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课稿【通用8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2023年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课稿【通用8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1年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第一篇】
同志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上反复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就是对为人民服务的信守。”信仰、信念、信任、信守构成了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可以说,百年建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胜利之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我们党思想建设的“管总开关”、是我们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坚定理想信念,就要通过深入学习、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站得高、站得直、站得稳、站得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直才能行得正,站得稳才能顶得住,站得出才能打得赢。“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能够让我们认清历史方位,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百年坚定理想信念,百年与党同心同德?重在坚守、难在坚守、成也在坚守,我们要时时坚守、事事坚守、一生坚守,一以贯之的坚守、一往情深的坚守、一往无前的坚守。
一、百年一以贯之的坚守
党的十九大闭幕刚过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指出:“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自动脱党,有的成为叛徒,最终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同一起点、同一征程,不同结局、不同人生。实践表明,决定党的组织及成员能“走多远”的根本一条,就是初心能否坚守、信仰是否坚定,革命战争年代如此,改革开放新时期如此,伟大复兴新时代更是如此,百年建党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到“三个不”:
一是要坚定信仰不动摇。心之所善,虽死未悔。对党忠诚从哪里来?最根本的是来自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绝对忠诚才能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信仰、信念、信心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压舱石”。人无信仰没有精神,人无信念没有力量。信仰和信念好比人体身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站不稳、立不住、走不动。杨XX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因为心中有了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才锤炼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无论顺境逆境,无论何时何地,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避免走着走着就掉队了、干着干着就蜕变了,努力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二是要毕生践行不放松。初心纯不纯、使命牢不牢,既看心之纯度,也看行之笃定。要在“知”上下功夫,在“行”上见真章,变初心为恒心、视使命如生命,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当前,要在学深、悟透、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在解决理想信念内化、深化、强化上下功夫,确保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越深入、理解越深刻、掌握越透彻。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刻领会真谛要义,准确把握方向要求,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深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把经常性自学与专题性研讨交流、主题党课、系统培训等结合起来,久久为功、常学常新,增强学习效果。同时,要坚持学哲学用哲学,蒋介石战败逃往台湾,总是想不通战败的原因,当他看到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忽然明白,打败他的不是军队,而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哲学把中国的劳苦大众集中起来,“一卷书雄百万兵”,学哲学是有好处的,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走这条道路。
三是要终生奋斗不懈怠。成功属于永不放弃的人。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和“不敢有丝毫的自满,但怀有无比的自信”的教诲。杨XX老书记说:“入党时我们都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有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作为XX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不懈奋斗、竞相奋斗、团结奋斗、永远奋斗,不断用奋斗建功XX新时代、描绘XX新画卷、推动XX新跨越。
二、百年一往情深的坚守
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真理力量,也有强大人格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定意义上说,党的“人格力量”,就是党的情感力量。对照党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对党的恩情。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100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岁月如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经过一代代前辈们的艰辛努力,饱经战乱屈辱与落后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也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为我们树立了坚守信仰不动摇的楷模。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自然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失败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只有信仰,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唯有奋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实,我们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二是对国家的深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他对年轻人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人们常说,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要努力做到“以身许党许国”,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是对人民的感情。领导就是服务,服务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党的主要领导的称谓是“书记”,这个称谓最早源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谈话,恩格斯问马克思应该怎么称呼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负责人,马克思回答就叫“书记”。为什么称“书记”呢?就是要与资产阶级政党相区别,在资产阶级国家公务员制度体系中,“书记”是最低的事务级、办事级的小勤务员。这一称谓体现的是根本性质上的不同,表明我们党的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办事员、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党员领导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就要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上,心中永远装着“两头”——即上头的党、下头的民,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利益,更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我们要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为群众多解操心事、烦心事、焦心事。
四是对工作的激情。没有激情,难干事、更难成事。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就是要把工作当事业干、当学问干、当享受干,在状态、有激情地干事创业。当前,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好X委X届X全会精神,做到固投增长托底、建筑业增加值增长托底、作风建设托底、忠诚干净担当托底,推动全X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三、百年一往无前的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党因初心而凝聚,因使命而壮大。这其中,每一位党员都是党的形象代言人。不忘初心不能有口无心、牢记使命不能有气无力,“百年定方位、忠诚守初心”要重点做到“三方面”:
一是要心忠。忠诚源于理论清醒,追随来自信仰坚定。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信仰的人,是心有所依的,怀着一种美丽的、高尚的信念活着,是真正幸福的;而没有信仰的人,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和能力内心永远无法得到充盈和富足。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只小船,人生征途就是茫茫大海,而信仰就是大海行船的“指南针”。有人说:“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来源于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者的精神支柱,有了这个精神支柱,就会产生勇敢和毅力,就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就能经得起生死的考验。”“我出来工作,就是抱着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来的。共产党的目标远大,就是要使我们整个民族都富裕起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脑子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立场特别坚定,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是要行正。就是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XX老书记“不要总想着人民、党对不起自己,要多想一想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地方。”“现在我们工作、生活条件这么好,都是老一辈革命者们用鲜血、生命换来的。这一点千万不能忘记,还要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国的发展巩固才有希望。”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少一些情绪、多一些情怀,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抱负,认真践行初心使命。比如,我们XX提出的“戒赌酒戒赌博”就是这个道理。本来酒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之一,但绝不是猛喝爆饮、劝酒拼酒。我们通过电视看周总理在一些外交场合与外宾祝酒敬酒,那是优良文化的展示。一定要杜绝过去我们的干部群众动不动就摆开“战场”,吃饭把打牌赌酒放在第一位,经常醉醺醺,神志不清。
三是要做实。全X明确要求:“以焦裕禄、张富清等为榜样,开展先进典型教育,用身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教育身边人。”我们就是要像自己身边的典型一样,坚持把初心使命举过头顶、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天职、严守敬业奉献的本职,谨防不抓落实的失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当留声机、不做假把式、不搞花架子,说到做到、做就做好。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回顾历史,我们豪情万丈;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澎湃。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历史的联系不可割断。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已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今天取得的辉煌,为明天取得更大的辉煌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在执政百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谱写新的篇章,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学习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我们应该坚定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同时,坚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未来自信。
2021年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第二篇】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回顾100年来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从现在起,我们迈入__年,中国共产党将走过100年的光辉历程。
在宣传党的历史和丰功伟绩,教育党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同时,南区邮局将在各党支部有计划地,扎实地组织开展好五项活动,即“党旗飘扬在支部,谋促发展显身手”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班前会唱红歌”活动,“纪念建党100周年,我向党作汇报”活动及“庆祝建党100周年,党旗飘扬在支部”主题。
走进新世纪,面对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我们党在瞬息万变中追求着不变,同时也在不变中追求着千变万化。又是一个七月,一个声音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这项民心工程,更让党的先进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不论国际风云如
何变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永远是时代的中流砥柱。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
弹指一挥间,上下越千年,黯淡与辉煌、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贯穿于这一清晰的脉络。这便是我们的党坚韧求索的过程,我常常在心里重复着这几句话,每一次都热血沸腾,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深深地为我们欣欣向荣的国家而感到荣耀、为我们不断求索、不断前进的政党而感到骄傲,更为能够投身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化建设而感到自豪。滔滔沅江边,巍巍阳山下,我无数次重复自己年轻的誓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来都把为党的教育事业争光添彩当作无上的荣光,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生命潜能的充分迸发,是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是的,我愿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怀着这种追求,捧着这颗恒心,带着这股力量,我将不断向着新的目标破浪前进。
因此,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积极与周围党员就党的理论进行讨论、学习。
2、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有关的问题,主动和入党联系人进行交流,使自己更快的进步,也使党组织时刻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
3、在平时的工作中勤奋努力,积极进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钻研专业知识。
4、尽自己所能帮助周围的人,以集体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乐于奉献,勇于自我牺牲。
以上就是我参加完这次党课学习后的几点心得体会,可以说,每一节课的党课学习,都使我对党的认识更进一步,都更加坚定了我加入党组织的决心。虽然这次党课学习结束了,但它对我的鞭策作用,却是无穷的。今后,我要继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争取早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年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第三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百年苦难辉煌,百年峥嵘岁月。在这一百年中,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僵化腐朽,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状态。而一些欧美国家却通过工业革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随后它们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地,进行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国也未能幸免遭受侵略的命运,从鸦片战争开始,逐渐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中华民族也随之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之中。
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开始探寻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经历了那么多变革与革命,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历经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最终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和解放。
革命胜利后,中国将建立什么性质的政权,这是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最响亮的回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主张建立“劳农专政”或“劳工专政”,后来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实践中,党在各根据地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如中华苏维埃政权、抗日民主政权等,所承担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随着革命胜利即将到来,党对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晰。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还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代表的普遍赞同,写进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再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这标志着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最终确立。
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政治体制。伴随新中国国体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以及其他具体制度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至此,新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基本框架已形成,这成为新中国的政治标识,为新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党在长期探索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逐步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和制度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
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是“中国之治”的根本支撑,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其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密码”。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至上是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是党克难制胜的力量源泉,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其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实践和显著优势贯穿始终。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才能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抢险救灾、对外援助等方面攻克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这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据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胁迫中国共缔结过1175件约章,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条约。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叹息说: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未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见得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清政府手忙脚乱,无法招架,于是只要他们报出一个国名,清政府就一一跟他们签订条约。他们虽然没有把中国打败,结果却每一个都是战胜国,跟蝗蚁一样叮在中国身上吸血……在这些弹丸小国眼中,中国是一个土头土脑的大肥佬,如果不乘机坑骗一下,简直良心上过不去。
真正扭转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中国积贫积弱面貌,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事务干涉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基础上,党领导人民与一切抗日的进步力量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正当党领导全国人民加紧从废墟中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时,朝鲜战争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正如彭德怀所言:“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稳了脚跟。此后,党领导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等。这些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邓小平后来这样评价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启了走向繁荣富强的新征程。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令中国人自豪的“两大奇迹”,即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方面,中国用数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贫穷落后跃升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4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18%左右,近几年来更是高达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令世界上不少国家羡慕。另一方面,同世界上一些国家频现政治动荡、政权更迭、经济波动、社会分裂、暴力蔓延、枪击不断、疫情蔓延等现象不同,中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到处呈现一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的景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和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并不少见,但像中国这样在长时间跨度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的情况则不多见。
“两大奇迹”的创造,归根结底源于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在谈到中国快速发展与巨大进步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里所说的自信,指的就是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华民族永不退却的底色和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贫困这一难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进入近代以来,由于连年战争,再加上外国列强掠夺和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贫穷与悲惨,可以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旧中国的工人阶级有着深刻的分析。他说,这些工人“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尤其是码头搬运夫和人力车夫、粪夫清道夫等都市苦力工人,他们除了双手外,是一无所有的。今天的人们读到这些文字时,仍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时候中国人的苦难与辛酸。
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这意味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宣告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从此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新国家,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旧中国一穷二白、积贫积弱、民生凋敝,还有那满目疮痍的战争创伤,加之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严密封锁,而且当时党又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如何建设新中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全新课题。
对此,中国共产党既保持清醒的头脑又充满必胜的信心,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开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篇章。进行大范围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人间奇迹;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移风易俗,新社会呈现新气象;制定执行“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短短几年时间,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创造性转变,使中国这个占当时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一个经济不断繁荣、社会发展进步的国家;从一个备受欺凌的国家,变成一个逐步受到国际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国家。正如邓小平所说: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开展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至2012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还剩9899万人。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尽管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毅然决然地向全国人民作出郑重承诺,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每年要脱贫约1000万人,每月脱贫要达到近100万人,每分钟脱贫约20人。这是一场进入读秒阶段的决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为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中国共产党把彻底消除贫困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谋划制定总体扶贫战略,提出“精准扶贫”新理念,大幅度调整扶贫政策,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脱贫攻坚战的总指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国内考察中,脱贫攻坚是重要主题之一。
经过持续大力度减贫行动,全党上下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全国范围打响脱贫攻坚战并取得全面胜利。截至2020年末,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1万多元,年均增幅30%左右。很多农村老百姓生活有了质的飞跃,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
中国式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就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中国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说,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摆脱贫困,只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段性任务,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其奋斗目标。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在全球仍受到疫情大流行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的征程,为实现新的更高目标而不懈奋斗。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纵观百年历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于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奋斗,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021年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第四篇】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组织重温党史,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党史正式这样一面镜子,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我的党课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回顾党的历史,坚信党的道路;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XX;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干事创业能力。
一、回顾党的历史,坚信党道路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拯救国家和民族于危难之中,就必须找到新的出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小船上,中共一大顺利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历经“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们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国以后,党领导各族人民继续前进,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完成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圆满完成第一个、第二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实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等系列壮举。在历经“文化大革命”后,1978年12月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协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谱写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100年的实践和经验当作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二、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XX
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我们应该如何走?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我们已经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近几年XX建设发展来看,经过几届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XX镇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提升。未来几年,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两片三带”空间格局,实现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
一是围绕乌长高速建设,推动形成“两片三带”空间格局。全力配合保障乌长高速及境内接地互通和相关连接道路建设,进一步凸显XX作为贵阳“四环”上连接贵遵复线、贵瓮高速、贵毕路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构建“两片”驱动、“三带”联动、多点带动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以XX村、保寨村以现有集镇为基础,依托羊昌花画小镇、保寨盆景公园等景区景点,重点发展避暑、养生养老业态,形成旅游配套服务集聚区;大坝村、尖坡村结合北部产业新城规划建设,重点引进发展现代制造及仓储物流等服务业态,形成XX工业园区。围绕羊下线公路串联XX、保寨、王坝、大桥、谷溪、尧上、永丰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围绕新尖线公路串联王坝、大岗、达古打造农耕研学体验示范带,围绕新保堡至杨梅公路串联保寨、可龙、杨梅打造生态观光体育示范带。
谋划建设以康养、旅游为主体功能含括XX村、保寨村的XX片区。谋划建设以工业、仓储、物流、服务为主体功能含括大坝村、尖坡村的大坝片区。并以示范带为纽带连接XX、大坝两大核心片区。大力推动形成“两核一带”式组团发展新格局。围绕世行路沿线,推动形成以XX村、保寨村、可龙村、杨梅村为主要区域的彩色森林生态屏障旅游观光带。建议加快XX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大坝片区产业功能水平。以“两核一带”作为“双轮驱动”辐射带动周边村寨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等方面快速发展。
二是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持续推动旅游产业化。布局推进一批蔬、果、药、粮示范产业园,培育黄桃、生态优质稻米、黑映猪等产地品牌优势农产品,形成产品规模化、产业聚集化效益,加大引入云南商会、市农投等市场主体,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互通共享。加快贵山百草园、保寨盆景康养公园等项目建设,谋划可龙杜鹃生态体育公园、永丰田园康养公园、竹林七贤主题公园、达古研学旅游基地、高山茶旅文化公园项目,发展集居住、观光、康养、研学、避暑、休闲一体的特色旅游新业态。保护传承好可龙红灯戏、尖坡小尧花鼓、王坝布依铜鼓、螺狮花灯等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乡村旅游深层次内涵。
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干事创业能力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面对各种社会思潮,作为党员,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
作为农村党员,我们更应该提升干事创业的本事,做表率,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争先进,创优秀。为普通农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新农村建设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员要从小事做起,千方百计为本村经济谋发展,力所能及为群众办些实事、好事,激励全体党员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和涵养初心的养分,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2021年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第五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个时间节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学好党史“必修课”,在强化理论武装中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坚定、政治上的坚定,离不开思想理论上的清醒坚定。只有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将党史学习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才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读懂党史这本“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从党史中深刻认识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为民情怀。
学好党史“必修课”,在树立正确党史观中坚持科学方法。学习党史最根本的思想工具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树立正确党史观能够为用好思想工具、坚持科学方法提供保障,让我们更好地在学习党史中鉴得失、知兴替,从先进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必须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的历史思维,把握历史的主体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全面看待历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政治性和历史性,坚持实事求是,正确看待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克服不同风险挑战的智慧经验、面临抉择考验时的执着坚持,明辨历史上重大选择得失,尊重史实、客观判断,用其指导实践。
学好党史“必修课”,在创新方式方法中弘扬优良学风。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一路走来,一桩桩、一件件成绩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马克思优良学风。弘扬优良学风,就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创新方式方法。一方面,坚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学,向历史寻经验、求规律、找答案,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注重多角度、分层次、全方位创新方式方法,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内容,多角度设置学习课程,既有传统教学,又有情景模拟辅助;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党员干部,分层次进行党史教育,构建起完整全面的培训体系。
回望过往问初心,展望未来担使命。让我们用心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用实的作风、硬的举措真正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从中汲取出新使命、前行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一百年献礼。
2021年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第六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百年苦难辉煌,百年峥嵘岁月。在这一百年中,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僵化腐朽,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状态。而一些欧美国家却通过工业革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随后它们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地,进行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国也未能幸免遭受侵略的命运,从鸦片战争开始,逐渐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中华民族也随之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之中。
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开始探寻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经历了那么多变革与革命,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历经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最终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和解放。
革命胜利后,中国将建立什么性质的政权,这是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最响亮的回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主张建立“劳农专政”或“劳工专政”,后来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实践中,党在各根据地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如中华苏维埃政权、抗日民主政权等,所承担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随着革命胜利即将到来,党对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晰。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还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代表的普遍赞同,写进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再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这标志着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最终确立。
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政治体制。伴随新中国国体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以及其他具体制度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至此,新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基本框架已形成,这成为新中国的政治标识,为新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党在长期探索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逐步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和制度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
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是“中国之治”的根本支撑,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其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密码”。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至上是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是党克难制胜的力量源泉,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其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实践和显著优势贯穿始终。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才能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抢险救灾、对外援助等方面攻克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这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据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胁迫中国共缔结过1175件约章,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条约。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叹息说: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未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见得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清政府手忙脚乱,无法招架,于是只要他们报出一个国名,清政府就一一跟他们签订条约。他们虽然没有把中国打败,结果却每一个都是战胜国,跟蝗蚁一样叮在中国身上吸血……在这些弹丸小国眼中,中国是一个土头土脑的大肥佬,如果不乘机坑骗一下,简直良心上过不去。
真正扭转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中国积贫积弱面貌,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事务干涉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基础上,党领导人民与一切抗日的进步力量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正当党领导全国人民加紧从废墟中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时,朝鲜战争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正如彭德怀所言:“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稳了脚跟。此后,党领导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等。这些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邓小平后来这样评价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启了走向繁荣富强的新征程。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令中国人自豪的“两大奇迹”,即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方面,中国用数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贫穷落后跃升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4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18%左右,近几年来更是高达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令世界上不少国家羡慕。另一方面,同世界上一些国家频现政治动荡、政权更迭、经济波动、社会分裂、暴力蔓延、枪击不断、疫情蔓延等现象不同,中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到处呈现一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的景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和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并不少见,但像中国这样在长时间跨度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的情况则不多见。
“两大奇迹”的创造,归根结底源于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在谈到中国快速发展与巨大进步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里所说的自信,指的就是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华民族永不退却的底色和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贫困这一难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进入近代以来,由于连年战争,再加上外国列强掠夺和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贫穷与悲惨,可以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旧中国的工人阶级有着深刻的分析。他说,这些工人“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尤其是码头搬运夫和人力车夫、粪夫清道夫等都市苦力工人,他们除了双手外,是一无所有的。今天的人们读到这些文字时,仍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时候中国人的苦难与辛酸。
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这意味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宣告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从此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新国家,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旧中国一穷二白、积贫积弱、民生凋敝,还有那满目疮痍的战争创伤,加之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严密封锁,而且当时党又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如何建设新中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全新课题。
对此,中国共产党既保持清醒的头脑又充满必胜的信心,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开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篇章。进行大范围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人间奇迹;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移风易俗,新社会呈现新气象;制定执行“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短短几年时间,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创造性转变,使中国这个占当时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一个经济不断繁荣、社会发展进步的国家;从一个备受欺凌的国家,变成一个逐步受到国际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国家。正如邓小平所说: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开展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至2012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还剩9899万人。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尽管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毅然决然地向全国人民作出郑重承诺,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每年要脱贫约1000万人,每月脱贫要达到近100万人,每分钟脱贫约20人。这是一场进入读秒阶段的决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为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中国共产党把彻底消除贫困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谋划制定总体扶贫战略,提出“精准扶贫”新理念,大幅度调整扶贫政策,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脱贫攻坚战的总指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国内考察中,脱贫攻坚是重要主题之一。
经过持续大力度减贫行动,全党上下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全国范围打响脱贫攻坚战并取得全面胜利。截至2020年末,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1万多元,年均增幅30%左右。很多农村老百姓生活有了质的飞跃,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
中国式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就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中国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说,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摆脱贫困,只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段性任务,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其奋斗目标。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在全球仍受到疫情大流行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的征程,为实现新的更高目标而不懈奋斗。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纵观百年历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于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奋斗,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021年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第七篇】
同志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上反复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就是对为人民服务的信守。”信仰、信念、信任、信守构成了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可以说,百年建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胜利之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我们党思想建设的“管总开关”、是我们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坚定理想信念,就要通过深入学习、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站得高、站得直、站得稳、站得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直才能行得正,站得稳才能顶得住,站得出才能打得赢。“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能够让我们认清历史方位,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百年坚定理想信念,百年与党同心同德?重在坚守、难在坚守、成也在坚守,我们要时时坚守、事事坚守、一生坚守,一以贯之的坚守、一往情深的坚守、一往无前的坚守。
一、百年一以贯之的坚守
党的十九大闭幕刚过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指出:“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自动脱党,有的成为叛徒,最终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同一起点、同一征程,不同结局、不同人生。实践表明,决定党的组织及成员能“走多远”的根本一条,就是初心能否坚守、信仰是否坚定,革命战争年代如此,改革开放新时期如此,伟大复兴新时代更是如此,百年建党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到“三个不”:
一是要坚定信仰不动摇。心之所善,虽死未悔。对党忠诚从哪里来?最根本的是来自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绝对忠诚才能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信仰、信念、信心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压舱石”。人无信仰没有精神,人无信念没有力量。信仰和信念好比人体身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站不稳、立不住、走不动。杨XX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因为心中有了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才锤炼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无论顺境逆境,无论何时何地,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避免走着走着就掉队了、干着干着就蜕变了,努力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二是要毕生践行不放松。初心纯不纯、使命牢不牢,既看心之纯度,也看行之笃定。要在“知”上下功夫,在“行”上见真章,变初心为恒心、视使命如生命,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当前,要在学深、悟透、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在解决理想信念内化、深化、强化上下功夫,确保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越深入、理解越深刻、掌握越透彻。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刻领会真谛要义,准确把握方向要求,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深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把经常性自学与专题性研讨交流、主题党课、系统培训等结合起来,久久为功、常学常新,增强学习效果。同时,要坚持学哲学用哲学,蒋介石战败逃往台湾,总是想不通战败的原因,当他看到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忽然明白,打败他的不是军队,而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哲学把中国的劳苦大众集中起来,“一卷书雄百万兵”,学哲学是有好处的,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走这条道路。
三是要终生奋斗不懈怠。成功属于永不放弃的人。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和“不敢有丝毫的自满,但怀有无比的自信”的教诲。杨XX老书记说:“入党时我们都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有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作为XX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不懈奋斗、竞相奋斗、团结奋斗、永远奋斗,不断用奋斗建功XX新时代、描绘XX新画卷、推动XX新跨越。
二、百年一往情深的坚守
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真理力量,也有强大人格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定意义上说,党的“人格力量”,就是党的情感力量。对照党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对党的恩情。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100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岁月如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经过一代代前辈们的艰辛努力,饱经战乱屈辱与落后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也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为我们树立了坚守信仰不动摇的楷模。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自然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失败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只有信仰,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唯有奋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实,我们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二是对国家的深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他对年轻人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人们常说,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要努力做到“以身许党许国”,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是对人民的感情。领导就是服务,服务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党的主要领导的称谓是“书记”,这个称谓最早源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谈话,恩格斯问马克思应该怎么称呼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负责人,马克思回答就叫“书记”。为什么称“书记”呢?就是要与资产阶级政党相区别,在资产阶级国家公务员制度体系中,“书记”是最低的事务级、办事级的小勤务员。这一称谓体现的是根本性质上的不同,表明我们党的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办事员、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党员领导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就要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上,心中永远装着“两头”——即上头的党、下头的民,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利益,更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我们要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为群众多解操心事、烦心事、焦心事。
四是对工作的激情。没有激情,难干事、更难成事。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就是要把工作当事业干、当学问干、当享受干,在状态、有激情地干事创业。当前,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好X委X届X全会精神,做到固投增长托底、建筑业增加值增长托底、作风建设托底、忠诚干净担当托底,推动全X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三、百年一往无前的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党因初心而凝聚,因使命而壮大。这其中,每一位党员都是党的形象代言人。不忘初心不能有口无心、牢记使命不能有气无力,“百年定方位、忠诚守初心”要重点做到“三方面”:
一是要心忠。忠诚源于理论清醒,追随来自信仰坚定。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信仰的人,是心有所依的,怀着一种美丽的、高尚的信念活着,是真正幸福的;而没有信仰的人,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和能力内心永远无法得到充盈和富足。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只小船,人生征途就是茫茫大海,而信仰就是大海行船的“指南针”。有人说:“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来源于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者的精神支柱,有了这个精神支柱,就会产生勇敢和毅力,就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就能经得起生死的考验。”“我出来工作,就是抱着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来的。共产党的目标远大,就是要使我们整个民族都富裕起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脑子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立场特别坚定,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是要行正。就是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XX老书记“不要总想着人民、党对不起自己,要多想一想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地方。”“现在我们工作、生活条件这么好,都是老一辈革命者们用鲜血、生命换来的。这一点千万不能忘记,还要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国的发展巩固才有希望。”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少一些情绪、多一些情怀,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抱负,认真践行初心使命。比如,我们XX提出的“戒赌酒戒赌博”就是这个道理。本来酒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之一,但绝不是猛喝爆饮、劝酒拼酒。我们通过电视看周总理在一些外交场合与外宾祝酒敬酒,那是优良文化的展示。一定要杜绝过去我们的干部群众动不动就摆开“战场”,吃饭把打牌赌酒放在第一位,经常醉醺醺,神志不清。
三是要做实。全X明确要求:“以焦裕禄、张富清等为榜样,开展先进典型教育,用身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教育身边人。”我们就是要像自己身边的典型一样,坚持把初心使命举过头顶、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天职、严守敬业奉献的本职,谨防不抓落实的失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当留声机、不做假把式、不搞花架子,说到做到、做就做好。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回顾历史,我们豪情万丈;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澎湃。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历史的联系不可割断。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已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今天取得的辉煌,为明天取得更大的辉煌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在执政百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谱写新的篇章,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学习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我们应该坚定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同时,坚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未来自信。
2021年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第八篇】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面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旗帜。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度兴衰。从“九.一八”的战火,到卢沟桥事变,从南京大屠杀,到皇姑屯事件,“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在这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是中国共产党挥动着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旗,领导着千百万革命志士,唤醒了四万万中国的劳苦大众,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曾记否,南湖红船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雪山草地的钢铁之师,锻造出人民军队的威武之气。曾记否,天安门城楼上那雄浑的湘音响彻云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南海边那神奇的大手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曾记否,“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迎来港澳回归;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赢得全球称道。曾记否亚洲金融风暴中,我们魁然不动,西部大开发让世人侧目;曾记否三峡建设让神女惊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尽管我们也曾经历九八洪水的无情和SARS病毒的侵袭,但是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共产党就是中国的一面鲜红的旗帜,古老的中国在这面旗帜的辉映下由积贫积弱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神州大地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弹指一挥间,悠悠八十二载。每当站在鲜红的党旗下,我的血管中仿佛流淌着革命前辈的鲜血;我的胸膛中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仰望着飘扬的党旗,我读懂了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从容与坚决;读懂了徐特立“救亡曾断指,入党在危时”的崇高信念;也读懂了孔繁森“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撒高原”的豪迈誓言。也深深地的体会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真正含义。
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黯淡与辉煌伴随着不朽的豪情,贯穿于我们党坚韧的求索过程。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切仍贯穿于我们的创业之中。
任何国家只有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富强;只有建设先进文化,并且不断前进,才能成为文明、民主的国家。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无一不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回顾我们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前景,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在这面党旗的辉映下,党的十六大指明我们胜利前进的方向,开启了新的伟大进军的征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宣言书。
青春是美丽的,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射出英雄的火光;可以因虚而懊悔,也可能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向辉煌壮丽的成年。党是我心中的一个梦,也是我心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从儿时的少先队员到校园时代的共青团员,在这条属于青春的道路上,我不断地向前,不断地努力,为的是那面心中的旗帜,那个20多年的梦。从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每1篇思想汇报的形成,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思想也随之升华,当我终于站在党旗的面前庄严宣誓的时候,当我面对着党旗高唱着《国际歌》的时候,当我意识到那面飘扬的旗帜,那个多年的梦终于变成现实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不仅是一名从事文稿工作的普通工作者更是一名年轻的党员。尽管我没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魄;没有“我以我血溅轩辕”的飒姿,更没有“大江歌罢掉头东”豪迈,但是在此时此刻年轻的我立下庄严的誓言――如果我是一块砖,我要去构筑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厦;如果我是一颗螺丝钉,我要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为祖国的春天奉献自己生命的绿色。面对新的世纪、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层次、自身素质、专业技能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思想观念难以适应改革创新的要求。但是有挑战才能有激情,有竞争才能有飞跃。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面对的机遇也是平等的,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在践行“三个代表”的进程中,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中走出来,树立富而思进、奋勇争先的进取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这面旗帜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天空,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会神情肃穆,目光凝聚;此情此景,我们热血沸腾,断难忘记。为什么,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不再懦弱,是因为我们为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天天的强大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今天,我们正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肩负的不仅仅是历史使命,更多的是无限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她82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再一次面对着党旗庄严宣誓――我们将把所有的才智、所有的胆识、所有的激情、所有的风发意气、所有的凌云壮志,都奉献给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让鲜红党旗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高高飘扬!
上一篇:学党史研讨发言材料【最新8篇】
下一篇:党代表一对一谈话记录精彩4篇