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第一篇】

课时重点:

1、用“我坐上宇宙飞船,飞到天上,看到了”句式说话。

2、正确背诵课文。

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字谜猜字。

2、读课文。

二、新授。

1、用“飞”训练说话。

(1)(出示vcd)你们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呀?

4人小组交流,指名说,分层练习(1类说1、2样,2类说4、5样,3类能连贯)。

(3)宇宙中还有许多东西,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除了这些,你还能看到什么呀?好,谁再用这句句式来说一说。

(4)对呀,宇宙中还会有许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小朋友上天去探索。

2、宇宙大飞船是一种特别的船,你还知道哪些有特别用处的船?

三、背。

1、课文已经学完了,下面我们把整篇课文一起读一遍,好吗?

2、读得真不错,试试把课文背下来。

3、去背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让他给你提提意见。

4、指名背。

5、4人一组一块儿做做动作,背背课文。

指名几组背,集体一起看图,加动作背。

四、课外阅读。

1、刚才我们在太空中遨游了一番,有只小青蛙也想上天去玩一玩,那么它去成了吗?请把《小猫咪的梦》打开(p148),自己读一读《小青蛙上月球》。

2、4人一组分句子读一读,把短文读通。(指名几组反馈)。

3、小青蛙请谁帮忙了呢?请4人小组再读读短文。

4、你们能帮青蛙上天吗?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读懂了全篇课文,还背出了课文,并且知道了许多课外知识,我们的收获可真大!老师这儿有两首儿歌,请你回去读一读,背一背。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第二篇】

一、动画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特意选了一段,让同学们欣赏。边看边回忆,这段动画片叫什么名字?看完后告诉大家。(放媒体:孙悟空大闹天宫)。

2、学生观看并回答。

3、是呀,动画片上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破坏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老师想问问大家,天上真的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吗?月亮上是不是也真的有漂亮的嫦娥姐姐?我们看到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平时听到的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等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但是地球之外的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宇宙生命之谜》。

二、自学第2~5自然段。

1、们说说地球之外的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呢?学生发表意见。

对呀,从理论上来说,宇宙是无限的。我们地球上存在生命,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星球系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因此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2、自学第3~5自然段。

(过渡:为了探索地球之外的天体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我们人类可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1自由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媒体出示思考)。

(1)天体上存在生命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2学生自学后汇报。

(1)学生汇报后出示结论,这四个条件是人们在了解了生命起源过程之后总结出来的,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的天体上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2)学生汇报时出示太阳系九大行星图,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图上指出相应的行星并说明是否存在生命的原因。最后出示表格,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合作探究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第6~8自然段,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并找出科学理由。如果自己收集了有关火星方面的资料的同学可以把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向全班交流,并展示资料。

3、教师展示分享的“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最新8篇】”,目前来说科学家们在火星表面没有发现,但是生命是否存在着天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可得我们人类进一步进行研究。

四、总结。

至今,人们尚未能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是科学家们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近年来通过对落到地球上的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太空有有机分子存在。1976年我国吉林省下了一场陨石雨,其中最大的陨石块中也找到了有机分子。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科学家们今天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希望你们长大后能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我们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五、拓展。

课后,同学们收集有关宇宙里的知识,开展一次“学科学爱科学”的主题班队活动。同学们可以从《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书籍中查找,也可以从网络上去了解。资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图文并茂。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本课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0宇宙生命之谜。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默读课文,看到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深入阅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找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

2.讨论交流明确:

(1)宇宙是无限的。

(2)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3)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4)太阳系中惟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过对火星的考察,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3.你对课文中讲到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为什么?

(1)朗读课文。

(2).总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知道了宇宙生命是否存在这是一个谜,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四、探究扩展。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载人航天技术等资料。

2.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录像资料。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学生感兴趣的天文现象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课文,通过自学、分组讨论了解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所讲的内容。继续教育学生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保护好地球环境,让我们的家园、让大自然更美!

探究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宇宙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同学们,请你收集有关的最新材料,为自己今后探索宇宙的生命存在奠定基础。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第四篇】

背景资料。

一、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二、宇宙诞生之争(蒂姆雷德福)。

当今世界上两位研究宇宙的大师在时间的开始与延续问题上相持不下。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正在阅读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在为什么宇宙可能永远没有终点的问题上各执一词。

一方是坐在轮椅上的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他可能是仍然在世的最著名的科学家)及其剑桥大学的同事尼尔图罗克,他们在将由《物理快报》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论点是最初万万万亿分之一秒时间里发生的一切可能决定了宇宙永恒不灭的本质。

另一方是俄罗斯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他是膨胀理论的泰斗之一,试图解释在最初的一刹那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他在已发表的论文中说,霍金和图罗克理解错了,因为类似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砰然一声就诞生的宇宙时时刻刻都在出现,因此试图找到时间的开始或终止是毫无意义的。

天文学家们一再提出的假设认为,我们的宇宙密度还不足以使其自身的扩张停下来。再过数十亿年之后,所有星系都将会衰颓,但是尚有余烬的星系残骸还将永恒飘荡,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霍金在其最新写就的论文中检验了爱因斯坦的某些思想,并利用纯理论得出同样的结论:我们宇宙的未来是由其诞生时的条件决定的。

天文学家马丁里斯教授最近说:“他们声称以某种比其他关于这些问题的设想更自然的方式建立了低密度宇宙理论的模型。这是一个变异理论,利用了霍金早些时候提出的某些思想。”他还说,林德认为霍金和图罗克的理论模型没有给出正确的宇宙密度。“他们的理论已受到天文学泰斗林德的抨击”。

这两种论点都以名为宇宙膨胀的瞬间为论据。在宇宙膨胀的瞬间,宇宙砰地一声从无到有诞生了,并以比光速快得多的速度自我膨胀。这种膨胀是一种反引力。但是这种论点认为,由于引力是负能量,所以这种反引力肯定代表正能量。爱因斯坦的理论认为,物质只不过是冻结的能量,因此,所有恒星及星系在这种膨胀瞬间都因为其固有的能量而出现塌缩。

宇宙膨胀问题已经让天文学家们着迷了之久。它会形成一个在扩张和崩溃之间实现临界平衡的宇宙吗?或者会形成一个具有“负曲线”和无限未来的宇宙吗?马丁里斯教授说:“这正是林德以及霍金和图罗克试图要弄明白的问题。他们都在想方设法得出不同的膨胀结果,使我们能够推导出最终统一的但是拥有负曲线的宇宙。霍金一图罗克论文中的新东西将证明,你也能够更自然地做到这一点。”

霍金提出的新论点,意味着哲学家现在不得不考虑时间有始无终的问题。这可能是更令人头痛的问题。

马丁里斯教授说:“林德对他所称的永恒膨胀笃信不疑。一旦某个宇宙运转起来、它就会持续膨胀,并不断滋生新的大爆炸。林德提出的反对意见之一是,他认为霍金所说的起源大爆炸根本就不存在。如果发生一次大爆炸,那么就会引发无数次大爆炸。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霍金所关心的初始条件就会消失在比我们所能料想到的更深的宇宙史迷雾中。”

(选自《大家知识随笔》,李绍明译,中国文学出版社版)。

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第五篇】

一、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到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的依据。

(2)、学生交流生命存在的条件:

a、适合的温度,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

b、必要的水分。

c、适当成分的大气。

d、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4、让学生再读课文,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说说在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5、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交流: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6、师问:那么,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呢?

(三)、探索:

1、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找出科学依据。

2、学生交流。

3、引导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弄清科学家对火星探索的历程,然后再理解科学家经过观测分析得出的结论:“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四)、拓展: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第六篇】

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揭、陨”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互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6、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7、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8、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围绕问题学习)。

9、组内进行交流。

10、小组间进行汇报。

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一定还会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第二组:分析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第三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他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1、自转时间相似;2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一环扣一环,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是近距离观测。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采用摆实事、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1、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

第四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人们确信: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11、学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1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第七篇】

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

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逐渐形成星系。

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

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

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到那时,时间结束。到底会不会这样,现在还说不定。

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永远也无法知道。?这就是大爆炸宇宙的基本理论。

《时间简史》出版于1988年,《宇宙的未来》是斯蒂芬・霍金1991年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本文重点是谈作者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的科学预言,阅读时要准确地筛选出这些预言的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材料。同时,还应该体会这篇讲演在语言上的幽默特点。

[资料显示屏]。

《时间简史》出版(1988年)后,剑桥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不断有世界各地的报刊的记者要求访问霍金,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电视台工作人员不时地占用大楼,他们要为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拍一部有关他生活的记录片。在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语言反复讲述同一故事:霍金如何凭着自己的勇敢克服了身体的残疾成为科学的巨人和新闻媒介的英雄。一批又一批的新闻记者访问了霍金在西尔弗大街那凌乱的办公室,并和这位公众新近的英雄度过激动人心的时刻。

――《斯蒂芬・霍金的科学生涯》(英)。

在中文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表示空间;“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表示时间。宇宙的历史,就是空间在时间上发展的过程,斯蒂芬・霍金以时间为序,研究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诞生、发展,以及它将来可能的状况,因此,他把自己的书称作《时间简史》,实际上就是《宇宙简史》。

――《少年版世界名人传记・霍金传》。

斯蒂芬・霍金的工作是令人惊叹的,可是有着如此伟大发现的人,却是一个身患肌萎缩症的病人,除了思想,他几乎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说话,头向前垂落。正因为这点,他更加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和尊敬。在他开始患病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行将结束,于是抓紧时间,全心投入,谁也没想到他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成果累累。他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他的天才,但那种不向厄运低头的精神,是没有人不敬佩的。由此可见,人的精神力量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人要有精神,一个民族也要依靠精神,精神的力量往往可以超越世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洪伟。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一、导语设计。

1.可以从普通人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关注导入,引出科学家对无限广阔的宇宙的关注,从而引出霍金的《宇宙的未来》。(这样导入意在强调科学家的责任感)。

2?可以从阅读科技论文和科技说明文的目的(了解观点,获取知识)导入,直截了当地切入本文的基本观点。(这样导入意在突出科技论文的阅读方法)。

以上两种导入都要直接切入文章的主体部分,不必分析全文结构。

1过程: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拨、归纳。

2?方法:学生――自由讨论式,教师――点拨引导式。

3归纳: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宇宙的膨胀和坍缩与宇宙的平均密度有关,如果平均密度小于某个临界值,它就会永远膨胀。如果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值,宇宙就会坍缩,时间本身就会终结。

(2)在螺旋星系和星系团中应该存在有某种看不见的暗物质,它的引力吸引足以把高速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不至于使这些星系或星系团飞散开去。

(3)如果宇宙继续膨胀下去,五十亿年后,太阳将耗尽它的核燃料,变成一颗白矮星。在大约一百亿年后,具有太阳质量的恒星将变成白矮星或中子星,具有更大质量的恒星会变成黑洞。

(4)黑洞中粒子的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逃出黑洞,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巨大的黑洞也可以“蒸发”掉。

(5)在星系或星系团之外,应该存在有足够的暗物质,这些暗物质能使密度达到临界值,从而可能会使宇宙最终坍缩。但这个时间肯定在一百五十亿年之后。

4?体会这篇演讲词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作为1篇关于宇宙未来的演讲词,本文的大量篇幅是较为严肃的科学话题,运用了好多专业术语,容易使人感到沉闷。但是霍金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运用了许多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这样1篇旨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学术演讲,让人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真听下去。这样的语言是很多的,例如:“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测出来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设计b。

一、导语设计。

同设计a。

1初读课文,找出一些关键词语,把握文章大意。

从标题和开头都可以看出文章要谈的是对宇宙未来的预测,初读文章就应该找出与这一预测有剐的关键词语,最重要的应该有两个:“膨胀”与“坍缩”,然后进一步找到与这两个词相剐联的其他关键词:“平均密度”和“暗物质”,即可基本把握文章大意。

2⒈细读课文,弄清这些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是:宇宙的膨胀和坍缩与宇宙的平均密度有关,如果平均密度小于某个临界值,唆就会永远膨胀。如果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值,宇宙就会坍缩,时间本身就会终结。事实上,现在的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但宇宙的未来是膨胀还是坍缩,仍尚难定论。

3?抓住生动的比喻,理解作者的观点。

在阐明科学道理的时候,作者用了一些人们熟知的事例,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观点。如:“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设计大全【第八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记忆技巧背诵文章。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学习的记忆技巧,了解不同的背诵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小小剧场。

教师说明:同学们,小杰、李明两个人在聊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小小剧场”的内容吧!

1.请学生将学生用书翻至第1页,阅读“小小剧场”的内容。

2.请学生说一说,看完“小小剧场”后,了解到什么。

3.请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自己的情形像李明还是像小杰。

教师小结:在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只有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背书就有很多方法。

二、发展活动:实战演习。

第一关。

教师说明:同学们,小杰请李明背诵一段短文,你也来背背看吧!

1.请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2页。

2.请学生背诵《微笑》整篇短文。

3背诵结束的同学请举手示意,待半数学生举手后,全班暂停背诵。

4.在自愿的前提下,请几个同学背诵一遍短文,并说明自己所使用的背诵方法。

5.教师整理归纳。

(二)第二关。

6.请学生看学生用书第2页。

7.教师按课文顺序,说明复诵法的意义和实际操作方法。

(三)第三关。

8.请学生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一种复诵法及原因,并将其填在学生用书第3页的横线上。

9.请学生看短文《灯塔》,师生共同讨论分段方式。

10.请学生以自己比较喜欢的复诵法练习背诵。

11.教师以在黑板上计时的方式帮助学生计算自己所用的时间;学生将背诵时间记录在学生用书第3页。

12.请学生说一说使用复诵法背课文的'速度与效果是否优于以前所使用的背诵法。

13.请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复诵方法,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小结:只要多学习、灵活运用各种背诵的方法,每名同学都能大大提高背诵的能力。

三、综合活动:

1.请学生说一说本课学习的感受。

2.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学习“利用多重感官的学习方法”,视觉、听觉和触觉三管齐下,可以增加学习效果与记忆的深度、广度。

四、活动评估: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用书第4页的评估表,要求学生根据活动情况进行个别评估和团体评估,在自己认为较符合的标识上涂颜色。

70 2551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