441件,三级文物1166件。珍贵文物数量位居甘肃省基层博物馆前列。

灵台县博物馆现址在县城荆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5亩,20xx年县上筹资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秦汉风格的展厅大楼和300平方米的配套用房。20xx年建成了两层单面综合楼一幢1000平方米。展厅内有基本陈列《周秦化育——灵台精品文物陈列》,由序厅、历代陶瓷、金华物萃、西周瑰宝、佛教艺术四个专题陈列组成,共展出文物580多件。灵台县博物馆20xx年9月正式开馆,20xx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xx年12月被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6月基本陈列获得省文物局精品奖。20xx年5月向社会免费开放,近四年共接待观众13万人(次)。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灵台县博物馆是全面展示灵台历史文化发展的综合性文物类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品级高,数量达7000多件,

资金来源:国家投资3000万元,省市投资300万元,县上自筹200万元。

无历史缺环。基本陈列依托馆藏文物兼顾历史文化发展的主题,从多个侧面诠释了灵台地域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代表性、艺术性和可观性较强。目前博物馆占地和馆舍面积小,功能不完善,容纳量有限,对大量接待游客和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造成了较大影响,加之目前展厅数量不足,绝大部分的藏品存放于库房之中,可展出的精品文物数量达上千件,目前仅展出580多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日益显现,为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做好免费开放工作,使博物馆的展示服务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博物馆现有展览已无法满足观众的需要,因此,新建博物馆,拓展陈展、活动和服务空间,推出更多更好的展览显得尤为重要。

2、可行博物馆项目立项建议书性

(1)灵台县博物馆大楼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对于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灵台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施该项目符合国家发展规划,有很强的政策依据。

(2)灵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该项目纳入了县城整体规划,并且项目立项、建设用地、资金配套等工作已基本准备到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3)灵台博物馆为甘肃省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免费开放质量,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

四、项目建设计划

1.建设规模:计划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其中:建设展厅主体楼一幢三层3500平方米,办公楼一幢三层1000平方米及附属工程。建筑风格为秦汉风格仿古建筑,总体与县城文化区建设风格一致。展厅大楼一层为接待大厅和三个文物库房、一个监控室、一个值班室、两个卫生间;二层设四个展厅;三层设两个展厅、一至两个临时展厅、一个学术报告厅。

2.建设时间:年(20xx年1月至20xx年7月),具体建设计划为:

20xx年1月至5月完成项目论证、设计、立项、招标等前期工作;

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完成展厅陈列设计、装修及布展工作;

20xx年7月组织验收并交付使用。

3.建设用地:由政府在县城文化区(原东关小学旧址)无偿划拨10亩土地进行建设。

五、项目资金概算及来源

项目投资概算35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800万元,附属工程300万元,安、消防设施设备200万元,展厅装修及陈列布展1200万元。

六、效益评估

灵台县博物馆是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担负着全县文物藏品收藏、研究、养护、展示、宣教的重要社会职能。博物馆新建项目的实施,将为博物馆加强研究、举办展览、开展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使得博物馆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延伸和发挥。首先,博物馆占地面积的扩大,使博物馆的容量显著增加,服务设施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其次,博物馆可以利用充足的展陈空间举办更多更好的展览,基本陈列展厅可达到6个,还可适时举办临时展览1-2个,展览保持常办常新,使馆藏精品文物可得到充分展示,使博物馆的观众数量增加2倍以上,达到年6万人(次)以上,满足广大观众走进博物馆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迫切愿望。再次,博物馆可以利用学术报告厅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普讲座活动,更好的宣传古商周文化和皇甫谧文化,拓展博物馆的宣传服务空间,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70 2946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